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课时练:6 16章动量单元测试卷 PDF版含答案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中物理选修3-5课时练习:16-3

16.3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1、(多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量改变,则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C.物体的动量发生改变,其动能一定发生改变D.物体的动能改变,其动量一定发生改变。
2、(多选)下列运动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动量变化完全相同的是( ).A.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B.平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C.匀速圆周运动D.匀速直线运动3、如图所示,p、p’分别表示物体前、后的动量,短线表示的动量大小为15kg·m/s,长线表示的动量大小为30kg·m/s,箭头表示动量的方向.在下列所给的四种情况下,物体动量改变量相同的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如图所示,三辆完全相同的平板小车a、b、c成一直线排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c 车上有一小孩跳到b车上,接着又立即从b车跳到a车上.小孩跳离c车和b车时对地的水平速度相同.他跳到a车上相对a车保持静止,此后()A.a、b两车运动速率相等B.a、c两车运动速率相等C.三辆车的速率关系v c>v a>v bD.a、c两车运动方向相同5.(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M内有一弹簧被A和B两物体压缩,A和B的质量之比为1∶2,它们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释放弹簧后物体在极短时间内与弹簧分开,分别向左、右运动,两物体相对小车静止下来,都未与车壁相碰,则() A.B先相对小车静止下来B.小车始终静止在水平面上C.最终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D.最终小车相对水平面位移向右6.一辆平板车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上一人(原来也静止)用大锤敲打车的左端,如图所示,在锤的连续敲打下,这辆平板车将( )A.左右来回运动B.向左运动C.向右运动D.静止不动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环形轨道,在轨道内放入两个质量分别是M和m的小球(均可看做质点),两球间夹着少许炸药.开始时两球接触,点燃炸药爆炸后两球沿轨道反向运动一段时间后相遇.到它们相遇时,M转过的角度θ是多少?8.甲、乙两小孩各乘一辆冰车在水平冰面上游戏,甲和他的冰车质量共为M=30 kg,乙和他的冰车质量也是30 kg,游戏时,甲推着一个质量为m=15 kg的箱子和他一起以大小为v0=2.0 m/s的速度滑行,乙以同样大小的速度迎面滑来,为了避免相撞,甲突然将箱子沿冰面推给乙,箱子滑到乙处时,乙迅速把它抓住,若不计冰面的摩擦力,求:(1)甲至少要以多大的速度(相对地面)将箱子推出,才能避免与乙相撞?(2)甲推出箱子时对箱子做了多少功?9.从地面竖直向上发射一颗礼花弹,当它上升到距地面500 m时竖直上升速度为30 m/s,此时礼花弹炸裂成质量相等的两部分(火药质量不计),其中一部分经10 s竖直落回发射点,求炸裂时另一部分的速度大小及方向.(g=10 m/s2)10.质量为M=2 kg的小平板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车的一端静止着质量为m A=2 kg的物体A(可视为质点),如图所示,一颗质量为m B=20 g的子弹以600 m/s的水平速度射穿A 后,速度变为100 m/s,最后物体A仍静止在平板车上,若物体A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 m/s2,求平板车最后的速度是多大?11.如图所示,将两条磁性很强且完全相同的磁铁分别固定在质量相等的小车上,水平面光滑,开始时甲车速度大小为3 m/s,乙车速度大小为2 m/s,相向运动并在同一条直线上.求:(1)当乙车的速度为零时,甲车的速度是多少?(2)若两车不相碰,试求出两车距离最短时,乙车速度为多少?12.如图所示,甲车的质量是2 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上表面光滑,右端放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物体.乙车质量为4 kg,以5 m/s的速度向左运动,与甲车碰撞以后甲车获得8 m/s 的速度,物体滑到乙车上.若乙车足够长,上表面与物体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物体在乙车上表面滑行多长时间相对乙车静止?(g取10 m/s216.3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参考答案1、AC 2、AB 3、C 4、C 5、ACD 6、A7.2πmM+m8.(1)5.2 m/s(2)172.8 J9.60 m/s,方向竖直向上10.2.5 m/s11.(1)1 m/s(2)0.5 m/s 12.t=0.4 s。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中物理选修3-5课时训练:18-4

第4节 波尔的原子模型一。
选择题1、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后( )A .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B .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C .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减少D .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2、一个氢原子从3n =能级跃迁到2n =能级,该氢原子( )A .放出光子,能量增加B .放出光子,能量减少C .吸收光子,能量增加D .吸收光子,能量减少3、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 1,激发态能量为21n E E n =(取∞→n 时E n =0),其中n=2,3,……。
用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A .134-E hc B .12-E hc C .14-E hc D .19-E hc4、已知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现用光子能量介于10~12.9 eV范围内的光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照射光中可能被吸收的光子能量有无数种B .在照射光中可能被吸收的光子能量只有3种C .照射后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10种D .照射后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3种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要吸收能量B .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故可以根据原子光谱来鉴别物质C .大量原子从n=3的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光谱线有6种D .氢原子光谱线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6、处于n=3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 )A .1种B .2种C .3种D .4种7、按照波尔理论,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半径为r a的圆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到半径为r b的圆轨道上,则在此过程中()A.原子要发出某一频率的光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B.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C.原子要发出一系列频率的光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D.原子要发出一系列频率的光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也增大8、大量氢原子从n=5的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光谱线条数是()A.4条 B.6条 C.8条 D.10条9、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大量能量为12.76eV的光子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发射出不同波长的光波,其中最多包含有几种不同波长的光波?()A.3种 B.4种 C.5种 D.6种10、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当氢原子从4n=能级跃迁到2n=能级时,辐射出光子a;当氢原子从3n=能级跃迁到1n=能级时,辐射出光子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子a的能量大于光子b的能量B.光子a的波长小于光子b的波长C.b光比a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D.在同种介质中,a光子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子的传播速度第4节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D2、B3、C4、B5、B6、C7、A8、D9、D 10、D。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物理选修3-1课时练:第三章 第6

第三章 第6节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2)复合场组合场问题1(多选)、(2011年杭州十四中高二检测)一个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 0垂直于电场方向向右射入匀强电场区域,穿出电场后接着又进入匀强磁场区域.设电场和磁场区域有明确的分界线,且分界线与电场强度方向平行,如图3-6-23中的虚线所示.在下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2、如图3-6-28所示,有界匀强磁场边界线SP ∥MN ,速率不同的同种带电粒子从S 点沿SP 方向同时射入磁场.其中穿过a 点的粒子速度v 1与MN 垂直;穿过b 点的粒子速度v 2与MN 成60°角,设二粒子从S 到a 、b 所需时间分别为t 1和t 2,则t 1∶t 2为(重力不计)( )A .1∶3B .4∶3C .1∶1D .3∶23.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先通过匀强电场E ,后通过匀强磁场B ,如图3-6-30甲所示,电场和磁场对该粒子做功为W 1.若把该电场和磁场正交叠加,如图乙所示,再让该带电粒子仍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v 0<E B)穿过叠加场区,在这个过程中电场和磁场对粒子做功为W 2,则( )A .W 1<W 2B .W 1=W 2C .W 1>W 2D .无法判断4.(多选)在空间某一区域里,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E 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 ,且两者正交;有两个带电油滴,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两油滴一定相同的是( )A. 带电性质B. 运动周期C. 运动半径D. 运动速率5.(多选)如图所示,某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已知一离子在电场力和磁场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曲线acb 运动,到达b 点时速度为零,c 点为运动的最低点,则( )A .离子必带负电B .a .b 两点位于同一高度C .离子在c 点速度最大D .离子到达b 点后将沿原曲线返回a 点6、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16

第16章《动量守恒定律》章末测试题(二)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质量为3 kg 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 kg 的木块放在木板上,它们之间有摩擦,木板足够长,两者都以4 m/s 的初速度向相反方向运动.当木板的速度为2.4 m/s 时,木块( )A.处于匀速运动阶段B.处于减速运动阶段C.处于加速运动阶段D.静止不动2.如图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质量相等的小滑块P 和Q 都可以视作质点,Q 与轻质弹簧相连,设Q 静止,P 以某一初动能E0水平向Q 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若整个作用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用E1表示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用E2表示Q 具有的最大动能,则( )A .201E E =B .01E E =C .202E E =D .02E E =3.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静止木块(不是紧捱着),枪沿两个木块连线方向以一定的初速度发射一颗子弹,子弹分别穿过两个木块。
假设子弹穿过两个木块时受到的阻力大小相同,且子弹进入木块前两木块的速度都为零。
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那么子弹先后穿过两个木块的过程中( )A.子弹两次损失的动能相同B.每个木块增加的动能相同C.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相同D.每个木块移动的距离不相同4.如图所示,一个木箱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内粗糙的底板上放着一个小木块。
木箱和小木块都具有一定的质量。
现使木箱获得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 0,则( )A .小木块和木箱最终都将静止B .小木块最终将相对木箱静止,二者一起向右运动C .小木块在木箱内壁将始终来回往复碰撞,而木箱一直向右运动D .如果小木块与木箱的左壁碰撞后相对木箱静止,则二者将一起向左运动5.质量为m a =1kg ,m b =2kg 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发生碰撞,碰撞前后两球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碰撞属于( )A .弹性碰撞B .非弹性碰撞C.完全非弹性碰撞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6.人的质量m=60kg,船的质量M=240kg,若船用缆绳固定,船离岸1.5m时,人可以跃上岸。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课时练:15 19.3、19.4 放射线的应用与防护 P

8、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为
4 2
He
+
14 7
N
→
187O
+
11H
,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此实验发现了质子
B.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γ射线
C.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α射线
D.原子核在人工转变过程中,电荷数可能不守恒
9、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了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下列
D. H+ H→ He+ n
A.α 粒子散射实验表明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B.石墨在反应堆起到降低核反应速度的作用
C.燃料铀在反应堆中发生裂变反应
D.将铀棒插入得更深些,反应堆的核反应速度将降低
6、日本东部海域 9.0 级大地震所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让全世界都陷入了恐慌.下面有关
核辐射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C.铀核的一种典型裂变方程为: U→ Ba+ Kr+2 n
D.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降低其温度,它的半衰期将发生改变 2、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碳 14 原子核发生了某种衰变,已知放射出的粒子速度方向 及反冲核的速度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它们在磁场中运动的径迹是两个相内切的圆,两圆的 直径之比为 7:1,如图所示.则碳 14 的衰变方程为( )
邢台二中题库 物理 选修 3-5 第十九章 出题人:董保其 审核人:王立峰
19.3-19.4 探测放射线的方法;放射线的应用与防护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通过对 α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质子与中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发生质量亏损并释放能量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课时练:2 16.2动量和动量定理 PDF版含答案

16.2 动量和动量定理一、单项选择1、将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在距水平地面同一高度处,分别以v和2v的速度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则( )A.甲物体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任何相等时间内它的动量变化都不同B.甲物体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任何相等时间内它的动能变化都相同C.两物体落地时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相同D.两物体落地时重力的功率不同2、在光滑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经过时间t后,动量为p,动能为E k;若该物体在此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出发,仍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则经过时间2t后物体的( ) A.动量为4p B.动量为p C.动能为4E k D.动能为2E k3、质量相等的两物块A、B,紧靠在一起,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恒力F 作用下,经ts下述正确的是( )A.A对B做的功,在数值上大于B对A做的功B.力F的冲量等于A、B物体动量的增量C.力F的功,等于A、B物体动能的增量D.力F对A做的功小于A对B做的功二、多项选择4、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人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人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过程Ⅱ,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Ⅰ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B.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I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C.Ⅰ、Ⅱ两个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冲量等于零D.过程Ⅱ中钢珠的动量改变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的冲量5、有关实际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靠喷出气流的反冲作用而获得巨大速度B、体操运动员在着地时曲腿是为了减小地面对运动员的作用力C、用枪射击时要用肩部抵住枪身是为了减少反冲的影响D、为了减轻撞车时对司乘人员的伤害程度,发动机舱越坚固越好6、如图所示,一物体分别沿三个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从顶端下滑到底端C、D、E处,三个过程中重力的冲量依次为I1、I2、I3,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依次为△P1、△P2、△P3,则有( )A.三个过程中,合力的冲量相等,动量的变化量相等B.三个过程中,合力做的功相等,动能的变化量相等C.I1<I2<I3,△P1=△P2=△P3D.I1<I2<I3,△P1<△P2<△P3三、计算题7、一质量为0.1kg的小球从0.80m高处自由下落到一厚软垫上,若从小球接触软垫到小球陷至最低点经历了0.20s,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这段时间内软垫对小球的平均作用力为多大?(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8、如图所示,在倾角α=37°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5 kg的物体沿斜面滑下,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物体下滑2 s的时间内,物体所受各力的冲量.(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物理选修3-1课时练:第二章第一

第二章·第一节 电源和电流知识点一:电流的产生及电源1.(多选)关于电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只要将导体置于电场中,导体中就有持续电流B .电源的作用是可以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C .导体中没有电流时,就说明导体内部的电荷没有移动D .恒定电流是由恒定电场产生的2.(多选)电流通过生命机体或多或少都能传导,其电流的传导主要是靠( )A .自由电子导电B .离子导电C .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D .质子导电3.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我们把大小、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B .恒定电流是由恒定电场产生的C .导体中没有电流时,就说明导体内部的电荷没有移动D .由I =q t可知,电流越大,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就越多 知识点二:恒定电流4. (多选)如图所示是一款MP4播放器,随着这种产品的出现,人们可以在旅途中观看电影,让原本枯燥的旅途变得充满乐趣.MP4的充电电流多为锂电池,假设锂电池的充电电流为500mA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1s 通过电池某一横截面的电量为500CB .1s 通过电池某一横截面的电量为0.5CC .充电过程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D .充电过程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5.(多选)如图所示,将左边的铜导线与右边的铝导线连接起来,已知铝导线的横截面积是铜导线横截面积的两倍,在铜导线上取一个截面A ,在铝导线上取一个截面B ,若在1秒内垂直地通过它们的电子数相等,那么,通过这两个截面的( )A .电流相等B .电流不相等C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相等D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不相等6.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就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B .在电解质溶液中有自由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电流方向不能确定C .不论何种导体,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D .电流的方向有时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有时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知识点三:电流的微观解释7.如图所示,一根截面积为S 的均匀长直橡胶棒上均匀带有负电荷,每米电荷量为e ,当此棒沿轴线方向做速度为v的匀速直线运动时,由于棒运动而形成的等效电流大小为nes 1v =ne I v=( )A .vq B.q vC .qvSD .qv/S 8.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越多,电流越大B .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电流越大C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D .因为电流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9.有一横截面积为S 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为I ,设每单位体积的导线中有n 个自由电子,电子的电荷量为q ,此时电子的定向移动速度为v ,在 Δt 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A .nvSB .nvΔtC .q t I ∆D .Sqt I ∆ 10.一段粗均匀的金属导体的横截面积是S ,导体单位长度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 ,金属内的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p ,自由电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速度为V0,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为I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为v0B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为C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为真空中的光速cD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为11.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储存环是长为240m 的近似圆形轨道,当环中的电流为10mA 时,若电子的速率为十分之一光速,则在整个环中运行的电子数目是多少?12.如图所示,在NaCl 溶液中,正、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如图所示,若测得2s 内有1.0×1018个Na +和Cl -通过溶液内部的横截面M ,试问:溶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电流多大?。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中物理选修3-5课时训练:第十

第十七章 单元测试卷一。
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紫外线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效应现象,则用红光照射也一定有光电效应现象B .X 射线既有粒子性,也有波动性,它的波动性比粒子性更加明显C .光波、德布罗意波都是概率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等D .物体在高温时辐射可见光,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辐射红外线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B .若使用某种频率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需增大入射光光照强度才行C .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D .用一束绿光照射某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若换成紫光来照射该金属,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E .将核子束缚在原子核内的核力,是不同于万有引力和电磁力的另一种相互作用3.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在短时间内能吸收到一个光子而从金属表面逸出。
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电效应,这已被实验证实。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如图。
用频率为ν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k ,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同样频率为ν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 ,则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 ,即将阴极k 接电源正极,阳极A接电源负极,在kA 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 ,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 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 为逸出功,h 为普朗克常量,e 为电子电量)( )A .h W U e e ν=- B .2h W U e eν=- C .2U h W ν=- D .e W e h U -=25ν 4.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
A .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B.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C.人们利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5.三种不同的入射光A、B、C分别射在三种不同的金属a、b、c表面,均恰能使金属中逸出光电子,若三种入射光的波长λA>λB>λC,则()A.用入射光A照射金属b和c,金属b和c均可发生光电效应现象B.用入射光A和B照射金属c,均可使金属c发生光电效应现象C.用入射光C照射金属a与b,金属a、b均可发生光电效应现象D.用入射光B和C照射金属a,均可使金属a发生光电效应现象6.一单色光照到某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无论增大入射光的频率还是增加入射光的强度,金属的逸出功都不变B.只延长入射光照射时间,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加C.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D.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逸出所经历的时间将缩短E.只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增多7.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B.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8.利用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B.电子吸收光子后一定能从金属表面逸出,成为光电子C.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吸收若干个光子,积累了足够的能量后才能从金属表面逸出D.无论光子能量大小如何,电子吸收多个光子并积累了能量后,总能逸出成为光电子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B、波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D、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10.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 单元测试卷
一。
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平板车,车的两端分别站着人A 和B ,A 的质量为m A ,B 的质量为m B ,m A >m B .最初人和车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两人同时由静止开始相向而行,A 和B 对地面的速度大小相等,则车()
A.静止不动 B.左右往返运动 C.向右运动 D.向左运动
2、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 的不稳定原子核,当它放射出质量为m 、速度为v 的粒子后,原子核剩余部分的速度为()
A.-v B.m M mv -- C.M m mv -- D.M
mv - 3、玻璃杯从同一高度落下掉在石头上比掉在草地上容易碎是由于玻璃杯与石头撞击过程中( )
A.玻璃杯的动量较大 B.玻璃杯受到的冲量较大
C.玻璃杯的动量变化较快 D.玻璃杯的动量变化较大
4、玻璃茶杯从同一高度掉下,落在水泥地上易碎,落在海锦垫上不易碎,这是因为茶杯与水泥地撞击过程中( )
A.茶杯动量较大
B.茶杯动量变化较大
C.茶杯所受冲量较大
D.茶杯动量变化率较大 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从半径为R 的光滑半圆槽的最上端由静止滑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圆槽不动,m 可滑到右边的最高点
B.若地面光滑,m 也可滑到右边的最高点
C.若圆槽不动,m 滑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若地面光滑,m 和半圆槽在滑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动量也守恒 6、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 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 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其中,将弹簧压缩到最短.若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为系统,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 )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A 系在长为l 的轻绳一端,另一端系在质量为M 的小车支架的O 点.现用手将小球拉至水平,此时小车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放手让小球摆下与B 处固定的橡皮泥碰击后粘在一起,则在此过程中小车的位移是( )
A.向右,大小为l B.向左,大小为l
C.向右,大小为l D.向左,大小为l
8、在光滑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经过时间t后,动量为p,动能为
E k;若该物体在此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出发,仍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则经过时间2t后物体的( )
A.动量为4p B.动量为p C.动能为4E k D.动能为2E k
9、如图小球A和小球B质量之比为1:3,球A用细绳系住,绳子的另一端固定,球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当球A从高为h处由静止摆下,到达最低点恰好与球B弹性正碰,则碰后球A能
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
A.h B.C.D.
10、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两个小车A和B之间用轻质弹簧相连,它们以共同的速度v0向右匀速运动,A、B的质量分别为m和2m.有一质量为m的黏性物体C从高处自由落下,正好落在A车上,并与之迅速粘合在一起,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C落入A车的过程中,A、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C落入A车的过程中,A、C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C落入A车的过程中,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D.A、B、C三者共速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11、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人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人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过程Ⅱ,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B.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I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
C.Ⅰ、Ⅱ两个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冲量等于零
D.过程Ⅱ中钢珠的动量改变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的冲量
12、如图所示为a、b两小球沿光滑水平面相向运动的v-t图。
已知当两小球间距小于或等于L时,受到相互排斥的恒力作用,
当间距大于L时,相互间作用力为零。
由图可知( )
A.a球的质量大于b球的质量
B.a球的质量小于b球的质量
C.t l时刻两球间距最小
D.t3时刻两球间距为L
二。
计算题
13、某宇航员在太空站内做了如下实验:选取两个质量分别为m A=0.1 kg、m B=0.2 kg的小球
A、B和一根轻质短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小球A粘连,另一端与小球B接触而不粘连.现使小球A和B之间夹着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处于锁定状态,一起以速度v0=0.1 m/s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突然解除锁定(解除锁定没有机械能损失),两球仍沿原直线运动,从弹簧与小球B刚刚分离开始计时,经时间t=3.0 s,两球之间的距离增加了s=2.7 m,求弹簧被锁定时的弹性势能E p.
14、如图所示,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其图示直角边长分别为a 和b。
设B 与水平地面无摩擦,当A 由O 顶端从静止开始滑到B 的底端时,B 的水平位移是
多少?
15、一质量为0.1kg 的小球从0.80m 高处自由下落到一厚软垫上,若从小球接触软垫到小球陷至最低点经历了0.20s,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这段时间内软垫对小球的平均作用力为多大?
(取g=10m/s 2,不计空气阻力)
16、在高为h=10 m 的高台上,放一质量为M=9.9 kg 的木块,
它与平台边缘的距离L=1 m.今有一质量为m=0.1 kg 的子弹以
v 0的水平向右的速度射入木块(作用时间极短)
,并留在木块中,如图所示.木块向右滑行并冲出平台,最后落在离平台边
缘水平距离为m 处,
已知木块与平台的动摩擦因数μ=920
,g 取10 m/s 2,求: (1)木块离开平台时的速度大小;
(2)子弹射入木块的速度大小.
17、如图为实验室中“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装置示意图
(1)若入射小球A 质量为m 1,被碰小球B 质量为m 2,则
A.m 1>m 2 B.m 1<m 2 C.m 1=m 2
(2)为完成此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 .(填下列对应的字母)
A.直尺 B.游标卡尺 C.天平 D.弹簧秤E.秒表.
18、(1)如图所示,有人对“利用频闪照相研究平抛运动规律”装置进行了改变,在装置两侧都装上完全相同的斜槽A、B,但位置有一定高度差,白色与黑色的两个相同的小球都由斜槽某位置静止开始释放。
实验后对照片做一定处理并建立直角坐标系,得到如图所示的部分小球位置示意图。
(1)观察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可以发现,斜槽末端都接有一小段水平槽,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多选题)根据部分小球位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闪光间隔为0.1s
B.A球抛出点坐标(0,0)
C.B球抛出点坐标(0.95,0.50)
D.两小球是从斜槽的相同位置被静止释放的
(3)若两球在实验中于图中C位置发生碰撞,则可知两小球释放的时间差约为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