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试卷奖讲评课
最新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讲评课教案

第一单元试卷讲评课宋家镇中心校石笋校区姓名:翁晓萍教学思路:试卷讲评是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为避免讲评“简单重复”和“高耗低效”,遵循先“生”后“师”,先“筛”后“讲”,既“点”又“面”,明“路”后“果”的原则和思路。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系统回顾学过的知识,强化知识的薄弱环节;明确试卷存在的错误及原因、解题的方法及拓展。
过程与方法:课前学生独立订正——课上教师总体分析——师生互动,重点讲评、拓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自觉查漏补缺,认真订正试卷错误。
课前准备:1、教师根据学生试卷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归纳、整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答题方法、答题思路上的欠缺,使试卷分析更有针对性。
2、要求学生课前独立订正试卷,自己查漏补缺,最后确定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学环节:(一)试卷整体分析分析试卷:1、检测题的形式与平常要求一致。
2、试卷的知识点分布,分数乘法安排较合理。
3、难度系数一般。
分析学生:1、答题不够规范,部分学生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
2、计算部分做得较好,用图表示部分问题较大。
(二)重点题目分析及知识拓展第一、二题,考察知识点为分数乘法计算。
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太马虎。
解题方法: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第三题,列式计算。
考察知识点为分数乘法的意义。
第四题,用图形表示乘法算式。
重点是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第五题,分数乘法的应用4、20颗糖,昨天吃了它的1/5,今天吃了剩下的1/4,还剩多少颗?对学生有难度,需要帮助。
(三)其余题目,学生讲评,教师适当补充。
小结:希望同学们认真订正,从中汲取经验,使知识和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作业:订正试卷,重点看错题。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五年级数学讲评课

1美元兑换人民币6.31元 1欧元兑换人民币8.19元 1港元兑换人民币0.81元
1新元兑换人民币5.11元
1日元兑换人民币0.07元
第二题填空
• 7、按规律填数:0.15 0.6 2.4 (9.6)38.4 (153.6 )
•
• 变式练习 • 8 1.6
0.32 (0.064 ) (0.0128)
100×0.36=36(平方米) 因为36<40,所以100块不够。 答:100块不够。
填空题第5题:
• 一美元兑换人民币6.34元,那么2.8美元相当 于人民币(17.75)元(保留两位小数),100 元人民币能兑换(15.77 )美元(保留两位小 数)
6.34×2.8=17.752≈17.75(元)
0.3×0.3=0.09(平方米) 480×0.09=43.2(平方米) 0.4×0.4=0.16(平方米) 43.2÷0.16=270(块)
变式练习: •一个房间长8米,宽5米,现在要铺上边长 为0.6米的正方形地砖,100块够吗?(不 考虑损耗)
8×5=40(平方米) 0.6×0.6=0.36(平方米)
进步之星:
郝菲、顾景元、刘少童、桑祥凯、向 皓轩、马景钰、陈胤博、赵艺佳
有待提高同学:
魏子涵、蔡安琪、魏炜杰、李政燃 铁晨煜、于越、王新科、王耀增 韩雨航、杨淏文、张益杰、陈南轩 王子豪、阴科维
各试题最高分及人数
• 第一题口算题:28人得满分8分
• 第二题填空题:最高分20分,杨晓宇和桑祥凯
• 第三题选择题:15人得满分8分
• 0.192÷0.12=( )
第二题填空题:
•9、根据192÷12=16,可知 19.2÷1.2=(16 )
(192)÷12=
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教案

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试卷中的重点知识点。
2. 通过讲评,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学会正确解题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题技巧。
二、教学重点:1. 试卷中出现的易错题型和错误原因分析。
2. 正确解题思路的引导和方法的总结。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错误原因的自我分析能力。
2. 学生对解题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试卷一份,包含学生的错误答案和正确答案。
2. 教学PPT,展示易错题型和解题步骤。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简单回顾上一次考试的总体情况。
2. 强调讲评课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二)试卷分析1. 总体分析:统计各题的得分率,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2. 个别分析:挑选几道典型题目,展示学生的错误答案和正确答案。
(三)错误原因分析1. 针对易错题型,分析学生的错误原因。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类似错误。
(四)解题方法指导1. 对于每道易错题,给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 通过例题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步骤。
(五)学生互动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2. 教师点评,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
(六)总结提升1. 总结本次讲评课的重点和难点。
2. 强调解题技巧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练习。
(七)布置作业1. 针对试卷中的易错题,布置相应的练习题。
2. 要求学生在课后复习讲评内容,准备下一次的测试。
六、板书设计:1. 试卷总体分析2. 易错题型及错误原因3. 正确解题方法4. 学生互动要点5. 课后作业要求七、课后反思:1. 学生对讲评课的接受程度。
2. 学生在解题方法上的掌握情况。
3. 教学方法的适宜性和改进空间。
通过本次讲评课,学生应能更好地理解试卷中的知识点,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讲评课教案(二套)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讲评课教案(二套)目录: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讲评课教案一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试题及答案二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讲评课教案一教学思路:试卷讲评是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为避免讲评“简单重复”和“高耗低效”,遵循先“生”后“师”,先“筛”后“讲”,既“点”又“面”,明“路”后“果”的原则和思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系统回顾学过的知识,强化知识的薄弱环节;明确试卷存在的错误及原因、解题的方法及拓展.过程与方法:课前学生独立订正——课上教师总体分析——师生互动,重点讲评、拓展.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自觉查漏补缺,认真订正试卷错误.课前准备:1、教师根据学生试卷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归纳、整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答题方法、答题思路上的欠缺,使试卷分析更有针对性.2、要求学生课前独立订正试卷,自己查漏补缺,最后确定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学环节:(一)试卷整体分析分析试卷:1、检测题的形式与平常要求一致.2、试卷的知识点分布,分数乘法安排较合理.3、难度系数一般.分析学生:1、答题不够规范,部分学生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2、计算部分做得较好,用图表示部分问题较大.(二)重点题目分析及知识拓展第一、二题,考察知识点为分数乘法计算.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太马虎.解题方法: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第三题,列式计算.考察知识点为分数乘法的意义.第四题,用图形表示乘法算式.重点是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第五题,分数乘法的应用4、20颗糖,昨天吃了它的1/5,今天吃了剩下的1/4,还剩多少颗?对学生有难度,需要帮助.(三)其余题目,学生讲评,教师适当补充.小结:希望同学们认真订正,从中汲取经验,使知识和能力再上一个台阶.作业:订正试卷,重点看错题.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试题及答案二一、填一填.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2、正方形有()条对称轴.3、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现象.(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4、移一移,说一说.(1)向()平移了()格.(2)向()平移了()格.(3)向()平移了()格.5、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6、在钟面上,分针绕点o旋转30°表示时间经过()分;时间经过15分,分针绕o点旋转()度.二、动手操作.1、①②③图形①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②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③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2、(1)图形1绕A点()旋转90°到图形2.(2)图形2绕A点()旋转90°到图形3.(3)图形4绕A点顺时针旋转()到图形2.(4)图形3绕A点顺时针旋转()到图形1.三、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面画“√”,上面画“○”,侧面画“△ ”.).六、请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1)画出图A 的另一半,使它 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把图B 向右平移5格. (3)把图C 绕o 点顺时针旋 转90°.第二单元一、填空1、找出24的所有因数:从小到大一对一对地写()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最小的倍数是().3、在数字5、0、6组成的三位数中,2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同时是2和5的倍数有().4、在36、75、34、366、580、540、435、27、65、105、216、720这几个数中,同时是2和3的倍数有(),同时是3和5的倍数有(),同时是2和5的倍数有(),同时是2、3和5的倍数有().5、根据45÷5=9,我们说()是()的倍数,()是()的因数.6、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24,这个数是(),这个数最小的倍数是().7、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72,这三个偶数分别是()、()和().8、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9、个位上是()或()的数,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的数都是2的倍数;一个数()上的数的()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10、奇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与奇数的和是();偶数与偶数的和是().11、个位数字是0的数,既是()的倍数,又是()的倍数.12、有5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35,这5个连续奇数是()13、在()填上一个数,使下列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4();7()0;13()6;()12();14、在()填上一个数,使下列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16();()0 ;()0 ;()75();15、在()填上一个数,使下列的数同时是2、3、5的倍数.6();()70 ;8()8();9()()0;16、8×5=40,()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17、36÷9=4,()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18、在18÷6=3中,18是6的(),3和6是()的().19、在14÷7=2中,()能被()整除,()能整除(),()是()的倍数,()是()的因数.20、若A÷B=C(A、B、C都是非零自然数),则A是B的()数,B是A的()数. 21、226至少增加()就是3的倍数,至少减少()就是5的倍数.22、12的约数有();18的约数有();其中()是12和 18的公约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23、下列的数可以用那两个质数的和表示,并总结规律.9=()+() 42=()+() 38=()+()80=()+() 50=()+() 62=()+()24、用质数填空18=()+()=()+()=()+()+()12=()×()×() 30=()×()×()8=()×()×()25、有两个质数,和是18,积是65,这两个质数是()和().26、20以内的质数有(),合数有().27、自然数()除外,按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为()、()和().28、在16、23、169、31、27、54、102、111、97、121这些数中,()是质数,()是合数.29、两个连续的质数是()和();两个连续的合数是()和()。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试卷讲评课教案汇编

第二单元试卷讲评课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目的:1、对试卷进行讲评,对这单元的知识查漏补缺;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2、培养学生讲解知识的能力,是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
3、教会学生做好自己的考试小结和考试分析。
4、加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重点难点:1、学生知识巩固。
2、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谈话:同学手里拿着的是第二单元的测试题。
这张试卷对于计算不是很难,但是有些同学考的不是很理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对这张试卷进行讲评,希望同学对没有掌握的知识通过这堂课有所补充。
二、讲评:1、打分同学们请根据试卷的对错,自己打分。
2、填空题讲评(1)第1、2、3题老师集体更正。
(2)第4题:画图,学生观察后纠错。
(3)第5题:问做对的同学用什么方法进行排列的,和学生共同探讨方法。
(4)第6题:画图,学生观察纠错。
3、选择题着重讲解第1题。
让学生讲清错在什么地方,学生互相进行讲解。
5、简单应用简单应用题老师不想过多的讲解,因为同学们已经明白,只是对计算的速度和正确性差一点,下去后,同学们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公布计算答案,让学生下去后自己订正。
6、解决问题(1)第1题:让学生说明计算的顺序和计算过程。
7、附加题:画图引导理解题意,师生共同完成。
三、考试小结:帮助学生自己分析考试结果。
你觉得你的失分在那些方面?你觉得你这次考试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今后应该在什么地方改进?四、结束语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考试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的知识,争取下一次考试成功。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讲评课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讲评课班级:五(1)班讲评:林丽洁教学目标:1、查漏补缺,解决疑难和遗忘知识。
2、进一步梳理知识,回归课本。
3、提高审题能力,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
4、训练应试技巧和答题策略。
重点、难点训练应试技巧和解题策略,使学生解题规范化,做到会做题得满分,不会题也力争得分,让学生有章可循,心中有数。
教学过程:一、练习意图:考察学生一学期以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查找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知识的遗漏点,为下学期的教学提供依据和奠定基础。
二、分析试卷:1、试卷结构:试卷分为5部分,第一部分:选择,6分;第二部分:判断,5分;第三部分:填空,26分;第四部分:计算,26分;第五部分:动手画一画,填一填,34分。
第六部分:解决问题,25分。
2、成绩分析:五(1)班参加练习的共17人,其中优秀6人,占35.3%,良好5人,占29.4%,及格5人,占29.4%,不及格1人,占5.9%。
3、试卷中集中反映的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2)动手操作的能力差;(3)对知识的迁移运用不灵活;(4)对问题缺乏深层次、全面思考;(5)书写不规范。
三、试卷讲评(一)选择这部分共有5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和知识的理解程度,有一定的难度和灵活性,学生审题不够认真,选择不够慎重,极少数学生错误率极高。
1.五年级各班合做一项植树任务,五①班完成任务的92,五②班完成任务的278,五③班完成任务的31。
( )班完成任务最多。
A .五① B .五② C .五③2.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物品的长、宽、高,这个物品有可能是( )A .数学书B .铅笔盒C .电视柜3.一个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从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 ,这个立体图形是( )。
A .B .C .4.a+3的和是奇数,a 一定是( )。
A .合数B .奇数C .偶数5.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能切成( )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
A .6B .9C .27 第1、3题考得是基本概念,学生正确率高;第2、4题知识的基本运用,但学生审题不清,第2题孩子对长度单位的大小不清,估计实物长度失误,很多选择了A .数学书;第5题综合应用,考查孩子对正方体和空间几何的掌握情况,学生考虑问题不够全面,部分孩子选择了B .9。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优质试卷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及每节课反思目录一、观察物体(三) (共2课时)二、因数与倍数(共8课时)1.因数和倍数(2课时)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3.质数和合数(2课时)复习与整理(1课时)三、长方体与正方体(共13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6课时)4. 探索图形(1课时)整理与复习(1课时)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共18课时)1.分数的意义(3课时)2.真分数和假分数(2课时)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4.约分(4课时)5.通分4课时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课时)整理与复习(1课时)五、图形的运动(三)(共3课时)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共8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打电话(1课时)整理与复习(1课时)七、折线统计图(共3课时)八、数学广角——找次品(共3课时)九、总复习(10课时)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共 2 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1)总第 1 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重点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
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
(完整word版)2016年新修订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推荐文档

1 观察物体(三)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 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 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重点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复习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
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
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新课讲授】1•出示教材第2页例1(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生摆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摆师: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伸出了多种摆法。
(2) 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成果。
(3) 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可以讨论。
生讨论交流得出: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练习讲评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讲评第课时学期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专题练习题的讲评,使学生确定分类标准,并能根据规定或自己确定的分类的标准进行精确的分类。
2. 通过“观察物体”专题的讲评,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教学重点从不同的观察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并按要求画下来教学难点通过平面图来确定原来的立体图形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卷教学过程预设习题设计㈠第一单元练习卷的测试情况概述。
统计好练习题目的错题数,并了解学生错误原因大概有哪些情况。
㈡典型错例分析:1、讲评要点: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导致不同的分类结果。
因此,分类时,应紧紧抓住分类标准去思考,不要受别的因素干扰。
2、有3个同学分别给下面的图形进行分类,你认为()的分法是没有道理的。
A.夏丽这样分:1、8、9一类,2、4、7一类,3、5、6一类;B.王蒙这样分:1、3、7一类,2、5、8一类,4、6、9一类;C.张刚这样分:1、2、3一类,4、5、6一类,7、8、9一类;讲评要点: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导致不同的分类结果。
分类时,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分类,但一次分类,必须按同一种标准来分才行。
3、下面四个图形中,从几何图形的性质考虑,“与众不同”的一个图形是()讲评要点:应根据题目的提示,确定一个分类标准。
4、一个由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观察,正面是,上面是,侧面是,这是至少由()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模型。
讲评要点:从正面看,至少需要4个,再从上面看,可以得知看到的4个小正方体后面不会藏有小正方体,然后结合从侧面看,第二层至少有一个,而且在中间。
所以,答案是4。
有时,可以借助小正方体实物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5、下面几个钟面都是从镜子中观察到的,你能写出它的实际时间吗?( ) ( ) ( )讲评要点:从镜子中观察到的图象与实际观察到的图象是上下相同,左右相反。
因此可以利用三年级学到的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来解决。
讲清对称轴在哪儿。
㈢对应练习:1、说出下列三个图片的分类标准。
并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分类方法。
(2)组织学生汇报结果,引导做出评价与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小结:同样的一幅图,要求也一样,为什么出现了几种不同但都是正确的分法呢?看来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不同的答案。
因此我们做题时要看清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2、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分别得到下面的两个图形。
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思考方法。
(2)用小正方体实物验证自己的想法。
(3)组织学生汇报结果,引导做出评价与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小结:先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确定底层形状,然后根据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和“最少、最多”等提示确定第二层小正方体的个数,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板书课后反思课题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练习讲评课教学内容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练习第课时学期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对本次考试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矫正。
3.有目的的进行知识的拓展。
教学重点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难点对本次考试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矫正。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卷教学过程预设习题设计一、第二单元练习卷的测试情况概述。
统计好练习题目的错题数,并了解学生错误原因大概有哪些情况。
二、试题分析:本试卷分填空、选择、判断、和解答。
解答题目类型较多,难度较大,学生掌握欠好。
本试卷所包含的课本内容范围较广,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题目基础性的东西比较多,主要考察了学生的识别能力。
填空、选择、判断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是本章所学习的主要内容,内容是以基础知识为依托,逐渐加深。
三、试卷分析:填空题,第3.4.6题目这三个题目难度较小,主要考察了基础知识。
此三题对题率较高。
第2小题,错题率较高,错题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会,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有些欠缺。
没有正确理解。
选择题。
第4小题学生掌握不好,对定义没有真正理解,找不到合适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有欠缺,错误太多。
第2小题错题较多,学生分析的能力较低。
第1小题学生对这句话没有充分认识,只要理解了就能解出来。
第3小题学生对题目没有正确的理解,也就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好。
解答题,主要是解题,考察学生的解题能力,第一题是保分题对题率较高,找数,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从做题情况看个别学生的能力不好。
其余题目有的难度小,有的难度大。
多数学生不会。
四、改正措施:1、回顾所学知识,了解错误原因。
2、对知识进行点精讲解。
3、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指导。
4、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串串讲解。
5、对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板书课后反思课题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讲评课教学内容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第课时学期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对试卷进行讲评,对这单元的知识查漏补缺;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2、培养学生讲解知识的能力,是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
3、教会学生做好自己的考试小结和考试分析。
4、加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学重点学生知识巩固。
教学难点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卷教学过程预设习题设计一、谈话:同学手里拿着的是第二单元的测试题。
这张试卷对于计算不是很难,但是有些同学考的不是很理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对这张试卷进行讲评,希望同学对没有掌握的知识通过这堂课有所补充。
二、讲评:1、打分同学们请根据试卷的对错,自己打分。
2、填空题讲评(1)第1、2、3题老师集体更正。
(2)第4题:画图,学生观察后纠错。
(3)第5题:问做对的同学用什么方法进行排列的,和学生共同探讨方法。
(4)第6题:画图,学生观察纠错。
3、选择题着重讲解第1题。
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根据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计算。
4、判断题让学生讲清错在什么地方,学生互相进行讲解。
5、简单应用简单应用题老师不想过多的讲解,因为同学们已经明白,只是对计算的速度和正确性差一点,下去后,同学们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公布计算答案,让学生下去后自己订正。
6、解决问题(1)第1题:让学生说明计算的顺序和计算过程。
(2)第2题:强调无盖。
(3)第3题:强调无盖。
(4)第4题:指名提示需要算哪那些面积。
7、附加题:画图引导理解题意,师生共同完成。
三、考试小结:帮助学生自己分析考试结果。
你觉得你的失分在那些方面?你觉得你这次考试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今后应该在什么地方改进?四、结束语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考试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的知识,争取下一次考试成功。
板书课后反思课题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讲评教学内容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第课时学期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讲评,让学生查漏补缺,正视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在析错改错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熟练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会求小数的近似数。
3、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教学重点通过讲评,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改进老师的教学。
教学难点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成绩。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卷教学过程预设习题设计一、整体分析1、公布全班的整体成绩,对成绩数据进行分析:本次考试我班应测人数64人,实测人数64人。
总体来说成绩比较理想。
优秀学生也不少,但中等以下和不及格人数较多。
(1)存在问题:一些学生基础太差,学习不自觉,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听讲不认真。
做题也不细心,更没有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2)应对策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会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好他们学习的态度。
做到这些,我相信一定会收获满满的!2、表扬进步的学生,鼓励学困生。
3、指出本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牢固。
审题不认真,答题太粗心,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和检查的习惯。
(2)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较差,遇见问题不能举一反三。
(3)缺乏知难而进的勇气。
二、自我分析试卷1、自查自纠师:同学们我们完成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检测,现在我们进行自我检查分析。
完成以下要求:(1)检查出自己出错的原因。
(2)把自己能改正的题目改正过来。
(3)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
2、小组讨论下面我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把刚才自己解决的问题说给小组内同学听,自己解决不了的请小组同学帮忙,最后小组长把你们小组出错较多的题记下来。
三、典型错题分析1、填空题(1)(2)0.35里面有()个百分之一,2.6里面有()个0.1。
错误原因:对小数意义理解不透彻,读写小数时,小数部分不正确。
应对策略: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理解小数的意义,加强对小数中小数部分的读写认识。
强化训练:(1)7个0.1和9个0.01组成的小数是(),这个小数写成分数是()。
(2)2.28里面有()0.01, 5.6里面有()十分之一。
2、选择题:想一想,2.□4 >2.46,□里有()种填法。
A 3B 4C 5错误原因:没有熟练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应对策略:牢记小数比较的方法,快速正确的比较大小。
强化训练:0.7>( )>( )>( )>0.63、填空题王军参加飞行员体检时,量得身高是1.748米,体重是65.25千克。
他的身高精确到百分位是()米,体重精确到个位是()千克。
错误原因:精确到哪一位时,不知道该看哪一位,掌握不好求近似数的方法。
应对策略:熟悉大数的数位顺序,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强化训练:把0.9495保留三位小数是(),精确到百分位是()。
重点点拨:把小数精确到哪一位时,要看这一位后面的数,按“四舍五入”法写出近似数。
4、判断题把0.7化成与它相等的三位小数是0.007。
()错误原因: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
应对策略:熟练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
强化训练:判断: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解决问题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4.70,这个四位小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错误原因:不能熟练运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应对策略:利用极限的数学思想,熟练掌握并运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强化训练:海安镇大约有12.8万人,这个镇最多有多少人?最少有多少人?重点点拨: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目要求灵活掌握解题方法。
6、拓展提升用3、5、6、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一个小数,使这个小数个位上的数字比百分位上的数字大,这个小数可能是多少?错误原因:没有根据题目要求,没有掌握有序列举法。
应对策略:利用列举的数学思想,把这3个数字按各种顺序有序的列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