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地区答案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试题(附答案)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莱芜)中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2010年11月从深圳盐田港启航,踏上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的征程。
回答下题。
(1)考察队员在南极考察时不可能遇到的困难是()A. 严寒B. 烈风C. 暴雨D. 冰山崩落(2)在开发利用南极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可取的是()A. 去南极海域大量捕杀鲸鱼B. 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C. 在冰雪中掩埋废弃物D. 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答案】(1)C(2)D【解析】【分析】(1)南极地区降水稀少,考察队员在南极考察时不可能遇到的困难是暴雨。
故选:C(2)在开发利用南极的过程中,选项ABC的做法是不妥当的,都不符合题意,选项D的行为是可取的。
故选:D【点评】(1)两极地区地处极圈以内,纬度位置高,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虽然降水稀少,但由于气温低,降水不易蒸发,长年积累,极地形成了厚厚的冰雪覆盖,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理解解答即可(2)。
南极洲上已发现的矿物就有220多种,煤矿资源最为丰富,此外还有丰富的铁矿,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
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地区进行科考工作。
此题考查的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加强记忆,同时更要清楚保护南极洲的资源和环境是全世界都要重视的焦点。
2.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为北极地区,B为南极地区B. A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B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C. 影响AB两地区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和地形因素D. 长城站在罗斯海新站的西北方向【答案】 D【解析】【分析】解:从图中可知,A为北极地区,B为南极地区;A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B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影响AB两地区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和地形因素;长城站在罗斯海新站的东南方向;D符合题意。
初中地理 极地地区(及答案)100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昭通)下面被称为“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的地区是()A. 北极地区B. 中东地区C. 南极地区D. 亚马孙地区【答案】C【解析】【分析】南极地区由于大部分被冰雪所覆盖,从而被称为“白色沙漠”,由于多狂风,被称为“风库”。
故选:C【点评】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2.依据两极地区气候资料统计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南极地区降水少,淡水资源短缺B. 北极地区气温高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低C. 南极地区严寒、风大、干燥D. 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11月~次年3月【答案】 C【解析】【分析】解:南极地区降水少,但是淡水资源丰富以固态水的形式存在,故A错误;北极地区气温低的主要因素是纬度高,故B错误;南极地区严寒、风大、干燥,故C 正确;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4月~10月,故D错误。
故答案为:C【点评】(2)北极地区指的是环绕在地球北极点周围的地区,与南极地区一起构成了地球的寒带。
北极地区主要由一个被广大冰原覆盖的大洋即北冰洋和环绕在其周围的一圈冻土地带所组成。
出于地理上的原因,通过北极地区是从东西半球到另一半球的最短航线。
为此,许多探险家前仆后继,打通了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之间的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
为了开展科学考察,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黄河站科学考察站。
(1)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
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
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南极四周分布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3.2014年中国南极第四个考察站——泰山站建立。
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对泰山站所在的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概括不正确的是()A.冰雪高原B.白色荒漠C.风库D.石油宝库(2)有关四个南极考察站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拔最高的是泰山站B.距离南美洲最近的是长城站C.四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D.所有考察站都位于南极点的正南方【答案】(1)D(2)B【解析】【分析】解:本题考查南极地区自然环境、我国主要的南极科考站。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复习题(及答案)50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文山县)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A. 长城站B. 东方站C. 中山站D. 黄河站【答案】A【解析】【分析】长城站是1985年中国在乔治王岛建立的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中山站是1989年中国在东南极大陆沿海建立的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黄河站是2004年中国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的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
昆仑站是2009年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三个科学考察站。
故选:A【点评】中国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2.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主要原因是()A. 暖季,浮冰消融,载重船舶能靠岸B. 寒季,海域封冻,施工车辆能通行C. 极昼,热量充足,河流解冻有淡水D. 极夜,常见极光,建站施工人照明【答案】 C【解析】【分析】解: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是一年中的暖季,白昼时间长,气温是一年中最高的季节。
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
南极科学考察在12到2月最合适,南极属于暖季。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
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3.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8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
下图示意南极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罗斯海新站的地理坐标是()A. 75°N,164°EB. 75°S,164°EC. 75°N,164°WD. 75°S,164°W (2)下列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 中山站B. 长城站C. 昆仑站D. 罗斯海新站(3)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淡水资源缺乏B. 酷寒、风力小、降水多C. 代表动物是北极熊D. 此时为暖季,白昼时间长【答案】(1)B(2)B(3)D【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罗期海新站是位于南极洲,纬度是75°S,经度是位于向东增大上的164°E,故选B。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考点11 两极地区(考点专练)

考点11两极地区1. 世界各国的科考队到南极考察大多选择在11月到第二年的3月进行,因为此时南极A. 正值冬季B. 正处于极夜C. 冰雪已经全部融化D. 是一年中相对温暖的时段【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世界各国的科考队到南极考察大多选择在11月到第二年的3月进行,因为此时南极是一年中相对温暖的时段,白昼时间长,故答案选D。
随着全球变暖和冰川融化,北冰洋沿岸每年有两个月时间可以通航。
下图示意一轮船从诺姆港到摩尔曼斯克港的航线。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 该轮船执行航行任务的时间应选择在( )A. 1~2月B. 4~5月C. 8~9月D. 11~12月3. 北冰洋沿岸通航期间,轮船可能遇到的最大危险来自( )A. 暴风雪B. 冰山C. 严寒D. 巨浪【答案】2. C 3. B【解析】【2题详解】北极地区的暖季是6-9月,所以C项是该轮船执行航行任务的时间,此时北冰洋沿岸气温相对较高,且有极昼现象。
【3题详解】北冰洋沿岸通航期间,轮船可能遇到的最大危险来自冰山,北冰洋是世界上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海域。
4. 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北极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B. 两极地区气候严寒的主要原因是冰雪覆盖C. 南极地区被称为“冰雪高原”D. 企鹅是北极代表性的动物【答案】C【解析】【详解】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南极地区纬度高、海拔高,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两极地区气候严寒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南极地区因冰雪厚,有“冰雪高原”称号;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两极地区有关知识,要知道两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及南极比北极更寒冷的原因。
5. 下列为两极地区共同特点的是()A. 都被称为“冰雪大陆”B. 都是面积广阔的海洋C. 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D. 科考的最佳时间都为每年6~8月【答案】C【解析】【详解】两极地区都是大部分位于极圈内,但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所以北极地区有面积广阔的海洋,而南极地区则是气温最低的大陆,覆盖着两千多米厚的冰雪,有“冰雪大陆”的称号;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两极地处的季节相反,所以科学考察的时间也不同,北极地区最佳时间是6-8月,而南极地区最佳时间则是气温最高的12月-次年的2月,故选C。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常州)关于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
正确的是()A. 均有太阳直射现象B. 北极地区是“白色沙漠“C. 南极地区海拔不高D. 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答案】D【解析】【分析】两极地区均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南极地区终年积雪,有“白色沙漠”之称。
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
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
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
南极洲上已发现220多种矿物,除煤储藏丰富外,面向印度洋的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大陆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
北冰洋战略地位突出,有不少重要国际航线经过北极上空。
故选:D【点评】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
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
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
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考查极地的气候、海拔和资源。
2.下列比较适合北冰洋通航的月份是是()A. 1月B. 2月C. 8月D. 12月【答案】 C【解析】【分析】1、2、12月气温低,北冰洋处于冰封状态,通航难度大。
8月为夏季,大量冰层融化,通航相对容易。
【点评】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冬季全部结冰,每年的7,8,9三个月为北极的暖季,冰川融化。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北京时间2018年1月31日晚发生了月全食现象,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欣赏到了美轮美奂的“蓝月亮”景观。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月食现象证明了()A.地球的大小B.地球自转方向C.地球的形状D.地球表面地貌(2)该季节()A.正值南极地区的极昼期B.地中海沿岸的游客正享受阳光沙滩C.正值印度半岛的多雨期D.撒哈拉沙漠的森林正一片葱绿茂盛【答案】(1)C(2)A【解析】【分析】(1)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月食现象能够说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故选C。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复习题(含答案)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青岛)读图“南极地区图”,回答下题。
(1)A点的坐标是()A. 70°N,30°WB. 70°S,30°WC. 70°N,30°ED. 70°S,30°E (2)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面向中山站,他面向的是()A. 南方B. 西方C. 东方D. 北方【答案】(1)D(2)D【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提示可知为南极地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结合图示得知:A点的经纬度是(70°S,30°E)。
故选:D(2)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只有一个方向,就是正北,所以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那么他的前后左右均是北。
根据题意。
故选:D【点评】(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该题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关键是利用读图要领确定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
(2)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本题考查了地图上的方向以及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牢记知识点,并能熟练应用。
2.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冰洋变暖,北极航线日益显露出巨大的航运价值。
2017年7月中俄领导人正式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A.15°E,23.5°NB.45°W,23.5°SC.15°E,23.5°SD.45°W,23.5°N(2)沿“冰上丝绸之路”从上海出发至鹿特丹,依次经过的大洋是()A.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B.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C.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D.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3)8月,某航线探测队正在北冰洋沿岸考察,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A.白昼时间很长B.白熊在海冰上觅食C.大群的企鹅在游泳D.因纽特人正在捕鱼【答案】(1)A(2)D(3)C【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经纬网图判读、世界海陆分布、北极地区地理概况。
2019届 鲁教版:两极地区 单元测试 wrod版含答案

两极地区1.中国南极第四个考察站——泰山站于2014年2月建成,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回答下题。
下列对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山站常年吹东北风B.昆仑站气压最高C.泰山站年日照时数最长D.长城站降雪量最大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
下图为计划中的北极航线示意图(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若北极航线开通,该航线()A.可全年航行B.不宜使用罗盘导航C.航行的船舶维护费用较低D.单位距离能源消耗少3.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是()A.中国—巴西B.越南—法国C.日本—英国D.美国—印度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了第四座科考站——泰山站(73°51′S,76°58′E),它位于中山站(69°22′S,76°22′E)与昆仑站(80°25′S,77°07′E)之间,可为中山站通往昆仑站考察提供物资及应急保障的中间支撑。
读图1、图2,回答下面四题。
4.泰山站位于北京的()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5.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A.长城站濒临印度洋B.中山站常年盛行东北风C.泰山站与昆仑站相距约1300千米D.昆仑站终年盛行下沉气流6.图2所示泰山站主体为高脚式的灯笼状建筑,该式建筑的主要作用是()A.通风防暴雪堆堵B.利于防寒保暖C.防紫外线辐射D.利于天文观测7.泰山站为度夏站,在使用期间()A.地球在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B.泰山站极昼天数少于昆仑站C.泰山站自转线速度高于中山站D.泰山站正午太阳高度大于长城站2013年11月7日,第30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此次考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南极伊丽莎白公主地建立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为南极内陆考察度夏站。
回答下面两题。
8.下列关于泰山站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②泰山站站旗飘向西南方向③海拔高,空气稀薄④长城站的极昼时间最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9.当“雪龙”号出发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A.从上海到法国的船经过印度洋时顺风顺水B.淮河流域的农民在忙着种小麦C.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向北大迁徙D.日本九州岛樱花烂漫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体育专电:北京时间16日零点15分,当地时间15日13时15分,福娃在南极极点所在的标志——南极柱向全世界发出“北京欢迎您”这一冰雪纯真的邀请。
初二地理极地地区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地理极地地区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沿东西经90°附近南极洲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仅考虑海拔的影响,当和平站的气温为-10℃时,文森山顶的气温约为A.-10℃B.-20.8℃C.-30.8℃D.-40.8℃【答案】D【解析】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读图可知,图中和平站的海拔是0米,文森山顶的海拔是5140米,因此当和平站的气温为-10℃时,文森山顶的气温约为:-10℃-(5140米-0米)÷100米×0.6℃=-40.8℃.故D正确。
【2】到南极洲考察,最可能看到的动物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读图可得,①图所示的是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袋鼠,②图所示的是南极地区的企鹅,③图所示的是北极地区的北极熊,④图所示的是小鹿。
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B所示的是企鹅,故B正确。
【考点】地势对气温的影响、不同动物的分布。
2.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南极洲D.大洋洲【答案】C【解析】南极洲降水稀少,但因温度太低所降淡水以冰的形式存在,不会蒸发,仅靠升华减少的水量极微小,所以经过亿万年的累积,成为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水资源分布图.3.北极圈附近的土著居民发现太阳终日挂在天边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冰洋冰层厚度显著增加B.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为极夜C.北冰洋冰冻线向较低纬度扩张D.北半球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答案】D【解析】由北极圈附近的土著居民们发现太阳终日挂在天边,可知,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半年,此时北冰洋比较温暖,导致冰层融化,冰层厚度显著减小,冻线向较高纬度扩张;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此时为极昼现象,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极地地区。
4.国家海洋局宣布,我国南极泰山站于2014年1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
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图中D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地理复习提纲12 两极地区
1.南北极俯视图:填写经纬度
科考站:中山站、长城站、黄河站、昆仑站
2.简述南极的气候特点及原因
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原因:
酷寒: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冰雪覆盖,反射强烈;海拔高气温更低;西风漂流阻隔了低纬热量向高纬的传递。
干燥:极地高压控制,降水少,但蒸发量更少;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升华少,空气中水汽含量很少,所以非常干燥。
烈风:冷气流从高原内部向四周扩散(极地东风),冰雪表面摩擦力小形成狂风。
3..简述南北极争夺的地理意义?
原始、天然的理想实验室
资源丰富
交通、战略位置重要
加强国家交流和合作
4..分析“种子库”选在北极地区的原因。
①纬度高,气温低,有永久冻土层,即使断电也能长时间维持低温;
②位于北冰洋中岛屿,远离陆地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5.分析全球变暖对极地科考的影响。
有利:延长科考时间
不利:航行安全受到威胁,生物种群发生变化,科研价值低
6.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的原因?
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海拔高,空气稀薄;污染小
7.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为什么?
每年11月—次年3月为南极洲的暖季。
此时南极地区多为极昼,太阳高度虽然很低,但它总是照耀在地平线上,有些地方冰雪融化,气温开始回升,有利于建设科学考察站。
8.科考员在南极地区考察期间,面临哪些恶劣的自然现象?
低温、大风、缺氧
9.南极周围冰山较多的季节应是什么季节呢?
是夏季(南半球)。
原因是在夏季气温较高,南极大陆冰川消融崩裂,部分冰川滑入海中形成漂浮的冰山,另一方面,夏季南极周围海域不会结冰,冰山自由漂浮,给海上航行和科学考察带来危险。
10.南极洲降水少,为什么会形成巨厚的冰层?
南极地区年降水量很少,但由于气候寒冷,以降雪为主,蒸发极慢,所降的雪基本都积存起来,经过漫长的年代而形成了巨厚的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因而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11.全球极端低温出现在南极而不在北极的原因?
1)南极为大陆而北极为海洋,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
2)南极海拔较高,强化了气候的寒冷程度;
3)南极终年冰雪覆盖,反射率强,吸收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
4)南极周围是势力强劲的西风漂流(寒流),不利于低纬度的热量向高纬度输送,而北大西洋暖流却可以直接进入北冰洋。
5)南极冬季恰遇地球位于远日点时,而北极冬季却是地球位于近日点,使南极(186天)极夜时间比北极(179天)多7天,且太阳辐射相对较弱。
12.两极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1)、全球气候变暖引起冰川融化
2)、臭氧层空洞
3)、滥捕滥猎,破坏生物多样性,导致物种灭绝4)、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