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浙教版科学九(上)针对性习题精练-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全章综合).doc

2018浙教版科学九(上)针对性习题精练-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全章综合).doc
2018浙教版科学九(上)针对性习题精练-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全章综合).doc

第 1章物质及其变化(全章综合)

一、选择题

1 .“一路一带”是跨越时空的伟大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

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高铁高速运行

B、物联网信息交互

C、无人机电池充电

D、手机扫二维码支付

2 .(2018 泰安)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 pH( 2~3 )

B、橙子 pH( 3~4)

C、西红柿pH( 4~ 5)

D、西瓜 pH(5~ 6)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收集氧气

C、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加热液体

4 .(2018 重庆)食醋里通常含有3~ 5%的醋酸( CH 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

3

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 变小

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5 .(2018 广西)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C、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

6 .(2018 青岛)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C、铜用于制作导线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7 .(2018 扬州改编)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

溶液的 pH 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B、 A 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

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8 .(2018 济宁)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A、 H2O、MgO 、H2CO3都属于氧化物

B、 H2 S、 H2SO3、H2SO4都属于酸

C、NaOH、 Ca(OH)2、 Fe(OH)2都属于碱

D、 NaCl、 Na2CO3、 NaHCO3都属于盐

9 .(2018 北京)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A、 CO2

B、 O2

C、 NaCl

D、 NaOH )

10.( 2018 广州)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B、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D、 2mL 氢氧化钾溶液与1mL 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11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 区分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取样品,加入碳酸钠溶液

B 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将 pH 试纸浸入待测液体

C 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反应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D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滴加稀盐酸,直到刚好无气泡产生

12 .( 2018 成都)下图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为SO2

B、 X 只能是硫酸

C、②可能有沉淀生成

D、①②属于复分解反应

13.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方法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

试剂与方法

A B C D 除去 KCl 中的

鉴别 NaOH 和

检验溶液中的

分离 CaCO3和

K2 CO3

NaCl

Fe3+

CaO

加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滴加酚酞试液

滴加 NaOH 溶液

加水溶解、过滤

14.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①证明变

质: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氯化钡,观察现象②确定成分:取少量溶液,加入

足量氯化钙,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③测定纯度:取一定量溶液,加入足

量浓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④除去杂质: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

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 2018 呼和浩特)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溶液可以选择稀盐酸或CaC12溶液(查阅资料得知:

B、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

C、D 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

D、溶液 B 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NaOH 和甲

CaC12溶液显中性)

二、填空题

16.小明为了探究盐酸的性质做了如图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 A 中发生的反应为 ________反应(填反应基本类型)。

(2)试管 B 中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试管 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氯酸钾为无色片状结晶或白色颗粒粉末,味咸而凉,强氧化剂,常温下稳定,在400℃以上则分解放出氧气,常温下氯酸钾的溶解度较小,很容易从溶液中析出。

在工业上可通过如下转化制得:

( 1)根据上述信息,写出一条氯酸钾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

80℃

( 2)反应 I 中的化学方程式:NaCl+3X======NaClO3+3H2↑,则 X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

通电

( 3)反应 II 在常温下就可以发生:NaClO3+KCl=KClO3↓+NaCl,该化学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_________。

18.( 2018 雅安)下图为“胃酸完全抑制剂”的标签。

( 1)“胃酸完全抑制剂”主要成分中属于碱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

( 2)服用“胃酸完全抑制剂”后在胃内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9.二氧化硫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严禁直接排放,工业上常用NaOH 溶液来吸收。

(1)写出 NaOH 溶液吸收 SO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2)图中小球分别表示 NaOH 溶液及吸收 S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其中“● ”表示的微粒是

_______。

20.无土栽培是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由KNO3、 Ca(NO3)2、K2 CO3和 K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 1)由实验 1 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

( 2)由实验 1 和实验 2 可推测原营养液

(填“一定有”或“可能有”) KCl 。

( 3)若测得原营养液中 K +

和 Cl -

的数目之比为 3 ∶2,则原营养液的组成中的溶质是

21.小金通过图示装置验证

CO 能与 NaOH 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

CO 的集气瓶中注入

2

2

过量 20%的 NaOH 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 ( 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

( 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 所得溶液中

除 CaCl 2 外,还存在的溶质有

三、实验探究题

22.( 2018 岳阳)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瓶口有少量白色固体且玻璃瓶塞

打不开,这一情况激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于是展开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瓶口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找资料】( 1)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 SiO 2),试剂瓶身经抛光处理,不易反应,而瓶口和玻璃塞上的磨砂将二氧化硅裸露出来;

( 2)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 2 +2NaOH=Na 2SiO 3 +H 2O ;

( 3)硅酸钠( Na 2 SiO 3)是一种白色固体,有很强的粘合性,可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硅酸钠

溶液能与强酸反应,如: Na 2 SiO 3+2HCl=2NaCl+HSiO 3↓(白色);

硅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Na 2SiO 3+CaCl 2=2NaCl+CaSiO 3↓ (白色)。【作出猜想】白色固体的成分是:

Ⅰ 、硅酸钠;

Ⅱ 、硅酸钠和碳酸钠; Ⅲ 、硅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取一定量白色固体溶于适量水中形成样品溶液,分组进行如下实验并相互评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与评价

同学们认为猜想

不成立;

第 1 组

有气泡冒出且产

写出生成气体的反应化学方程

生白色沉淀

式:

第 1 组同学认为:此步骤还不能一产生白色沉淀

准确判断出原固体的成分。

第 2 组

二大家一致认为:猜想II 成立。

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

( 1)有同学认为,第 2 组实验中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 2)氢氧化钠溶液必项密封保存,且试剂瓶只能用橡胶塞。23.( 2018 齐齐哈尔)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理由是:

:

( 1)A 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C 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将反应后 D、 E 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

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NaCl

猜想二 :NaCl 和 CaCl2

猜想三 :______________

猜想四 :NaCl、 Ca(OH)2和 HCl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 滴加 ___________(填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成立【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24.( 2018 泰州改编)为探究CO 与 NaOH 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

2

验。

【查阅资料】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 NaHCO3溶液的 pH 分别约为和。

【实验探究】

(1)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 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

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 溶液,立即拧紧

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实验二:为检验CO2与 NaOH 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 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 少许,向其中加

入过量的 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 1

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 ______色,证明溶液 X中有 NaOH

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 中滴入酚酞

试液,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实验四:兴趣小组将 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

NaOH 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

液的 pH 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图中, AB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简答题

25.因为缺乏科学知识,有人误把被称为“工业用盐”的亚硝酸钠(化学式为NaNO )当做食盐放进

2 食物,亚硝酸钠对人来说是剧毒的,食用后易造成严重的中毒事件。

( 1)根据亚硝酸钠的化学式,请你确定它有毒的离子是_______(选填“ Na+”或“ NO2-”)。

(2)亚硝酸钠外观与食盐相似且有咸味,容易误食导致中毒,可以通过实验检验食盐样品中是否含有亚硝酸钠。有关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部分资料如下表:

与稀盐酸的

酸碱性热稳定性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现象反应现象

氯化钠中性受热不分解无明显变化生成白色沉淀

320℃以上会分解,

亚硝酸钠弱碱性放出红棕色气体无明显变化

放出刺激性气体

下列检验能支持食盐样品中有亚硝酸钠的证据有_________(可多选)。

A、用 pH 试纸测定食盐样品溶液的酸碱度,pH 大于 7

B、取少量食盐样品加热到320℃以上,有刺激性气体放出

C、取少盆少量食盐样品加水溶解,品尝有咸味

D、取少量食盐样品,向其中加入盐酸,有红棕色气体放出

E、取少量食盐样品加水溶解,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

26.( 2018 ·嘉兴)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小彭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进行研究。

(1)查阅资料得知 :洁厕灵有效成分是 HCl。 HCl 的含量可通过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来测定 ,其它成分均不参与反应。请完成HCl 与 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HCl+NaHCO3=

NaCl+_________+CO ↑ 。

2

(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和__________。

( 3)向一锥形瓶中加入 100 克该品牌的洁厕灵,再逐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 ,测出每次锥形瓶中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加入 NaHCO3溶液的质量 / g 40 40 40 40 4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 / g

试分析计算下列问题 :

①第一次实验时 ,所加NaHCO3溶液中溶质质量是多少克

②该品牌洁厕灵中HCl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7.某同学向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溶液中加入碳酸钙样品(含有杂质,且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记录反应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数据,最后得到下列图像。

(1)甲图中 a 点的 pH 值为 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 3)在丙图上画出溶液质量与样品质量的关系图并标出数据。

第 1章物质及其变化(全章综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B C C

C

A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D

C

B

二、填空题

16.( 1)置换 ( 2)红棕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 3) Ca(OH)2 +2HCl=CaCl +2H 2O

17 .( 1)白色颗粒(常温下溶解度较小、无色片状结晶、味咸而凉)(

2) H O (3)复分解反应

2

18 .( 1) Mg(OH) 2

( 2) Mg(OH) 2+2HCl=MgCl 2+2H 2O 、 CaCO 3+2HCl=CaCl+H 2O+CO 2 ↑

19

232

+

.( 1) 2NaOH+SO=Na SO +H O

( 2)Na

20 .( 1) K CO (2)一定有

( 3) KCl 、 KNO

和 Ca ( NO )

2

2

3

3

3 21 .( 1)氯化钙溶液通过导管流入左边集气瓶中,并且集气瓶原有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 2) NaCl 、 NaOH 三、实验探究题 22. Ⅰ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酚酞溶液不变色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影响氢氧化钠的检验。 23 .( 1)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2) Fe O +6HCl=2FeCl+3H O ( 3) NaCl 和 Na CO

2 3

3

2

2 3

( 4)无沉淀产生

( 5) 稀盐酸 (或稀硫酸 )

( 6)产生气泡

( 7)氢离子(或 H +

24 .( 1)瓶子变瘪,且比装水的更瘪

( 2) BaCl 2+Na 2CO 3=BaCO 3↓ +2NaCl ( 3)红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

( 4) 2NaOH+CO 2=Na 2CO 3 +H 2O 四、简答题

25 2 -

( 2) ABD .( 1) NO

26 .( 1) H 2O

( 2)量筒、玻璃棒 ( 3)① CO 2 的质量 : 100 克+40 克克 =克

解 :设第一次反应中 ,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x

HCl+NaHCO 3= NaCl+H 2O+CO 2↑

84 44 x

84 44

x =

克 x = 克

答 :第一次反应中 ,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克。

② %

27.( 1) 7

( 2) 75%

( 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