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4张PPT)

A.外戚和皇后交替专权 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B
C.外戚和宦官共同专权
D.父子、兄弟之间长期争权夺利
5.下列关于黄巾起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黄巾军建立新的政权
D( )
B.东汉政权在黄巾起义打击下迅速灭亡
C.东汉政权镇压了黄巾起义,巩固了统治
D.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4张PPT)
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释放奴婢
减轻负担、 减轻刑法
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使得自西汉 末年以来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解决了战乱之后土地荒芜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减 刑罚,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合并郡县、 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4张PPT)
汉光武帝刘秀统治初期为了巩固统 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 措施。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 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 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4张PPT)
B (赵忠)乃我母。材料反映了( ) A.秦代外戚专权 B.东汉宦官专权 C.唐代宦官专权 D.明代宦官专权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4张PPT)
3.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

“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异同点 (1)同:①从背景上看:都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在新王朝建立前期出现 的;都是在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背景下出现的 。 ②从内容上看:统治阶级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减轻农民负担;都提倡节俭 ③从结果上看:都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局面。 (2)异: 措施不同:光武帝刘秀整顿更治,严惩贪官污史,这是文景之治”所没有的。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部编 版七年 级历史 上册第 13课东 汉的兴 衰课件 (共21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部编 版七年 级历史 上册第 13课东 汉的兴 衰课件 (共21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部编 版七年 级历史 上册第 13课东 汉的兴 衰课件 (共21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部编 版七年 级历史 上册第 13课东 汉的兴 衰课件 (共21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部编 版七年 级历史 上册第 13课东 汉的兴 衰课件 (共21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部编 版七年 级历史 上册第 13课东 汉的兴 衰课件 (共21 张PPT)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 “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小组讨论: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1)统治者都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一、光武中兴
1)西汉灭亡:公元9年, 外戚王莽夺权,建立新 朝,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25年,刘 秀称帝,定都洛阳,史 称东汉。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部编 版七年 级历史 上册第 13课东 汉的兴 衰课件 (共21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部编 版七年 级历史 上册第 13课东 汉的兴 衰课件 (共21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部编 版七年 级历史 上册第 13课东 汉的兴 衰课件 (共21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部编 版七年 级历史 上册第 13课东 汉的兴 衰课件 (共21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部编 版七年 级历史 上册第 13课东 汉的兴 衰课件 (共21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部编 版七年 级历史 上册第 13课东 汉的兴 衰课件 (共21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部编 版七年 级历史 上册第 13课东 汉的兴 衰课件 (共21 张PPT)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 “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小组讨论: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1)统治者都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一、光武中兴
1)西汉灭亡:公元9年, 外戚王莽夺权,建立新 朝,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25年,刘 秀称帝,定都洛阳,史 称东汉。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部编 版七年 级历史 上册第 13课东 汉的兴 衰课件 (共21 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17张PPT)

被贪官压榨
我终于过上定居生活,不要
的百姓
再漂泊了
治国安民 光武中兴
阅读统计表,观察人口变化?感受东汉经济发展。
东汉人口统计表
6000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
5000
全国户籍人经口 济恢复和发展,政治清明,
4000
史称“光武中兴”。
3000 2000 1000
0 西汉末 东汉初 57年 105年
人口回升
仁心待人天下归心
思考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 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
东汉衰落 走向灭亡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外戚专权
母后临朝
君权旁落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宦官得宠
把持朝政
诛杀外戚
夺回君权
皇帝长大
依靠宦官
东汉衰落 走向灭亡
故事一:东汉后期外戚出身的权臣。有一妹是汉顺帝的皇后。141年梁冀成为大 将军,顺帝死后,立2岁的冲帝即位(后不久去世)。梁冀又立8岁的质帝。因质帝 当面称梁冀为“跋扈将军”,次年即被他毒杀,再立十五岁的桓帝。此后他更加专 擅朝政,结党营私,且大封梁氏一门为侯为官。159年,梁皇太后逝世,早对梁冀 专权乱政不满的桓帝,借宦官之力杀死梁冀,其全族都一并被杀。
前202年
9年 25年
重建汉室 君临天下
阅读
材料
刘秀登上皇帝宝座后,面临的是一副残破到极点
的烂摊子。与刘秀同时代的冯衍有一段话描写当时
的状况说:“祸拏(ná)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
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
畴芜秽(huì)”,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 《后汉书·桓冯列传
》 这些史实说明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8张PPT)

铸成大错:这个成语来源于司
马光的著作《资治通鉴·唐
纪·昭宗天佑三年》中的“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
也”,这里的“错”,指的是
指古代的货币——“金错刀”,
也就是西汉时王莽推行的一种
刀形铜币。
绿林赤眉起义
王莽时期重要地区战前战后人口减少情况统计表
王莽时期割据势力
柏杨《中国人史纲》
混战
互动探究(一)光武中兴
倒封侯(拜外相戚,宦极官尽交荣替华。专权)
分析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影响?
外戚与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
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收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
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跋扈将军梁冀
互动探究(三)黄巾起义
原因
1、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朽,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 2、自然灾害频发
的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兴
时间
亡 黄巾起义 领导者 特点
影响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A 1.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A 2.刘秀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包括( )
①下令释放奴婢,减轻负担,减轻刑法 ②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③ 整顿吏
治,惩处贪官污吏 ④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员
未根本解决。
光武中兴
历史信息?
城堡庭院深邃
楼台重叠错落 外有高墙边有角楼 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
观察下表,概括东汉中期以后出现什么现象 ?会导致什么结果?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及寿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4张PPT)

人物: 张角 光武帝纪》,西汉皇族后裔,东汉开国皇帝,汉高祖九世孙。
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 由于他看不起边疆藩属,削王为侯,不断挑起对匈奴和东北、西南各族的战争。 这是因为:第一,宦官身受腐刑,性情上变态,对社会、对正常人存在着仇视心理; 1、东汉建都于: ( ) C.因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
——《后汉书·皇后 纪》
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 他士。…自明帝之后,迄乎延平,委 用渐大,而其员稍增。…手握王爵, 口含天宪,非复掖廷永巷之职、闺牗 房闼之任也。…迹因公正,恩固主心, 故中外服从,上下屏气。或称伊、霍 之勋无谢于往载,或谓良、平之画复 兴于当今。虽时有公忠,而竟见排斥。 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阿旨曲求 则光宠三族,直情忤意则参夷五宗。 汉之纲纪大乱矣。
——《后汉书·宦者列传》
东汉从和帝开始,皇帝即位时的年纪都很小, 小皇帝不能理政,便由太后临朝听政,皇太后便 依靠父兄,协助处理朝政,于是就形成外威专权。
待小皇帝渐渐长大成人,不再甘心当傀儡,便 依靠身边的宦官,除掉外戚,夺回政权;宦官由 此得到皇帝重用,又形成宦官专权。
因此,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他们横征暴敛,卖官售爵。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 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 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国日衰,王莽趁机 夺取了西汉政权。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 政君的侄子。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 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公元8年, 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 天子位”,建国号为“新”,年号为“始 建国”,就这样,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
结局:被镇压而失败
太平道教创始人
影响: 打击了东汉腐朽统治,加速东汉
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 由于他看不起边疆藩属,削王为侯,不断挑起对匈奴和东北、西南各族的战争。 这是因为:第一,宦官身受腐刑,性情上变态,对社会、对正常人存在着仇视心理; 1、东汉建都于: ( ) C.因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
——《后汉书·皇后 纪》
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 他士。…自明帝之后,迄乎延平,委 用渐大,而其员稍增。…手握王爵, 口含天宪,非复掖廷永巷之职、闺牗 房闼之任也。…迹因公正,恩固主心, 故中外服从,上下屏气。或称伊、霍 之勋无谢于往载,或谓良、平之画复 兴于当今。虽时有公忠,而竟见排斥。 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阿旨曲求 则光宠三族,直情忤意则参夷五宗。 汉之纲纪大乱矣。
——《后汉书·宦者列传》
东汉从和帝开始,皇帝即位时的年纪都很小, 小皇帝不能理政,便由太后临朝听政,皇太后便 依靠父兄,协助处理朝政,于是就形成外威专权。
待小皇帝渐渐长大成人,不再甘心当傀儡,便 依靠身边的宦官,除掉外戚,夺回政权;宦官由 此得到皇帝重用,又形成宦官专权。
因此,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他们横征暴敛,卖官售爵。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 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 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国日衰,王莽趁机 夺取了西汉政权。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 政君的侄子。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 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公元8年, 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 天子位”,建国号为“新”,年号为“始 建国”,就这样,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
结局:被镇压而失败
太平道教创始人
影响: 打击了东汉腐朽统治,加速东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共24张PPT)

黄巾起义的特点
张角创立了宗教组织——太平道,他以宗教为形式,以免 费行医治病为手段,组织了义军三四十万,编成了36方, 各设统帅,在衙门上标记“甲子”,作为将来的攻击目标 和进攻时间,并向群众广为宣传黄巾军的预言:“苍天已 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有组织; 有准备
州牧割据: 为了镇压黄巾起
事,朝廷改刺史为州牧,令各地 州牧掌握兵权,州牧拥兵自重。 此后各州牧又互相兼并,已形成 州牧割据局了 东汉统治,地方州郡 乱作一团。
东汉王朝为加强对 地方的统治,改刺 史为州牧。
州牧割据, 加速东汉王朝瓦 解
公元220年, 曹丕建立魏 国。东汉灭 亡。
皇帝长大后,不满权力被外戚侵夺,便 联合亲信宦官灭掉外戚。
一會兒他進來, 你們合力誅殺他!
皇帝借宦官之力夺回政权後, 宦官专权。
皇帝驾崩,年幼皇帝即位,外 戚宦官專权的事件重演。
四: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母后临朝
外戚专权 君权旁落
宦官得宠 把持朝政
诛杀外戚 夺回君权
皇帝长大 依靠宦官
1、成由简、败由奢; 2、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 者要顺应民心; 3、要善于调整政策;
兴
公元25年 东汉建立
亡
公元220年,曹丕废汉 献帝,东汉灭亡
开动小脑筋:黄巾起义被镇压,是不是标志着东汉朝廷 转危为安?
五:黄巾起义
背景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自然灾 害频发
时间 领导者
特点
影响
元184年
张角
有计划、有组织、利用宗教(太平道)组织 发起的起义; 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者,使其一蹶不振。群 雄争霸,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三、东汉的兴衰
1、东汉的建立
(1)时间: 公元25年
(2)建立者:刘秀(光武帝)
(3)都城: 洛阳
光武帝刘秀(前6—57),刘邦 的九世孙。新朝王莽末年,起 兵反对王莽,最终统一天下, 重新恢复汉室政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1张PPT)免费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p pt免费 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 ppt
亡灭汉西
LOGO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1张PPT)免费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p pt免费 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 ppt
一、西汉后期社会状况
材料1:“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 雨…(民)饥馑…死于道,以百万数”
——《汉书•谷永传》
长安 洛阳
LOGO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1张PPT)免费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p pt免费 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 ppt
三、东汉的兴衰
2、东汉的兴盛:光武中兴 (1)东汉初期社会状况
材料2:“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
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1张PPT)免费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p pt免费 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 ppt
西汉社会发展趋势
世盛武汉 兴中宣昭
治之景文
立建汉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1张PPT)免费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p pt免费 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 ppt
1、东汉的建立
(1)时间: 公元25年
(2)建立者:刘秀(光武帝)
(3)都城: 洛阳
光武帝刘秀(前6—57),刘邦 的九世孙。新朝王莽末年,起 兵反对王莽,最终统一天下, 重新恢复汉室政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1张PPT)免费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p pt免费 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 ppt
亡灭汉西
LOGO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1张PPT)免费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p pt免费 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 ppt
一、西汉后期社会状况
材料1:“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 雨…(民)饥馑…死于道,以百万数”
——《汉书•谷永传》
长安 洛阳
LOGO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1张PPT)免费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p pt免费 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 ppt
三、东汉的兴衰
2、东汉的兴盛:光武中兴 (1)东汉初期社会状况
材料2:“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
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1张PPT)免费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p pt免费 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 ppt
西汉社会发展趋势
世盛武汉 兴中宣昭
治之景文
立建汉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共21张PPT)免费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p pt免费 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 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共38张PPT)

西汉 社会状况: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
元成哀平 帝帝帝帝
公元前 202年
文 景 之 治
汉 武 盛 世
材料1:“大兴徭役,重增赋敛, 征发如雨…(民)饥馑…死于 道,以百万数” ——《汉书•谷永传》
西汉
公元前 202年
新
文 景 之 治
汉 武 盛 世
元成哀平子 9 帝帝帝帝婴 年 外 想一想: 戚 什么叫“外戚”? 王 莽 一般情况下,皇帝年 篡 幼时,太后会怎么做? 汉
人祸
――地主阶级中最腐朽的势力交替专权 100余年,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人民被逼向死亡的边缘 材料 6: 正值这时,东汉后期灾荒连年,真是雪上加霜, (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广大老百姓再也无法活下去,184年爆发了黄巾 (永兴二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起义。
一方面告诫朝臣宗亲谋逆者的罪恶下场,另 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 一方面也希望朝中太平。 遭大火,遂被焚毁。
一、光武中兴
西汉
汉光武帝刘秀(前6— ),汉景帝后裔。新 公元前 25 9 57 23 202年 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 年 年年 王莽,昆阳之战,光武 1. 西汉后期朝政 腐败 背景: 王莽 力挽狂澜,战胜王寻等 东 2. 建新代汉及改制失败 汉 百万之众,统一天下, 农民 起义推翻王莽政权 3. 的 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 建 时间: 公元25年汉朝中兴之主。在位三 立 建立者: 刘秀(汉光武帝) 十三年,谥号光武,庙 光武帝刘秀 都 城:洛 阳 号世祖。
汉光武帝采取了哪些稳定社会的措施?
时间 东汉初 57年
(光武帝去世时)
全国户籍人口 1000多万 2100多万 5300多万
105年
元成哀平 帝帝帝帝
公元前 202年
文 景 之 治
汉 武 盛 世
材料1:“大兴徭役,重增赋敛, 征发如雨…(民)饥馑…死于 道,以百万数” ——《汉书•谷永传》
西汉
公元前 202年
新
文 景 之 治
汉 武 盛 世
元成哀平子 9 帝帝帝帝婴 年 外 想一想: 戚 什么叫“外戚”? 王 莽 一般情况下,皇帝年 篡 幼时,太后会怎么做? 汉
人祸
――地主阶级中最腐朽的势力交替专权 100余年,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人民被逼向死亡的边缘 材料 6: 正值这时,东汉后期灾荒连年,真是雪上加霜, (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广大老百姓再也无法活下去,184年爆发了黄巾 (永兴二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起义。
一方面告诫朝臣宗亲谋逆者的罪恶下场,另 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 一方面也希望朝中太平。 遭大火,遂被焚毁。
一、光武中兴
西汉
汉光武帝刘秀(前6— ),汉景帝后裔。新 公元前 25 9 57 23 202年 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 年 年年 王莽,昆阳之战,光武 1. 西汉后期朝政 腐败 背景: 王莽 力挽狂澜,战胜王寻等 东 2. 建新代汉及改制失败 汉 百万之众,统一天下, 农民 起义推翻王莽政权 3. 的 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 建 时间: 公元25年汉朝中兴之主。在位三 立 建立者: 刘秀(汉光武帝) 十三年,谥号光武,庙 光武帝刘秀 都 城:洛 阳 号世祖。
汉光武帝采取了哪些稳定社会的措施?
时间 东汉初 57年
(光武帝去世时)
全国户籍人口 1000多万 2100多万 5300多万
105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明时序 知更替 西汉后期的政治状况如何?百姓生活状况怎样?
文汉 景武 之盛 治世
政治状况:政治腐败,大兴徭役赋税 社会状况: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
元成哀平子 帝帝帝帝婴
公元前 公元前 221年 202年
秦西 朝汉 建建 立立
公元9年 公元25年 公元220年
人物: 外戚王莽建立“__新___”_朝
结果: 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 激起各地农民起义。(绿林、 赤眉起义,王莽被杀)
2、东汉的建立 1.西汉后期朝政腐败
背景: 2.王莽建新代汉及改制失败 3.农民起义推翻王莽政权
时间: 公元25年 都城: 洛阳 建立者:刘秀
(汉光武帝)
长安
刘秀(公元前6年—公
新 “大兴徭役,重增赋敛,
朝 征发如雨…(民)饥馑…
王 莽
建 立死于道,以百万数”源自——《汉书•谷永传》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王莽是汉元帝的皇 后王政君的侄子。王氏 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 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 政大权。王莽谦恭俭让, 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 威名。西汉末年,帝国 日衰,社会矛盾空前激 化,王莽趁机夺取了西 汉政权。
中兴 刘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历 史上唯一的“一姓之再兴” 的家族。为表日后刘家江山 在刘邦、刘秀之后能够一次 又一次的兴起,所以东汉统 治者把刘秀建立东汉的过程 叫做“中兴”,即这不是刘 氏江山的最后一次兴起。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 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概括古代 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元57年)汉景帝后裔。东 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
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击败王莽,夺得帝位。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国号为汉,建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为光武帝。
又经过十二年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各地的
割据政权,结束了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3、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以 柔 术 治 天 下
①② ③ ④ ⑤减 合加 允多轻 并强 许次农 郡对 北下民县官方令负,吏少释担裁的数放,减监民奴减官督族婢轻员,内刑惩迁法处,贪缓光吏大建 复 税官解刘 放 西 土 问 也 地 问武职 的一武 西污 民地 题秀 奴 汉 题 使 荒减 减帝六 汉恢吏 族连 婢 末 得 得 芜的 得损 轻下年 前复矛续 的 年 到 战 而农 到, 了诏( 期到注 节 拔 并 求 整 一 书盾下 命 以 了 乱 人民 了十 人:公 的三贤 变意 俭 对 , 顿·达 令 来 极 之 口沦 解置 民“元 赋十能 。整 , 地 赏 ,循了 , 大 大 后 又为 决其 的并制税3以 故顿 奖 方 罚 官吏六 使 量 的 大 不奴 。简0一 负省,一年为吏 励 官 从 场《传道 得 失 改 量 足婢政” 担四把。)地治 廉 吏 严 风后 》释 自 去 善 土 的的安, 。百田,方, 洁 严 。 气汉 有,民这余租下官躬 , 格 经 为“样县从诏吏行 选 要 过 之内极,十恢;
腐败;大批贫民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繁
间: 公元184年
3. 领导人: 张角
4. 特 点: 有计划、有组织、利用宗教(太平道)组 织发起的起义
5. 结 果: 失败
6. 影 响: 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者,使其一蹶不振。 群雄争霸,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
黄巾起义的特点
张角创立了宗教组织——太平道,他以宗教为形式,以 免费行医治病为手段,组织了义军三四十万,编成了36 方,各设统帅,在衙门上标记“甲子”,作为将来的攻 击目标和进攻时间,并向群众广为宣传黄巾军的预言: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即位时平均年龄是9.5岁 平均寿命是24岁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年幼,由太后掌权。
皇太后不便亲理政务,于是由太后家的男子辅政。
权利落入辅政外戚手中, 他們控制朝政,专横跋扈。
皇帝长大后,不满权力被外戚侵夺,便 联合亲信宦官灭掉外戚。
一會兒他進來, 你們合力誅殺他!
皇帝借宦官之力夺回政权後, 宦官专权。
曲如钩,反封候。”p65
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这是一首汉末童谣,大意是说,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 最后不免沦落天涯,曝尸路旁;而不正直的谄佞奸徒,趋 炎附势,阿世盗名,反倒封侯拜相,极尽荣华。
反映当时的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
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三、黄巾起义
外匪懈,百姓宽息”
之誉。
4、光武帝措施的影响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后汉书·刑法志》载, 在光武和明帝时期,人民免 去了“兵革之祸”,而有 “乐生之念”。 光武以后的 若干年内,“五谷登衍”, “蚕麦善收”,“吏称其官, 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 安平”的景象。
1、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
(1)、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朽,时 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
(2)、自然灾害频发。
(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二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建宁三年)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
2、黄巾起义
1. 原 2. 时
因: 东汉后期的社会矛盾尖锐:东汉后期朝政
学习与 探究
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 家民负担 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等等
启 示 统治者要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才能使社 会出现了盛世局面
观察下表,概括东汉中期以后出
现什么现象 ?会导致什么结果?
学习与
探究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及寿命
算一算:这些东汉的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他们 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皇帝驾崩,年幼皇帝即位, 外戚宦官專权的事件重演。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母后临朝
外戚专权 君权旁落
“宗室权落,外戚兴起; 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
宦官专权 把持朝政
诛杀外戚 夺回君权
皇帝长大 依靠宦官
结果:皇权衰弱、朝政混乱、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
王 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
外戚 指帝王的母族、 妻族,主要是皇后 娘家的父亲、兄弟 。 指帝王的母族、妻 族,主要是皇后娘 家的父亲、兄弟 。
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 建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一、光武中兴
1、西汉后期政局——政治腐败
西汉灭亡的时间: 公元9年
明时序 知更替 西汉后期的政治状况如何?百姓生活状况怎样?
文汉 景武 之盛 治世
政治状况:政治腐败,大兴徭役赋税 社会状况: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
元成哀平子 帝帝帝帝婴
公元前 公元前 221年 202年
秦西 朝汉 建建 立立
公元9年 公元25年 公元220年
人物: 外戚王莽建立“__新___”_朝
结果: 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 激起各地农民起义。(绿林、 赤眉起义,王莽被杀)
2、东汉的建立 1.西汉后期朝政腐败
背景: 2.王莽建新代汉及改制失败 3.农民起义推翻王莽政权
时间: 公元25年 都城: 洛阳 建立者:刘秀
(汉光武帝)
长安
刘秀(公元前6年—公
新 “大兴徭役,重增赋敛,
朝 征发如雨…(民)饥馑…
王 莽
建 立死于道,以百万数”源自——《汉书•谷永传》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王莽是汉元帝的皇 后王政君的侄子。王氏 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 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 政大权。王莽谦恭俭让, 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 威名。西汉末年,帝国 日衰,社会矛盾空前激 化,王莽趁机夺取了西 汉政权。
中兴 刘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历 史上唯一的“一姓之再兴” 的家族。为表日后刘家江山 在刘邦、刘秀之后能够一次 又一次的兴起,所以东汉统 治者把刘秀建立东汉的过程 叫做“中兴”,即这不是刘 氏江山的最后一次兴起。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 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概括古代 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元57年)汉景帝后裔。东 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
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击败王莽,夺得帝位。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国号为汉,建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为光武帝。
又经过十二年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各地的
割据政权,结束了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3、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以 柔 术 治 天 下
①② ③ ④ ⑤减 合加 允多轻 并强 许次农 郡对 北下民县官方令负,吏少释担裁的数放,减监民奴减官督族婢轻员,内刑惩迁法处,贪缓光吏大建 复 税官解刘 放 西 土 问 也 地 问武职 的一武 西污 民地 题秀 奴 汉 题 使 荒减 减帝六 汉恢吏 族连 婢 末 得 得 芜的 得损 轻下年 前复矛续 的 年 到 战 而农 到, 了诏( 期到注 节 拔 并 求 整 一 书盾下 命 以 了 乱 人民 了十 人:公 的三贤 变意 俭 对 , 顿·达 令 来 极 之 口沦 解置 民“元 赋十能 。整 , 地 赏 ,循了 , 大 大 后 又为 决其 的并制税3以 故顿 奖 方 罚 官吏六 使 量 的 大 不奴 。简0一 负省,一年为吏 励 官 从 场《传道 得 失 改 量 足婢政” 担四把。)地治 廉 吏 严 风后 》释 自 去 善 土 的的安, 。百田,方, 洁 严 。 气汉 有,民这余租下官躬 , 格 经 为“样县从诏吏行 选 要 过 之内极,十恢;
腐败;大批贫民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繁
间: 公元184年
3. 领导人: 张角
4. 特 点: 有计划、有组织、利用宗教(太平道)组 织发起的起义
5. 结 果: 失败
6. 影 响: 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者,使其一蹶不振。 群雄争霸,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
黄巾起义的特点
张角创立了宗教组织——太平道,他以宗教为形式,以 免费行医治病为手段,组织了义军三四十万,编成了36 方,各设统帅,在衙门上标记“甲子”,作为将来的攻 击目标和进攻时间,并向群众广为宣传黄巾军的预言: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即位时平均年龄是9.5岁 平均寿命是24岁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年幼,由太后掌权。
皇太后不便亲理政务,于是由太后家的男子辅政。
权利落入辅政外戚手中, 他們控制朝政,专横跋扈。
皇帝长大后,不满权力被外戚侵夺,便 联合亲信宦官灭掉外戚。
一會兒他進來, 你們合力誅殺他!
皇帝借宦官之力夺回政权後, 宦官专权。
曲如钩,反封候。”p65
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这是一首汉末童谣,大意是说,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 最后不免沦落天涯,曝尸路旁;而不正直的谄佞奸徒,趋 炎附势,阿世盗名,反倒封侯拜相,极尽荣华。
反映当时的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
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三、黄巾起义
外匪懈,百姓宽息”
之誉。
4、光武帝措施的影响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后汉书·刑法志》载, 在光武和明帝时期,人民免 去了“兵革之祸”,而有 “乐生之念”。 光武以后的 若干年内,“五谷登衍”, “蚕麦善收”,“吏称其官, 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 安平”的景象。
1、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
(1)、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朽,时 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
(2)、自然灾害频发。
(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二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建宁三年)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
2、黄巾起义
1. 原 2. 时
因: 东汉后期的社会矛盾尖锐:东汉后期朝政
学习与 探究
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 家民负担 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等等
启 示 统治者要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才能使社 会出现了盛世局面
观察下表,概括东汉中期以后出
现什么现象 ?会导致什么结果?
学习与
探究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及寿命
算一算:这些东汉的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他们 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皇帝驾崩,年幼皇帝即位, 外戚宦官專权的事件重演。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母后临朝
外戚专权 君权旁落
“宗室权落,外戚兴起; 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
宦官专权 把持朝政
诛杀外戚 夺回君权
皇帝长大 依靠宦官
结果:皇权衰弱、朝政混乱、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
王 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
外戚 指帝王的母族、 妻族,主要是皇后 娘家的父亲、兄弟 。 指帝王的母族、妻 族,主要是皇后娘 家的父亲、兄弟 。
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 建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一、光武中兴
1、西汉后期政局——政治腐败
西汉灭亡的时间: 公元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