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纠偏控制装置
皮带自动纠偏装置原理(一)

皮带自动纠偏装置原理(一)皮带自动纠偏装置原理1. 概述皮带自动纠偏装置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用于纠正皮带在传送过程中产生的偏移问题。
其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控制电路和执行机构实现对皮带的监测和调整。
2. 传感器皮带自动纠偏装置使用的传感器通常有以下几种: - 光电传感器:安装在皮带的两侧,通过反射光信号来检测皮带的位置。
- 振动传感器:固定在皮带上,通过检测皮带的振动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偏移。
-磁力传感器:利用皮带上贴有的磁条,通过检测磁力变化来判断皮带的位置。
3.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是皮带自动纠偏装置的核心部分,其功能是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执行机构调整皮带的位置。
控制电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 信号采集模块:负责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
- 信号处理模块:对传感器信号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确保信号的准确性。
- 控制逻辑模块:根据传感器信号的变化来判断是否需要对皮带进行调整,并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 驱动模块:将控制信号送到执行机构,驱动其进行相应的动作。
4. 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皮带自动纠偏装置中用于调整皮带位置的部分,根据具体的设计原理和机构类型可以分为多种形式: - 扭转机构:通过扭转皮带,使其重新回到正确的位置。
- 平移机构:通过沿着皮带运动方向调整皮带的位置。
- 气垫机构:通过向皮带施加气垫,实现对皮带的调整。
5. 工作流程皮带自动纠偏装置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传感器检测:传感器感知到皮带的位置偏移,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
2. 信号处理:控制电路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判断皮带是否偏移,并计算出相应的纠偏方向和量。
3. 控制信号生成:控制电路根据计算结果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4. 控制信号传输:控制信号通过驱动模块送到执行机构。
5. 皮带调整:执行机构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对皮带进行调整,使其回到正确的位置。
6. 重复循环:上述步骤循环执行,持续对皮带进行自动纠偏。
一种新型自动纠偏装置在门式起重机上的应用

工控机技术 、 人机界面和传感器技 术完美地结合 到一起 , 纠偏 精度更 高更可 靠, 决 了大跨度和大起 升高度起 使 解
重机跑偏 、 啃轨现象 , 实现起重机 自动调 整两侧 支腿运行状态和实 时监控 。
关键 词 : 人机 界面 ; 自动纠偏 ; 对轨 ; 自动回复
中 图分 类 号 :P 7 T2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0 3 2 1 )4— 0 1— 3 10 2 9 (0 2 0 0 1 0
大车 的不 同步误 差可 在 触摸 屏 上 实时 显示 , 于 便
用双 重保 护 的 纠偏 装 置并 设 置初 始 位 置基 准 点 。大 操 作人 员实 时掌 握大 车 的偏差 状态 。 码器 检测 两腿 的实 际位 置信号 , 入 P C进 行 比较 运 输 L 算 , 对柔性 腿进 行速 度调 整 , 现 大车 的同步 控 制 。 实
消 除偏 差后恢 复大 车运行 。
号 。司机 通过 手动操 作柔 腿运 行 机 构 进行 手 动 纠偏 , 装于 同一地 梁上 , B编码 器 装在 自由轮上 与 B侧 接 近
主 梁变形 , 重影 响 起 重 机 的使 用 寿命 和 安 全 运 行 , 严 为 了解决 这 些 问题 , 户 对 纠偏 技 术 提 出很 严 格 的 用
1 装 置的组成
本 装 置有 工 控 机 、 机 界 面 -]P C 两 个绝 对 人 2、L 、
要求 , 传统 的 纠偏 方 法 是 依 靠 手 动操 作 和仪 器 测 量 值 编码 器 、 两个 自由轮 和两 个接 近 开关 组成 。 如 图 1 调整 , 但是 , 重机 运 行 比较 频繁 , 起 这样 不但 效 率低 、 所示 :
皮带自动纠偏装置原理

皮带自动纠偏装置原理皮带自动纠偏装置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用于保持输送带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的平衡与稳定。
它通过检测和校正输送带的偏移,确保皮带始终处于正确的位置,避免了偏离轨道或撞击其他设备的问题。
一、皮带自动纠偏装置的基本原理:1. 传感器检测:皮带自动纠偏装置通常采用激光、红外线或摄像头等传感器技术,实时检测皮带的位置和状态。
2. 信号处理: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到控制系统,经过处理和分析后,确定皮带的偏移程度和方向。
3. 纠偏控制: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的信号判断,通过控制装置调整纠偏辊或导向装置的位置和角度,使皮带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二、皮带自动纠偏装置的工作过程:1. 启动系统:当启动输送带时,自动纠偏装置开始工作。
传感器不断扫描皮带的位置,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到控制系统。
2. 检测偏移:控制系统通过对传感器信号的处理,判断皮带是否发生偏移。
如果偏移超过设定的范围,控制系统将发出指令。
3. 纠偏控制:控制装置接收到指令后,开始调整纠偏辊或导向装置的位置和角度。
纠偏辊或导向装置会对皮带施加力来纠正其偏移。
4. 检测稳定:当皮带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后,传感器继续监测皮带的位置,确保其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下运行。
5. 结束工作:当输送带停止运行时,自动纠偏装置也停止工作,等待下次启动。
三、皮带自动纠偏装置的优势:1. 提高安全性:纠偏装置能够及时发现并修正皮带偏移的情况,避免了皮带从轨道上脱落或撞击其他设备的事故。
2. 增加设备寿命:通过保持皮带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降低了磨损和摩擦,延长了设备和皮带的使用寿命。
3. 提高生产效率:自动纠偏装置减少了设备停机时间和人工干预,提高了输送带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4. 减少能源消耗:纠偏装置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费,降低了设备运行的能耗和成本。
皮带自动纠偏装置通过使用传感器技术和控制系统,实现对输送带偏移的监测和校正。
它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装置,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皮带机自动纠偏装置详细介绍

皮带机自动纠偏装置详细介绍皮带跑偏是皮带机运行的普遍现象,上皮带跑偏易造成物料散落,皮带跑偏严重易使皮带撕裂,下皮带跑偏易造成皮带磨机架。
使用该装置能有效可靠地纠正正因皮带机各部安装不正、运转不灵、物料冲击力方向不顺、负荷大小变化、皮带内部断面张力不均等各种因素造成的皮带跑偏。
适用于煤矿、洗煤厂、港口、电厂等领域的上运皮带输送机。
皮带机自动纠偏装置构造:由立档辊机构、耗辊机械及连杆机构组成,当皮带跑偏时,皮带边缘推动立档辊向皮带跑偏的方向移动,同时立档辊机构中的连杆动纵拉杆移动,纵拉杆拉动托辊机构同步偏转,偏转托辊的线运动方向与皮带运转方向形成夹角,其间产生的皮带横向摩擦力驱动皮带居中运行。
皮带机自动纠偏装置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会损坏输送皮带,结构简单,寿命长,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具有通用性,安装维修简便的纠调偏装置。
该装置以纠偏辊轮为校正技术核心,在皮带输送机每隔20-50米放置一台纠偏装置,来直接取代原有的普通槽型托辊和水平托辊。
当传送带偏离中心时,托辊两端摩擦力失去平衡,这种不均衡作用,会引起辊轮绕其轴心摆动,托辊摆动量取决于传送带偏离中心位置的程度。
由于托辊不再垂直于传送带运行的方向滚动,斜交的托辊就会立即把传送带引导回中心位置上。
像汽车跑偏,车轮摆动把车调回中心路径一样。
由于这个原因托辊在单向和往返式传送带上同样工作得很好。
一旦托辊把传送带引回中心位置,两边的摩擦力相等,使得皮带正常运行。
广盈皮带机自动纠偏装置特点:一、纠偏精度高皮带自动纠偏装置设有横拉杆,能有效的控制皮带在机架中心线10MM范围运行。
二、纠偏效果好该装置较其他各种机械纠偏、液压纠偏装置最显著的特点是提前一段距离纠偏,这样就使托辊机构偏转较小的角度,就能到达理想纠偏目的,从而使皮带磨损较小,纠偏效果最好。
三、运转灵活,无需维护由于各转动关节设计有干式轴承,使该装置不拍水、煤泥、粉尘等物料侵袭,只需简单安装,无需日常维护。
自动纠偏装置原理

自动纠偏装置原理
自动纠偏装置是一种带有自动校正功能的设备,主要应用于机器
加工、电子和光学领域等,能够自动检测、测量和校正设备的误差。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自动控制装置来调节设备的参数,使其达到预定的
标准,从而达到精确加工的目的。
在自动纠偏装置中,最常见的纠偏方式是采用激光偏移法或摆线
振动法。
前者通过输入激光束,并在设备上设置反射镜来反射激光束,再将其接收并分析数据,从而实现误差的检测和修正。
而后者则是通
过振动的方式来检测和纠正设备的误差。
同时,自动纠偏装置还应用了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的自动
处理和存储。
装置可以将检测和纠正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上传至计算机,通过软件分析和处理,得到精确的测量结果,并将其存储与传送
至设备控制器,从而实现自动化加工。
总而言之,自动纠偏装置是一种高科技的精密设备,通过各种方
式来检测和校准设备误差,为实现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有力的
支持。
美塞斯FIFE纠偏系统介绍(纠偏控制器)

美塞斯FIFE纠偏系统介绍(纠偏控制器)美塞斯FIFE纠偏系统介绍控制器纠偏控制器(MC16)型号为4008301898的FIFE产品平滑⽽⾼效的卷材⽣产始于正确的纠偏控制系统。
FIFE?为您提供⼀系列的⾃动控制系统,使您获得精密⽽可靠的纠偏性能、以及将来升级您⽣产线的灵活性。
卷材纠偏控制器FIFE卷材纠偏控制器功能强⼤、安装简单、操作⽅便,具有极⾼的动态响应⽔平以提⾼纠偏精度并减少浪费。
D-MAXTM 系列卷材纠偏系统●⼀个由功能强⼤、模块化的组件构成的完整系统,⽤以提⾼效率和卷半质量●模块化设计理念,可以作为预接线控制器系统或者多功能组件中的独⽴功能模块使⽤●控制器外观朴实,能够提供最⾼⽔平的纠偏精度,选⽤功能强⼤,例如⾼速联⽹和远程系统监控功能●图形化的操作界⾯,简明易发的操作语⾔,可以使您的安装我操作变得简单POLARIS TM卷材纠偏控制器●精密的卷材纠偏控制器,安装和操作都很简单● 5.67”x5.67”x4.06”(144mm x 144mm x 103mm)的⼩巧箱体,容易嵌⼊机器的控制⾯板中●直观⽽友好的操作界⾯能够减⼩两批产品转换中的停⼯时间●⾼动态响应性能,确保恒定,优质的卷装CDP-01 卷材纠偏控制器●具有⾼品质的动态响应性能,能够驱动单个、两个或者三个纠偏器同时使⽤●内置信号放⼤器,专门⽤于红外感应器在检测透明卷材时将信号放⼤,提⾼检测精度●不需要PLC也可以同时控制多达3套纠偏系统⽹络通讯可选的串⾏总线通讯协议转换器,使您可以通过现有的ControlNet,DeviceNet,InterBus,Profibus,Modbus/TCP Ethernet,或Ethernet IP获得纠偏数据。
动⼒装置不管您选⽤什么样的控制系统,FIFE动⼒装置都具有⾜够的灵活性来满⾜任何卷材和载荷⽅⾯的要求。
●适合于随较⼤载荷的放卷/收卷电⽓液压式或⽓动液压式纠偏系统●紧凑、模块化的结构是完全独⽴可⽤的●⼏乎不需要维护。
一种造纸生产中干网自动纠偏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造纸生产中干网自动纠偏装置[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f8117d48b0717fd5370cdcdc.png)
专利名称:一种造纸生产中干网自动纠偏装置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田峰,李洋,徐晓东,徐志芹
申请号:CN202020113089.3
申请日:20200117
公开号:CN211621008U
公开日:
2020100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造纸生产中干网自动纠偏装置,包括自动控制系统和与之电连接的若干组检测纠正报警装置,自动控制系统设置有控制柜,控制柜上设有控制面板,每组检测纠正报警装置均在控制面板上连通有报警灯;检测纠正报警装置包括设置在干网两侧的校正器,两校正器分别固定在干网两侧的调节支架上,并通过校正器导辊相连接;还包括设置在干网两侧的两套光电开关,两套光电开关均固定在开关支架上,其中每套光电开关均含有一对检测开关,一个报警开关;每对的两检测开关均相对设在干网边缘,并设置有距离;两报警开关均设置在干网两侧并与干网设有距离。
本实用新型简单高效、可控性高,能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
申请人:汇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261061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潍胶路99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德林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皮带自动纠偏装置原理

皮带自动纠偏装置原理解析1. 引言皮带自动纠偏装置是一种用于传送带的辅助设备,其作用是通过控制机构实现对皮带的自动纠偏,保证皮带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
本文将详细解释与皮带自动纠偏装置原理相关的基本原理,并确保解释清楚、易于理解。
2. 传送带的运行和问题传送带是用于输送物料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港口、电厂等工业领域。
然而,在传送带运行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物料不均匀分布、外力干扰等,常常会导致传送带偏离正常轨道。
这种偏离会导致许多问题,比如损坏传送带边缘、降低输送效率、甚至引发事故。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发了皮带自动纠偏装置。
该装置能够监测和控制传送带的位置,并在发现偏离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使传送带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3. 皮带自动纠偏装置的基本原理皮带自动纠偏装置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感知传送带的位置和运行状态,然后通过控制机构对传送带进行调整,使其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下面将详细介绍皮带自动纠偏装置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3.1 传感器传感器是皮带自动纠偏装置中最关键的部分之一,它用于感知传送带的位置和运行状态。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光电开关、激光测距仪、位移传感器等。
光电开关是一种通过光电效应来检测物体位置和边缘的设备。
在皮带自动纠偏装置中,光电开关通常被安装在传送带两侧,用于检测传送带边缘位置。
当传送带发生偏移时,其中一侧的光电开关会被触发,从而发送信号给控制系统。
激光测距仪是一种通过激光束测量物体距离的设备。
在皮带自动纠偏装置中,激光测距仪可以被安装在传送带两侧,用于测量传送带的位置。
当传送带发生偏移时,激光测距仪会检测到位置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发送给控制系统。
位移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物体位移的设备。
在皮带自动纠偏装置中,位移传感器可以被安装在传送带上方或下方,用于检测传送带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当传送带发生偏移时,位移传感器会检测到位置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发送给控制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3 —2 传递函数框图
由中间电路输到步进电机驱动电源的控制信号 大倍数, K 2为电机、放大器及丝杠至螺母的总放大
为脉冲数字信号, 故应把本系统看作是非线性系统。 倍数, T 1为时间常数。
由控制理论可得有死区的三位继电器的描述函数
求出本系统的有关参数代入上式, 可作出- 1/
为:
N ( X ) 和 G( j X) 曲线, 如图3—4中的 A 曲线和 B 曲
( 2) 在系统中, 还要考虑传感器的安装位置。X 2 越大, 延迟时间就越长, 系统就越不稳定。所以传感 器应尽量放在离收卷辊的前一辊近的地方, 如把传 感器安装在收卷辊与其前一辊之间处, 由于带材卷 辊直径会变化, 带材上下移动比较大, 对传感器的安 装以及纠偏信号的拾取不利。
( 3) 由 T 1= L 1/ V 可知, 当 L 1一定时, V 越大, T 1 越小, 控制系 统就越稳 定。但 V 过大, 机器振动 也 大, 这也会影响控制系统的性能。
值越大, 则自振的幅值越大。所以应尽量减小 S, 这
就要求配合间隙及元件惯性小。
4 试验结果与问题讨论
4. 1 试验结果 本自动纠偏控制系统经过了试验运行, 所用带 材为计算机打印用纸, 宽220mm, 带卷直径100mm, 带材 运行速度 为0~100m/ s, 可无级 调速, 一 般为 60m / s。步进电机转数在每分钟0~400转之间, 可以 调节。丝 杆螺距为3mm , 故纠偏速率在0~20mm / s 范围内。
本文介绍一种全电子式自动纠偏控制装置, 结 构简单, 成本低, 非常适合于小型机器的纠偏需要。
2 自动纠偏系统
一个纠偏系统基本上是一个闭环反馈系统, 如 图2—1所示。
图2—1 闭环反馈系统
位移传感器检测带材位置, 并与给定量比较, 如 有偏移, 则令执行机构去纠正偏移直至在给定量要 求之内。由于中心位置的偏移难以测量, 因此通常取 材料的边缘位置作为控制信号的基准。自动纠偏控 制系 统的 结构如 图2 —2所 示。 所用试 验带材为打印用卷筒纸, 宽220mm , 承 受张力较小, 不允许出现折皱和卷边现象。带材由放 卷辊1经过中间导向辊3到收卷辊6, 收卷辊由直流电 机7带动, 可无级调速。磁粉离合器2用作加载, 使带 材具有一定的张力, 张力大小由施加给磁粉离合器 的励磁电流无级调节。
在上面的分析中未考虑机械缺陷以及传动元件
和控制元件惯性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往往是存在的。 这种影响对系统有一种延迟作用, 其传递函数可表 示为 e- ( SS) , 间隙越大, S越大, S为延迟时间。
如考虑延迟作用, 则 G( j X) 为:
1999年第2期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 1) 在带材运行中, 让带材维持一定的张力是非 常必要的。如带材在传动导向辊打滑, 会使纠偏效果
变坏, 因为带材在传动导向辊上打滑等于增加延迟 时间。张力大小的确定以使带材不打滑, 又使带材不 塑性变形为原则。而带卷直径在运行过程中会变化, 其带材张力会随带卷直径变化而改变, 所以纠偏控 制系统与自动张力控制系统结合起来使 用效果更 好。
N(X)=
4M PX
1-
(
$ X
)2
-
N
1 (X
)
=
-
PX 4M
1 1- ( $/ X ) 2
因 X 2 与 L2 相比较小, 可省略1/ ( T 2õX 2/ L 2 õS +
线。由图中可看出, 不管 T 1, K 1 , K 2 , $ , M 等于任何 值, 两者不能相交, 因而不会出现极限环, 这时系统 是稳定的。
4 信息管理功能
水流量实时信息管理软件有丰富的统计与打印 功能。既可通过选择打印菜单命令打印当前记录值、 日报表、月报表, 也可定时打印当前值。为提供用户 使用的灵活性, 打印日报表时, 由用户输入日报日期 和累计水量起始日期, 便可依据给定的日期从数据 文件中查找相应数据, 予以统计并进行打印。打印月 报表, 由用户输入若干指定数据项, 程序将根据数据 文件及用户给定数据打印月报表。
·28·
工业仪 表与自动化装置 1999年第2期
一种自动纠偏控制装置
李开林
广东省机械研究所 广州: 510635
摘 要 带材跑偏是带材传输中很普遍的现象。本文介绍了一种小型自动纠偏装置, 对其原 理、结构作了阐述。
关键词 跑偏 纠偏 Abstreact Web dev iat ion is ver y comm om in t he oper at ion of t aken-up w eb. T his paper present s a sm all -size sel f-correct ing w eb position cont rol sy st em including it s w orking principle and st ruct ure Keyword Web deviat ion Deviat io n co rrect ion
在带材运行之前, 自动纠偏控制系统能自动地 将带材边缘维持在传感器光环内的某点上。当直流 电机开动而带动带材运行时, 步进电机根据传感器 信号将其带材边缘保持在传感器光环内的某一小区 间内。
试验结果表明当放卷辊带材边缘不齐量在小于 ± 25mm 时, 本系 统能 将收 卷辊 跑偏 量 控制 在± 0. 25mm 的范围内, 纠偏效果明显。该系统经多次反 复运转, 证明性能稳定可靠。 4. 2 问题讨论 一个纠偏控制系统能否正常工作涉及很多因 素, 下面对一些影响纠偏控制系统工作的问题进行 讨论。
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 本装置采用了非接触反 步进电机运转的是脉冲信号, 而由传感器输出的是
射式光电传感器。其结构如图2—3。
模拟连续信号。所以要把放大器输出的连续信号通 过电压比较器与门电路变成所要求的脉冲信号。步
进电机作为驱动器, 其步距不受电压波动、负载变化
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同时其惯性很小, 快速性较好,
它的转速与脉冲频率成正比, 它能按照控制脉冲信
号的要求, 迅速起动、反转、制动、正转、无级调速。因
是脉冲信号控制, 所以很适合计算机的数字程序控
制。
驱动 部分框 图见 图2 —4。
图2—3 位移传感器结构
由光源1发出稳定直流光源, 经过透镜2变成平 行光, 经半透半反镜7后分成两束, 即直射光和反射 光, 反射光被参考光敏管6接收, 直射光射向反光镜 9, 再按原路返回, 经半透半反镜反射后再通过透镜3 聚焦成一点, 投射到测量光敏管4上, 当带材8在光轴 附近移动时, 测量光敏管4的照度发生与带材移动规 律有关的变化, 并发出相应的电信号。传感器输出的 电信号很小, 此电信号需用放大器进行放大。放大器 组成差动输入组态, 能双极性输入、输出。
参考文献 1 杨 位钦, 谢锡祺. 自动控制 原理. 北京: 电子工 业出版 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99 5 2 卢春 生. 光电探 测技 术及 应用. 北 京: 机械 工业 出版 社,
19 92 3 刘道楚.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1986, 3: 26 4 晨钟. 包装科技, 1983, 3: 32
( 上接第34页)
1) 项, 图3—2可进一步简化为图3—3形式。
图3—3
先讨论1/ ( T 1S + 1) 项, 这一项是稳定的。对于
后一项:
G( j X) =
K2 jX
其中 T 1 = L 1/ V , L 1 为收卷辊至上一辊的距离,
V 为带材运行速度, $ 为死区宽度, K 1为传感器的放
图3—4 G ( j X) 和- 1/ N ( X ) 曲线
( 4) 闭环控制系统由于组成系统的元件惯性、传 动链间隙等因素的存在, 会引起反馈控制系统的振 荡, 如果配合不当, 甚至使系统不能稳定工作。如丝 杆和螺母之间的配合间隙就应尽量小。
( 5) 本文研究的是收卷辊纠偏问题, 只能保证收 卷辊上的带材跑偏量在需要的范围内, 但由于中间 导向辊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带材在运行过程中还 是可能会产生跑偏的, 根据需要可在带材运行中间 或放卷处加纠偏控制装置。
纠正带材的跑偏, 而是使传感器始终跟踪带材边缘, 从而达到收卷辊带材边缘齐整的目的。还有一种放 卷辊纠偏形式, 这种纠偏形式适用于加工和处理卷 得不规则料卷的作业。
图2—2 收卷辊自动纠偏控制系统
2. 1 跑偏信号的测取 带材位移信号的连续、快速、准确可靠地测取是
2. 2 驱动部分 本系统最后执行纠偏任务的是步进电机。控制
现在采用的自动纠 偏控制装置主要有以下类 型:
气动( 位移传感器的形式) - 液压式( 执行机构 部分的形式) ; 电子- 液压式; 全电子式等。
气动位移传感器与电子位移传感器相比结构简 单, 能检测透明物体, 但响应稍差, 并且需要一套气 源。液压驱动与电力驱动相比, 功率大, 无须减速, 也 不需将旋转变为直线运动, 但有泄露问题, 并且费用 高。
1 前言
在分切机、塑料印刷机、复卷机等机器上, 带材 跑偏是很普遍的现象。
所谓带材跑偏是指诸如纸张、塑料等可挠性带 材在运行中可能受到不可控制力的作用, 不能保持 直线运行而使其幅宽中心线偏离基准中心线。带材 在传输中一般经过3个环节, 即放卷、通过中间过渡 辊、收卷。由于其经过的环节多, 带材发生跑偏的机 会也多。带材产生跑偏有诸多原因, 如传动辊之间的 轴线不平行、传动辊表面不呈圆柱形、表面加工缺陷 以及带材张力不稳定等。通过机器本身来保证带材 跑偏在所要求的范围内就比较困难, 通常利用外加 一套自动纠偏系统来实现跑偏的自动纠正。
·3 1·
G( j X) =
K e- ( Sj X) 2 jX
作出其- 1/ N ( X ) 和 G ( j X) 曲线, 如图3—4中
的 A 曲线和 C 曲线( S= 0. 1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