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字例辨析

合集下载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释疑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释疑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释疑贺君【内容摘要】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是搞文字学和研究古代典籍文化者常常遇到的问题。

其难点主要是如何给这些文字定义,并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及各类文字的具体判定原则。

古今文字学家对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的研究已经取得不少成果,在继承前人已有的成就上,有必要对这些文字的研究做一下总结并做进一步的探讨,本文拟从最基本的问题做起,对以上文字从概念,成因,特点及判断原则方面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一)古今字何谓古今字,最早提到这一名称的是《汉书·艺文志》“六艺一百三家”中的“孝经十一家”,内有《古今字》一卷,然而由于该书失传,至于对古今字有什么解释就不得而知了。

东汉郑玄在古书注释中最早使用这一术语,《礼记·曲礼下》:“予一人。

”郑注:“余、予古今字。

” 可见古今字这一概念,是古人在注释经籍中文字的意义时提出来的。

以后古籍中古今异字的现象引起训诂学家的较多关注。

到了清代,古今异字的现象已引起广泛注意。

有关古今字的论述散见于各学者的著述中。

如王念孙在《广雅疏证》卷三下谈“予”、“与”二字的关系时说:“盖古今异字,必以此释彼而其义始明。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提到“古今人用字不同”,“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

清代另一位学者王筠则有“分别文”的说法:“字有不须偏旁而义已足者,则其偏旁为后人递加也。

其加偏旁而义遂异者,是为分别文,其种有二:一则正义为借义所夺,因加偏旁以别之者也;一则本字义多,既加偏旁只分其一义也。

”1王氏虽未说分别文就是古今字,但从他分析的字例看,他的分别文大体上相当于人们所说的古今字。

稍后,徐灏揉合段、王二家之说,提出:“古今字有二例:一为造字相承,增偏旁;一为载籍古今本也。

”2近代以来,一些学者提出了更为科学的概念。

王力认为古今字的实质是汉字的孳乳分化,是造字问题。

古时汉字数量少,一字多义现象较普遍,后世为了区别,以古字为基础另造一个或几个新字来分担古字的某一或某一些表义功能,如“辟”字本义为“法”,引申指“君”,又假借表示“躲开”、“邪僻”、“宠幸”、“譬喻”等义,后世造“避”、“僻”、“嬖”、“譬”,分别表示“躲开”、“邪僻”、“宠幸”、“譬喻”等语义,“辟”字和它们分别构成古今字。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一、古今字所谓古今字,是一种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记录同一个词(实际是词的某一义项),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

汉代的经学大师郑玄在注释“三礼”时最早使用了古今字这个术语。

如《礼记·曲礼下》:“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

”郑注:“《观礼》曰:'伯父寔来,余一人嘉之。

’余,予,古今字余字在甲骨文中已有,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在西周金文辞中习见;而予字最早始见于战国文字,用为第一代称词晚于余字。

于是这两个字在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时构成古今字。

“余”用在前,是古字,“予”用在后,是今字。

这里所说的古今和古今字都是相对而言的。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的谊字下有一段话说得很清楚:凡读传,不可不知古今字。

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

古今字是记录同一个词古今用字有异造成的历史现象,即“古用彼,而今用此。

”古书用古字的例子很多,比如:① 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

(《城濮之战》)② 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

(《案之战》)③ 于是翦其发。

(《顺民》)④ 臣错茅臣。

(《晁错传》)⑤ 张脉偾兴,外彊中干。

(《韩之战》)以上加“ ”号的字所记录的词,在各句中分别表示联婚、擒拿、剪除、草介、强劲的意思。

后世再记录同样的这些词时,不再使用昏、禽、翦、屮、彊,而改用婚、剪、草、强了(故意仿古的文章除外)。

于是昏----婚、禽——擒、翦——剪、屮——草、彊——强就构成了古今字。

(二)古今字的来源古今字来源主要有三个,这就是: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化字构成的古今字;同音假借,被借字与借字构成的古今字;古今对异体字的异用构成的古今字。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化字构成的古今字。

这里所谓汉字的分化,是指由于汉字记词职务的分化而导致汉字的增益。

常用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字例辨析

常用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字例辨析

常用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字例辨析●“为”统一替换为“爲”●並,并,併——古代完全不通用。

并,併是同义词,“兼并”的意义写作并、併,不写作並“一起”的意义写作並,很少写并、併“依傍”的意义只写作並“抛弃”的意义只写作并、併●才,纔“才能”之意,用才“刚刚”“方才”“仅仅”之意,用纔●采,綵,採,寀,埰,棌“摘取”的意义写作採“彩色丝织品”的意义写作綵“卿大夫受封土地”的意义写作寀,埰【例词:寀地,寀邑】“栎树”,又叫“柞树”的意义写作棌【例词:棌椽】●彩,綵——古代是两个字綵仅用于彩色丝织品“彩色”,“光彩”用彩●抄,钞,杪“掠夺”,“抄写”之意用抄“末尾”“最后”之意用钞(杪),读miao3声【例词:教行于钞】●沈,沉沉古代写作沈,但沈没一般写作沉没●冲,衝——古代是两个字空虚、谦虚、年幼之意用冲(沖)【例词:大盈若冲;谦冲节俭;方年冲貌……】交通要道、冲击、向着、对着之意用衝【例词:天下之衝;衝撞;首衝南方……】●丑,醜“地支”用丑美丑、厌恶、丑角等时用醜●仇、讎地名、姓氏用仇仇恨、仇敵可用讎●斗,鬥(鬦,鬭)古代盛酒器、容量單位、星宿名用斗【例字:北斗星、車載斗量、斗膽、漏斗】争斗、战斗用鬥(鬦,鬭)●厄,阨——古代是两个字阻塞、险要地势、狭隘等一般写作阨●范,範——古代是两个字,作姓时只能用范●丰,豐——古代是两个字丰一般只用于形容容貌和神态,豐可以用于形容各种事物【例词:丰采、丰姿、丰韵、丰儀】【例詞:豐年;豐茂】●復,複,覆複,有“夹衣”,“繁复”,“重复”之意復,有“回来,回去”,“报复”,“再,又”,“回答”,“免除赋税”之意覆,有“遮盖”,“翻转过来”,“颠覆”之意複的“夹层的”,“重复的”意思,覆的“翻过来”的意思,可以写作復復的义项不能写作複●干,乾,幹,榦“天干地支”用干“冒犯”“干预”用干【例词:干戈】“干湿”用乾【例词:乾杯、乾旱】“树干”用榦【例词:樹幹、骨幹、幹流】“才干”用幹【例词:才幹、幹活、幹練、幹部、骨幹】●谷,穀“山谷”用谷“粮食”“俸禄”用穀●館,舘“宾馆,客舍”“图书馆”用舘“饭馆”用館●盡,儘“尽头”“顶点”“全部”,用盡【例字:盡可能,盡善盡美,滿城盡帶黃金甲】“任凭”之意用儘●歷、曆【例字:曆法、曆書、日曆、曆象】【例字:歷史、經歷、閱歷、歷代、歷年、歷歷在目】●志、誌“志氣”之意時用志;“雜誌”、“墓誌”等用誌●凭、憑“靠着”义项时用凭,其余义项用憑【例字:怒发冲冠,凭栏处。

古汉语考试资料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2012-2-22)

古汉语考试资料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2012-2-22)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古今字古今字的界定:指古今两个时代先后产生的记录同一个词的两种字形,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古字和今字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古今字的关系。

●晋灵公不君,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左传》(避)●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孟子》(闢)●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僻)●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中庸》(譬)●责——债;舍——捨;反——返●责毕收,欲以何市而反。

《战国策》●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左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列子》古今字意义上的联系*古字表示引申义,今字表示本义。

益——溢;州——洲;止——趾;奉——捧*古字表示假借义,今字表示本义:采——採;队——坠;其——箕;孰——熟;县——悬;然——燃*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引申义大——太;解——懈;取——娶异体字异体字界定:指形体相异,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叫异体字。

其中最通行的一个称为正体,其他的称为异体。

●异体的原因:会意与形声字的差异:泪—涙;岩——巖形声字的意符不同:唇——脣;猫——貓;遍——徧;歌——謌;溪——谿●形声字的声符不同:粮——糧;裤—袴;蚓——螾;●偏旁相同,位置不同:峰-峯;鹅;群。

异体字需要注意的问题●意义相近、读音相同的汉字不是异体字。

置-寘(放置、设立、购置——放置)●意义有相同和相异之处者,不宜视为异体字。

雕-彫--凋(雕:鸟名;彫:雕琢、雕饰;凋:凋零)●有条件通用的字不宜视为异体字。

(沽——酤;亡(亡何、亡虑——无)繁简字●繁简字的界定:●指一个字有笔画繁简不同的两种写法。

笔画繁多的称为繁体,笔画简少的称为简体。

繁体字和简体字合称繁简字。

●意义:学习认识繁体字,是阅读、整理古典文献典籍的需要。

●简化字的形体来源:●重新用古字,废弃后起字:从-從;网-網;云-雲;舍-捨;采-採;卷-捲。

●草书楷化:车-車;门-門;为-爲;应-應●局部代替:习-習;夺-奪;务-務;奋-奮。

古汉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汉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二 异体字
(一)定义 形体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
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叫做异体字。
(二)异体字的构成方式(173页)
❖ (一)使用不同的造字方法(会意、形声) ❖ 岳——嶽 嫖——闝 泪——涙 ❖ (二)改换意义相近的义符 ❖ 灾——災 砖(磚)——塼 暖——煖 ❖ (三)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 ❖ 粮——糧 蝶——蜨 鞋——鞵 ❖ (四)变换声符和义符的位置 ❖ 够——夠 峰——峯 群——羣 ❖ (以上各组,前者为正体字,后者为异体字)
❖ 1.简化字与繁体字的对应关系
❖ 2.有些简化字有古书中的根据
❖ 3.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本来在词义上是毫不 相干的,或显然有区别。仅仅因为是同音的 关系,简化时就采用了那个笔画较少的。例 如:
3.1 后/後
❖ 君主 皇后 落后
❖后 √ √
√后
❖後

3.2 适/適

迅疾
❖ 适kuò √

❖ shì
“避”——“辟” “避”在表示“躲避”义上 是一对古今字。
“莫”
❖ ①mu日落的时候。 ❖ ②mò没有什么,没有谁。 ❖ 按:①义后写作暮。即:表示“日落的时
候”,先用“莫”,后用“暮”——古今字。
思考:“今字”与“古今” 在形体上 的关系
❖ 一、要——腰 益——溢 / 禽——擒 坐——座
❖ 二、閒——間(间) / 说——悦 被——披
❖ “亡”通“无”。如:《论语·雍也》:“今也则 亡。”
❖ “沽”、“酤”,均表示买卖,是同义词,但同中 有异:“沽”的对象是所有商品,包括酒;而“酤” 的对象只能是酒。
三 繁简字
(一)什么是繁简字 繁简字是指繁体字和简化字。 从形体不同的角度说,繁简字也可以算是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第四课时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一、古今字1、定义:上古時代,由于詞義引申、文字假借等原因,常用一個漢字兼職記錄一些意義,一字多義的現象很普遍,後世爲理解書面語言時不産生歧義,常爲這種兼職字所記錄的某項意義再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

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

段玉裁的説法凡讀經傳,不可不知古今字。

古今無定時,周爲古則漢爲今,漢爲古則晉宋爲今,隨時異用者謂之古今字。

——《説文解字注·言部》“誼”王筠的説法字有不須偏旁而義已足者。

則其偏旁爲後人遞加也。

其加偏旁而義遂異者,是爲分别文,其種有二:一則正義爲借義所奪,因加偏旁以别之也;一則本字義多,既加偏旁,則只分其一義也。

—清·王筠《説文釋例·卷八》2、思考:古今字与古文字、今文字的区别概而言之,古今字是不同歷史時期用來記録同一個詞的形體不同的字,先出現的爲古字,後出現的爲今字。

古字和今字合稱古今字。

古文字、今文字:隸變以前的文字稱爲古文字,隸變以後的文字稱爲今文字。

1、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方法以及来源:●产生的原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产生新字;各个时代衰亡的字依然保存在字典中;上古汉字简直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

●产生的方法:加上形旁造今字,辟避;改形旁造今字,说悦;全改字形,膂吕,阙缺●古今字主要來源:一是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一是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

A、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詞義的不斷發展,使詞由單義變成多義。

其中有的詞義為適應交際的需要,從母體中分化出來,獨立成詞。

為了相互區別,要求專有字形表達,以便使形義關繫明確。

然而新造的字又常在新詞産生之后,因此在一定時期內,仍維繫一字記錄數詞的情況,故在古書中常見到用古字記今字的象形。

例如下:《說文》:“辟,用法者也。

法也。

从卩从辛,”甲骨文作“”,小篆作“”“卩”,音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

浅析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

浅析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

浅析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发表时间:2009-11-25T09:29:29.343Z 来源:《当代教育之窗》2009年第10期供稿作者:李满胜(平凉市崆峒区民张中学甘肃平凉744000)[导读]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字有几种写法【摘要】中国汉字,源远流长。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字有几种写法,这给人们阅读古籍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困难,就必须掌握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概念以及区别。

【关键词】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概念;区别【中图分类号】G64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36-3619(2009)07-27-0241在汉字发展过程中,有些字出现了两种以上的写法,那是很自然的。

古书上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形体分歧的字。

对一般人来说,只要掌握了简化后的汉字就够了;但对学习古代汉语的人来说,如果只掌握现在的简化字,而不了解那些形体分歧的字,阅读古书时就会遇到不少困难。

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困难,我们就必须掌握有关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不同形体的字可以分为三大类:1、古今字。

2、异体字。

3、繁简字。

下面分别加以叙述。

1.古今字王力认:为古今字的实质是汉字的孳乳分化,是造字问题。

古时汉字数量少,一字多义现象较普遍,后世为了区别,以古字为基础另造一个或几个新字来分担古字的某一或某一些表义功能,如“辟”字本义为“法”,引申指“君”,又假借表示“躲开”、“邪僻”、“宠幸”、“譬喻”等义,后世造“避”、“僻”、“嬖”、“譬”,分别表示“躲开”、“邪僻”、“宠幸”、“譬喻”等语义,“辟”字和它们分别构成古今字。

以下举例说明:1.1 “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庄子?胠箧》)1.2 “大叔出奔共。

”(《左传?隐公元年》)以上这些例句中的“知”、“大” 等,都是古字,而“智”、“太”、都是今字。

古今字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一字多义(包括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例如“腰”为“要”得本义造的新字,“途”为“塗”的假借义造的新字,“镜”为“竟”的引申义造的新字。

1.2异体字、繁简字、古今字解读

1.2异体字、繁简字、古今字解读

有些字之間有相通之處,也有不通之處,不 是異軆关系。如雕、鵰、彫、凋、琱:
雕 鵰
兇猛的鳥 刻、畫 草木凋零



三.繁簡字 (一)繁體字、簡體字、簡化字界定 同一個字的不同書寫形式,其中筆劃和 寫法較為簡單的為簡體字;較為繁複的為繁 體字。 建國後的漢字進行簡化,先後於1956、 1964、1977年發表《漢字簡化方案》、《簡 化字總表》、《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 案)》,1986年國家有關部門廢止《第二次 漢字簡化方案(草案)》,重新發佈《簡化 字總表》。被收入《簡化字總表》中的漢字 為簡化字。簡化字屬於簡體字範疇。
(二)古今字舉例

避:姜氏欲之,焉辟害?《左傳• 隱西元年》 闢:辟除民害。《荀子•成相》 僻:秦國辟遠。 《史記•範雎蔡澤列 傳》 嬖:友便辟,友善柔。《論語•積氏》 譬: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 ; 》 辟如登高,必自卑。《禮記•中庸》
再如(前面為古字): 莫暮 須鬚 孰熟 其箕 要腰 求裘 皇凰 或域 采彩 景影 反返 奉捧 弟悌 竟境 益溢 知智 臭嗅 說悅
(二)簡化字來源
1.來源於古代的簡體字,如:筆-笔、糧-粮、禮礼、亂-乱。 2.部分簡化字來源於繁體字的草書楷化憐-怜、劇-怜、竊-窃、 態-态。 4.全部更换繁體字偏旁,如:對-对、體-体。 5.局部删除繁體字偏旁,如:務-务、號-号、豐丰、廣-广。 6.同音替代,如:醜-丑、榖-谷。 7.简化偏旁类推,如由糸-纟类推出红、紹。
D.種 zhǒng-種子, 种 chóng-姓。 E.蟲chóng-泛指動物, 虫huǐ - 虺之初文,毒蛇。 F.萬wàn-數詞, 万mò-萬俟(q í)。 G.蠟là-蜂蠟, 蜡zhà-年終祭祀百神的儀式。
H.寜níng-安寧, 宁zhù- 貯積。 I.幹gàn-幹事、主幹, 乾gān-乾燥, 榦gàn-樹幹, 干gān-盾牌。 K.臺tái-樓臺, 檯tái-桌子, 颱tái-颱風, 台yí-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字例辨析
●“为”统一替换为“爲”
●並,并,併——古代完全不通用。

并,併是同义词,“兼并”的意义写作并、併,不写作並
“一起”的意义写作並,很少写并、併
“依傍”的意义只写作並
“抛弃”的意义只写作并、併
●才,纔
“才能”之意,用才
“刚刚”“方才”“仅仅”之意,用纔
●采,綵,採,寀,埰,棌
“摘取”的意义写作採
“彩色丝织品”的意义写作綵
“卿大夫受封土地”的意义写作寀,埰【例词:寀地,寀邑】“栎树”,又叫“柞树”的意义写作棌【例词:棌椽】
●彩,綵——古代是两个字
綵仅用于彩色丝织品
“彩色”,“光彩”用彩
●抄,钞,杪
“掠夺”,“抄写”之意用抄
“末尾”“最后”之意用钞(杪),读miao3声【例词:教行于钞】●沈,沉
沉古代写作沈,但沈没一般写作沉没
●冲,衝——古代是两个字
空虚、谦虚、年幼之意用冲(沖)
【例词:大盈若冲;谦冲节俭;方年冲貌……】
交通要道、冲击、向着、对着之意用衝
【例词:天下之衝;衝撞;首衝南方……】
●丑,醜
“地支”用丑
美丑、厌恶、丑角等时用醜
●仇、讎
地名、姓氏用仇
仇恨、仇敵可用讎
●斗,鬥(鬦,鬭)
古代盛酒器、容量單位、星宿名用斗
【例字:北斗星、車載斗量、斗膽、漏斗】
争斗、战斗用鬥(鬦,鬭)
●厄,阨——古代是两个字
阻塞、险要地势、狭隘等一般写作阨
●范,範——古代是两个字,作姓时只能用范
●丰,豐——古代是两个字
丰一般只用于形容容貌和神态,豐可以用于形容各种事物
【例词:丰采、丰姿、丰韵、丰儀】
【例詞:豐年;豐茂】
●復,複,覆
複,有“夹衣”,“繁复”,“重复”之意
復,有“回来,回去”,“报复”,“再,又”,“回答”,“免除赋税”之意
覆,有“遮盖”,“翻转过来”,“颠覆”之意
複的“夹层的”,“重复的”意思,覆的“翻过来”的意思,可以写作復
復的义项不能写作複
●干,乾,幹,榦
“天干地支”用干
“冒犯”“干预”用干【例词:干戈】
“干湿”用乾【例词:乾杯、乾旱】
“树干”用榦【例词:樹幹、骨幹、幹流】
“才干”用幹【例词:才幹、幹活、幹練、幹部、骨幹】
●谷,穀
“山谷”用谷
“粮食”“俸禄”用穀
●館,舘
“宾馆,客舍”“图书馆”用舘
“饭馆”用館
●盡,儘
“尽头”“顶点”“全部”,用盡【例字:盡可能,盡善盡美,滿城盡帶黃金甲】“任凭”之意用儘
●歷、曆
【例字:曆法、曆書、日曆、曆象】
【例字:歷史、經歷、閱歷、歷代、歷年、歷歷在目】
●志、誌
“志氣”之意時用志;“雜誌”、“墓誌”等用誌
●凭、憑
“靠着”义项时用凭,其余义项用憑【例字:怒发冲冠,凭栏处。


●仆、僕
“向前倒下”之意用仆,“仆人、奴仆”之意用僕
●升、昇、陞
“量名”用升;
“太阳升起”用昇、升;
“升官、提拔升迁”在唐以前用昇、升,唐以后用陞
●台、臺
台:第一人称代词、星宿名。

【例:三台、兄台、台甫】
臺:土质的高台,古代官署名。

●涂、塗
道路的意义一般用涂
涂抹,涂饰用塗
●万、萬
复姓“万俟”(mo qi)写作万
●系、係、繫
在“栓绑”、“连接”和“带子”的意义上,这三个字可以通用。

但“世系”、“系统”的意义一般写作系
在“关联”的意义上,一般写作係、繫
係在古白话中还可以用作“是”,如“实係此人”
●游、遊
凡有关水中的活动,一般只能用游,而有关陆地上活动的,游、游可以通用。

●于、於
《诗经》《尚书》《周易》多用作于,其他书多用作於。

动词词头用于,叹词用於,不能相混。

【例词:關于、屬于、青出于藍、樂于助人、輕于鴻毛、易于了解】
【例:三台、兄台、台甫】
●余、餘
表示第一人称用余,表示剩下的、业余等,用餘
●郁、鬱
郁,有文采的样子/ 云、汽浓盛的样子
鬱,树木丛生、茂盛 / 忧愁,愁闷
人名時,如李郁周,用郁而不用鬱。

●札、劄
札,书信、书写的小木片
劄,奏札、宋朝中央机构发布指令的文书
●征、徵
征,出征、远行、征伐、征税
徵,追究、证明、应验、迹象预兆
●制、製
制:制作、制造;禁止、遏制;规定、制定;规章、制度;帝王命令;规模製:制作、制造;裁制衣服;写作
●鍾、鐘
鍾:酒器;量器;积聚
鐘:一种乐器,通鍾
注意人名中的用法:鍾繇、鍾子期、錢鍾書、張鍾麟
●后、後
皇后、博士后用“后”,后来、以后用“後”
●發、髮
發展、頭髮
●跡、蹟
异体字,杂志中統一用“跡”
●里、裏、裡
邻里、公里、里程、国外人名地名译音中用“里”
“裏”和“裡”是异体字,杂志中统一用“裏”
●咸、鹹
少长咸集、年号(咸亨、咸丰)、地名(咸宁)中用“咸”;咸淡用“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