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江南十校”综合素质检测教育惩戒权作文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年安徽宣城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0年安徽宣城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0年安徽宣城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教育惩戒权的存在具有心理学依据。

现代西方学习心理学联络派的代表斯金纳认为:行为随着其后的及时的结果变化,愉快的结果强化行为,不愉快的结果抑制行为。

赏识和惩戒都是利用这一原理针对不同的教育情境采取的不同教育方式。

惩戒就是要对学生的不当行为施以不愉快的结果,以抑制其不当行为。

教育惩戒权的存在具有教育学依据。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社会生活充满着各种规则和惩戒,教育要为学生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就不能一厢情愿地否定教育惩戒,否则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不能炼出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

教育惩戒权的存在具有法理依据。

职责与权力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对学生具有教育、管理、保护的职责,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制管理学生的职业权利。

权力意味着不可放弃,否则就是不作为,就是失职。

同时,教育惩戒权还是教师的一种专业权力,教师必须具有保证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专业自主权。

教育惩戒权是其专业自主权的必然组成部分。

(摘编自“360百科”《教育惩戒权》)材料二:从9月24日《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草案)》,规定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罚站罚跑”,到11月15日《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除“罚站罚跑”,前后不到两个月,教师惩戒权因缺乏具体操作细则又回到了讨论的原点。

教师惩戒权无法兑现,还与大多数家长不支持教师惩戒有关。

对于教师惩戒,大部分家长只能接受口头训斥。

此次征求意见稿,明确将教育惩戒权的具体规定下放学校主管部门。

可是,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谁会去出台容易刺激家长的具体惩戒规定呢?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从现阶段来看,教师的教育惩戒权并没有受到上位法的保护,教师惩戒权从纸上落到地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摘编自维扬书生く别让教师惩戒权成为纸上权利),“红网”2019年1月18日)材料三:事实上,对于“罚站罚跑”条款被删除,不必过度解读和担心。

高考作文备考策略:以2020江南十校试题为例

高考作文备考策略:以2020江南十校试题为例
怎样让老师第一时间看到、看清你想表达什么? 怎么巧妙表明你所选择的角色、选择的立场 比如本次考试: 完全可以用这样的格式,一句话完成:“作为一名学 生/教师/社会热心人士……我认为……(亮观点)”
问题: 1、不明角色 2、方法呆板(如图)
1、不明角色
问题:
2、方法呆板(如图)
五、分论点独立成段或段首化意识 高考阅卷的特点决定:
2020江南十校作文
特点:
1、社会热点
2、写作的角色意识(三选一,角色不同,立场不同、
观点不同)
3、灵活开放性(三选一)
4、立足现实
5、个体解读、个人认识(“你的观点”一句潜台词)
2020备考策略
一、关心时政、关心热点的意识 全球观、全局观、未来观
历次作文考查的素材多来自社会热点,反映 主流价值观,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必须有现实意义。
我们必须干净、干脆、漂亮的阐明观点,尤其是分论点 阐述。
分论点独立成段或段首化的目的就是让老师看清我们的 思路、观点。如下图:
分论点独立 成段法
所有答卷均 来自2020年
江南十校 考生
分论点独立 段首法
所有答卷均 来自2020年
江南十校 考生
分论点独立 成段法
所有答卷均 来自2020年
江南十校 考生
既要读圣贤书,也要闻窗外事!
认为国家、国家大事距离自己很遥远的考生
不是合格的考生
作文应有的新旧三观: 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 全球观、全局观、未来观
二、审题意识
1、审材料(明现象、明本质) 2、审要求(文体要求、显要求和隐要求等) 3、审任务(明方向) 4、审指向(暗示倾向) 5、审主旨(主旨的高下,决定作文等级类别)
2020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施行教育惩戒权,信任是基础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施行教育惩戒权,信任是基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的要求。

教育部表示,下一步将明确实施教育惩戒权的原则,研究制定实施细则,保障教师有效行使教育惩戒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允许适度体罚的信号,更有家长怀疑教师有了惩戒权会不按规定的惩戒尺度处罚学生……以高三学生代表的身份完成写作:2020年6月10日,参加完高考后写给班主任的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河南省郑州市一中2020届高三质量测评(一)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例文】施行教育惩戒权,信任是基础敬爱的班主任:你好!高考已经结束,离开了学校,更加想念您和同学们。

看着最近关于“教师惩戒权”的热烈讨论,想起您管理我们的点点滴滴,引起了很多的思考。

教育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一出台,人们就注意到了“意见”第14条当中的一句话:“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教师惩戒权很自然地成了人们热议话题,其中不乏对教育惩戒现状的片面认识,对惩戒权的不太恰当的理解。

这些议论让人感到,教育惩戒权的制订和使用,要慎而又慎。

使用稍有不当,后果可能是难以预料的。

想起在学校时,您对我们的严格管理,我们共同制定的班规,让我们现在仍然感觉受益匪浅。

尽管当时有些同学不理解你的严厉和“苛刻”,但是在高考分数上的进步、我们的更快成长和成熟都已使我们改观。

我记得您在课间要求的安静,晚上作息的严格规定,对于犯错同学的批评和教导都让我们在以后取得更多的进步,我想信任是其中重要的基础。

尤其在意见出台后更让您的管理有依据和信服力。

很多人认为,明文规定惩戒权,可以解决老师“不敢管”的问题。

但是,无论“不敢管”的问题解决到何种程度,另一个极端却是要警惕的:过度依赖惩戒,以惩戒代替其他教育方法,把教育简单化。

实用类文本教育惩戒权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教育惩戒权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些年体罚现象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上很多人否定教育惩戒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近日,江苏一学校20多名学生家长联名举报一位数学老师对学生进行变相体罚,随后当地教育局对此展开调查并认定为变相体罚,进行了通报批评。

记者了解到,曾有老师因为学生课堂上顶撞自己,就把该学生带到办公室扇了两个耳光,用脚踢了几下,又将该学生带到班级,让班上学生每人打他一巴掌。

滥用惩戒权导致惩戒过度现象屡见不鲜,重建家校信任,打破“猜疑链”,双方必须就能否实施惩戒、由谁来实施惩戒、惩戒的形式和程度这些基本问题达成共识。

教师惩戒权有理可循,但是尚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教育法律法规中缺少对教师惩戒权的明确与规范。

教育本身含有“惩戒”之意,但没有法律保障的教育惩戒,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存在隐患。

给予教师惩戒权立法足够的重视并构建完整的法规体系,已然成为当务之急。

(选自2018年5月7日《半月谈》)材料二:记者采访了杭城10位小学校长,每一个人都表达了这样一个相同的观点: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是教育的两种最主要的方式,缺一不可。

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对教育惩戒望而却步,在管理学生上采取不作为的做法。

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惩戒方式,让教育的这种手段能在老师、家长之间达成共识,这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采访中,多位受访校长、教师反映,长期以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严禁教师体罚等规定三令五申,而对力挺教师适度行使惩戒权却“缄口不言”。

执纪和维权的失衡,让一些老师选择“明哲保身”,形成“不想管、不能管、不敢管”的氛围。

很多老师被迫放弃惩戒这种教育手段,家长的一些做法是主要原因。

“你们整个学校都在欺负我孙子!”前不久,一位老人情绪激动冲进了孙子所在学校的校长办公室。

因为其孙子在学校上课不听讲考试不答题,班主任严肃批评了他。

孩子回家告诉了爷爷,爷爷一气之下冲进了校长办公室。

从一些新闻中可见端倪:老师批评学生只考3分,被家长暴打致住院;孩子座位被调整,家长投诉要求换班主任;老师通报孩子成绩,被“后进生”家长要求登门道歉;孩子犯错被叫家长,家长带着律师和录音笔来校对峙……一小学生家长曹林说:“适度惩戒当然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我对赋予学校和老师惩戒权持保留态度。

语文高考作文写作备考:各地十多次联考,这个作文主题高频出现——“教育惩戒权”主题

语文高考作文写作备考:各地十多次联考,这个作文主题高频出现——“教育惩戒权”主题

语文高考作文写作备考:2020各地十多次联考,这个作文主题高频出现----“教育惩戒权”主题【2020届高三江南十校联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11月22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规则》规定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

教师对学生违反学生守则、校规校纪、社会公序良俗、法律法规,或者有其他妨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有害身心健康行为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可以视情况予以适当惩戒。

《规则》明确了教师依法履行教育、管理学生的职责与权利,为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适度的惩戒提供了法律依据。

该征求意见稿发出后,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人认为《规则》的出台是“众望所归”。

请从下列任选一个身份表达你的观点和看法,完成写作。

①以在校学生的身份;②以一线教师的身份;③以社会热心人士的身份。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高三南昌十二校联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公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

《规则》提出,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

对于教师教育惩戒权,有专家指出,教师惩戒不是棍棒教育,不是让教师体罚学生;有家长担心,教师有了教育惩戒权后可能会肆意体罚学生;有教师明确表示,自己不要教育惩成权,因为这个教育“惩戒”的尺度实在难以把握……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根据你的理解写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2020高三炎德大联考(长沙市一中月考二)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人大制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书指出,要赋予教师更多教育孩子的权力。

2020高考作文素材积累教育惩戒权(42页)

2020高考作文素材积累教育惩戒权(42页)

2020高考作文素材积累教育惩戒权目录:1.教育惩戒规则”终于落地,重建学校权威正当其时2.规则逐渐明晰,教育惩戒权应尽快落地3.细化规则,让教育惩戒有章可循4.教育部拟将惩戒分类并明确具体惩戒权5.让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有法可依6.新华网评:教育惩戒有“尺子”也要有“尺度”7.教育部拟规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惩戒规则:惩戒学生可适当增加运动要求8.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还应进一步细化9.半月谈:教师惩戒权“回归”,关键在于家长群体转变观念10.防止教育惩戒简单化11.落实教育惩戒权应避免简单粗暴12.教育惩戒权一直就在教师的手中13.教育惩戒与师爱并行不悖14.教育惩戒亟须厘清边界细化规则15.惩戒教育细则应解决罚站罚跑的边界问题高考作文素材教育惩戒规则终于落地重建学校权威正当其时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19-11-25 17:52作者:然玉据中新社报道,教育部11月22日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

《规则》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根据学生违规违纪情形,可采取点名批评、适当增加运动要求、不超过一节课堂教学时间的教室内站立或者面壁反省等方式当场进行教育惩戒。

《规则》还强调,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

酝酿已久、一再“跳票”的教育惩戒规则,终于要正式出炉了。

而就在前不久,广东等地已率先明确允许老师“罚跑罚站”。

相较于地方版本的“办法”,教育部最新发布的“规则”不仅法律位阶更高,其自身内容体系的逻辑性、层次性和科学性,也要完善得多。

可以期待的是,随着这一规定的生效,教师的“惩戒权”将有望由虚而实。

有法可依、照章施罚,这势必会大大降低教师的行为风险,也必会提高学校之于学生的权威性和引导力。

过往但凡提及教师惩戒权,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到底该以怎样的方式“惩戒”?在某些案例中,罚跑、罚站、罚抄作业,都会被解读为是“体罚和变相体罚”,这几乎使得教师们在工作中无所适从、束手束脚。

江南十校联考作文分析

江南十校联考作文分析

• 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社会公共监督的权力,一个 普通公民当然可以对社会上不合理行为进行监督, 何况私家车挡了骑车人的道,侵害了骑车人的权 利。监督无关年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说初中生 没权力,可以看出私家车乘客的无知。而讥讽 “读书读傻了”、“脑子学坏了”,自知理亏还 充蛮耍横,那就是无德了。 • 这种情绪无非是嫌别人多管闲事,首先自己没有 意识到机动车占据非机动车道的错误,二是觉得 为什么别人占了,你只拍我?所以他们对这个初中 生的行为感到“另类”。这是长期以来有些人把 无序当成了习惯,无视法律规则,所以就见怪不 怪,反觉其怪了。
• 眼下,确有一些人对不合理的行为变得麻 木,甚至颠倒黑白。这辆私家车上的乘客 说:“你脑子学坏了,你有什么权力啊, 读书读坏了!”那么以此逻辑,我们读书应该 学什么?难道是学伪善、市侩、懦弱,甚至 混淆是非? • 这个孩子的行为给出了最好的答案,至少 说明读书正是为了不变成他们这样的人。一
个人接受教育,不光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是 对是非对错、美丑善恶的辨别能力和道德培养。
• 到底是谁读书读坏了? • “监督无关年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说初中生没权 力,可以看出私家车乘客的无知。” • 近日,北京一名初中生用手机拍摄了一辆占用非 机动车道的私家车,却遭到私家车上3女1男集体 下车“围攻”,其中一名女乘客说:“孩子你脑 子真学坏了,你有什么权力啊,读书读坏了。” 引发网友的讨论。(3月29日《北京青年报》) • 我们无法从嘈杂的视频中看出事情的全部,但是 私家车占非机动车道无疑是违法行为,初中生用 手机拍占道私家车反遭骂“你读书读坏了”,也 是清晰确凿的。成年人对自己做错的事情不仅没 有悔改,还对监督者质问和辱骂,很是鲁莽和无 赖。
月考作文
• 私家车——占用非机动车道——质问 “围攻” ——“读书读傻了” “权利” (提取:公共精神 公德意识 法律规则 文明素养) • 学 生——拍照——“人人有权” (提取:勇敢维护公理(“权利”) 责任 担当 读书 人精神等等) • ——点赞

2020年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积累——教育惩戒权时评精选

2020年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积累——教育惩戒权时评精选

2020年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积累——教育惩戒权时评精选1.落实惩戒权需要新的教育共识2.广东拟率先用立法赋予教师教育惩戒权媒体解读3.让教育惩戒权站起来跑起来4.细化教育惩戒权是当务之急5.专家:规范和明确教育惩戒权有利学生全面健康成长6.教育惩戒权的边界需要法律明确7.明确“教育惩戒权”并非鼓励体罚8.2020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赋予教师教育惩戒权,如何打消各方顾虑?9.光明日报:还是要给教师惩戒权留出空间10.教师惩戒学生和教育部门处罚教师都应依法依规落实惩戒权需要新的教育共识2019年11月18日14:59 | 作者:燕农| 来源:北青报教师惩戒权一直备受关注。

日前,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在官网发布《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将此前审议稿引发争议的老师可对学生“罚站罚跑”的条款删除,并将具体的惩戒规定下放给学校主管部门,在全国率先用立法赋予老师教育惩戒权。

有专家建议,给予教师自主裁量权,让学生参与规则制定。

今年以来,教师惩戒权被广泛讨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修改《教师法》的议案,要明确写清楚教师具有教育惩戒权,并认为教育惩戒权属于公权范围。

今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相关要求,研究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这标志着教育惩戒权正式获得教育制度的认可。

广东拟在全国率先用地方立法赋予教师教育惩戒权,是值得肯定的。

《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草案)》初审稿规定,中小学校学生在上课时有违反学校安全管理规定行为,尚未达到给予纪律处分情节的,任课教师应当给予批评,并可以采取责令站立、慢跑等与其年龄和身心健康相适应的教育措施。

而今的征求意见稿将“站立慢跑”等措施删除,既体现了立法过程的审慎性,也从侧面表明教育惩戒权“标准化”落地仍有难度。

一方面,在相关法律规定层面,《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规定“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也都对保护未成年人、禁止体罚作出了相应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安徽省“江南十校”综合素质检测作文解析
教师惩戒权作文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11月22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规则》规定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

教师对学生违反学生守则、校规校纪、社会公序良俗、法律法规,或者有其他妨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有害身心健康行为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可以视情况予以适当惩戒。

《规则》明确了教师依法履行教育、管理学生的职责与权利,为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适度的惩戒提供了法律依据。

该征求意见稿发出后,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人认为《规则》的出台是“众望所归”。

请从下列任选一个身份表达你的观点和看法,完成写作。

①以在校学生的身份;
②以一线教师的身份;
③以社会热心人士的身份。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解析:
一、审清题干要求:
本题考查审题和写作能力。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话题聚焦当下教育热点一—“教育惩戒权”。

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此事在社会上,特别是教育界引起较大反响,对学生如何惩戒和管理展开了热烈讨论。

命题并未纠结于教师是否应有惩戒权,而是在认可教育惩戒权前提下,谈教育惩戒权对老师实施教育行为的法律意义,以及实施惩戒权时要坚持在一定范围内适度、适当的原则。

对此,学生、教育工作者、社会人士都可以献言献策,只要发表的意见对规范学生行为、教师惩戒与管理有借鉴意义、观点正确、分析有理皆可。

因为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文章要符合作者的身份。

二、规避几个问题:
1.审题偏差
①围绕教师是否该具有惩戒权立意行文,偏离材料重心。

②“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泛泛谈规则的意义,没有突出材料的核心思想一一教育惩戒权
③没有身份意识,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

2.思路狭窄
①内容空泛,缺乏具体清晰、旁征博引的思维角度。

②逻辑混乱,条理性差,论据单薄,不能运用横向、纵向、反向等思维。

三、范文
规则,是教育惩戒的保障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唐僧没有紧箍咒,孙悟空一辈子都是泼猴。

我很赞同这句话,如果老师放任孩子不管不教,调皮捣蛋任意妄为,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都不难想象吧!
中华五千年,有源远流长的文化教育,每一个年代都会有着约束时代的法度。

这就告诉我们自古以来都有都有戒尺、惩戒、规则,惩戒让人更早学会了什么是担当,什么是责任。

然而这样的教育方法延续了几千年,培养了无数的饱学之士、国家栋梁。

从古代诗人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孟子到李白、苏轼、欧阳修……以至现代的詹天佑、梁思成、林徽因……再到今日的俞敏洪、马云、秦玥飞……哪一个没有挨过老师的戒尺?哪一个不是在戒尺下长大的?哪一个不是在戒尺的训导中成才成功成名的?
曾几何时,教育主管部门发布这样那样的文件、条款、规范,不能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能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等,虽然无可厚非,但结果却是让老师们不敢管学生,原因是有些家长在孩子犯下错误受到老师惩罚后去讨罚老师,以致有关教育部门会为了平息家长而无原则的去处罚富有责任感的老师,这样的情况长此以往,又会有哪个老师还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甚至是生命人身安全而去严加管教犯错误不好好学习的孩子们呢?敢问大家,在如此背景下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又怎能顺利实现呢?
俗话说:鞭子不响,学问不长。

为什么孩子犯了错家长能打,但作为对孩子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老师就不能有分寸的、小小的惩戒一下?特别是对于那些屡教不改、屡犯不止的孩子,是没有多少道理可讲的,你再春风化雨,再苦口婆心,再循循善诱,耳提面命,谆谆告诫能起多大作用?
可见,教育在任何时代都离不开惩戒,它与说服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会出现很多做了坏事还理直气壮的人;一个没有惩戒规则的教育,就会出现很多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还言辞咄咄振振有词甚至蛮不讲理没理辩三分的熊孩子。

正所谓:无规距,不成方圆。

所以我支持老师手中的戒尺,并且认为相关教育部门制定的法律条文可以再放开一些,唯此才能让我们的孩子身心健康以至茁壮成长顺利成才。

希望《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能早一天颁布,让面对叛逆、不听话、屡教不改的问题生们不再心有所怵、束手无措、无可奈何地徒然叹息。

我期待规则能早日出台,别再让恪尽职守一心为好的老师们流汗、流泪又流血,溺爱出败儿,严师出高徒,有震慑力威严性的教育惩戒权是课堂上老师们施展教育手段的最好保障。

四、参考立意:
1.规则来了,热烈欢迎。

2.明确教育惩戒权是社会的进步。

3.无金箍,不成佛。

4.惩戒是素质教育的钙质,规则是行为的规范。

5.惩戒乃师之担当,规则乃教育的保障。

6.教育惩戒是护,规则颁布是守。

7.教育惩戒必要,制定规则可行。

五、可用素材:
1.教育,已在今天的社会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使人进步,使人明智。

而教育惩戒,是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了教育惩戒,可以让教育更进一步地发挥好处,可以大张四维,振兴国家。

2.《礼记》有云:“四维不张,则国亡矣。

”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它代表着人们的价值观、廉耻观以及道德品行。

教师在教育惩戒的帮助下,带领学生走上正轨,磨炼其品质,进而大张其四维。

3.教育惩戒,可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而对学生过度宽容,则会造成无尽的伤害。

多少学生由放松变为放纵,多少学生对自己的过错不以为意,多少学生凭借教师的宽容肆意顶撞教师?“民之于国,则如木之于林。

若无良木,则无茂林”,民族的树林需要良木,可人非圣贤,便需要依靠教育惩戒,来敦促学生、警醒学生,使他们朝着品学兼优、明辨廉耻的方向发展前行。

4.鲁迅曾写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他有一条成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这也便是教育惩戒中最重要的一点,正确地使用教育惩戒,方能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教育惩戒,便应像寿镜吾老先生那样,偶然有而不常有,同时给学生留下严肃形象,使惩戒规则成为帮助学生严而律已的工具。

5.当然,教育惩戒这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完善,或者说,还不够深入人心。

家长因教师打骂学生而大闹学校的事件在全国已经见多不怪。

许多家长仍未意识到教育惩戒对学生们的好处,而只看到了自己的孩子难受、抱怨。

所以,只有当惩戒意识深入人心后,教育惩戒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大张四维。

教育家曾说过:“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颗心点亮另一颗心。

”我相信,有着教育惩戒的良好发挥,教师们能够更好地用心点亮学生之心,大张四维。

六、点睛技巧
技巧,可以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1、题目紧贴材料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文好题先行。

”作文拟题是十分重要的。

题目自拟其实就是考查考生的拟题能力。

拟题的一般要求是:概括内容、观点鲜明、新颖别致、简洁生动。

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评卷老师的眼球,博得好感,占据获取高分的良机。

2、适当运用名言警句
引用名言警句切忌滥用;要与作文材料关系密切,概括或者深化主旨;语言要简洁,一般控制在一行字以内为佳,写出几十字往往弄巧成拙。

3、开头紧扣主题
材料作文的开篇最好能够扣合材料,入题迅捷,观点鲜明,语言精练。

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顺势明确立场,语言干净。

这就是阅卷老师希望看到的开篇。

4、结尾申明主题
如果前面的环节考生都没有把握住,那么,结尾就是最后一次结合材料的机会,处理得当,仍可力挽狂澜,使文章提档升分。

但遗憾的是,有一小部分考生行文至结尾仍然没有贴合材料,错失最后的良机,令人感到非常惋惜。

结尾不仅要在形式上照应开头,而且在内容上贴近材料的核心,从而把文章从“不切题”的深渊中打捞上来。

写作文需要主题鲜明,贴近材料;开头要先声夺人,结尾要互相照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