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百首精选:咏柳

合集下载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合集12篇)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合集12篇)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合集12篇)《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1原文: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画?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译文:江南的腊月将尽了,早梅的花瓣已柳凋落,刚刚到来的春天,只能寄托到垂柳的身上。

它如小蛮一般的枝干,纤细柔美,自有为称道的风流之处。

可它最美好的地方,莫过于骨格体态上的清新、俊雅、娟秀无双。

在永来坊的一角,终日无人驻足,更无人会看顾留怜于它披拂摇缀的柔丝。

最令伤神的就是暮春时节,柳絮漫天,而它披上了清减的绿叶。

虽柳只有柳絮飘零,再无别事,却让它显的日渐削瘦了。

恐怕只有春天里随看它到来的和风,可以吹开紧蹙的柳叶蛾眉吧。

注释:腊: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分付:付托,寄意。

格:格调骨体:骨架躯体。

永乐坊:地名。

在洛阳。

尽日:一整天金丝:比喻柳树的垂条。

断肠:秋海棠花的别。

飞絮: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一成:宋时口语,“渐渐”,指一段时间的推移。

赏析:这首词通篇咏柳,借柳喻人,以含蓄婉曲的手法和饱含感情的笔调,借娜娜多姿、落寞失时的垂柳,流露了作者对姿丽命蹇、才高数奇的女性深切的同情与赞美。

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

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借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

以“新春”紧承“腊尽”,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梅开过,杨柳萌发。

柳丝弄碧,是春意繁闹的表征,故说“分付新春与垂柳”。

“分付”,交付之意,着“分付”一词,仿佛春的活力、光彩、妖娆,均凝集于垂柳一身,从而突出了柳的形象。

以下赞美柳的体态标格。

柳枝婀娜,别有一种风流,使人想到少女的细腰。

杜甫《绝句漫兴》早有“隔户杨柳弱袅袅,恰如十五女儿腰”之句。

东坡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称颂她有合格入流的独特风韵,并进而用“清英秀雅”四字来品评其骨相。

咏柳古诗——精选推荐

咏柳古诗——精选推荐

《咏柳》是⼀⾸托物⾔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家之⼀的北宋的曾巩。

曾巩少即见长于⽂章,他的⽂风,雍容平易,不露锋芒,⽽曲尽事理。

下⾯⼩编为⼤家整理了关于咏柳古诗的相关内容,仅供⼤家浏览。

咏柳古诗1 碧⽟妆成⼀树⾼,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春风似剪⼑。

注释 1.碧⽟:碧绿⾊的⽟。

这⾥⽤以⽐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

这⾥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 这是⼀⾸咏物,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对春天的⽆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句“碧⽟妆成⼀树⾼”是写整体,说⾼⾼的柳树像是碧⽟妆饰成。

⽤“碧⽟”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美。

第⼆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第三句⼜与第四句构成⼀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问;“⼆⽉春风似剪⼑。

”——⾃答。

这样⼀问⼀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然活⼒的象征,是春的创造⼒的象征。

这⾸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赞美春天,讴歌春的⽆限创造⼒。

咏柳古诗2 【教学⽬标】 1、学会本课7个⽣字,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3、领略春天⾃然景物的美,联系⽣活实际,培养学⽣的观察能⼒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学会本课的⽣字,熟读背诵两⾸古诗。

【学习难点】 领悟春天⾃然景物的美,激发学⽣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检查作业,导⼊新课 1、同学们上课⽼师布置的⼀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出⽰收集的柳叶) 2、知道⽼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赞美柳树的古诗。

(板书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学过⼀⾸古诗叫做 (学⽣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课件中的图,你们右图中看到了什么? 7、这⾸诗的作者就是贺知章。

《咏柳》古诗词鉴赏

《咏柳》古诗词鉴赏

《咏柳》古诗词鉴赏
《咏柳》古诗词鉴赏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小编与大家分享《咏柳》古诗词,欢迎参考!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简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咏柳诗词大全

咏柳诗词大全
六、《绝句》(南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诗是南宋僧人志南(其法号)创作的,写的是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他乘
小船沿溪水而来,到老树下下船继续过桥在细雨中前行,他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
把藜杖喻为可以依赖的游伴。他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和风迎面吹来, 杨柳枝随风荡漾,这是怎样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五、《章台柳·寄柳氏》(唐·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 他与柳氏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 安史之乱爆发后, 柳氏 以色艳独居, 恐不免,便落发为尼。 不久,柳氏被蕃将沙吒利所劫, 宠之专房。 京师收复后, 韩翃派人到长安寻柳氏,并准备了一白口袋,袋装沙金,袋上题了这首诗(词)。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 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曹雪芹巧妙地通过林黛玉对柳絮的吟咏, 抒写对未来悲剧的预感。 自己的命运也将要象柳絮 那样飘泊不定,不知是“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倾诉了无依无靠、无力掌握自己 命运的悲哀。全词以拟人化手法,抒写内心的孤独与悲伤,凄楚哀婉,感人至深。
咏柳诗词大全
“柳”是古代诗词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意象,以“柳”为主题的诗词非常多,或借柳写春色; 或以柳写赠别,因其与 “留”谐音;或借柳表相思寄托之情,因柳丝之 “丝”与相思之 “思”谐音,柳絮之“絮”与思绪之“绪”谐音⋯⋯
一、《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依依灞桥怨别,正千丝万绪,难禁愁绝。

古诗《咏柳》原文及赏析

古诗《咏柳》原文及赏析

古诗《咏柳》原文及赏析咏柳经典古诗赏析篇一咏柳经典古诗赏析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1.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

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知识目标1、学会读写“碧、垂、丝、裁、剪”五字。

会读“咏、妆、绦”三个字。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诗歌初知诗意。

3、体会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

能力目标通过课前观察和学习诗歌、练习用两三句话描写春天。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学会读写”碧、垂、丝、裁、剪”这五生字。

2、有感晴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了解本诗的大意。

教学方法课前观察,图文结合,反复朗读。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幻灯片第一课时一、观察“咏柳”的插图或幻灯片1.图上画的是什么?(长满绿叶的柳树。

)2.从图上能看出这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3.教师介绍《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

把春景描写得那么美好,是凭借自然景物,柳树,歌颂了春天。

美好的新春,充满了勃勃生机,激起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4.把你看到的春天柳树的样子说—说。

(激情引趣)5.板书课躇。

“咏柳”是赞美柳树的意思。

古诗《咏柳》原文及赏析整理

古诗《咏柳》原文及赏析整理

古诗《咏柳》原文及赏析整理古诗《咏柳》原文及赏析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很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全部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古诗《咏柳》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与保藏。

古诗《咏柳》原文及赏析篇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绿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这首《咏柳》诗,形象的描摹出柳的美姿,点出了柳迎春的特点。

柳树可分为垂柳和旱柳。

垂柳又叫杨柳,为落叶乔木。

旱柳百姓叫它河柳,是落叶灌木。

柳可以进行无性繁殖.以须根生长为主,许很多多的须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伸向四周八方,紧紧地拥抱大地,为主干供应丰富的养分。

主干通常在2-3米处就长出分枝。

光滑松软的枝条状若丝涤,纷纷下垂。

柳叶是单叶互生,叶片狭长,形如少女之黛眉,芙蓉如面柳如眉是人们极为熟识的.诗句。

自古以来,诗人常以杨柳为写春的主要题材。

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

柳树发芽早,落叶迟。

早春二月,它已鹅黄着枝,轻罗笼烟,初绽的嫩芽象少女朦胧的睡眼。

当你走近它时,伸手摸一摸,就会感到她似发丝的柳条是多么松软。

柳絮飞时花满城的六月,天际海角随处可见柳絮那飘忽不定的倩影。

它们也许在查找自己扎根落户的归宿吧!柳树落叶极晚,当萧瑟的秋风无情地劫掠大批的黄叶时,柳树却依旧枝叶婆娑,绿意融融。

柳树的绿又有它独特的魅力。

那淡淡的似雾的翠绿,使人有清爽超俗之感。

当你置身于浓浓绿意之中,即使心情不好,也会顿扫心中抑郁郁闷之情。

柳树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易种易活。

谁不知道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诗句呢?柳不仅以绰约风姿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炎炎夏日为人们制造一个凉爽世界。

柳条可以编制各种工艺品和生活用品,如:箩筐、篱笆、帽子等。

柳叶有一种淡淡的涩味,然而咬一口又觉得很甜。

柳芽嫩叶可做风味独特的茶或菜。

柳树可谓粉身碎骨为人类了。

咏柳诗大全100首

咏柳诗大全100首

咏柳诗大全100首1、折杨柳南北朝·刘邈高楼十载别,杨柳擢丝枝。

摘叶惊开驶,攀条恨久离。

年年阻音息,月月减容仪。

春来谁不望,相思君自知。

2、咏柳诗南北朝·萧纲垂阴满上路,结草早知春。

花絮时随鸟,风枝屡拂尘。

欲散依依采,时要歌吹人。

3、和湘东王横吹曲三首·折杨柳南北朝·萧纲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城高短箫发,林空画角悲。

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

4、折杨柳南北朝·张正见杨柳半垂空,袅袅上春中。

枝疏董泽箭,叶碎楚臣弓。

色映长河水,花飞高树风。

莫言限宫掖,不闭长杨宫。

5、折杨柳南北朝·岑之敬将军始见知,细柳绕营垂。

悬丝拂城转,飞絮上宫吹。

塞门交度叶,谷口暗横枝。

曲成攀折处,唯言怨别离。

6、折杨柳南北朝·王瑳塞外无春色,上林柳已黄。

枝影侵云暗,叶彩乱星光。

陌头藏戏鸟,楼上掩新妆。

攀折思为赠,心期别路长。

7、咏柳诗南北朝·吴均细柳生堂北,长风发雁门。

秋霜常振叶,春露讵濡根。

朝作离蝉宇,暮成宿鸟园。

不为君所爱,摧折当何言。

8、咏柳诗南北朝·祖孙登驰道藏乌日,郁郁正翻风。

抽翠争连影,飞绵乱上空。

高叶临胡塞,长枝拂汉宫。

欲验伤攀折,三春横笛中。

9、折杨柳南北朝·徐陵袅袅河堤树,依依魏主营。

江陵有旧曲,洛下作新声。

妾对长杨苑,君登高柳城。

春还应共见,荡子太无情。

10、咏柳唐朝·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杨柳唐朝·汪遵亚夫营畔柳濛濛,隋主堤边四路通。

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

12、折杨柳唐朝·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13、柳唐朝·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14、巴江柳唐朝·李商隐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

咏柳的古诗词

咏柳的古诗词

咏柳的古诗词 1、《柳》唐·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2、《题柳》唐·李中八折向离亭畔,春光沾满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甲壳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3、《忆秦娥·箫声痰》唐·李白箫声痰,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4、《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无人知晓恨,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5、《柳》唐·崔橹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硬张郎胖,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6、《题柳》唐·狄焕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缠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7、《崭新柳》唐·杜牧无力摇风晓色崭新,细腰争妒认为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别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8、《柳绝句》唐·杜牧数树崭新上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爱好者。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9、《柳》唐·方干飞舞惹来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10、《柳》唐·韩偓一甲壳金线倚弯角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11、《柳》唐·韩琮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12、《柳》唐·韩溉雪尽青门搬影微,暖风晚日晚莺归属于。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不得志,隋堤私有地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13、《咏柳》唐·韩偓褭雨甩风不配建,全身无力向人雕。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14、《柳》唐·李峤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三百首精选:咏柳
古诗三百首:咏柳
碧bì玉yù妆zhuānɡ成chénɡ一yí树shù高ɡāo,
万wàn 条tiáo 垂chuí下xià绿lǜ丝sī绦tāo。

不bù知zhī细xì叶yè谁shuí裁cái 出chū,
二èr 月yuè春chūn 风fēnɡ似sì剪jiǎn 刀dāo。

作者背景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

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

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

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市)人。

注词释义: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古诗今译:
如同碧玉妆扮成的高高的柳树,
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
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名句赏析---“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咏物,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
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