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生活积累, 丰富写作素材
作文素材如何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作文素材如何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作文是学生们经常要写的一种文体,而一个优秀的作文离不开丰富的写作素材。
那么,如何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呢?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为您介绍几种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
一、日常观察与记录日常生活是我们获取写作素材的最直接途径。
我们可以透过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来获得灵感。
例如,我们可以观察身边人的言谈举止,他们的情绪变化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作文的素材。
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心理变化,这些个人的情感和体验可以成为作文的内容。
二、阅读吸收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广泛的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故事,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不仅可以阅读课本上的知识,还可以读一些名人传记、历史小说、科普读物等,这些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见解和理解,而这些见解和理解能够成为我们作文的写作素材。
三、观看电影与电视剧电影和电视剧是一个非常好的素材积累来源。
通过观看电影和电视剧,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从而为自己的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
不仅可以观看国内的电影和电视剧,还可以了解一些外国的作品,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还能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四、旅行体验旅行是一个丰富写作素材的好方式。
通过去不同的地方旅行,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景观,从而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例如,可以写一篇游记,介绍自己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也可以通过观察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写一篇有关当地文化的作文。
五、参加活动和社会实践参加各类活动和社会实践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
例如,可以参加志愿者活动,关注社会热点,通过实践和观察,我们可以获取到丰富的写作素材。
同时,也可以参加一些文学创作的培训班或写作比赛,通过与其他人的交流和对话,我们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写作素材。
综上所述,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不仅需要我们的日常观察和记录,还需要我们通过阅读、观看电影和电视剧、旅行体验以及参加活动和社会实践来获取。
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一、积累生活体验,丰富写作素材。
教师平时指导学生写作文,大多把精力集中在写作方法上,而忽视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开头结尾等反复详细讲解,学生则认真反复练习,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这样的做法并未及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引导学生”找米”、”积米”上。
要学生学会积累生活体验,必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悟生活。
有经验的教师知道写作是一种情感、体验的付出,”情动于衷而发于言”。
教育家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
”因此,教写作就应从教感情入手,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悟生活。
学生由于受年龄和心理的限制,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对身边发生的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导致作文内容苍白空洞。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生活原来是丰富多彩的。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工作至关重要,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用心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一朵红花,一片绿叶,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声亲切的问候,都可以成为他们观察的对象。
学会了观察,懂得了思考,就有了写作素材,学生作文就成了”有米之炊”。
为防止这种要求流于形式,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及时采取一些措施给予必要的引导和鼓励。
比如在训练写人记事的文题时,我先在两周前提前布置学生去用心观察身边的人物,洞察周围的事物,并以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或者制作成资料卡片,建立起写作素材”小仓库”,再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全班共同交流赏析,之后完成习作。
这样,既有效地督促了学生感悟生活的过程,又让学生养成了积累素材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在生活中接受熏陶、磨炼和教育,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写出优秀的富有灵性、个性的作品。
语文教师不能仅仅把课本知识的传授当做自己教学的唯一任务,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即语文教师也要开展一些丰富学生情感的活动,并及时进行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指导。
作文素材多维度积累

作文素材多维度积累作文是学生们学习语文的重要一环,而素材的积累对于写作的准备至关重要。
只有在不断积累素材的基础上,才能够拥有丰富的内容,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本文将介绍几种多维度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
一、日常生活中的素材积累我们身处于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每天都有新的事物发生。
生活中的点滴经历就是宝贵的素材。
可以关注身边人的行为举止、言谈举止,或是观察社会现象、新闻事件,从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中汲取灵感。
比如,在校园中,我们可以观察学生之间的交往方式,老师的教学方法等等。
只要多维度地关注生活,作文素材就会丰富多彩。
二、读书积累素材书籍是另一个重要的素材来源。
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我们可以开阔视野并获取更多的信息。
尤其是诗、词、曲与小说等文学作品,其中有大量的描写和感受,可以从中学习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同时,经典名著也是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的宝库。
通过阅读名著,我们可以了解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不同人物形象,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写出更具深度、有内涵的作文。
三、广泛涉猎多样话题作文题目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
因此,我们需要广泛涉猎各类话题,比如:科学技术、环境保护、社会热点等等。
通过了解不同的话题,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灵感。
当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将这些话题中的观点、事例或论据加以运用,丰富作文的内容。
四、旅行开拓视野旅行不仅可以释放压力,更可以带来新的思考和灵感。
当我们去不同的地方旅行时,可以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等。
旅行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面,还能够从中汲取到丰富的作文素材。
可以写下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些都可以成为作文的亮点之一。
五、记录思考与感悟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或困惑时,不妨将自己的思考写下来。
可以用一个笔记本或手机记录下来,这些思考和感悟都是宝贵的素材。
当我们需要写作文时,可以回顾这些思考和感悟,或许能够发现新的灵感。
综上所述,积累作文素材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需要我们关注日常生活、读书知识、涉猎多样话题、旅行开拓视野和记录思考与感悟。
从生活积累作文素材

从生活积累作文素材篇1一、初中作文应当源于生活,体现生活有别于小学语文教学重在识物识字,高中语文教学重在识势识理,初中语文教学更多的是要教会学生认识并理解现实生活。
作为初中语文教育最重要内容的初中作文,应当源于真实生活,体现真实生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作文教育以教会学生写文章为宗旨,具体到初中阶段,就应当旗帜鲜明地强调,写作文就是写生活,惟有快乐的生活才有快乐的作文。
强调初中作文应当源于生活,体现生活,首先是因为初中的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知其然而不一定知其所以然,与其让他苦思冥想、乱发议论,不如让他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让他因为生活的丰富、快乐而更加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为快乐作文而更加积极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其次是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造就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为初中生作文源于现实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们没有必要让学生避开火热的生活不写,避开对生活的真情实感不写,而去绞尽脑汁写一些假大空甚至玄幻“穿越”的东西。
第三是写作最终要为生活服务。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要用生活来教育,要为生活而教育。
初中作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为将来真正通过写作解决问题而锻炼真功夫。
如果现在都不知道为什么而写,那将来又何谈写出有用的东西。
二、初中作文中存在不少脱离生活、误解生活的情况语文并不是空中楼阁,美文更应当源于美好的生活。
但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的初中作文教学越来越深地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怪圈、陷入网络化、现代化的误区,为拿分而教学,为写作而写作,逼着没有生活积累的孩子面对作文题目一筹莫展,搜肠刮肚仍然腹中空空、脑中嗡嗡,只得抓耳挠腮,无病呻吟,挤出那些与实际生活越来越远、越来越格格不入的东西。
不少初中生的作文说假话,写假事,内容空洞,子虚乌有,毫无童心童趣;有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抄写别人的作文;有的`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
积累生活提高写作素材

积累生活提高写作素材学好语文的关键在于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所以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个逐渐聚集的过程。
事实上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形成技能的过程。
在语文学习中,积累就是不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和读写技能的过程。
积累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
本人担任“小学生段篇积累与语文学习能力之内在联系的研究与实践”科研项目的实验教师,实验年级是三年级。
现就关于小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积累”与“写作”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感悟自然,观察想象——积累生活社会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只有留心观察社会生活,才能获取写作的素材。
在学生课外观察指导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注意日月星辰的变化,留心山川河流的形态,观察风霜雨雪的景象,了解鸟兽虫鱼的习性,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观察学校生活——注意学校开展的活动,大到开学典礼、运动会,小到主题班会、同学的课堂发言;观察家庭生活——留心家里今天来了什么客人,爸爸又买了什么牌子的新摩托,妈妈又烫了什么新发型,家里人的言谈举止……学生观察前,要提出观察要求,学生观察时要进行相应指导,学生观察后要写观察日记。
要培养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同时分析事物的好习惯。
让小学生观察事物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做到: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目标,抓住所要观察的事物。
如以到野外寻找春天的脚步为例:野外里有游人、有房屋、有花、有草、有树、有山、有水……,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就要让学生知道应该选择哪些内容来进行观察,根据寻找春天的脚步这一目的来选择的话,应该观察的是:小草绿了吗?花儿开了吗?还有忙碌的人们……其次,观察要有顺序,表达才会有条理。
比如引导学生观察一只白兔,由整体到局部。
从整体的顺序,先说外貌、颜色;再说局部的头部的耳、眼、嘴的形状和颜色;然后说它的生活习性。
观察之后,他们说出来才有说服力、有条理,写出来的内容才不会杂乱无章,反映出来的内容才真实可信。
怎样积累作文素材

怎样积累作文素材作文素材是创作作文的基础,好的素材能让一篇作文更加生动、丰富。
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素材不够丰富,导致作文内容单一、缺乏亮点。
所以,如何积累作文素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怎样积累作文素材。
一、多读书籍读书是积累作文素材的最好途径。
书籍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和知识,还能够帮助我们开拓视野、丰富思想,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特别是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生活哲理,能够为我们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
书籍也能够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我们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观察生活生活是最丰富多彩的素材来源。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来积累作文素材。
我们可以关注身边发生的小故事,记录下来,作为作文的素材。
我们可以留意身边的风土人情,用心感受身边的美好和温馨,这些都能够成为我们作文的素材。
而且,通过观察生活,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作文的写作题材。
三、积累阅读笔记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积累一些阅读笔记。
在读书时,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感想、读后感、对书中人物、情节、主题的理解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作文的素材。
通过积累阅读笔记,我们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思想,还能够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
四、多写日记五、参加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实践是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事、物,了解到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这些都能够成为我们作文的素材。
参加社会实践也可以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我们的思维发展和作文能力的提高。
积累作文素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和努力。
只有不断地积累素材,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观察、思考和写作能力,才能够为我们的作文打下坚实的素材基础,让我们的作文更加丰富多彩。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关注,多加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积累生活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积累生活素材,提高写作能力新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学生的写作需要占用真实、丰富的材料,对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查学生占有了什么材料,更要考查学生占有材料的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真实的材料是写作的基础。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积累写作材料,并在材料的收集和准备过程中,调动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一、学会观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生活到处都有美,只是孩子们缺少发现的眼睛。
只有小学生对生活有了敏锐的感悟力,热爱生活,话匣子一打开才会滔滔不绝,淌出源源清流。
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
有的同学提笔作文,信手拈来,左右逢源,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
究其原因,是其在积累上下过工夫,材料储备丰富。
不少同学写作提笔“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就是不留心生活,缺乏生活素材,心中茫然。
因此,观察是写作的前提条件。
在引导学生写《我最喜爱的……》时,我是这样做的:在写作课前,让学生准备实物,提出三个要求:1.向大家推荐一种你喜欢的或者是你觉得特别的东西;2.对你们推荐的实物作深入了解,知道它的性能、特点、来历和功能等;3.谁在介绍中说得最好,老师就去买这个同学推荐的东西。
首先请几个学生上台向大家介绍自己所准备的实物的特点。
接着,鼓励台下的学生大胆提问,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发表不同意见,纠正台上的同学在表述上不够清晰的地方。
台上同学通过综合大家的意见,再次介绍,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进行自我修改,并总结写法:刚才几个同学虽然介绍了几种不同实物,但是他们在介绍中有相同之处,都介绍了实物的名称、形状、颜色、性能等。
最后,根据以上要求,同桌进行交流和互评。
引导学生对积累的材料进行二次加工和整理,使原本零散的语言形成较为清晰的脉络。
在具体实施中,我注重营造民主氛围,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培养求异思维。
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如何积累作文素材首先,多读书。
阅读是积累作文素材的最佳途径。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章和故事,了解到不同的观点和思想,从而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
可以选择一些名家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也可以阅读一些名家散文,如鲁迅、巴金、郁达夫等的作品,还可以阅读一些名家小说,如鲁迅、巴金、郁达夫等的作品。
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我们可以积累到丰富的作文素材,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其次,多观察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素材来源。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发现其中的美好和感动,从而写出真实、生动的作文。
可以观察身边的人物,如家人、朋友、老师等,可以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如一朵花、一缕阳光、一场雨等,可以观察社会中的大事,如一次灾难、一场比赛、一次演出等。
通过观察生活,我们可以积累到丰富的作文素材,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再次,多写作。
写作是积累作文素材的最好方式。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变成文字,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可以选择一些话题,如家乡、友情、梦想等,可以选择一些题材,如散文、小说、诗歌等,可以选择一些形式,如记叙、描写、议论等。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不断地积累作文素材,同时也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总之,积累作文素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坚持。
通过多读书、多观察生活、多写作,我们可以不断地积累作文素材,同时也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重视作文素材的积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更加优秀的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5 3 0 0 )
累. 激发写作热情 。 二、 通 过 校 内课 外 活 动 感 受 生 活 学 生 在 校 内 除 了有 课 内学 习 时 间之 外 .还 有 相 当 长 的课 间、 课 外 的生 活 。我 提 示 他们 : 同学间的那些事 、 校运动会 、 文
当前很多初 中生写作 时常常 面临无话 可说 、 无 从 下 笔 的 困难 . 头 脑 里 缺 乏 丰 富 的生 活 积 累 , 搜 索 枯 肠 写 出 来 的 文 章 枯 燥 乏味 . 于是对写作产生畏惧厌烦 的心理。因此 , 对初 中 生 来 讲 ,写 好 作 文 不 仅 要 靠 写 作 技 巧 ,更 重 要 的 是 要 注 重 生 活 积 累. 以 丰 富写 作 素材 。 生活是创作 的源泉 , 老舍 的《 骆驼祥子 》 是 对 北 京 车 夫 生 活 的观 察 而 得 的 灵 感 , 鲁迅 的《 故 乡》 中 的 一 些 人 文 环 境 都 来 源于他 的生活见 闻, 吴敬梓 的《 儒 林外史》 是 他 在 经 历 封 建 科 举 考 试 的 心 酸 后 的有 感 而 作 . 可见他 们都是从 生活 中获取 了 创作的养料 。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活积累呢? 我认为应重视两点 : 是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 , 让 学 生 认 识 生 活 。二是 铺 就 学 生 走 进生活之路 , 让学生感受 、 领悟 生 活 。 为此 , 可 以从 以下 三方 面 人手。 通 过 课 内外 阅读 认 识 生活 1 . 课 内 阅读 认 识 生 活 。如 教 学 朱 自清 的散 文 《 春》 , 课 前 我 让学生 为文 中的 “ 春草图” 、 “ 春花 图” 、 “ 春风 图” 、 “ 春雨 图” 、 “ 迎春图” 作画 , 课 上 将 学 生 的 图 画 与 课 件 中 的 图 画作 比 较 , 让 学 生 发 现 画 中的 一 些 不 符 合 生 活 实 际 的 地 方 。例 如 春 花 图 中 有学生 画了腊梅 花 、 菊他、 水仙 花 , 对 于 花 儿 开 放 季 节 的 生 活 常识 . 有些 学生 是欠 缺 的 , 由此 学 生 明 白写 作 的 真 实 来 源 于 对 生 活 的仔 细 观 察 。课 后 我 让 学 生 留 意 观 察 不 同季 节 一 般 都 开 什 么花 , 雨 在 不 同 季 节 是 否 有 区别 等生 活现 象 。 在 一段 时 间 的 观察后 , 我让学生写《 江南 的雨》 , 大部 分学生都 写得很 出色 。 正 是 通 过 课 内 阅读 , 学 生 懂 得 了仔 细 观 察 生 活 的 重 要性 , 从 而 认 识 了生 活 . 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生 活 中有 大 自然 的美 , 更 有 人 情 美 。让 学 生 认 识 这 种 美 , 可 通过 阅读 进行 , 课 内阅 读能 启发 心 智 , 认识生活, 体 察 人 情美。 正如罗 丹所说 : “ 生活 中不是缺 少美 , 而 是 缺 少 发 现 美 的眼睛 。 ” 如教学 《 散 步》 时 , 让 学生领 悟祖孙 三代 的亲情美 ; 教 学《 端 午 日》 时, 让 学 生 感 受 到 军 民 同 乐 的 场 面 美 … … 学 生 在阅读 中感悟 情感 , 在 老师 的点拨 下 品味情 感 , 从 而 唤 醒 内心潜伏 的激情 。有 了这种 激情 , 学 生联 系实 际生 活 , 往 往 能 写 出好的文 章 。 一位学 生在 学习 了《 童 年的朋 友》 之后 , 写 了一篇 短文 .有一段 是这样 写 的 : “ 外 婆 给 我 最 深 刻 的 印 象 便 是她 的笑 。她对人 很和善 , 脸上 的微笑 像春 风 、 像 鲜 花 般 温 馨动 人。虽 然她脸 上布满 皱纹 , 背也有 外婆却 是那 么的美 , 这 种 美 无 法 修 饰 永 不 衰 退 。” 这 位学生 从外 婆的 “ 笑” 的特征 中 , 对 美 有 了 深 刻 理 解 , 这来 源于他 对生活 的认识 , 可 见 课 内 阅 读 的 启 发 能 促 使
学生认 识生 活。
于是 亲 身 经 历 , 在 老 师 的 教 育 和 自己 的 悔 悟 下 , 他感触 颇多 , 事 情 的过 程 就 写 得 有 声 有 色 , 一 改 以往 作 文 中用 词 简 单 粗 糙 、 于 巴 巴 的 弊病 , 悔 过 的 心 理更 是 写得 生 动感 人 。 这 些 校 园课 外 活 动 让 学 生 的 生 活 变 得 丰 富 ,学 生 在 活 动 中感 受 生 活 , 生 活 就 成 了写 作 的源 泉 , 就 使 学 生 作 文 时 有 话 可 说 、 有感可发 、 生动感人 。 三、 通 过 校 外 家庭 社 会领 悟 生 活 学生一旦离开学校 , 社会与家庭是一本 无字的大书 , 教 师 可引导学生用心 翻阅 、 用 心 领 悟 。 生 活 中 习 作 的 素 材 比 比 皆 是, 可 以是 自然 景 物 。 可 以 是 社 会 上 的人 和 事 。家 庭 社 会 生 活 虽然 色彩 斑 斓 , 但对学生来说 , 司空习惯 , 也便视而不见 、 充 耳 不闻。 因此 , 收缩 视 野 , 集中视点 , 才能让学生心有所动 。 为此 , 我 向 学生 提 出一 些 建 议 1 . 用心 看 看 风 景 。 看 美 丽 大 自然 , 可 书 写 对 壮 丽 河 山的 热 爱; 看人文景象 , 可书写人生随感 ; 看变化 , 可 书 写 对 事 物 的 深 层认 识 … … 可 见用 心看 风景 才 会 领 悟 生 活 的真 善 美 。 2 . 用 心 听 听声 音 。听 别 人 的 讲 话 , 可 引 发 自己 的思 绪 随 之 而飘 动 ; 听 父 母 议 论 工 作 和生 活 , 可 引 发 自己领 悟 生 活 的 酸 甜 苦辣 ; 听街 头 巷 尾 、 商场 菜场 的吆喝声 、 讨 价 还价声 、 拉 家 常 声, 便 能听到生动 的故事 、 形 象 的语 言 , 这 是 百 态 生 活 的 自然 音, 是 领 悟 生 活 的极 好 途 径 , 是 真 情 创 作 的极 好 基 础 。 3 . 用 心 想 想 现 实 。世 间 包 罗 万 象 , 生活多姿 多彩 。 纵 观 世 界, 放眼未来 , 面对 现 实 , 不妨将 思想的双翼展开 , 进 行 联 想 和 想 象 。 例 如 面 对 四川 地 震 、 地 沟油事件 、 捐 款献爱心 、 见 义 勇 为、 国际 合 作 、 钓鱼岛事件 、 马航 失 事 等 现 实 . 可 让 学 生 展 开 多 方 位 的 想 象 和联 想 , 就事找共性 、 找 原因 、 找依据 , 谈 感想 、 谈 对策 、 谈愿望 , 相信用心思考现实 , 对生活的领悟就会更深 刻 . 写 作 素 材 就会 更 丰 富 , 写 作 能 力 就 会 更 上 一 层 楼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引导 , 学生对生活必将有所积 累 , 可引 导 学 生 养 成 写 日记 、 写读 书 心 得 、 做 卡 片 摘 记 等 积 累 素 材 的好 习惯 , 那么作文时就不会无话 可说 , 无 事 可写 。 相 信 在 丰 富 写 作 素 材 的 同 时 结 合 写 作 技 巧 的 指 导 训 练 ,学 生 的 写 作 水 平 定 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 一
艺汇演 、 主题 演 讲 赛 、 校 园 四季 美 景欣 赏 、 黑板报评 比 、 抄 作 业 现象辩论 赛 、 我 班的调皮蛋 等 。 都是写作 的素材 , 于 是 学 生 就 有 了关 注 的 目标 , 他们在关 注中感受 生活 、 热爱 生活 , 这 样 写
作时就不愁无事可写。 学校文艺汇演时 , 我 曾 要 求 学 生 完 成 作 文《 我 最 喜 爱 的 一 个 表 演 节 目》 , 由于 带 着 任 务 观 赏 , 学生观察很仔 细 , 写 的作 文 细腻具体 . 也突出“ 最喜爱” 的 主题 。 班 中有一位学生很 调皮 , 爱打架 , 有 一次我 让学生 写《 发 生 在 教 室 内 的一 件 事 》 ,他 就 写 了 自己 和 同学 打 架 的 事 情 , 由
■墨
注 重 生 活 积 累 , 丰 富 写 作 素 材
陈 惠 英
( 昆 山市 石 浦 中学 , 江苏 昆 山
摘 要: 基 于初 中生 写 作 时缺 乏 生 活积 累 . 感 到 无 话 可说 、 无从 下 笔 的 实 际 , 作 者从 三 方 面论 述 了让 学 生 走 进 生 活 、 进 行 生 活积 累 、 丰 富 写作 素 材 的 途 径 . 即 通 过课 内外 阅读 认识 生 活 、 通 过校 内课 外活 动 感 受 生 活 、 通过 校 外 家庭 社 会 领 悟 生 活 。 关键词 : 初 中 写作 生 活积 累 写作 素 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