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eanstorN集群NAS存储系统产品技术白皮书V
华为OceanStor T系列 技术白皮书

资料编码OceanStor T 系列技术白皮书文档版本V3.1 发布日期201307目录1执行摘要/Executive Summary (4)2简介/Introduction (5)3解决方案/Solution (6)4推广/Experience (21)5结论/Conclution (27)6缩略语表/Acronyms and Abbreviations (28)第3 页, 共28 页1 执行摘要/Executive Summary本文从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切入点,结合用户需求,从融合统一、高性能、高可靠、高扩展及绿色节能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华为公司OceanStor T 系列统一存储产品的功能及亮点,旨在突出T 系列产品独有的功能点以及为客户带来的价值。
2 简介/Introduction随着IT 技术的发展,IT 系统的数据量也随之日益增大,而异构多样的网络、割裂林立的部门和庞大冗杂的业务系统,造成了IT 总体架构的复杂性,设备管理和维护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权威机构调查表明,当前IT 运维日益复杂,IT 预算中运维成本占到了IT 总投资的72%,而仅有28%的投资用于基础架构的投资。
复杂的网络环境,单台存储系统遭遇的性能瓶颈,成本与性能需求的平衡以及客户对于混合型存储的强烈需求等等问题被抛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IT 业界关注的重中之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的OceanStor T系列存储产品正是以统一存储为主打,高性能、高可靠、可扩展以及绿色节能为其设计理念,充分满足用户需求,保护用户投资,最大化提升用户价值。
3解决方案/Solution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存储逐渐从计算机中独立出来,成为IT 产业中的一个大类。
在计算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技术的进步必然引起相关产业的发展,存储也不例外。
技术发展首先会产生新概念、新标准,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向,据业内专家分析,存储行业正在朝以下几方面发展:统一存储成为趋势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数据急速增长,非结构化数据的增长速度更是远超预期。
OceanStor 2100存储系统技术白皮书

华为OceanStor 2100 V3存储系统技术白皮书目录1 概述 (3)2 “经济高效、丰富精巧” (4)3 架构介绍 (5)4 自动数据分级55 自动精简配置 (8)6 小结 (10)7 缩略语表 (11)概述信息技术从诞生发展到在生活和工作中无处不在,经历了大型机萌芽,小型机应用,个人电脑普及和桌面互联网,如今正在逐步步入移动互联的时代。
应用环境的变化催生了数据的大爆炸。
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结果,在小型机应用阶段,全世界大约生产了2.6EB的数据量;到个人电脑普及阶段,数据量增长到15.8EB;而上一个桌面互联网阶段,数据量几乎翻了3倍,达到了54.5EB;现在的移动互联时代,将会产生高达1800EB的数据。
一个问题不禁摆在了人们的面前:爆炸的仅仅是容量吗?首先,数据的来源更加的多样化。
云会逐渐打破个人电脑和消费电子两强的局面,成为最大的数据产生源。
未来数据来源的预计参考图表1-1图表1-1 数据应用来源预测产生数据的应用在不断变化,带来数据类型随之变化。
关键业务数据(如数据库等)量持续增长,但在整个数据容量的比例却急剧减小;企业办公数据迅速增长,电子邮件、大媒体文件等数据一度暂居整个数据容量的最大比例;随着个人数据迅猛增长,媒体娱乐等消费产生的数据迅速替代了企业办公数据在整个数据容量比例中的老大位置。
1993年,关键业务和企业办公产生的数据各占50%,个人数据几乎为零;2002年左右,企业办公产生的数据占有70%,关键业务数据占有20%;而到了2010年后,个人数据占据50%的比例,企业办公占有40%,关键业务数据所占比例仅有10%。
这些来自不同数据源的不同类型数据,对数据存储介质的性能、可靠性、成本等要求是多种多样的。
关键业务要求的是高性能、高可靠的存储设备,而个人娱乐数据强调的却是低成本。
如此矛盾的需求却常常要求在同一套存储设备中得到满足。
这些新的趋势对统一存储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一代的统一存储需要具备以下新的特质,才能不断跟上信息时代的脚步:1.具备融合、简约、智能的高性价比系统架构2.满足用户多变的存储使用需求3.灵活数据规划与管理4.实用多样的功能特性1 “经济高效、丰富精巧”华为OceanStor 2100 V3是面向企业级应用的新一代入门级存储产品。
OceanStor9000存储系统技术白皮书

OceanStor 9000 V5华为OceanStor 9000 V5 横向扩展文件存储,采用全对称分布式架构,以其卓越性能、大规模横向扩展能力和超大单一文件系统为用户提供非结构化数据共享资源存储,能够应用于广电媒体、卫星测绘、基因测序、能源勘探、科研教育、视频监控、归档备份等多种业务应用及存储资源共享领域。
全对称分布式架构并行读写,性能领先⏹高性能的读写访问:单节点带宽最高可达2.8 GB/s,单盘性能业界领先⏹网络加速:支持10GE、25GE、40GE等多种组网形态,支持RDMA模式传输及TOE卸载,提高系统传输性能⏹线性增长:系统性能随节点增加线性增长,最高可达700GB/s带宽容量性能线性扩展,规模最大的单一文件系统⏹单一文件系统:140PB级存储容量,降低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复杂度,并消除多个命名空间带来的数据孤岛⏹超强扩展:3节点到288节点的平滑扩展,容量、性能随节点增加而线性增长⏹数据均匀分布:Share-nothing全对称分布式架构,系统的数据和元数据均匀分布在各个节点上,消除单独的元数据节点访问瓶颈⏹超高利用率:高可靠性的同时,硬盘利用率最高可达95%开放融合,承载多种应用⏹多种接口:支持NFS,CIFS,NDMP,FTP,HDFS等多种接口,一个系统承载多业务应用,实现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多种节点类型:支持多种节点类型,支持不同应用承载⏹管理融合:实现对IT设备统一管理,提供分析报表,简化管理复杂度,提升运营效率全方位可视化,简化资源管理⏹可靠性灵活配置:支持基于目录的冗余配比策略,提供不同的数据保护级别⏹自动统计和分析:自动化的性能统计及分析,辅助合理利用资源⏹自动部署:软件平台自动化部署和配置,“一键式”快速扩容,单节点扩容60秒之内完成⏹权限管理:提供针对IP地址或用户/用户组的访问权限控制,创建安全、隔离的存储池Info系列软件,智能存储管理InfoEqualizer,客户端连接负载均衡⏹跨节点的客户端连接负载均衡,自动平衡容量和性能,优化集群资源⏹智能统一管理,支持节点故障切换(failover)和故障恢复(failback)⏹基于DNS域名的负载均衡技术,支持多种负载均衡策略配置InfoTier,动态分级存储⏹不同节点间动态分级存储,热点数据智能迁移,让不同性价比的存储发挥最大效益,降低TCO⏹支持多种数据迁移策略和优先级设置,无缝适应业务需求及变更InfoAllocator,空间配额管理⏹在目录、用户、用户组的级别对存储进行精简资源调配,满足不同客户所需⏹支持配额项的多层嵌套关系管理,为客户提供易用,弹性灵活的空间访问InfoProtector,高可靠数据保护⏹应用Erasure Code专利技术实现N+M数据保护–InfoProtector,业界最高水平的数据可靠性和可用性保护机制,可支持4个节点同时故障的数据保护⏹系统能够自动重构,多节点并行重构数据,重构速度高达2TB/小时InfoStamper,快照功能⏹目录级别快照,快速数据恢复⏹支持手动快照、定时快照(以天/周/月为粒度)InfoLocker,WORM功能⏹保护数据免遭意外、恶意更改和删除⏹支持设置WORM时钟,设置保护期InfoReplicator,异步远程复制⏹减少系统恢复时间,应用于灾难恢复,数据备份或远距离数据迁移⏹支持不同目录1:N复制,N:1复制InfoRevive视频监控图像修复功能硬盘故障损坏不影响视频流畅度,只对实际丢失数据进行空置处理技术规格。
华为OceanStor 2800 V3视频云融合存储技术白皮书

华为OceanStor 2800 V3视频云融合存储系统白皮书文档版本V1.0发布日期2015-12-14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5。
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目录1 摘要 (4)2 概述 (5)2.1 视频监控系统概述 (5)2.2 视频监控系统发展趋势 (9)3 OceanStor 2800 V3 (11)3.1 OceanStor 2800 V3介绍 (11)3.2 华为视频监控存储技术方案 (14)4 推广 (21)4.1 华为方案优势 (21)5 SmartContainer特性介绍 (22)5.1 SmartContainer简介 (22)5.2 SmartContainer基本原理 (22)5.3 SmartContainer主要功能 (23)5.4 SmartContainer的特点 (25)6 结论 (27)7 缩略语表 (28)文档版本V1.0 版权所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第3 页,共30页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引发社会治安、交通、城市执法、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相关部门加快反应速度,提高管理效率,为经济的高速发展保驾护航。
视频监控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包括:道路交通监控城市安全监控无人值守区域监控移动监控随着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高清摄像机越来越多,画质也从CIF发展为720P,1080P,监控数据容量呈爆炸性增长,迫于容量和安全性的需求,专用的存储系统的得到青睐。
本文介绍了行业视频监控存储产品及华为视频监控存储产品的概况,以及华为视频监控存储产品相对于行业视频监控存储产品的优势。
华为OceanStor BCManager技术白皮书

分布式可扩展64节点,保护10000虚拟机
任务自动负载均衡,1分钟内完成任务故障切换
简单易用
配置向导,4步完成虚拟机保护
图形化界面直观监控备份系统运行状态
租干预
BCManager eBackup支持华为虚拟化备份、私有云备份、公有云备份场景:
秒级快照备份保护
本地快照和异地快照回滚与自动拉起
按时按需生成副本及副本自动挂载
BCManager eReplication支持企业自建数据中心、私有云等环境的各类容灾方案管理,包括:
传统容灾
包括双活、主备、两地三中心容灾方案的拓扑展示与端到端监控功能,能够提供应用感知、应用一致性保护、一键容灾测试与切换的功能特性。
CDM
基于华为存储双活、异步复制和快照技术,实现业务主机应用、生产存储、灾备存储的灾备一体化管理;实现生产存储本地秒级备份和异地备份,实现基于策略定时按需生成副本并自动挂载。
私有云容灾
作为FusionCloud私有云的容灾引擎,提供租户虚拟机的高可用、主备容灾的保护能力。
高效备份
永久增量备份
无合成恢复技术,10倍效率提升
产品特性
业务一体化
支持对虚拟化环境的保护与切换
支持对物理环境的保护与切换
支持对云环境的保护与切换
管理自动化
应用自动识别
提供模板化的策略配置
支持可定制化的恢复流程
支持一键式容灾切换
支持一键式容灾测试
支持分权分域的用户权限管理
容灾可视化
提供可视化的容灾拓扑展示
提供可视化的容灾流程展示
容灾备份一体化融合管理
虚拟化备份
面向传统数据中心,提供FusionSphere和VMware vSphere虚拟化环境下虚拟机的备份能力,提供海量虚拟机及磁盘的数据备份。
最新沈阳大学——浪潮云海大数据一体机产品白皮书

沈阳大学——浪潮云海大数据一体机产品白皮书浪潮云海大数据一体机产品白皮书2014.8浪潮信息云产品部目录1.产品介绍 (2)1.1产品定位 (2)1.2产品特点 (2)2.体系架构 (3)2.1大数据一体机硬件组成 (4)2.2大数据一体机网络拓扑 (5)2.3大数据一体机软件架构 (6)3.应用场景 (8)4.关键技术特性 (9)5.技术指标 (9)1.产品介绍1.1产品定位浪潮云海大数据一体机(Inspur In-Cloud SmartData Appliance 以下简称SDA或大数据一体机)面向行业大数据应用场景,是一体化数据处理的解决方案,采用新型技术体系架构,整合软硬件系统,采用全分布式大数据处理架构,平台能够随着客户数据的增长和业务的扩张而不断线性扩展,解决了传统架构的扩展瓶颈,集成计算单元、存储单元、通讯单元、管理单元、等核心模块,涵盖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呈现等全环节,是金融、电信、公安、交通、卫生等各个行业用户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的理想之选。
1.2产品特点新型技术体系架构采用全分布式大数据处理架构,平台能够随着客户数据的增长和业务的扩张而不断增长,并且能够保持极高的线性度,解决了传统架构的扩展瓶颈,系统在扩展至120000核心时依旧保持0.8左右的扩展效率;软硬一体化的系统集成计算单元、存储单元、通讯单元、管理单元等核心模块,是对数据存储、处理、展现的全环节的解决方案,由浪潮统一开发,能够统一交付,集中管理,用户可以轻松完成;全局优化的系统浪潮进行全局优化性能等技术指标大幅提升,在性能、可用性方面有了重大提升。
16%:通过优化系统任务调度策略,动态调整任务执行资源,减少慢任务数量,任务执行时间平均缩短16%以上;30%:引入Reed-Solomon算法,优化分布式散列数据布局,满足文件高并发和高带宽双重需求同时平衡数据冗余度,浪潮采用两副本加编码的方式相对三副本最大可实现30%空间节省;50%:采用多级高速缓存,实现硬件加速。
OceanStor 9000存储产品方案介绍

10GE交换机、IB交换 机或千兆交换机
(客户提供)
10GE交换机、IB 交换机
C36节点:
内部组网由华为部署完成,客户无需关注
应用服务器
C72节点
OceanStor 9000
注: 1、除IB交换机外,其他软硬件均为华为自研;前端IB组网时,后端必须为IB组网 2、前端10GE组网情况下,9000的配置中未包含节点与客户网络连接时,客户侧交换机上的光模块 3、分布式数据库不支持IB组网
前视图
P12
后视图
一个系统中同种节点至少要有3台
OceanStor 9000整体视图二
前视图 4U 36盘(3.5寸数据盘)设备 标配:双路Intel IvyBridge CPU ,32G内 存, 2GB NVDIMM, 36* 2TB/4TB/6TB/10TB SATA盘或2TB/4TB NL SAS
P36
C72
4U,3.5寸盘,36盘位 面向高清编辑,新闻制作,高端HPC
4U,3.5寸盘,72盘位 面向近线存储,视频监控
OceanStor 9000整体视图一
P25
前视图 后视图 2U 25盘(2.5寸数据盘)设备 标配:双路Intel IvyBridge CPU,48G内存, 2GB NVDIMM, 1*400GB SSD+24*900GB/1.2TB SAS盘
前视图
P36
后视图
4U 36盘(3.5寸数据盘)设备 标配:双路Intel IvyBridge CPU ,48G内 存, 2GB NVDIMM, 1*400GB SSD+35*2TB/4TB/6TB/10TB SATA盘或 2TB/4TB NL SAS 2U 12盘(3.5寸数据盘)设备 标配:双路Intel IvyBridge CPU ,32G 内存, 2GB NVDIMM, 12* 2TB/4TB/6TB/10TB SATA盘或2TB/4TB NL SAS
OceanStor5000F系列全闪存存储技术白皮书

OceanStor5000F系列全闪存存储技术白皮书华为OceanStor 5000F 系列全闪存存储系统技术白皮书华为OceanStor 5000F V5 系列全闪存存储系统技术白皮书目录目录1摘要 (1)2简介 (2)2.1产品系列 (2)2.2客户价值 (3)3系统架构 (5)3.1硬件架构 (5)3.1.1多控Scale-out. (5)3.1.2硬件全冗余 (6)3.1.3门卫式数据加密(国内适用) (7)3.1.4SED 数据加密(国外适用) (7)3.1.5华为自研SSD (8)3.2软件架构 (8)3.2.1块级虚拟化 (9)3.2.2SAN/NAS 一体化 (12)3.2.3负载均衡 (12)3.2.4数据缓存 (13)3.2.5端到端数据完整性保护 (14)3.2.6丰富软件特性 (14)3.2.7面向闪存的系统优化 (14)4精简高效Smart 特性系列 (19)4.1异构虚拟化(SmartVirtualiztaion) (19)4.2数据迁移(SmartMigration) (20)4.3数据重删压缩(SmartDedupe&SmartCompression) (22) 4.4智能精简配置(SmartThin) (25)4.5智能服务质量控制(SmartQoS) (25)4.6智能缓存分区(SmartPartition) (27)4.7多租户(SmartMulti-Tenant) (29)4.8智能配额(SmartQuota) (30)4.9智能数据迅移(SmartMotion) (31)5数据保护Hyper 特性系列 (32)5.1快照(HyperSnap) (32)华为OceanStor 5000F V5 系列全闪存存储系统技术白皮书目录5.1.1LUN 快照(HyperSnap For Block) (32) 5.1.2FS 快照(HyperSnap For File) (33)5.2克隆(HyperClone) (35)5.2.1LUN 克隆(HyperClone For Block) (35)5.2.2FS 克隆(HyperClone For File) (37)5.3远程复制(HyperReplication) (38)5.3.1LUN 同步远程复制(HyperReplication/S For Block) (39) 5.3.2LUN 异步远程复制(HyperReplication/A For Block) (41) 5.3.3FS 异步远程复制(HyperReplication/A For File) (42) 5.4阵列双活(HyperMetro) (44)5.4.1阵列双活(HyperMetro For Block) (44)5.4.2阵列双活(HyperMetro For File) (46)5.5一体化备份(HyperVault) (48)5.6LUN 拷贝(HyperCopy) (48)5.7卷镜像(HyperMirror) (50)5.8WORM(HyperLock) (52)5.9两地三中心(3DC) (54)6最佳实践 (56)A 附录 (57)A.1更多参考信息 (57)A.2如何反馈意见 (57)A.3缩略语表 (58)技术白皮书 1 摘要1摘要华为OceanStor 5000F V5系列全闪存存储系统(以下简称OceanStor F V5中端存储系统)是面向企业级应用的新一代统一存储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ceanStor N8500集群NAS存储系统产品技术白皮书IssueDate2020-08-18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12。
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
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用户可与就近的华为办事处联系,也可直接与公司总部联系。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网址:客户服务电0 18话:客户服务传1真:客户服务邮箱:目录图目录图 1 产品逻辑结构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2 FileStore 软件及应用架构示意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3 N8500集群NAS存储系统关系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4 SAN、NAS一体化典型组网.......................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5 使用NBU客户端备份方式组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6 使用NDMP备份组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7 数据通道全互联技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8 通信通道全互联技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9 全局存储空间管理技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10 高效的集群锁技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11 对称式元数据处理技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12 全局名字空间技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13 集群多节点并发访问技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14 主文件系统及其快照文件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15 新生成快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16 主文件系统数据更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17 对快照进行数据更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18 N8500多卷文件系统示意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19 N8500远程复制技术实现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20 N8500远程复制技术实现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29 配额管理逻辑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30 配额管理执行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传统NAS系统存在扩展性差、可靠性差等缺陷。
为了克服传统NAS系统的缺陷,集群NAS技术应运而生。
集群NAS系统具有高扩展、高性能、高可用等特点。
本文档介绍华为N8500集群NAS存储系统软件和技术的相关细节。
2 N8500集群NAS存储系统架构2.1 产品逻辑结构N8500集群NAS存储系统(以下简称N8500或N8500系统)由集群NAS引擎(由集群NAS引擎硬件+集群NAS软件FileStore组成)、交换设备、存储单元以及管理子系统组成,其中集群NAS软件包含定制化的操作系统,不需要额外选择操作系统平台。
图 1 产品逻辑结构图2.2 集群NAS软件集群NAS软件FileStore作为整个N8500集群NAS存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作用除了管理存储并提供NAS服务外,还包括对集群系统自身的管理以及相关的故障处理。
N8500的集群NAS软件基于商用的CFS开发,通过在专用64位存储系统上安装CFS软件,并配置NFS和samba等服务以对外提供NAS访问接口。
N8500集群NAS软件的核心部件CFS提供了大量的增值功能,如快照、动态分级存储等功能。
FileStore软件及应用架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FileStore软件由核心层的CFS、CVM软件和用户层的各类NAS服务应用组成。
FileStore软件部署于集群NAS引擎节点(Node)上,集群NAS引擎节点可通过集群方式扩展,提供全Active 的集群架构。
所有节点可访问同一个共享存储空间,对外可通过以太网向上层应用提供NAS业务。
图 2 FileStore 软件及应用架构示意图2.3 集群NAS引擎NAS引擎是集群软件运行的硬件平台,通过与FileStore软件的配合,将后端存储提供的卷以NAS方式提供给客户使用,需要较好的I/O处理能力、网络带宽和可靠性。
2.4 交换设备配置在N8500集群NAS软件中,集群节点间的通讯通过专用的心跳网络来实现,同时,连接多套存储单元时需要光纤交换设备。
心跳网络对交换机的带宽要求低,光纤交换设备要求支持8Gb接口。
当选择的节点数超过2个时,需要额外配置2台以太网交换机,作为集群NAS的心跳链路使用。
2.5 存储单元配置支持S2600T、S5500T、S5600T、S5800T、S6800T存储系统。
上述所有类型的存储单元,均可以向下细分为两个组件,即控制框和硬盘框,其中控制框包含了控制器及控制软件,硬盘框用于磁盘容量扩展。
在N8500集群NAS存储系统中,将控制框称之为存储单元控制框,将硬盘框称之为存储单元硬盘框。
存储单元控制框前可增加型号的描述区分各种型号,如S5x00T存储单元控制框。
2.6 管理子系统N8500集群NAS存储系统提供GUI和CLI两种管理方式。
GUI支持NAS引擎和存储单元统一管理,CLI仅支持NAS引擎和存储单元独立管理。
另外有些高级功能及部分系统配置功能仅适用CLI支持,面向高级管理维护人员。
3 组网以及环境要求3.1 集群NAS存储系统图 3 N8500集群NAS存储系统关系图3.2 NAS/SAN一体化典型组网图 4 SAN、NAS一体化典型组网组网说明:N8500系统的NAS、SAN一体化体现为从后端单元直接提供FC或iSCSI接口,提供FC-SAN和IP-SAN的组网方式供用户业务使用,使用S2600T、S5500T、S5600T、S5800T或S6800T时,由于后端单元可提供较多的接口,在提供N8500集群节点使用之余,其余接口可作为SAN接口使用。
在N8500系统中,仅使用了存储单元的部分端口,此外,在引擎节点数量比较少或使用交换形态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配置10Gbps iSCSI扣卡,从而为用户提供万兆IP SAN;若用户有SAN的需求,则可以在阵列上将未使用的磁盘空间(以LUN为单位)通过空闲的FC端口或iSCSI/10Gbps iSCSI端口提供给用户使用,达到NAS/SAN一体化的效果,在这种组网下,用户的具体网络环境可能为无域的环境、AD域环境、NIS域环境或LDAP域环境等。
3.3 数据备份组网N8500集群NAS存储系统支持两种备份方式,一是通过集成的NetBackup客户端进行备份;二是通过NDMP协议进行备份。
两种备份方式的组网如图示:图 5 使用NBU客户端备份方式组网组网说明:使用NBU客户端进行备份时,需要环境中包含NBU服务器(包括Master Server 和Media Server),如果使用DNS,则要求DNS服务器能对NBU服务器进行正确解析,网络连接好后在N8500系统上配置NBU服务器相关的信息,然后在NBU Master Server上进行备份策略等配置后,备份即可按照设置的策略正常进行,数据流从N8500引擎经Media Server后备份到后端介质,无需再进行干预。
图 6 使用NDMP备份组网组网说明:使用NDMP协议进行备份时,当前版本支持通过LAN进行备份的方式,即备份数据通过IP网络进行传输,备份采用的协议为标准的NDMP协议。
在采用基于IP网络的NDMP备份时,同样需要有备份服务器(如NBU),由备份服务器连接备份介质(磁带库设备),根据备份软件的不同,可能需要相应的选件支持,如使用NBU 时需要备份服务器上安装有远程NDMP选件,在进行备份时,NDMP控制信息由备份服务器下发到N8500系统,N8500系统根据控制命令进行备份,将备份数据通过IP 网络传送到备份服务器的相关模块(如NBU的Media Server)再由该模块写入备份介质。
3.4 系统运行环境N8500集群NAS存储系统通过SAN共享技术将存储阵列提供的卷虚拟成可同时供多个集群节点使用的逻辑卷,在此基础上,通过NFS共享、CIFS共享、FTP等方式为用户提供文件服务。
对最终用户来说,N8500集群NAS存储系统就是一个文件服务器,用户通过该文件服务器存取文件。
用户所在的环境可能是比较复杂的,如AD域、NIS域、LDAP 等环境,需要N8500系统也能支持这些环境,因此,在N8500中也提供了这些域环境的支持,用户只需要进行相应的配置即可将N8500在现有的域环境中运行起来供应用主机访问。
4 软件特性4.1 集群文件系统4.1.1 技术背景N8500系统的集群架构,采用全互联的组网机制,对称式集群设计,实现集群节点的全局命名空间,从而允许集群任何节点并发访问任何文件系统的任何文件;并且支持文件内的细粒度的全局锁,提供从多个节点并发访问相同文件的不同区域,实现高并发读写,最终达到高性能访问系统。
4.1.2 技术原理数据通道全互联技术原理N8500系统分为引擎单元和存储单元,存储单元处理数据块的存储,引擎单元提供集群文件系统的逻辑功能。
引擎单元和存储单元通过直连全互联,或者交换网络实现全互联,从任何一个引擎节点都能够访问到任何一个存储单元,从而保证数据通道的畅通无阻,并且提供冗余路径实现高可靠性,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