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8.33活化石 鲁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3课《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3课《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二年级上册语文第课《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件课前透视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银杏树国宝──大熊猫水中活化石──中华鲟……这些古生物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生存到今天的生物,被人们称为活化石。
这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课文洋溢着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贴近儿童的生活,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学生爱读,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银杏树和大熊猫特别熟悉。
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识知出发,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的同时,呼唤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的意识。
让学生动口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查阅有关古生物的资料,扩展自己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阅读识字交流,注意多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引发他们研究探索的欲望。
本课教学可以采用放手让学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了解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
信息资料1课件或有关录音磁带,头饰。
2制成各种生物形状的生字卡片。
3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并自己整理。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演示:(播放课件或录音,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说说你看到(或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板书课题)组内交流找到的资料(文字或图片),推选出代表向全体同学介绍。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解说和生动的画面的展示中受到感染,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展示图片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2板书:化石,问:你知道什么是化石吗?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在化石前面加上活字,齐读。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活化石鲁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8一、说教材《活化石》是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教材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
本课用较为浅显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三种古生物: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的银杏树,我们的国宝大熊猫,还有稀有鱼种中华鲟。
依照课标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味的语气。
过程与方法:在读书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在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活化石的知识,有爱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说教法和学法: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依照新课标差不多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明白得,本课我采纳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巧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融入文本,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深切的情感体验。
2、朗读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从而加深明白得体验,获得情感的熏陶。
3、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活化石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爱护稀有动物的爱好。
三、说学法因为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充满着对新奇事物的敏锐和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我把“自主发觉”法、“合作探究”法这两种学习方法引入课堂,为学生铺设体验成功的平台。
鼓舞他们自主学习、摸索,大胆质疑,在合作探究中共同进步。
本课的教学预备,需要多媒体课件和生字词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
下面我重点介绍第一课时的设计思路。
四、说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鲜活而杰出的画面能激发小学生的爱好,感受奇异,产生向往之情。
)2.板书:化石。
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模样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用语言的形式把看到的画面表达出来。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 题 33、活化石

教学目标
1、结合字音,初读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学习知识的兴趣。
教学过程
步骤
师生活动
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板书:化石。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师简述“化石”)
布置作业
把这些古生物介绍给别人听,并提倡大家都来保护它们。
6、组内分工读,互听互评。读后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请小老师领读。
bózhēnxīsūnjué
博物馆珍稀公孙树 灭绝
ròuxúnshǐlín
食肉中华鲟 历史硬鳞
héquēfá
核桃缺乏
2、出示生物形状的生字卡片。
3、游戏:识字擂台赛。
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交流记字方法。
3、板书: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学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边读边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读,如借助拼音认读,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等。
2、指名读课文。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相机给予指导。
4、轮读,让五位学生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5、选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有关古生物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增强他们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内容,了解现存的三种动、植物活化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增强他们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二年级上册语文《活化石》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活化石》教案设计意图:学生对化石的学问了解不多,但是对大熊猫比拟熟识。
这篇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动身,让学生在进一步了解一些古生物学问的同时,召唤学生喜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意识。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查阅有关古生物资料,扩展自己的视野,培育搜集处理信息的力量。
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识字、阅读,让学生合作学习、相互沟通、探究发觉,引发他们探究大自然神秘的欲望。
预设目标:1、熟悉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学问,有爱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学问,有爱护珍稀动物意识。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预备:师生一起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学问,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板书:化石。
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师简述“化石”)3、学习第一段,指名读。
4、板书:活。
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学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边读边圈画出自己不熟悉的`字,自己想方法认读,如借助拼音认读,向教师和同学请教等。
2、指名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相机赐予指导。
4、轮读,让五位学生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5、选读,喜爱读哪段就读哪段。
6、组内分工读,互听互评。
读后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三、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请小教师领读。
bózhēnxīsūnjuéruxúnshǐlín博物馆珍稀公孙树灭亡食肉中华鲟历史硬鳞héquēfá核桃缺乏2、出示生物外形的生字卡片,嬉戏:识字擂台赛进行识字擂台赛,选出擂主。
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沟通记字方法。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认读,沟通记字方法。
《活化石》PPT课件-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大熊猫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 被誉 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 世界自然基金 会的形象大使, 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 物种。据第四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结果, 野生大熊猫仅有1864只, 其中80%以上分布 于四川境内, 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华鲟
中华鲟生命周期较长, 最长寿命 可达40龄。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 野生动物, 也是活化石, 有“水 中大熊猫”之称。具有很高的科 研、药用和观赏价值。分布于中 国、日本、韩国、老挝人民民主 共和国和朝鲜。
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科学家把它们叫做“活化石”, 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古生物和化石
古代动物和植物的统称。古生物的遗体有少数变成化石保存下来, 如, 三叶虫、恐龙、猛犸。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 的东西。厚厚的地层好比一本硕大无比的书, 夹藏在不同地层里的 化石就像一种特殊的文字, 记录着古生物生存活动的历史和地层的 年龄, 它是人类开启地球宫门的一把钥匙。因此, 研究化石可以了 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人们确定地层的年代。
什么是活化石
自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是怎样介绍“活化石”的呢? 边读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想办法解决; 边读边画 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认字识词
认字识词
认字识词
认字识词
课文解析
银杏树
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 因此银杏又名白果 树。银杏树生长较慢, 寿命极长, 自然条件 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 四十年后 才能大量结果, 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 树”, 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 是树中 的老寿星, 具有观赏、经济、药用等价值。
古生物和化石
猛犸
三叶 虫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33活化石教案3鲁教版

《活化石》《活化石》教学内容第三册33课《活化石》。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特点。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的知识。
4.初步了解《动物保护法》,利用课文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重点、难点重点: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发现规律,指导写字。
难点:通过自读、自悟、交流、了解古生物的知识。
教法与学法师:情境创设发、引导法。
生:朗读感悟法、小组合作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音频、课件和实物银杏树的叶子。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精读课文,在感悟与介绍中了解古生物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4.初步了解《动物保护法》,利用课文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激趣导入1、出示课件恐龙的化石。
师:问学生,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化石)能告诉同学们化石是什么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回答,教师补充说明:(出示幻灯片)2、在化石前加上“活”字,猜猜活化石指什么?(现在还存活的古生物)人们把它叫做“活化石”。
(板书“活”)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正确、通顺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2、(出示化石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化石。
3、那课文讲得是活化石,谁能告诉老师课文讲了哪几种活化石?你最喜欢哪种活化石?三、朗读感悟,体会三种活化石的特点1、根据学生的兴趣先学习大熊猫这段。
教师先出一个脑筋急转弯(什么动物一辈子也照不了彩色照片。
)出示熊猫的图片(1)请一名学生把有关的段落读一读。
(2)通过这名学生的朗读,你们知道了什么?(3)自读自悟,体会特点。
(4)学生交流。
(大熊猫:爱吃竹子非常可爱)(5)用感情地朗读这段。
(6)在这一段中文字中,有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2、根据学生的要求运用学到的方法学习银杏树和大熊猫。
教师适时(出示课件)和(实物银杏树叶子)3、重点指导第2自然段“银杏树”。
二年级上册语文《活化石》教案

这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课文洋溢着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贴近儿童的生活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学生爱读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案(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活化石》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833活化石鲁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833活化石鲁教版(一)说教材和学情《活化石》是鲁教版第三册第八单元第33课,本单元教材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
《活化石》一课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三种幸存的珍稀生物,兼有知识性与趣味性,能够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材料。
对教材认真研读之后,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明白课文,明白得课文,明白得内容;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探究阅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爱护珍爱生物的意识,引发他们探究大自然隐秘的欲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认字,朗读感悟课文,培养学生爱护珍爱动物的意识;教学难点是了解什么是化石,这三种生物什么缘故称为“活化石”。
教学预备:1、制作课件。
2师生共同搜集关于古生物的资料。
通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差不多认识了专门多字,差不多初步具备了自主识字的本领,写字水平和阅读能力也有了提高。
因此,我制定了如此的教学方法:(二)说教法学法情形教学法和探究阅读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识字、阅读,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文本,品位文意。
教学本课共需两课时,下面重点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三)说教学设计<一>创设认知冲突,激趣导入新课[三分钟](引导学生课前谈话,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1、师:看来小朋友对这些知识专门感爱好,今天老师将带大伙儿到北京古生物博物馆去参观参观。
教师课件出示“恐龙、始祖鸟、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
相机板书:化石明白得什么叫“化石”。
2、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跟化石有关的。
(补充板书:33活化石)学生齐读,引导质疑:如何多了一个活字?你们有什么问题吗?[设计理念:在那个地点,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生动的画面的展现中受到感染,引导质疑,引起他们求知的欲望。
]<二>创设识字情境,初读感知课文[十分钟]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点多读几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化石》说课
一、说教材
《活化石》是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教材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
本课用较为浅显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三种古生物: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的银杏树,我们的国宝大熊猫,还有稀有鱼种中华鲟。
根据课标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过程与方法:在读书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在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活化石的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巧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
情境,使学生融入文本,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深
切的情感体验。
2、朗读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
过程”,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从而加深理解体验,获得情
感的熏陶。
3、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活化石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保护稀有动物的兴趣。
三、说学法
因为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充满着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和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我把“自主发现”法、“合作探究”法这两种学习方法引入课堂,为学生铺设体验成功的平台。
鼓励他们自主学习、思考,大胆质疑,在合作探究中共同进步。
本课的教学准备,需要多媒体课件和生字词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
下面我重点介绍第一课时的设计思路。
四、说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鲜活而精彩的画面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感受神奇,产生向往之情。
)
2.板书:化石。
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用语言的形式把看到的画面表达出来。
师尊重他们的个体感受,并鼓励指导他们说较完整准确的话,激发其说话热情。
)
3.板书:活。
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学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问题读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
(自主识字与小组合作的形式相结合,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学习效率。
)
2、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自读、评议、指读、齐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做猜字游戏等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从而把枯燥的识字变成有趣的识字活动,扎实有效的进行识字教学,切实落实识字教学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的学习目
标。
(三)、细读感悟,读中悟趣
1、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
种活化石?
学生自由汇报,师相机板书: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2、你最喜欢哪种活化石,把有关的段落多读几遍。
3、重点指导第二段“银杏树“:
①自由朗读,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
②教师相机板书:珍贵小扇子长得慢
教师抓住银杏树的特点,指导学生朗读。
采用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教师范读等不同读书方式,渗透边读
边想的读书方法,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银
杏树,帮助学生读好课文。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因此,只有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才能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领悟其中的趣味性,从而读好课文。
经过本环节这样多种形式的朗读,加上教师多层面的指导,学生就读得有声有色了。
)
3、剩下的两个自然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选择小组喜欢的小节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可以齐读、男女生分读、表演朗读等多种汇报形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始终把握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特点,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
6、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激发学生保护稀有动物的意识)
(四)、拓展延伸:
请小朋友们把课前收集的有关活化石的资料,来和同学们交流。
(现代信息社会,学生会利用网络资源,是他们今后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本领。
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学习,激发他们爱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
总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力图体现以下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