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C55高强混凝土施工浇筑工艺

C55高强混凝土施工浇筑工艺随着高层建筑物的日益增多,高强度混凝土也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施工中,为了控制C55高强混凝土的现场浇筑施工质量,从混凝土的运输、泵送、浇捣、养护、组织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标签:C55高强混凝土;现场浇筑;养护;组织管理;质量控制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连体高层建筑群体,混凝土方量累计4.8万立方米。
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中地下两层至1-5层墙、柱混凝土均采用C55高强混凝土施工。
二、工程特点混凝土浇筑采用浇筑连续作业方式,而C55高强混凝土施工时间主要集中在6-10月,日平均气温均在25摄氏度左右。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泵送工艺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可泵性有严格的要求,同时也增大了混凝土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
三、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控制本工程C55高强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公司提供,并负责质保。
四、混凝土现场施工控制1.運输及泵送。
商品混凝土采用6台83搅拌运输车运送,到达工地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混凝土坍落度应在200±20mm以内。
采用48米汽车泵和HBJ-50H混凝土地泵及塔吊配合浇筑连续作业,地泵布置应使泵管线路转弯少,管路短,接头垫圈密封好,装拆方便,且能满足水平与垂直管长的比例,向下送料时泵管倾角≤15°。
2.混凝土浇捣。
混凝土捣振采用8米长插入式振动棒。
振捣时振动棒应快插慢拔,梅花状插入,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以防漏振。
插点间距约40cm。
每一点振捣时间以20—30s为宜,特别是剪力墙与暗柱、暗梁相交处,浇捣是否密实不仅要以观察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泛浆为准,还要派专人对墙、柱模板外侧进行敲击,听其声音是否变化。
剪力墙混凝土浇筑采用回字形循环分层浇筑的方法施工,如遇下层混凝土初凝时应及时将上层混凝土浇筑的振动棒插入下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减少施工缝的出现。
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

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高强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较高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的材料,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水坝等工程项目中。
为了制备高强混凝土,并确保其性能和质量,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材料的选择:对于高强混凝土制备而言,水泥的选择非常关键。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用高性能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水泥等。
还需要选择优质的骨料和细集料,以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2. 配合比的确定:配合比是制备高强混凝土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它是水泥、骨料、细集料和水的比例关系。
通过科学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确定配合比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种类、砂浆的流动性和工程的具体要求。
3. 控制水灰比:混凝土中的水灰比是指水的质量与水泥含水量的比值,它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较低的水灰比可以获得更高的强度,但过低的水灰比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施工性能。
我们需要在控制水灰比时进行合理折衷,以兼顾强度和可施工性。
4. 充分搅拌和养护:混凝土的搅拌和养护是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环节。
在搅拌过程中,应充分混合各种材料,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而在养护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的表面湿润,防止过早干燥和开裂。
5. 使用掺合料: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的其他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
掺合料的使用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和耐久性。
在使用掺合料时,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具体需求和工程要求进行适量添加,并注意掺合料的质量和性能。
总结回顾: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主要包括选择适当的材料、确定合理的配合比及控制水灰比、充分搅拌和养护以及使用掺合料等。
这些方面的注意事项可以确保高强混凝土具有优秀的强度和耐久性。
我们还需要根据具体工程需求和要求进行相应调整和优化。
个人观点和理解:高强混凝土的制备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其中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
在选择材料时,应选择质量好、性能稳定的水泥、骨料和细集料,以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高强钢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规范与要点

高强钢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规范与要点高强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应用广泛。
为了确保高强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有一系列的技术规范和要点需要遵循。
本文将从施工准备、钢筋工程、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方面,深入探讨高强钢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规范与要点。
一、施工准备1. 施工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包括检查施工图纸、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和准备施工计划等。
2. 施工现场的准备包括场地平整、排水设施的建设、施工道路的设置、施工设备的摆放等。
二、钢筋工程1. 钢筋的加工、贮存和运输要符合相关规范,保证钢筋的品质和强度。
2. 钢筋的安装要按照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保证钢筋的正确位置、间距和连接。
3. 钢筋的固定要牢固可靠,使用合适的固定器具或接头连接,确保钢筋不会出现位移和变形。
三、混凝土浇筑1. 混凝土的配制要符合设计要求,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选用合适的水灰比、控制砂浆的流动性等。
2. 混凝土的浇筑要均匀、连续,避免出现堆积和漏浆现象,使用振捣器或振动棒进行密实。
3.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及时安排浇筑接缝,避免出现温度差引起的裂缝。
四、防止温度和收缩裂缝1. 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施工。
2. 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保持混凝土的湿润,避免水分流失和表面干裂。
3. 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合理的收缩缝处理,减少收缩应力对结构的影响。
总结和回顾:高强钢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规范与要点包括施工准备、钢筋工程、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方面。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检查和准备工作,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钢筋的加工、安装和固定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确保钢筋的质量和连接可靠。
混凝土的配制和浇筑要符合设计要求,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减少温度和收缩裂缝的发生。
通过合理的养护措施,保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高强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与要点一、施工准备1. 在施工前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充分的检查和准备工作,确保场地平整、无积水,并清除杂物和污物。
高强混凝土施工方案

高强混凝土施工方案摘要:高强混凝土是一种结构强度更高、耐久性更好的混凝土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本文将介绍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方案,包括原材料准备、施工步骤、质量控制等内容,旨在提供一个全面且可行的指南,确保高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1. 引言高强混凝土是一种相对传统混凝土强度更高的建筑材料,其抗压强度通常在50MPa以上。
由于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和工程性能,高强混凝土在大型桥梁、高层建筑、水坝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2. 原材料准备2.1 水泥:选择质量稳定、符合标准要求的硅酸盐水泥。
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并避免受潮。
2.2 骨料:使用机制砂和碎石作为骨料,确保粒径分布均匀,不含有腐蚀性物质。
2.3 水:使用清洁、无杂质的自来水或经过试验合格的水源。
2.4 外加剂:选用符合标准的高效外加剂,用于改良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3. 施工步骤3.1 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搭建混凝土浇注的模板结构,并确保其牢固、不变形。
3.2 钢筋布置: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将钢筋布置在模板内,并注意钢筋之间的间距和覆盖层的要求。
3.3 混凝土搅拌:按照设计比例将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放入搅拌车中,进行搅拌,确保混凝土均匀。
3.4 浇筑与振捣: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模板内,并采用振捣器进行振捣,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3.5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措施,如覆盖保湿膜、喷洒养护剂等,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龟裂。
4. 质量控制4.1 原材料检验:在施工前对水泥、骨料等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4.2 劈裂试验:在施工过程中抽取混凝土样品,进行劈裂试验,以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4.3 现场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混凝土进行现场检测,包括坍落度、温度、骨料含量等,以确保施工质量。
4.4 施工记录:对每次施工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材料用量、施工时间、施工人员等信息,以备后期检查和评估。
超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超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一、前言超高强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是一种高强度、高耐久、高韧性、高密实性能的混凝土,由于其综合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工程中。
本文将介绍UHPC的材料组成、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规范。
二、材料组成UHPC的材料组成主要包括水泥、细粉料、矿物掺合料、砂、高性能粉体、超细矿物粉末、纤维、化学外加剂等几种材料,其中关键是高性能粉体和超细矿物粉末。
1.水泥UHPC中使用的水泥应为高强度水泥,其强度等级应不低于HPC C80级别。
水泥应符合《水泥标准》(GB175-2007)中规定的要求,同时需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初始凝结时间。
2.细粉料细粉料应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细度,其粒径应小于40微米。
细粉料的含量应高于传统混凝土,一般为水泥用量的20%-25%。
3.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可以是矿渣粉、粉煤灰、硅灰、石英粉等,其中矿渣粉的应用最广泛。
矿物掺合料的含量应高于传统混凝土,一般为水泥用量的15%-20%。
4.砂UHPC中的砂应为高性能石英砂,其粒径应在0.1-0.6毫米之间,具有良好的圆整度和角质度。
5.高性能粉体高性能粉体是UHPC中的关键材料之一,它可以是硅灰、白炭黑、氧化铝等,其粒径应小于10微米。
高性能粉体的用量应为水泥用量的5%-10%。
6.超细矿物粉末超细矿物粉末是UHPC中的另一个关键材料,它可以是纳米硅灰、纳米二氧化硅等,其粒径应小于1微米。
超细矿物粉末的用量应为水泥用量的5%-10%。
7.纤维UHPC中的纤维可以是钢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其直径应在0.1-0.3毫米之间,长度应为10-30毫米。
纤维的用量应为水泥用量的1%-2%。
8.化学外加剂UHPC中的化学外加剂可以是高效减水剂、增强剂、防止腐蚀剂等。
化学外加剂的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三、施工工艺UHPC的施工工艺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选择,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搅拌UHPC的搅拌应采用高速搅拌机械,搅拌时间应不少于5分钟。
高强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一
加剂 混凝土的用水量 中扣 除按外 加剂减水率计算得 出的减水量 ,即为 掺减水剂 时混凝土 的用 水量 。4)水泥用 量。为 了增加 砂浆 中胶结 料 的比例 ,水泥用量要 比较 高,但 应注意的是 ,水泥用量又不 宜过 高 , 否则会 引起水化期间放热速度过 快或收缩量过大等 问题 。高强混凝 土 水泥用量一般宜5 0 g 3 5 k/ 。如配制C 0 m 6 混凝土时 , 需水泥用 量通 常为 所 5 0g , 50 g 3 ) 0 k/ ~ 5k l 。5 试拌调整。对计算所得的配合 比结果要通过试 m m 配 、试拌来验证 。要注意试拌量应不小于拌和机额定量的 ,混凝土的 搅拌方式及外加剂的掺法 ,宜与实际生产时的使用方法一致 。对试拌得 出的拌合物要进行实测 和仔细观察,检验坍落度是否满足要求 , 聚性 粘 和保水性是否 良好。6 )配合 比的确定 。当拌合物的实测密度 与计算值 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 %时,可不调整 。若超过2 %时 , 应按照
22 合理确定配合 比 . 1 水 灰 比的确 定 。高 强混凝土水 灰 比的计算应对 试验结 果进行 ) 统计 ,提 出混凝 土强度 与水灰 比的关系式 , 然后 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 出与混凝土配制强度相 对应 的水灰 比。当采用多个 不同的配合 比进行 混凝土的强度试验时 , 中一个应为基准配合 比 ,其他 配合 比的水灰 其 比宜较基准配合 比分别增 加或减少0 2 0 3 ) . ~ . 。2 集料用 量。每l 3 0 0 m 高 强混凝土的碎石用量为09 .m 09 m, .5 ;砂 的用量应经试 验确定 ,一般 控制在2 % ~3 %。3)用水量 。计算高强 混凝土 的配合 比时 ,其用 8 6 水量可在普通混凝土用水量 的基础上用减水率法加 以修 正。在不掺外
高强混凝土应用及质量控制技术

加 硅 糊 则 更 易 获 得 高 强 度 ; 有 可 能 达 到
C4 1 0的 量 级 。 高 强 混 凝 土 的 单 位 体 积 造 价 比普 通 强 度 混 凝 土 略 贵 ,但 因 强 度 的提 高 而
问题 及 其 经 济 损 失 都 是 难 以估 量 的 。提 高 混
凝 土 技 术 水 平 ,发 展 高 强 混凝 土 技 术 已势 在
因这 些 办 法 在 制 作 工 艺 和 装 备 上 有 特 殊 要 求 ,虽 然 都 能 获 得 很 高 的强 度 ,但 造 价 过 于
高 强 混 凝 土 的抗 压强 度 很 高 ,能使 钢 筋
混 凝 土柱 子 和 拱 壳 等 构 件 的 受 压 承 载 能 力大 幅 度增 加 ,而 在 相 同 的 荷 载 下 则 可 使 构 件 的
昂贵 ,而 只 能 用 于 一 些 具 有 特 殊 要 求 的 场 合 。本 文所 指 的高 强 混凝 土 ,是 指 采 用 常 规
3 6
截 面减 小 。 高 强 混 凝 土 同 样 能 给 钢 筋 混 凝 土
受 弯 构 件 带 来 很 大 的好 处 ,尽 管 提 高 混 凝 土
维普资讯
广 应 用 C7 、C 0  ̄0级 混 凝 凝 土 ,使 承 重 结 构
混凝土平均强 度等级达 到 ( 。 0 长 期 以来 ,我 国现 场 施 工 的现 浇 混凝 土
利 用 高 效 减 水 剂 使 混 凝 土 获 得 高 强 的 手
段 是 最 经 济 和 便 捷 的 ,它 与 普 通 强 度 混 凝 土
成
都
建
筑
第 2 2卷
第
强 度 并 不 能 明显 增 加 构 件 的抗 弯 能 力 ,但 是 它 能 降低 受 弯 构 件 截 面 的 受 区 混 凝 土 高 度 , 提 高 构 件 的 延 性 ,允 许 有 较 高 的 配 筋 率 ,进 而 通 过 提 高 配 筋 率 来增 加 构 件 的抗 弯 能 力或 降 低 构 件 的截 面高 度 。高 强 混 凝 土 还 由于 变 形 较 小 ,使 构 件 的 刚 度 得 以提 高 ,这 对 某 些 由变 形 控 制 截 面 尺 寸 的 梁 板 来 说 特 别 有 利 。 至 于 预 应 力 钢 筋 混 凝 土 构 件 ,则 能 从 高 强 混 凝 土 中 获 得 更 大 的好 处 :可 以施 加 更 大 的 预
高强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I ■
Caiedc l i h e hoRe iSnaTngew nCcneoyv
高强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黄德发
( 东莞 市望牛 墩镇规 划建 设办 公室) [ 摘 要 ] 本文介 绍 了高强 混凝 土优 越性, 细 阐述 了高强 混凝 土质量 控制措 施 , 详 供大家 参考 。 [ 键词] 强混凝 土 配合 比 受 弯构件 养护 关 高 中图分 类号 : 2 3 1 0 1.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9 9 4 (0 0 1 1 2 0 1 0 — 1 X 2 1 ) 卜0 5 1
p > 的水 即可使 用 。 的用量有 严格 的限制 , H4 水 一般控 制水灰 比W/C O 3 , < . 5 对 强度 为 8 P 0 M a的混凝土 , 其水 灰 比w /C O 3 <. 。 3 2合 理确 定配合 比 . 原材料 的选择 是获得 高强混凝土 的前提和基 础, 而合理确 定高强度 混凝土 的配 合 比, 保证 高强 度 混凝 土达 到设 计要 求 的另 一个 重要 方面 。 是 () 1水灰 比的确 定 。 高强 混凝土 水灰 比的计 算应对 试验 结果进 行统计 , 提 出混凝土 强度与水 灰 比的关系 式, 然后用 作 图法或计 算法求 出与? 昆凝土 配制 强度 相对应 的水 灰 比。 当采 用多个 不 同的配合 比进行 混凝 土的强度 试验 时, 其 中一 个应为基准 配合 比, 其他 配合 比的水灰 比宜较基准 配合 比分 别增加或 减少
1前 言 我国在上个 世纪六十年 代初即 开始研制高 强混凝土, 并已试点应用在 一些 预制 构件 中。那时 的高强 混凝土 为干硬 混凝 土, 密实 成型 时需强力 振捣, 推 故 广 比较 困难 。 8 年 代后 期, 在 0 高强混 凝土 已在现 浇工 程中采 用, 强度等 级相 当 于 C 0或 6 0 。C 0 C 0以上等 级 的高强混 凝土 , 6 0号 8及 8 目前正处 于试验 研究 阶 段, 而有 些城 市正 酝酿 在 工程 中使用 C 0级混 凝土 。 8 2高强 混凝 土优 越 性 高强混 凝土有 四大 优越性 : () 1在一 般情况 下, 混凝 土强度 等级 从C 0 高 ̄ co 对受 压构件 可节 省 3提 J6 , 混凝 土 3 — O 而受弯 构件 可节 省混 凝土 l 一 O 0 4 %, O 2 %。 () 2 尽管混凝土 比普通混凝 土成本上 要高一些 , 由于 减少了截面, 但 结构 自 重减 轻 。 这对 自重 占荷 载主 要部分 的建筑 物具有 特别 重要 意义 。 者, 再 由于 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强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1)混凝土拌制拌制高强混凝土必须使用强制式搅拌机。
混凝土原材料的定量均按重量计,称量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下列限值:水泥和掺合料为±1%,粗细骨料为±2%,水及化学外加剂为±1%。
配制高强混凝土必须准确控制用水量,砂石中的含水量应仔细测定后从用水量中扣除。
高强混凝土在搅拌站配料时宜采用自动称量装置,通过砂石含水量的自动检测仪器,自动调整搅拌用水。
高效减水剂可用粉剂直接投入搅拌,也可制成溶液后加入并在混凝土的用水量中扣除这部分溶液用水。
高效减水剂宜采用后掺法,加入减水剂后,混凝土拌料在搅拌机中继续搅拌的时间当用粉剂时不得少于60s,当用溶液时不得少于30s。
高效减水剂的选择与使用,应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
拌制高强混凝土可采用图2-7-2所示的投料顺序:(2)混凝土运输、浇筑与养护高强混凝土拌料的长距离运输应使用混凝土搅拌车,短距离运输则可利用现场一般的运送设备,但所有装载设备的接缝必须严密以防止漏浆。
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
当拌料的水胶比较低且外加掺合料有较好的稠度时,倾落的自由高度在不出现分层泌水离析的条件下允许增加但以4m 为限。
浇筑高强混凝土必须采用振捣器捣实,一般情况下宜采用高频振捣器。
当混凝土拌料的坍落度较低时应加密振点。
按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设计的现浇构件相连接时,二种混凝土的接缝应设置在低强度等级的构件中并离开高强度等级构件一段距离,如下图所示的梁柱混凝土施工接缝,其中柱子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当接缝两侧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且分先后施工时,可沿预定的接缝位置设置固定的筛网(孔径5×5mm),先浇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后浇筑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当接缝两侧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且同时浇筑时,可沿预定的接缝位置设置隔板,随着两侧混凝土浇入逐渐提升隔板并同时将混凝土振捣密实,也可沿预定的接缝位置设置胶囊,充气后在其两侧同时浇入混凝土,待混凝土浇入完毕后排气并取出胶囊,同时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图2-7-3 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梁柱施工接缝高强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初凝后,应尽快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浇水养护日期不少于7昼夜。
高强混凝土的养护也可在浇筑完毕并初凝后立即喷洒或涂刷养护剂。
混凝土表面有养护剂后可不浇水养护。
(3)高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高强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针对具体的工程对象,事先必须有设计、生产和施工各方共同制定的书面文件,提出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具体细则,规定各种报表记载的内容,并明确专人负责监督和施行。
初次从事高强混凝土施工的单位,必须要在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施工。
高强混凝土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须对混凝土原材料及所配制的混凝土性能提出报告和试验数据,待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施工。
高强混凝土质量检查及验收可参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检查内容并应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坍落度变化及凝结时间。
当环境温度与标准养护条件相差较大时,应同时留取在现场环境下养护的对比试件。
留作标准养护的立方体试件数量宜比普通强度混凝土所要求的增加1~2倍,以测定早期及后期强度的变化。
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件宜用边长为15cm的标准尺寸立方体。
当必须采用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试件时,其抗压强度fcu,10应乘以表-6-1中的折算系数k换算为15cm边长标准尺寸试件的抗压强度。
表2-7-1强度折算系数k对于大体积和大尺寸的高强混凝土构件,应监测水化热造成的温度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水化热的有害影响。
高强混凝土强度检验标准可参照《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有关规定。
6、高强混凝土应用实例中建三局建研院在武汉地区在建的高层建筑,如武汉世界贸易大厦(高222.6m,地下2层,地上58层)等工程中成功应用了高强混凝土,主要情况如下:(1)混凝土配合比参数选择结合武汉地区水泥品种、外加剂品质、粗细骨料品质进行研制开发,成型试件近1000组,并在工程现场取样600余组,经检验28d 抗压强度均达到设计要求。
①混凝土配制强度:按fcu,0=fcuk+1.645σ,取标准差σ=4MPa。
②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混凝土坍落度取16~22cm③原材料选用:a.水泥选用活性为60MPa左右的万年青525号,三峡625号和华新625号普硅水泥;b.粗骨料:石灰岩机制碎石,最大粒径不超25mm。
连续级配。
c.细骨料:中粗河砂,细度模数2.5~3.1;d.外加剂:外加剂:掺量湛江外加剂厂FDN 0.85~1.2% (水泥重)武钢FDN-4 0.75~1.0%中建三局HN-010.30~1.0%e.掺合料:选用汉川电厂粉煤灰部分取代水泥。
(2) 配合比范围及技术指标,见表2-7-2。
强度发展规律:3d 85% fcuk; 7d 95%fcuk; 28d110%fcuk;拌合物凝结时间:初凝 6~10h;终凝7~12h;坍落度经时损失:经90min<15%;含气量:<3%。
(3)试件强度尺寸效应由154组对比试件测定结果表明:10cm3与15cm3试件的抗压强度换算系数在0.82~1.01之间,平均为0.918。
表2-7-2 配合比范围及技术指标2.7.2 轻质材料1、轻骨料混凝土(1)定义: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水泥胶凝材料和水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堆密度不大于1900kg/m3者,称之为轻骨料混凝土。
若粗、细骨料均是轻质材料,又称全轻骨料混凝土。
若粗骨料为轻质,细骨料全部或部分采用普通砂,则称砂轻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一般用水泥胶凝材料,但有时也用石灰、石膏硫磺、沥青等作为胶凝材料。
(2)性能特点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不同之处,在于骨料中存在着大量空隙,也正是如此,才赋予其许多优越的性能。
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和耐火等性能特点,并且变形性能良好,由于弹性模量较低,在一般情况下,其收缩和徐变也较大。
虽然多孔轻骨料的强度低于普通骨料,但是由于轻骨料的孔隙在拌和料搅拌时具有吸水作用,造成轻骨料颗粒表面的局部低水灰比,增加了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力。
这样,在骨料周围形成了坚强的水泥石外壳,约束了骨料的横向变形,使得骨料在混凝土中处于三向受力状态,从而提高了骨料的极限强度,使得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与普通混凝土接近。
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90)和《轻骨料混凝土设计规程》(JGJ12-99)的有关规定,制作边长为15cm×15cm×15c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3℃,相对湿度>90%)养护28d后测得混凝土平均极限抗压强度。
其强度等级划分为:C5.0、7.5、C10、C15、C20、C30、C40和C50等。
施工注意事项由于轻骨料的松堆密度小和多孔结构吸水的特性,使其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质呈现某些特点,在施工甲必须加以注意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①轻骨料的储存和运输应尽量保持其颗粒混合均匀,避免大小分离。
因为不同粒径的轻骨料其颗粒松散度、吸水率和强度等都不相同,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和堆密度都会有影响。
因此,工程实践证明对轻骨料进行预湿处理是比较适宜的,尤其是对于吸水率大于10%的轻骨料或搅拌至浇灌时间间隔较长的场合。
②搅拌轻骨料混凝土时,加水的方式有一次加水和二次加水两种:若轻骨料吸水速度较快,或采用预湿骨料时,则可将水泥、骨料和全部水一次加入搅拌机内。
如采用干燥骨料,其吸水速度又较慢时,则宜分二次加水,即先将粗轻骨料和1/2或1/3拌和水加入,其目的为了预湿骨料,搅拌后接着将水泥、砂和剩余水加入搅拌机内搅拌。
若掺外加剂,宜在骨料预湿润后加入,否则将易被轻骨料吸收而降低其效果。
③轻骨料混凝土,尤其是全轻骨料混凝土,不宜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搅拌,因为轻骨料混凝土堆密度小,靠自落效果不佳,尤其是搅拌全轻骨料混凝土时,机筒内壁上会粘附相当数量的水泥砂浆,影响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
因此,宜选用强制式搅拌机为宜,而且总搅拌时间一般不得小于3min,从搅拌机卸出后至浇灌成型的时间,不宜超过45min。
④运输轻骨料混凝土拌和物时,由于组成材料的颗粒堆密度较大,所以应当注意防止拌和物离析。
浇灌时,拌和物竖向自由降落的高度不应大于1.5m。
⑤轻骨料混凝土拌和物的堆密度小,所以上层混凝土施加于下层混凝土上的附加荷载也较小,而且内部的衰减较大,其浇筑的工作量较普通混凝土大。
⑥轻骨料混凝土浇筑后一般采用振动捣实,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其作用半径为普通混凝土的1/2,因此插点间距也要缩小1/2。
当遇到轻骨料与砂浆的堆密度相差较大时,在振捣过程中容易使轻骨料上浮而砂浆下沉,产生分层离析现象,因此必须防止振动过度。
⑦轻骨料内部所吸收的水分,随着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会从骨料向水泥石迁移。
因此,在一般时间内能自动供给水泥水化用水,造成良好的水化反应条件。
⑧在比较温和潮湿的环境中,轻骨料混凝土不需要特殊养护措施,而在热天,必须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失水太快,造成混凝土内外湿度相差太大而出现表面网状收缩裂纹。
采取的保湿养护措施如洒水、塑料布覆盖等。
每天洒水4~6次,且不得少于7d。
⑨雨天不宜施工,如必须施工时需采取防雨措施。
2、泡沫混凝土(1)泡沫混凝土定义:泡沫混凝土通常是用机械方法将泡沫剂水溶液制备成泡沫,再将泡沫加入到含硅质材料、钙质材料、水及各种外加剂等组成的料浆中,经混合搅拌、浇筑成型、养护而成的一种多孔混凝土材料。
(2)泡沫混凝土的特性①轻质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小,密度等级一般为300-1800kg/m3,常用泡沫混凝土的密度等级为300-1200 kg/m3,近年来,密度为160 kg/m3的超轻泡沫混凝土也在建筑工程中获得了应用。
②保温隔热性能好由于泡沫混凝土中含有大量封闭的细小孔隙,因此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即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这是普通混凝土所不具备的。
通常密度等级在300-1200 kg/m3范围的泡沫混凝土,导热系数在0.08-0.3w/(m·K)之间。
采用泡沫混凝土作为建筑物墙体及屋面材料,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③隔音耐火性能好泡沫混凝土属多孔材料,因此它也是一种良好的隔音材料,在建筑物的楼层和高速公路的隔音板、地下建筑物的顶层等可采用该材料作为隔音层。
泡沫混凝土是无机材料,不会燃烧,从而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在建筑物上使用,可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
④其它性能泡沫混凝土还具有施工过程中可泵性好,防水能力强,冲击能量吸收性能好,可大量利用工业废渣,价格低廉等优点,泡沫混凝土中含有大量封闭的孔隙,所以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