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基础9、望远镜和观测方法

合集下载

怎么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

怎么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

怎么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怎么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怎么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1、观测行星观测和研究行星是天文学家日常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天文爱好者也可以进行不少观测项目,直接用肉眼进行观测,或者用小型望远镜。

观测水星和金星这两颗行星只能在东大距或西大距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才观观测到。

对于金星来说,这段时间可长达好几个月,而对水星来说,有10多天的观测时间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从地球上看水星和金星,它们都像月亮那样呈现位相变化,只是用望远镜进行观测时才能看到。

你要是能拍出一套金星相位变化的图形,那是很有意思的。

不过要注重,金星离我们远的时候比离得近的时候相差五六倍,从望远镜里看到的金星的视直径,也会相差五六倍。

用小型望远镜观测金星时,尤其是金星离得比较近的时候,有可能看到金星边缘有点模糊,而不是那么清晰,这是因为金星周围存在大气的缘故。

观测火星单凭肉眼就可以看到火星的血红颜色,用小型望远镜观测的话,还可以进一步看到火星表面的颜色变化。

火星两极的白色极冠必需用小型望远镜才能看到。

一般情况下,可看到它的北极极冠或南极极冠,在位置比较合适时,有可能同时看到两个极冠。

随着火星表面的季节变化,极冠的大小也在变化。

无论是看到一个还是两个极冠,都要尽可能拍出画面,经过一段时间后,它会有助于你对火星季节的变化的了解。

火星的视运动比较复杂,建议你每数天拍一张火星在星空中的位置图,经过半年或者更长时间的拍摄,你将会有惊奇的发现。

在一般情况下,从小型望远镜中看火星还是比较清楚的,有时还能看到一些暗黑的斑点,那是它表面的一些低地或峡谷之类的地形。

如果你觉得表面似乎有点模糊不清的话,不一定是你望远镜的问题,也许是火星表面发生了大沙尘暴之类的现象。

火星离地球最远时可达1亿2千万千米,最近时,即所谓冲日的时候,5800万千米还不到。

火星冲日约每二年发生一次,而每15-17年发生一次大冲,那时火星离地球特别近。

在条件很好的大冲时,火星离地球只有5500万千米左右,是观测它的极好时机。

想学天文望远镜 看看这些入门知识

想学天文望远镜 看看这些入门知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想学天文望远镜看看这些入门知识
1、望远镜基础
有两种主要类型的望远镜:折射镜用透镜来收集并汇聚光线,反射镜用
反射镜收集光线。

要选择好合适的望远镜,首先要了解两种望远镜的相对优缺点。

衡量望远镜的好坏,不用放大倍数,而用口径,也就是主透镜或主反射
镜的直径。

当人们说“小”望远镜时,他们指的是望远镜的口径小。

口径
决定了望远镜能收集多少光线,收集的光线越多,你所能看到的也越多。

因此,不管是折射镜还是反射镜,口径越大威力就越强。

最小的望远镜(口径50-80毫米)一般都是折射镜,更大口径的望远镜
一般是反射镜,因为大口径的反射镜比折射镜造价要便宜一些。

通过50-60毫米的最小的折射望远镜,可以看见月面的环形山和深色低洼的“月海”,土星的光环,木星的云带和四颗主要的卫星,一些双星,
以及各种星云、星系。

如果使用更大的望远镜,可以看到更暗的天体和更多的细节。

尽管小折射望远镜可以作为第一步购买计划的理想选择,但这里要提一
点非常重要的警告。

很多廉价的折射望远镜要幺粗制滥造,要幺性能与价格不符,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望远镜在天文观测上可能毫无用处,尽管它们的外观相当漂亮。

不幸的是一些大商店也卖光学质量很差的望远镜。

单透镜的主要缺点是在目标的边缘会产生多余的颜色,这称为色差。


正了色差的透镜称为消色差透镜,尽管光凭这一点不能保证其性能一定优越,但选望远镜时这一点是值得考虑的。

反射望远镜没有色差。

2、选什幺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物理学中的天文观测技术知识点

物理学中的天文观测技术知识点

物理学中的天文观测技术知识点天文观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领域,它为我们揭示了宇宙的奥秘和物质运动的规律。

在物理学中,天文观测技术是实践和研究天文学的基础,掌握这些技术知识对于深入理解宇宙和发展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物理学中的天文观测技术知识点。

一、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是进行天文观测的基本工具。

它可以放大远处天体的图像,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星体的性质和特征。

天文望远镜根据其工作原理和观测范围的不同分为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两大类。

光学望远镜利用透镜或反射镜将光线聚焦,形成放大的图像。

光学望远镜通常用于观测可见光波段的天体,如恒星、行星、星系等。

其中,折射望远镜使用透镜,反射望远镜使用反射镜。

射电望远镜用于接收并放大天体发出的射电波,以研究宇宙中的高能物理现象和星体的电磁辐射。

射电望远镜利用抛物面或拼接筒状反射器接收射电波,并通过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得到相关的天文数据。

二、天文观测技术1. 视差测量视差是指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观测同一个天体在不同时刻所看到的视觉位置的差异。

视差测量可以用于确定天体的距离。

通过观测天体在地球公转周期中的位置变化,计算出其视差,再结合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即可得到天体的距离。

2. 天体测量天体测量是指对天体的位置、亮度和运动状态等进行精确测量和观测。

其中,位置测量可以通过确定天体在天球上的赤经和赤纬来实现。

亮度测量可以通过采集天体的光子数量来计算。

运动状态可以通过测量天体的径向速度和横向速度来确定。

3.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指将星光或其他电磁波通过光栅或分光器进行分离和测量的过程。

通过对天体的光谱进行分析,可以获得有关星体成分、温度、速度等重要信息。

光谱分析被广泛应用于行星大气层研究、恒星结构分析和宇宙膨胀等课题中。

4. 天体成像天体成像是指对天体的图像进行拍摄和处理,以获得有关天体的详细信息。

天体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研究星系结构、星体表面特征和行星环境等领域。

常用的天体成像技术包括长时间曝光摄影、干涉成像和阵列成像等。

天文观测基础知识(望远镜入门)

天文观测基础知识(望远镜入门)

天文观测基础知识(望远镜入门)第一章天文观测基础知识第一节天球和天球坐标1、天球:天穹:人们所能直接观测到的地平之上的半个球形天空。

天球:以地心为球心半径为任意的假想球体,表示天体视运动的辅助工具。

(P1)由于天球球心的不同分为:观测者天球、地心天球、日心天球。

黄道黄道是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迹,实际上是地球公转轨道所在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这个平面是黄道面。

2、天球坐标系(1)、地平坐标系基本要点:基圈:地平圈;始圈:午圈;原点:南点;纬度:高度:天体相对于地平圈的方向和角距离。

(解释度量及天顶距)经度:方位:天体所在的地平经圈相对于午圈的方向和角距离。

(0°到360°,自南点向西沿地平圈度量)。

(2)、第一赤道坐标系(也称时角坐标系)基本要点:基圈:天赤道;始圈:午圈;原点:上点;纬度:赤纬:天体相对于天赤道的方向和角距离。

(解释度量及极距)经度:时角:天体所在的时圈相对于上点(午圈)的方向和角距离。

自上点沿天赤道向西度量(为使天体的时角“与时俱增”)。

上、西、下、东为0时、6时、12时、18时。

(3)、第二赤道坐标系基本要点:基圈:天赤道始圈:春分圈;原点:春分点;纬度:赤纬;(与第一赤道坐标相同)经度:赤经:天体所在的时圈相对于春分点的方向和角距离。

自春分点沿天赤向东度量。

(4)、黄道坐标系基本要点:基圈:黄道;始圈:无名圈;(过春分点的黄经圈)原点:春分点;纬度:黄纬:天体相对于黄道的方向和角距离。

(解释度量)经度:黄经:天体所在的黄经圈相对于春分点的方向和角距离。

自春分点沿黄道向东度量(为使太阳的黄经“与日俱增”)。

(5)各天球坐标系的区别和联系仰极高度=天顶赤纬=当地纬度天体赤经+天体当时时角=当时恒星时第二节天体的视运动与四季星空1、天体的周日视运动所谓天体的周日视运动是指所有天体以一天为周期的自东向西运动。

天体周日视运动的轨迹叫做周日平行圈,简称周日圈。

恒隐星和恒显星2、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是指因地球公转而引起的太阳在恒星背景上的运动轨迹(路线):即黄道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相同,约为365天。

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检举
日月水金火木土天海王
你想看这些星不是所有天文望远镜都可以看见的,比如拿一台1000一下的天文望远镜即使望远镜可以放大200-300倍那也不行看不是很清楚
你加增倍镜没有?
1:装好天文望远镜后不要加增倍镜
2:找月亮时加20mm的目镜
3:找准月亮对好焦距看看是否满意清晰度放大程度
放大率--指目视望远镜的物理量,即角度的放大率。它等于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之比。不少人提到天文望远镜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放大倍率。其实,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不一样,地面天文观测的效果如何,除仪器的优劣外,还受地球大气的明晰度和宁静度的影响,受观测地的环境等诸因素的制约。而且,一架天文望远镜有几个不同焦距的目镜,也就是有几个不同的放大倍率可用。观测时,绝不是以最大倍率为最佳,而应以观测目标最清晰为准。分辨角--指望远镜能够分辨出的最小角距。目视观测时,望远镜的分辨角=140(角秒)/D(毫米),D为物镜的有效口径。 关于目镜接口尺寸:望远镜目镜的接口规格大致有3种:24.5毫米(0.965英寸),31.7毫米(1.25英寸),50.8毫米(2英寸)。24.5毫米主要用于小型的入门级望远镜上,31.7毫米是目前的主流尺寸。50.8毫米主要用在高档的大口径望远镜上。 口径:口径是指物镜的有效通光直径,常以符号“D”表示。物镜收集星光的能力跟它口径的平方成正比。因此,物镜口径越大,就越容易观测到更暗的天体。 分辨角和分辨本领:分辨角通常以角秒为单位,是指刚刚能被望远镜分辩开的天上两发光点之间的角距。目视观测时,望远镜的分辨角=140(角秒)/D(毫米),D为物镜的有效口径。望远镜的分辨本领由望远镜的分辨角的倒数来衡量,所以:望远镜口径越大,分辨本领越好。极限星等:“星等”是天体亮度的指标,常以符号“m”表示。星等的数值越小,星星就越亮;星等的数值越大,星星就越暗。星等相差一等,亮度相差2.512倍。极限星等是指用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最暗天体的星等。望远镜的目视极限星等可以用以下公式来粗略的估计:m=2.1+5logD 公式中D(口径)以毫米为单位。 注意:大城市里的光污染会严重的影响到极限星等的大小,所以最好的观测地点是远离都市光污染的郊外。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目录一、天文望远镜概述 (2)1.1 望远镜的定义与分类 (3)1.2 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4)1.3 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历程 (5)二、望远镜的基本构造 (6)2.1 主要部件介绍 (7)2.2 望远镜的类型 (9)三、天文望远镜的选择与使用 (10)3.1 如何根据需求选择望远镜 (11)3.2 望远镜的使用与保养 (12)3.3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4)四、观测技巧与实践 (14)4.1 观测前的准备 (16)4.2 实际观测案例分享 (17)4.3 提升观测效果的技巧 (19)五、天文望远镜的辅助工具 (20)5.1 星图与星表 (21)5.2 天气预报与观测计划 (22)5.3 其他辅助设备 (23)六、天文望远镜的科学研究价值 (24)6.1 对恒星与行星的研究 (25)6.2 对星系与宇宙学的研究 (27)6.3 天文望远镜在教育中的应用 (29)七、望远镜技术的未来展望 (30)7.1 新型望远镜技术介绍 (32)7.2 天文望远镜在太空探索中的作用 (34)7.3 科技发展对望远镜的影响 (35)一、天文望远镜概述天文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和观测天体的特殊仪器,其历史源远流长,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

现代天文望远镜的设计和用途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共同目标是提供更清晰和放大的天体图像,以便科学家和爱好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

折射望远镜:这类望远镜利用透镜来聚焦光线。

镜子在折射望远镜中并不直接用于成像,而是用于引导光线进入望远镜并反射回透镜中。

这种望远镜在观测弥散和星云时非常有效。

反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主要使用表面非常平整的金属或玻璃制成的镜子来反射进入望远镜的光线。

大型反射望远镜通常放置在海拔较高或干燥地区,以减小大气扰动,提高观测质量。

折反射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结合了折射和反射望远镜的特点,通常使用一个透镜在前端聚集光线,然后用一个大型镜子在望远镜的后端将光线反射到目镜中,这样可以在保持清晰度的同时提供更大的视场。

科普天文技术解读现代天文学的观测方法

科普天文技术解读现代天文学的观测方法

科普天文技术解读现代天文学的观测方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天文学的观测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天文学家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观测和研究宇宙中的各种现象和现象。

本文将通过科普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一些常见的现代天文学观测方法。

一、望远镜观测法望远镜是现代天文学中不可或缺的观测工具。

它可以放大天体的影像,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天体的各种细节。

而现代的望远镜不仅有光学望远镜,还有射电望远镜等多种不同类型的观测设备。

1. 光学望远镜光学望远镜是最常见的一种天文观测设备。

它利用透镜或反射镜等光学器件来收集和聚焦光线,然后通过目镜或相机来观测天体。

在现代,光学望远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如大口径望远镜、自适应光学等技术的应用,使得观测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大幅度提高。

2. 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利用接收和解析射电波来观测天体。

相比于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更长波长的电磁辐射,因此能够探测到更多的信息。

射电望远镜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如阵列射电望远镜、毫米波望远镜等,使得我们对宇宙背景辐射、脉冲星等射电天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太空探测器观测法太空探测器是一种能够在外层空间进行观测和探测的设备。

由于大气对于电磁波的吸收和散射,地面观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太空探测器可以避开大气的影响,在太空中进行更精确和详细的观测。

1. 人造卫星人造卫星是最早、最普遍也是最常见的太空探测器。

它们搭载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仪器和设备,能够对宇宙中的天体和物理现象进行观测和测量。

人造卫星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轨道和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覆盖和监测,为天文学家提供大量的数据。

2. 着陆器和探测器着陆器和探测器是被送往其他行星和天体表面的太空探测器。

它们可以进行更加接近地面的观测,收集并传回珍贵的数据。

例如,火星探测器“好奇号”能够拍摄火星表面的照片,并进行现场分析,为研究火星的地质和气候提供有力支持。

三、干涉仪观测法干涉仪是一种利用干涉原理进行观测的设备。

天文观察初学知识点总结

天文观察初学知识点总结

天文观察初学知识点总结天文观测是一项古老而又神秘的科学,通过对天体的观察和研究,人类能够更好地了解宇宙的奥秘。

对于初学者而言,了解和掌握天文观测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天文观测的基本工具、常见的天文现象、观测技巧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总结,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天文观测的基本工具1. 望远镜望远镜是天文观测中最基本的工具之一。

它通过透镜或反射镜将远处的天体放大,使观察者能够看到更为清晰的图像。

在购买望远镜时,需要考虑其口径、放大倍数、镜筒类型等因素,以便选择适合自己观测需求的望远镜。

2. 显微镜对于微小的天文结构或者天体的观察,显微镜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它能够将微小的物体放大,让观察者看到更加精细的细节。

3. 天文台天文台是专门用于天文观测的设施,一般包括天文望远镜、测量设备、数据处理设备等。

对于有条件的观测者来说,天文台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二、常见的天文现象1. 星空星空是最常见的天文现象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望远镜或者肉眼观察到许多美丽的星星,甚至可以观察到星云、星团等结构。

2. 行星行星是太阳系中的天体,它们分布在太阳周围的轨道上,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

3. 彗星彗星是一种冰尘天体,它们会周期性地接近太阳,产生美丽的彗尾现象。

4. 恒星恒星是太空中发光的天体,有稳定的光度和光谱特征,代表着太空中最为耀眼的存在。

5. 星团星团是一群由几十甚至上百颗恒星组成的天体系统,通过望远镜可以观察到它们的集中分布,非常美丽。

6. 星系星系是由数量庞大的恒星、气体、尘埃以及黑洞组成的天体系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我们所在的银河系。

7. 星云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状物体,在望远镜下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图像。

8. 月亮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在夜空中展现出不同的月相,给我们带来神秘而美丽的景观。

以上列举的天文现象只是天文观测中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其他有趣和复杂的天文现象可以供我们去观察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人的想象赋予星座之名和丰富的内容;
17世纪后随着航海地理大发现,完善南天星 座的创立;
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确定了国际通行的 全天划分为88个星座星空划分方法;
北天区29个星座、南天区47个星座、黄道12 个星座。
我国自己的星空区域划分方法
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拱极区附近: 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公元前2世纪 古希腊天文学 家喜帕恰斯首 先提出星等概 念,他把看到 的恒星按亮度 分成 6等,最 亮的 1等,最 暗的 6等。
1等星的亮度=距离1公里远的1烛光的亮度
更精确的星等
1850年英国天文学家普森(N.R.Pogson)经过研究并用仪 器精密测定,把星等概念科学定量化:
星等相差5等,亮度差为100,即星等差1等,亮度之比为 2.512倍。
赫歇尔的望远镜
1781年3月13日,英国天文学 家威廉.赫歇尔(1738-1822) 用他自制的口径15厘米的反射 镜发现了天王星,把太阳系的 尺度扩大了一倍。
发现了天王星后,赫歇尔磨制 的望远镜口径越来越大,他是 使反射镜大型化的始祖。
1789年赫歇尔制成当时 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 口径1.22米,焦距12.2 米。
放大率:放大率=F物/F目
望远镜的有效放大倍数:一般是物镜 有效口径以毫米为单位的值。
视场:用目视望远镜观测星空时所能见 到的天空部分的角直径叫视场。当目镜 的工作视场一定时,望远镜的视场与放 大率成反比。
望远镜主要解决“看得见” 和“看得清”两方面的问题。
光的衍射现象限制了“看得清”的能力。
为了精确,又引入了小数星等和负数星等。如天狼星是 -1.4等,织女星是0.0等,轩辕十四是1.4等。
肉眼可见的6等以上恒星全天约为6000颗。
天球
天球是一个假想的球,它是以观测者(或地心)为中心,以无 穷远为半径的球,所有天体都投影在这个球面上。
两大坐标系
地平坐标系
赤道坐标系
天体的角距离
在天球上度量两个天体之间的距离,不用长度单位,而用 角度单位。
天极的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示意图
天文望远镜的基本情况
关于天文望远镜的两个常见问题
你这台望远镜能看多远? 你这台望远镜能放大多少倍?
口径(D):指望远镜物镜所能收 到的最大光束的直径。
焦距(F):从望远镜光学系统主 点到主焦点的距离。
焦比: 焦比=F/D 在摄影时,焦比数字越大,光力越 弱; 照相机镜头上称为光圈。
黄、赤、白道附近: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星星与我们的距离都一样远吗?
星星的命名
希腊字母; 拉丁字母; 数字; 更复杂的
科学编号;
我国的命 名体系。
星等的概念
色差原理
1666年,牛顿证明天体的光并非单色光,而是由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望远镜的色差是由于透镜对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而造成。
科学巨匠牛顿(1642-1727)
早期巨型折射镜
1673年,波兰的赫维留(1611-1687)制 成了一架长达46米的望远镜,吊在30米高
的桅杆上,要许多人用绳子拉着它起落升 降。
巨型反射镜
20世纪的上半叶巨型反射镜又 占了上风。由于磨制材料的改 进,用玻璃代替了金属,并发 明了玻璃镀银技术,许多大口 径反射镜相继建成。1948年口 径508厘米的海尔反射望远镜 交付使用。
07年5月落成的云南天文台高 美古观测站2.4米反射望远镜
即将竣工的LAMOST 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 主镜口径6米
1940年苏联光学家 马克苏托夫发明马 克苏托夫望远镜, 和施密特望远镜类 似,它的改正镜是 弯月形,两个表面 都是球面。制作容 易。和反射镜相比, 折反射镜的视场可 以做的较大,有利 于拍摄。
天文望远镜的几种类型
折射镜
反射镜
折反射镜
消色差折射镜的出现
牛顿从理论上弄清了色差的成因,但错误的做出折射物镜色差无法消除的结 论。由于牛顿极高的威望,不少人盲从了他的观点。直到18世纪30年代,英 国数学家C.M.霍尔发现,用冕牌玻璃作凸透镜,用火石玻璃作凹透镜,所制 成的复合透镜能消除色差。
大型折射镜
19世纪下半叶是大型折射望远镜的时代,美国的光学制造家克拉克父子在1870年 以后陆续磨制了口径66厘米、76厘米、91厘米、102厘米的折射镜。
最大的望远镜
位于夏威夷莫纳克亚山上的凯克I、II望远镜,直径各10米,由36 面1.8米 的六角型镜面拼合而成
折反射望远镜
1930年德国的施密特制造出第一架折反射望远镜。同时使用反射镜和折射 镜。反射镜是球面镜,放在球面曲率中心的形状奇特的透镜做“改正镜”, 可以补偿反射镜引起的球差,又不会产生彗差和明显的色念
星星究竟是什么
大部分是恒星,能够自身发光发亮; 少数是行星,反射太阳光。
如何度量星星之间的距离?
光年:1光年=10万万万千米 秒差距: 1秒差距=3.26 光年=?千米
星座的来历
公元前三千年古巴比伦人对星空区划的创造, 把亮星用假想的连线联起来,构成星座;
天文望远镜的发展简史
1608年荷兰的眼 镜商汉斯.里帕 席根据学徒的偶 然发现,制成了 第一架望远镜。
1609年,伽利略 制成了两架最早 的天文望远镜 。
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1564-1642)
伽利略把自制的口径4.5厘米,放大倍 率33倍的望远镜指向天空,很快发现 了月球上的环形山、围绕木星运转的 四颗卫星、金星的盈亏现象、日面上 的黑子、银河由无数暗弱恒星构成等 现象。
极限星等:将望远镜指向天顶, 肉眼所能看到的最暗恒星的星 等称为极限星等,也叫贯穿本 领。
极限星等ml与以厘米为单位的 望远镜有效口径之间的简单关 系由公式 ml=6.9+5lgD 给出。 例如有效口径15厘米的望远镜, 极限星等约为12.8等。
分辨率:把望远镜能分清为两 个物点的最小角距离称为分辨 分辨率。望远镜的口径决定分 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