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办临沂大学》

合集下载

大学的功能与临沂发展

大学的功能与临沂发展
济社套 发展 增 添 活 力 ; 将进 一 步提 高临 沂 的城 市品位 和 文化 品住 。 关键 词 :大 学功 能 ; 方 性 大 学 ; 地 临沂综 夸 性 太 学 中 圈分类 号 : 4 G6 6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96 5 【 0 2 0 -0 10 10 .0 1 2 0 ) 20 0 - 5 -
维普资讯
第2 4卷 第 2 期
Vo . 4No 2 12 Leabharlann 临沂 师范 学 院学 报
J OURN AL N Y1 OFLI TEACHERS UNI ' VERS r r Y
20 0 2年 0 4月
Ap . 0 r 2 02
大 学 的 功 能 与 临 沂 发 展
代 有太 学 , 唐代 有六 学二 馆 ( 国子学 、 学 、 门学 、 发展进 程 中扮演 了不 可替代 的生 力军角 色 。 同样 , 太 四 书学 、 算学 、 学 和弘 文馆 、 文馆 ) 明代 以后有 国 律 崇 , 子监 。一 般平 民是无 权 接受高 等教育 的 , 它是封建 阶级 维护统 治 的工具 , 主要 是培养 统治 者 , 学而 即“ 优 则仕 ” 西 方古代 的 大学 为教会 和皇室所 控制 , 。 主 临沂市 在 加 快 高 等教 育 发 展步 伐 和加 大 引进 人 才 力度 的基 础 上 , 使老 区各项事 业得 到 了前所 未有 的 发展 。围绕大 学的功 能 等 问题 需确 立三 大观念 : 大 学 正 走 向 普通 百 姓 ; 大学 是生 产性 投 资 ; 办 大学 具
伴 随着 知 识经 济 的兴 起 和 经济 全球 化浪 潮 的 是 从 第一 次工 业 革命 以后 以美 国为代 表 的现 代 文
推 进 以及 我 国加入 WT O,知识 与知 识 化劳动 力成 明的发 展 过程来 看 , 大学 的功 能和作 用得 到 充分 发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临沂师范学院更名为临沂大学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临沂师范学院更名为临沂大学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临沂师范学院更名为临沂大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2.02•【字号】鲁政字[2010]300号•【施行日期】2010.12.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临沂师范学院更名为临沂大学的通知(鲁政字〔2010〕300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同意临沂师范学院更名为临沂大学的通知》(教发函〔2010〕189号)精神,临沂师范学院更名为临沂大学,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临沂师范学院更名为临沂大学,原建制规格、人员编制、领导职数不变,同时撤销临沂师范学院建制。

二、临沂大学由省政府直属管理,临沂市参与共建。

三、临沂大学系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35000人。

四、临沂大学系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所需事业费由省、市财政核定,基本建设由省发展改革委按有关规定管理。

五、临沂大学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

学校应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学校现有专业结构的调整和新专业的增设,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办理。

六、省有关部门要在临沂大学征地、资金、校园规划及建设、人才引进、研究生培养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学校发展。

七、临沂市人民政府要按期完成《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临沂师范学院改建为临沂大学的通知》(临政字〔2010〕171号)所涉及的各项工作,继续实施临沂大学新校区建设的投资计划和建设规划,落实好共建的各项政策、任务和措施,在原有基础上给予更大的支持。

临沂大学要进一步明确学校定位,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要继续发扬沂蒙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坚持以沂蒙精神办学和育人,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临沂师范学院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临沂师范学院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的多元结构教育模式 , 开展与美 国、 俄罗斯 、 澳大 利 和 + 合作培养模式 , 还同美 国纽 海文大学共同开办 了研究生( A 联合项 目。 MP ) 三是办学质量和效益迅速提高。学校教学投
方米 , 教学设备陈 旧, 办学经费严重短缺 , 教师学
入指标均处于全国高校的领先地位。“0 教授下 50
沂蒙” 活动成功实现了大学与地方 的双赢 、 互动发 展; 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侧重学生 的知识技能
规模 、 质量和效益的迅速提升 , 确实是个奇迹 。然
而 ,让临沂师范学 院实现如此大规模跨越式发展 的是以下三项敢为人先 , 断创新的成功经验 : 不 ( ) 一 超前的思想观念 , 开创了多元化投资、 多 体制办学、 多层次经营的崭新模式
临 沂师 范学 院发展 的经验 与启 示
罗 国荣 罗 秀
( 乐山师范学院, 四川 乐山 640 ) 104
摘 要: 临沂师范学院是一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 短短几年, 学校迅猛发展, 实现了规模、 质量和效益的迅速提升, 在全
国创新 性地实现 了完全由政府投资建设 大学新校区的创举。他们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给地方 高校 的办学者和研究者提 供
临沂师范学院是 19 年 由临沂师专与 临沂 99 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的地方性本科 院校 ,00 4 20 年 月学 院正式挂牌。20 年并进 了临沂工业学校 , 02 临沂职业学校。建校之初学校起点很低 ,规模很 小, 在校生只有 30 多人, 80 建筑面积不足 1 万平 9
建立 了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函授教育
二、 临沂师范学院发展的成功经验
在高等教 育大众化后 高校教育 质量普 遍 降
低、教育投资风险加大、改革举步维艰的大背景 下, 临沂师范学 院能够规避风险 , 锐意改革 , 现 实

我的大学梦演讲稿

我的大学梦演讲稿

我的大学梦演讲稿我的大学梦演讲稿(15篇)我的大学梦演讲稿1大家好!人生是对理想的追求,理想是人生的指示灯。

失去了这种光的作用,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梦想是我们成功的地图。

只有采取行动,迈出坚实的步伐,我们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为了设定我们的目标,我们必须为他努力。

要有野心!我们应该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而不是总是向往它。

大学里经常听到有人真的很充实很幸福,深深怀念着这片他们认为一辈子都重复不了的净土。

有些人从踏上校园的那一刻起就很失望,觉得一切都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

从此,当我终于醒来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仿佛一夜之间,大学就过去了,就这样,我失去了宝贵的青春。

记住,只有后悔上了几年大学的人,没有后悔上了大学的人。

甚至那些在学校里把他的母校贬得人间地狱的人,很多年后,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光,往往会感慨万千,甚至泪流满面。

不管你以后在大学过得怎么样,至少你要时刻提醒自己,人生只有一个大学阶段。

在过去的旅途中,无论你有没有欢笑,有没有阳光,都成了永恒的回忆。

加个锁封起来!在我们面前,新老师、新同学、新旅程、新梦想、新生活正在破土而出。

面对这一切,我们该怎么办?因为现实的残酷,我们会一个个成为骑士,抹去胸前的创伤,抹去过去的荣耀,拿起曾经的利器准备出发,新学期的目标就是我们新征程的开始!所以,只有坚持崇高的人生理想,才不会在人生的海洋中迷失方向。

托尔斯泰把人生的理想分为一生,一个阶段,一年,一个月,甚至一天,一小时,一分钟。

同学们,听到这里,你们有没有想到自己的理想?生命的花季是生命的春天,美丽却短暂。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在这个时期找到自己的天空。

随着梦想的一个个实现,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个人的生活甚至一个家庭的生活要想不断的改善,就必须有自己的梦想,有梦想才有追求,有追求才有努力和付出,有付出才有梦想实现。

这些年来,我自己的生活和家庭生活发生了变化,这一事实说明了这一点。

那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梦想呢?当然更重要。

临沂大学的红色源头

临沂大学的红色源头

抗 日战争 时期 的 l4 年 , 7 9 1 在 0年 的办学 历程 中 , 色文化育人 优势 。
1 4 年初 , 91 山东省 战工会 发布该 年度 “ 文教 宣
注重挖 掘 和利用 红色 资源 ,形 成 了 自己独 特 的红 传丁 作 计 划 大纲 ” 规 定 “ 个行 政 区要 有一 个 公 。 各
学 ”“ ,每个 专 区要 有一个 中学 , 有师范科 ” 要 。根据
2 1 年 4月 1 01 3日, 临沂大学 在解放 思 想大讨 这些指 示 。 中共滨 海独 立地 委领 导下 , 一次 滨 在 第
论 总 结 大会 上 , 确 提 出 到 2 2 明 0 0年 , 沂 大 学 在 海 中学 筹 委会议 于 1 4 临 9 1年初在 莒南 朱边 镇 召开 。
1 9
念 日正式举 行 了开学典 礼 。
14 9 0年 3月 , 大一 分校抵 达 山东 两个 月后 , 抗
14 9 2年 5月 7日, 滨海 中学 和沭 海 中学合 并 , 将 山东 八路 军第 一 纵 队随 营学 校合 并 到 自己 的旗 命 名 为滨 海 中学 , 校长 高 燮 宸 , 副校 长 郇 华 民 , 教 下 。 开始 了在 山东 的招 生工作 。 并 导主任 兼 中学 部主 任靳 耀南 , 师范 部主 任 主继 先 , 师范部 书记郭抵 。 中学 部书 记蒋杞 。
第 3 卷 第 3期 3
VO1 3 . 3N O3 .
临 沂 大 学 学 报
J 0URNAL 0F L NYI I UNI VERS TY I
2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1年 0 6月
J n. u 201 1
临沂大 学 的红 色 源头
张 光 远

“八个聚力”提升临沂大学内涵发展

“八个聚力”提升临沂大学内涵发展

“八个聚力”提升临沂大学内涵发展2015-03-09 17:54山东省教育厅网站临沂大学党委书记李喆教育厅网站:李书记,您好!感谢您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接受我们的采访。

我们关注到,您到任临沂大学不久,就开展了以“深化综合改革,聚力内涵发展”为主题的研讨活动,能谈一下您的初衷吗?李喆:好的。

我是2014年9月29日受省委委派担任临沂大学党委书记的。

临沂大学根植沂蒙老区70多年,是在沂蒙精神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有着优良的传统,得到了临沂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更十分受沂蒙老百姓的拥护,临沂仅有临沂大学这一所本科综合性高校,人民群众视临沂大学为“沂蒙人民自己的大学”。

来到临沂大学之后,我用了50多天的时间,到学校的各学院、研究院所和各部门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调研,摸了摸“家底”;到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市直部门和有关企业进行了走访,了解沂蒙当地对临沂大学的希望与要求。

通过调研和走访,我深刻感受到,临沂大学师生的精神面貌非常好,干事创业的氛围十分浓厚,对学校党委行政工作都十分拥护和支持;临沂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和企业,对临沂大学都非常支持关心,只要临沂大学有需要,他们都会竭尽全力来帮助。

所以说,临沂大学发展的内外环境都很好,赖以发展的基础很好。

但是,临沂大学教职员工虽然干劲十足,但对临沂大学自身发展现状还有一些认识不到位的地方,尤其是对今后临沂大学该怎样走,走哪条路,怎么走还不清楚。

所以,我认为临沂大学发展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确立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应该把临沂大学放到全国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理清大学的本质和规律,认识“大学是什么”、“大学做什么”、“大学怎么办”这些基本问题。

教育厅网站:现在地方高校都在转型提升,在原有办学基础上,大刀阔斧地改革创新,您说的要从重新理清大学本质和规律入手,能具体解释一下吗?李喆:曾经有一位诗人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致于忘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精心谋划

精心谋划

以21 0 0年 1 2月 8日临 沂大 学揭 牌 庆典 为标 志 , 曾经辉 煌 的临沂 师 院将 永载 史 册 , 创 辉煌 的临沂 再 大学正 闪亮 登场 。当临沂 师范 学 院更名 为 临沂 大学 的激 动 和喜悦 、 傲 和 自豪 伴 随着 时光荏 苒 而逐 渐沉 骄
淀下来 , 沂大 学 的每 一位 师 生员 T , 临 都应 该 认真 思 考在 新 的历 史起 点 和转 折 节 点上 , 对新 的形 势 、 面 新 的定位 、 的 目标 和新 的更 加严 峻 的挑 战 , 何在 新 的办 学 平 台上 , 续强 力 推进 临沂 大 学 的建设 、 革 新 如 继 改
( 临沂 大学 , 山东 临 沂 2 6 0 ) 7 0 0

要: 办好 临 沂 大学 , 须 坚 定不 移 地 遵循 三 条 规 律 、 必 实施 三 大 转 变 、 好 八 个 方 面 : 遵 循 高等 教 育发 展 规 抓 即
律、 市场 经 济 发 展 规 律 、 才 成 长发 展 规 律 ; 施 由外 延 发 展 为 主 向 内涵 发 展 为 主 转 变 、 人 实 由教 学型 大 学 向 教 学 研 究 型 大 学转 变 、 师 范 类 学 院 向综 合 性 大 学 转 变 ; 好 八 个 方 面 , 由 抓 即抓 好 人 本 管 理 、 学 定 位 、 资提 升 、 术 突破 、 科 师 学 教 授 治 学 、 色发 展 、 法 治 校 、 特 依 改革 创 新 。
和发 展 , 进一 步开 阔视 野 、 开放 胸襟 、 拓思路 、 开 开创局 面?有人 说 :成 功人 士往 往不 是赢 在起 点 , “ 而是 赢 在转 折点 。” 学校 发展 亦复 如此 。 温 家宝总 理 说过 : 我们 要仰 望 星 空 , 踏 实地 。” “ 脚 具体 到我们 今 天 处于 新 的历 史发 展 时期 的 临沂 大

临沂大学建设新时代人才队伍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临沂大学建设新时代人才队伍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临沂大学建设新时代人才队伍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文/山东省教育厅人才是强校之基、兴业之本。

临沂大学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筑牢“人才第一资源”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汇聚国内外高端人才,着力集“雁群”,强“头雁”,结“雁阵”,努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打造具有特色的区域人才高地,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枝繁巢暖引人才、聚人才、集“雁群”“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学校坚持用政策“筑巢”,吸引人才,汇聚人才。

构建开放包容、灵活高效、务实管用的人才政策体系,修订完善一系列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出台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积极参与“才聚沂蒙”行动,坚持引人与引智并举,一事一议、一人一策,不拘一格引进人才。

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从“吸引顶尖人才、鼓励柔性引才、加快团队引育、提升现有人才”4个方面丰富了人才引进培育机制,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重点学科巩固人才高地,一般学科抢占人才高地,弱势学科突破人才匮乏瓶颈的工作局面,人才队伍结构日趋完善。

“得心”方能“得才”,枝繁才致叶茂。

学校坚持用一流的环境吸引人才,一流的舞台期待人才,一流的服务支持人才,强化为人才服务的“店小二”意识,扎实推进各项人才服务和保障工作,建设“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优先为高层次人才发放安家费、购房补贴,提供人才周转房。

投资2亿元修建科技大楼,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落实校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实施跟踪管理服务,实现“零距离”交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妥善解决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启动经费等后顾之忧,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努力把临沂大学打造成各类优秀人才的向往之地、集聚之地、创业之地。

大力引进院士、省部级以上领军和顶尖人才。

实施“百名博士教授引入”计划,“十四五”期间,每年引进和招聘150名博士及以上高水平人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 127人,其中博士800余人,博士生导师71人、硕士生导师436人。

引进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青等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64人次,柔性引进院士2名,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为什么要办临沂大学》--孔宪铎,原美国马里兰大学副校长、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是他创建了临沂大学,目前教育部已批准临沂师范学院更名为临沂大学,让我们记住这位成立临沂大学的功臣来源:陈召国的日志孔宪铎教授,1935年生于山东临沂郯城县,是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还是植物生物学和生物技术专家。

台湾中兴大学学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

曾任美国马里兰大学代理副校长,现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10多所学校的名誉或客座教授,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生物技术分校、香港科技大学、山东临沂大学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孔宪铎教授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参与者和创建者之一,著有《我的科大十年》一书。

香港科技大学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百分之百由“海归派”华人留学生创办的大学,在短短十年间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堪称中外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迹!作为临沂人,我们应该记住他!哪怕你不是临沂人,但你踏进过这个学校,你也应该记住他!——孔宪铎先生,原美国马里兰大学副校长、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是他创建了临沂大学。

1991年的时候,孔先生从美国回家探亲,在他的演讲中,曾有这么一句话“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在临沂建一所大学”。

下面是孔宪铎教授,在《明报》上发表了著名的文章《我为什么要办临沂大学》,言语之间,透漏出对临沂大学建立的渴望,也打动了各级政府,最终临沂大学在临沂师范学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我为什么要办临沂大学》有人问我,为什么我这么热心地去推动在临沂创办一间大学? 很简单,临沂需要一间大学。

临沂市区下辖11个县市,人口将近1 000万,只有一间师范专科、一间医学专科。

临沂的青年学子没有机会在当地读大学,要读就得跑到省城——济南或京城——北京去读。

可是,济南或北京又不给临沂学子以“公平”的资格入学。

譬如说,北京清华大学在1997年向全国招收2 276学生,其中分配给北京市的名额是439名,分配给山东省的是98名。

生在北京的人,每20 000多人就有一个机会进清华,而生在山东,包括临沂的人,每100万人才有一个机会进清华。

临沂人进清华的机会是北京人的1/40。

尤有甚者,在北京的考生能考到总分的78%以上,就可以进清华,而在山东的考生则需考到93%以上才行。

天呀!分数相差15个百分点,多么大的不公平的公平竞争。

这些话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说过?根据1999年7月的统计显示,住在北京的学生只要能考到466分,就能读文科院校;只要能考到460分,就能读理科院校。

而湖南和湖北的学生,则非考到556、556分和537分、566分不可。

分数的相差,高到100分以上,真是令人不服。

同样的,北京的考生,只要能考到420分,就能进文科专科,只要能考到382分,就能进理科专科。

可是,湖南的考生则必须考到514分和480分才行。

在湖南连专科都读不上的学生,在北京都可以读本科了。

这真是人不能尽其才,只有地能尽其利。

连最穷的贵州省(1998年的人均收入,仅为北京的13%),那里考生的成绩,在理工科为480分,文科为514分,都高出北京考生的分数很多。

1999年,北京考生的录取率为75%,上海为66%,湖南为50%,而山东则远在50%以下,在烟台,则仅为30%左右。

多不公平!不平则鸣!还有,北京的人口是1 200多万,大学就有67所。

临沂的人口是1 000万,大学一所都没有。

生在北京,或住在北京,和生在山东,或住在山东的孩子们,他们读大学的机会有天渊之别。

你也许会觉得,生在临沂的人,都是乡窝佬,智商不高,不是读大学的材料。

你若真的作如此的推论,你就是大错特错了。

你知道吗?诸葛亮和王羲之都生在临沂,颜真卿和王祥也是临沂人,连对算盘定型有功的刘洪和法家代表荀况都是临沂人。

万世师表的孔子和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都是临沂市区邻近曲阜和日照人。

自古以来,临沂地区人才辈出,临沂人不是笨,是没有接受完整教育的机会。

说到受完整教育的机会,那么这个机会应该有多大呢?远的不比,就以台湾为例,让我们看看台湾,在对大学生所提供的机会又是如何?台湾有2100万人口,是临沂的两倍,可是台湾目前有大学39所,学院45所,专科52所,一共是足136所,不是两所。

台湾有在校的大学生41万,硕士生4.3万,博士生1.1万。

而每年毕业的有学士8.6万,硕士1.4万,博士1 300人。

再就博士生而言,台湾每年除了自己训练的1 300人之外,还有归国的洋博士1000多人,总计在2 300人。

反过来看,在临沂上大学而毕业的学士、硕士、博士一个都没有,一个都没有!这个差距又何止十万八千里!在当代人才竞争的世界里,我们还不及时迎头赶上,尚待何时?至于临沂,将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还没有一间大学,问题在哪里?毫无疑问是高等教育政策不对,国家没有注重人才的重要,没有使知识经济挂帅,否则一声令下“国兴科教”,集中全力办教育,像做父母一样,省吃俭用,只要苦一代,以后代代就好了。

可惜的是,事实却相反,政府在政策上,除了高等教育之外,对其他的事业如粮食生产等等都有指针,每省、每市、每县,不管真假,每年都能达到。

高等教育一项,变成了灰色地带,无人过问,所以才落后到今天这个地步。

这并不是钱的问题,就以临沂而言,政府虽然是穷,可是并非真正没有钱。

能花上上亿的钱建飞机场,就不能花千万的钱办大学。

在请客吃喝上花的钱之多,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问题不是钱,是在人心。

办教育对地方官员的升迁,一点好处都没有。

因为教育的收益是下一代,他做官则只有三五年,毫无报酬,又无业绩。

再者,就是人人都想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就行了,不管别人的孩子。

其实,大家也不是不知道,临沂的前途,临沂今后的发展,要靠人才,自己不训练,就没有人才可以引进,没有人才,临沂是没有出息的。

到底临沂要再过多少年没有出息的日子呢?大权握在临沂地方官员的手里。

这就是我想感动他们的缘故。

我,叫了这么多年,靠的是什么?是我的经验知识与良知。

我,叫了这么多年,到底是想做什么?又怎么去做?首先,我必须说明,自己是一介书生,两袖清风,退老还乡生活无虑,但要掏腰包捐钱办大学,无济于事。

再者就是,我不想效法武训,行乞讨钱办学。

吃人家的口短,拿人家的手短,我不想陷入那种境地。

那么,我要怎么做呢?我是想感动地方政府的官员,大力地在教育上投资。

我也知道,办学需要很多钱,但是我们可以从长计议,连罗马都不是一天造成的。

我不是一个“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人,可是我确实知道,我不推动创建临沂大学,就没有人推动创办临沂大学。

我的良知,使我觉得是责无旁贷。

目前,我需要的是:一、政府拨地;二、政府拨款。

土地,必须是够今后五十年的发展;款项,则先要启动费即可。

至于在人的方面,我出面负责组合。

我的基本构想是,在动工之后的10年内,建成一座“临沂大学”,使政府在开创期间的财政负荷不要太重。

在设计上有两大要求,一是未来的大学必须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一体。

二是未来知识的创新与传授,全靠科技,特别是信息科技。

这些都必须规划在蓝图里。

临沂大学的发展计划以50年为第一里程,在这一里程里包括创建、成长与定型。

临沂大学的初期只能朝着以“教育”为主的方向发展,为国育才是最初的目的。

至于是否在将来要走上“科研”大路,要看发展的情势而定。

最后,要提一提师资的问题,这是大家最担心的。

在这方面我有我的思路,那就是仿效创办烟台大学的模式。

烟台大学初创五年的师资,是由当时的常务副总理万里先生责成北大和清华支持的。

五年之后,本校优秀的毕业生加上其他来源,就可以接棒。

临沂大学,没有当年万里先生的雄心壮志和鼎力支持,不可能有北大和清华那种参与,但我亦有二项师资的来源,其一是向全省全国各大专院校求助,希望每一院校伸出援手,能安排一两位教师来临沂大学教课,职位与薪俸由原单位照办和保留。

临沂大学供给食宿。

其二是向海外在教育界退休的华裔教授们求助,也是在临沂供给食宿。

在这方面,我在最近几年内曾在多方面接触过,反应很热烈。

譬如说,北大的陈校长和陈副校长,都答应全力支持;济南的高校,包括山大的曾校长也答应全力以赴。

我认识的高等院校的主脑很多,在这一方面的支持,不会有问题,我认识的海外华侨也很多,他们也都愿意支持。

我有信心,在创办五年期间的师资没有问题。

前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现任政协副主席和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先生,非常支持这项计划,不但支持在临沂办大学,他说应该在每一个有1000万人口,而仍没有一间大学的地区办一间大学。

临沂大学的成功有带头作用。

这篇文章所说的还不是我推动临沂大学这个故事的全部,只是开始。

譬如说,大力支持并出力助我推动的还有我的两位同乡宋法棠(现任黑龙江省委书记)和张玉台(现任国家科协书记)。

在不同阶段和时期,他们都功不可没。

详情我会在下面适合的章节中交代。

又譬如说,我在临沂当地政府叫得多了,久了,他们就觉得烦。

当我觉得光在北京、济南高叫临沂需要一间大学无济于事时,我就知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去临沂叫才行。

第一次去临沂面对当地政府推动临沂大学是1990年以后的事,我去求市长和书记。

一个书生要去说服一个书记,谈何容易?我心里有数。

和全国各级政府一样,临沂市的领导班子按期更换,一旦换届,我的推动就要再从头开始。

每一届市政府的反应并不一致。

大家一致的是,临沂需要一间大学,可是临沂没有钱办不起。

当我叫的次数多了,人家就烦,连我自己也觉得烦。

也有人劝我不要再烦了。

可是我的良心促使我叫,我不叫,没有别人叫。

而且是,在高等教育上,我最有资格叫。

结论是,我不能不叫。

即使是有人嫌我烦,我还是要叫,一直叫到有间临沂大学为止。

我也实在有点惹人家烦,不但是登门呼吁,还写信求助。

下面就是在不同时间写给省委书记吴官正、省长李春亭和市委书记乔延春的信。

吴书记:李省长:在第八届政协会期间,蒙您接见,非常高兴,更高兴的是有一个进言的机会,我毕生在中、美从事高等教育,深知教育之重要。

21世纪是一个科技世纪,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靠政府。

所以我向您进言,希求政府的“父母官”要用“父母心”来办教育,因为父母者深知教育在子女一生中的重要,所以就不辞劳苦,省吃俭用,以求子女能够接受完整的教育。

父母们把教育看成对下一代最好的投资,不期求对本身有所收益,因而,就不会在经济上急功近利地斤斤计较。

我家乡是临沂市区,人口超过千万,大学没有一所,那里的青年人,天资不低,资格都够,可是没有机会读大学。

我决定利用我在香港科技大学退休后的余年,以武训的精神,回临沂去办一间大学,救救孩子。

您对我进言的认可,给我无限鼓舞。

此外就是您的远见,以5亿元巨款来推动高科技及其产业在山东的发展,我们非常佩服,非常兴奋。

为了支持此一跨世纪计划,我曾当面自告奋勇,为山东谋求中外专才,成立一个顾问或咨询委员会,以玉其成。

在省期间,我曾多次与宋法棠副省长谈及此事,他深愿为您和省里的此项远大计划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