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版通用技术必修1知识点
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技术和设计1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_课件(23张PPT)

专利制度是技术、法律、经济三位一体的知 识产权的重要形式,它以技术的发明创造为 基础,在《专利法》的保护下,以独占市场 为主要特征,以谋求发明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为目标的国际公认和通行的手段。
学生发明与专利证书
专利的申请流程
1 23
4
5
6
提 受 初 发明 发明 受
交 理 审 专利 专利 权
申 阶 阶 申请 申请 阶
技术的专利性
• 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技术发明人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他包含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技 术发明者对此享有一定的权利,这种权利受法律保护。
• 知识产权: • 专利制度:
知识产权是人们在自己的努力活动创造的成 果与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 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 权、商标权三部分。
请 段 段 公布 实质 段
阶
阶段 审查
段
阶段
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
化的知识体系
侧重
认识自然
利用和改造自然
别 回答 “ 是什么 ”“ 为什么 ” “ 怎么办 ”
实验 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并实现优化
联 系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科学
技术
定义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 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
区
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 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
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 改造
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
体系
侧重
认识自然
利用和改造自然
别 回答 “ 是什么 ”“ 为什么 ” “ 怎么办 ”
地质出版社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1:设计的基本原则

美观原则:外观变化,色彩变化
诺基亚6110是第一款内 置游戏的手机,内置的 几款游戏,其中的贪吃 蛇更是流传至今,成为 诺基亚手机的必备游戏 。有蓝、灰、紫三种颜 色可选。
诺基亚6150是第一款双 频手机,适用于 GSM900MHz/1800MHz 网络,有蓝、红两种颜 色可选。
外观美的实现:外观的美通过造型、 大小比例、材质、色彩、装饰图案等设计 组合来表达。
小结
产品设计中的美观性原则 是多元的,它受到消费者、功 能、技术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 影响。
分析创评新价原则题:每诺款手基机亚都是在对手原机来手发机展的创史新上。比创如造,了诺基几亚个61第10是一第, 如计一款款W下进A实内表行P用置手原,了游机则戏,从 评:的诺技 价他手基们机术 ,亚各,N与 请自9诺1具设分基是有亚第计析一6一1的它定款50功内关们是能置第系是,硬一方方如盘款便的双面何使手频对体用机手。。诺现机如,基设,诺诺亚计基基亚手的亚71机创61101的新是0具第设、有一
一般可以从原理、结构、技术、材料、 工艺等方面改进和突破,实现创新目标。 要实现产品设计的创新,除了要最大限度 地发挥人的智慧外,还应注意利用最新的 技术成果和现代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典型的创新方法 (1)组合方法 例如:带摄像功能的手机、带
灯拖鞋。 (2)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 例如:可计数药瓶、左手写字
结果汇总举例
年轻女性:漂亮、好看、实用、体积小、 能上网、辐射小。
年轻男性:个性、金属外壳、带mp4、上 网、结实、外壳有金属质感。
工薪阶层:经济实用,能打电话就行。 高收入用户:功能多、样式美观、显得 高贵有派头,全球通通全球。 老年人:大屏幕、大字体、大铃音、大 按键、大通话音,一键拨号、验钞、手电筒、 助听器、语音读电话本、读短信、读来电、 读拨号,经济实惠。
地质版 《通用技术1》第一章 第一节(共18张PPT)

大面积蝗灾的成功防治
新中国成立初期,蝗灾波及7省2市,灾情十分严重、1952年,国家 组建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和昆虫生态学研究室、委派中国生态 学奠基人马世骏先生带领一批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找出根治蝗灾的办 法。在中央政府和有关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科学家们对 蝗虫的繁殖、迁飞、天敌以及危害区的地理环境。旱涝灾情等因素 做了详尽调研,并调动国内有关科研力量反复进行科学试验、从湿 地生态系统的整体调控着手,提出了按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制定“改 治结合,根治蝗害”的方案,采用“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 技术进行灭蝗,成功地使大面积蝗灾在中国大地上得以防治。
通用技术 * 必修1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1
第一节 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一、技术的产生(了解) 二、技术的内涵(理解) 三、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重点,
会区分)
2
一、技术的产生
从远古到现代,人类发明、创造了数不胜 数的技术,推动了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技术是怎样产生的呢?
3
原始人类生活想象图 学会用火 多样美食
14
三、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从本质上看,技术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应用,任
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就是技术的自
然属性。 同时,技术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
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这就是技术的社会属 性。所以,技术具有双重属性。
双重属性是技术的第二个性质。
15
“永动机”梦想的破灭
它违反了自然规律,不符合自然 界中的能量守恒定律。
17
结论
从这个巨大的反差我们可以看出,技术的
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并且,它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是由人掌
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1《技术与设计1》课件 5.3.3材料与制造工艺(28张PPT)

(1)抗压强度:材料承受压力的能力
(1) F
F效 果 F
F
F
效 果
F
(2)
F
F
(抗压力示意图) (3) F
(2)抗拉强度--材料承受拉力的能力。
(3)抗弯强度--材料对致弯外力的承受能力。
(4)抗剪强度--材料承受剪切力的能力。
(5)抗扭强度--材料承受扭转变形的能力。
二、材料性能
2、弹性——材料受外力作用改变形状后,当外力 消失时恢复原来形状的能力。
二、材料性能
材料加工性能(工艺性能)——材料被加工时所 表现出的性能。
二、材料性能
材料加工性能(工艺性能)——材料被加工时所 表现出的性能。
思考
如何整合各种材料的强度,你能举例说明吗?
例:梁的制作是很典型的例子。木材和钢材,都能够抵 抗压力和拉力,适合做梁。混凝土和石材都有较好的抗 压强度,但其抗拉强度就较差。因此,要在混凝土梁上 加上钢筋来改善其抗拉强度,以免产生裂变。
二、材料性能
3、韧性——材料抵抗冲击震动的性能。
不锈钢碗
陶瓷碗
二、材料性能
4、硬度——材料抵抗刮削、切割或磨损的能力。
二、材料性能
5、延展性——材料接受折、断、压等外力,被改 变形状、被延伸时没有断裂或破裂的性能。
二、材料性能
材料加工性能(工艺性能)——材料被加工时所 表现出的性能。
保温板
亚麻混纺布料
校园的以下物品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二、材料的性能
材料的性能
物理性能,外力、温度、电 化学性能(化学稳定性) 加工性能
跟设计有关的是物理性能。
材料物理性能:
1、强度: 指材料承受 外力 而不被 破坏 (不可 恢复的变形也属于破坏)的能力。
地质版通用技术必修1知识点

地质版《技术与设计1》知识点复习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1.技术的产生:技术员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案例:造纸术和印刷术;飞机的诞生。
2.技术的内涵: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总和。
广义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本身的全部活动中,所应用的一切手段和方法的总和,简言之,一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都是技术。
狭义技术:是具体“技术工作“中的技术,是生产技术、工作技术、医疗技术、驾驶技术等,是针对人与自然的技术。
课本中的技术指的是狭义的技术。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针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和迁移价值的技术。
3.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技术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应用,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是技术的自然属性。
例:立体农业生态生态工程(正面案例);永动机梦想的破灭(负面案例)社会属性:技术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这是技术的社会属性。
例:大面积蝗灾的成功防治4.技术创新的两种表现形式: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技术的创新性)技术发明举例:四大发明;眼镜;马镫;阿拉伯数字;电子计算机等(从来没有的)技术革新举例:多功能缝纫机、新型马桶、升降篮球架等(在原来基础上的改进)5. 技术的性质(总结)1)技术的目的性:技术总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需求。
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⑴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⑵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
⑶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3)技术的综合性⑴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⑵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含义、成果形式、任务、与生产的关系、验证方式)技术与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用技术地质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揭开设计的面纱

[观察]以下设计你感到有什么问题?
【思考】
人在设计椅子时应考虑哪些人机关系?
设计座椅考虑因素
[观察与交流]
1、观察一件对称与不对称的物体,写出 评价意见,并与小组同学交流。 2、选择一件你认为色彩搭配较好的物品 从色彩、技术美上加以评价与交流 。。
中国未来十大著名建筑设计赏析
1.上海--世茂国际广场: 上海浦西第一高楼, 总建筑面积14万平 方米,主体建筑高达 333米。
反复。
二、设计及其特点
设计就是从确定的目标出发,经过 一定的规划、分析和决策产生相应的文 字、数据、图形等信息的过程。 简单的说,设计其实就是问题求解的 计划过程。
设计的特点
1、设计课题的源泉是人类的需求 2、设计的本质是创新 3、设计的领域很广泛 4、设计工作需考虑多方面问题 5、设计需要发挥团队精神
葡萄牙奥比都斯:婚礼之城 “婚礼之城”奥比都斯碎石路旁,错落有致地伫立着白 屋子,屋顶一律为橙黄色瓦。“去过那儿之后,你会情 不自禁地做上几行诗”,这是诗意的感动,也是所有去 过这里的人的共同感受。
法国普罗旺斯:紫色的骑士爱情
普罗旺斯是欧洲的“骑士之城:得名于影片《屋顶上的轻骑兵》。 意大利骑士安杰罗为革命事业逃至这里。知遇之恩使绅士与淑女宝 琳娜的邂逅成就为一段乱世情缘……当宝琳娜与安杰罗再次相遇,在
对称
平衡
动感
节奏感
方向感
Hale Waihona Puke 比例世界上最古怪的建筑
会跳舞的房子
捷克首都布拉格最受争议的 后现代结构主义建筑之一, 坐落于沃尔塔瓦河畔。 房子造型充满曲线韵律,蜿 延扭转的双塔就像是两个人 相拥而舞,因此被称为“跳 舞的房子”———左边是玻 璃帷幔外观的“女舞者”, 上窄下宽像舞裙的样子,右 边圆柱状的则是“男舞者”, 所以又有人以著名的双人舞 者金姬· 罗杰斯及弗雷德· 阿 斯泰尔将大楼 命名为“金 姬和弗雷德”,两栋建筑物 像极了他们舞影婆娑的样子。
通用技术必修1 要点速览

通用技术必修1 要点速览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与愿望★1. 技术的产生源于人类的需求与愿望。
★2. 技术的概念: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总和。
3. 技术的自然属性:技术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应用,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4. 技术的社会属性:技术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
※第二节技术的发明与革新★1. 技术创新的两种形式:技术发明、技术革新。
2. 技术革新的定义:本身并不是发明,而是在别人的技术发明基础上进行某些改进,使之逐步完善提高,以适应各种新的需求。
3. 意义:两种技术创新都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第三节技术的综合性1.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2.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1. 区别:含义不同/成果形式不同/任务不同/技术具有实践性,科学不与生产发生直接关系2. 联系: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科技发展为科学提供技术手段。
3. 结论:二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第四节技术的两面性1. 技术推动社会发展(实用性)2. 技术带来负面影响(危害性)3. 发展绿色新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五节知识产权及其保护★1. 知识产权含义:智力的创造性劳动取得成果后,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
2. 具体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收益权。
3. 知识产权分类: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使用权、发明权、其他技术成果权。
4. 专利的含义:国家按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与处分的权利。
★5. 专利的三个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务必理解与区分)6. 专利种类: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7. 专利作用:1. 保护发明成果,防止科研成果流失。
高一地质版通用技术知识点

高一地质版通用技术知识点【高一地质版通用技术知识点】地质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探究地球及其组成部分的物质和过程。
在高一地质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通用技术知识点,以加深对地质学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关键技术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地质学。
一、地质时间尺度地质时间尺度是衡量地质事件和地球历史的一种方式。
它定义了各种地质事件(如岩石的形成和地壳的运动)在时间上的相对顺序和持续时间。
地质时间尺度的主要划分包括纪、期、世和年代等。
二、岩石分类及特征岩石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其形成过程和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如花岗岩和玄武岩;沉积岩是由碎屑岩、化学沉淀和有机物堆积形成的,如砂岩和石灰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如片麻岩和页岩。
三、地震学基础知识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通常由地壳运动引起。
地震学是研究地震现象及其相关性质的学科。
地震学家通过测量地震波来研究地震的来源、传播和影响。
地震波的主要类型包括P波、S波和表面波,它们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和性质。
四、构造地形学概述构造地形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和结构,包括地质构造、地表形态和地理剖面等。
构造地形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构造类型(如褶皱、断层和背斜等)、地表形态演化和地理剖面分析方法。
五、水文地质学基础知识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存在、分布和流动规律的学科。
了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水资源开发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地质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位与地下水流动规律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关系等。
六、环境地质学基础知识环境地质学研究地质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地质的影响。
了解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球表面环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
环境地质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地质环境评价和地质遗迹保护等。
七、矿产资源与地质勘探矿产资源是地球内部的自然财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版《技术与设计1》知识点复习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1.技术的产生:技术员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案例:造纸术和印刷术;飞机的诞生。
2.技术的内涵: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总和。
广义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本身的全部活动中,所应用的一切手段和方法的总和,简言之,一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都是技术。
狭义技术:是具体“技术工作“中的技术,是生产技术、工作技术、医疗技术、驾驶技术等,是针对人与自然的技术。
课本中的技术指的是狭义的技术。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针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和迁移价值的技术。
3.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技术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应用,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是技术的自然属性。
例:立体农业生态生态工程(正面案例);永动机梦想的破灭(负面案例)社会属性:技术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这是技术的社会属性。
例:大面积蝗灾的成功防治4.技术创新的两种表现形式: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技术的创新性)技术发明举例:四大发明;眼镜;马镫;阿拉伯数字;电子计算机等(从来没有的)技术革新举例:多功能缝纫机、新型马桶、升降篮球架等(在原来基础上的改进)5. 技术的性质(总结)1)技术的目的性:技术总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需求。
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⑴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⑵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
⑶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3)技术的综合性⑴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⑵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p14)(含义、成果形式、任务、与生产的关系、验证方式)技术与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技术表现为劳动者的技能、生产过程的物质手段、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等,使生产的组成部分,因而它是直接生产力,具有实践性。
科学则是自然界逊在的自然规律,它对生产不发生直接的关系。
只有利用技术这个中介,讲科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原理、技术设计、技术措施,变为劳动者的知识、能力,物化为工具、机器、技术装备等,科学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a含义不同: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利用自然和高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知识技巧和物化成果。
B成果形式不同:科学成果一般表现为理论、概念、定律、规则、论文等,此类成果一般不具有商业性;而技术成果一般以工艺流程、设计图、操作方法等形式出现,此类成果可以商品化。
C 任务不同:科学的基本任务是认识世界,有所发现,以增进人类的知识财富;技术的基本任务是改造世界,有所发明,以创造人类的物质财富,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科学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要回答“是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
D与生产的关系、验证方式4)技术的两面性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
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举例:技术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克隆技术(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医疗,但也会挑战人类伦理道德)、核技术(发电,但也会用于战争)、空间技术(科学实验,卫星通讯。
产生太空垃圾)。
5)技术的专利性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成果,是技术发明人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它包含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技术发明者对此项有一定权力,这种权利受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人们在自己的努力活动创造的成果与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制度:专利制度是技术、法律、经济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的重要形式,它以技术的发明创造为基础,在《专利法》的保护下,以独占市场为主要特征,以谋求发明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国际公认和通行手段。
明确:何谓专利、专利的三个特征(独占、时间、地域)、专利的三种种类(发明、外观设计、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方法(原则、途径、步骤)。
第二章步入设计殿堂设计就是从确定的目标出发,经过一定的规划、分析和决策,产生相应的文字、数据、图形等信息的过程1.设计的一般过程(不是规定程序,可以变化、重复)2.设计的特点1)设计课题的源泉是人类的需求2)设计的本质是创新3)设计的领域很广泛4)设计工作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5)设计需要发挥团队精神3.技术设计的三种类型1)开发性设计。
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进行的独创性的设计2)综合性设计。
利用现有技术及其原理,进行重新组合,使设计系统化、综合化,从而创造出具有新功能的技术产品。
3)改进性设计。
在总的方案原理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已有的产品进行局部变更,使其进一步满足某些特定需要的设计。
4.影响外观设计的因素1)造型: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物体的对称与平衡2)色彩3)美感:动感;节奏感;方向感;比例:4)人机工程5.设计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美观性原则;技术规范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6.技术与设计的关系1)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
设计为技术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2)技术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
设计追求的是创新,创新是设计的灵魂,然而这种创新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如果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实现。
3)综上,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与革新,设计催化了发明与革新,从而促进了技术的发展。
可以说,设计是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核心过程,但设计也要依赖技术水平这个重要基础,任何新技术设计都是在已有技术基础上产生的。
技术的发展又为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基础,使设计进入新的世界。
技术与设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其闪亮的结合点是创新。
第三章体验设计实践1.发现问题:(1)问题的来源: 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别人给出的问题; 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问题.(2)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观察日常生活; 收集和分析信息(文献法、问卷法、询问法); 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2.明确问题及要求: 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 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3.制定设计方案:(1)收集、处理信息;(2)设计分析(8原则+工艺便于制作,三要素:物、人、环境,具体分析);(3)设计方案构思(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奇特性构思法—头脑风暴等);(4)方案呈现、筛选(图纸、模型、原型)4.设计的表达与交流:(1)技术语言的种类和应用(图样、图表、模型、符号、标志、声音语言、手语和旗语、计算机程序语言、信号灯)(2)技术语言的特点(简单明确;形象、直观,通俗易懂;规范、统一)(3)制图标准(图纸幅面及格式、绘图比例、图线形式、尺寸标注、图样中字体)(4)三视图(尺寸数值、尺寸线和尺寸界线)(5)电路图(5)设计交流注意事项(虚心征求、取长补短、重视意见、交流主动、反复完善)第四章:展现设计成果(一)材料的初步知识1、分类:①天然材料:如木材,黏土,石材。
由于直接取材于大自然,这类材料能保持原本特质。
②合成材料(人造材料):塑料,玻璃,钢铁。
这类材料由于经过化学变化,将不保持原来的特性。
③混合材料:胶合板,混纺料。
这类材料能保持部分原来的特性。
2、性能强度,弹性,韧性,硬度,延展性,其他性能。
3、常见的材料①木材:软木:松木,杉木。
硬木:樟木,槠木,梓木。
其中樟木有樟脑的气味,其枝叶可提制樟脑,能防虫防腐,是制作书橱,衣橱的上等材料。
人造板材:胶合板,饰面板。
②金属:黑色金属(含铁的金属)有色金属(不含铁的金属)③塑料:热塑性塑料(加热会变软,甚至熔化)热固性塑料(一次成型,如机械零件,电器外壳,工具手柄等。
)(二)、工具1、木工工具①锯子:是用来锯断或锯开木料的工具。
②刨子:用锯子锯开的木料,表面是粗糙的,也不一定平直,为进一步加工,需要刨子。
刨子有多种,最常用的是平刨,而且刨身越长,越能将木料刨削的平直。
③凿子:主要用于凿削榫眼。
其他工具包括:斧头,钻子,羊角锤等。
2、钳工工具钳工指利用手工工具及设备对金属工件加工。
①画针:在木料上画线,可用铅笔,墨斗等,而在金属工件上画线,则需要特制的工具-------画针。
画针由钢丝磨制而成,为提高硬度,须经淬火处理。
②錾子:用于錾削金属。
③锉刀:用于锉削金属。
按用途不同,可分为普通钳工锉,整形锉和异形锉。
整形锉主要用于修整工件上的细小部分。
异形锉是用来锉削工件特殊表面用的。
钳工加工方法除了锯割,錾削,锉削外,还包括攻丝和套丝。
攻丝是加工内螺纹的过程,套丝是加工外螺纹的过程。
(三)、工艺工艺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或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
工艺的种类繁多,各行各业都有自有的生产工艺(木工、钳工、机械加工5、焊接、铸造、锻造、冲压、热切割、热处理、表面涂覆)工艺的一般过程;(以木工工艺为例)备料-----形成坯件-----零件加工------部件制作-----总装配-----表面涂饰。
(补充)模型的种类及作用:在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要求,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型①草模:初级阶段,构思阶段。
②概念模型:造型风格、布局安排、人机关系等,从整体上表现产品造型的模型。
③结构模型:清晰地表达产品的结构尺寸和连接方法,并能进行结构强度试验的模型。
④功能模型:用于研究产品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的模型。
⑤展示模型:真实材料,准确的尺寸,做成的与实际产品几乎一致的模型或按一定比例缩放的、作为产品样品进行展示的模型。
第五章再创设计新意一、实现创新设计定位:创新思维是优化设计的基础,优化设计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1 创新思维的特征⑴开放性:敢于突破思维定势,乐于接纳新信息,善于输出新信息;能够打破现有框架的束缚,把设计过程视为推陈出新的过程。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⑵多向性: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设计时能提出多种设想,能灵活地变换影响事物的因素。
当思维在一个方向受阻时,善于转向思考或逆向思考。
(人和物过河有多少方案?)⑶独立性(或叫独创性、求异性):这种思维方式敢于追求与众不同、前所未有的见解,能大胆突破前人设计的时代局限。
(半导体的发明)2 创新设计的类型⑴原理创新:原理创新是运用一种新的技术原理于产品设计中,从而产生出新颖、先进的技术产品。
(自行车→电动自行车)⑵结构创新:涉及材料选用、加工制作的工艺性、产品的经济性及与社会环境的适应性等诸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