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小雨沙沙》教案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小雨沙沙-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小雨沙沙-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小雨沙沙-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音符,并能分辨它们的高低;2.了解自然状态下的声音和人工音效的区别;3.发出音符“do、re、mi、fa、sol”并能够较准确地辨别它们的高低;4.能够识别并模仿小麻雀的求偶声。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自然状态下的声音和人工音效教学内容自然状态下的声音和人工音效的区别。

教学方法教师先让学生们观察一些自然状态下的声音,比如:水流、鸟鸣、风声等。

然后再放发出来的人工音效,比如:汽车喇叭声、打雷声等。

让学生们分别听听自然状态下的声音和人工音效的区别。

2. 五声音阶教学内容五声音阶以及发音要领,“do、re、mi、fa、sol”的高低。

教学方法首先通过简单的演唱活动来教授“do、re、mi、fa、sol”的高低。

让学生们一起唱出这些音符,并指导他们正确的发音方法。

然后再向学生们展示一个五声音阶的抽屉,让学生们体验这五种音符的高低层次关系。

3. 小麻雀的求偶声教学内容小麻雀的求偶声。

教学方法首先向学生们播放小麻雀的求偶声,让他们仔细听一听。

然后再让学生们模仿小麻雀的声音,尝试发出相似的声音。

三、教学流程第一节课课堂活动1.开学典礼,介绍新学期的课程安排,介绍音乐课学习内容涉及的内容。

2.观察自然状态下的声音和人工音效的区别。

3.五声音阶的介绍。

教授发音方法,并演示五声音阶抽屉。

课后活动1.回家后继续观察自然状态下的声音和人工音效的区别。

2.通过电脑等软件学习五声音阶。

第二节课课堂活动1.学生们分享昨天回家后的观察结果和学习成果。

2.小麻雀的求偶声。

向学生们播放小麻雀的求偶声,让他们尝试模仿。

课后活动通过观察自然状态下的声音和人工音效的变化,提高对声音的分辨能力,学生们可以继续练习唱歌。

第三节课课堂活动1.五声音阶的练习。

学生们轮流演唱五声音阶,教师根据音高进行点评。

2.小麻雀求偶声的演练。

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学习和模仿练习,并记录下小麻雀的求偶声。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小雨沙沙》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小雨沙沙》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小雨沙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雨沙沙》是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童趣,通过描绘小雨沙沙落下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歌曲共有四句歌词,节奏简单,易于学生学唱。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歌曲的学习,还包括对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如节奏、音高、旋律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但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相对较弱。

在《小雨沙沙》这首歌曲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简单的节奏和音高,以及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小雨沙沙》这首歌曲,并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高。

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如强弱、快慢等。

3.通过学习《小雨沙沙》,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雨沙沙》歌曲的演唱,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

2.教学难点:音乐基本表现手法的运用,如强弱、快慢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小雨沙沙》,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音乐基本知识和表现手法。

3.实践法:学生通过演唱、节奏练习等实践活动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小雨沙沙》的歌词、图片、音乐基本知识等内容。

2.教学乐器:钢琴、鼓等。

3.教学材料:乐谱、歌词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小雨沙沙》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对《小雨沙沙》产生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小雨沙沙》的歌词和乐谱,引导学生观察歌词和乐谱的特点,如节奏、音高、旋律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练习,重点关注学生的节奏和音高准确性。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钢琴、鼓等乐器,帮助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知识。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演唱,让学生在合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人音版 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一课《小雨沙沙》(教案)

人音版 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一课《小雨沙沙》(教案)

第一课第三课时小雨沙沙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和表现歌曲的方式,用音乐描绘美丽的大自然,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充分而完整的聆听歌曲,并且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能够自主创编伴奏谱并选择合适的乐器边奏边唱,能够用动作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情绪。

教学重点: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以及对唱的方法完整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运用象声词进行二声部的情境创设,培养多声部音乐感受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资源准备:钢琴、ppt、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练声导入1、复习已学音符1、2、3、52、导入“小雨”主题师:还记得这四幅图片吗?我们之前只模仿了它们的声音,今天我们能不能把声音加上合适的节奏呢?风声:X –呼–雨声:X X嘀嗒风吹动风铃声:X X X X丁零丁零把带有象声词的节奏融入“sol”“mi”,并加入练声曲,再次巩固音高。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描写的就是第二幅图,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三、新课教授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师:请同学们完整的聆听这首歌曲,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你能看到一副怎样的画面呢?这首歌曲中谁在说话呀?生聆听教师范唱歌曲。

2、加入双声部,再次熟悉歌曲师: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当你听老师唱到小雨“沙沙沙”的声音时,请同学们模仿春风的声音,用跟老师一样的速度,用sol的音高演唱“呼呼呼”。

生再次熟悉歌曲,同时做双声部练习。

3、师生合作演唱乐谱师:同学们,看了乐谱你们应该发现有我们学过的音符,现在老师和大家配合,一起来演唱一下这首歌的谱子,同学们演唱“sol”“mi”这两个音,其余的老师来演唱。

第二遍演唱提示学生加入手势。

4、填入歌词,完整演唱师: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来示范一下这首歌,听的时候也可以跟随老师一起默唱。

生对口型无声演唱,在充分聆听歌曲的同时再次巩固歌曲音准。

师:相信同学们都已经学会这首歌了,现在大家一起来试试看吧,请同学们用优美的声音表现出小雨落下的画面。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小雨沙沙》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小雨沙沙》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小雨沙沙》教案第一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小雨沙沙》教案《小雨沙沙》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演唱歌曲《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里小雨和种子的形象,懂得种子发芽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同时能联想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家人的培养。

3、“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通过扮演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内心想法。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歌曲《小雨沙沙》是九年义务教育(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下雨了》中的一首歌曲。

教材特点:《小雨沙沙》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歌曲,歌词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渗透了种子离不开雨露的科学知识,富有寓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学本课还可以充分利用其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操的教育。

这是一首2/4拍的活泼的歌曲,共有四个乐句。

第一、二句以变化重复的手法用xx x| xx x节奏生动地描述了下小雨“沙沙”声。

第三、四乐句采用紧缩的手法表现了种子要发芽、生长的迫切心情,整首歌如同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图画,使人精神奋发。

歌曲《小雨沙沙》是九年义务教育(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下雨了》中的一首歌曲。

教材特点:《小雨沙沙》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歌曲,歌词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渗透了种子离不开雨露的科学知识,富有寓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学本课还可以充分利用其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操的教育。

这是一首2/4拍的活泼的歌曲,共有四个乐句。

第一、二句以变化重复的手法用xx x| xx x节奏生动地描述了下小雨“沙沙”声。

第三、四乐句采用紧缩的手法表现了种子要发芽、生长的迫切心情,整首歌如同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图画,使人精神奋发。

教学重难点:一、学习歌曲《小雨沙沙》,能用各种音乐活动来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二、歌表演。

1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简谱) 小雨沙沙》4

1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简谱) 小雨沙沙》4

小雨沙沙一、教学内容:人音版义务教育音乐一年级下册《小雨沙沙》。

二、作品分析:《小雨沙沙》是一首由五声音阶构成的一段体的儿童歌曲,2/4拍,宫调式。

旋律采用了级进,同音反复及变化重复等手法,在有规律的节奏紧密配合下,生动地描绘了小雨沙沙的声音。

拟人化的歌词天真而又稚气,充满了儿童情趣。

歌曲既向孩子们介绍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又提示孩子们学会细心观察事物。

启迪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三、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轻松、自然地声音演唱《小雨沙沙》,了解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

2.通过聆听、演唱、律动表演、节奏训练、创编活动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想象力、表现力、创作能力。

3.学生了解和控制自己的声音来演唱春天,描绘美丽的大自然的音响,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4.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学习用强弱表现歌曲,引导学生进行创编活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五、教学过程:(一)、课前律动小朋友们,音乐开始了!让我们一起活动一下!(二)、发声练习1音阶2复习柯尔文手势柯尔文手势准备,轻声,注意用小耳朵听自己的声音!3.教师做柯尔文手势,学生唱出音高。

So mi4.复习发声练习(i mi do春天来了,布谷鸟欢快的的歌唱,为我们报告春天的喜讯。

(三)、复习歌曲表演(唱春天)1 表演歌曲《布谷》。

2 表演歌曲《春晓》齐唱版。

语言导入:大地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草儿偷偷地探出小脑袋,鸟儿叽叽喳喳的闹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播放《春晓》音乐,演唱齐唱版)3表演《春晓》合唱版小朋友唱的真好!上节课学习表演歌曲《春晓》,聆听了合唱版的《春晓》,(播放课件6)我们认识了力度记号P,F,我们学习控制自己的声音,有强有弱的表演歌曲,好,我们来合作一次,注意老师手的变化,准备好了吗?清唱一遍,慢速,注意强弱力度的变化,引导学生注意指挥的动作!让我们一起来试着表演合唱版的《春晓》,感受合唱的魅力!我们之演唱齐唱部分,合唱部分我们用动作表演,请小朋友眼睛紧紧地跟着老师,表演时你们的眼睛里只能由我,注意我的手的变化!准备!(四)、歌曲表演《小雨沙沙》1初次聆听,整体感受歌曲情绪。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1课演唱《小雨沙沙》教案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1课演唱《小雨沙沙》教案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1课演唱《小雨沙沙》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雨沙沙》是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的第一课,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歌曲中的歌词描绘了小雨沙沙落下的情景,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歌唱、舞蹈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音准、节奏感和协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小雨沙沙》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美,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4.提高学生的音准、节奏感和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小雨沙沙》的歌词和旋律。

2.教学难点:音准、节奏感和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范唱的方式,让学生跟随演唱。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演唱。

3.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4.视听法:让学生观看歌曲的视频,感受音乐的韵律美。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小雨沙沙》的歌词、旋律的课件。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音频。

3.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教学演示。

4.教学道具:小雨伞、沙子等,用于辅助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小雨沙沙》,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雨天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小雨沙沙》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注意指导学生音准、节奏,确保演唱效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

要求学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注意音准、节奏和协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音乐《小雨沙沙沙》教案

音乐《小雨沙沙沙》教案

音乐《小雨沙沙沙》教案音乐《小雨沙沙沙》教案「篇一」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目标就是想以动作、游戏等形式进行活动,让幼儿通过听、唱、做、演等形式感知和体验音乐中音的强弱变化,运用恰当的力度演唱歌曲。

在活动中激发孩子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敢于表现。

活动目标:1.能安静地倾听音乐,听辨大雨和小雨不同的音响效果,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

2.在表演时不与他人相撞,并喜欢向别人学习。

活动准备:太阳牌,乌云牌,雨滴牌。

活动重难点:能听辨大雨和小雨不同的音效,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

活动过程:环节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热身运动热身活动《小雨滴》。

“小朋友们好,我是雨滴姐姐,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

”以活动中的角色来热身,可以为之后的游戏做铺垫。

二、导入活动1.出示“太阳牌”:这是谁啊?太阳公公挂在天空中,天气好不好?忽然,一阵风吹过来,呼哎呀,谁来啦?(出示乌云牌)大乌云飘来了,天要怎样了?天空下起雨来了。

(出示雨滴牌)。

2.那雨滴是怎样落到地上来的?3.幼儿听辨大雨和小雨的不同。

雨滴姐姐给你们带来了好听的音乐,一起来听听到底是什么声音?(放录音:大雨的声音,小雨的声音)――你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大雨和小雨的声音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再次放录音,进行分段欣赏)4.学唱歌曲,尝试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情趣。

下大雨时应该怎么唱?下小雨时应该怎么唱?5.那雨滴是怎样跳着舞落下来的呢?引导幼儿用手臂挥舞的大动作和手指抖动的小动作表现对大雨和小雨的不同感受。

这个宝宝跳地真好,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多请几名幼儿上来表演)。

幼儿对声音大小的感觉有许多生活经历,下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雨声有大有小,不同的变化形成了强弱的节奏。

活动中教师电脑下载了大雨“哗啦哗啦”的声音和小雨“滴滴答答”的声音,主要目的是让幼儿的听觉有一个明显的分辨。

三、音乐表演1、现在,我们听着雨声来跳舞喽!听到是沙沙沙下小雨的声音就做轻轻下雨的动作,听到哗啦啦下大雨的声音就做大雨点哗啦啦落下来的动作。

《小雨沙沙沙》教学设计(通用6篇)

《小雨沙沙沙》教学设计(通用6篇)

《小雨沙沙沙》教学设计《小雨沙沙沙》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雨沙沙沙》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雨沙沙沙》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1.歌曲《小雨沙沙沙》2.沙锤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小雨沙沙沙》,并能用语言、动作、图画等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2.认识沙锤的特性,能用沙锤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

3.培养学生能正确的感知美,理解音乐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有表情的歌唱,并在学唱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律动感。

教学难点:1.为歌曲创编歌词。

2.学生探索沙锤的不同节奏型的演奏。

教材分析:《小雨沙沙沙》是一首天真、活泼的儿童歌曲,bE大调,全曲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结构,其中第一乐句与第三乐句完全相同,第二乐句与第四乐句除了句末落音不同外,其它三小节完全相同。

每个乐句开始时下行的旋律线和紧接着同音反复的八分音符旋律进行,映衬着一种轻巧、活泼的情绪。

演唱时采用中速,注意保持活泼情绪,在歌词“小雨沙沙沙”处应处理的弱一些,以表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春景。

教具学具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自制沙锤。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老师和学生一起做律动。

2.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瞧,她是谁?(多媒体课件:春姑娘)春姑娘一到,大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你观察过吗?2.教师朗诵一段描写春天的散文。

(多媒体课件:春天景色。

)3.教师:你能用最美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来描述春天的景色吗?4.教师:让我们跳着舞到音乐中去寻找春天吧。

(听音乐跟老师表演《春天在哪里》。

)三、学唱歌曲1.教师:春天太美了,大家都这么高兴,地里的种子耐不住寂寞了,他想钻出头,可是怎么也钻出来,怎么办?谁能帮得了他?(学生答:小雨)2.教师:春天的小雨是什么样子的?下春雨时会有什么样的声音?你能模仿吗?3.教师:小雨沙沙沙的下着,他落在了花园里、鱼池里、田野里都有什么变化?4.老师代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小雨沙沙》
教案
《小雨沙沙》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演唱歌曲《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里小雨和种子的形象,懂得种子发芽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同时能联想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家人的培养。

3、“知识与技能”目标
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通过扮演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内心想法。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歌曲《小雨沙沙》是九年义务教育(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下雨了》中的一首歌曲。

教材特点:《小雨沙沙》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歌曲,歌词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渗透了种子离不开雨露的科学知识,富有寓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学本课还可以充分利用其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操的教育。

这是一首2/4拍的活泼的歌曲,共有四个乐句。

第一、二句以变化重复的手法用xx x| xx x节奏生动地描述了下小雨“沙沙”声。

第三、四乐句采用紧缩的手法表
现了种子要发芽、生长的迫切心情,整首歌如同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图画,使人精神奋发。

歌曲《小雨沙沙》是九年义务教育(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下雨了》中的一首歌曲。

教材特点:《小雨沙沙》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歌曲,歌词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渗透了种子离不开雨露的科学知识,富有寓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学本课还可以充分利用其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操的教育。

这是一首2/4拍的活泼的歌曲,共有四个乐句。

第一、二句以变化重复的手法用xx x| xx x节奏生动地描述了下小雨“沙沙”声。

第三、四乐句采用紧缩的手法表现了种子要发芽、生长的迫切心情,整首歌如同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图画,使人精神奋发。

教学重难点:
一、学习歌曲《小雨沙沙》,能用各种音乐活动来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二、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情景互动,激发兴趣,感受歌曲的节奏
1、听音入室:律动两步三拍手(××|×××|)
2、师生问好组织纪律安定情绪律动
二、游戏:发声、节奏练习(初步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1、要求:认唱 5 3(齐唱—单人唱)
2、规则: 53|53|沙沙沙|沙沙沙|53|53|在说话|在说话|
(师示范)唱跺脚唱跺脚
3、进行游戏:两人一组,边唱边拍手跺脚。

三、学习歌词:认识歌曲的角色
1、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们的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谁来告诉老师都发生了些什么变化。

(说春天)师:春天有那么美的景色,那它们的声音也一定很动听,谁告诉老师春天有哪些动听的声音?(听春天)我们一同欣赏春天里雨滴的样子和声音。

(多媒体播放春雨及春雨沙沙的声音)
2、过渡:我们在游戏中一直说沙沙沙、在说话。

知道是谁在沙沙沙?是谁在说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儿歌就知道了。

2、出示《小雨沙沙》歌词,提问:是谁———沙沙沙?是谁———在说话?课件出示歌谱
4、观看种子实物,下雨课件。

5、创编小雨、种子的动作。

(先引导学生根据歌词意思做动作,再请老师示范)
6、边读歌词边做动作(拍手跺脚)播放音频课件
四、学习歌曲:感受表现歌表演的角色
1、过渡:(同学们表现的很好,能够边读儿歌边跳,同学想边唱边跳吗?)
2、我们来学习《小雨沙沙》这首歌曲(出示歌谱)
3、听范唱(教师唱)
4、学唱歌曲:独句带唱—跟琴齐唱—带着跟琴拍手跺脚唱(注意不要喊唱要求声音轻巧)
5、看课件:(在小雨的滋润下大自然的春天到处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万物的生长离不开水,水资源是有限的,生活中我们要珍惜用水。


6、要求同学歌唱时要用朝气、活泼的心情来歌唱(跟录音伴奏师生齐唱)
五、创编动作:感受春的意境
1、通过学习,你们已经学会唱(小雨沙沙)这首歌。

下面我想请你们用舞蹈动作来表现歌中的小雨和种子。

观看种子实物,下雨课件。

2、创编小雨、种子的动作。

出示种子破土发芽的课件(先引导学生根据歌词意思做动作,后老师示范)
3、创编动作
(1) 学生做出小雨的动作
(2)学生做出种子的动作
3、请出动作做得好的同学到前面来带做动作(播放歌曲)
4、观看多媒体的歌表演
5、分角色跟音乐做律动,对换角色律动
七、乐器制作:创造渲染小雨沙沙的意境
1、过渡:我们能用歌声,能用舞蹈动作来表达小雨和种子,我们还可以用乐器来表现小雨和种子吗?
2、出示制作沙锤材料(塑料瓶和沙子)指导生进行制作。

(1)师示范沙锤制作
(2)分组进行沙锤制作
3、指导学生边做边试沙锤的声音效果。

(1)展示学生作品摇出声音效果
(2)能用它来为歌曲伴奏吗
4、随录音歌曲用自制乐器奏出沙沙的音响(师示范)
5、边唱边用两种乐器伴奏(歌谱中贴出标志)
6、跟音乐边唱边奏(师指导)
八、歌表演:表现春天的意境和景象
1、分配角色,提出要求。

2、随音乐进行歌表演。

九、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玩得开心吗,这节课我们用了各种活动来表现歌曲,我们也知道了种子的成长离不开雨水。

人类的生存也离不开水,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热爱大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