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汁饮料灯检岗位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果蔬汁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果蔬汁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果蔬汁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ISO9001-2015/GMP)1、目的指导生产人员生产操作,使果汁饮料生产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果汁饮料的生产操作。

3、职责3.1生产车间负责果汁饮料的生产操作,并负责进行记录。

3.2检验室负责在制品质量检查,并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置。

4、作业过程4.1工艺流程见文件《生产工艺流程图》。

4.2作业流程4.2.1工艺水制取4.2.1.1每天生产前,对砂滤罐、碳滤罐进行5~10分钟“反、正”冲,直到排出之水无杂质。

4.2.1.2经砂滤、碳滤制取初滤水入水罐中备用。

4.2.1.3生产时打开初滤水罐底阀,并开启紫外线灭菌器,启水泵经5u和1u 精滤和紫外线消毒器消毒以制取精滤工艺水,供生产备用。

4.2.2原辅材料购进验收4.2.2.1选用符合产品标准的各类食品用原辅料,已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浓缩果汁、果葡糖浆、白砂糖和食品添加剂等,必须采购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并经第三方检验合格并有合格证的产品,按《进货查验及记录规范》进行验收,不合格品严禁投入生产。

4.2.2.2原辅材料按先入先出原则,并确保在保质期内无变质现象才能投入生产。

不得使用来历不明的原料进行生产。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添加量应严格按照GB2760的规定。

4.2.2.3浓缩果汁必须保存在5℃冷库存中,随用随取,用后即送回,防止变质。

4.2.3溶糖根据配方要求,准确称取并经复核无误之相应份量之果葡糖浆(或白砂糖),同时将溶糖缸加入约300kgRO水,通蒸汽开搅拌将RO水煮至80℃左右,再加入已称量好之糖浆或白砂糖,使之完全溶解,并继续加热至90±否2℃。

保温20分钟。

4.2.4配料调配将溶化之糖浆经过滤器泵入配料缸内,然后将浓缩果汁用工艺水充分溶解,加入到配料缸内,再根据配方要求,称量并复核好所需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并按①原糖浆②果汁③山梨酸钾或苯甲酸钠④甜味剂⑤抗氧化剂⑥酸味剂⑦香精⑧色素等加料顺序边搅拌边加入配料缸内,最后加水定容至1.8吨之刻度处,,继续搅拌15分钟,再由检验室检测糖、酸度及外观,符合要求即泵出经过滤器至暂贮缸。

72-灯检岗位操作规程(SOP)

72-灯检岗位操作规程(SOP)

灯检岗位操作规程(SOP)
·质量要求:澄明度漏检率不超过5%。

一. 目的:掌握灯检岗位操作程序及工艺要求。

二. 适用范围:口服液车间灯检岗位操作人员。

三. 操作:
1. 灯检员的目力应在0.9以上,无色盲,每年检查视力一次。

操作间内应保持暗室与安静。

2. 检查核对上工序交来半成品的品名、规格、批号与生产通知单安排的产品是否相符。

3. 每盘半成品灯检前,应先检漏塞等废品,不得有上述不合格品漏检到下工序,对少数浮塞要帮助塞紧。

4.灯检时将半成品放在检查灯前上下翻动,逐步检视、剔出药液内有异物的不合格品,要分类放置和统计,以便发现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5. 要集中精力,认真操作,严格掌握标准,每检查一盘合格品,应放入注明灯检者代号及品名、批号、规格的传票。

不得马虎,防止混错。

灯检岗位操作规程(SOP)
6. 澄明度不合格品应及时回收,药液交配料间重行消毒滤过,每批产品完工后,要进行清场,防止混批混药。

7. 向下工序移交半成品时,要交待清楚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等,不混批、不漏药。

8. 必须穿戴整齐本岗位规定的工作服装,才能进入生产区,不得穿离外出。

9. 及时真实的填写操作记录,要求字迹清晰,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

灯检岗位工作标准

灯检岗位工作标准

依据:《GMP》、组织机构、企业药品生产的实际
目的:明确灯检岗位的工作范围
范围:液体制剂的灯检操作
1.按非洁净区规定洗手、穿工作衣并戴好帽子等劳保用品进入岗位。

2.提前十分钟到岗,做生产前准备或进行交接班。

3.接到批生产指令、检查有清场合格证、灯检台状态良好后方可进行生产操作。

4.每次操作前岗位人员应讨论并明确灯检产品的特性、操作要点、工艺中的有关参数等。

5.按批生产指令对交接的产品数量进行复核。

6.按《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灯检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7.已灯检和未灯检、灯检的废次品和合格品必须严格分开。

8.对药液的澄明度或澄清度情况及时向质检员反映。

9.按规定及时设立状态卡。

10.对灯检中的偏差进行记录并上报,协助质检员进行调查处理。

11.操作过程及时记入岗位原始记录或批生产记录。

12.已灯检的中间产品经质检员随机抽检符合要求、记录填写无误后送灯检品暂存室。

13.按《清场管理》及《清洁规程》实施清洁、清场操作,经质检员检查合格发放清场合格证,方可进行下一批号同品种或另一品种的灯检操作。

14.接受质检员对该岗位的工作监督和指导。

15.有权对违反工艺规程或生产指令的指示、命令拒绝执行。

果汁饮料HACCP

果汁饮料HACCP
包装方式
PET瓶包装
保存方式
保存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曝晒。
保质期
常温下12个月
运输方式
常温下用卡车或集装箱
销售方式
批发、零售
消费者及敏感人群
一般公众
使用方法
开盖饮用
预期用途
饮用
标签说明
品名、公司、标志、规格、配料等内容
特殊标识

三、工艺流程简述
A1原料验收:本公司原料指白砂糖、主剂。品管课对厂商提供之原物料进行检验,当原物料存在不合格时能及时发现。验收后的原料均保证为符合卫生要求的;品管课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原料验收标准(客供品依据委托厂提供之相关标准)并不定期进行信息收集及时修订相关原料要求,对达不到要求不符合标准的原物料经与驻厂人员协商予以扣款允收,退货或特裁处理,对检验合格的原料仓管员应核对品名、规格、数量相符合点收入仓。
4
3
4
6
4.25

化学性:无






物理性:无






A12
倒瓶
杀菌
生物性:致病菌、病原体
4
3
5
4
4

化学性:无






物理性:无






A13
喷码
生物性:无






化学性:无






物理性:无



灯检标准操作规程

灯检标准操作规程

依据:《GMP》与药品生产质量操作的要求目的:确保灯检工作顺利完成,保证灭菌质量范围:适用于灯检的有关操作和中间控制方面的要求准备工作1、检查清洁合格证、清场合格证已齐全。

2、检查灯检设施及各插座是否正常。

3、灯检台上挂卡,填写操作者姓名、责任号及灯检台号。

4、准备好足够量的中间体交接单。

5、检查待检中间产品和生产指令一致,核对品名、批号、数量。

灯检1、注意点注意破损的瓶子以防划破手。

2、操作2.1 明确灯检标准。

(SOP·01·1002·1)2.2 左手拿四支口服液,若有破碎立即检出,其后平放于手掌,右手左右拨动,发现瓶盖侧面(孔眼、裂缝、缺口)以及盖身划痕将其挑出。

同时对瓶身也做检查,有爆纹、结石、砂点、瓶身变形、沾有药液者,将其挑出。

2.3 以左手拇指轻压四支药,右手拇指、食指稍用力转动瓶盖、松盖(瓶盖转动而瓶身相对于手掌不动者)或锁口不严者检出。

2.4 对瓶盖及瓶身检查后,在灯检台上灯检,挑出有关药液和装量不合格的药品。

2.5检查完毕后,有序的摆放在所规定的合格与不合格的周转盘中。

2.6 将灯检后中间产品移入暂停室,挂上状态标志。

3、中间控制3.1 根据批生产记录检查产量。

3.2 随意抽检、检查药液质量(纤维、玻璃屑、块点、混浊度)并做记录。

3.3 检查灌装质量、瓶子、瓶盖外观质量并做好记录。

3.4 控制灯检、错检、漏检率,提高灯检准确度。

4、文件4.1 检查在生产记录上关于“灯检标准操作”各项是否填全。

4.2 任何偏差都要在批生产记录上加以说明并解释。

灯检后的工作1、按《清洁规程》对灯检设施及环境进行清洁、消毒。

2、将不合格品分类放置,指定区域消毁。

3、按《清场制度》清场。

72-灯检岗位操作规程(SOP)

72-灯检岗位操作规程(SOP)

72-灯检岗位操作规程(SOP)72-灯检岗位操作规程(SOP)灯检岗位操作规程(SOP)部门:口服液车间编码:TBSC-KF-012共2页题目:灯检岗位操作规程起草人:第1页QA审阅:审阅部门:生产技术科批准人:执行日期:20__-1-1质量要求:澄明度漏检率不超过5%。

一.目的:掌握灯检岗位操作程序及工艺要求。

二.适用范围:口服液车间灯检岗位操作人员。

三.操作:1.灯检员的目力应在0.9以上,无色盲,每年检查视力一次。

操作间内应保持暗室与安静。

2.检查核对上工序交来半成品的品名、规格、批号与生产通知单安排的产品是否相符。

3.每盘半成品灯检前,应先检漏塞等废品,不得有上述不合格品漏检到下工序,对少数浮塞要帮助塞紧。

4.灯检时将半成品放在检查灯前上下翻动,逐步检视、剔出药液内有异物的不合格品,要分类放置和统计,以便发现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5.要集中精力,认真操作,严格掌握标准,每检查一盘合格品,应放入注明灯检者代号及品名、批号、规格的传票。

不得马虎,防止混错。

灯检岗位操作规程(SOP)部门:口服液车间编码:题目:灯检岗位操作规程起草人:QA审阅:批准人:TBSC-KF-012共2页第2页审阅部门:生产技术科执行日期:20__-1-16.澄明度不合格品应及时回收,药液交配料间重行消毒滤过,每批产品完工后,要进行清场,防止混批混药。

7.向下工序移交半成品时,要交待清楚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等,不混批、不漏药。

8.必须穿戴整齐本岗位规定的工作服装,才能进入生产区,不得穿离外出。

9.及时真实的填写操作记录,要求字迹清晰,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

扩展阅读:71-配制滤过岗位操作规程(SOP)配制滤过岗位操作规程(SOP)部门:口服液车间编码:TBSC-KF-011共2页题目:配制滤过岗位操作规程起草人:第1页QA审阅:审阅部门:生产技术科批准人:执行日期:20__-1-1一.目的:掌握药液配制滤过岗位操作程序。

灯检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灯检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规范灯检岗位人员的操作【适用范围】适用于灯检岗位人员【责任】灯检岗位人员负责执行本文件,QA人员、车间主管、车间主任负责监督执行。

【内容】1 准备工作1.1遵照《一般生产区人员进出管理规程》进入包装间。

1. 2检查确认生产现场已清场,有上批清场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

1.3确认本岗位环境已清洁。

1.4确认本岗位设备,工器具清洁状态1.5确认与本批生产无关的物品、标识物、文件等已清离现场。

1.6确认本批生产指令已送达,明确批生产指令中生产品种的品名,规格,批号。

1.7确认本批生产批记录。

1.8检查灯检标色铅笔是否准备就绪。

1. 9检查确认设备、生产状态标识牌正确。

1. 10确认已接到灭菌通知下瓶,并通知包装准备出瓶。

2操作2.1灯检2.1.1灯检操作工右手拿瓶颈,在灯检台下倒立,光照度为1000-3000勒克斯,离眼20-25cm处, 沿顺时针方向轻轻倒立旋转玻瓶,自下向上目视检查3-4秒。

2.1.2外观检查:检查塑瓶瓶颈、瓶身及瓶底,将有裂纹、气泡、结石、装量不合格的药瓶剔出、检查塑盖崩起、缺失、花边、切边、松盖等轧盖不合格的产品剔出,放入不合格品筐中,每批分类记录数量。

2.1.3可见异物检查:剔除药液中有异物(白点、白块、纤维、玻屑、色点、色块、黑点、黑渣等)的不合格品,将铝塑组合盖上的塑件去掉,放入不合格品筐中,每批分类记录数量。

2.1.4用彩色铅笔在灯检合格品瓶颈上作好个人标记号,将灯检合格的产品放在传送带上输送至包装间。

2.1.5 质监员抽检灯检操作工可见异物检查质量,查看产品上的的标记号,应清晰可辨。

3记录对应每步操作及时记录4结束工作4.1换批操作4.1.1每批灯检完毕,清理台面、地面,确认传送带上无上批遗留品。

4.1.2不合格品拔去铝塑组合盖上的塑盖,且分类放置并做好记录。

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执行。

4.1.3每批灯检完毕,应及时通知包装工序清场。

4.1.4及时更换生产标识牌。

灯检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灯检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灯检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灯检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目的】规范灯检岗位人员的操作【适用范围】适用于灯检岗位人员【责任】灯检岗位人员负责执行本文件,QA人员、车间主管、车间主任负责监督执行。

【内容】1准备工作1.1遵照《一般生产区人员进出管理规程》进入包装间。

1.2检查确认生产现场已清场,有上批清场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

1.3确认本岗位环境已清洁。

1.4确认本岗位设备,工器具清洁状态1.5确认与本批生产无关的物品、标识物、文件等已清离现场。

1.6确认本批生产指令已送达,明确批生产指令中生产品种的品名,规格,批号。

1.7确认本批生产批记录。

1.8检查灯检标色铅笔是否准备就绪。

1.9检查确认设备、生产状态标识牌正确。

1.10确认已接到灭菌通知下瓶,并通知包装准备出瓶。

2操作2.1灯检2.1.1灯检操作工右手拿瓶颈,在灯检台下倒立,光照度为1000-3000勒克斯,离眼20-25cm处,沿顺时针方向轻轻倒立旋转玻瓶,自下向上目视检查3-4秒。

2.1.2外观检查:检查塑瓶瓶颈、瓶身及瓶底,将有裂纹、气泡、结石、装量不合格的药瓶剔出、检查塑盖崩起、缺失、花边、切边、松盖等轧盖不合格的产品剔出,放入不合格品筐中,每批分类记录数量。

2.1.3可见异物检查:剔除药液中有异物(白点、白块、纤维、玻屑、色点、色块、黑点、黑渣等)的不合格品,将铝塑组合盖上的塑件去掉,放入不合格品筐中,每批分类记录数量。

2.1.4用彩色铅笔在灯检合格品瓶颈上作好个人标记号,将灯检合格的产品放在传送带上输送至包装间。

2.1.5质监员抽检灯检操作工可见异物检查质量,查看产品上的的标记号,应清晰可辨。

3记录对应每步操作及时记录4结束工作4.1换批操作4.1.1每批灯检完毕,清理台面、地面,确认传送带上无上批遗留品。

4.1.2不合格品拔去铝塑组合盖上的塑盖,且分类放置并做好记录。

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执行。

4.1.3每批灯检完毕,应及时通知包装工序清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汁饮料灯检岗位操作规程
(ISO9001-2015/ISO45001-2018)
1.0岗位设备及工艺流程
1.1 设备流程图
1.2 岗位设备一览表 序

设备编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台) 1 灯箱 W
1.3 工艺流程
喷码
灯检 灯管:15w 包装 喷码 年、月、日、时、分 灯检照度:500LX
包装
1.4工艺控制要点
控制项目工艺参数超出控制范围影响调整措施
灯检照度500LX影响检查质量效果不离岗,双人对面质检。

2.0起停机操作控制程序
2.1起机前准备工作
2.2.1提前20min到更衣室换好工作服、帽、鞋,经过消毒池消毒鞋、洗手、风干后进入车间,对设备进行检查主要是检查设备的电路线是否牢固,灯管是否完好。

2.2起机操作
先合上灯检箱的空气开关,再打开灯检灯电源。

2.3停机操作
先关上灯检灯电源,再拉开灯检箱的空气开关。

3.0正常生产作业程序
3.1交接班工作
3.1.1提前20min到更衣室换好工作服、帽、鞋,经过消毒池消毒鞋、洗手、风干后进入车间,后到本岗位进行记录交接,然后去检查确认交接;
3.1.2双方以在记录本上签字为认可,签字确认后,代表交接班手续完毕,之后双方不得出现扯皮争执。

3.1.3交工艺。

当班人员应对管理范围的工艺现状负责,交班时应保持正常的工艺流程,并向接班人员交代清楚。

3.1.4交设备。

交班时应向接班人员交完好运行的设备,如遇检修(洗机)和抢修,要讲明检修部位和进度。

3.1.5交卫生。

单班人员应做好设备的清洁工作。

3.1.6交工具。

共用工具应摆放整齐、无油污、无损坏、无遗失。

3.1.7交记录。

岗位记录、巡检记录应真实准确整洁。

3.1.8交人员。

交接班双方作业长将各班的人员进行说明。

3.2 正常操作
3.2.1生产期间每天提前10-20分钟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或与本岗位人员进行交接班,与本岗位人员一起查看上班的记录数据,先对本岗位的设备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若出现问题要与上班的操作人员进行沟通衔接,共同解决。

若走入下一个程序,对记录出现的异常数据进行说明,必须在记录本上交代清楚。

3.2.2检查设备,设施,地面卫生是否合格;工具,用具是否齐全,是否存在损坏情况,是否整洁,通过上述几点移交清楚后,与上班岗位人员进行交接班(详见饮料车间基础管理制度中的交接班制度)。

3.2.3灯检岗位的正常工作:
3.2.4检出所有不合格灌装的产品;检出高盖,斜盖,填充量不足,内溶物里面有黑点,漏喷生产日期,标签脱胶,瓶子瘪或瓶子颈部拉伸不到位,盖子出现防盗圈断裂开,注塑不满的。

3.2.5与上下岗位互相沟通,达到生产运行平稳。

3.2.7清理,清点好本岗位产生的破损标签报给车间考核员,对破损数超指标必须说明原因。

3.2.7对所检出的二级品,超指标是必须向车间考核员说明原因。

3.3 设备检查、润滑维护
3.3.1接班前检查本岗位的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3.3.2每隔2小时对本岗位定设备定路线进行巡回检查.填写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汇报当班作业长或设备安全员处理;
3.3.3设备检查的方法,利用七字诊断法:看、听、摸、测、问、评、议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并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看设备运行是否平稳不振动;听设备运行是否有异声。

3.4异常情况及处理


事故事故原因处理
灯管不亮线路故障或灯管烧坏检查线路排除故障或更换灯管
4.0重点控制以及操作内容
4.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制度的执行和记录填写要求)
4.1.1质量控制要点
控制项目工艺参数超出控制范围影响调整措施
不合格产品的控制
检出公司规定的不
合格产品或二级品。

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消费水平购买后,
会失去对公司产品的信任,从此不在购
买公司的产品。

双人对面质检,不
得离岗。

4.1.2质量控制要求
必须按工艺参数的要求控制不得出现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流入下一工段。

4.1.3 质量记录要求
4.1.3.1岗位工每班对设备运行检查情况、设备维护和设备故障以及润滑情况进行检查,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