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教学教材

通用技术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教学教材
通用技术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教学教材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与愿望。

(2)技术的双重属性。自然属性: 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永动机梦想的破灭;社会属性: 技术必然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如新旧社会对传染疾病的防范。(3)技术的创新性。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4)技术的综合性:技术设计需要综合知识的应用,则重合作精神。

(5)技术的两面性:技术应用推动社会发展、给人们带来幸福,同时技术应用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6)技术的专利性:

1)知识产权:智力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取得成果后,对其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

2)知识产权的内容:主要有著作权、商标使用权、发明权、专利权。

3) 专利的三种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4) 专利的种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5)专利的有效期: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专利10年。外观设计专利10年。

6) 专利申请的原则:先申请原则,即先申请专利,后发表论文或公开,避免因过早公开技术而丧失保护机会。

7) 专利申请的途径:主管单位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一是自己直接申请;二是到专利事务所委托专利代理人代办专利申请。

8)专利申请步骤:①提出申请②受理③初审④公布⑤实质性审查⑥授权二、技术与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技术与人:技术具有保护人(安全帽)、解放人(交通工具)和发展人(智力进步)的作用。

技术与社会: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

技术与自然:人类依靠技术利用、合理改造自然;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三、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四、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

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

第二章步入设计殿堂

一、设计:

1、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2、设计的一般过程: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定设计方案③制作原型或模型④优化设计方案⑤编写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二、设计的特点:

(1)设计的源泉是人类的需要

(2)设计的本质是创新

(3)设计的领域很广泛

(4)设计工作需考虑多方面的问题

(5)设计需要发挥团队精神

三、影响外观设计的因素:造型、色彩、美感、人机工程学

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

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

④安全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如:安全帽、安全带、课桌角等

四、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①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

②技术的发展为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③技术的更新对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设计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一定的科学理论或原理,如飞机、汽车外型的流线型,可减少阻力。

2、实用性原则:“为我所用,服务于人,方便实用”。如电视遥控器的发明。

3、创新性原则:“改进变化,精益求精,耳目一新”。可从产品的原理、结构、技术、材料、

工艺等方面考虑改进实现创新。

4、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产品设计最起码的需求,如小孩玩具的棱角不能太锋利。

5、经济原则:“物美价廉”,以最低的费用(成本)取得最佳的效果。

6、美观性原则:“喜欢舒服,爱不释手”,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们从产品的外观和造型上得到美的体验、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可通过对产品造型、大小比例、使用材料、色彩搭配、装饰图案等设计组合来表达。

7、可持续发展原则:技术产品要考虑生态、环境、资源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实用的同时要节能环保。

8、技术规范性原则:产品或设计要有统一的标准,达到互通互配的目的。如各种插头插座的匹配。

各种原则之间的关系:各种原则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之间往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第三章体验设计实践

1、设计的种类:开发性设计、创造性设计、改进性设计、综合性设计

2、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A、观察日常生活(包括有意识观察和无意注意)(锯子、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收集和分析信息(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等)

C、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温度计的发明)。

3.判断问题价值的方法:

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有价值,必须从以下问题着手:

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遵循了基本的科学原理。

②迄今为止,能否确认该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

③在调查的范围内,该问题是否有普遍意义,在更广的范围内,该问题是否有意义?

④在多个问题同时发生时,该问题是否是主要问题?

⑤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发展以后呢?

⑥解决该问题所需要的投入是多少?投入与产出的比是否理想?

4、问题的来源:

①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②别人给出的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

5

方案呈现

6、产品设计的三要素:人、物、环境

7、方案构思的主要方法:①草图法②模仿法③联想法④奇特性构思法

(“模仿法”和“联想法”的区分:原理、功能目的都相似为模仿,如模仿蝙蝠设计出雷达;原理目的功能有扩充、集成、推理、迁移甚至逆向思维的为联想。)

8、评价设计构思的主要依据:一是看它是否符合设计的基本原则,二是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

9、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设计的交流主要依靠图纸,图纸就是工程技术界的“语言”。用于设计交流的图通常有两种:透视图和三视图。

常见的技术语言有:图样、图表、模型、符号

①、图纸的尺寸:尺寸界线、尺寸线(包括箭头)、尺寸数字(包括必要的符号及字母)是构成图纸尺寸的三要素。

标注直径或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分别加注符号φ或R,若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时,应在符号φ或R前再加注符号S。

②、简单形体的三视图:

物体的正面投影,即物体由前向后投影所得的图形,通常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称为主视图;

物体的水平投影,即物体由上向下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俯视图;

物体的侧面投影,即物体由左向右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左视图。

三视图的基本投影规律:

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左、俯视图——宽相等。

第四章展示设计成果

一、材料:

材料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材料可以分为三类:天然材料、合成材料、混合材料。

1、天然材料:是指取材于大自然且保持原来特质的材料,如木材、黏土、石材等。

2、合成材料:又称人造材料,是人为把不同的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而成的材料,其特质与原料不同,如塑料、玻璃、钢铁等。

3、混合材料:是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的综合,如胶合板、纸、混纺材料等,混合材料会保持部分原来的特质。

二、材料的性能:

1、强度:抗压、抗拉、抗弯、抗剪、抗扭

2、弹性

3、韧性

4、硬度

5、延展性

三、常见材料的种类

(一)木料

(二)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

(三)塑料: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

四、工艺的一般过程:

工艺是生产过程中的程序、方法、技巧,它体现了生产活动中技术和知识经验,并且把这种体现分解落实到每到工序、每个步骤。

①备料②形成坯件③零件加工④部件制作⑤总装配⑥表面涂饰

五、常用的工艺:

木工、钳工、机械加工、焊接、铸造、锻造、冲压、热切割、金属材料热处理、表面涂覆处理等工艺。

六、工具和设备常识

1、木工工具:常用的木工手工工具有锯、刨、凿、斧、钻及度量画线工具等,木工最基本的设备是工作凳或工作台,此外还有钻孔机、锯床、平刨机、木工车床等。

2、钳工工具:画针、画规、样冲、角尺、锉刀、手锤及錾子、攻丝工具(丝锥和攻丝绞手)、套丝工具(扳牙和扳牙架)、钳工量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百分表等),钳工常用基本设备有钳台、台虎钳、砂轮机和钻床等。

3、标准件是指具有统一代号的零部件。

第五章再创设计新意

1、创新思维的特征

(1)开放性:敢于突破思维定势,乐于接纳新信息,善于输出新信息;能够打破现有框架的束缚,把设计过程视为推陈出新的过程。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2)多向性: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设计时能提出多种设想,能灵活地变换影响事物的因素。当思维在一个方向受阻时,善于转向思考或逆向思考。如人和物过河有多少方案?

(3)独立性(或叫独创性、求异性):这种思维方式敢于追求与众不同、前所未有的见解,能大胆突破前人设计的时代局限。如半导体的发明。

2、创新思维的类型

(1)理论创新

(2)结构创新

(3)外观创新

3、技术试验的方法

技术测试是检验产品性能、质量的科学手段,技术测试包括各种技术检测和技术试验。技术试验不仅是对技术成功与否的验证,更是发现问题、探究规律、优化技术的关键。(1)优选试验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定若干次典型意义的试验,逻辑地推出全部试验所达到的最佳效果,这种试验方法称为优选试验法。如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

(2)模拟试验法: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的方法称为模拟试验法。如汽车的碰撞试验,在专用的场所模拟现实中的撞车事故,以考查汽车的性能。

(3)虚拟试验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的方法称为虚拟试验法。如:用计算机模拟“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表面的场景效果。

(4)强化试验法: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以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称为强化试验法。

(5)移植试验法:在相互具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物进行试验,这样的方法就是移植试验法。如:作物的移植、学习方法的借用等。

4、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产品说明书也称用户手册,用于指导用户选择产品、使用产品,帮助用户了解产品的特性,确保用户正确安全地使用产品。

5、产品说明书的形式。

①条款直述式:例如某冰箱的说明书形式,这种形式的好处是条理清楚醒目。

②自问自答式:说明书将要说明的内容归纳成问题,按照一定顺序提出并逐一作答。

6、产品说明书的结构。

①设计说明:主要介绍产品的现有性能特征、产品的技术参数。

②使用说明:主要介绍本产品具体的、正确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③注意事项:主要介绍在使用该产品的时候要着重注意的事项,或者是有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以消除在使用过程中或违规操作后有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还包括出现意外情况时的应急解决方法和出现故障时的正确处理方法。

④联系方式:主要写清生产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传真及网址等。

7、撰写产品说明书的原则:实事求是;表达准确;通俗易懂;体现产品的设计特点并有所侧重。

信息技术必修一_信息技术基础试题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信息及其特征 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共享性 3、下列叙述中,其中()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转换性 5、()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时效性B.不可能增值C.可传递、共享D.依附性 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 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D.独享性 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必要性 8、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 。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 9、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确的是( 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C:信息不能分享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 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 ) 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 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11、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 ) A:价值性B:可伪性C:具有可传递性D:具有失效性 12、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确的是: 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 C: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D:信息可以有限的使用 13、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 A:可以共享的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C:可以增值的D:具有实效性 14、武王伐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现代考古工作者根据历史传说中的“天象”,利用天文知识成功地完成该时间的判定。这说明信息具有()特征。 A、可传递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的可转换性 D、价值性 15、某次语文测验成绩已经按学号顺序录入到Excel表中,对语文成结在100分以上的学生筛选,得出相应的,这体现了信息的( ). A、可以共享的 B、可以增值的 C、需依附一定载体 D、具有时效性 16、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错误的是() A.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依附性。

高一人教版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一人教版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一】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R|x-3>2},{x|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B,BC,那么AC ④如果AB同时B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运算类型交集并集补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

通用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汇总

必修一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的关系 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人类需要着衣裳遮身避寒——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2)人类需要进食补充能量——食品烹饪加工、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3)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建筑技术 (4)人类需要抵御野兽攻击和伤害——武器制造技术。 (5)人类需要出行——车、船制造技术。 (6)人类需要交往、保持联系——邮电通讯技术。 技术的作用: 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拓展活动了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各方面的能力。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具体为: (1)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2)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例如: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口减少。 (3)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4)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各领域。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1)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如:填海造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2)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绿色”技术:主要包括绿色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清洁工艺等。 绿色产品: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品的总称。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 技术总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需求。例如:助听器的发明。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知识点.doc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知识点归纳 集合是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这里的事物可以是人,物品,也可以是数学元素。例如:1、分散的人或事物聚集到一起;使聚集:紧急~。2、数学名词。一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数学元素:有理数的~。3、口号等等。集合在数学概念中有好多概念,如集合论: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概念,专门研究集合的理论叫做集合论。康托(Cantor,G.F.P.,1845年1918年,德国数学家先驱,是集合论的创始者,目前集合论的基本思想已经渗透到现代数学的所有领域。 集合,在数学上是一个基础概念。什么叫基础概念?基础概念是不能用其他概念加以定义的概念。集合的概念,可通过直观、公理的方法来下定义。 集合是把人们的直观的或思维中的某些确定的能够区分的对象汇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或称为单体),这一整体就是集合。组成一集合的那些对象称为这一集合的元素(或简称为元)。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与不属于两种。 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合符号,含有有限个元素叫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叫无限集,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记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的真子集。任何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子集,真子集都具有传递性。『说明一下:如果集合A的所有元素同时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A称作是B的子集,写作A?B。若A是B的子集,且A不等于B,则A称作是B的真子集,一般写作A?B。中学教材课本里将?符号下加了一个符号(如右图),不要混淆,考试时还是要以课本为准。所有男人的集合是所有人的集合的真子集。』

集合的几种运算法则 并集:以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 的并(集),记作A B(或B A),读作A并B (或B并A ),即A B={x|x A,或x B}交集:以属于A且属于B的元差集表示 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 B(或B A),读作A交B (或B交A ),即A B={x|x A,且x B}例如,全集U={1,2,3,4,5}A={1,3,5}B={1,2,5}。那么因为A和B中都有1,5,所以A B={1,5}。再来看看,他们两个中含有1,2,3,5这些个元素,不管多少,反正不是你有,就是我有。那么说A B={1,2,3,5}。图中的阴影部分就是A B。有趣的是;例如在1到105中不是3,5,7的整倍数的数有多少个。结果是3,5,7每项减集合 1再相乘。48个。对称差集:设A,B为集合,A与B的对称差集A?B定义为:A?B=(A-B) (B-A)例如:A={a,b,c},B={b,d},则A?B={a,c,d}对称差运算的另一种定义是:A?B=(A B)-(A B)无限集:定义:集合里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有限集:令N*是正整数的全体,且N_n={1,2,3,,n},如果存在一个正整数n,使得集合A与N_n一一对应,那么A 叫做有限集合。差:以属于A而不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差(集)。记作:A\B={x│x A,x不属于B}。注:空集包含于任何集合,但不能说空集属于任何集合.补集:是从差集中引出的概念,指属于全集U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CuA,即CuA={x|x U,且x不属于A}空集也被认为是有限集合。例如,全集U={1,2,3,4,5}而A={1,2,5}那么全集有而A中没有的3,4就是CuA,是A的补集。CuA={3,4}。在信息技术当中,常常把CuA写成~A。 集合元素的性质 1.确定性:每一个对象都能确定是不是某一集合的元素,没有确定性就不能成为集合,例如个子高的同学很小的数都不能构成集合。这个性质主要用于判断一个集合是否能形成集合。 2.独立性:集合中的元素的个数、集合本身的个数必须为自然数。 3.互异性: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如写成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归纳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https://www.360docs.net/doc/686805662.html,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x?R|x-3>2},{x|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íA ②真子集:如果AíB,且A1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íB,BíC,那么AíC ④如果AíB同时Bí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子集个数: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含有2n-1个非空子集,含有2n-1个非空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运算类型交集并集补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信息技术三年级上知识点

信息技术三年级知识点 1、桌面上的这些小图形称为图标。 2、桌面下面的一行称为是任务栏。左面是一个开始按钮,用来执行各种应用程序。右面有时间显示。 3、硬件就好比是电脑的身体,而软件是电脑的灵魂。软件就是使用计算机的所有技术,没有软件的电脑就成了一堆废铁,什么都不能干。 4、鼠标上通常有两个键,左边的键是最常用的,简称左键;右边的键简称右键。鼠标的正确握法是:把右手食指轻轻放在左键上,中指或无名指轻轻入在右键上,大拇指和小指轻轻握住鼠标两侧。 5、快速连按两下鼠标左键,再松开手,注意两次单击的速度一定要快,这样的两次单击操作就叫做双击。 6、一开机,Capslock指示灯灭,可以输入小写字母。按一下该键,指示灯亮,可以输入大写字母。再按一下该键,又可以输入小写字母。 按下该键的同时,再按双字符键,可以输入双字符键的上档字符。利用该键也可以实现大小写的互换。当处于大写字母锁定状态时,先按下该键不放再按相应的字母键,可以输入小写字母。当处于小写字母锁定状态时,先按下该键不放再按相应的字母键,可以输入大写字母。 7、 8、橡皮键)按一下该键,光标回退一格,可以删掉光标左边的一个字符。 9、 10、 序运行。 11、中英文切换键:control+shift(空格) Word知识

“帮助”9个菜单项。每个菜单项都包含了若干个菜单命令,其中包括了Word 中的所有功能。 (3) 工具栏 列出了各种常用命令的快捷按钮,Word 中包含多个工具栏,如“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绘图” 工具栏等。 (4) 标 尺 利用水平标尺、垂直标尺与鼠标可以进行文本定位、改变段落的缩进、调整页边距、改变栏宽、设置 制表位等。 (5) 文本区(编辑区) 1.Word 的启动和退出(5分钟) (1)Word 的启动(两种方法) a. 在“开始”菜单中选择“程序”→“Micorsoft Word”选项。 b. 双击桌面建立了的Word 的快捷图标。 (2)Word 的退出(四种方法) a. 单击 Word 窗口右上角的 “ 关闭 ” 。 b. 双击 Word 2000 窗口标题栏上的控制菜单图标 。 c. 单击“文件”→“退出”命令。 d. 使用键盘组合键 Alt+F4 。 2. Word 工作窗口的基本组成元素(10分钟) 启动Word 后,打开名称为“文档1”的Word 窗口,如下图所示。窗口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如下: (1)标题栏 标题栏包含了程序图标、程序名称、正在编辑的文档名称以及标题栏右边控制窗口的三个按钮(最小化按钮 、 还原按钮 、 关闭安钮)等。 (2)菜单栏 在默认状态下,菜单栏包含了“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表格”、“窗口”、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复习整理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 集合 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真子集有个。、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把某些特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叫做集合.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导语】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以下内容是为你整理的《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篇一】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相反,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通用技术必修一 试题及答案

通用技术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系统分析的目的是:( ) A 、为了减少实验的失败 B 、为了减少系统内子系统的要素 C 、为了减少设计决策的风险 D 、为了减少设计过程的不确定因素。 2.自行车刹车控制过程如下:刹车时,施加一定的握把力,通过杠杆系统,使刹车片压紧车圈(或轮轴),车轮减速。刹车握紧力与车轮转速一一对应。这是一个开环控制系统,其方框图如下。 在这个控制系统中执行器是( )。 A 、握把 B 、杠杆系统 C 、刹车片 D 、车轮 3.早期人们到银行存取款需要人工填单、记帐、确认等工作,自从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请问这种流程优化属于( ) A 、工期优化 B 、技术优化 C 、成本优化 D 、质量优化 4.下面关于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流程环节的时序都是可以调整的 B .任何流程环节的时序都不能调整 C .有的流程时序可调整,有的流程时序不可调整 D .环节多的流程才能调整 5.普通家用自行车的刹车控制是属于:( ) A 、机械控制 B 、气动控制 C 、液压控制 D 、电子控制 6.下列控制系统中,属于开环控制系统的是( )。 A 、智能电冰箱的温度控制 B 、计算机的CPU 上的风扇的转速控制 C 、现代化农业温室的温度控制 D 、红绿灯定时控制系统 7.1912年,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500多名社会名流在华盛顿隆重集会庆祝。爱迪生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出场,他激动的说“倘若我

做的工作给这个社会哪怕只带来一丝的幸福,那我也就因此而更加满足了……”这说明() A.技术解放人B.技术具有两面性 C.技术活动能实现自我价值D.技术改变世界 8.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不受侵犯,设计部们应进行技术的什么保护。() A.综合性B.两面性C.专利性D.目的性 9.具有MP4功能的手机要求能够长时间播放视频节目,这种设计要求电池的容量要大、体积要小,这促使电池生产厂家加快研发高能微型电池。这个案例说明()。 A.设计创新促进了技术的发展B.设计与技术的发展无关 C.技术总是无法满足设计的要求D.技术的发展不需要设计10.我国古代中医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比较科学的诊断工作流程: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处方;但是现在,中医的诊断也借助西医的物理检验手段来加强中医的诊断准确度,这样的流程优化属于:() A.工期优化B.技术优化C.成本优化D.质量优化 11.“虽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这句话出自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之口。意思是说:一个酒杯价值千金,但若是它漏了不能盛酒,也就失去了基本的功能,就没有了使用价值。它说明了设计必须要符合什么原则?() A.美观原则 B.经济原则 C.实用原则 D.技术规范原则 12..某村民刘某买了一种名为“保果灵2号”的农药。农药说明书上清楚地标着“连续使用2次,间隔期为20天”。刘某看后,当天便对果园的柿树连续喷洒了2次农药,准备20天后再喷洒2次。七八天后,他家200棵柿树的叶子、果实全部掉落!请问,造成刘某家200棵柿树叶子、果实全部掉落的原因是() A.说明书没有充分考虑用户的阅读需要; B.说明书的内容条理不清楚,“说而不明”; C.说明书的内容没有侧重点; D.刘某没有看清楚说明书就盲目使用农药。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无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讲义和练习 第二章 信息获取 相关知识点: 一、信息的获取过程 1. 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 (1)直接获取信息(相对而言,获得的信息最可靠):如,实践活动,包括参加社会劳动、参 与科学实验;参观活动等 (2)间接获取信息,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查阅书刊资料、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 2.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3. 信息获取的方法和工具 信息来源分类 (1)_文献型_信息源:报纸、期刊、图书、辞典、论文、专刊 (2)_口头型_信息源:通过交谈、聊天、授课、讨论等方式进行口头相传的信息 (3)电子型_信息源:广播、电视、电话、因特网 (4)实物型_信息源:运动会、动物园、销售市场、各类公共场所 信息获取的工具 (1)扫描仪扫描图片、印刷体文字,并借助文字识别软件OCR 自动识别文字。 (2)录音设备可采集音频信息(麦克风、录音笔、mp3) (3)数码相机可采集图像信息,部分相机还有摄像功能 (4)数码摄像机可以采集视频和音频信息 (5)计算机可以获取来自光盘、网络和数码设备的多种类型的信息 二、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与下载 1. 搜索引擎及其类型 搜索引擎指用于因特网信息查找的网络工具。 定位信息需求 选择信息来源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评价信息 调整

按工作方式划分为: (1)全文搜索引擎(_关键字_查询) -----全自动 代表网站:百度_(baidu)_、_ _谷歌(google)_、_北大天网__ (2)_目录索引类_搜索引擎(分类搜索引擎)-------人工 代表网站:_搜狐(sohu)_、_新浪(sina)__、__网易(163)__、雅虎(yahoo) 实际上,当前许多搜索引擎都在朝着两者兼备的方向发展,Google、新浪、搜狐等都设置了以上两种搜索方式。 (3)元搜索引擎能方便地检索多个搜索引擎,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的全面性。 2. 信息下载与保存 (1)下载文字:选中指定文字,再使用“_复制_”、“__粘贴__”命令,将其保存到word(doc)或记事本(txt)中 (2)下载图片:__右击图片__——“_图片另存为__”命令——选择保存路径,输入文件名(3)下载网页:“文件”菜单——“_另存为_”命令——命名和选择保存类型,再按保存按钮。(4)下载文件、软件: ?文件——“目标另存为……”下载(适合小文件下载) ?利用FTP服务(适合大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利用下载工具软件:如_网络蚂蚁_(NetAnts)、_网际快车__(FlashGet),其他还有迅雷(ThunderBird)、影音传送带(Net Transport)、BT下载等(适合大文件下载)(特点:断点续传、批量下载、多线程) 关键词解释: 断点续传:当下载文件过程中,如果断网,它会保存已经下载的部分信息,当再上网时,可以从断点处继续下载,而不必从头开始下载,大大提高效率。 URL(统一资源定位器)(课本P25补充三种存储位置) (1)统一资源定位器,表示网页所在的WWW服务器的名称以及存放路径 (2)URL的组成:协议名或传送方式://服务器域名或IP地址:端口号/路径/文件名。 例如:https://www.360docs.net/doc/686805662.html,:80/index.jsp UNC(通用命名约定)用来标识局域网中的共享网络资源 例如:“\\计算机01\计算机技术\复习资料.doc” 本机路径本机中的文件的位置例如:“C:\Windows\复习资料.doc”

最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超详细)

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3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 (生物圈)。 4 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 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 7 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 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9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三、比较原核与真核细胞(多样性) (不是所有的鱼) 原核细胞 较小( 1—10um ) 无成形的细胞核, 核物质集中在 真核细胞 较大( 10--100 um )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有 细胞 核区 。无 细胞核 核膜,无核仁。 DNA 不和蛋白质结合 除核糖体 外,无其他细胞器 核仁。 DNA 和蛋白质结合成 有各种细胞器 植物细胞、真菌细胞有,动物细胞无 真菌、植物、动物 染色体 细胞质 细胞壁代表 有。但成分和真核不同,主要是 放线菌、细菌、蓝藻、支原体 肽聚糖 四、细胞学说 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 内容: 1、一 细胞学说建 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基本: C 、H 、O 、N ( 90%) 大量 :C 、 H 、 O 、 N 、 P 、S 、(97%) K 、C a 、Mg 微量 : F e 、Mo 、 Zn 、Cu 、B 、Mo 等 元素 ( 20 种) 最基本 : C ,占干重的 48.4%, 生物大分子以 碳链 为骨架 物质 基础 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 统一性 和差异性 。 水:主要组成成分;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蛋白质:生命活动(或性状)的主要承担者/体现者核酸:携带遗传信息 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脂质:主要的储能物质 无机物 化合物 有机物 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4.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练习

4.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Python语言属于()。 A.机器语言 B.汇编语言 C.高级语言 D.科学计算语言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Python特点的是()。 A.面向对象 B.运行效率高 C.可读性好 D.开源 3.Python程序文件的扩展名是()。 A..python B..pyt C..pt D..py 4.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Python 3.x与Python 2.x兼容 B.Python语句只能以程序方式执行 C.Python是解释型语言 D.Python语言出现得晚,具有其他高级语言的一切优点 5.下列选项中合法的标识符是()。 A._7a_b B.break C._a$b D.7ab 6.下列标识符中合法的是() A.i'm B._ C.3Q D.for 7.Python不支持的数据类型有()。 A.char B.int C.float D.list 8.字符串s='a\nb\tc',则len(s)的值是()。 A.7 B.6 C.5 D.4 9.下列属于math库中的数学函数的是()。

A.time() B.round() C.sqrt() D.random() 10.Python表达式中,可以使用()控制运算的优先顺序。 A.圆括号() B.方括号[] C.大括号{} D.尖括号<> 11.下列表达式中,值不是1的是()。 A.4//3 B.15 % 2 C.1^0 D.~1 12、(多选)作为学习python的开始,需要事先搞清楚,什么是编程语言?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编程语言是程序员与计算机沟通的介质 B 能够被计算机识别的表达方式即是编程语言 C 编程即程序员根据需求把自己的思想流程按照某种编程语言的语法风格编写下来 D 人类编程控制计算机工作 13、(多选)Python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相比其他语言具有的特色语法有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 交互式 B 解释型 C 面向对象 D 服务端语言 14、python3解释器执行 not 1 and 1的结果为( ): A True B False C 0 D 1 二、填空题 1、Python是一种()、()、()的编程语言。 2、在python里,标识符有( )、()和()组成。,但不能以()开头。 3、python中的标识符是区分()的。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课时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 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整体。 2.一般的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为集。 3.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集合确定,则一元素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确定的:属于或不属于。例:世界上最高的山、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2)元素的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例: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改变位置不影响集合 例:{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1)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x∈R| x-3>2} ,{x| x-3>2}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Venn图: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曲线里面表示集合。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元素在集合里,则元素属于集合,即:a∈A (2)元素不在集合里,则元素不属于集合,即:a A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课时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1)定义: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 A?(或B?A) 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B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 注意:B (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三、比较原核与真核细胞(多样性) 四、细胞学说 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基本:C、H、O、N(90%) 大量:C、H、O、N、P、S、(97%)K、C a、Mg 元素微量:F e、Mo、Zn、Cu、B、Mo等 (20种)最基本:C,占干重的48.4%,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物质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基础水:主要组成成分;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无机物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化合物蛋白质:生命活动(或性状)的主要承担者/体现者 核酸:携带遗传信息 有机物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脂质:主要的储能物质 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信息技术必修一知识点

第1章知识要点 1. 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第三种基本形态,也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信息可以用来消除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科学决策,指导人们的行动。 2. 信息的主要特征 ◇普遍性 ◇依附性 ◇共享性 ◇价值性 ◇时效性 3. 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从本质上说,信息技术是人类在了解、把握和改善自身生存环境过程中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控制信息等的相关技术,其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等,其中微电子技术是基础,计算机技术是核心。 4. 信息技术的历史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五次革命。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产生。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发明。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是一次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手段的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使信息数字化成为可能,信息产业应运而生。 5.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略) 第2章知识要点 1. 信息需求的确定 信息需求就其含义而言,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即信息的内容;二是所需信息的载体形式,如文字、声音、图、视频等。所以,人们在确定信息需求时,可以从内容和载体两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1)确定信息内容。 (2)确定信息的类型。 2. 信息来源的确定 按承载信息的载体的不同,信息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和事物。 这些信息来源有其特点,在考虑从什么渠道能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时,一般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可用的信息来源有哪些? (2)哪些是可靠的信息来源? 3. 信息获取的方法 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图书、资料获取信息的阅读法;通过查阅专业文献资料获取信息的文献法;通过与人沟通获取信息的访谈法;通过广播、电视、影视资料获取信息的视听法;通过实验研究获取信息的实验法;通过亲临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获取信息的调查法;

《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必修一》 第一章 走进细胞 1、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有机物是 ,但其没有生物活性。 国科学家合成的 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 的蛋白质。 2、以人体为例说明生命系统的8个结构层次: 细胞→ → → →个体→ → →生物圈。 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 、 和 。 3???? ?????? ?????????? ??????????????????????????????? 噬菌体非细胞生物——病毒( )( )支原体蓝藻——举例( )、生物的分类放线菌原核细胞细胞生物球菌细菌( )( )真核细胞 4、细胞学说 (1)建立者—— 科学家 (2)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 (3)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 )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②细胞是一个( )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 )中产生 5、除( )等以外,生物体都以细胞作为( )和( )的基本单位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1、细胞中的化学元素 ????????????????????常见种类:主要的有( )多种大量元素:( )等按含量分微量元素:( )等种类最基本元素—— 按作用分基本元素———主要元素———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 作用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统一性:体现在两者组成元素种类的共性上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体现在两者组成元素含量的差异上 ?? ? ? ??????? ??????? ???? ??? (另外,两者在组成元素的种类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2、细胞中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 含量:占细胞干重的( )以上,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元素:主要由( )构成成人( )种必 需氨基酸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约 种) 婴儿( )种非必需氨基酸(1)蛋白质 方式( ) 多肽(链) 加工(盘曲、折叠等)结构多样性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者) (?? ????? ????? ? ????? ????? ??????? 决定)功能多样性 ①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氨基表示为 ,-COOH 叫做 基,两个氨基酸 发生 反应形成二肽,其肽键可表示为 。 ②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 ( )氨基酸的( )不同( )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数 目肽 链的不同 ( ) ③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 ???? ?? ???? ???? 结构蛋白——构成细胞和生物体 催 化作用——举例: 运 输作用——举例:功能蛋白信息传递作用——举例: 免 疫功能——举例: ()():RNA DNA ??????????? ↓???? ?????????组成元素( )等 一分子磷酸核 糖核苷酸核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核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 分布:主要存在于细胞质( )中(2)核酸核糖核酸结构: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核酸分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染色质)中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构成结构特点:结构的多样性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功能?? ? ???? ?? ? ?????? ?? ?????? 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用几何图形表示核酸的基本单位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