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方法的教学过程分析
策划之SWOT分析方法

SWOT分析方法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其中,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目录但只是孤立地对它们加以分析。
SWOT方法的重要贡献就在于用系统的思想将这些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使得企业战略计划的制定更加科学全面。
SWOT方法自形成以来,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成为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
分析直观、使用简单是它的重要优点。
即使没有精确的数据支持和更专业化的分析工具,也可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但是,正是这种直观和简单,使得SWOT不可避免地带有精度不够的缺陷。
例如SWOT分析采用定性方法,通过罗列S、W、O、T的各种表现,形成一种模糊的企业竞争地位描述。
以此为依据作出的判断,不免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臆断。
所以,在使用SWOT方法时要注意方法的局限性,在罗列作为判断依据的事实时,要尽量真实、客观、精确,并提供一定的定量数据弥补SWOT定性分析的不足,构造高层定性分析的基础。
近来,SWOT分析已广被应用在许多领域上,如学校的自我分析、个人的能力自我分析等方面。
比如,再利用SWOT对自己进行职业发展分析时,可以遵循以下五个步骤:第一步,评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天赋和能力。
在当今分工非常细的环境里,每个人擅长于某一领域,而不是样样精通。
(当然,除非天才)。
举个例子,有些人不喜欢整天坐在办公室里,而有些人则一想到不得不与陌生人打交道时,心里就发麻,惴惴不安。
请作个列表,列出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你的长处所在。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简介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简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land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FLAS)是美国学者弗兰德斯(Ned Flanders)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结构性的、定量的课堂行为分析技术。
该系统大致由三个部分构成:(1)描述课堂互动行为的编码系统。
主要是对师生的言语互动进行研究,将课堂的言语活动分成十个种类,如表2所示。
(2)观察和记录编码。
观察和记录编码时,弗兰德斯主要采用时间抽样的办法,在指定的一段时间内,本教学录像因为时间为37分钟但是我们以38分钟进行研究,所以本实验以30为界限进行采样。
研究者依照分类表记录最能描述教师和班级言语行为种类的相应编码,记在相应的表格中。
(3)对得到的数字进行数学处理。
采用的数学处理方法包括矩阵分析或曲线分析。
S-T分析1、 S-T法是一种能够直观表现教学性格的教学分析方法,它可用于对教学过程及其分析,进行定量地处理,定量地评价。
它将教学中的行为仅分为学生(S)行为和教师(t)行为两类,减少了教学过程今行为分类的模糊性,增加了客观性,另外它将教学的结果以图形表示,可以采用可视化的方法研讨教学。
2、S-T分析的重要特点(1) 将教学中的行为仅分为学生(S)行为和教师(T)行为两类,减少了教学过程中行为分类的模糊性,增加了客观性。
(2) 不仅可以做计划的S-T数据分析,也能将实际教学过程的S-T数据进行分析,两者可以相互比较,分析计划的教学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吻合程度,有利于研讨教学。
(3) 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很容易理解和掌握S-T分析的方法和过程。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S-T分析法在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分析中的应用

设 管理 。 2 0 1 1 年, 学校将“ 课程建设 ” 作为年 度 中心工作 来抓 ,
并 专 门出 台 了“ ‘ 课程 建设 ’ 实施 方案 ” , 明确 提 出 了“ 使 全校 每一 门课 程都达 到合格课 程标准 , 并在 此基础 上建成一 批优 质课 程 、 精 品课程 ” 的 目标 。今后还需要 成立专 门的课 程管理
教 师 教 育
三 ; ,
’ 的应用 S — T分 析法 在 地理 课堂 教学 模式 分 析
●刘 云 /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6 5 0 0 9 2) ●苟 琳 /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6 5 0 0 9 2)
S — T分 析 法概 述
中记 录者 主观 经验 的模糊性 , 提高 记 录过程 的可靠 性 , 更 能 客 观地分 析 教学 过程 。s — T 分 析方 法是 一种 能够 直 观表 现
教 学性格 的教 学分 析方法 ,它 可用 于对地 理教 学过 程定 量
一
、
S t u d e n t — T e a c h e r 分 析法 简称 S — T 分 析法 ,是 一 种有 效 应 用 于教 学过 程分 析 的定量 和定 性 分析方 法 。s — T分析 法 能将教 学结 果 以图形表 示 ,使教 师根 据 可视化 的结 果 对教 学 状况 进行 分析 与讨论 。 教 学是 教师 的教 和学 生 的学组 成 的双边 活动 ,是 师生 多元 互 动 、 对 话交 往 、 共 同建构 知 识 、 共 同成 长 的过 程 。 因 此, 提高 教学效 果 应从教 与学 两个 方面进 行 , 既要有 教 师 的 教导功 效 , 也 要有 学生 的习得 表现 。在 观察 地理 教学 时 , 对 教学 行 为进 行 观察 采样 , 将 教师 行 为 ( T) 和学 生 行为 ( s ) 数 据化 ,构 成 S — T数 据 。s — T分 析法 相 比弗兰 德分 析 系统方 法, 对教 学行 为 的划分更 为简 化 , 从 而减 少 了行 为分析 记述
st教学分析法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教学过程中,T行为主要有:
教师的讲话行为(听觉的)
教师的板书、演示等行为(视觉的)
在教学过程中,这些行为具体表现为:解说、示 范、板书、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展示、提问与点名、评 价、反馈等。
S行为包括T行为以外的所有行为。多发生在以下场合: 学生的发言 学生的思考、计算 学生记笔记 学生做实验或完成作业 沉默、混乱等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S-T法的应用(一)——S-T图
S-T图的描绘方法: 纵轴为S,横轴为T,分
别表示S行为和T行为的 时间。
原点为教学的起始时刻, 将实测得到的S、T数据 顺序地在S轴、T轴上予 以表示,直至教学结束。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S-T法的应用(一)——S-T图
210/240=0.875
第三步,设定S-T分析软件参数,案例长度选择5-15分钟,时间间 隔选择5秒:
案例长度有3个选择: 5-15分钟 16-30分钟 31-45分钟
时间间隔有4个选 择:
3秒、5秒 10秒、15秒
第四步,调入采样数据文件(EXCEL的.xls文件),分别点击“统
计S-T图”按钮和“教学类型”按钮,即可:获得
√
12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让5名实习生,讲授同一 学科内容,但在不同的班级 讲授。
第一步,三人或三人以上对课堂录象进行采样编码,使用EXCEL 软件每隔5秒进行一次S-T采样(因为视频片段长度不足 15分钟),将EXCEL文件保存好。
5秒的采样间隔, 所以1分钟共可采 集到12个数据,为 第1行数据。
课堂教学分析——S-T教学分析法
S-T法的数据收集
S-T分析法在高中化学教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S-T分析法在高中化学教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充分交流是新课程理念的关键特征之一。
S-T教学分析法是适合于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行为分析的一种客观的教学行为分析法。
运用S-T教学分析法,对一节高中化学优质课进行定量分析,并针对分析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S-T分析法中关于教学模式的判断提出了新的标准。
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研究提供一种方法。
/ 关键词:S-T分析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文章编号:1005–6629(2021)1–0027–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1]。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充分活动、师生充分交流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关键特征之一。
S-T教学分析法适合于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行为的分析,是目前国外研究较为成熟的教学分析工具。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信息传递过程,这种过程在时间轴上展开和变化,复杂而动态,所以人们在评价教学时,往往掺杂很多主观因素,而S-T分析法可以避免这样的弊端来提供定量且客观的指导性意见。
它通过有效地记录、处理和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数据,然后将所得信息用于评价和完善教学过程[2]。
本文选取一节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获奖课为课例,运用S-T分析法进行教学行为分析,旨在探寻一种客观的中学化学教学分析方法,为今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评价,以及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帮助。
1 S-T分析法S-T分析法即Student-Teacher分析法,主要用于对教学过程的定量分析。
它将教学过程以图形表示,使得研究者可以采用可视化的方法对教学过程加以研讨,是一种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
我国关于S-T教学分析法的研究,起源于傅德荣所著的《教育信息处理》[3](2021年)一书。
基于S-T分析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量化分析

基于S-T分析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量化分析作者:***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96期【摘要】信息技術与教学深度融合,是当今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新浪潮。
伴随着新的技术手段逐步融入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增强其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为更加科学客观地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并发现问题,本文以一节小学数学课为例,采用S-T分析软件对课例视频进行采样与量化分析,得到该课例的教师行为占有率Rt、师生行为转换率Ch以及Rt-Ch图,据此判断该课中师生互动大致情况以及教学模式,从而以可视化的角度研讨教学。
【关键词】课堂观察;小学数学;S-T分析法一、信息技术与课堂评价的整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日渐深入,信息技术带来了教与学的革新,但并未在教学评价与课堂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采用听课本记录是当下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之一。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应当与时俱进,增强其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基于此,笔者运用S-T分析法对小学数学课例视频进行量化分析,希望为一线教师们更加科学、客观地开展教学反思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S-T分析法简述(一)概念界定S-T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区别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概况研究,其作为对师生行为进行量化评价的一种视频分析方法,是通过使用S-T分析软件对课例视频资源进行客观编码,再计算出课堂中师生行为的时长,并通过师生行为时长变化分析教学模式等的一种典型的编码体系分析方法。
(二)应用优势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视频分析作为研究教学过程的新手段,能为课堂教学研究提供客观的实证数据,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改进、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建构等多个领域。
S-T分析法对课堂教学干扰程度小,支持回溯,能够有效提升课堂观察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降低实施教学评价时因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即时性产生的影响。
此外,在教师日常听评课中,大多以观察者的主观评价为主,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
S-T分析法将教学行为仅划分为教师(T)行为和学生(S)行为,减少了师生行为分类的模糊性。
s-t分析法在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中的应用

s-t分析法在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中的应用s-t分析法是结构—转换分析法的简称,它是结构化分析法的一种,
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分析某一时间内或某一时间段内某一社会活动
的规范行为。
它可以被用于分析各种实际活动,包括各类社会类活动
交往,如戏剧,对话,谈话等等,这也是s-t分析法在课堂教学行为分
析中常用的一种。
s-t分析法在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中的应用是用于改善教师教学行为以实
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主要的分析步骤如下:
首先,从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出发对课堂活动进行描述,并尝试结构化
描述,比如,教师行为分为引导性提问,展开讨论,实施指导,将学
生活动分为理解阶段,分析阶段,意识形态阶段,分析比较阶段等的
活动,以揭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行为关系。
其次,采用s-t分析技巧,进一步提取教师和学生行为关系的显著规律,重点探究学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定位导致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构变化,从而更清楚地了解有效的教学行为。
最后,以教师在课堂中采取的交互行为为依据,根据分析发现的规律
性结构,合理改善教师行为,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让学生更有效
地参与课堂学习,从而最大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PEST分析方法和SWOT分析方法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al System),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Social),T是技术(Technological)。
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Factors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制度与体制,政局,政府的态度等;法律环境主要包括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
1. 政治环境是否稳定?PEST分析法2. 国家政策是否会改变法律从而增强对企业的监管并收取更多的赋税?3. 政府所持的市场道德标准是什么?4. 政府的经济政策是什么?5. 政府是否关注文化与宗教?6. 政府是否与其他组织签订过贸易协定,例如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东盟(ASEAN)等?经济环境Economic Factors构成经济环境的关键战略要素:GDP、利率水平、财政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失业率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汇率、能源供给成本、市场机制、市场需求等。
1. 利率。
2. 通货膨胀率与人均就业率。
3. 人均GDP的长远预期等。
社会文化环境Sociocultural Fators影响最大的是人口环境和文化背景。
人口环境主要包括人口规模、年龄结构、人口分布、种族结构以及收入分布等因素。
1. 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是什么?2. 这个国家的人对于外国产品和服务的态度如何?3. 语言障碍是否会影响产品的市场推广?4. 消费者有多少空闲时间?5. 这个国家的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分别是什么?6. 这个国家的人长寿吗?老年阶层富裕吗?7. 这个国家的人对于环保问题是如何看待的?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actors技术环境不仅包括发明,而且还包括与企业市场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背景。
1. 科技是否降低了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并提高了质量?2. 科技是否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创新产品与服务,例如网上银行、新一代手机等?3. 科技是如何改变分销渠道的,例如网络书店、机票、拍卖等?4. 科技是否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渠道,例如Banner广告条、CRM软件等?影响因素PEST分析法是战略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它通过政治的(Politics)、经济的(Economic)、社会的(Society)和技术的(Technology)角度或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并评价这些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S-T方法的教学过程分析
一:数据采样:
我们把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分为学生行为(以S表示)和教师行为(以T表示)两类。
T行为主要包括:1、教师的讲话行为(听觉的)。
2、教师的板书、演示等行为(视觉的)。
这些行为具体表现为:解说、示范、板书、利用各种媒体进行提示、提问、点名、以及评价与反馈。
S行为包括T行为以外的所有行为。
S行为多发生在以下场合:学生的发言、学生的思考与计算、学生做笔记、学生做实验或完成作业,以及沉默。
二:得到数据以后,开始进行S-T分析:
主要统计一下几个参数:
N:教学过程行为采样数
NT:教学过程中T行为的占有率
NS:教学过程中S行为的占有率
g : 表示相同行为的连续成为连
通过对分析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求出RT,CH的值:
RT=NT/N;
CH=(g-1)/N;
三:绘制S-T图和RT-CH图:
在Rt-Ch图中,Rt表示教学过程中的T行为占有率,Ch表示行为转换率,Rt-Ch图中描绘的是教学过程中T行为与S行为之间的相互转换次数与总的行为采样数之比。
Rt和Ch值的计算:
这节课共15分钟,我们取5秒为时间间隔,得到81个样本点,采样的结果见如下Excel数据记录表:
S-T曲线图:
通过对S-T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有N=81,NT=43,NS=38。
T行为占有率RT=NT/N=43/81=53.08%。
该数据有27个连,
CH=(27-1)/81=32.09%
将计算出的RT和CH值描绘在横轴为RT,纵轴为CH 的平面上得到RT-CH图教学模式判断。
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本例中的教学模式为混合型(探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