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
想学天文望远镜 看看这些入门知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想学天文望远镜看看这些入门知识
1、望远镜基础
有两种主要类型的望远镜:折射镜用透镜来收集并汇聚光线,反射镜用
反射镜收集光线。
要选择好合适的望远镜,首先要了解两种望远镜的相对优缺点。
衡量望远镜的好坏,不用放大倍数,而用口径,也就是主透镜或主反射
镜的直径。
当人们说“小”望远镜时,他们指的是望远镜的口径小。
口径
决定了望远镜能收集多少光线,收集的光线越多,你所能看到的也越多。
因此,不管是折射镜还是反射镜,口径越大威力就越强。
最小的望远镜(口径50-80毫米)一般都是折射镜,更大口径的望远镜
一般是反射镜,因为大口径的反射镜比折射镜造价要便宜一些。
通过50-60毫米的最小的折射望远镜,可以看见月面的环形山和深色低洼的“月海”,土星的光环,木星的云带和四颗主要的卫星,一些双星,
以及各种星云、星系。
如果使用更大的望远镜,可以看到更暗的天体和更多的细节。
尽管小折射望远镜可以作为第一步购买计划的理想选择,但这里要提一
点非常重要的警告。
很多廉价的折射望远镜要幺粗制滥造,要幺性能与价格不符,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望远镜在天文观测上可能毫无用处,尽管它们的外观相当漂亮。
不幸的是一些大商店也卖光学质量很差的望远镜。
单透镜的主要缺点是在目标的边缘会产生多余的颜色,这称为色差。
改
正了色差的透镜称为消色差透镜,尽管光凭这一点不能保证其性能一定优越,但选望远镜时这一点是值得考虑的。
反射望远镜没有色差。
2、选什幺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物理学中的天文观测技术知识点

物理学中的天文观测技术知识点天文观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领域,它为我们揭示了宇宙的奥秘和物质运动的规律。
在物理学中,天文观测技术是实践和研究天文学的基础,掌握这些技术知识对于深入理解宇宙和发展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物理学中的天文观测技术知识点。
一、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是进行天文观测的基本工具。
它可以放大远处天体的图像,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星体的性质和特征。
天文望远镜根据其工作原理和观测范围的不同分为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两大类。
光学望远镜利用透镜或反射镜将光线聚焦,形成放大的图像。
光学望远镜通常用于观测可见光波段的天体,如恒星、行星、星系等。
其中,折射望远镜使用透镜,反射望远镜使用反射镜。
射电望远镜用于接收并放大天体发出的射电波,以研究宇宙中的高能物理现象和星体的电磁辐射。
射电望远镜利用抛物面或拼接筒状反射器接收射电波,并通过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得到相关的天文数据。
二、天文观测技术1. 视差测量视差是指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观测同一个天体在不同时刻所看到的视觉位置的差异。
视差测量可以用于确定天体的距离。
通过观测天体在地球公转周期中的位置变化,计算出其视差,再结合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即可得到天体的距离。
2. 天体测量天体测量是指对天体的位置、亮度和运动状态等进行精确测量和观测。
其中,位置测量可以通过确定天体在天球上的赤经和赤纬来实现。
亮度测量可以通过采集天体的光子数量来计算。
运动状态可以通过测量天体的径向速度和横向速度来确定。
3.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指将星光或其他电磁波通过光栅或分光器进行分离和测量的过程。
通过对天体的光谱进行分析,可以获得有关星体成分、温度、速度等重要信息。
光谱分析被广泛应用于行星大气层研究、恒星结构分析和宇宙膨胀等课题中。
4. 天体成像天体成像是指对天体的图像进行拍摄和处理,以获得有关天体的详细信息。
天体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研究星系结构、星体表面特征和行星环境等领域。
常用的天体成像技术包括长时间曝光摄影、干涉成像和阵列成像等。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知识讲解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一、望远镜种类(一)折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折射式望远镜由两个透镜组成:固定在镜筒前端的是物镜(其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的性能);在镜筒尾端可以调换的是目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 90EQ优点:视野较大、星像明亮,使用和维护比较方便,反差及锐利度较同口径的反射镜佳,摄影及高倍行星观测,效果都相当不错。
缺点:有色像差(色差)问题,会降低分辨率。
(二)反射式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牛顿式反射式望远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130EQ优点:无色差、强光力和大视场,非常适合深空天体的目视观测。
缺点:彗差和像散较大,视野边缘像质变差,操作不太容易, 维护相对复杂。
(三)折反射式望远镜折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星特朗Omni XLT 127综合了折射镜和反射镜的优点:视野大、像质好、镜筒短、携带方便。
有施密特-卡塞格林式和马克苏托夫-卡塞格林2种。
三种类型望远镜优缺点对比:(1)折射式:通常小型(口径80毫米以下)折射望远镜具有便携优势,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以在旅行时随身携带。
在拍摄要求不高的情况完全可以满足摄影需求,而且与相机连接简单可以作为长焦镜头使用。
(2)反射式:大口径反射虽然不便携,但比其他类型望远镜有很多优势。
首先,造价低廉,很多爱好者可以自己磨制。
其次,大口径成像效果更好,利于高倍观测,而且焦比较小,适合观测和拍摄深空天体。
(3)折反式:折反同时具备折射式望远镜的便携和反射式望远镜的成像优势,但价格较贵。
三种望远镜优缺点对比:折射式优点:结构简单,便携,成像锐度好,缺点: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有色差、球差,口径大的价格相对较贵光学结构:物镜——目镜结构反射式优点:口径大,成像亮度高,无色差,价格相对便宜缺点:不便携,有球差,镜筒开放维护保养相对困难光学结构: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折反式优点:便携,成像质量较好,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缺点:口径相对较大结构复杂,在同口径其他类型望远镜中价格最贵光学结构:改正镜——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二、常见的天文望远镜光学名词口径:指望远镜物镜的有效直径,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性能。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目录一、天文望远镜概述 (2)1.1 望远镜的定义与分类 (3)1.2 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4)1.3 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历程 (5)二、望远镜的基本构造 (6)2.1 主要部件介绍 (7)2.2 望远镜的类型 (9)三、天文望远镜的选择与使用 (10)3.1 如何根据需求选择望远镜 (11)3.2 望远镜的使用与保养 (12)3.3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4)四、观测技巧与实践 (14)4.1 观测前的准备 (16)4.2 实际观测案例分享 (17)4.3 提升观测效果的技巧 (19)五、天文望远镜的辅助工具 (20)5.1 星图与星表 (21)5.2 天气预报与观测计划 (22)5.3 其他辅助设备 (23)六、天文望远镜的科学研究价值 (24)6.1 对恒星与行星的研究 (25)6.2 对星系与宇宙学的研究 (27)6.3 天文望远镜在教育中的应用 (29)七、望远镜技术的未来展望 (30)7.1 新型望远镜技术介绍 (32)7.2 天文望远镜在太空探索中的作用 (34)7.3 科技发展对望远镜的影响 (35)一、天文望远镜概述天文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和观测天体的特殊仪器,其历史源远流长,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
现代天文望远镜的设计和用途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共同目标是提供更清晰和放大的天体图像,以便科学家和爱好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
折射望远镜:这类望远镜利用透镜来聚焦光线。
镜子在折射望远镜中并不直接用于成像,而是用于引导光线进入望远镜并反射回透镜中。
这种望远镜在观测弥散和星云时非常有效。
反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主要使用表面非常平整的金属或玻璃制成的镜子来反射进入望远镜的光线。
大型反射望远镜通常放置在海拔较高或干燥地区,以减小大气扰动,提高观测质量。
折反射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结合了折射和反射望远镜的特点,通常使用一个透镜在前端聚集光线,然后用一个大型镜子在望远镜的后端将光线反射到目镜中,这样可以在保持清晰度的同时提供更大的视场。
天文望远镜原理

天文望远镜原理
天文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测天体的光学仪器,它能够帮助我们观测到远在地球
之外的星球、星系、星云等天体。
天文望远镜的原理是基于光学成像原理和望远镜的光学设计,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天文望远镜的原理。
首先,天文望远镜的光学成像原理是基于光线的折射和反射。
当光线通过透镜
或反射镜时,会发生折射或反射,从而形成一个清晰的像。
天文望远镜通常采用的是反射式望远镜,利用凹面镜和平面镜将远处的光线聚焦到焦点上,形成清晰的像。
这样就能够观测到远处的天体,而不受大气湍流的影响。
其次,天文望远镜的光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天文望远镜通常包括物镜和目镜
两部分。
物镜负责将远处的光线聚焦到焦点上,而目镜则负责将焦点上的像放大,使观测者能够看清楚。
物镜的直径决定了望远镜的分辨率,直径越大,分辨率越高,能够看得更清楚。
而焦距则决定了望远镜的放大倍数,焦距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另外,天文望远镜还需要配备一定的支撑结构和控制系统。
由于天文望远镜需
要长时间稳定地观测天体,因此需要有稳定的支撑结构来支撑望远镜本身,以及精密的控制系统来控制望远镜的方向和焦距。
这样才能够确保观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天文望远镜的原理是基于光学成像原理和光学设计的,通过合理的
光学系统和稳定的支撑结构和控制系统,才能够实现对远处天体的观测。
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历程和技术含量都是非常丰富的,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也推动了光学技术和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
希望通过对天文望远镜原理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天文观测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天文科学产生更大的兴趣。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问答

1,撑脚拉开,把望远镜筒装到轭上,用大的带锁螺丝调节。
2,把天顶镜插进调焦筒上,用相应的螺丝固定好。
3,把目镜装在天顶镜上,用相应的螺丝固定好。
4,如果您希望用正像镜放大,就把它装在目镜和镜筒之间,这样就可以观看天体。
警告:请不要用肉眼直接观察太阳,观察太阳要用太阳滤光镜,否则会伤害您的眼睛。
折射望远镜是以会聚远方物体的光而现出实象的透镜为物镜的望远镜它会使从远方来的光折射集中在焦点,折射望远镜的好处就是使用方便,稍微忽略了保养也不会看不清楚,因为镜筒内部由物镜和目镜封着,空气不会流动,所以比较安定,此外,由于光轴的错开所引起的像恶化的情形也比反射望远镜好,而口径不大透镜皆为球面,所以可以机械研磨大量生产,故价格较便宜。
(1)伽利略型望远镜人类第一只望远镜,使用凹透镜当目镜,透过望远镜所看到的像与实际用眼睛直接看的一样是正立像,地表观物很方便但不能扩大视野,目前天文观测已不再使用此型设计。
(2)开普勒型望远镜使用凸透镜当目镜,现今所有的折射式望远镜皆为此型,成像上下左右巅倒,但这样对我们天体观测是没有影响的,因为目镜是凸透镜可以把两枚以上的透镜放在一起成一组而扩大视野,并且能改善像差除却色差。
买家朋友咨询问题汇总1.什么是望远镜?望远镜有什么功能?答:望远镜就是将远方的景物拉近到眼前,把它放大,能够看得清楚的一种光学仪器。
因为科学的进步,借助新发明的许多仪器辅助,使人类天然感官的功能增强了许多。
电话使我们能听见远方友人的声音,并与之对话,就实现了古人所“千里耳”的理想;而望远镜使我们能看清楚远方的景物,等于实现了古人所谓“千里眼”的理想。
2.望远镜到底是将远方的物体“放大”还是“拉近”呢?答:因为同样的物体,在远处看起来就变得很小,所以将远方的物体放大,就是等于将它拉近,和在眼前看到的一样大,一样清楚,并且在视觉上就有将远方的物体拉近,好像到了眼前的感觉一样。
3.望远镜的“放大率”是什么意思?是将远方物体“放大”的倍率还是“拉近”的倍率?答:许多人以为望远镜的放大率是将远方的物体“放大”的倍率,这是不对的,其实望远镜的放大率指的是将远方的物体“拉近”的倍率。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解析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解析1. 天文望远镜的主要作用是()A. 观测天体B. 拍摄风景C. 观测微生物D. 测量距离答案:A解析:天文望远镜主要用于观测天体。
2. 折射式天文望远镜的优点是()A. 成像清晰B. 口径大C. 没有色差D. 价格便宜答案:A解析:折射式天文望远镜成像清晰。
3. 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主镜通常是()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凹面镜答案:D解析: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主镜通常是凹面镜。
4. 以下哪种不是天文望远镜的常见口径尺寸()A. 50mmB. 80mmC. 120mmD. 200mm答案:C解析:120mm 不是常见的天文望远镜口径尺寸,常见的有50mm、80mm、200mm 等。
5. 天文望远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A. 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B. 物镜口径和目镜口径C. 望远镜长度D. 望远镜重量答案:A解析:天文望远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
6. 口径越大的天文望远镜,其集光能力()A. 越弱B. 越强C. 不变D. 不确定答案:B解析:口径越大的天文望远镜,其集光能力越强。
7. 以下哪种不是天文望远镜的支架类型()A. 赤道式B. 地平式C. 倾斜式D. 经纬仪式答案:C解析:天文望远镜的支架类型常见的有赤道式、地平式、经纬仪式,没有倾斜式。
8. 天文望远镜的分辨率主要与()有关A. 口径B. 放大倍数C. 焦距D. 重量答案:A解析:天文望远镜的分辨率主要与口径有关。
9. 折射望远镜产生色差的原因是()A. 透镜对不同波长的光折射率不同B. 光线反射C. 透镜表面不平整D. 目镜质量差答案:A解析:折射望远镜产生色差是因为透镜对不同波长的光折射率不同。
10. 反射望远镜相比折射望远镜的优势在于()A. 无色差B. 价格低C. 维护简单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反射望远镜无色差、价格相对低且维护简单。
11. 以下哪种不是天文望远镜目镜的类型()A. 惠更斯目镜B. 冉斯登目镜C. 凯涅尔目镜D. 伽利略目镜答案:D解析:常见的天文望远镜目镜类型有惠更斯目镜、冉斯登目镜、凯涅尔目镜,没有伽利略目镜。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制作望远镜+-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 5 节制作望远镜基础落实知识点1 了解望远镜的基本原理1.如图所示,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2.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其物镜成像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相同。
3.如图所示,小明找到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其中较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成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目镜成 (选填“实”或“虚”)像。
知识点 2 视角4.(多选)现代天文望远镜力求把物镜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体,把口径加大目的是( )A.会聚更多的光B.成像更明亮C.增大视角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人眼看同一个物体,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和物体与人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有关,如图所示。
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视角越。
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物体越大,则视角越。
(均选填“大”或“小”)6.分析表明,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为。
知识点3 设计简易望远镜7.(1)确定望远镜的放大倍率:自制的望远镜可以采用单片的作为目镜和物镜。
为了让成像质量好一些,其放大倍率不宜,取放大倍率为2~3倍即可;(2)选择物镜和目镜: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可以选择放大镜的镜片,也可以使用(选填“近视眼镜”或“老花镜”)的镜片,还可以直接购买凸透镜。
在选择两块凸透镜时,除了需要满足焦距的要求,物镜的直径还要比目镜的直径一些。
测量凸透镜的直径,以便于制作直径合适的镜筒。
由此,应选择焦距、直径的凸透镜作为物镜,焦距、直径的凸透镜作为目镜;(3)设计镜筒:在用望远镜对不同远近的物体进行观察时,需要调节两块凸透镜间的。
如图所示,镜筒可以设计成两段,让物镜的镜筒较目镜的镜筒粗一些,这样套在一起,便于在使用时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根据物镜的结构不同,天文望远镜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以透镜作为物镜的,称为折射望远镜;用反射镜作为物镜的,称为反射望远镜;既包含透镜,又有反射镜的,称为折反射望远镜。
往往有的天文爱好者买了一块透镜,以为这就解决了望远镜的物镜问题。
其实,一块透镜成像会产生象差,现在,正规的折射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大都由2~4块透镜组成。
相比之下,折射天文望远镜用途较广,使用方便,比较适合做天文普及工作。
反射望远镜的光路可分为牛顿系统和卡塞格林系统等。
一般说来,对天文普及工作,特别是对观测经验不足的爱好者来说,牛顿式反射望远镜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其物镜又需经常镀膜,维护起来也麻烦。
折反射望远镜是由透镜和反射镜组成。
天体的光线要受到折射和反射。
这类望远镜具有光力强,视场大和能消除几种主要像差的优点。
这类望远镜又分施密特系统、马克苏托夫系统和施密特卡塞格林系统等。
根据我们多年实践的经验,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厂生产的120折射天文望远镜对于天文普及工作和广大天文爱好者来说,是一种既方便又实用的仪器。
望远镜的光学性能在天文观测的对象中,有的天体有视面,有的没有可分辨的视面;有的天体光极强,有的又特微弱;有的是自己发光,有的是反射光。
观测者应根据观测目的,选用不同的望远镜,或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测;一般说来,普及性的天文观测多属于综合性的,要考虑“一镜多用”。
选择天文望远镜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它的基本光学性能。
口径--指物镜的有效直径,常用D来表示;相对口径--指物镜的有效口径和它的焦距之比,也称为焦比,常用A表示;即A=D/F。
一般说来,折射望远镜的相对口径都比较小,通常在1/15~1/20,而反射望远镜的相对口径都比较大,通常在1/3.5~1/5。
观测有一定视面的天体时,其视面的线大小和F成正比,其面积与F2成正比。
象的光度与收集到的光量成正比,即与D2成正比,和象的面积成反比,即与F2成反比。
放大率--指目视望远镜的物理量,即角度的放大率。
它等于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之比。
不少人提到天文望远镜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放大倍率。
其实,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不一样,地面天文观测的效果如何,除仪器的优劣外,还受地球大气的明晰度和宁静度的影响,受观测地的环境等诸因素的制约。
而且,一架天文望远镜有几个不同焦距的目镜,也就是有几个不同的放大倍率可用。
观测时,绝不是以最大倍率为最佳,而应以观测目标最清晰为准。
分辨角--指望远镜能够分辨出的最小角距。
目视观测时,望远镜的分辨角=140(角秒)/D (毫米),D为物镜的有效口径。
视场--指天文望远镜所见的星空范围的角直径。
贯穿本领--指在晴朗的夜晚,望远镜在天顶方向能看到最暗弱的恒星星等。
贯穿本领主要和望远镜的有效口径有关。
例如,南京天文仪器广生产的120折反射天文望远镜的光学性能为:主镜的有效口径为120mm,焦距为1500mm,相对口径为1/12.5,目镜放大倍率有:37.5倍,60倍,100倍,200倍,理论分辨角为1"一2",目视极限星等为12等,视场小于10。
它的寻星镜物镜有效口径为35mm,焦距为175mm,放大率为7倍,视场为500。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当人们了解了天文望远镜的基本光学性能以后,有人往往只注意物镜,而忽视了做为望远镜终端设备之一的目镜。
其结果常常使再好的望远镜也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本领,只能望天兴叹。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主要有两个作用:其一,将物镜所成的像放大,这对于观测有视面的天体和近距双星是十分重要的;其二,使出射光束为平行光,使观测者观测起来舒适省力。
目镜的种类很多,比较常用的有:惠更斯目镜,用字母H表示,MH或HM表示惠更斯目镜的改进型,这类目镜适用于低倍率或中倍率的观测。
冉斯登目镜,以字母R表示,适于用作装有十字丝或标尺的目镜,用在低倍率或中倍率的测量性观测。
凯尔纳目镜,以字母K 表示,是冉斯登目镜的改进型,消除了冉斯登目镜的色差,这种目镜,视场大,常用在低倍率观测上,如彗星或大面积的天体。
斯坦海尔的单心目镜,蔡斯的无畸变目镜,阿贝无畸变目镜,希克无畸变目镜都用在高放大率的观测上,如对行星或月球表面细节的观测等。
一架天文望远镜应备有多种目镜,这样才能便于不同的观测,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
挥它应有的作用。
曾见到这样一个情况:某部门从国外订购一架较好的天文望远镜,但是只有两个目镜。
可是说明书中介绍它有多种目镜。
为什么只有两个呢?卖方说,买方订货时设写明。
这是一个教训。
因此,订购天文望远镜时,事前一定要充分做好调研,有完整可靠的信息,有比较内行的人把关,认真审核好订货程序才行。
寻星镜和导星镜天文望远镜的主镜担负着观测的主角。
但是,许多天文观测不是光靠主镜就能全部顺利完成的。
它也需要有助手,这就是寻星镜或导星镜。
为了能迅速地搜寻到待观测的天体,常常在主镜旁附设一个小型天文望远镜,它就是寻星镜。
寻星镜一股都采用折射式的天文望远镜。
它的光轴与主镜光轴平行,这样才能保持与主镜的目标一致。
寻星镜物镜的口径一般在5~10厘米左右,视场在30~50左右,放大率在7~20倍左右,焦平面处装有供定标用的分划板。
观测时,先用寻星镜找到待观测的天体,将该天体调到,视场中央。
这时,该天体自然也就在主镜视场中央。
主镜在进行较长时间的观测时,为了及时纠正跟踪中的误差,在主镜旁设一个起监视作用的望起镜,它就叫导星镜。
天文普及用的望远镜也就用导星镜代替了导星镜。
望远镜的装置与跟踪一架理想的天文望远镜不仅应有优良的光学系统,还必须解决好一系列机械结构问题。
比如说,镜筒如何架起来呢?为了能观测到地平上任意天体,根据对轴线方向的选择不同,通常天文望远镜的装置分为两大类:地平装置和赤道装置。
在地平装置中,镜的是天体的地平经度,沿水平轴变化时,表示的是天体的地平纬度。
由于天球的周日视运动,天体在地平坐标中,两个量都随时而变,表示的只是瞬时位置。
因此,一般说来,地平装置不便于做较长时间的连续观测。
赤道装置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它的一条轴和天轴平行,叫极轴。
另一条轴和极轴垂直,叫赤纬轴。
当镜筒绕极轴旋转时,这是对角的变化,绕赤纬轴旋转时,是赤纬的变化。
天体的赤纬不随周日运动而变化,是常量。
因此,只要使镜筒跟随着天体绕极助运动即可达到使天体保持在视场内的目的。
这就是跟踪天体的基本原理。
显然,这就是克服由地球自转引起的相对位置变化。
地球以每4分钟10的速度由西往东自转着,跟踪天体也应以每4分钟10的匀速从东往西绕极轴运动。
如何使镜筒这样转动呢?驱动跟踪装置的机械系统叫转仪钟。
本世纪以前的转仪钟,其动力靠链条式的重锤或发条提供,转仪钟的速度靠离心调速器来控制。
现在转仪钟的动力靠马达带动,速度由天文钟或无线电振荡器来控制。
导星就是弥补跟踪中的误差问题。
可见,对于天文普及工作来说,天文望远镜最好是能跟踪天体的赤道装置。
注意事项完整的天文望远镜是由光机电组成的精密的光学仪器,要遵守使用规则:加强维护;赤道装置的,极轴应调到观测地的纬度,并在子午面内;天文望远镜的调焦是十分重要的,注意人差和方法差;观测环境引起的小气候不容忽视;应使望远镜总处在各向平衡的状态。
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天文光学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仪器之一。
望远镜的作用就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
望远镜的另一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最大约8mm)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
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
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两组镜头及其他配件组成。
通常按照物镜的种类,将望远镜的光学系统分为三类:折射系统、反射系统及折反射系统。
一、折射系统用透镜将光线会聚的系统就是折射系统。
早期的折射系统用一块单透镜制作,由于玻璃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率不同,会产生严重的色差。
为了克服色差引起的成像模糊,用不同折射率的玻璃可搭配成各种消色差的折射系统。
常见的有双胶合物镜、双分离物镜、三分离物镜等,分述于下:1、双胶合物镜这是一种常用的消色差望远物镜,用不同折射率的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搭配而成,当合理选配时可同时校正球差,色差及正弦差。
但由于热胶合会产生玻璃变形而影响精度,一般口径不宜超过80mm。
自从有了紫外固化冷胶后,胶合透镜的口径大大增大。
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的KP150SR,口径为150mm,为冷胶双胶合透镜,成像质量颇为理想。
但由于这种物镜不能校正轴外像差,视场角不宜太大,相对孔径也不宜过大。
双胶合物镜不能校正二级光谱,其值与焦距成正比,是个定值。
只有用特种火石玻璃做负透镜时,二级光谱可减少三分之一(例如ED镜头)。
如果莹石玻璃作正透镜,二级光谱可以再降低六分之一。
2、双分离物镜用于口径较大的望远镜物镜。
由于可以利用正负透镜之间的间隙设计,使带球差有所降低,但色球差依然不能校正,二级光谱反而有所增大,其他像差校正与双胶合透镜雷同。
但装备稍困难一些,对物镜框的要求高一些。
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的KP200R物镜即为双分离物镜。
3、三分离物镜由于可以任意选择镜面的曲率半径、透镜材料、透镜厚度及相互间隙,可以有利地校正色球差。
在相对孔径很小时,如果玻璃选择合适,是可以消除二级光谱的,我们将此类物镜称之为复消色差物镜。
三合透镜也可设计成天体照相物镜。
4、四片以上的物镜为了获得大口径、大相对孔径的透镜系统,满足拍摄和观测大视场天体的需要,可以设计不同组合的折射式天体照相物镜系统。
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的KPl50P 及KP80P分别是口径为150mm及80mm的照相物镜。
特别是KPl50P(见下图),为了消除残余球差将第五面修成非球面,60视场像质优良(相对孔径1/4.5)但是,由于天体照相物镜的材料及制作费用都十分高,因此价格也十分可观。
以上折射系统仅是几种例子,根据使用者不同要求,还可有多种设计,像质也可十分优良二、反射系统反射望远镜在天文望远镜中应用十分广泛。
由于这种系统对玻璃材料在光学性能上没有特殊要求,光线不需透过材料本身,而重量较轻无色差又是反射镜的一大优点,因此大口径的望远镜都采用反射式。
但是反射物镜表面精度对光程的影响是双倍的,如果仅由一个反射表面来成像,则此表面所需的精确度(垂直入射光)比单个折射表面的精确度要高四倍。
可见反射表面磨制的要求是很高的。
再加上需经常重新镀反射面及部件组装、校正的困难,反射系统在科普望远镜中应用受到限制。
反射望远镜中常用的有牛顿系统、卡塞格林系统、格雷果里系统、折轴系统,等等。
现代的大型反射望远镜,大都通过镜面的变换,在同一个望远镜上得到不同的系统,以用于不同的观测项B。
下面分别介绍常用的几种系统。
1、牛顿系统牛顿系统是反射系统中最简单的光学系统(见下图)。
为了消去球差,主镜一般制成抛物面。
但当相对孔径减小到1/12以下,主镜可制作为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