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线转阀式全液压转向器
全液压转向器的工作原理

全液压转向器的工作原理全液压转向器是一种利用液压原理实现转向的装置。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和机械设备中,如汽车、拖拉机、工程机械等。
全液压转向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系统将驾驶员的转向动作转化为液压能量,从而实现转向。
全液压转向器主要由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和液压油箱等组成。
液压泵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转向器旋转,产生液压能量。
液压泵将压力油送至液压缸,液压缸接收到压力油后,产生一定的推力,将推力传递给转向装置,从而使车辆发生转向。
在全液压转向器的工作过程中,液压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液压阀能够根据驾驶员的转向动作,控制液压油的流向和流量。
液压阀根据转向动作的大小和方向,调整液压油进入液压缸的流量,从而控制转向器的旋转速度和方向。
液压油箱是全液压转向器中储存液压油的地方。
液压油箱内部通过滤油器过滤液压油,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
液压油在全液压转向器中起到了润滑、冷却和密封的作用。
液压油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对全液压转向器的工作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全液压转向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压原理实现转向,其优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转向灵活、转向力矩大。
它不仅可以实现车辆的正常转向,还可以实现车辆的急转弯、原地转向等特殊转向功能。
全液压转向器的工作原理使得驾驶员可以通过轻松的转向动作,实现对车辆的精确控制,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然而,全液压转向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液压系统的复杂性,全液压转向器的维护和维修比较困难,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其次,全液压转向器的液压泵和液压缸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和磨损,需要定期更换和维护,增加了使用成本。
再次,全液压转向器在高温、低温等恶劣环境下的工作性能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全液压转向器是一种利用液压原理实现转向的装置。
它通过液压系统将驾驶员的转向动作转化为液压能量,从而实现车辆的转向。
全液压转向器的工作原理简单、转向灵活、转向力矩大,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然而,它的维护和维修相对困难,使用成本较高,并且在恶劣环境下的工作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全液压转向器的工作原理及运用简介

任何物料在其加工过程中所进行的移动可以分为以下五中基本形态: (1) 操作:处于成形、处理、装配和拆卸等操作过程。 (2) 运输:处于移动或运输过程。 (3) 检验:处于计数、试验、校验和检验过程。 (4) 停滞:处于等待其他操作完成状态。
7
(5) 储存:处于存储状态。
这些物料在加工过程中的移动状态可以用工业工程标准的符号直观的表示,
5
办公楼等。
3 系统布置设计(SLP)
3.1 产品 P 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液压转向器的市场需求量逐年攀升,而离合器在 很多新型行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我们公司生产的 WL 系列离合器的应用 范围非常广,备受广大客户好评。我公司生产计划灵活,除了可以接受大批量的 产品订单外,还能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调整,以满足跟多可获得需求。
2
边绕着摇臂轴做圆弧运动,从而带动曲柄和转向垂臂摆动,再通过转向传动机构 式转向轮偏转。这种转向器常用于转向力比较大上网载货汽车上。 (3) 循环球式转向器 循环球式:这种转向装置是由齿轮机构将来自转向盘的旋转力进行减速,使转向 盘的旋转运动变为涡轮蜗杆的旋转运动,滚珠螺杆和螺母夹着钢球啮合,因而滚 珠螺杆的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螺母再与扇形齿轮啮合,直线运动再次变为旋 转运动,是连杆臂摇动,连杆臂再使拉杆和横拉杆做直线运动,改变齿轮的方向。 循环球式转向器的原理相当于利用了螺母于螺栓在旋转过程中的相对移动,而在 螺纹与螺纹之间夹入了钢球以减小阻力,所有钢球在一个首尾相连的封闭的螺旋 曲线内循环滚动,循环球式故而得名。 (4)齿轮齿条液压助力转向器 齿轮齿条液压助力转向器,是相对于齿轮齿条机械转向器而言的,主要是增加了 转向油泵、转向油壶、转向油管、转向阀、转向油缸等部件,以期达到改善驾驶 员手感,增加转向助力的目的的转向装置。
液压转向器

四 BNF 型扭矩放大器 BNF Type Torque Amplifiers
五 阀类 Valve FK 型组合阀块
FK Type Combinatory Valve Blocks FLD 型单路稳定分流阀 FLD Type Flow Divider Valves DYXL、YXL 型优先阀 DYXL,YXL Type Priority Valves PV 型优先阀 PV Type Priority Valves LFF 型流量放大阀 LFF Type Flow Amplifying Valves LFA、LFB 型流量放大阀 LFA,LFB Type Flow Amplifiers
二 10 系列全液压转向器 10 Series Hydraulic Steering Control
101 系列整体式集成阀型全液压转向器 101 Series Hydraulic Steering Control Units (SCU) 102 系列整体式集成阀型全液压转向器 102 Series Hydraulic Steering Control Units (SCU) 103 系列整体式集成阀型全液压转向器 103 Series Hydraulic Steering Control Units(SCU) 109 系列整体式集成阀型全液压转向器 109 Series Hydraulic Steering Control Units (SCU)
Content
一 BZZ 系列全液压转向器 BZZ Series Hydraulic Steering Control Units
全液压转向器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C 1 49 IS 0540 总第 49 N1- 5/ SN10. 1 3 F 9 4
l 5 — -0 5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e 9 8 @3cr ms5 6 6 . n o
企业与经营管理
浅谈煤炭企业 资源 的整合优 化
郭晋 红 ( 山西晋城煤 业集团长平煤业有 限责任公 司企 业管理部 山西 高平 080 ) 4 4 0 摘 要:该文以煤炭企业 资源整合优化 问题 为研 究对 象,分别从 煤炭企业的结构整合优化 、规模 整合优化 、时间整合优 化、空 间整合优化等 四个方面进 行 了详细的 阐述和分析 。希望本文的研 究能 够为煤炭 企业资源的管理 实践提 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
e 9 8 ( 1 3c r ms 5 6 6 .o n
全 液压转 向器 常见 故障分 析与排除
武传 江 ( 石河子 市 1 1团机 关 2 新疆石河子 826 3 0 6)
摘 要: 全液压转 向系统具有 转向灵活 、性 能稳 定、操 纵省力 、故 障率低 、布局方便等优 点,被 广泛用于工程机械 、农 业机 械等各种轮 式转向 系统 , 根据 多年的使 用、 维修 经验 , 对全液压转 向 系统 常见的故障原 因进行分析 , 并提 出相应 的排 除的排除措施 。 关键词 : 全液压转向器 ;故障 ;排 除 全液压转向器的常见故障主要表现为转向沉重 、 转向轮跑偏 、 2 转 向轮 跑偏 . 方向盘 自转 ,不能回到中立位置 、转 向轮晃动严重 、方 向盘旋 转 转 向器 内阀芯与阀套间的定位 弹簧片损坏 或太软 ,使阀套不 无死点、人力转 向失灵等故障,下面就全液压 转向器 的常见故障 能 自动回到中立位置 ,此时 ,必须更换定位弹簧。 因油液脏污使 进行故 障分析 ,并提 出排除的方法。 阀套运动受到阻滞 ,应清洗阀套 ,使阀套运动 灵活 。由于阀套 与 1 转 向沉重 . 阀芯台阶位 置偏移 ,使阀套不在 中间位置 ,应拆解并检修阀套与 主要原 因是没有供给转向器 足够 的压力油或是机械故障 ,具 阀芯 ,必要 时 更换 。 体表现为: 流量控制阀卡住 ,使油泵油压过大 ,造成 转向缸左右腔压 力 吸 油 量 不 足 。油 箱 缺 油 或油 液 不足 ,导 致油 泵吸 不 上油 。应 差过大 ,拆解并检修流量控 制阀。单侧转向油缸密封件损坏 ,应 检查油箱液面高度 ,添加足够 的液压油。选用液压 的牌号不适宜 拆解并检修转向油缸密封件。 两前轮轮胎气压不等或直径不一 , 应 或外界环境温度过低 ,使油液粘度太大 ,流动性变差 ,造成 吸油 检 查并调整轮胎气压 。左右两架前钢板弹簧挠度不等 ,应检查并 困难。根据厂 方要求及温度 ,更换合格 的油液。吸油滤清器堵塞 , 调整钢板 弹簧挠度 ,必要时更换钢板。前后桥 或车架发生水平平 导致油 泵吸不上油或油 液循环不畅 ,从而不能给 系统供 给足够 的 面内的弯曲 ,检查并校正变形 。车架两边的轴距不等 ,应调整并 压 力油 。排 除方法 :清洗或更换滤芯。进 出油管堵塞 ,导致油泵 确 保轴距相等。两前轮轮毂轴承或毂油封 的松紧度不一 ,应检查 吸 不上 油 或 吸 油 困难 , 成 油 泵缺 少润 滑 而升 温 快 而 早期 磨 损 。 造 排 轴承或油封。 、 前 后桥两端的车轮有单边制动或单边拖滞现象, 应 除方法 :清理进 出油管 ,使 之通畅。回路中有空气 ,导致油 泵吸 检查并调整车轮的制动情 况。两前轮外倾 角、主销后倾 角、或主 油不连续。排除方法 :排 除回路 中的空气 。油管接头泄露 ,造成 销内倾角不等 ,应调 整使其相等。前束太大或 负前束 ,应检查并 油液泄露。排除方法 :紧固油管接头 。确保密封 良好。 调 整前束。 油泵故障。油泵磨损过度 ,内漏过 大,造成容积 效率 下降 , 3 .转 向轮 跑 偏 泵温升 高。在系统工作 时,油泵供油量小于转 向器公称流量 ,使 机器工作时 ,未操纵 方向,转 向轮 自动跑偏 ,不能保证直线 系统压 力降低 ,导向困难 。排除方法 :检查油泵工作情况,修理 行驶。 主要原 因是转向器 内阀芯与阀套的三对定位弹簧 片折断, 使 或更换油泵。 另外油泵驱动皮带打 滑或驱动齿轮键或驱动套磨损 , 阀套不能自动回到中立位置 ,转向器 失去随动功能而回至 中立位 应检查油 泵的驱动部分,调整皮带张紧度 ,修理或更换驱动齿轮 置。排除方法 :必须更换定位弹簧片。 键 或驱动套 ;油泵连接螺栓松动或缺 失。检查油泵连接部分 ,确 4 方 向盘 自转 ,不能回到中立位置 . 保油泵连接牢固可靠。 转动发动机后驾驶人 员无转向动作而 方向盘 自转,导致转向 人力转向单 向阀故障。未装人力转向单 向阀,或是 杂物垫起 失灵。此故障发生在修理或拆开保养 装向器后重新组装 时,转子 单 向阀、钢珠与阀座密封不严 或是 单向阀钢珠掉 入阀套与 阀体 与联 动 器 的 相 对位 置装 错 ,造 成 转 向器 配 油 关 系 错 乱 ,这 时 应 注 环槽之 间,单向阀弹簧损坏等原因 ,都可导致动力转向时单 向阀 意千万不要抓住 方向盘让其停止转动。 关闭不严 ,进出油 口连通。检查及排 除方法 :检查并确保单 向阀 排除方法 :重新装配联动器 ,使联动器花键上的记号对准转 安装正确 ;检查油液是否清洁 ;清洗转 向器 ,检查单 向阀钢珠与 子花键上的记号 。若是联动器上无记号 ,联动器上端 的拔销槽中 阀座密封情况, 密封不严时可通过研磨修复 , 然后换装新钢珠 ; 转 心线应对准转子上任 意齿 凹中心线装 配,并使转子与定子之间形 向器 重 新 组 装 好 后 ,双 手 拿 起 转 向器 左 右 晃 动 ,应 能听 到 单 向阀 成 的齿 腔容 积 处 于 最 大或 最 小 即可 。 钢珠与限位螺栓项杆碰撞的声音 。 5 转 向轮 晃 动严 重 . 转向器安全阀故障。转 向器安全阀调定压力太低 、转 向器安 机械故障。如连接销与连接销之间磨损使 间隙增大 , 转向轮轴 全 阀弹簧损坏、转 向器安全阀阀座 密封不严 ;转向器安全阀阀体 承磨损等。通过检查间隙与更换零件即可恢复系统正常工作状态。 损坏等原 因都可以导致转向器安全阀失灵提前开启。 转 向油缸 内有空气。此故障多发 生在转 向系统初 次使用、更 检查安全阀调定压 力、 阀座密封密封情况、弹簧是否变形或 换新油及维护转向器后 出现。若使 系统正常工作 ,应把转 向系统 失效 ,若弹簧弹力不足 ,可在 弹簧与弹簧座之间增加垫片 ;检 查 中的空气排 干净 。具体方法是 :把油缸一边油 口接头拧松 ,转动 是否有杂性卡住阀芯,清洗安全 阀。 方向盘 ,使转向器 向油缸末拧松 的一腔充油 ,直 到松开 的接头处 润芯 与 阀套 变 形 ,导 致两 者 卡 死。装 机前 往 进油 口加 注 不 冒气泡只流油液时 ,再拧松接头,用同样的方法排除另一腔中 5 ̄10 液压油 ,然后左右转动 阀芯应灵活无卡滞现象,如有卡 的空 气 。 0 0 ml 滞现象应进行研磨 。有时 , 在拧紧转向器底部螺栓 时用力不均匀 , 6 方 向盘旋 转 无 死 点 . 也会导致阀芯卡死现象 ,正确的方法是分 2 3次隔绝均匀拧紧螺 ~ 转动方 向盘时较轻松 ,但转向轮不动 ,方向盘没有死点。引 栓。同时装机 时还应保证与转向柱同心 ,并且要有轴向间隔 ,以 起此故障的主要原 因是转向器 内的双 向缓冲阀失灵或是油缸、活 免 阀 芯被 卡死 。 塞密封损坏 。一般情况下 ,当转向轮偏转到一定位置角度后 , 就 转向结构故障 。轮胎气压不足 ;转向节与 主销配合过紧或缺 不会再 转,转 向轮有一最小转弯半径 ,这时 ,方向盘出现死点转 油 i转向节止推轴承缺油 或损坏 :前梁、车架 变形造成前轮定位 不动。如果此时仍 能转动方向盘 ,说明有压力油进入油缸工作腔 , 失准 ;纵 、横拉杆球头连接调整过紧或缺油 :主销后倾过大、主 根据转向器 的工作原理 ,压 力油 的出路只有两 条,一是油缸活塞 销内倾过大或前轮负外倾 :这些都可导致驾驶员向左或向右转动 密封圈失效 ,压力油从此处由油缸一腔流 向另~腔 :二是双 向缓 方向盘时 ,感到沉重费力,无回正感 ;当车辆 以低速转弯行驶 或 冲阀失灵,阀芯上端的弹簧弹力减弱或折断。解决 的办法是 更换 掉头 时,转动转向盘非常吃力 ,甚至打不动。排除措施 :确保轮 油 缸活塞密封圈 i检查双向缓冲阀 ,使 阀芯与阀座结合紧密。 胎气压正常 ;转向节与主销配合松紧合适且润滑 良好 :转 向节止 7 .人力转 向失灵 推轴承完好且 不缺油 ;前梁、车架无变形、前轮定位 良好。 下转第 o 1 3 页
转阀转向器工作原理

转阀转向器工作原理
转阀转向器是指一种汽车转向装置,用于控制车辆的转向。
其工作原理如下:
1.转向动力输出:转阀转向器通过传动装置与发动机相连,接
收来自发动机的动力,并将其传递到转向装置上,使车辆能够实现转向操作。
2.流体控制:转阀转向器内部设置有一系列流体控制阀,用于
控制流体的进出和流向。
其中,转向阀用于控制流体的流向,使流体能够顺畅地在转向装置内部流动,实现车辆的转向操作。
3.转向力反馈:转阀转向器还配备了力反馈装置,它能够根据
转向操作的力度和速度,将反馈力传递给驾驶员,使驾驶员能够感知车辆的转向情况,并据此做出相应的调整。
4.自动调整:转阀转向器还具有自动调整和适应性的功能。
它
能够根据车速和转角等因素,自动调整流体的流量和压力,以保证转向装置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
总之,转阀转向器通过合理的流体控制和力反馈装置,实现了车辆的转向操作。
它是汽车转向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转向系统结构原理

XX重工集团轮式装载机转向系统介绍装载机的行驶方向是依靠转向系统来进行操纵的,转向系统能根据作业要求保持装载机稳定地沿直线方向行驶或灵活地改变其行驶方向。
装载机的前后机架可绕其铰接销相对偏转,在车架上装双作用液压缸,缸头与前车架铰接,活塞杆与后车架铰接,在液压力驱动下,活塞运动,推动前后车架作相对偏转而进行转向。
全液压转向系统1、全液压转向系统概述:转向泵来油经过单稳阀以稳定流量供给全液压转向器,方向盘带动转向器的阀芯控制了配油方向,从而驱动转向油缸活塞运动,推动前后车架绕铰接销作相对偏转而进行转向。
全液压转向系统,驾驶时,操作轻便,安全可靠。
2、全液压转向系统主要构成:油箱、粗、精滤油器,,转向液压缸等组成。
ZL30H机型主要由油箱、粗、精滤油器,CBY205C齿轮液压泵,BZZ1-500型摆线式全液压转向器,FLD-F38W 单路稳定分流阀,FKA10/16阀块,转向液压缸等组成。
3、全液压转向系统工作原理:(系统原理见图)5、全液压转向器6、阀块7 、转向油缸转向系统的工作状况可分为:直线行驶和转向(ZL30H最大转向摆动角为38°)当发动机工作,带动齿轮液压泵旋转。
这时油箱内的液压油通过粗滤器粗滤,到转向泵经过单稳阀以稳定流量供给转向器,方向盘带动转向器的阀芯控制了配油方向。
当方向盘不动,转向泵来油经转向器直接返回油箱,系统处于空循环状态,装载机直线行驶。
当方向盘左转时,方向盘带动控制阀反时针旋转,转向泵来油经转向器进入左边油缸的小腔和右边油缸的大腔,从而推动左边转向油缸的活塞杆往缸筒里缩进和右边转向油缸的活塞杆往外伸出,实现装载机向左转向,同时转向油缸另一腔的油液沿转向器回油口回油箱。
当方向盘右转时,转向泵来油经转向器进入右边油缸的小腔和左边油缸的大腔,从而推动右边转向油缸的活塞杆往缸筒里缩进和左边转向油缸的活塞杆往外伸出,实现装载机向右转向。
方向盘旋转一点,装载机就转动一点,直到车架折弯(最大转向摆动角),方向盘停止转动,转向运动亦停止。
SCU-Chinese2007伊顿转向器

全液压转向器
502系列(BZZ) - 标准系列设计 - 无组合阀 - 排量80-500cc/r - 入口压力172Bar - 开芯、闭芯、负荷传感
530系列 (BZZ) - 低扭矩系列设计 - 无组合阀 - 排量80-500cc/r - 入口压力172Bar - 开芯、闭芯、负荷传感
510系列 (BZZ) - 大排量系列设计 - 无组合阀 - 排量630-1000cc/r - 入口压力172Bar - 开芯、负荷传感
优先阀--必须满足最大泵流量要求,必须保证 供转向器的优先流量。优先阀控制压力应与转 向器控制流量相匹配。动态信号优先阀与动态 信号转向器相配。
LS管路--将来自转向器内部可变节流口的压力 信号传到优先阀,该压力促使优先阀的阀芯达 到平衡,来保证CF口需要的流量。对于负荷传 感系统需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匹配来实现整个系 统的最佳性能。
FLD系列 (分流阀) - 恒流型和分流型 - 带安全阀或不带安全阀
优先阀:VLC系列 - 额定流量:60L/M - 额定入口压力:241Bar - 动态信号, 静态信号
优先阀:VLE系列 - 额定流量:150L/M - 额定入口压力:241Bar - 动态信号,静态信号
ZXZ系列 (转向柱) - 标准化系列设计 - 与转向柱连接:花键,扁头 - 与方向盘连接:三角花键,渐开 线花键 - 有喇叭线和无喇叭线
1
全液压转向器
开芯转向系统 特点和要求: - 转向器中位处于开路状态(开芯), 即当转向器不工作时,液压油经过 转向器内部直接回油箱。 - 为简单的转向系统,较为广泛的应用 - 系统应采用定量泵供油
闭芯转向系统 特点和要求: - 转向器中位处于断路状态(闭芯), 即当转向器不工作时,液压油被 转向器截止,此时转向器入口为高 压力。 - 系统应采取压力补偿变量泵 - 主要应用于重载大型行走机械
液压动力转向系的组成及功用

液压动力转向系的组成及功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是现代汽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驾驶员轻松、平稳地操控车辆。
本文将介绍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及其功用。
一、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组成1. 动力源:液压泵液压泵是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核心部件,它通过机械传动将发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并将高压油液输送到转向器中。
2. 转向器转向器是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中的另一个关键部件,它负责将高压油液传递到车辆的左右前轮以实现车辆转向。
在传统的机械式转向系统中,车辆需要通过人工操作方向盘来实现左右转弯。
而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中,驾驶员只需要轻轻一扭方向盘,就可以通过高效而精准的液压控制技术完成车辆的左右转弯。
3. 液体储存罐为了保证整个系统始终能够正常运行,必须保证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液压油液供应。
因此,液体储存罐是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件。
它可以存储一定量的液压油液,并通过管道将其输送到需要用到的地方。
4. 控制阀门控制阀门是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根据驾驶员的操作指令来控制高压油液的流动方向和流量大小,从而实现车辆转向。
二、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功用1. 提高驾驶舒适性相比传统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具有更为精确、灵敏的操控性能。
在正常行驶时,驾驶员只需要轻轻一扭方向盘,就可以轻松完成车辆转弯或调整方向。
这不仅能够提高驾驶舒适性,还能够减少疲劳和操作失误。
2. 提高行车安全性由于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具有更为精确、灵敏的操控性能,因此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更快速地进行反应和调整,从而提高行车安全性。
此外,液压动力转向系统还可以根据车辆的速度和转向角度来自动调整转向力度,避免因为操作失误或其他原因导致车辆失控。
3. 降低燃油消耗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可以通过高效的液压控制技术来减少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操作力度,从而降低燃油消耗。
此外,在行驶过程中,液压动力转向系统还可以根据车辆的速度和转向角度来自动调整转向力度,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2. 13 耐久性能 转向器试验结束后要求达到如下规定: a) 容积效率:比性能指标规定值下降不大于 5%; b) 压力振摆:比性能指标规定值增加不大于 0.5MPa; c) 转向可靠,回位灵活,转向盘在释放转矩后 3 s 内返回中间位置; d) 弹簧片、拨销、联动轴不得变形或断裂。
当转向器处在压力供油(P 口)及所规定背压(T 口)工况下转动时,工作油口(A或 B 口) 压力摆数值。 3. 2 量、符号和单位 本标准使用的符号和单位见表 1。
表 1 量、符号和单位
参量名称 压力 流量 空载 排量 转速 转矩 温度 运动 粘度 容积 效率
符
号
p qV V1 n T θ ν ηV
3. 1. 5 压力损失 转向器输入压力和输出压力的差值。
3. 1. 6 排量
国家机械工业局 2000-08-31 批准
2000-12-01 实施
1
JB/T 5120-2000
转向器轴每转输出的液体体积。 3. 1. 7 空载排量
空载压力下测得的实际输出排量。 3. 1. 8 有效排量
在设定压力下测得的实际输出排量。 3. 1. 9 动力转向转矩
6. 2. 14 噪声、振动和温升 转向器正常工作时,噪声、振动和温升不得有异常。
6. 3 装配质量 元件装配技术要求应符合 GB/T 7935—1987 中的 1.5~1.8 的规定。
6. 3. 1 气密性检查 被试转向器内腔充满 0.16MPa 干净气体时,不得有冒气泡等漏气现象。
6. 3. 2 内部清洁度 内部清洁度评定方法应符合 JB/T 7858 的规定,清洁度指标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转向器机械阻力矩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 3 转向器性能指标
项 目
型 号
压 力损 失 MPa
动力 转向转矩 机
N· m
械
人 力转 向
终 点
压 力 内泄 漏
流 量
方向 盘起
P→A
P→A P→T
与
P→ B P→B
之差
背压 0.63 MPa
背压 6.3 MPa
阻 力 矩
N·m
压 力 容积 效率
MPa %
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 公称压力系列 液压泵及马达公称排量系列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液压元件螺纹连接 油口型式和尺寸 液压元件 通用技术条件 液压系统工作介质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 液压元件清洁度评定方法及液压元件清洁度指标
3 定义、符号和单位
3. 1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4.1 ≥ 20
3.3 ≥60
2.6 ≥ 25
2.0
≥70
1.6
≥ 30
≤ 1.5 ≤ 1.8
≤12
≤75
≤0.5
≤10
6. 2. 2 转向性能 转向器应转向可靠、回位灵活,无异声和卡滞现象。手动转向时,转向盘释放转矩后在 3s 内应回
到中间位置;机械转向时,动力转向转矩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5
JB/T 5120-2000
扭 矩
N·m
振摆 MPa mL/min
变 化 率
%
动压 力
MPa
BZZ1–80 BZZ1–100
≤ 0.1 ≤0.3 ≤ 0.2
4.1
≥ 20
≤5 3.3 ≥60
≤ 1.5
≤12
BZZ1–125
2.6 ≥ 25
≤75
BZZ1–160
开 BZZ1–200 心
BZZ1–250 无
≤ 5 ≤10
≤ 0.3 ≤1.0 ≤ 0.4
630
48
12.5、 16
10、12.5
6.3
800
60
BZZ1–1000
1000
75
BZZ2–80
80
6
BZZ2–100 BZZ2–125
100
7.5
125
9.5
12.5、 16
10、12.5
6.3
BZZ2–160
160
12
BZZ2–200
200
15
注 1 排 量 80~630mL/r 转向 器的 公称 流量是 指方 向盘 在 60r/min的 1.25 倍时 流量 。 2 排 量 800、1000mL/r 转 向器的 公称 流量 是指 方向盘 在 50 r/min 的 1.25 倍时 流量 。
JB/T 5120- 2000
前言
本标准是对 JB/T 5120—91《摆线转阀式全液压转向器》的修订。 本标准与 JB/T 5120—91 相比,在以下主要技术内容上有所改变: ——排量由原来的 80~800mL/r 扩展到 80~1000 mL/r; ——最大入口压力由原来的 12.5MPa 扩展到 12.5MPa 和 16MPa 两档; ——转向器产品检验的抽样方法和判定规则采用 GB/T 2828;
当转向器处在压力供油工况下,施加在转向器轴上的扭矩。 3. 1. 10 人力转向
当转向器处在无压力供油工况下,靠人力实现转向。 3. 1. 11 终点扭矩
当转向器通向执行元件的油口(A、B 口)封闭的工况下,施加在转向器轴上的扭矩。 3. 1. 12 机械阻力矩
当转向器的四个油口(P、A、B、T)全打开的工况下,施加在转向器轴上的扭矩。 3. 1. 13 压力振摆
3. 1. 1 最大入口压力 在规定的转速范围内连续运转,并保证转向器不受损坏时的最高输入压力。
3. 1. 2 额定工作压力 在规定的转速范围内连续运转,并保证实际寿命的最高输入压力。
3. 1. 3 空载压力 转向器输入压力不超过最高工作压力的 10%。
3. 1. 4 最大瞬时背压 保证转向器短时间在额定工作压力和规定的转速范围内连续正常运转时的最大背压。
型号
参数
公称 排量 mL/r
公称流 量 最大 入口压力 额定 工作压力 最 大瞬时背压
L/min
MPa
MPa
MPa
BZZ1–80
80
6
BZZ1–100
100
7.5
BZZ1–125
125
9.5
BZZ1–160 BZZ1–200
160
12
12.5、 16
10、12.5
6.3
200
15
BZZ1–250
250
6. 2. 3 压力振摆 转向器压力振摆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6. 2. 4 终点扭矩 转向器终点转矩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6. 2. 5 内泄漏 转向器中间位置时内泄漏量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6. 2. 6 压力损失 转向器 P→T 口、P→A(B)口的压力损失及 P→A 口与 P→B 口压力损失之差应符合表 3的规定。
—
BZZ1–800
≤2.8
≥ 55
≤6
≤ 1.2
≤ 1.0
≤12
≤ 2.4 ≤150
BZZ1–1000
≤3.2
≥ 60
开 BZZ2–80
心 BZZ2–100
有 BZZ2–125 反
BZZ2–160 应
BZZ2–200
≤ 0.1 ≤0.3 ≤ 0.2
≤5
≤ 5 ≤10
≤ 0.3 ≤1.0 ≤ 0.4
≤8
w——转向器产品清洁度评定方法采用 JB/T 7858—1995。 w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JB/T 5120—91。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标准的附录。
w 本标准由全国液压与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镇江液压件总厂、北京宏科液压件厂、山东济宁力
. 科液压件厂、黑龙江液压件厂、北京中科源液压件厂、四平联合收割机总厂。 b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林兴、晏欣瑗、申戈光、王衍柱、李贵振、赵新华、杨玉贵。 本标准于1991 年5 月首次发布。
19
BZZ1–315
315
24
BZZ1–400
400
30
连续 背压 MPa
2.5
3
JB/T 5120-2000
表 2 (完)
型号
参数
公称 排量 mL/r
公称流 量 最大 入口压力 额定 工作压力 最 大瞬时背压
L/minMPaMFra bibliotekaMPa
BZZ1–500
500
38
BZZ1–630 BZZ1–800
连续 背压 MPa 2.5
2.5
5. 2 连接尺寸 转向器的推荐连接尺寸见图 2。
注 :老产 品 D =20;新 开发 产品 D =22。 4
图 2 连接尺寸
JB/T 5120-2000
6 技术要求
6. 1 一般技术要求 6. 1. 1 公称压力系列应符合 GB/T 2346 的规定。 6. 1. 2 公称排量系列应符合 GB/T 2347 的规定。 6. 1. 3 螺纹连接油口型式与尺寸应符合 GB/T 2828 的规定。 6. 1. 4 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 GB/T 7935—1987 中 1.2~1.4 的规定。 6. 2 使用性能 6. 2. 1 机械阻力矩
6. 4 外观要求 外观要求应符合 GB/T 7935—1987 中 1.9~1.10 的规定。
6
转 向器规 格
清 洁度指 标 mg
JB/T 5120-2000 表 4 摆线转阀式全液压转向器清洁度指标
排 量 mL/r 80~400
100
500~1000 120
7 试验装置和试验条件
7. 1 试验装置 试验的系统原理应符合附录 A(标准的附录)的规定。
ICS 23.100.01 J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