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合集下载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临床特征与磁共振成像动态变化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临床特征与磁共振成像动态变化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临床特征与磁共振成像动态变化摘要: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究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变化,同时更加了解低血糖脑损伤疾病的治疗和病情变化。

方法 20例发生低血糖脑损伤24-36小时送至我院的新生儿,其中年龄在两周左右的新生儿15例,年龄在两周至3个月的新生儿5例。

20例新生儿均进行了常规的MRI-DWI与MRI项目的动态观察与随访。

结果新生儿常见低血糖脑损伤症状为嗜睡,惊厥,其中较为严重出现呼吸衰竭和昏迷的新生儿8例,低血糖脑损伤时的最低血糖为1.02±0.42 mmol/L,8例临床症状较为严重的新生儿血糖为0.69±0.38 mmol/L。

通过脑电图显示症状严重的新生儿电压较为平坦,甚至出现了电静息现象;其他新生儿脑电图显示电压较低,有时间断。

14例新生儿可出现顶枕部皮质受累,合并弥漫性皮层受累6例,3例合并丘脑基底节受累。

MRI-DWI在病情早期时信号表现为高信号。

病情较轻者为顶枕部皮质受累,较为严重者为弥漫性皮质受累,6例弥漫性皮质受累的新生儿再次检查时可见有广泛性的脑萎缩和脑软化,顶枕部皮层受累的新生儿患者有2例发现髓鞘发育不良,8例 T1WI与 T2WI信号异常,有4例发现DWI信号异常。

结论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严重性与血糖的高低成正相关,DWI可以初步反映出新生儿脑损伤程度与情况,可以尽早评估低血糖脑损伤程度。

新生儿顶枕部皮质在低血糖脑损伤疾病中较容易受累,病情较重时还可以出现弥漫性皮质受累。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磁共振成像现如今,低血糖脑损伤可以出现许多临床症状并可以遗留下视觉障碍,脑瘫,认知障碍等后遗症[1]。

虽然国内外对新生儿的低血糖脑损伤有了大致研究,但是对详细的血糖值或时间阈值的了解还较少,临床医师对于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也缺乏了解和重视[2],研究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和磁共振成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低血糖脑损伤发病时损伤的主要是大脑皮层的表层细胞,尤其是顶针叶皮层最容易受累[3],通过以往的临床影像学经验(CT,US,MRI)和报道也可以证实[4]顶枕叶为最容易受累的部位。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Neonatal hypoglycemic brain injury)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毛健葡萄糖是人体代谢的最基本物质,是成熟脑正常代谢时唯一的供能物质。

脑组织的合理葡萄糖供给依赖于脑的正常灌注和血流调节,尽管发育中脑组织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利用乳酸、酮体及某些氨基酸作为代谢的底物供能,但葡萄糖仍然是脑供能最主要的物质。

严重持续的血糖降低或葡萄糖的转运障碍导致脑内葡萄糖严重缺乏,进而出现能量代谢与细胞功能障碍,特定脑区神经细胞水肿坏死。

血糖降低引起的临床症状往往是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表现,故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症状常不能与症状性低血糖截然分开,严重的低血糖脑损伤常导致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

一、低血糖的定义精确的新生儿低血糖定义一直困惑着每一位新生儿医生。

尽管Kou等翻阅了36本儿科教科书和征询了178位儿科专家,仍没有得<到一致的答案,低血糖的定义范围从<1mmol/L到<4mmol/L都有。

1937年Hartmann 和Jaudon 对286例新生儿和婴儿症状性低血糖进行了研究后提出,血糖在2.22-2.78mmol/L为轻度低血糖,1.11-2.22mmol/L为中度低血糖,而<1.11mmol/L为重度低血糖。

他们定义低血糖的立足点是血糖数值必须是持续地偏离生化数值。

这似乎与我们现在对低血糖的处理的原则相近,即血糖的定义应考虑到胎龄、多器官的并发症、神经生理变化及临床症状学。

Srinivasan等报道,足月健康新生儿生后2h内血浆葡萄糖降至50-60mg/dl(3.05mmol/L),3~72h升至70mg/dl(3.88mmol/L),3d 后可超过80mg./dl(4.44mmol/L),低于其第五百分位的统计学低血糖数值为,0-3h, <35mg/dl(mmol/L);3-24h, <40mg/dl(2.22mmol/L);>24h, <45mmol/dl(2.5mmol/L)。

新生儿低血糖引起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新生儿低血糖引起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新生儿低血糖引起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方法:调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低血糖新生儿的病例记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22例患有脑损伤的新生儿,对照组为98例未患脑损伤的新生儿。

将两组新生儿的围产期因素、临床表现及血糖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22例患有低血糖脑损伤的患儿出现惊厥、肌肉张力减低、呼吸异常等现象较多。

胎龄、首次喂养时间、妊娠期糖尿病、出生体质量、惊厥、血糖水平、低血糖持续时间与疾病有关(P<0.05)。

结论:围产期相关因素、临床中的特定表现和低血糖可以导致新生儿患低血糖脑损伤,是临床的危险因素,应早期预防。

标签: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临床特征由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尚未完全,一切都处于萌芽状态,所以血糖调节功能偏弱,若存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则易出现低血糖的症状。

在诸多具有较高发病率的新生儿代谢疾病中,新生儿低血糖列居首位,发病率约为1%~5%[1]。

在婴儿出生后的数小时至1周内,新生儿低血糖极易发生,低血糖的持续性和反复性可直接造成神经系统的损伤,更有甚者,会危及到大脑的生长发育,留下后遗症。

针对该问题,本文将比较两组患有低血糖脑损伤和未患低血糖脑损伤的新生儿,针对围产期因素、临床表现和低血糖三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究,旨在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低血糖患儿为研究对象。

将其中22例患有脑损伤的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将98例未患脑损伤的新生儿分为对照组,经排除,无因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感染、败血症或脑发育不良所导致的脑损伤。

其中男52例,女6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合并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伴有低血糖脑损伤的新生儿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对两组患儿的围产期因素、临床表现以及血糖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围产因素涵盖了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妊高症以及妊娠期是否患有糖尿病、新生儿是否有窒息现象的发生、有无病理性黄疸、首次的喂养时长是否为24小时;临床表现包括了以下特征:意识是否存在、呼吸的异常情况、肌张力降低与否,有无惊厥现象的发生;血糖检查的项目包括:血糖含量,持续低血糖的时间。

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干预

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干预

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干预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干预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低血糖新生儿35例临床资料,给予10%葡萄糖溶液输注,纠正并维持患儿血糖浓度,分析与患儿有关的高危因素。

结果:经检查7例患儿有不同程度脑损伤情况,占总病例的20.0%(7/35), 治疗后恢复正常5例(71.5%),其余2例仍表现为首次检查的受损部位。

结论:早产儿、血糖最低值、首诊时间以及低血糖持续时间等因素直接影响患儿脑损伤程度和预后,临床应通过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及时纠正并维持血糖浓度等途径降低患儿脑损伤程度。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097-02新生儿低血糖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糖代谢紊乱病症,多因新生儿血糖调节功能较差导致。

其临床症状较隐匿,若发生在出生后数小时或一周内,且持续、反复性质的低血糖症状,有可能导致新生儿脑部损伤,日后患儿会表现出智力低下、感觉异常、癫闲等疾病,重者致死。

故对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干预对预后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我院新生儿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和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收治的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新生儿低血糖患者35例,日龄0~7d,其中男20例,女15例;足月儿24例,其中足月小样儿(小于胎龄儿)11例;正常体重儿20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15例。

同时在这35例低血糖患儿当中:母亲妊娠期有糖尿病史者8例,围生期有窒息者8例,开奶晚、入量不足者7例,无高危因素者12例。

血糖值≤2.2mmol/L,持续时间5~81h,低血糖诊断标准参考第4版《实用新生儿学》[1],同时排除因颅内感染、脑部发育不良、败血症等引起的脑损伤。

其中合并脑损伤组患儿7例,无脑损伤组患儿28例,两组基本情况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低血糖脑病临床分析

低血糖脑病临床分析

低血糖脑病临床分析低血糖脑病是指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时所引起的一系列脑功能障碍,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和死亡。

血糖过低会削弱脑细胞的能量供应,导致脑细胞无法正常工作。

本文将深入分析低血糖脑病的临床表现、原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该疾病。

一、临床表现低血糖脑病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但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眩晕、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抽搐和晕厥等。

这些表现是由于脑细胞受到能量供应不足而导致的。

严重的低血糖脑病可以导致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举例:某患者因不慎注射过量胰岛素,导致血糖水平骤降至0.9mmol/L。

患者出现极度乏力、晕厥和冷汗四肢冰冷等症状。

经立即紧急处理,补充葡萄糖后,患者的症状迅速缓解。

这个例子显示了低血糖脑病的临床表现和迅速复苏的重要性。

二、病因低血糖脑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原因包括糖尿病治疗不当、胰岛瘤和酒精滥用等。

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或使用降糖药物时,如果剂量过大或用药不当,可能会导致血糖过低。

胰岛瘤是一种肿瘤,会分泌大量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而长期酗酒会影响肝葡萄糖原的储存,降低血糖维持平衡的能力。

举例:一名50岁男性患者,多年来有糖尿病,经常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有一天,由于误将长效胰岛素注射为短效胰岛素,导致血糖过低。

患者出现了严重的低血糖症状,包括口渴、心慌、脸色苍白和昏厥等。

及时将葡萄糖静脉输注给患者,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控制,症状也缓解了。

这个例子说明了糖尿病治疗中剂量和用药方式的重要性。

三、诊断低血糖脑病的诊断依赖于患者的症状和血糖水平的测定。

低血糖一般指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但此界限因人而异,常规上用的界限是血糖低于2.8mmol/L。

同时,还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意识障碍和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脑外伤和脑炎等。

举例:一名40岁女性患者突然出现头晕、视力模糊和手抖等症状。

检查发现患者的血糖浓度为 2.6mmol/L,低于正常范围。

临床怀疑为低血糖脑病,立即给予葡萄糖静脉输注。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尽 早 使 患 儿 血 糖 恢 复 正 常 值 ,减 少脑 细胞 损 害 。
【 关键词 】 新 生儿 ; 低血糖 ; 脑损 伤 ; 预后 【 中图分 类号 】 R 7 2 2 . 6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9 3 0 8( 2 ( ) 1 5 ) 1 5 - { ) 0 5 9 - ( ) 2
( 0 . 4 9 ±0 . 3 7) m mo l / L ,低 血 糖 持 续 时 间 ( 3 0 . 2 1 ±7 . 2 0 )h ,对
照组 中 6 例 ,血糖 值 为 ( 1 . 7 3 ±O . 5 2 )m m o l / L ,低 血糖 持 续 时 间 ( 6 . 1 9 ±9 . 2 3) h ,两 组 所 有患 儿 性别 ,人 院年 龄 ,孕 龄 等一 般 资
料 比较 差 异 均无 统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选 择 我 院新 生儿 科 于 2 0 0 9年 1 月 一2 0 1 0年 1 2月 收 治 的 分差值 高于 实验组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P< ( ) 0 5) 。结论 不 同程 度 的低 血糖患儿脑损伤 的严重程度 差异较 大 ,应针 对患儿情 况采取治疗 , 低血糖患儿 l 】 2 例 ,男 其 7 0例 , 女 4 2例 , 入 院 时 平 均 年 龄
中国继续医学
新生儿 低血糖脑损伤 的临床特 征及预后分析
李爱丽
脑 损伤 的损 伤机 制 和 血糖 阈值 仍 在研 究 中 ,本 实验 以我 院收 治 的
【 摘要 】 目的 分析新 生儿低血糖 脑损 伤的临床特征及 预后的影响 。方
法 选 取我 院 2 0 0 9年 1月 一 2 0 1 0年 1 2月 收 治 的 1 1 2例 低 血 糖 患 儿 , 其 中 实验 组 5 5例 , 对 照 组 5 7例 , 实验 组 为脑 损 伤 惠 儿 , 对 照 组 为 非 脑 损 伤 患 儿 , 回顾 性 分 析 两 组 患 儿 的 临 床 资 料 及 脑 损 伤 预 后 的 影 响 。 结 果 实验 组 血 糖 低 于 1 0 mmo l / L的 占 3 6 . 3 6 %.低 血 糖 持 续 时 间 大 于

小儿低血糖诊断标准

小儿低血糖诊断标准

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全血小于2.2mmol/L,血清小于2.6mmol/L诊断为低血糖,低血糖会对宝宝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永久的伤害,会出现脑瘫等表现。

低血糖发病越早,血糖越低,持续的时间越长,对孩子的脑损伤会越严重,糖是供给各器官组织提供能量的。

如果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会造成各个系统的损伤,主要表现为脑损伤。

宝宝出现低血糖,临床可以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体温不升、心动过速、哭闹、震颤、阵发性青紫、呼吸暂停或增快、哭声减弱、肌张力低下、异常的眼球转动、喂养困难等,严重的宝宝会出现反应差、嗜睡、惊厥、造成脑损伤的情况。

所以要做好孕期保健,要监测宝妈的血糖情况,防止出现严重的糖尿病以及巨大儿。

孩子出生以后要进行高危监测,监测宝宝的血糖情况,如果孩子的血糖出现低于正常的情况,要积极的进行早期干预,防止出现脑损伤。

专家提示:新生儿全血小于2.2mmol/L,血清小于2.6mmol/L诊断为低血糖。

如果新生儿出现低血糖,会造成各个系统的损伤,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等,严重的会出现反应差、嗜睡、惊厥。

因此,做好孕期保健,新生儿出生以后进行高危监测,积极的进行早期干预,才能防止新生儿出现脑损伤。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评价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评价
参 考 文 献
[ 1 ] 魏建华, 刘 红霞, 刘智艳 , 张月桂 , 韩晓冰.针 药结合 治疗黄 褐斑的 临床研究 [ J ] .
新 疆 中 医药 , 2 0 0 6, 0 5: 5 3—5 5 .
[ 2 ] 张大伟, 高希 言.针 药结合 治疗黄褐斑 临床 疗效观 察[ J ] .中国实验方 剂学杂志 ,
中草 药 , 2 0 0 3, 0 2: 6 8—7 0 .
新 生 儿 低 血 糖 脑 损 伤 的 临 床 特 征 及 预 后 评 价
2 0 1 5年 第 5期
般临床 资料相 比, 无显著差异性 ( P>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1 . 2治 疗 方 法 对照组采用西 药治疗法 , 主要是鼓励 患者服用 一些维 生素 E、 维 生素 C等药 物, 维 生素 E药物用法用量 为每 天 1 0 0毫克 , 维 生素 C药物用法用量为每天 2 0 0毫克 J , 持续 用药一个 月。 治疗 组采用 针药结合治 疗法 , 第 一, 针 刺疗 法。对患 者需要 针刺 位置 进行 消毒操 作, 消毒结束后 , 采用适合的毫针将其刺在患者的皮肤损伤 区域 或者是将 毫针所刺位 置 包 围患者的皮 肤损伤区域 , 在正 中间直接进 行刺一针 , 周围斜着 向中间横 向进行穿针 刺 操作 4 针 。在 针灸过程中 , 需要选择 全身 的一 些穴位 , 比如三 阴交 、 曲池 、 血海 、 足三 里 等穴位实施针刺操作过程【 。之后选取毫针进针 大约半小时 左右 , 针 刺得气后 采用 补 平 泻手方式 留针大约半小时 , 每天针灸 一次, 持续针灸治疗一个月。 第 二, 刺血疗法 。选取患者背部 、 腰部 等位置 的督脉 和膀胱经 等位置 , 在所 选 的经 脉位 置上涂抹 一定量的刮痧油 , 之后选择大 口径 的拔火罐 对其进行操 作 , 将 拔火罐快 速 的吸附在所选 的经脉上 , 使得拔火罐 内的皮肤 出现轻微 的隆起 , 隆起高度 大约为 0 . 8厘 米 以上 , 之后 以每一秒 2 厘米 的速度沿着所选 的经脉来 回进行推拿 按摩操作 , 走罐过 程 中需要 尽可能的选取一些淤血 比较严重 的位置进 行拔火 罐走罐按 摩操作 , 之后 对其 走 罐 的相关穴位进行消毒操作 , 用针进 行刺血 , 之后 对患者 进行拔罐 放血操 作 , 放 血量 不 超 过 5毫升l , 隔一 天实施一次治疗过 程, 持续治疗 2 0 天。 第三 . 中医药辩证 治疗法 。在 上述 治疗 基础上 , 需 要联 合中 医药 开展 辩证 治疗 过 程, 选取 的中医药处方 主要 组成药 物包 括当归 l 0克 、 丹参 1 2克 、 白芍 l O克 、 自术 8克 、 柴 胡 8克 、 郁金 1 0克 、 茯苓 2 5 克、 牡丹皮 8克 、 薄荷 8 克、 自芷 8克 、 甘草 2克等 , 每天用 药 一剂 . 持续治疗半个 月。 1 . 3指标评价标准 治疗痊愈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色斑面积减少超过 9 0 . O %, 同时黄褐斑颜 色消失 ; 治 疗 显效 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色斑面积减少超过 6 O . 0 %, 同时黄褐斑颜色 明显变淡 ; 治疗有 效 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色斑面积减少超过 3 0 . O %, 同时黄褐斑颜色有所变淡 ; 治疗无效 表现 为肉眼可见的色斑面积减少低于 3 0 . 0 %, 同时黄褐斑颜色没有变淡 。 1 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 S P S S 1 9 . 0统计 学软件进行 处理 , 组间 比较分别采用 t 检验或 x 2检验 P < 0 .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2 . 结 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 4 7 4 %, 对照组 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7 3 . 6 8 %, 两组结果对 比存在显 著性差 异( P < 0 . 0 5 ) , 具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 1 所示 :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目的观察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方法收集56例低血糖脑损伤的新生儿,根据血糖值高低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32例(血糖值=1.5mmol/L且小于2.6mmol/L),观察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及在胎龄44w,48w NBNA评分,治疗1年后患儿神经评分异常情况。

结果B组在44w与48w的NBNA评分差值高于A组(P<0.01);A组患儿出现神经行为评分异常比例高于B组(P<0.05)。

结论新生儿血糖越低,NBNA评分值越低,神经行为异常比例越高,脑损伤越重,预后越差。

标签: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
新生儿低血糖是一种常见的可能导致智力低下和永久性严重脑损伤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旨在观察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一般情况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2月~2015年2月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56例。

男婴38例,女婴18例。

胎龄(35.2±5.8)w,出生体重(2724.5±216.8)g,年龄(27.79±25.41)h。

其中早产儿34例,足月儿22例;剖宫产儿26例,阴道分娩30例。

根据低血糖值分为两组:A组32例(血糖值=1.5mmol/L且小于
2.6mmol/L)。

两组患儿在胎龄、体重、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采用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方法[1],每一小项分为3个等级,分别记为0分、1分和2分,≥35分为正常[2]。

观察两组患儿在胎龄44w、48w NBNA评分及患儿发生神经行为异常情况。

1.2低血糖诊断标准全血血糖值小于
2.6mmol/l。

低血糖脑损伤组入选标准[3]:①生后记录到1次以上的新生儿低血糖发作者。

②住院期间性CT或MRI、EEG检查符合低血糖脑损伤。

低血糖无脑损伤组则为上述症状患儿,经头颅影像学或脑功能学检查除外脑损伤者。

排除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儿及伴发有其他疾病所致的脑病。

1.3低血糖的治疗静脉注射10%葡萄糖2ml/kg,观察30min后检查血糖值。

然后以6~10mg/(kg·mim)的速度持续静脉输注葡糖糖,使血糖维持在
2.7mmol/L 后定时检测血糖。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新生儿低血糖患儿一般情况本研究56例患儿中A组:血糖值≤1.5mmol/L32例,占57.1%;B组血糖值>1.5mmol/L且30min持续低血糖会引
起中枢系统损伤且影响患儿预后。

本研究发现患儿血糖越低,NBNA评分越低,发生神经行为异常的百分率越高(P<0.05),血糖值越低,脑损伤越重。

因此应及时发现诱发低血糖的高危因素,有高危因素发生,注意常规监测血糖。

提早预防并及时处理低血糖症状,从而减少脑损伤的发生和儿童伤残率。

NBNA评分是鲍秀兰教授根据美国Brazelton新生儿行为评分和法国Amiel-Tison新生儿神经运动测定方法的优点,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建立的[5]。

该方法简便、无创伤。

它是早期发现新生儿脑功能异常及预测预后的一种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鲍秀兰.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120.
[2]张晓燕,芦红茹,宋红霞,等.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法对早产儿脑发育及脑损伤的评价[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2):159-162.
[3]贾玲.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临床特征40例分析[J].四川医学,2013,34(3):374-375.
[4]赵钰玮,傅燕娜.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5):391-393.
[5]靖芳,李芳君.脐血神经生长因子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4C):1335-13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