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科技出版社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教案章节: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3. 理解网络协议的作用和常见的网络协议。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3.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网络接口卡、交换机、路由器等。

4. 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组成: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等。

5. 网络协议的作用和常见的网络协议:TCP/IP、、FTP等。

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网络应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2.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硬件组成。

3.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组成和网络协议的作用。

4. 通过实例讲解常见的网络协议。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上网查找常见的网络协议,了解其作用。

教案章节:二、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教学目标:1. 掌握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

2. 学会浏览网页、搜索信息。

3. 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1. 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打开网页、切换网页、关闭网页等。

2. 浏览网页:通过搜索引擎查找信息、保存网页、收藏网页等。

3. 搜索信息:使用搜索引擎、关键词搜索、使用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等。

4. 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发送邮件、接收邮件、回复邮件等。

教学活动:1. 讲解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

2. 引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并进行保存和收藏。

3. 讲解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4. 进行课堂实践:学生分组,每组使用电子邮件进行简单的发送和接收操作。

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练习使用电子邮件进行发送和接收操作。

教案章节:三、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 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2. 学会在电子表格中输入数据、编辑数据、格式化数据。

3. 了解电子表格的简单函数和公式。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开关机、使用键盘和鼠标等。

2.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包括桌面环境、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二、教学内容第1课: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发展史2.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第2课:Windows操作系统1. 桌面环境的认识和操作2.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3. 系统设置和使用三、教学方法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指定的计算机操作任务。

2. 课后作业:学生按要求完成课后信息技术任务。

3. 单元测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测试,了解掌握情况。

五、教学课时本学期共20课时,每课时40分钟。

教案示例:第1课: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2. 认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3. 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史: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讲解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如CPU、内存、硬盘等)和软件(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的概念及作用。

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授开关机、使用键盘和鼠标等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史、硬件和软件组成。

2. 示范法: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计算机操作。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学生能独立完成计算机开关机及基本操作。

2. 课后作业:学生按要求完成课后计算机操作任务。

【教学课时】2课时(80分钟)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信息技术》2. 教学辅助软件:如PPT、视频教程等3. 网络资源:相关计算机操作的在线教程、练习题等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第1课计算机基础知识第2周:第2课Windows操作系统第3周:第3课文字处理软件Word第4周:第4课表格处理软件Excel第5周:第5课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第6周:第6课互联网的基本使用第7周:第7课网络搜索与信息处理第8周:第8课电子邮件的使用第9周:第9课计算机安全与道德第10周:第10课综合练习与复习八、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讲解: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等。

上海科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doc

上海科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doc

课题启动与退出word 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时间第1周
课题新建与打开word文档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时间第2周
课题保存与关闭word 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时间第3周
课题启动与退出word 课时安排3课时授课时间第4—6周
课题设置文本格式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时间第7周
课题查找与替换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时间第8周
课题撤销与恢复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时间第9周
课题设置页面版式和段落格式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时间第10周
课题设置项目符号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时间第11周
课题分栏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时间第12周
课题设置边框和底纹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时间第13周
课题设置页眉和页脚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时间第14周
课题插入图片、艺术字和文本框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时间第15周
课题绘制自选图形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时间第16周
课题图文混排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时间第17周
课题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时间第18周
课题创建表格、输入内容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时间第19周
课题调整修改美化表格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时间第20、21周。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一、教材概述及教学目标教材名称:《信息技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适用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本教案包括第一单元至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操作系统与常用办公软件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既能听得懂,又能做得到。

三、教学步骤第一单元计算机基本概念1.讲授计算机的定义、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进行观察和了解。

2.通过视频和讲解,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的分类和用途,加深对计算机的认识。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报,就计算机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进行交流。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关于计算机的作文。

第二单元计算机硬件1.分析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以及各个硬件之间的关系,并用图示进行说明。

2.借助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进行实物展示和演示,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外观和连接方式,并亲自操作连接硬件。

3.引导学生从实际角度分析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并进行小组交流和展示。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引擎,了解最新的计算机硬件发展动态,并撰写一份观后感。

第三单元操作系统与常用软件1.详细讲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引导学生分析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并与他们日常使用的电子设备进行对比。

2.向学生介绍常用的办公软件和应用软件,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并通过实例的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常用软件的使用手册,包括软件的安装步骤和基本功能的使用。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一款软件进行学习和实践,并写一份使用心得体会。

第四单元网络基础知识1.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构成,分析网络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向学生讲解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了解互联网的特点和作用。

上海科技出版社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上海科技出版社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湖南省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下册)备课人:冯霞安化县仙溪镇安化八中学校2014年春季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家乡的名人——文字的处理与交流活动1 设计电子小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确定电子小报的内容与版面能力目标:利用Microsoft Office Word输入自己的要设计的电子小报的中心内容,确定要介绍的人物和主题、稿件内容,对小报版面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掌握Microsoft Office Word的一些基本技巧。

情感目标:感受自己的作品设计,为自己制作电子小报提供自信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重点:电子小报的设计难点: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方法的引导教学方法:欣赏、演示、合作、操作、评价、反馈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优秀作品设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展示优秀的电子小报设计方案(5分钟)提问:这个设计方案中包含了哪些内容?教师引领学生说出小报设计的几个特点:1、小报设计的主题明确,关键词通俗易懂。

2、小报设计的版面布局简单明了,绘制的草图看起来美观。

二、确定小报内容步骤1:确定小报主题(15分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教材第3页的学习单:◆我准备介绍的名人是:◆我确定的小报主题是:◆我对栏目设置的考虑:[分组探讨]将各小组的同学聚集在一起讨论小组将要完成的小报设计中介绍的名人、主题以及将要准备的内容的大致布局。

讨论完成后,各小组各派一名代表说说自己这一组的设计思路,与同学一起分享,然后和其他小组的同学一起相互评价,看看各小组的小报设计各有什么不同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步骤2:确定版面内容(15分钟)主题确定后,可以开始构思应该在版面上刊登哪些内容的文稿,并据此大致确定版面大小和版面数。

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教材第4页的学习单:◆我的小报计划编_____个版面,各版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步骤3:收集与选择素材(1)多途径收集与小报主题、版面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并准备一些相关的装饰图或花边等素材。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_七年级_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_七年级_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单元初识Word【教材分析】本学期使用的是上海科教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二学期课本,本节课是第一单元初识Word。

使用任何软件的第一步都是熟悉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启动、退出软件,了解窗口的组成元素,本单元将通过,启动与退出Word,新建与打开文档,保存与关闭文档来介绍Word的有关知识。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Windows自带应用程序的操作知识,为本学期第一单元Word的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借助案例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2)能熟练启动Word。

(3)掌握Word的操作界面。

(4)了解Word的空白文档及扩展名(5)能熟练退出Word。

(6)能熟练新建Word文档(7)能熟练打开已有的Word文档。

(8)掌握打印预览的方法。

(9)掌握改变文档显示比例的方法(10)掌握多个文档间互相切换工作的方法。

(11)能熟练保存Word新文档(12)能熟练保存被修改后的Word文档。

(13)能熟练关闭Word文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熟悉Word的工作环境,掌握操作Word文档的基本方法,了解“保存”与“另存为”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全面了解新知识、摸索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知识异同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不乱放东西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启动Word。

(2)退出Word。

(3)新建Word文档。

(4)打开已有的Word文档。

(5)保存Word文档。

(6)关闭Word文档。

难点:Word的操作界面(两个工具栏的初步引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及多个文档之间的切换工作。

“保存”与“另存为”的异同。

【课时安排】1个课时完成。

【教学策略】主要运用演示、讨论、讲解、归纳等方法,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本节课内容。

【教学准备】(1)安装有Windows XP操作系统和Word 2000文字处理软件的计算机。

(2)教师准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Word文档(doc、rtf等不同的扩展名)。

上海科技出版社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上海科技出版社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执教人:
年上学期家乡的名人——文字的处理与交流
设计电子小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确定电子小报的内容与版面
能力目标:利用Microsoft Office Word输入自己的要设计的电子小报的中心内容,确定要介绍的人物和主题、稿件内容,对小报版面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掌握Microsoft Office Word的一些基本技巧。

情感目标:感受自己的作品设计,为自己制作电子小报提供自信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子小报的设计
难点: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方法的引导
教学方法:
欣赏、演示、合作、操作、评价、反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优秀作品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窗口。

(2)使学生初步了解Word 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3)使学生初步了解文件的保存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Word 窗口功能区及其重要功能。

课时安排:1课时。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教案章节:一、计算机硬件的认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 能够识别并说出主要硬件设备的功能。

3. 学会正确安装和使用计算机硬件。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和正确安装。

教学准备:计算机硬件展示台,电脑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3. 演示:展示计算机硬件展示台,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各种硬件设备。

4. 实操:学生分组进行实操,识别并说出主要硬件设备的功能。

5. 练习:学生自行尝试拆装电脑主机,学会正确安装和使用计算机硬件。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并在实操中学会正确安装和使用计算机硬件。

教案章节:二、计算机软件的认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

2. 能够识别并说出常用软件的功能。

3. 学会正确安装和使用计算机软件。

教学重点: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软件的功能。

教学难点:软件的安装和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计算机软件展示台,电脑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计算机硬件的认识。

2. 讲解: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 演示:展示计算机软件展示台,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各种软件。

4. 实操:学生分组进行实操,识别并说出常用软件的功能。

5. 练习:学生自行尝试安装和使用常用软件。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软件的功能,并在实操中学会正确安装和使用计算机软件。

教案章节: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能够熟练地进行文字输入、文件管理等基本操作。

3.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湖南省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下册)备课人:包伦芳龙山县苗儿滩镇九年制学校2013年春季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家乡的名人——文字的处理与交流活动1 设计电子小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确定电子小报的内容与版面能力目标:利用Microsoft Office Word输入自己的要设计的电子小报的中心内容,确定要介绍的人物和主题、稿件内容,对小报版面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掌握Microsoft Office Word的一些基本技巧。

情感目标:感受自己的作品设计,为自己制作电子小报提供自信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重点:电子小报的设计难点: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方法的引导教学方法:欣赏、演示、合作、操作、评价、反馈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优秀作品设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展示优秀的电子小报设计方案(5分钟)提问:这个设计方案中包含了哪些内容?教师引领学生说出小报设计的几个特点:1、小报设计的主题明确,关键词通俗易懂。

2、小报设计的版面布局简单明了,绘制的草图看起来美观。

二、确定小报内容步骤1:确定小报主题(15分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教材第3页的学习单:◆我准备介绍的名人是:◆我确定的小报主题是:◆我对栏目设置的考虑:[分组探讨]将各小组的同学聚集在一起讨论小组将要完成的小报设计中介绍的名人、主题以及将要准备的内容的大致布局。

讨论完成后,各小组各派一名代表说说自己这一组的设计思路,与同学一起分享,然后和其他小组的同学一起相互评价,看看各小组的小报设计各有什么不同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步骤2:确定版面内容(15分钟)主题确定后,可以开始构思应该在版面上刊登哪些内容的文稿,并据此大致确定版面大小和版面数。

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教材第4页的学习单:◆我的小报计划编_____个版面,各版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收集与选择素材(1)多途径收集与小报主题、版面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并准备一些相关的装饰图或花边等素材。

(2)从收集的文稿中选出内容真实、可靠,文笔流畅的备用。

(3)对选出的文稿进行修改、润色,并注意根据版面需要,对过长的文稿进行删减、修改或添加插图,使之更符合表现主题的需要。

[操作技巧][教师演示]字数统计1、在Word中打开文档,选中要统计字数的内容,选择“工具”菜单中的“字数统计”命令。

2、在“字数统计”对话框中查看选中内容的字数、段落数和行数等信息,单击“关闭”按钮关闭对话框。

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教材第5页的学习单:三、各小组派一名成员将自己组内的设计内容分享给全班同学,然后相互评价,找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然后,针对其他同学的建议进行修改。

(5分钟)四、填写上机登记报告册(2分钟)第二课时五、将上节课已经完成的小报内容的设计拿出来,对版面进行适当的编排设计,合理安排报头和各篇文章的图文在版面上的位置、大小及样式等,力争使小报的主题突出、版面美观。

(3分钟)六、设计小报版面步骤1:初步确定版面的布局(5分钟)报头、专栏及各篇文章的位置,以及时图文等在版面中的布局,需要通盘考虑。

提示:设计版面时参考稿件的字数及整个版面的大小,估算出图文所占的大致篇幅。

具体排版时可再采取增大或缩小标题、图片等方式调整稿件所占版面大小。

步骤2:绘制版面草图(15分钟)1、确定报头的设计。

2、确定各篇稿件的版式。

3、绘制版面草图。

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教材第8页的学习单:◆我对小报版面的构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整合电子小报的设计(5分钟)[教师提醒]设计电子小报的版面,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遗漏必要的版面组成元素。

小报上应有报头、文稿标题及正文、图片等基本组成部分。

好的在报头中还应包括小报名称、主编、日期、期数等要素。

版面数较多的还要有导读栏等。

(2)重要内容应在版面上加以突出。

(3)版面应生动、活泼、图文并茂。

八、各小组保存好自己的电子小报设计方案,然后派一名成员详细介绍本组电子小报的设计思路,与大家分享,并相互评价。

(15分钟)九、填写上机登记报告册,并提醒同学们收集下一节课制作电子小报的素材。

(2分钟)活动2 制作电子小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熟练掌握插入艺术字,图片及图文混排的方法,初步掌握编辑完成一份完整的小报。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客观分析,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感受与他人互帮互助、讨论交流的乐趣,增强集体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Microsoft Office Word的文字编排、图片插入处理,文档排版等操作技艺的综合运用。

难点: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方法的引导教学方法:欣赏、演示、合作、操作、评价、反馈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优秀的电子小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5分钟)让学生欣赏教材中自带光盘的优秀电子小报张晓明同学的设计,然后让同学们自己考虑自己的设计与张晓明的设计有什么不同,自己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张晓明同学的设计有什么不足,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制作小报制作小报时,首先应设置好版面的大小,再根据版面的设计,分别插入文本、图片等素材,完成报头、专栏等的制作。

步骤1:新建小报文档,设置版面大小。

(10分钟)[教师演示]1、在Microsoft Office Word中新建文档,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

2、在“页面设置”对话框的“页边距”选项卡中,修改页边距,将左页边距和右页边距都改为1.5厘米。

单击“确定”按钮。

[学生操作]根据教师刚才的步骤设置页边距。

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教材第11页的学习单:◆经过交流,我们班决定采用以下的页边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制作报头(15分钟)对于报头,可按照预先设计,使用Word软件进行制作。

[提示]Word窗口中的水平标尺及垂直标尺,默认是以字符为单位的,上面的数字表示在宋体五号字的格式下,一行或一列可输入几个中文字符。

排版时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喜好,将标尺单位改为厘米。

同时,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教材第11页的学习单:◆制作报头时,我的发现:□能够按预先设计输入报名、添加装饰图。

□能够参考标尺调整报头大小。

□能够合理安排报头中各图文的位置,并根据需要叠放或组合图片、艺术字等。

[教师演示][学生操作](1)标尺修改1、选择“工具”菜单中的“选项”命令。

2、在“选项”对话框中,选择“常规”选项卡,不勾选“使用字符单位”,单击“确定”按钮,将标尺单位改为厘米。

(2)旋转、组合艺术字、文本框和剪贴画1、插入剪贴画,并修改环绕方式为“浮于文字上方”。

将鼠标指向剪贴画上方绿色的旋转控制点,出现旋转光标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旋转剪贴画。

2、单击“绘图”工具栏的“选择对象”按钮,拖曳鼠标同时选中艺术字、文本框和剪贴画,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组合”项下的“组合”命令。

步骤3:插入、编排文稿及图片等(10分钟)(1)整理素材(2)分析加式方式将已准备好的文稿加入小报中,并编排好文稿和图片。

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教材15页的学习单:◆制作小报时,我遇到的困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法实现预期的版面效果时,我的解决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存档、填写上机登记报名册(2分钟)第二课时四、打开上节课完成的电子小报雏形,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美化电子小报。

[教师演示][学生操作](8分钟)(1)分栏1、选定需要分栏的文本。

选择“格式”菜单中的“分栏”命令。

2、在“分栏”对话框中,在预设的分栏样式下选择“两栏”,将“间距”设置为“1厘米”,单击“确定”,将文本分两栏排放。

(2)裁剪图片选中图片,单击“图片”工具栏上的“裁剪”按钮,将鼠标指针移至图片边上要裁剪的边上,向图片内部拖曳鼠标,裁剪图片。

五、美化小报(22分钟)完成小报的初步制作后,还要根据实际效果做进一步的调整、修改工作,以制作出一份赏心悦目的电子小报。

[分组合作]各小组自主完成电子小报美化任务。

[教师提示]1、在Word文档中,也能对整个页面设置页面边框和背景。

但是一旦设置,该文档中的所有页面,都会被统一应用这一设置。

因此,考虑到后面要制作电子专刊,此处制作电子小报时尽量不要采取这样的设置,为的是避免后期合并内页时出错。

2、Word的裁剪工具实际上只是将图片中需要的部分隐藏起来,裁剪后若要恢复原图,可在单击“裁剪”按钮后,将鼠标指针移至图片刚裁剪的边上,向图片外部拖曳鼠标。

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教材第17页的学习单:◆◆及新技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保存,学生演示讲解、作品,并相互评价。

(10分钟)各小组派一名成员演示作品,并对自己小组的作品进行讲解,与同学们分享,并请同学们评价。

七、填写上机登记报告册(2分钟)活动3 制作电子专刊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将电子小报按一定顺序汇编成册,完成电子专刊。

能力目标:学会共享文件夹,学会插入内页和制作封面和目录。

情感目标:通过完善美化电子专刊,提高审美意识,团体合作意识,评价与自我评价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共享文件夹,插入内页。

难点:合作探究与评价。

教学方法:欣赏、演示、合作、操作、评价、反馈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优秀电子专刊作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5分钟)教师出示优秀的电子专刊实例,给同学们欣赏,并让同学们谈谈与自己预计制作的电子专刊有什么不同。

二、确定电子专刊的内容。

1、活动任务:从全班同学制作的电子小报作品中选择至少3份,将它们汇集在一个文档中,并添加封面和目录,制作电子专刊。

2、步骤1:将作品集中到共享文件夹(20分钟)(1)在学校的计算机教室中,由一位同学在其计算机中建立共享文件夹,注意设置文件夹的共享权限为可修改。

(2)全班同学都将自己计算机中的电子小报作品放到这位同学计算机的共享文件夹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