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兽医学习资料--兽医病理学的试题
兽医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兽医病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兽医病理学的研究范畴?A. 动物疾病的发生机制B. 动物疾病的临床诊断C. 动物疾病的病理变化D. 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答案:B2. 病理学中的“炎症”是指:A. 机体对损伤因子的防御反应B. 机体对损伤因子的免疫反应C. 机体对损伤因子的过敏反应D. 机体对损伤因子的应激反应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细胞死亡的形式?A. 坏死B. 凋亡C. 再生D. 自噬答案:C4. 病理学中的“肿瘤”是指:A. 机体组织细胞的异常增生B. 机体组织细胞的异常分化C. 机体组织细胞的异常凋亡D. 机体组织细胞的异常代谢答案:A5. 以下哪项是动物感染性疾病的病理特征?A. 局部组织坏死B. 局部组织炎症C. 局部组织纤维化D. 全身性器官衰竭答案:B6. 兽医病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病理性钙化的原因?A. 营养不良B. 慢性炎症C. 代谢紊乱D. 遗传因素答案:D7. 以下哪项是动物肿瘤的病理学特征?A. 细胞异型性B. 细胞核增大C. 细胞核分裂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动物肿瘤的生物学行为?A. 局部侵袭B. 远处转移C. 自我限制D. 快速生长答案:C9. 以下哪项是动物肿瘤的诊断方法?A. 临床检查B. 影像学检查C. 病理学检查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动物肿瘤的治疗方法?A. 手术切除B. 化疗C. 放疗D. 营养治疗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些是兽医病理学的研究方法?A. 尸体解剖B. 组织切片C. 细胞培养D. 动物实验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动物疾病的病理变化类型?A. 组织损伤B. 组织修复C. 组织再生D. 组织纤维化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引起动物病理性钙化的因素?A. 营养不良B. 慢性炎症C. 代谢紊乱D. 遗传因素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动物肿瘤的病理学特征?A. 细胞异型性B. 细胞核增大C. 细胞核分裂D. 细胞凋亡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动物肿瘤的生物学行为?A. 局部侵袭B. 远处转移C. 自我限制D. 快速生长答案:ABD6. 以下哪些是动物肿瘤的诊断方法?A. 临床检查B. 影像学检查C. 病理学检查D. 实验室检查答案:ABCD7. 以下哪些是动物肿瘤的治疗方法?A. 手术切除B. 化疗C. 放疗D. 营养治疗答案:ABC8. 以下哪些是动物感染性疾病的病理特征?A. 局部组织坏死B. 局部组织炎症C. 局部组织纤维化D. 全身性器官衰竭答案:ABC9. 以下哪些是动物疾病的预防措施?A. 免疫接种B. 环境卫生C. 定期体检D. 药物治疗答案:ABC10. 以下哪些是动物疾病的治疗原则?A. 早期诊断B. 早期治疗C. 综合治疗D. 个体化治疗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兽医病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兽医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兽医病理学试题及答案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学科,对于兽医学而言,病理学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你提供一套兽医病理学的试题及答案,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于实践中。
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属于细胞冷冻病理学检查的优点?A. 适用于活检组织B. 操作简单,结果快速C. 病变区域维持完整D. 操作过程无需借助显微镜答案:C2. 以下哪项属于病理标本采集的原则?A. 采集器械无需消毒B. 采集前重点检查标本完整性C. 采集过程中不需要记录相关信息D. 采集病理标本仅需遵循一种方法答案:B3. 下面哪项描述中,属于病理鉴定中异常细胞形态变异的表现?A. 胞浆内有嗜酸性颗粒B. 胞浆内有多边形嗜酸性物质团C. 胞浆内有黑色素颗粒D. 胞浆内有异物团块答案:B4. 病理标本的加工处理中,以下哪项不属于石蜡包埋的步骤?A. 石蜡渗透B. 石蜡浸渍C. 石蜡固化D. 石蜡磨制答案:D5. 组织学染色中,以下哪种染色适用于免疫组化检测?A. Giemsa染色B. 碘化银染色C. 真菌染色D. 免疫组化染色答案:D二、问答题1. 请描述组织学与病理学的区别与联系。
答:组织学是研究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的学科,主要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和分析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特点和组织胚胎学发育等方面;而病理学则是研究疾病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学科,主要通过对异常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研究,揭示疾病的本质、病理改变的特点以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可以说,组织学是病理学的基础,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2. 简述组织学染色的原理及常用染色方法。
答:组织学染色是指通过染色剂对组织中的特定结构、分子或细胞进行显色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染色剂与组织中的目标物质发生特异性反应,产生着色反应。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 希尔斯染色法:通过甲苯胺蓝和伊红两个染色剂的连续染色,使细胞核染成蓝色,胞质染成红色,常用于一般组织学研究。
- Giemsa染色法:适用于染色内含肌红蛋白的细胞,可观察红细胞、粒细胞和染色体等结构。
兽医病理学试题

兽医病理学试题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病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B.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C.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D. 疾病的流行病学与预后评估答案:A、B、C、D2. 下列哪种细胞器在细胞的有机质分解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A. 内质网B. 核小体C. 线粒体D. 基因答案:C3.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下列哪个器官最容易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侵袭?A. 肺B. 肝脏C. 心脏D. 肾脏答案:A4. 下列哪种细胞黏附分子负责细胞间的黏附作用?A. 法氏粒B. 整合素C. 胞外基质D. 锚定蛋白答案:B5. 小鼠皮肤发生了损伤,出现了较大范围的红斑、水肿和疼痛,下列哪种炎症因子与此病变有关?A. 白细胞介素-1(IL-1)B. 白细胞介素-6(IL-6)C. 白细胞介素-8(IL-8)D. 白细胞介素-10(IL-10)答案:A二、问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简要描述一下急性炎症的病理过程。
答案:急性炎症的病理过程主要包括血管反应、渗出和炎症细胞浸润三个阶段。
在炎症的早期,受到损伤的组织细胞会释放出炎症介质,导致血管扩张、血流减慢和血管通透性增加。
这会引起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使得血浆成分、水分和白细胞等物质渗透至组织间隙,形成渗出液。
随后,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会逐渐从血液中聚集到炎症部位,完成炎症细胞浸润的过程。
2. 请简要描述细胞凋亡的特点和机制。
答案:细胞凋亡是一种有序的、主动的细胞自杀程序。
其特点包括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解体、DNA断裂和细胞碎片的清理等。
细胞凋亡主要通过内源性或外源性信号诱导,激活凋亡途径中的一系列蛋白酶,如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等,从而引发细胞凋亡的执行阶段。
细胞凋亡的机制主要有线粒体途径、内质网应激途径和细胞死亡受体途径等。
3. 请简要介绍肿瘤的基本概念及其发生机制。
兽医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兽医病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病理学研究的范畴?A. 疾病的病因B. 疾病的发病机制C. 疾病的治疗D. 疾病的临床表现2. 病理学中“炎症”是指:A. 组织损伤和修复的过程B. 细胞的增殖C. 细胞的凋亡D. 细胞的分化3. 以下哪种细胞不是炎症反应中常见的细胞?A. 淋巴细胞B. 巨噬细胞C. 红细胞D. 中性粒细胞二、填空题1. 病理学是研究______和______的科学。
2. 病理学中的“坏死”是指______。
3. 在病理学中,“肿瘤”是指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病理学在兽医实践中的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某农场的一群牛出现了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皮肤苍白等症状。
经过初步检查,兽医怀疑是某种营养缺乏症。
请根据这些症状,分析可能的病理变化,并给出你的诊断建议。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2. 答案:A3. 答案:C二、填空题1. 答案:疾病的原因、机制和过程。
2. 答案:局部或全身性细胞死亡。
3. 答案: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块。
三、简答题病理学在兽医实践中的重要性体现在:- 帮助理解疾病的本质和发生机制,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通过病理变化的观察,可以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分类。
- 为兽医临床提供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依据。
- 促进对新疾病和疾病新机制的研究,推动兽医医学的发展。
四、案例分析可能的病理变化包括:- 贫血:由于营养缺乏,特别是铁、维生素B12或叶酸的缺乏,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出现皮肤苍白。
- 营养不良: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可能是由于营养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障碍。
- 肝脏功能异常:肝脏是营养代谢的重要器官,其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
诊断建议:- 进行血液学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以评估贫血的程度。
- 进行营养水平的评估,包括血清铁、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的测定。
- 对饲料成分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营养缺乏。
- 考虑进行肝脏功能测试,以评估肝脏健康状况。
兽医病理解剖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兽医病理解剖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7题,每题1分,共57分)1.右心衰竭可导致A、肺出血性梗死B、脾贫血性梗死C、槟榔肝D、坏死性肝硬化E、肺淤血正确答案:C2.下列哪个器官易发生出血性梗死?A、心B、脑C、肾D、肺正确答案:D3.临床上,判断肿瘤组织来源和病理组织学诊断的依据是A、肿瘤的间质B、肿瘤的实质C、肿瘤内血管D、肿瘤内组织排列正确答案:B4.急性卡他性肠炎如果伴随有化脓菌感染,其渗出物主要为A、纤维素性B、浆液性C、化脓性D、黏液性正确答案:C5.下述因素哪种与血栓形成无关?A、血小板数量增多B、血液性质发生改变C、血流缓慢D、血管内膜损伤E、癌细胞崩解产物正确答案:E6.肿瘤的形状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肿瘤的发生部位B、肿瘤的组织来源C、肿瘤的性质D、以上均是正确答案:D7.在HE染色切片上见到肺泡腔内有粉红色液体成分课诊断为A、肺出血B、肺结核C、肺气肿D、肺水肿E、肺羊水吸入正确答案:D8.机体内物质代谢发生障碍,在细胞内出现微细蛋白颗粒的是A、颗粒变性B、水泡变性C、脂肪变性D、玻璃样变性E、淀粉样变性正确答案:A9.引起虎斑心的病变,属于下列哪一项?A、细胞水肿B、玻璃样变性C、坏死D、脂肪变性E、颗粒变性正确答案:D10.大量细菌毒素入血,导致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及全身中毒症状的现象称为()A、毒血症B、菌血症C、脓毒败血症D、败血症E、白血病11.尸体剖检后,病理诊断结果为:器官病理学诊断,是指()A、看不出什么病,但可以指出各个器官的病变、性质B、剖检后没有结果C、根据剖检的结果可以推断出什么病D、得不出器官病理学的诊断结果,但可以看出一般的病变正确答案:A12.下列哪项不符合脓肿的病理变化()A、周围可有肉芽组织增生B、病灶中可见细菌菌落C、有脓液形成D、中心部分常发生凝固性坏死E、病灶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正确答案:D13.脓细胞是指()A、脓液中的各种化脓菌B、中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吞噬了病原体的炎细胞E、脓液中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正确答案:E14.肉芽组织中缺少A、成纤维细胞B、内皮细胞C、神经细胞D、肌纤维母细胞E、炎性细胞正确答案:C15.瘀血器官的颜色呈现A、褐色B、暗红C、黑红D、灰黄E、鲜红16.1972年,日本某地利用汉普夏和杜洛克与本地猪进行杂交,在其后代中出现了大量的黑色素瘤病例,从病因学的角度来说,其发生原因可归于下列哪种?A、品种B、性别C、免疫力D、年龄正确答案:A17.下列哪一种变化属于坏死的病理改变A、细胞体积肿大,胞浆内有红染颗粒B、细胞体积缩小,胞浆内有脂褐素颗粒C、细胞核膜破裂,染色质崩解为小碎片D、细胞核增大,细胞核的DNA含量增加E、细胞体积正常或稍大,出现双核正确答案:C18.李氏杆菌引起的脑膜脑炎中渗出的主要炎性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C、多核巨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正确答案:B19.下列哪项疾病常会并发肺肉变()A、间质性肺炎B、肺脓肿C、干酪样肺炎D、小叶性肺炎E、猪喘气病正确答案:E20.间变性肿瘤的组织来源为A、上皮组织B、神经组织C、间叶组织D、难以确定正确答案:D21.肿瘤分化程度越高,则意味着A、转移越早B、预后越差C、恶性程度越高D、恶性程度越低正确答案:D22.家兔,出现神经症状,血液学检查见单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剖检见肝脏表面有坏死灶,脑内有细小化脓灶,脑组织切片检查见血管套现象,形成血管套的主要炎性细胞是()A、单核细胞B、中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浆细胞E、淋巴细胞正确答案:A23.下列哪一种不是渗出性炎症()A、肾小球性肾炎B、脓肿C、乙型脑炎D、卡他性炎症E、流行性脑膜炎正确答案:A24.电镜下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是A、细胞皱缩B、染色质边集C、核碎裂D、凋亡小体的形成E、胞浆致密正确答案:D25.萎缩的基本病理变化是A、细胞体积缩小和数目减少B、细胞体积缩小和数目增加C、细胞体积增大和数目减少D、细胞体积减少和数目增大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26.下列细胞中,细胞的再生能力最弱的是A、肾小管上皮细胞B、神经细胞C、肝细胞D、心肌细胞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7.血液流出体外称为A、血肿B、紫癜C、咯血D、积血E、外出血正确答案:E28.下列哪种肿瘤的恶性型不能归为肉瘤?A、脂肪瘤B、软骨瘤C、乳头状瘤D、血管瘤E、纤维瘤正确答案:C29.慢性炎症组织中最常见的炎细胞是()A、淋巴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中性粒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肥大细胞正确答案:A30.心肌梗死常由……引起A、空气栓塞B、羊水栓塞C、血栓栓塞D、脂肪栓塞正确答案:C31.一期愈合应具备的条件是A、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有感染B、组织缺损少、创缘不整齐、有感染C、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D、创缘整齐、无感染、组织缺损大E、创缘整齐、组织缺损大、有感染正确答案:C32.下列术语不可用于脏器病变大小、容积等描述的是()A、厘米B、减少C、针尖大小D、黄豆大E、克正确答案:B33.再生能力强,经常更新的细胞是A、肝细胞B、造血细胞C、成纤维细胞D、心肌细胞E、平滑肌细胞正确答案:B34.属于肉芽肿性炎的疾病是()A、肺结核B、慢性支气管炎C、肺气肿D、小叶性肺炎E、大叶性肺炎正确答案:A35.组织内局限性大出血后被肉芽组织取代的现象称为A、坏死机化B、瘢痕形成C、血栓再通D、血肿机化E、血栓机化正确答案:D36.在病毒性脑炎时渗出的炎性细胞主要是()A、嗜碱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中性粒细胞正确答案:B37.炎症时炎细胞渗出的主要因素是()A、炎症介质的作用B、血管内压过高C、血管壁严重受损使白细胞漏出D、血管壁通透性增高E、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正确答案:A38.一奶牛长期患病,临床表现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和贫血等。
《兽医病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兽医病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题,共40分)1、心衰细胞见于()A、左心衰竭时肺泡腔内B、右心衰竭时肺泡腔内C、水肿时肺泡腔内D、肝淤血时肝脏内2、循环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引起的出血是()A、破裂性出血B、漏出性出血C、体腔出血D、渗出性出血3、右心衰竭可导致()A、肝细胞透明变性B、槟榔肝C、肝出血性梗死D、肝贫血性梗死4、槟榔肝的形成是由于()A、肝小叶间静脉淤血和结缔组织增生B、肝脏出血和肝细胞坏死C、肝细胞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D、中央静脉及肝窦淤血和肝细胞脂肪变性5、导致槟榔肝形成的原因是()A、右心衰竭B、门静脉栓塞C、左心衰竭D、局部压迫6、根据定义,组织间隙或体腔内过量的体液潴留称为()A、渗出B、漏出C、水肿D、胸腔积液7、在HE染色切片上见到肺泡腔内有粉红色液体成分,可诊断为()A、肺出血B、肺气肿C、肺结核D、肺水肿8、槟榔肝的特点不包括()A、肝细胞脂肪变性B、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充血C、胆小管增生D、肉眼观察切面呈红黄相间的花纹状9、血液从心腔或血管内流出体外称为()A、出血B、血肿C、外出血D、积血10、血液从心腔或血管内流出到组织间隙,并在局部形成肿块称为()A、出血B、血肿C、外出血D、积血11、凝固性坏死好发于下列器官,除外()A、心B、肝C、脾D、肾E、脑12、干酪样坏死的本质是()A、纤维蛋白样坏死B、脂肪坏死C、液化性坏死D、彻底的凝固性坏死13、病理组织学上,判断细胞坏死的重要依据是___的变化。
()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质D、间质14、干酪样坏死的本质是()A、液化性坏死B、彻底的凝固性死C、脂肪坏死D、干性坏疽15、在细菌感染的炎症病变中,最常见的炎性细胞是()A、淋巴细胞B、浆细胞C、中性粒细胞D、噬酸性粒细胞16、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最常见于()A、急性炎症B、慢性炎症C、化脓性炎症D、亚急性炎症17、结核性肉芽肿中,上皮样细胞和朗罕氏巨细胞来源于()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浆细胞D、巨噬细胞18、猪佝偻病的特征是长骨弯曲、骨端膨大、肋软骨交界处形成()A、骨折B、佝偻串珠C、致密钙化横线D、双关节19、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镜下变化特征是()A、肾小球纤维化及透明变性,间质结缔细胞增生。
兽医病理学复习确定版答案

《兽医病理学》复习参考题一、名词解释1.兽医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形态(眼观、镜检)、机能和代谢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结局的科学。
2.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与致病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在这个斗争过程中,动物的生产力下降、适应能力降低。
3.变性——是机体发生物质代谢障碍时的形态学表现,在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一些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数量增多、部位改变。
4.脂肪变性——指在变性的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肪小滴。
5.玻璃样变性——在某些慢性病理过程中,在间质或细胞内出现均匀一致的、半透明的、无结构的蛋白质样红染物质,这种现象称为玻璃样变6.淀粉样变性——指淀粉样物质沉着于某些组织器官的网状纤维、血管壁和组织间的病理过程。
7.坏死——指活的机体内局部组织细胞或器官的病理性死亡。
8.干酪样坏死——死组织变成松软易碎、灰白色或灰黄色、似干酪或豆腐渣样物质。
如乳房结核、肺结核。
9.坏疽——坏死组织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继发不同程度的腐败杆菌的感染,外观为灰褐色或黑色色彩的坏死灶,称为坏疽(gangrene)。
10.充血——是指由于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动脉血含量增多的现象,简称充血(hyperemia)。
又称主动性充血(active hyperemia)。
11.淤血——当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内静脉血含量增多的现象称静脉性充血(venous hyperemia),简称淤血(congestion)。
12.发绀——可视粘膜呈蓝紫色的现象。
13.槟榔肝(豆蔻肝)——肝脏发生脂肪变性时,同时伴发淤血,这样肝脏切面形成暗红色的淤血区与黄褐色的脂变区相交错,好似槟榔或豆蔻样的花纹,故称“槟榔肝 (豆蔻肝)”。
14.虎斑心——心肌脂变时,有时在左心室乳头肌处心内膜下,出现整齐排列的黄色条纹,与未发生变性的红色心肌相间,形成虎斑样的花纹,故称“虎斑心”。
兽医病理学试题(一)

兽医病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 坏死:指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2. 炎症:机体对损伤因子所产生的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3. 肉芽肿:由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增生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4. 凋亡:细胞在特定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程序结束其生命的主动死亡过程。
5. 栓塞: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出现于循环血液中,并随血液流动,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6. 萎缩: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7.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8. 肿瘤: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
9. 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持续存在并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
10. 肉芽组织: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异物等的过程,称为肉芽组织长入。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坏死是细胞损伤的一种可逆性改变。
(×)2. 炎症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3. 肉芽肿都是有害的,需要手术切除。
(×)4. 细胞凋亡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5. 栓塞一定会导致组织或器官的功能障碍。
(×)6. 萎缩的细胞或组织无法恢复其原有功能。
(×)7. 化生是一种可逆的细胞变化过程。
(×)8. 所有的肿瘤都是恶性的。
(×)9. 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
(√)10. 肉芽组织长入是伤口愈合的重要过程。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坏死的特征?A. 细胞膜破裂B. 细胞核碎裂C. 细胞器肿胀D. 细胞代谢增强2. 兽医病理学中的“炎症”是指:A. 组织损伤B. 组织对损伤的反应C. 组织再生D. 组织老化3. 下列哪种疾病在兽医病理学中属于肉芽肿性疾病?B. 癌症C. 结核病D. 营养不良4. 兽医病理学中的“凋亡”与“坏死”的主要区别是:A. 细胞是否肿胀B. 细胞是否破裂C. 细胞死亡是否可逆D. 细胞是否代谢增强5. 下列哪项不是兽医病理学中的防御反应?A. 炎症B. 发热C. 坏死D. 纤维化6. 兽医病理学中的“栓塞”最常见于哪种血管?A. 动脉B. 静脉C. 毛细血管D. 淋巴管7. 下列哪项不是兽医病理学对疾病的研究内容?A. 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B. 疾病的发展过程和转归C. 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D.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8. 下列哪种细胞变化属于兽医病理学中的适应性反应?A. 坏死B. 凋亡C. 萎缩D. 化生9. 兽医病理学中的“肿瘤”根据其性质可分为:A. 良性和恶性B. 单发和多发C. 原发和继发D. 上皮和间叶来源10. 下列哪项不是兽医病理学中的常见病理过程?A. 充血B. 出血D. 再生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 简述兽医病理学在动物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兽医病理学全真模拟题《兽医病理学》(分值:20%)1.病理学的主要任务不包括A.胚胎形成B.病理变化C.病因学D.发病学E.临床转归2.家畜、家禽等动物疾病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A.机械性因素B.物理性因素C.化学性因素D.生物性因素E.营养因素3.胞浆内脂肪滴增多是A.颗粒变性B.水泡变性C.脂肪变性D.脂肪浸润E.透明滴状变4.发生于深在的开放性创伤(如阉割、战伤等)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时,易出现A.干性坏疽B.湿性坏疽C.气性坏疽D.干酪样坏死E.液化性坏死5.体内嘌呤代谢障碍,血液中尿酸增高,并伴有尿酸盐(钠)结晶沉着在体内一些器官组织而引起的疾病是A.钙化B.结石形成C.黄疸D.糖原沉积E.痛风6.下列不能发生钙化的是A.血栓B.坏死灶C.息肉D.异物E.死亡的寄生虫7.左心衰竭和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时,发生淤血的器官主要是A.心B.肝C.脾D.肺E.肾8.在皮肤、黏膜、浆膜,以及肝、肾等器官表面出现针尖大至高梁米粒大散在或弥漫性分布的病变是A.血肿B.瘀点C.瘀斑D.出血性浸润E.出血性素质9.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某些有形成分析出而形成固体物质称为A.血栓B.死后血凝块C.动脉石D.静脉石E.脂肪性栓子10.血栓形成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是A.心血管内膜损伤B.血流缓慢C.血流加快D.血液凝固性增高E.血液凝固性降低11.下列病灶不能被机化的是A.血栓B.坏死灶C.息肉D.异物E.纤维素性渗出物12.在微循环小静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形成的,主要由纤维蛋白凝集而成的血栓是A.白色血栓B.混合血栓C.红色血栓D.微血栓E.组织性栓子13.后肢发生骨折,骨髓腔中的脂肪滴进入血液所形成的脂肪性栓子,栓塞的部位主要是A.心B.肝C.脾D.肺E.肾14.最容易发生红色梗死的器官是A.心B.肝C.脑D.肺E.肾15.休克过程中,受影响最早的器官是A.心B.肝C.脑D.肺E.肾16.关于萎缩,正确的选项是A.凡是比正常小的器官都是萎缩B.营养缺乏或血液供应断绝均可引起C.萎缩的细胞不会消失D.实质细胞体积变小,但数量不减少E.间质不减少,有事反而增生17.鸡发生马立克氏病后期出现的肢体肌肉的萎缩属于A.压迫性萎缩B.神经性萎缩C.废用性萎缩D.缺血性萎缩E.内分泌性萎缩18。
再生能力较弱的组织或器官是A.表皮B.黏膜C。
肝细胞D.纤维组织E.软骨组织19.下列哪项不符合二期愈合的特点A.组织缺损大B.创缘不齐C.愈合时间长D。
留下微痕E.伤口感染20。
动物组织结构比较疏松的部位,一如眼硷、面部、腹部皮下、公畜阴囊等处水肿特别明显,这有可能是A.心性水肿B.肝性水刖C.肾性水肿D.恶病质性水肿E.中毒性水肿21.体内固定酸增多或碱性物质丧失过多而引起的以血浆N aHCO3发性减少为特征的病理过程称为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22.家畜(特别是猪)大量食入堆放太久的甜菜,饲喂lh左右后就开始出现症状,患畜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倒地挣扎,可视黏膜发暗,末梢血液呈酱油色,临床诊断为A.CO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氰化物中毒D.B族维生素缺乏E.上呼吸道阻塞23.氰化物中毒,血液颜色呈A.鲜红色B.暗红色C.樱桃红D.酱油色E.煤焦油状24.急性马传染性贫血、犬瘟热、猪瘟、猪丹毒、流行性感冒、大叶性肺炎等临床上表现的热型为A.稽留热B.弛张热C.间隙热D.回归热E.波状热25.应激反应时,物质代谢的变化将不会表现出A.代谢率增高B.血糖增高C.血糖降低D.脂肪酸增加E.负氮平恒26.急性炎症的早期的化脓性炎灶中,主要的炎性细胞是A.嗜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巨噬细胞E.淋巴细胞27.吞噬能力最强的炎性细胞是A.嗜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
嗜碱性粒细胞D.巨噬细胞E.淋巴细胞28.能引起特异性增生性炎的病原菌的是A.葡萄球菌B.大肠杆菌C.链球菌D.结核杆菌E.炭疽杆菌29.病畜的循环血液内出现病原菌的现象是A.败血症B.菌血症C.病毒血症D.虫血症E.毒血症30.猪瘟、猪副伤寒和鸡瘟等时的肠黏膜表面出现的不容易剥离的假膜是A.浆液性炎B.纤维素性性炎C.化脓性炎D.出血性炎E.坏疽性炎31.皮下和肌间等处的疏松结缔组织所发生的一种弥漫性化脓性炎症称为A.脓性卡他B.脓肿C.积脓D.蓄脓E.蜂窝织炎32.牛全身淋巴结显著肿大,各组织器官(心肌、肺脏、肾脏、脾脏、肠管壁等,有些病例还在腹膜、乳房、眼球、胰脏、膀脱、脑等组织)均可见灰白色有油脂样光泽的肿瘤结节,肿瘤界线不明显,肿瘤细胞主要为形态不一的淋巴细胞,可初步诊断为A.肺癌B.肠癌C.胰癌D.膀胱癌E.淋巴细胞白血病33.下列不符合良性肿瘤特征的是A.浸润性生长B.生长缓慢C.细胞分化程度高D.异型性小E。
核分裂象极少34.手术时附在外科刀上的癌细胞,误植在其他部位。
这种转移方式是A.血道转移B.淋巴道转移C.系统移植D.接种性转移E.接触性转移35.患病动物表现为咳嗽、体温升高、呈弛张热型,肺部听诊有锣音,叩诊呈灶状或片状浊音,可初步诊断为A.气管炎B.小叶性肺炎C.大叶性肺炎D.间质性肺炎E.肺36.患病动物表现为高热稽留、铁锈色鼻液、肺部广泛浊音区和定型经过为临床特征,可初步诊断为A.气管炎B.小叶性肺炎C.大叶性肺炎D.间质性肺炎E.肺37.肝脏被膜增厚,体积缩小,质地变硬,表面粗糙,常可见凹凸不平的颗粒状或结节状,这种病理变化是A.肝淤血B.肝颗粒变性C.脂肪肝D.肝硬化E肝癌.38。
病变多为局灶状,呈灰黄色或灰白色斑块或条纹,散布于黄红色心肌上,似虎皮的斑纹,称为虎斑心。
这种病变是A.实质性心肌炎B.间质性心肌炎C.化脓性心肌炎D。
心肌脂肪浸润E.心肌梗死39.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血栓的主要原因是A.血液凝固性增高B.血流漩涡状C.血流缓慢D.血管内膜损伤E.血脂过高40.急性肾小球肾炎眼观表现为A.大红肾B.大白肾C。
白斑肾D.皱缩肾E.肾脓肿41.对牛进行尸检时,应采取的姿势是A.仰卧式B.腹卧式C.左侧卧D.右侧卧E.倒挂执业兽医辅导资料兽医病理学 20%2010-07-05 11:09:55 来源: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网浏览:335次病理学第一单元动物病理学概论一、疾病的概念疾病是在一定条件下致病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
在疾病过程中机体表现出各种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以及各种相应的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
动物疾病包括以下基本特征:1、疾病是在正常生命活动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新过程,与健康有质的区别;2、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3、任何疾病都是完整统一机体的反应,呈现一定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这是疾病时产生各种症状和体征的内在基础。
4、任何疾病都包括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与转化。
5、疾病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变化和一定的因果转化关系。
6、疾病时不仅动物的生命活动能力减弱,而且其生产性能、特别是经济价值降低,这是动物疾病的重要特征。
二、疾病的经过具有一定的阶段性,通常分为潜伏期(隐蔽期)、前驱期、临床经过期(症状明显期)、转归期(终结期)四个基本阶段。
三、疾病的转归是指疾病过程的发展趋向和结局。
疾病的转归一般可分为完全康复(痊愈)、不完全康复和死亡三种形式。
四、引起疾病的原因大致分为外因和内因两大类。
疾病发生的外因包括:生物性因素(包括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包括温度、光能、放射能、电流、机械性因素、大气压、噪音等)、营养性因素。
疾病发生的内因包括:防御功能及免疫功能降低、机体反应性改变、遗传因素、特异性免疫反应第二单元组织与细胞损伤一、变性变性是指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数量显著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一般而言,变性是可复性改变。
变性可分为两大类:即细胞变性(常见的有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及玻璃样变性等)和细胞间质的变性(有黏液样变性、玻璃样变性、淀粉样变性及纤维素样变性等)。
1、细胞肿胀是指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增大,胞浆内出现微细颗粒或大小不等的水泡。
细胞肿胀好发于心、肝、肾等实质器官的实质细胞,也可见于皮肤和黏膜的被覆上皮细胞。
2、细胞肿胀的病理变化:发生细胞肿胀的器官眼观体积增大,边缘变钝,被膜紧张,色泽变淡,混浊无光泽,质地脆软,切面隆起,切缘外翻。
根据显微镜下病变特点不同,细胞肿胀可分为颗粒变性(其特征是变性细胞的体积肿大,胞浆内出现微细的淡红色颗粒)和空泡变性(也称为水泡变性、气球样变,其特征是变性细胞的胞浆内、胞核内出现大小不一的空泡,使细胞呈蜂窝状或网状。
)。
3、脂肪变性是细胞内脂肪代谢障碍时的形态表现。
其特点是细胞浆内出现了正常情况下在光镜下看不见的脂肪滴,或胞浆内脂肪滴增多。
此种变性多发生于心、肝、肾。
4、轻度脂变时仅见器官色彩稍显黄色。
重度脂变时,器官体积肿大,边缘钝圆,表面光滑,质地松软易碎,切面微隆突,呈黄褐色或土黄色,组织结构模糊,触之有油腻感。
5、鸡脂肪肝综合征时,则肝切面由暗红色的淤血部分和黄褐色的脂肪变性部分相互交织,形成红、黄相间的类似槟榔或肉豆蔻切面的花纹色彩,称之为槟榔肝。
6、心肌发生脂肪变性时,透过心内膜可见到乳头肌及肉柱的静脉血管周围有灰黄色的条纹或斑点分布在色彩正常的心肌之间,呈红、黄相间的虎皮状斑纹,称之“虎斑心”。
如动物患恶性口蹄疫时。
7、脂肪浸润主要发生于心脏、胰腺、骨骼肌等组织内。
8、玻璃样变性可分为细胞内玻璃样变性、血管壁玻璃样变性、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三种类型。
9、纤维素样变性又称纤维蛋白样变性,是发生于间质纤维及小血管壁的一种病理变化。
其病变特点是变性部位的组织结构逐渐消失,变为一堆境界不甚清晰的颗粒状、小条或团块状无结构的物质,呈强嗜酸性红染,类似纤维素(纤维蛋白)。
其实为组织坏死的一种表现。
因而也称为纤维素样坏死或纤维蛋白样坏死。
10、淀粉样变性也称为淀粉样变或淀粉样物质沉积症。
是指在某些组织的网状纤维、血管壁或间质内出现淀粉样物质沉着的病变。
多发生于肝、脾、肾和淋巴结等器官。
二、坏死是指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病理性死亡。
坏死组织、细胞的物质代谢停止,功能丧失,出现一系列形态学改变,是一种不可逆的病理变化。
1、引起坏死的常见原因有缺氧、生物性因素、免疫反应、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神经营养因素。
2、根据坏死组织的病变特点和机制,坏死组织的形态可分为凝固性坏死(干性坏死)、液化性坏死(湿性坏死)和坏疽三种类型。
3、坏死组织由于水分减少和蛋白质凝固而变成灰白或黄白、干燥无光泽的凝固状,故称为凝固性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