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无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

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

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主题1 信息的获取一、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一词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2、信息的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 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1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

术的两大支柱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从猿进化到人的标志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第五次、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如:3D 游戏、电子宠物、三维全景图片、虚拟试验➢ 语音技术⏹ 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 )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 语音识别技术(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是指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

⏹ 语音合成技术(Text to Speech )是指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

➢ 智能代理技术主动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

在教育、娱乐、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诸多方面得到应用(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知道电脑的主要性能参数:cpu 、硬盘、内存、显示器1(1)直接获取信息: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实践和参加各种科学实验等,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2)间接获取信息:人与人的沟通,查阅书刊资料、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等获取的信息2、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3、信息获取的方法和工具。

信息技术高一第二章信息获取

信息技术高一第二章信息获取

第二章信息获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确定信息需求;了解信息的不同来源,根据信息需求确定来源;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掌握因特网信息检索的方法;了解有信息获取方面的伦理道德要求。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讲述亲历,共同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经历、经验,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作一定的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用切合实际的亲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获取信息的相关内容,并教育学生信息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到”。

二、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二章内容,是整本书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本册书奠定基础。

本章内容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

计划授课课时为1学时。

三、学生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数在上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信息技术基础》,并且很多同学家里也都有电脑,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操作的水平还是可以的。

并且本书的第一章已经介绍过了关于信息的相关知识,为本章节的学习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加上同学们对本章节内容又十分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的也很扎实,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按照计划进行。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五、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信息需求和定信息来源;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因特网信息检索。

教学过程复习:1、信息与信息技术2、五次信息技术革命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人性化、大众化)导入新课一、从书中小故事引入,如何有效的获取信息。

二、信息需求的确定信息需求就其含义而言,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即信息的内容;二是所需信息的载体形式,如文字、声音、图、视频等。

所以,人们在确定信息需求时,可以从内容和载体两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1)确定信息内容。

(2)确定信息的类型。

三、信息来源的确定按承载信息的载体的不同,信息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和事物。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各章节知识点汇总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接口,负责管理资源和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交互方式。

高中信息技术的操作系统章节主要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

1.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软件之一。

它负责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应用程序的运行。

操作系统通过提供各种服务,如进程管理、文件管理、内存管理等,使得计算机系统能够高效地运行。

1.2 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如进程管理、文件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等。

进程管理指的是操作系统对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和通信进行管理。

文件管理是指操作系统对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上的文件进行管理和存取。

内存管理是指操作系统对计算机内存的分配和回收进行管理。

设备管理是指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1.3 操作系统的分类操作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使用对象可分为单用户操作系统和多用户操作系统;按照功能可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按照计算机硬件平台可分为PC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2.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链路将多台计算机互连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高中信息技术的计算机网络章节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等知识点。

2.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由若干计算机和网络设备通过通信链路互连而成。

它不仅可以连接局域网中的计算机,还可以连接不同地域的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包括广播、互连性、共享和异构性等。

2.2 网络设备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网络设备包括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和网关等。

集线器用于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到同一个局域网中;交换机根据MAC地址来转发数据包;路由器用于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网关连接两个不同类型的网络。

2.3 网络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通信双方必须遵循相同的规则进行通信。

这些规则被称为网络协议。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无答案)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无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讲义和练习第二章 信息获取相关知识点:一、信息的获取过程1. 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1)直接获取信息(相对而言,获得的信息最可靠):如,实践活动,包括参加社会劳动、参 与科学实验;参观活动等 (2)间接获取信息,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查阅书刊资料、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2.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3. 信息获取的方法和工具信息来源分类(1)_文献型_信息源:报纸、期刊、图书、辞典、论文、专刊(2)_口头型_信息源:通过交谈、聊天、授课、讨论等方式进行口头相传的信息(3)电子型_信息源:广播、电视、电话、因特网(4)实物型_信息源:运动会、动物园、销售市场、各类公共场所信息获取的工具(1)扫描仪扫描图片、印刷体文字,并借助文字识别软件OCR 自动识别文字。

(2)录音设备可采集音频信息(麦克风、录音笔、mp3)(3)数码相机可采集图像信息,部分相机还有摄像功能(4)数码摄像机可以采集视频和音频信息(5)计算机可以获取来自光盘、网络和数码设备的多种类型的信息二、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与下载1. 搜索引擎及其类型搜索引擎指用于因特网信息查找的网络工具。

定位信息需求 选择信息来源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评价信息调整按工作方式划分为:(1)全文搜索引擎(_关键字_查询) -----全自动代表网站:百度_(baidu)_、_ _谷歌(google)_、_北大天网__(2)_目录索引类_搜索引擎(分类搜索引擎)-------人工代表网站:_搜狐(sohu)_、_新浪(sina)__、__网易(163)__、雅虎(yahoo)实际上,当前许多搜索引擎都在朝着两者兼备的方向发展,Google、新浪、搜狐等都设置了以上两种搜索方式。

(3)元搜索引擎能方便地检索多个搜索引擎,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的全面性。

2. 信息下载与保存(1)下载文字:选中指定文字,再使用“_复制_”、“__粘贴__”命令,将其保存到word(doc)或记事本(txt)中(2)下载图片:__右击图片__——“_图片另存为__”命令——选择保存路径,输入文件名(3)下载网页:“文件”菜单——“_另存为_”命令——命名和选择保存类型,再按保存按钮。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5章复习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5章复习

第1章学问要点1. 什么是信息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第三种基本形态,也是区分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信息可以用来消退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科学决策,指导人们的行动。

2. 信息的主要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3.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在信息的获得、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纳的技术和方法。

从本质上说,信息技术是人类在了解、把握和改善自身生存环境过程中实现获得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限制信息等的相关技术,其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长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限制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等,其中微电子技术是基础,计算机技术是核心。

4. 信息技术的历史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信息技术已经经验了五次革命。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产生。

(2)其次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独创。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独创。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独创和普及应用。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运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始于20世纪60年头,这是一次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手段的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使信息数字化成为可能,信息产业应运而生。

5.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略)第1章单元测试1.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普遍性(B)科学性(C)依附性(D)共享性2. 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人类不行缺少的三类资源。

(A)物质、学问、信息(B)能量、学问、信息(C)物质、能量、学问(D)物质、能量、信息3.信息技术已经经验了 次革命。

(A )2(B )3 (C )4 (D )5 4.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这是 提出的。

(A )香农(B )维纳 (C )钟义信 (D )比尔·盖茨 5.最近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标记是 的应用。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2.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课件(共28张PPT)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2.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课件(共28张PPT)

总结、归纳上述案例:
李的信息需求是介于有明确需求(想去应聘成功)和无 明确需求(招聘已结束)之间,小李的信息来源,同其 他大学生一样,不过是现场被告知的信息,其他前来应 聘的大学生失望地离开了,但是他却通过多维度观察、 推理分析而获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虽然公司招聘 已结束,但不断有许多学生前来咨询,而使得公司人事 部门的工作更加忙碌,据此,小李认为这个公司管理不 到位。
●《人民日报》上一幅有钻台手柄的照片。
日本人从这些文字及图片中得出的信息
(1)通过画报封面铁人王进喜身穿的大皮袄样式,以 及下着鹅毛大雪的照片,推断出大庆可能位于东三省的 结论;
(2)通过《人民日报》一条新闻报道中“王进喜到马家 窑,说了一声‘好大的油田呀!我们要把中国石油落后 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推断出马家窑就是大庆的中心;
去图书馆借书: 信息的适用性,
按图书分类进行查找信,息计的算载机体检形索式;、
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信息息的可信度、
拨打121电
信息的时效
话查询
问题1:杨叔子在咸宁‘劳动锻炼’时,有一天师傅要 他去打猪菜,可他又不认识猪菜,那他又是如何识别 猪菜从而出色、超额地完成了任务的呢?
问题2:如果猪圈离猪菜地太远,你会怎么调整?
高效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 们 身 边 的 信 息 获 取 工 具
常见的信息获取工具
扫描仪 录音设备 数码相机、摄像机 计算机 因特网 …… 截取屏幕图像(PrintScreen)
“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灰尘 和苍蝇也进来了”
在信息时代,信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 和精神财富,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 步。但各类信息纷繁,鱼龙混杂,真伪难辨 ,特别是随着信息产业、电子产业的迅速崛 起,它使信息传播途径、速度、范围、数量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信息目不暇接,扑 朔迷离。那么,应当如何对获得的信息的价 值进行鉴别和评价呢?

高一信息技术期中考试1-2章知识要点

高一信息技术期中考试1-2章知识要点

信息技术1—2章综合知识梳理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948年,美国科学家申农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理论基础。

P12、人类社会三大要素:物质、能源、信息。

P23、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息。

4、信息的特征:①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②价值性: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

信息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

③可处理性。

信息如果经过人的思考分析和处理,往往会产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增值。

④传递性与共享性。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由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共享。

⑤时效性。

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另外信息还有普遍性、不完全性、真伪性等特征。

5、在计算机内部信息的处理都是采用二进制代码形式进行的。

采用二进制的原因:即容易实现,又稳定可靠。

计算机能够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归功于信息的数字化。

6、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

例1:将十进制的21转换为二进制(如图1)例2:将二进制数101.11转换为十进制数。

(如图2)图1:得出结果(21)10 =(10101)2 图2得出结果:(101.11)2 =(5.75)107、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字符编码方案是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使用 7 位二进制数,占用 1 个字节;由 128 个代码组成: 94 个图形字符码 34 个控制符码。

8、汉字编码类型:输入码(外码)、交换码、处理码(汉字机内码)、字形码(点阵方式和矢量方式)。

同一汉字的机内码是唯一的。

1981年颁布的GB2312—80 属于交换码;一个汉字占用 2 个字节。

9、多媒体信息编码:传感器的作用能量方式的转换。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各章节知识点汇总【最新】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各章节知识点汇总【最新】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1、1 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信息共享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1、信息技术(IT)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意义: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意义: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意义: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载体举例:报纸、课本、光盘等信息举例:报纸上刊登的足球消息 CCTV播出的新闻等价值性举例:学习材料、生产技术商业信息、GPS定位系统时效性举例:天气预报、股市信息交通信息共享性举例:网络信息、课本图书等【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 ,意义: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 计算机技术 与 现代通信技术 的普及应用,意义: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讲义和练习
第二章 信息获取
相关知识点:
一、信息的获取过程
1. 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
(1)直接获取信息(相对而言,获得的信息最可靠):如,实践活动,包括参加社会劳动、参 与科学实验;参观活动等 (2)间接获取信息,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查阅书刊资料、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
2.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3. 信息获取的方法和工具
信息来源分类
(1)_文献型_信息源:报纸、期刊、图书、辞典、论文、专刊
(2)_口头型_信息源:通过交谈、聊天、授课、讨论等方式进行口头相传的信息
(3)电子型_信息源:广播、电视、电话、因特网
(4)实物型_信息源:运动会、动物园、销售市场、各类公共场所
信息获取的工具
(1)扫描仪扫描图片、印刷体文字,并借助文字识别软件OCR 自动识别文字。

(2)录音设备可采集音频信息(麦克风、录音笔、mp3)
(3)数码相机可采集图像信息,部分相机还有摄像功能
(4)数码摄像机可以采集视频和音频信息
(5)计算机可以获取来自光盘、网络和数码设备的多种类型的信息
二、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与下载
1. 搜索引擎及其类型
搜索引擎指用于因特网信息查找的网络工具。

定位信息需求 选择信息来源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评价信息
调整
按工作方式划分为:
(1)全文搜索引擎(_关键字_查询) -----全自动
代表网站:百度_(baidu)_、_ _谷歌(google)_、_北大天网__
(2)_目录索引类_搜索引擎(分类搜索引擎)-------人工
代表网站:_搜狐(sohu)_、_新浪(sina)__、__网易(163)__、雅虎(yahoo)
实际上,当前许多搜索引擎都在朝着两者兼备的方向发展,Google、新浪、搜狐等都设置了以上两种搜索方式。

(3)元搜索引擎能方便地检索多个搜索引擎,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的全面性。

2. 信息下载与保存
(1)下载文字:选中指定文字,再使用“_复制_”、“__粘贴__”命令,将其保存到word(doc)或记事本(txt)中
(2)下载图片:__右击图片__——“_图片另存为__”命令——选择保存路径,输入文件名(3)下载网页:“文件”菜单——“_另存为_”命令——命名和选择保存类型,再按保存按钮。

(4)下载文件、软件:
➢文件——“目标另存为……”下载(适合小文件下载)
➢利用FTP服务(适合大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利用下载工具软件:如_网络蚂蚁_(NetAnts)、_网际快车__(FlashGet),其他还有迅雷(ThunderBird)、影音传送带(Net Transport)、BT下载等(适合大文件下载)(特点:断点续传、批量下载、多线程)
关键词解释:
断点续传:当下载文件过程中,如果断网,它会保存已经下载的部分信息,当再上网时,可以从断点处继续下载,而不必从头开始下载,大大提高效率。

URL(统一资源定位器)(课本P25补充三种存储位置)
(1)统一资源定位器,表示网页所在的WWW服务器的名称以及存放路径
(2)URL的组成:协议名或传送方式://服务器域名或IP地址:端口号/路径/文件名。

例如::80/index.jsp
UNC(通用命名约定)用来标识局域网中的共享网络资源
例如:“\\计算机01\计算机技术\复习资料.doc”
本机路径本机中的文件的位置例如:“C:\Windows\复习资料.do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