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三要素
建筑设计的三要素

建筑设计的三要素建筑设计的三要素:功能性、美学性和可持续性功能性、美学性和可持续性是建筑设计的三个重要要素。
在建筑设计中,这三个要素相互依存,共同决定了一个建筑物的价值和意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三个要素。
功能性是建筑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一个建筑物的功能性要求它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和使用要求。
无论是住宅、商业建筑还是公共设施,都需要具备相应的功能性。
例如,住宅需要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商业建筑需要提供一个便利高效的经营场所,公共设施需要提供一个方便可及的服务空间。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空间布局、功能分区、通风采光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建筑物能够实现其预期功能。
美学性是建筑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一个建筑物的美学性要求它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建筑设计师通过形式、比例、色彩等手段来创造出美感。
美学性的追求不仅仅是追求外观的美,还包括对空间的美、结构的美、材料的美等方面。
一个美学上成功的建筑物可以给人带来舒适愉悦的感受,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可持续性是建筑设计的当代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建筑设计需要注重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要求建筑物在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满足人们的需求。
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可再生材料、优化能源利用、设计节水系统等手段来实现可持续性。
一个可持续性的建筑物不仅能够减少资源消耗和能源浪费,还能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功能性、美学性和可持续性是建筑设计的三要素。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共同决定了一个建筑物的价值和意义。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以实现功能的满足、美感的创造和可持续性的实现。
只有在这三个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建筑设计才能真正符合人们的需求,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空间。
建筑设计的三要素

建筑设计的三要素建筑设计的三要素是空间、结构和功能。
空间是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建筑的空间设计涉及到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布局和组织。
它考虑了人们在建筑物中移动和活动的需求,以及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
好的空间设计可以提供舒适和宜人的环境,使人们感到愉悦和放松。
结构是建筑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结构设计涉及到建筑物的承重系统和材料选择。
它考虑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建筑物的形式和外观。
好的结构设计可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并且可以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建筑形式。
功能是建筑设计的第三个关键要素。
功能设计考虑了建筑物的使用目的和需求。
它涉及到建筑物内部的布局和功能区划,以及与建筑物使用相关的设备和设施的安排。
好的功能设计可以满足建筑物使用者的需求,并提供高效和便利的使用体验。
空间、结构和功能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分割的三个要素。
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决定了建筑物的形式和性能。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在这三个要素之间进行平衡和协调,以实现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例如,在设计一个住宅建筑时,设计师需要考虑空间如何布局,以提供舒适和实用的居住环境。
他们还需要设计合适的结构来支撑建筑物的重量,并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此外,设计师还需要考虑住宅的功能需求,如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等的布局和设施安排。
另一个例子是设计一个办公楼。
在办公楼的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空间如何布局,以提供灵活和高效的工作环境。
他们还需要设计适当的结构来支撑大量的办公设备和人员。
此外,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办公楼的功能需求,如会议室、休息区和停车场等的布局和设施安排。
空间、结构和功能是建筑设计的三个重要要素。
它们共同决定了建筑物的形式和性能,以及建筑物使用者的体验和满意度。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以实现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好的建筑设计应该在空间、结构和功能之间取得平衡和协调,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实用性的建筑作品。
建筑概论期末复习

1. 建筑功能、建筑物质技术条件和称为“建筑三要素”。
2. 房间是指建筑中门厅、过厅、走廊、楼梯等。
3.4. 天然石材具有较高的,良好的耐久性和耐磨性。
5. 低碳钢的含碳量为含碳6. 砂浆的流动性也称7. 是指窗的透光面积与房间地板的面积比。
8. 建筑功能是决定各种建筑物性质、类型和特点的。
9. 建筑物可按耐火性能将普通建筑分四级。
10. 镁质生石灰中氧化镁的含量为。
11. 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数值颇为接近。
12. 建筑高度大于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13. 层高是层间高度,即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
14. 石膏是一种以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胶凝材料。
15. 水泥的代号为P·F。
16. 软化系数的波动范围在之间。
17. 指相邻两踏步前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18. 密度是指材料在19. 材料的硬度愈大,其愈好。
20. 供人们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场所成为21. 烧结普通砖的公称尺寸为22. 砂浆和易性包括两种性能。
23. 建筑物质技术条件是受社会生产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
24. 亲水材料是指湿润边角时的材料。
25. 5mm的骨料成为粗骨料。
26.27. 材料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成为28.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代号为。
29.30.31. 材料的弹性模量值愈大,材料愈不容易32. 花岗岩的物理力学性能大理石。
33. 粉煤灰砖是属于的范畴。
34. 沙子的细度模数为3.1-3.7的称为35. 天然岩石根据其形成的地质条件不同,可分为三类。
36. 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之间有37. 材料抵抗水的破坏作用的能力称为38. 基础埋深39. 人工降排水的方法称为和内排法。
40. 砖砌的砖缝必须横平竖直、,避免上下通缝。
41. 勒脚是墙身接近42. 立筋隔断有木筋骨架隔断和之分。
43. 基础是44. 圈梁又称的梁。
建筑的三要素

坚固的原则
建筑的三要素
坚固的建筑必须有坚固、 高效、美观的构件:
——垂直承重构件 ——水平承重构件 ——侧向承载构件
坚固的原则
建筑的三要素
柱与墙
坚固的原则
建筑的三要素
柱与墙
建筑的三要素
基础与地基
建筑的三要素
基础与地基
建筑的三要素
水平传力及增加跨度的尝试
建筑方针: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
建筑的三要素 一、实用的原则
(一)人的需要与建筑的功能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
1908-1970)1943年提出人的需要层系理论。
实用的原则
建筑的三要素
人有不同的需要,建筑因此有的不同的功能。
功能不同,建筑形式就不相同,那是因为功能中的 使用过程使用特点需要建筑提供相应的空间形式、空 间尺寸、空间序列等。
建筑的三要素
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著名的军事工程师、建筑师
维特鲁威,在他所著的《建筑十书》中提出了建筑三
要素的概念,也就是他总结出建筑所必须遵守的三项 最基本的原则:
实用(适用) 坚固 美观
两千多年过去了,建筑的内涵发展了,我们仍可以用 这三个原则作为评价建筑的标准。三个词语并不是一 种口号,而是作为建筑师的我们应该着重解决的建筑 的三个主要问题。
实用的原则
建筑的三要素
3、人的社会活动要求 纷繁的社会生活使建筑 功能和形式丰富多彩。
餐饮建筑、 旅馆建筑、 教育建筑、 体育建筑、 交通建筑、 剧院建筑、 展览建筑、 办公建筑、 商场建筑、 工业建筑
实用的原则
建筑的三要素
(二)人体尺度 人体尺度是所有建筑物能否满足功能需要的测量标准。
构成建筑三要素的内容及三者关系

构成建筑三要素的内容及三者关系建筑是人类为了满足生活和工作需要而创造的具有一定空间功能的物体。
它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居住、工作、娱乐等场所,还承载了人们对美学、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追求。
构成建筑的三要素分别是结构、功能和美学,它们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建筑的整体。
结构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筑物能够稳定存在和发挥功能的基础。
结构包括建筑的基础、框架、墙体等,它们承载着建筑物的重量,使其能够抵抗外部力量和自身重力的影响。
结构不仅仅是建筑物的骨架,更是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个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维护和修复的成本。
功能是建筑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是建筑物为人们提供各种生活和工作功能的关键。
建筑物的功能包括居住、工作、娱乐、教育、医疗等方面,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有不同的功能需求。
建筑的功能需求是建筑师和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之一。
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使用环境。
美学是建筑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需求。
建筑的美学包括建筑物的外观、比例、形式、色彩、材料等方面。
美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建筑物看起来美观,更是为了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受和艺术享受。
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要能够兼顾结构和功能的需求,同时注重美学的表现,使建筑物在视觉上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结构、功能和美学是构成建筑的三个要素,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建筑物的品质和价值。
在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结构是保证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基础,功能是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需求的关键,美学是为建筑物增添艺术价值和审美享受的重要手段。
只有在结构、功能和美学三者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建筑作品。
结构、功能和美学是构成建筑的三个重要要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建筑物的整体。
结构是建筑物的基础和保障,功能是建筑物的目标和需求,美学是建筑物的表现和享受。
建筑的三要素

建筑的三要素
自然通风:
气压的差异——风 冷暖空气的密度差异 ——空气对流
根据需要确定 风量 风速
实用的原则
建筑的三要素
自然通风:
实用的原则
建筑的三要素
实用的原则
建筑的三要素
实用的原则
建筑的三要素
机械通风:
实用的原则
建筑的三要素
机械通风:
实用的原则
建筑的三要素
实用的原则
实用的原则
建筑的三要素
博物馆的平面呈 曲折蜿蜒状,馆内所 有通道、墙壁、窗户 都带有一定的角度, 可以说没有一处是平 直的。设计者以此隐 喻出犹太人在德国不 同寻常的历史和所遭 受的苦难。
实用的原则
建筑的三要素
展品中虽然没有 直观的犹太人遭受 迫害的展品或场景, 但馆内曲折的通道、 沉重的色调和灯光 无不给人以精神上 的震憾和心灵上的 撞击。
实用的原则
建筑的三要素
实用的原则
建筑的三要素
二、坚固的原则
建筑应坚固耐用,因为建筑的坚固程度与人生安全休 戚相关,同时建筑建造投入资金大,要保证较长的使用年 限。建筑的坚固程度和当代的物质技术条件相关,一般包 括建筑的结构、材料、施工技术等。 (一)建筑结构
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
为建筑提供合乎使用的空间形式并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 载,并传递给地基。结构抵抗由风雪、地震、土壤沉陷、 温度变化等可能对建筑引起的损坏。所以结构的坚固程度 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寿命。 经过了几千年,建筑发展了多种结构形式。
实用的原则
建筑的三要素
实用的原则
建筑的三要素
柏林犹太 人博物馆于 2001年9月13 日正式开馆对 外开放。由犹 太人艺术家 Libeskind 设 计的博物馆于 1998 年建成并 对外开放,虽 然当时并没有 布置展品,但 每年仍吸引着 35 万人前来参 观。 实用的原则
建筑构成三要素

建筑构成三要素建筑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既承载着人们的居住、工作和娱乐需求,同时也反映了时代和文化的特征。
而建筑的构成则是建筑艺术的基础,它包含了三个重要的要素:空间、形式和材料。
首先,空间是建筑构成的核心要素之一。
建筑的空间不仅仅是一个容器,更是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场所。
空间的组织和布局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情感。
一个良好的空间设计可以提供舒适、安全、灵活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中,人们追求的是空间的流动性和连续性,同时也要考虑到功能的合理性和使用者的需求。
其次,形式是建筑构成的重要要素。
形式可以理解为建筑的外观和结构,它决定了建筑在视觉上的形象和特征。
形式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形状,也可以是丰富多样的曲线和造型。
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流派在形式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反映了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
形式的选择和塑造是建筑师的创作和表达手段,它既关注美学和审美的追求,也考虑到结构和功能的要求。
最后,材料是建筑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决定了建筑的质感和持久性,也直接影响着建筑的绿色环保性能。
在建筑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是至关重要的,它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可用性、耐久性、成本和环保性。
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比如木材可以给人一种亲切和温暖的感觉,混凝土可以提供强大的结构支持,玻璃可以创造通透和开放的效果。
除了以上三个要素,建筑的构成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
比如建筑的功能需求、人文环境、气候条件、节能环保要求等等。
这些因素在建筑构成中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建筑的最终形态。
而一个优秀的建筑作品,则是在综合考虑和平衡各个要素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建筑构成的三要素:空间、形式和材料,是建筑师在设计和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建筑的整体品质和效果。
一个成功的建筑作品应该能够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反映时代的精神和文化,同时也要具备美学和艺术的价值。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这三个要素的平衡和创新,以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房屋建筑学重点

房屋建筑学重点1.构成建筑的三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功能——使用功能、朝向、保温、隔热、隔声、采光、通风等。
比如:影剧院、火车站。
⏹建筑技术——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设备技术。
⏹建筑形象——体型、立面形式、色彩、材料质感、细部装修。
关系:辨证统一,不能分割,主次关系(功能、技术、形象)2.耐火极限与风向频率玫瑰图(P15)耐火极限——按建筑构件的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者完整性被破坏或者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失去支持能力——非承重构件,自身解体或者垮塌;受弯承重构件,挠曲率发生突变。
完整性被破坏——分隔作用的构件,穿透裂缝或者孔隙。
失去隔火作用——背火面测点平均温度达到140℃或者任一测点温度达到220℃。
第二章1.卫生间的设计P26厕所设计⏹厕所设备及数量⏹设备:大便器、小便器、洗手盆、污水池。
图2-16。
⏹厕所的布置⏹公共厕所设前室,深度不小于1.5~2米,内设洗手盆及污水池。
图2-18⏹专用厕所,将盥洗、浴室、厕所三合一。
图2-172.楼梯的位置,数量,宽度与什么因素有关2.3.1楼梯⏹形式与位置⏹直行、平行双跑、三跑、弧形、螺旋形、剪刀式⏹要紧楼梯、次要楼梯、消防楼梯⏹宽度与数量:根据使用性质、使用人数与防火规范来确定⏹宽度,单人通行的楼梯宽度不小于850mm,双人通行为1100~1200mm;民用建筑楼梯的最小净宽应满足两股人流疏散的要求,住宅内部楼梯可减小到850~900mm。
图2-26,表2-7⏹数量,满足表2-6要求。
通常每一幢建筑物中至少设两个楼梯,满足表2-8要求时设一个。
3.走道式平面组合,套间式平面组合各适用什么建筑物?P442.5.2 平面组合的形式⏹走道式组合:各房间有较好的独立性,有天然采光与通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适用于房间面积不大、数量较多的重复空间组合,如学校、宿舍、旅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建 筑
建筑的三要素
建筑功能: 建筑功能: 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 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 室之用; 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 建 筑
建筑的三要素
建筑功能: 建筑功能: 这里的“无”就是建筑的目 的,也就是空间。建筑为人们 提供的真正内容是“无”的部 分——空间。 建筑,不只是其实体本身, 更包括实体所形成的空间。
1 建 筑
什么是建筑
广义: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
建筑物-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技术手 建筑物 段,在科学规律与美学法则的支配下,通过对空 间的限定、组织而创造的人为的供人们进行生产、 生活或其他活动的社会生活环境。(工业建筑、民 用建筑、农业建筑、园林建筑) 侧重其具备的审美形象或者围合了可使用的空间, 强调其相对直接的被人广商或进入活动 构筑物-人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 构筑物 (自行车棚、水塔、烟囱、堤坝) 偏执为了满足某种使用需求、相对间接的为人服务 的固定人造物
1.
2.
3.
4.
1 建 筑
建筑的三要素
建筑形象: 建筑形象:
建筑的形象问题涉及到了文化传统、民族风格、 社会思想意识等多方面因素,并不是单纯的美观 问题。 基本原则: 1. 比例-建筑的各种大小、高矮、长短、宽窄的比较 关系 2. 尺度-建筑物与人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和建筑物各部 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3. 韵律-建筑某些部分有规律的排列和重复的变化 4. 对比-建筑形象中的形状、光影等的对比 5. 均衡-建筑个部分间关系要给人安定、平衡和完整 的感觉
建筑学的内容
建 筑
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的核心,指导建筑 设计创作是建筑学的最终目的。建筑设 计是一种技艺,古代靠师徒承袭,口传 心授,后来虽然开办学校,采取课堂教 学方式,但仍须通过 设计实践来学习。 有关建筑设计的学科内容大致可分为 两类。一类是总结各种建筑的设计经验, 按照各种建筑的内容、特性、使用功能 等,通过范例,阐述设计时应注意的问 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另一 类是探讨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律,包括平 面布局、空间组合交通安排,以及有关 建筑艺术效果的美学规律等等。后者称 为建筑设计原理。
建 筑
建筑学的内容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成, 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 的学科,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 使用功能、技术经济和艺术造型要 求提供合理的构造方案,指导建筑 细部设计和施工,作为建筑设计的 依据。 建筑物理研究物理学知识在建筑 中的应用。建筑设计应用这些知识, 为建筑物创造适合使用者要求的声 学、光学、热工学的环境。建筑设 备研究使用现代机电设备来满足建 筑功能要求,建筑设计者应具备这 些相关学科的知识。
建筑学
建 筑
建筑又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 它需要大量的财富和技术条件,大 量的劳动力和集体智慧才能实现。 它的物质表现手段规模之大,为任 何其他艺术门类所难以比拟。宏伟 的建筑建成不易,保留时间也较长, 这些条件导致建筑美学的变革相对 迟缓。建筑艺术还常常需要应用绘 画、雕刻、工艺美术、园林艺术, 创造室内外空间艺术环境。因此, 建筑艺术是一门综合性 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综合性
建筑学
建 筑
分为构思和结构的系统性教程 本专业的教学科目包括建筑学专 业课、与绘画和造型等艺术有关的 课程,计算机软件知识、建筑力学、 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建筑学 建筑学所要 建筑学 求的广范专业科目。 本专业的一大特长是从一年级 开始就安排了实践性课程,使学生 可顺利接触建筑学 建筑学。 建筑学
1 建 筑
建筑的三要素
建筑功能: 建筑功能:
1.
2.
3.
人体活动尺寸的要求: 基本尺度 人的生理要求:朝向、 保温、防潮、隔热、隔声、通 风、采光、照明等 使用过程和使用特点的 要求:一定的顺序或路线
1 建 筑
1建 筑
1建 筑
1建 筑
1建 筑
1 建 筑
建筑的三要素
物质技术手段: 物质技术手段: 建筑用什么去建造以及怎样 建造,一般包括建筑的材料、 结构、施工技术和建筑中的各 种设备等。
狭义:建筑物
1 建 筑
1 建 筑
1 建 筑
1 建 筑
1 建 筑
1 建 筑
1 建 筑
1 建 筑
1 建 筑
建筑的三要素
两个目的 一个手段
人们对建筑提出功能和使用方 面的要求,同时又有精神和审美方 面的要求,这两个方面的要求都要 以必要的物质技术手段来达到。
实用、坚固、美观
1 建 筑
建筑的三要素
建筑学
建筑学概述
建 筑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 建筑学 环境的学科,它旨在总结人类 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 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形环境 等等。建筑学 建筑学的内容通常包括 建筑学 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
建筑学的形成与发展
建 筑
原始人类最早栖身于洞穴,如北 京周口店的“猿人洞”。中国古 代文 献中也有巢居的记载。随着农业的发 展,人类开始用土石草木等天然材料 建造简易房屋。这种建筑活动把自然 环境改造成为适于居住的人工环境,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在有意识地创造并美化居住 环境的活动中积累知识、总结经验、 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建筑学 建筑学。 建筑学
建筑学
建 筑
既是技术,又是艺术,建筑学的有 既是技术,又是艺术,建筑学的有 趣性和艰难度 建筑学是工程学的一部分,但同时 建筑学 又具备艺术性的重要一面。不过,这种 艺术性不象绘画和雕刻那样任凭想像, 自由构思,而是一种必须满足功能性和 安全性等各种制约的实用性艺术(空间 表现)。为此,要求建筑家在牢固的技 术知识基础上,具有艺术知识和优雅的 感性。本专业称为“建筑学 建筑学专业”,但 建筑学 其涉及的范围超越工程学,与创造舒适 空间的广范围学问领域有着不可分割的 联系。
建筑学
建 筑
建筑学在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技术 建筑学 方面和其他工程技术学科相似。但是 建筑物又是反映一定时代人们的审美 观念和社会艺术思潮的艺术品,建筑 建筑 学有很强的艺术性质,在这一点上和 其他工程技术学科又不相同。 建筑艺术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 感受,这是和其他视觉艺术相似之处。 建筑可以像音乐那样唤起人们某种情 感,例如创造出庄严、雄伟、幽暗、 明朗的气氛,使人产生崇敬、自豪、 压抑、欢快等等情绪。德国文学家歌 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 。
建筑功能: 强调建筑对于人来说,具有 使用价值的不是围成空间的实 体的壳,而是空间本身。
1 建 筑
建筑的三要素
建筑功能: 建筑功能: 建筑功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 空间形式。根据不同的使用要 求,建筑可分为居住建筑、教 育建筑、医疗建筑等等许多类 型。 但是,不论是那种类型的 建筑,都必须满足基本的功能 要求。(主导地位)
1 建 筑
建筑的三要素
物质技术手段: 物质技术手段:
建筑施工:建筑物通过施工,把设计变为 现实。 *施工技术--人的操作熟练程度、施工工 具和机械、施工方法等。 *施工组织—材料的运输、进度的安排、 人力的调配等。
1 建 筑
建筑的三要素
建筑形象: 建筑形象:
建筑的观感或美观 建筑有可供使用的空间,这是建筑区别于 其他造型艺术的最大特点。 和建筑空间相对存在的是它的实体所表现 出来的形和线。 建筑通过各种实际的材料表现出他们不同 的色彩和质感。 光线和阴影又加强了建筑形体的起伏凹凸 的感觉,从而添加了建筑的艺术表现力。
建筑功能——人们盖房子的具体目的 建筑功能 和使用要求
物质技术手段——材料、结构、施工、 物质技术手段 构造、设备
建筑形象——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体 建筑形象 形的观感和美感
1 建 筑
建筑的三要素之间的 关系
建筑功能: 建筑功能:建筑的主要目的 材料结构等物质技术手段: 材料结构等物质技术手段: 达到目的的手段 建筑形象: 建筑形象: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 艺术内容的综合表现
建 筑
建 筑
北京周口猿人穴居山洞
建 筑
建 筑
西安半坡遗址
建 筑
巢居
建 筑
长江流域 干阑式建筑
建 筑
河姆渡遗址水井井架和草顶复原图
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示意图
建筑学的性质和特点
建 筑
建筑学是技术和艺术相结 建筑学 合的学科,建筑的技术和艺术 密切相关,相互促进。技术在 建筑学发展史上通常是主导的 建筑学 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艺术 又促进技术的研究。
放映结束
1 建 筑
建筑的三要素
物质技术手段: 物质技术手段:
建筑材料:分为天然和非天然的两大类。 理想的建筑材料要求强度大、自重小、性 能高和易于加工。 建筑结构:建筑的骨架,为建筑提供合乎 使用的空间并承受建筑的全部荷载,抵抗 由于风雪、地震等可能对建筑物一起的损 坏。结构的坚固程度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 和寿命。
建筑学的内容
建 筑
建筑历史研究建筑、建筑学发展的 过程及其演变的规律,研究人类建筑 历史上遗留下来有代表性的建筑实例, 从中了解前人的有益经验,为建筑设 计汲取营养。“建筑理论”探讨建筑 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的 相互关系;探讨建筑实践所应遵循的 指导思想以及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的 基本规律。建筑理论与建筑历史两者 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城市设计是介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 之间的知识领域,从建筑学的角度研 究城市空间环境及其景观的问题。
1 建 筑
建 筑 材 料 的 影 响
强度大、自重小、 性能高、易加工
由曲面形板与边缘 构件( 构件(梁、拱或桁 架)组成的空间结 构。具有很好的空 间传力性能,能以 较小的构件厚度形 成承载能力高、刚 度大的承重结构, 能覆盖或围护大跨 度的空间而不需中 间支柱,能兼承重 结构和围护结构的 双重作用,从而节 约结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