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章:明清时期的建筑
第五节,明清时期建筑

紫 禁 城
角楼及护城河
庑殿建筑——太和殿俗称 太和殿俗称 庑殿建筑 金銮殿。明初称奉天殿, 金銮殿。明初称奉天殿, 后称皇极殿,清称太和殿, 后称皇极殿,清称太和殿, 是明清皇帝举行典礼的大 殿。
中和殿
北京故宫太和殿
北京故宫保和殿
乾清宫
北京——天坛 天坛 北京
圜丘坛
祈谷坛
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宇
北京——地坛 地坛 北京
民居——四合院 四合院 民居
北海九龙壁
乔家大院福德祠影壁
建筑特点——拘 拘 建筑特点 束但稳重严谨的 风格, 风格,建筑形式 精炼化, 精炼化,符号性 增强。 增强。 封火山墙
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 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 客家土楼
无梁殿
宗教建筑——广胜寺飞虹塔 广胜寺飞虹塔 宗教建筑
万寿山,前山 万寿山,
后山, 后山,后湖
街 市
长 稻香园 廊
南湖, 南湖,西湖
承 德 避 暑 山 庄 北 海 琼 华 岛
“中国园林之母”——苏州拙政园 ,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 中国园林之母” 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 中国园林之母 苏州拙政园 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
狮子林——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狮子林 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 多年的历史。 至今已有 多年的历史
中国建筑史
明清时期建筑
公元1368 (公元907 公元907——公元1368) 907 公元1368)
1. 明清建筑特点 ——明清建筑时期的建筑出 明清建筑时期的建筑出 现了许多新特点: 现了许多新特点:一方面是皇家建筑的定形 另一方面是民间建筑的多样化。 化,另一方面是民间建筑的多样化。 2.建筑的用途 建筑的用途—— 主要有象征性建筑、实用性 主要有象征性建筑、 建筑的用途 建筑、观赏性建筑三大类。 建筑、观赏性建筑三大类。 3. 象征性建筑 象征性建筑——包括宫殿、祠庙、陵墓; 包括宫殿、 包括宫殿 祠庙、陵墓; 4.实用性建筑 实用性建筑——主要有民居、储存货物的库 主要有民居、 实用性建筑 主要有民居 公共交通设施、防御工事等; 房、公共交通设施、防御工事等; 5.观赏性建筑 观赏性建筑——主要指园林。皇家园林兼有 主要指园林。 观赏性建筑 主要指园林 象征和观赏的双重品格。 象征和观赏的双重品格。
明清建筑史

明清家具
架子床 四角立柱,顶部加盖,俗称“承尘”,顶盖四周装倒挂 楣板和倒挂牙子,床板后面和左右两面设围子,前面无 围子,是供人上下的地方。
拔步床 也称八步床,是一种高级卧具。其特点 是下有一个木平台,伸出床沿二三尺, 平台四角立柱,并镶木围栏,使床前形 成一个小廊子。
桌案
明式高桌有方桌、长方桌、圆桌、多边桌和组拼桌等多种形式。 矮桌高度在300mm上下,包括炕桌 炕几、榻几、和榻桌。桌几 之分 主要在与承面之宽窄,习惯上,将面窄者称几,将面宽者 称桌。 案的特征是面板均成长方形,甚至长条形。案足部在案面的四角, 而是从两端向内缩进一定的距离。
民居建筑
北京四合院作是北方合院建筑的代表。它院 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 有游廊联接,起居十分方便。四合院是封闭
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
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 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 家人在里面和亲和美,其乐融融。由于院落 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 造景。 影壁是北京四合院大门内外的重要装饰壁面,
雕饰
雕饰用于外檐者多,用于内檐者较 少。 在室内,砖雕、石雕主要用于神 坛的须弥座和柱础。明清石雕柱础 式样丰富,远远超出宋《营造法式 》的规定。 明清木雕题材多样,技法纯熟, 在室内已经成为分隔空间、文化环 境不可缺少的要素。木雕技法与石 雕相似,也有线刻、阳活(浮雕)、 大挖(透雕)等多种。 室内木雕主要用于隔扇、罩和梁 柱上。隔扇的木雕多在裙板和绦环 板。隔心上的长、圆卡子花也属于 木雕件。藻井是木雕与斗拱、木作 的结合,雕刻题材多为龙云等。
故宫
故宫主要建筑全部 位于轴线,次要建筑 则配置于两侧。作为 整个体系重点的太和 殿、中和殿、保和殿 是整个建筑群的高潮。 其中以太和殿尺度最 大,用材最精,凸现 了尊贵的地位。它是 统治者举行重大仪式 (如皇帝登基、诞辰、 出兵征伐及春节庆典) 的地方。
简述明清建筑的六个特征

简述明清建筑的六个特征明清时期的建筑具有以下六个特征:1.传承与创新并存:明清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特点,如对天地人和谐的追求、尊重自然、注重布局和造型的对称性等,同时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吸取了外来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2.严谨的规划布局:明清时期的建筑注重整体布局的严谨性和对称性。
在城市规划方面,明清时期的城市常常呈现方正的格局,主要街道交叉呈直角或平行排列;在建筑规划方面,庭院式院落是常见的布局形式,建筑平面通常呈现中轴对称的结构,前、中、后三进的分布形式较为常见。
3.高度注重建筑材料的使用和工艺的精细性:明清时期的建筑注重使用优质的建筑材料,并进行技艺繁杂的施工工艺,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例如,明清时期的宫殿建筑常使用上等的木材和砖瓦,并采用独特的榫卯结构,使建筑更加坚固;在建筑装饰方面,则常使用雕刻、绘画、壁画等技法进行精细装饰,在造型、色彩和图案上追求装饰的华丽感。
5.崇尚节俭与谨慎:明清时期的建筑追求质朴、宁静和谨慎的建筑风格,强调建筑内外的简洁、节俭,注重造型和装饰的平衡和谐。
明清时期的建筑宏伟而不失精巧,富有品质感,但又不喧宾夺主。
建筑装饰少用金玉瓷墙,注重木构件的使用,使建筑更具朴素之美。
6.宗教与封建意象的体现:明清时期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宗教和封建意象的体系。
例如,明清时期的道观、寺庙等宗教建筑,在建筑形式上常常融合了中国传统宗教的理念与形式,如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在建筑的三进布局中;封建意象则体现在宫殿、府邸等建筑的严谨布局、华丽装饰和规模宏大的特点中,以彰显统治者的权威和尊严。
总之,明清时期的建筑以其严谨的规划布局、精细的工艺和装饰、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节俭与谨慎的风格,以及宗教和封建意象的体现等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展示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特点与风貌。
明清时期建筑

顶部为精致的藻井,以蟠龙 作为装饰。位于轴线上的宝座和 后面的屏风金漆雕龙,置于高台 上象征皇帝至高无上。宝座周围 象征太平的“象驮宝瓶”,象征皇 帝贤明。象征延年益寿的“仙鹤” 以及焚香用的香炉等。太和殿前 幅设有前廊,进深一间,是内外 空间的过渡。前廊外有一个平台, 向南突出,丹陛之上陈列着18座 铜鼎和一对铜龟铜鹤。鼎为国家 重器,庄严而神圣。鼎为18座, 与柱数为72根一样,均合崇“九” 的寓意。
谢谢欣赏
小组成员:魏昌森 刘家磊 陈杰 陈红春
清代彩画的特点: (一)色彩反差大,因而具有华美 艳丽的特点。清代彩画往住直接 用原色,故常常结人以大红大绿 的感觉。但总体并无不和谐之感, 主要是因为采取几个有效的办法: 一是退晕,使色阶变化有层次, 不突然;二是使用黑白色,因为 黑白色是中性色,能与任何颜色 协调共处;三是使用金色。金色 属光泽色,能反射周围的颜色。 (二)图案纹饰多样,善于在不同 的部位使用不同的图案,尤其喜 欢使用有寓意的吉样图案。 (三)形制严密,有明确的等级明 确的规定。不同等级彩画在内容、 格式、设色上有不同的要求。
雕饰
雕饰用于外檐者多,用于内檐者较少。 在室内,砖雕、石雕主要用于神坛的须弥座和柱础。明清石雕柱 础式样丰富,远远超出宋《营造法式》的规定。 明清木雕题材多样,技法纯熟,在室内已经成为分隔空间、文化 环境不可缺少的要素。木雕技法与石雕相似,也有线刻、阳活(浮雕)、 大挖(透雕)等多种。 室内木雕主要用于隔扇、罩和梁柱上。隔扇的木雕多在裙板和绦 环板。隔心上的长、圆卡子花也属于木雕件。藻井是木雕与斗拱、木 作的结合,雕刻题材多为龙云等。
广式家具
广式家具指广州为中心的广东家具。其广式家具的基本特征,用料粗大,充裕; 讲究材种一致,即一种广式家具,或用紫檀,或用红木,绝不参杂其他木材;装饰 纹样丰富,除传统祥纹外,还使用一些西方纹样;常使用镶嵌工艺。
历史文化:明清古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历史文化:明清古建筑的风格和特点1. 引言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建筑发展最为繁荣和丰富多样的时期之一。
明清古建筑凝聚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融合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深入探讨明清古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并分析其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明清古建筑概述2.1 明代古建筑特点在明代,中国建筑出现了许多新的创新和发展。
其中包括宫殿、陵墓、庙宇、园林等各种类型的建筑。
明代古建筑注重平衡与对称,追求整体美感,并且承袭了唐宋时期的传统风格。
2.2 清代古建筑特点清代继承了明代古建筑的传统,但也有自己独特的发展。
清代古建筑注重规制和秩序,更加注重空间布局和功能性。
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园林如颐和园、圆明园等也得到了建造和发展。
3. 明清古建筑的风格特点3.1 结构与布局明清古建筑强调均衡、对称,注重空间的整体性。
建筑结构多采用榫卯和楼柱等传统工法,保持了房屋整体稳定性。
明清时期还出现了特色窗户设计,如雀替窗、回字窗等。
3.2 美学与装饰明代古建筑注重斗拱砖石的雕刻技术,使得建筑更加精美和华丽。
清代则注重彩绘技术的运用,在墙面、门扇、天花板等装饰上添加各种图案和题词,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3.3 色彩与材料明清古建筑在色彩上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导,搭配黑白灰等简约颜色作为辅助。
红色代表吉祥喜庆,黄色象征尊贵地位,蓝色寓意平静宁神。
材料多采用木材和砖石,并注重质感和光泽度。
4. 明清古建筑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4.1 彰显中国传统文化明清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的独特理解。
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历史发展。
4.2 保护与传承明清古建筑作为宝贵的历史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智慧。
保护和传承这些建筑对于维护历史连续性和身份认同至关重要。
如今,许多明清古建筑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得到广泛保护。
5. 结论明清时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巅峰时期,明清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造型在历史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六篇章明清时期的建筑

明清时期的建筑师们熟练掌握了砖石结构的砌筑技术,建造出了高大、坚固的城墙和陵墓。同时,在寺庙建筑中, 砖石结构也得到了巧妙的应用,如北京的故宫、颐和园等建筑群,都是采用砖石结构建造而成,展现了中国古代 建筑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
建筑布局与空间处理手法
总结词
明清时期的建筑布局和空间处理手法更加丰富多样, 注重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对现代建筑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元素可以为现代建筑提供灵感,实现传统 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绿色环保理念
明清时期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强调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现 代建筑的绿色环保理念具有启示意义。
文化传承与创新
明清时期的建筑史告诉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 创新和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明清时期人口数量激增,移民潮频发, 推动了建筑在居住、交通等方面的变 革。
商业和城市化的崛起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带动了建筑业的市场需求,出现了大 量商业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
文化背景
儒家文化的复兴与影响
01
明清时期,儒家文化重新占据主导地位,对建筑风格、空间布
局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建筑功能
民居不仅是居民的居住场所,也是 他们进行生产、生活和社交活动的 场所。
03
建筑风格与装饰
建筑风格
明清建筑风格
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以精致、细 腻、华丽为主,注重细节处理和 装饰,如雕梁画栋、斗拱飞檐等 。
官式建筑风格
官式建筑风格以皇家宫殿、庙宇 等建筑为代表,具有严谨的布局 、宏大的规模和豪华的装饰,展 现出皇家的权威与富丽。
历史意义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 古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杰出代表,也 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第七讲 元明清时期的中国建筑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明清故宫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文脉
5、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等都趋于定型化。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苏式彩画
旋子彩画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文脉
6、园林极盛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颐和园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文脉
7、藏传佛教建筑兴盛
高51米,是现存我国最早最高 的一座喇嘛塔。
北京妙应寺白塔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文脉
元大都,始建于1267年,刘秉忠主持建设,近30年完工。 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是明清北京城的前身。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文脉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颐和园图样
谢谢大家的聆听
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
明清民居建筑赏析

明清民居建筑赏析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技艺的结晶,其中明清民居建筑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之一。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民居建筑在设计、结构、装饰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一下明清民居建筑的魅力所在。
一、建筑风格。
明清民居建筑的风格以“四合五天井”为主要特点。
四合即指四周有围墙,形成一个封闭的院落,院落中心有天井,使得整个建筑空间通风明亮。
这种布局既能保护隐私,又能保证通风采光,非常适合中国南方的气候特点。
同时,明清民居建筑还注重建筑的对称性和平衡性,整体给人以稳重、庄重的感觉。
二、结构特点。
明清民居建筑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材料和搭建技术上。
在材料上,明清民居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檐口、柱子、门窗等部分都采用精美的木雕工艺,使得建筑更加美观。
在搭建技术上,明清民居建筑的梁架结构非常复杂,榫卯结构使得整个建筑更加牢固,能够经受住自然灾害的考验。
三、装饰艺术。
明清民居建筑的装饰艺术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
在建筑的檐口、门窗、柱子等部分都有精美的木雕和砖雕,这些雕刻多以花鸟、山水、人物等为题材,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明清民居建筑的室内装饰也非常讲究,家具、屏风、挂画等都是精美的艺术品,充分展现了主人的品位和文化修养。
四、文化内涵。
明清民居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在明清时期,中国的文化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这种文化艺术在民居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建筑的布局到装饰的图案,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得明清民居建筑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五、保护与传承。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明清民居建筑面临着被拆除或改建的命运。
因此,保护和传承明清民居建筑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应该加大对明清民居建筑的保护力度,同时加强对民居建筑的传统工艺和技术的传承,使得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总之,明清民居建筑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结构特点、装饰艺术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和殿大木结构
3·从建筑设计看: ·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
陵都是利用地形和环境来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
实例。
·官式建筑定型化。(《工程作法》列举了 27种单 体建筑的大木作,对斗拱 、装修、石作、瓦作、 彩画作等的做法和用料都翔实地作了规定)
·藏传佛教建筑兴盛。这些佛寺造型多样,打破了 我国佛寺传统单一的程式化处理,创造了丰富多彩 的建筑形式。
——嫩戗发戗 特征 屋檐和角部都显著起
翘,嫩戗与老戗有50-60度角
二·斗拱 · 斗拱是装饰件,斗口是官式建筑的基本模度, 常以斗口作为下料标准衡量单位.称为斗口模 数制。
【问题1 】 斗口是什么单位? P282表述对不对?
【问题2】 斗口与材的关系? · 斗拱尺度变得纤细小巧,瓒数增多
一·明清建筑的成就与特点 1·经济的发展,使建筑建筑业综合实力有很大提
高,表现在: ·建筑的数量、质量 · 砖已普遍应用于民居,有能力砌筑万里长城和 遍及全国的州府县砖城。琉璃瓦的质量提高
2·从建筑结构看: ·木构架经元代简化,到明代已形成新的定型体系,
清代以官方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雍正十二年颁 行的《工程作法》) ·随着砖的普及,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筑的无梁殿 (无量殿),入北京故宫皇史宬、南京灵谷寺无 量殿、苏州开元寺等。 ·砖墙的普及为硬山建筑发展创造了条件。
4·苏式彩画 ·等级最低,一般用于园林、住宅; ·特征: ① 纹饰:枋心常绘山水风景、戏文、博古器
物; ②色彩:基本上不用金
此外,徽州明代建筑中,还保留着元代彩画
六·山墙
·马头墙
类型:
①依形象分类:
五山屏风、三山屏风、七山屏风等
②依构造分类:
·包括住宅在内的乡土建筑,根据自然环境、当地 材料,以及民风名俗,创造了多样的形式。
4·从建筑风格看,明清封建统治体系比历史上任何 一个朝代都要完备,对礼制、宗法制度的推行,也 比任何一个朝代都要严格、繁缛,这影响到明清建 筑的整体面貌:呆板、僵硬、繁琐。
5·园林方面。清代中国园林艺术达到顶峰。
坐吻式、
印斗式(挑斗、坐斗)、
鹊尾式
挑斗式马头墙
·观音兜
……
拱头昂嘴作法 ① 麻叶头作法:
“三弯九转” ——中心以外的3层 弧线称3弯 ——每两弧线交接处 为1转,共9转
②菊花头(a ) ③霸王拳(b)
a
b
三 ·梁架 1·梁、枋
· 一般说来,宋式建筑中梁架以长度(椽数)定名, 清式则以所承的檩数命名,如:
平 梁 三架梁
§10 ·2 明清建筑构造 与详部特征
一·屋顶
1·坡度 1:3 — 1:2 2·举架
·1步架 = 檩间水平距离 (即宋1椽长度)
·步架与模度的关系 1步架: 殿式 = 22斗口
大式/小式 = 4 D ( D为柱径 )
·举 五举 = 1步架×50% 六举 = 1步架×60% 七举 = 1步架×70% 七五举 = 1步架×75%
3·脊饰更为细致、精美。定型化。普遍采用琉璃。
4·屋角 ·屋角有起翘和不起翘两种 。一般说来,北方较平
缓,南方起翘较多,尤其是沿海地区。 ·南方起翘有两种做法: ——水戗发戗 注 戗 :反,如戗脊。 发戗,起翘 特征:檐口平直,角部 基本不起翘,戗脊反翘
第十章:明清时期的建筑
明代:1368—1644 明清建筑概况
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它经历了一个 由兴到衰的过程.明清两代初期,在政治和经 济上,都推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措施以巩固 统治.中期达到繁盛,特别是明中叶后期资本 主义因素出现,及康、乾、嘉盛世,对建筑业 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四椽栿 五架梁
六椽栿 七架梁
剳牵
单步梁
乳栿
挑尖梁(有斗拱)
抱头梁(小式无斗拱)
·明清建筑一般梁下常随枋,一般不加工成月梁状 2·柱 ·细长比 1:10(唐宋建筑1:8 — 9)
一般没有侧脚、生起 ·名称:
角柱 山柱 檐柱 中柱 金柱
3·柱顶石 ·长宽为柱径的2倍, 厚度等于柱径 ·鼓镜高1/5柱径
宋式
柱头铺作 转角铺作 补间铺作 华拱 泥道拱 令拱 慢拱 瓜子拱 昂 栌斗 耍头 交互斗 出跳 角昂 由昂 宝瓶 散斗
铺作数 = 跳数+3
清式
柱头科 角科 平身科 翘 正心瓜拱 厢拱 万拱 瓜拱 昂 坐斗 蚂蚱头 十八斗 出踩 角昂 由昂 宝瓶 三才升 蹓金斗拱 踩数:出1跳为3踩;2跳为5踩;出3跳为7 踩
柱顶石与鼓镜
五·彩画 1·清式彩画种类: 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 2·和玺彩画 ·为彩画的最高等级,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 ·特征: ①纹饰以龙为主,箍(谷)头处有坐龙盒子; ②色彩:蓝绿底色相间,衬金色纹饰
3·旋子彩画 ·仅次于和玺彩画,数量最多 ·特征: ①纹饰:有旋子,即带卷涡的花瓣; ②色彩:依用金比例,分为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