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3

合集下载

中国古建筑与园林第三章古代宫殿建筑

中国古建筑与园林第三章古代宫殿建筑

5.吉祥缸
指置于宫殿前、庭院中盛满清水以防火 灾的大缸。
6.铜龟、铜鹤 7.鼎式香炉
(二)室内陈设 1. 太平有象 2. 轩辕镜 3. 屏风 4.如意
第三节 现存的著名宫殿
一、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
结构古建筑群。 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基本
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 。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 平方米。总体布局延续了周代以来的“ 三朝五门”、“前朝后寝”之制,整个 建筑群轴线对称,层次分明,主次有序 。
故宫主体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也称“前三殿”,是外朝的中心。
(三)隋唐宫殿
隋文帝一改汉晋以来的传统,恢复了周 制的“三朝五门”传统。整个隋唐时期 ,宫殿的主要建筑呈南北纵列布置,这 一形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宫殿 布局的典型方式。
隋唐两代还流行建离宫。
在去离宫的路上,还建有大量行宫。
这些宫殿当中,最出名的是唐代大明宫 ,被称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 。
(二)左祖右社
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在宫殿右前方设 社稷坛。
(三)前朝后寝
所谓“前朝”,是指宫殿的前一部分是 皇帝处理政务、举行大典的区域,“后 寝”是指宫殿的后一部分是皇帝与后妃 们生活居住的地方。
(四)三朝五门
三朝五门制是古代宫殿建筑布局的最高 形式,从西周开始形成,一直延续至明 清时期。
沈阳故宫分成东、中、西三路。
东路为一组狭长的院落,院落北部是东 路的主体建筑大政殿。
中路为“前朝后寝”的格局。崇政殿是 中路的主体建筑。
文溯阁为西路的主体建筑,为皇帝读书 休憩的场所。
思考与练习

中国古建筑与园林第四章古代坛庙建筑

中国古建筑与园林第四章古代坛庙建筑

2. 社稷、先农、先蚕祭坛
社稷当中的“社”指的是“后土之神” ,“稷”指的是“五谷之神”。
先农祭祀和先蚕祭祀反映了古代男耕女 织的自然经济形态。
3.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祭祀坛庙
五岳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五镇是五岳之外的五座名山。东镇沂山 、南镇会稽山、西镇吴山、北镇医巫闾 山、中镇霍山。
四海指的是东海、南海、北海、西海。
四渎是古人对四条独流入海的河流的总 称,分别为河(黄河)、江(长江)、 淮(淮水)、济(济水)。
(二)宗庙与家庙 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先的处所
。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又称为太庙。
大夫以下祭祀祖先的处所皆称家庙,或 称家祠、祠堂。依宗族组织又可分为宗 祠(总祠)和家祠。
现在的孔庙坐北朝南,南北长600米,东 西宽145米,占地约9万平方米,前后共 有9进院落,以南北轴线为中轴线,布局 严整,左右对称,气势雄伟。
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是孔庙中最重要 的建筑,被称为“东方三大殿”之一。
六、其他坛庙建筑
(一)太原晋祠 早在北魏时期就已建成,距今至少有
1500年。 晋祠本是为纪念周武王的次子叔虞而建
妈祖庙为祭祀海神林默而建,宋代以来 开始出现在我国的江海河滨。
祭祀妈祖的庙宇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 福建湄洲妈祖庙和台湾北港妈祖庙。
第二节 现存著名古代坛庙建筑
我国主要的坛庙建筑有位于北京的天坛 、太庙、社稷坛、地坛、日坛、月坛、 先农坛,位于泰山南麓的岱庙,位于嵩 山的中岳庙,位于华山的西岳庙,位于 衡山的南岳大庙,位于曲阜的孔庙,位 于太原的晋祠,位于成都的武侯祠等等 。
三、坛庙建筑的类型
(一)自然神祗坛庙 这一类坛庙的祭祀对象为天、地、日、

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版)PPT第四章 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版)PPT第四章    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传统文化(第3版)
中国传统建筑的起源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考古资料证明,进入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建造 房屋。
北方地区的先民们多选择在临河 的高地上建造自己的居室,最初的居 室 是向下掏挖,建造出竖穴式居室; 或在黄土断壁上横向掏挖,建造出横穴式居室 (后世之窑洞)。
竖穴式居室位于地表之下,不仅出入不便,而且雨水会直接灌入穴室内,因 此 先民们又继续探索建造进出方便、不受淹灌的居室。先民们不再深挖穴 坑,而是设法使居室更接近于地面,遂发明了半地穴式建筑。
1.中国传统建筑多为木结构建筑
2.中国传统建筑多为院落式的建筑群布局
3.中国传统建筑追求造型与装饰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第3版)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Hale Waihona Puke 中国传统建筑 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第3版)
中国传统建筑体现的儒家思想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中国传统建筑,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建筑群,都讲究对称布局。对称布局 体现了平衡的原则,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对称、平衡的原理,既被儒家当作一种思想方法,又被当作一种伦理道德 观,即“中庸”思想。
平衡的思想与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建筑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布局。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建筑 群,包括城市布局,都力求左右对称。儒家的平衡思想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通过 对称表现出来。即使不能对称,亦要使整体建筑体现平衡的原则。
内容提要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1.早期人类的居室,经历了从竖穴式、横穴式、半地穴式居室,到地面式、 干栏式居室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建造技术不断提高。榫卯技术的 问世,为建造结构更为复杂的木结构建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因此决定了 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结构和形制。

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与园林设计

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与园林设计

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与园林设计中国的建筑艺术和园林设计在古代就已经达到了令人惊叹的高度。

凭借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设计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

本文将探讨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和园林设计,并展示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一、建筑艺术的精髓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注重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指导。

它们从自然界中获取灵感,并将自然景观融入建筑设计中。

古代中国建筑强调物与人的和谐共生,注重呼应自然界的原则。

1. 传统建筑风格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

它们通常采用木材、瓦片和泥土等天然材料,建议结构稳定而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传统建筑以其雄伟的规模和精美的雕刻而闻名。

2. 建筑构造古代中国的建筑构造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以榫卯接头的方式进行拼接,形成稳定的结构。

此外,屋顶的设计也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建筑常常具有独特的弧形屋顶。

二、园林设计的瑰宝中国的园林设计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园林通过创造独特而和谐的空间,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 四大名园中国古代存在着四大名园:苏州园林、扬州园林、杭州西湖和北京颐和园。

这些名园经过精心设计,表现了中国园林设计的巅峰之作。

它们以小巧精致的布局和具有意义的景观著称。

2. 文化意蕴古代中国园林设计融合了文化和宗教的元素。

园林中的建筑和装饰物常常与历史故事、诗歌和艺术作品相关联,传达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三、建筑艺术与园林设计的意义中国的建筑艺术与园林设计不仅仅是建筑与景观的创作,它们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哲学内涵。

1. 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它们通过创造独特的空间和景观,让人们与自然亲密接触,体验到平静与美的感受。

2. 文化传承中国的建筑艺术与园林设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们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也传承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中国的古代建筑与园林

中国的古代建筑与园林

中国的古代建筑与园林古代中国的建筑和园林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的结晶,展现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艺术的追求。

这些建筑和园林不仅是实用的居住和休闲场所,更是艺术的杰作,反映着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的特点和魅力。

一、建筑与城市规划中国古代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要形式,并融入了石雕、瓷砖、彩绘等工艺技术。

建筑的设计注重均衡和谐,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和谐与平衡的价值观念。

比如,中国的传统宫殿建筑通常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象征着天人合一的理念。

而且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上,中国古代建材丰富多样,并且在工艺上做到了精雕细琢、注重细节,使得建筑物更加华丽而富有传统韵味。

另外,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也非常讲究。

古代中国的城市常见的规划方式是“四合院”,即以庭院为中心,四面围合起来的建筑群。

这种规划方式注重私密性和家庭价值观念,同时也提供了适宜的居住和交流环境。

古代的中国城市还注重功能分区,比如将商业区、居住区、官方办公区等划分得相对独立,有助于城市的有序运行和社会秩序的维持。

二、园林艺术中国的园林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美学价值而闻名于世。

中国古代园林主要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种形式,都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和追求精神内涵的审美观。

皇家园林通常以府邸为基础,采用了大规模的假山、湖泊、池塘等自然景观,同时结合了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使得园林更具诗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比如颐和园是一座典型的皇家园林,它充分利用了山水、建筑和艺术品等元素,创造了独特的景观氛围。

私家园林则更注重个人意境和居住环境的和谐统一。

这些园林常常是由贵族或文人雅士建造,通过布局、种植和装饰来表达主人的审美情趣和风格。

苏州的园林就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比如拙政园、留园等,它们以小巧精致的布局和精美的园林构件而闻名,营造出了恬静、私密和隐蔽的氛围。

三、建筑与园林的文化意义古代建筑与园林不仅仅是实用的居住和休闲场所,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建筑古代宫殿与园林的设计

中国传统建筑古代宫殿与园林的设计

中国传统建筑古代宫殿与园林的设计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古代宫殿与园林更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

在中国古代,宫殿与园林的设计非常注重平衡、和谐与美感,旨在创造一个理想的居住和游览环境。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建筑古代宫殿与园林的设计特点,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古代宫殿是中国帝王的居住与执政场所,其设计体现了中国古代尊王毕恭的文化价值观。

宫殿整体布局通常是以规划、对称和对景为特点。

例如,紫禁城是中国皇宫建筑的典范,它坐落在北京中轴线上,整体布局以南北中轴线为基准,左右对称,彰显皇宫的尊贵与权威。

宫殿内部的寝殿、朝堂等功能区划分清晰,格调高雅,精雕细琢的木质结构与壁画装饰,展示了中国建筑的独特造型美。

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它被视为人工创造的自然景观,使人们能够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放松。

中国的园林设计注重“舍得”和“删繁就简”两项原则,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淡泊和审美素养。

古代园林通常采用人工造山、修建水池等手法,创造了独特的山水画面和雅致的水景。

例如,《孟子·滕文公下》中提到的孟子整修的“梁园”,以山峦和水流勾勒出幽深而富有禅意的场景,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倾慕。

中国传统建筑古代宫殿与园林的设计理念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它们强调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醒人们要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各种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景观,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

借鉴古代宫殿与园林的设计理念,我们应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其次,古代宫殿与园林所展现的精细工艺与文化内涵也对现代建筑设计有所启示。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注重创新和功能性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

例如,在设计现代宫殿或办公楼时,可以运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元素,如琉璃瓦、螺钿等,让建筑不仅具有实用性,更具有文化底蕴。

第四章中国园林文化ppt课件

第四章中国园林文化ppt课件

1.北方园林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 多为都城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 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都较少。 由于风格粗犷,所以秀丽媚美显得不足。北方园 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 尤其以北京最多。
Strength
Threats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 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 美。因此,江南园林大多明媚秀丽、淡雅朴素、 曲折幽深,但由于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 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 州、扬州等地,期中尤其以苏州为代表。
课外拓展 萧何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 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 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 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 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 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 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 为,喜好黄老之术。汉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 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 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中国园林文化概述
一、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园林的特点 三、中国园林的分类
第二节 中国园林的典范
一、现存皇家园林 二、现存著名私家园林 三、现存著名寺庙园林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中国园林文化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被认为是世界园林之母, 世界艺术之奇观,不仅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画卷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而且给诗姐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

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艺术

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艺术

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艺术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这些古代建筑和园林既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艺术。

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精湛的工艺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古代建筑包括宫殿、陵墓、庙宇、园林等多种类型,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1. 宫殿建筑古代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以紫禁城为首的北京故宫是中国最著名的宫殿建筑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宫殿建筑注重规划和布局的和谐,建筑结构复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彰显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华丽和庄严。

2. 陵墓建筑中国古代陵墓建筑丰富多样,其中最著名的是明陵和秦陵。

明陵是明代帝王的陵墓,以其规模宏大和精确的布局而著名。

秦陵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秦的始皇帝陵墓,其规模庞大且保护完好,是中国陵墓建筑的杰作。

3. 庙宇建筑中国庙宇建筑广泛存在于全国各地,其中最著名的是北京的天坛。

天坛是中国古代皇帝祭祀天地的场所,其建筑规划严谨,建筑材料讲究,是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学术和工艺水平的代表作。

二、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以其诗意和山水画般的美丽景观而闻名于世。

在中国古代,园林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表达主人情感和展示个人品位的载体。

1. 皇家园林中国古代的皇家园林以其宏伟壮丽的规模和精美绝伦的景观而著名。

颐和园是中国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其园林设计巧妙,水与山相互交融,构成了和谐的自然风景。

2. 文人园林中国古代文人园林是以山水和人工构建的建筑物为主题,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

苏州的拙政园和丽水的天童山都是著名的文人园林代表。

这些园林以博物馆、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等为特色,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怀和哲学思想。

三、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艺术的意义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艺术不仅仅是美的体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
古典园林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起源
与发展的概况; 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主 要园林、构成要素和构 景手法; 掌握现存主要古典园林 的构成和特点。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重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
古典园林常见的构景手法
现存著名的古典园林
瞻园楹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 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小苑春回莺唤起一亭佳丽,看池边绿 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四、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造景手法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
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
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
藏后露”、“欲扬先抑”。
留园的舒啸亭
留园的可亭
北京恭王府花园的方亭
北京香山的清音亭
北京北海五龙亭
扬州瘦西湖 的五亭桥
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

苏州半园的半亭
豫园仰山堂

一、廊的特点
1. 廊子通常布置与两个建筑物或两个观赏点 之间,成为空间联系和划分的一种重要手 段。 2. 廊子是一种“虚”的建筑物,两排细细的 列柱顶着一个不太厚实的廊顶。 3. 廊子的结构构造及施工一般也比较简单。


当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
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
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 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 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 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计成的《园冶》是
中国古代造园专著, 也是中国第一本园 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按其活动对象可以归纳为两种:
一是带有供公众观赏游览性质的风 景名胜园林和寺庙园林; 另一种是纯属私有性质的帝王宫苑 和私家宅园。
中国四大名园
苏州四大园林 颐和园(北京), 宋代沧浪亭、 避暑山庄(河北承德) 元代狮子林、 明代拙政园、 拙政园(江苏苏州) 清代留园 留园(江苏苏州 )
颐 和 园 长 廊
颐和园的长廊彩绘
属于“苏式彩画”,是中国 木结构建筑上的装饰艺术。 1990年,颐和园长廊被评为 世界上最长的画廊。
耦园的曲廊
网师园的边廊

2. 单面空廊
一边为空廊面向主要景色,另一边沿墙或 附属于其他建筑物,形成半封闭的效果。 如:狮子林,苏州留园。
狮子林的单面廊

3. 复廊



三种类型: 土 筑 山 全石叠山 叠山砌石
山——园林的骨骼
作用 分割空间,形成不同的景区
形成园林的制高点,登高远眺
山是游人审美的对象,给人带来 美的联想。

“太湖石”,人们惯用“皱、透、 漏、瘦”来概括它的特点。唐代诗人 白居易在《太湖石记》中有“石有聚 族,太湖为甲”之句。
鉴赏湖石的标准 瘦

二、廊的类型
从廊的横剖面来看,可分为四种形式:双
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 从廊子的总体造型看,又可把廊分成:直 廊、曲廊、回廊、爬山廊、叠落廊、水廊、 桥廊等。

1. 双面空廊
在建筑之间按一定的设计意图联系起来 的直廊、折廊、回廊、抄手廊等,多采用 双面空廊的形式。 如:北京颐和园的长廊,苏州留园的曲廊。
狮子林
圆明园盛时全景模型展
豫园
凡 尔 赛 宫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1、从利用自然山川林木到人工造园开始时期 (公元前4000—前500年左右) “囿” 2、造园大发展,园艺大提高的秦汉时期 “苑” 如:秦始皇的上林苑。 挖湖堆山 为中国自然式山水奠定了基础 3、城市绿化发展、寺观园林兴起的两晋南 北朝时期(公元265—589年) 别墅式庄园、城内的宅院
复廊是在双面空廊的中间隔一道墙,形成两 侧单面空廊的形式。 如:苏州沧浪亭的复廊,怡园的复廊。
沧浪亭的复廊
复廊中漏窗
沧浪亭的复廊

4. 双层廊
双层廊可供人们在上下两层不同高度的 廊中观赏景色。 如:北海琼道北端的“延楼”,扬州的 寄啸山庄。
北海延楼双层长廊
(五)
楹联、匾额 楹联碑刻:它可使文景有意、 画景有情,在造园中起润饰景色、 提示意境的作用。不管是直抒 胸臆,还是含蓄藏典,游人都能 从中领悟到景致的意境。
一、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什么是园林
在中国,园林又称园、囿、苑、庭园、园
池、山池、山庄、别业等。
西方各国则称之为garden、park、
landscape garden等。

园林即是在一定空间, 由山、水、动植物和建筑 物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 综合自然整体。 园林是一种空间艺术, 是自然美与古典美高度的 统一。
最好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 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
除花木外,草皮也十分重要,平坦 或起伏或曲折的草皮,也体现了自 然美。 “岁寒三友” : 松、竹、梅 无锡的梅园因园内植梅树而得名, 扬州个园也因园内种竹,故取名个 园。
竹径通幽
风入寒松声自古
拙政园松风水阁
鹅掌楸主要观赏其叶形
拙政园听雨轩的芭蕉
水池边上种柳
狮子林的暗香疏影楼
香 洲
玉兰堂


鸟 鸳鸯

放鹿养鹤
动 物

金鱼
蝉鸣
(四)园林建筑
实用和观赏双重功能
园林建筑除了满足游人遮荫避雨、驻
足休息、林泉起居等多方面的实用要求,
还起着园林景象构图中心的作用和较高的
观赏性
庭 园 建 筑
余荫山房——门楼
紫 荆 主 要 赏 其 春 花
桂花主要可闻其秋香
成片的松树可以形成“松涛”声
月季花从春至秋,花开不断,既可观也赏形,又可闻香
但在冬天来临时剪去枝条堆土防寒,就谈不上观赏了。 若在其背后衬以以常绿树,则可弥补冬季之枯燥
国树——银杏
蕉 叶 半 黄 荷 叶 碧 , 两 家 秋 雨 一 家 声
江南一带的厅堂
上海豫园的仰山堂是一座临池水阁,下层是 “仰山堂”,上层是“卷雨楼”。
苏州拙政园鸳鸯厅面阔三间,外观为硬山顶, 平面呈方形,四隅均建有四角攒尖的精巧耳房。北 厅为三十六鸳鸯馆,南厅称十八曼陀罗花馆。
瞻园
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一座园林,始建于
明嘉靖年间,原为明代开国功臣徐达七世孙太 子太保徐鹏举府第的西花园。园中以假山及水 榭著称。假山“仙人峰”相传为宋徽宗时“花 石纲”遗物,静妙堂为面阔三间的鸳鸯厅。
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

中国园林中水榭的典型形式:
1. 在水边架起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 一部分伸入水中。 2. 平台靠岸部分建有长方形的木构单体建 筑(此建筑有时整个覆盖平台) 。 3. 屋顶一般为造型优美的卷棚歇山式,建 筑立面多为水平线条 。
江南园林中的水榭
拙政园的芙蓉榭
江南园林中的水榭
耦园的山水间
江南园林中的水榭
上海南翔古漪园的浮筠阁
江南园林中的水榭
扬州冶 春园临 河而筑 的“茅 盖水榭”
岭南园林中的水榭
清晖园的水榭

2、榭与水面、池岸的关系
作为一种临水的建筑物,就一定要使建
筑与水面和池岸很好地结合。
江南园林中的水榭
平湖秋月

舫是仿造船的造型在园林的湖泊中

漏 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山与水关系 明人邹迪光:“园林之胜,惟 是山与水二物,无论二者俱无,与有
山无水、有水无山,不足称奇。”山
得水而媚,水得山而活。
苏州留园中的冠云峰具有瘦、透、漏、皱的特点, 是太湖石中的精品。
环秀山庄湖石假山
上海豫园黄石假山
(三)花木
一要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
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 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 二要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 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 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等; 三要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
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形建筑物,供人 们在内游玩饮宴、观赏水景,身临 其中有乘船荡漾于水上的感受。 舫的基本形式同真船相似,一般分 为船头、中舱、尾舱三部分。首尾 舱顶则为歇山式样,轻盈舒展。
江南园林中的舫
拙政园的香洲
皇家园林中的舫
颐和园石舫“清宴舫”,全长30米,上部的 舱楼原是木结构,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重 建时改成现在的西洋楼建筑式样。
(三)帝王宫苑 最早出现的园林类型 特点: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现存的著名皇家园林有:
北京颐和园 北海公园
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规模浩大、面积广阔
颐和园
建设恢宏、金碧辉煌,尽显帝王气派
圆明园
建筑风格多姿多彩
功能齐全
颐和园苏州街
(四) 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又称 “府宅园林”,是建 在城市府邸宅院里的园林。 特点: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
瞻园静妙堂
皇家园林中的殿堂
颐和园涵虚堂为南湖岛中的主体建筑,单 层望檐阁,是观看昆明湖水军操练的地方。
楼阁:是园林中的高层建筑,可登高望远, 游憩赏玩之用, 一般认为重屋为楼,重 厅四面有窗者为阁。

1、榭的特点与形式
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
《园冶》上说:“榭者,藉也。藉景而
(一)邑郊风景园林
性质上很接近现代公园 典型例子: 苏州的石湖和虎丘; 无锡的锡山和惠山; 南京的钟山; 杭州的西湖 ;

西 湖 十 景 之 曲 院 风 荷
(二) 寺观园林 天下名山僧占多 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 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
园林化环境。
扬 州 大 明 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