小学四年级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小学4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

小学4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

小学4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四年级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关键年级,为了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掌握必要的知识点,以下是小学四年级数学必背的知识点总结:一、数的认识和整数的运算1. 数的认识:自然数、整数、数的位置、数的顺序比较等。

2. 整数的概念:负数与正数,零。

3. 整数之间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等关系。

4. 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同号相加、异号相减、加减混合运算等。

二、四则运算1. 加法和减法的口诀和运算技巧:进位、退位。

2. 乘法口诀表及快速计算技巧。

3. 乘法的性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等。

4. 除法的概念和运算:除数、被除数、商、余数。

5. 除法的口诀和运算技巧:整除、小数等。

三、数据的应用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调查数据、制作频数表、制作条形图等。

2. 图表的读取和分析:直方图、数据图、折线图等。

四、分数1.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分子、分母。

2. 分数的比较:大小比较。

3. 分数的计算:加减法、乘除法等。

五、长度、面积和体积1. 长度的单位换算:米、分米、厘米、毫米等。

2. 长度的估算和计算:米的换算、距离的比较等。

3. 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等。

4. 体积的概念和计算:立方体、长方体等。

六、时间1. 时间的认识:小时、分钟、秒等。

2. 日常事件的时间计算:24小时制、日、周、月、年等。

七、几何图形1. 二维图形的认识:点、线、线段、角、直线、射线、平行线、垂直线等。

2. 四边形的认识: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

3. 三角形的分类: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

4. 圆的认识:圆心、半径、直径等。

5. 多边形的认识:五边形、六边形等。

八、运算定律1. 分配律、交换律、结合律等基本运算定律的认识和应用。

2. 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时,根据定律进行变形和计算。

以上是小学四年级数学必背的知识点总结,学生们可以通过反复复习和练习,牢固掌握这些知识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应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整数
- 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 整数的比较、相反数和绝对值
- 整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
- 整数的加减法法则
- 整数的乘法法则
第二章:小数
- 十分位、百分位和千分位的认识
- 小数点的概念和读法
- 小数的大小比较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三章:分数
-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分数的大小比较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 分数的化简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
- 点、线、面的概念
- 直线、曲线和线段的区别
- 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的认识第五章:长度和面积
- 长度的认识和测量
- 厘米、分米和米的换算
- 面积的认识和测量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第六章:时间和钟表
- 年、月、日和星期的概念
- 时、分的认识和读法
- 钟表的指针和刻度的认识
- 钟表上的时、分的表示
第七章:容量和质量
- 容量的认识和测量
- 毫升和升的换算
- 质量的认识和测量
- 克和千克的换算
第八章:数据和统计
- 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 柱状图和折线图的认识
- 图表中的数据读取和分析
以上是四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能对大家的研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万以上的数的认识读数: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3.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4.万级的数按个级的数来读,并在后面加上“万”字。

5.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6.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1个“零”。

写数:1.写数从高位写起,先写亿级的数,再写万级的数,最后写个级的数。

2.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比大小:1.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下一位······用“万”或“亿”作单位:1.我们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二单元、线与角1.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2.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3.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直线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延长;射线有一个端点,一端可以无限延长。

4.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5.常用的量角工具是量角器。

6.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

”表示。

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记作1°。

7.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所对的刻度是多少度,这个角就是多少度。

8.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先画一条射线,接着把量角器的中心与射线端点重合,0°刻线和射线重合,对准制定的度数画一个点,然后从射线的端点起,通过所画的点再画出一条射线。

9.直角是90°平角是180°周角是360°10.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 1周角=4直角11.锐角小于90°钝角是大于90°小于180°直角等于90°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不让零参加计算,先把0前面数相乘,最后看一看每个因数的后面一共有几个零就在末尾加上几个零。

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1. 数学基础运算: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能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 几何知识:初步认识直线、线段、角、矩形和正方形,会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进行简单的测量和作图。

3. 概率与统计:初步认识可能性和概率的概念,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概率问题。

4. 数学应用题:掌握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如行程问题、时间问题等,能够利用已知条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分析。

5. 语文知识: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能够正确书写汉字,初步认识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写作。

6. 英语知识:初步认识英语字母和音标,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单词拼读和听力练习。

7. 科学知识:初步认识天气、植物、动物等自然现象,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

8. 道德与法治:初步了解社会公德、交通规则等方面的知识,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与运算1. 整数- 认识更大的整数,包括亿以上的数。

- 了解整数的比较大小。

- 进行整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

- 掌握乘法表的熟练运用。

- 学习并应用简单的整数性质,如奇偶数、质数和合数。

2. 分数- 理解分数的概念,包括分子和分母。

- 识别真分数和假分数。

- 学习分数的比较和排序。

- 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 理解分数与整数之间的转换。

3. 小数- 掌握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 学习小数的比较和排序。

- 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

- 理解小数点的移动规则及其对数值大小的影响。

4. 四则运算的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四则运算问题。

- 学习使用方程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 理解单位换算,如长度、重量和容积的换算。

二、几何知识1. 平面图形- 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 理解图形的对称性。

- 学习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 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

2. 立体图形- 认识基本的立体图形,如立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和球。

- 学习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 理解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三、统计与概率1. 统计- 收集和整理数据。

- 制作和解读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

- 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 概率- 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 通过实验和观察来估计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 认识等可能事件和不等可能事件。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1. 问题解决- 学习使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数学问题。

- 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 练习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

2. 数学应用- 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 解决与时间和金钱相关的问题。

- 探索数学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

五、数学思维的培养1. 逻辑思维- 培养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习如何通过分析和归纳来得出结论。

2. 创造性思维-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探索数学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

- 培养在解决问题时的创新思维。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总结一、整数与小数- 了解整数、正数、负数、零的概念。

- 掌握整数的比较、相加和相减的方法。

- 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整数进行计算。

- 研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 掌握小数的比较、相加和相减的方法。

二、加法与减法- 小学四年级进一步研究加法和减法。

- 掌握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

- 利用进位和借位的方法进行运算。

- 学会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数的比较- 研究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

- 掌握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 利用比较数的大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数的排序- 研究将一组数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利用排序解决实际问题。

五、乘法与除法- 研究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 掌握乘法口诀表。

- 学会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 研究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 学会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六、长度和面积- 了解长度、面积的概念。

- 研究测量长度和面积的方法。

- 掌握常用长度单位的换算。

- 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七、时间和日历- 研究读表和写时间。

- 掌握日、周、月、年的概念。

- 学会使用日历进行日期的计算。

- 研究解决与时间和日历相关的实际问题。

八、图形和数据- 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 研究测量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 研究收集、整理和处理数据。

- 利用图表和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九、逻辑与推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 研究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 解决一些逻辑问题。

以上是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整理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1.字音和字形a. 字的基本知识:字体结构、字音和字形的关系。

b. 声母、韵母、声调:了解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概念及其在发音方面的作用。

c. 声调:掌握四声的读法和区别。

d. 声旁:掌握声旁的构造和读音。

2. 字义辨析和造句a. 词语的意义:了解词语的基本意义和引申意义。

b. 同义词、反义词:掌握同义词和反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c. 造句:能够正确运用所学词语造句。

3. 词语辨析和运用a. 同音词、近义词:了解同音词和近义词的区别和用法。

b. 词义辨析: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词义辨析。

c. 成语、诗词、谚语:了解成语、诗词、谚语的意义和用法。

4. 短文理解和写作a. 短文理解:能够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b. 阅读策略:掌握一些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归纳等。

c. 写作:能够按照要求写出简单的文章。

5. 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a. 修辞手法: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b. 修辞语言: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语言,如夸张、反问、排比等。

6. 课文阅读和背诵a. 课文阅读: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意义。

b. 课文背诵:能够熟练背诵一些重要的课文,如经典诗歌、文言文等。

7. 议论文写作a. 议论文结构: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正文、结论等。

b. 议论观点: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供相关的论据支持。

8. 修辞与句式变换a. 修辞手法:了解并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b. 句式变换:能够按照要求改变句子的结构和语序。

9. 文言文的理解和模仿a. 文言文阅读: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文言文。

b. 文言文模仿:能够按照要求模仿文言文,写出符合文言文特点的文章。

10. 必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a. 计划与组织:合理安排写作时间,并进行写作计划和组织。

b. 逻辑与连贯:文章的观点和段落之间要有逻辑关系,保持连贯性。

c. 表达与修饰: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灵活使用修饰语语言。

以上是四年级语文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加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关系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乘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是: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除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0不能做除数,a÷0是错误的。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a+0=a。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a-0=a。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任何数和0相乘,仍得0,a×0=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0÷a(a≠0)=0.除不尽的除法没有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4.算式的计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如果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如果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形状不一样。

2.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图形可能相同。

3.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速度×时间=路程。

4.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单价×数量=总价。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1.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一)四则运算:1、四则运算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小括号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有关0的运算:(1)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

a+0=a(2)一个数减去零还得原数。

a-0=a(3)任何一个数乘0得0。

a×0=0(4)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

0÷a=0(a≠0).0不能做除数,0作除数没有意义。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a-b=0→ a=b5、※:除和除以不同。

A除以B,写成A÷B。

A除B,写成B÷A。

6、※:列综合算式时,如果含有乘除法或加减法时,必须先算加减法,一定要给加减法加上小括号。

如:章师傅要生产600个零件,已经生产了120个,剩下的要十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600-120)÷10=48(个)7、※: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找相同数替换,把含有相同数结果的算式往里代。

如:59+80=139和320÷4=80列综合算式,80两个算式都有,把第二个含有相同数结果的算式往第一个里代,59+320÷4。

如:76-52=24,24÷4=6合成()8、※:填□,列综合,从最后一步入手。

如:77 + 23﹨∕25 × □\/□25×(77+23)(二) 位置与方向: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

(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2、位置间的相对性。

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1)怎样判断观测点:要指出一个物体的位置,必须以另一个物体为参照物。

以谁为参照物,就以谁为观测点。

以谁为观测点,就以谁为中心画出方向标。

如:甲在乙北偏东30°方向上,乙为参照物,以乙为观测点。

在后面的地点是观测点。

如:小芳家→琳琳家,小芳家为参照物,以小芳家为观测点。

※:(2)北偏东30°,角度北偏向东,夹角靠近北面。

※:(3)两位置相对性,以这两个不同地点为观测点,描述对方所在地的方向时,方向正好相反(东→西,北→南,东偏北→西偏南)。

如:B在A的西偏北30°,那么A在B的东偏南30°。

3、在平面图上标明物体位置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来确定距离,最后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标名称。

4、描述路线图时,要先按行走路线,确定每一个观测点,然后,以每一个观测点为参照物,描述到下一个目标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5、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三)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1、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交换律改变的是数的位置,结合律改变的是运算顺序。

结合律的标志是小括号的应用。

2、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 × b = b × 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 = a × ( b × c ) ※:特殊数的乘积:5×2=10 25×4=100 125×8=1000 25×8=200 75×4=300※:在乘法中,如果一个因数是25或125,另一个因数正好是4或8的倍数,就将另一个因数分解成4或8与其他数乘积的形式,再利用乘法结合律先算25×4或125×8.(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拓展1:(a-b)×c=a×c-b×c拓展2:(a±b±c)×m=a×m±b×m±c×m拓展3:(a+b+c)÷m=a÷m + b÷m + c÷m拓展4: (a-b)÷c=a÷c-b÷c※:注意如果乘法算式,可以找出相同的因数时,逆用乘法分配律。

a×c±b×c=(a±b)×ca÷c±b÷c= (a±b)÷c※:乘法分配律是乘、加两种运算的规律。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只是乘法运算。

简算时,判断用哪种定律。

3、连减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2)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a-b-c= a-c –b※:在加法或减法计算中,当某个数接近整十、整百或整千时,可以把这个数先当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进行加减,对于原数与整十、整百、整千相差的数,要根据“多加要减去,少加还要加,多减要加上,少减还要减”的原则进行处理。

如:多减要加上762-598=762-600+2=162+2=164少减还要减768-303=768-300-3=468-3=465多加要减去156+43=156+44-1=200-1=199少加还要加145+156=145+155+1=300+1=3014、连除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 ÷ b ÷ c = a ÷ ( b × c) (2)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任意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

a ÷ b ÷ c÷d=a÷d÷b ÷ c5、有关简算的拓展(另附纸):102×38-38×2125×25×32125×883.25+1.9810.32-1.9837×96+37×3+37易错的情况:0.6+0.4-0.6+0.4 38×99+99(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2、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4、小数分数的转化:(1)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小数点后面一定有一位小数。

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2)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小数点后面一定有两位小数。

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3)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小数点后面一定有三位小数。

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5、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6、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7、一个小数里有多少个计数单位的问题:如:0.678里有()个0.001。

0.678写成分数是678/1000,因为678/1000中有678个1/1000,所以0.678里有678个0.001。

8、数位上的各个数表示什么含义。

下面数中8的意思:8.36(8个一);3.86(8个0.1)等等。

9、几位小数,是指小数部分含有几位数的小数。

10、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的。

11、默写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在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12、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没有最高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没有最低位。

因此没有最大的小数,也没有最小的小数。

13、※:给几个数字,根据要求写数。

如:用6、0、2、4按要求写数。

最大的一位小数:642.0 最小的两位小数:20.46 最大的三位小数:6.42014、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再读小数点,小数部分要顺次读出每一个数。

(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0;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出几个0.)15、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0就写0,再在个位的右下角点小数点;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

16、※:最有最大的一位小数,最小的一位小数是0.1。

17、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作用可以化简小数等。

注意: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

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

(小数的末尾是指小数的最低位)。

18、增加小数位数及改写整数为小数的方法:增加小数位数,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只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

整数改为小数,首先在整数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根据需要,添上相应个数的0。

19、小数大小比较(排成竖列,小数点对齐):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十分位相同比较百分位,…… 小数的大小和数位多少无关。

如:3.7896和37.8.20、※:两个整数或小数之间,如果没有小数位数的限制,他们之间的小数有无数个。

21、两数之间填数:6.4<□<6.5 在较小的那个数后,再添一位,如:6.41,6.42,6.43………6.49;再添两位,如:6.411,6.412,6.413,有无数个。

22、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原数×10;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原数×100;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原数×10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原数÷10;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原数÷100;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原数÷1000;………23、一个数扩大到几倍,原数×几。

一个数缩小到他的几分之一,原数÷几。

24、小数点移位问题:标上数字,不够用0占位。

25、名数的改写:(1)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除以两个单位的进率,如果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把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10,左移一位;100,左移两位……(2)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动,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除以两个单位的进率,作为小数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