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练习及答案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及答案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及答案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第2课《安塞腰鼓》同步训练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归省xǐng不惮dàn撺掇chuān蕴藻yùnB.恬静tián晦暗huì冗杂rǒng戛然jiáC.羯鼓jié铮铮zhēn花坞wū 霍然huòD.谐谑xuè粗犷kuàng作孽niè屈从qū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真情实意左右逢圆含蓄委婉俯拾即是B.如泣如诉五体头地时过境迁水银泻地C.高谈阔论鸦雀无声抑扬顿挫百变不穷D.屏气凝神奇伟磅薄童趣盎然铿锵激越3.下列加点的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叹为观止(极点) 戛然而止(中止) 歌喉遽发(急速,骤然)B.周匝数遍(环绕) 余音绕梁(环绕) 三日不绝(连续)C.俯拾即是(拣) 雍容博大(文雅大方) 时过境迁(容易)D.人弦俱寂(寂寞) 有戚戚焉(心动的样子) 秀而不媚(妖媚)4.选择恰当的词填空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_____(a.愉快b.轻松c.放下)了,身体也似乎_____(a.膨胀b.伸展c.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②我们已经_____(a.点b.撑c.摇)开船,在桥石上一_____(a.敲b.磕c.撑),_____(a.往b.倒c.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③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_____(a.跳跃b.踊跃c.跳起)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④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_____(a.隐约b.模糊c.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_____(a.笼b.遮c.罩) 着了。

⑤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_____(a.火热b.燥热c.热烈)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_____(a.倾洒b.闪烁c.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_____(a.兴奋b.亢奋c.振奋)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习题(含答案解析)

安塞腰鼓1.基础考点链接标点符号:冒号【技法点睛】(1)用在总括性的句子后面,表示后面的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句子引起后面的句子。

(2)用在提示词(如“想、证明、宣布、指出、决定、透露、发现、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后面,引出具体内容。

(3)用在总括性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

(4)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中。

如果只管一部分,就应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5)表领起的插入语后面不能用冒号。

如,考文科各系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中文系已达1 230人,历史系已达986人。

(6)“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话之前,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用逗号;放在引用话后面,用句号。

(7)冒号不能和表提示性的词语(如“即”“就是”……)同时使用。

【习题链接】见本课第5题。

2.阅读考点链接修辞手法:排比排比,是一种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三个或三个以上)并排成串地排列的修辞手法。

【典型例题】“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参考答案】排比。

写出了鼓点的排山倒海之势,读来极具节奏感,气势昂扬,有极强的表达效果。

【技法点睛】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朗朗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习题链接】见本课第7题。

【课前预习】1.汉字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亢.奋(kàng)冗.杂(rǒng)闭塞.(sè)羁.绊(jī)tóng(瞳)仁束fù(缚) miǎo(渺)远震hàn(撼)2.语言运用——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填在括号里。

3、《安塞腰鼓》练习题(含答案)

3、《安塞腰鼓》练习题(含答案)
❖ 有军人的地方就有这样的歌声。
❖ 是的,无论在哪里,只要有它就有一种信念和意志存在。 这种信念和意志是放达、团聚、不可粉碎的。它能使陌 生的士兵走到一块儿,在这歌声里找到同一种心跳的声 音。无论是在南疆的热带雨林的蛇行堑壕里,还是在白 山黑水莽莽苍苍的森林中;无论是在惊涛拍岸的岩礁上, 还是在月黑风高的漫漫长夜中;只要有它,就能战胜一 切艰难险阻,使绿色的年华更加葱郁,更加辉煌。
1.“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是怎样一幅情景? 请 写出你想像中的这个情景。(3分)
杜甫的这个诗句本来是描写塞外大军将要宿营的 壮观场景,通过四种事物表现了场面的雄浑、壮 观。(情景描绘略) 点拨:情景的描绘要符合画 面的景致。 2.“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 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中 “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 么?(3分) 杜甫的这个诗句本来是描写塞外大军将要宿营的 壮观场景,通过四种事物表现了场面的雄浑、壮 观。(情景描绘略) 点拨:情景的描绘要符合画 面的景致。
❖ 各科教师都应该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和完成作业时,正确地使用 语文。不能因为__________就_________,正如_________, 也不可能________。分科教学是为了工作的便利,学生所受的 教育是整体的,是不能割裂的。
❖ A.①不是语文课 ②让学生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
③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 ④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
爆出一场多么_壮__阔__、多么_豪__放__、多么_火__烈__的舞
蹈哇——安塞腰鼓(壮丽 壮阔 豪放 豪华 火暴 火烈)。
6.写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 (4分)
❖ ①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
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比( 喻)

【★】2023-2024学年初中人教部编版8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第3课 安塞腰鼓》(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初中人教部编版8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第3课 安塞腰鼓》(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3.安塞腰鼓》课时练一、积累运用(24分)1.阅读选段,完成(1)~(2)题。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zào 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jiàn 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

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

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换。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亢.( )奋 战栗.( ) zào ( )热 飞jiàn ( )(2)选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2分)2.下列句中横线上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3分) (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 了、 了、 了的那么一股劲!A .撞开 冲破 挣脱B .冲破 挣脱 撞开C .挣脱 冲破 撞开D .冲破 撞开 挣脱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1996年,延安市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B .“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飙,”老师说:“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C .“安塞腰鼓豪放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老师充满激情地总结。

D .俗语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

”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 .只有大彻大悟....,具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当得起这个称号。

B .警方逮捕要犯的整个过程,真可谓惊心动魄....,紧张万分。

C .垃圾的恶臭不时飘进房里,这里脏乱的环境令人叹为观止....!D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3 课《安塞腰鼓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3 课《安塞腰鼓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安塞(sài)晦暗(huì)冗杂(rǒng)羁绊(jī)B.烧灼(shuó)闭塞(sè)磅礴(páng)亢奋(kàng) C.戛然(jiá)恬静(tián)骤雨(zhòu)沉稳(wěn)D.思绪(xù)震撼(hàn)淋漓(lí)飞溅(ji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狂舞沉稳戛然而止B.羁绊辐射惊心动魄C.震撼躁热元气淋漓D.磅礴渺远大彻大悟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安塞腰鼓随着声音消失,各个舞者动作都戛然而止。

C.学成一门专业是艰苦的,一个人不可能一朝醒来就宣称自己大彻大悟,已掌握了这门学问。

D.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B.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C.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D.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5.下面几个句子,是对排比修辞方法的论述,正确的是()A.排比是结构上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构成,成串排列,以增强语势。

B.排比是侧重于同一词语或同一句子一再出现,起到强调突出作用。

C.运用排比可以是句子两两相对,句式整齐,可以由两个句子构成,也可由三个以上的句子构成。

D.运用排比的目的是增加语言的感染力,使被描写对象形象、生动。

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安塞腰鼓的表演活动,我市人民都认识到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B.在安塞腰鼓的表演舞台上,变换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部编版3《安塞腰鼓》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3《安塞腰鼓》同步练习附答案

3《安塞腰鼓》同步练习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亢.奋(kàng) 冗.杂(rǒng) 蓦.然(mò)huì(晦)暗jī(羁)绊飞jiàn(溅)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A.蹦跳闪射瞳仁震憾B.束缚恬静闭塞困倦C.严俊搏击磅礴战栗D.幅射渺远旋转凝聚(解析:A.“憾”应写作“撼”;C.“俊”应写作“峻”;D.“幅”应写作“辐”。

)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具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当得起这个称号。

A.只有大彻大悟....B.这惊心动魄的场面让人们久久不能忘记。

....!C.垃圾的恶臭不时飘进房里,这里脏乱的环境令人叹为观止....,让人回味无穷。

D.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解析:C.“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2018·孝感)选出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C)A.甲骨文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B.为了提高准确度,北京第四次全市范围古树名木资源调查首次实现了GPS定位全覆盖。

C.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就必须了解当地市场,适应和熟知当地法律与文化。

D.在“足球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孝感市中小学建立了校园足球队162个。

(解析:C.语序不当,将“适应”和“熟知”调换位置。

)5.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填在括号里。

(1)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拟人)(2)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排比)(3)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比喻)6.班里开展了“中国鼓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写出三个关于“鼓”的成语。

【示例】旗鼓相当、紧锣密鼓、暮鼓晨钟、大张旗鼓、一鼓作气(写出三个即可)(2)据说,许多外国人曾专门跑到安塞学腰鼓,想从中挖掘出奥秘来,但得其真传者无几。

部编版八下《安塞腰鼓》课后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八下《安塞腰鼓》课后练习及答案

《安塞腰鼓》练习题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下列注音全部准确的一项是( D )(3分)A、晦暗(huì)闭塞(sāi)亢奋(kàng)飞溅(jià)项中“塞”的读音应是“sè”;B、恬静(tián)羁绊(jī)烧灼(zhuó)冗杂(rǒng)“冗”的读音应为“rǒng”;C、颤栗(chàn)骤雨(zhòu)震撼(hàn)磅礴(bàng)“颤”的读音应为“zhàn”;“磅”的读音应为“páng”D、瞳仁(tóng)戛然(jiá)辐射(fú)蓦然(mò)2、写出下列形近字的读音并组词。

(4分)缚(fù)束缚幅(fú)幅度傅(fù)师傅辐(fú)辐射峥(zhēng)峥嵘狰(zhēng)狰狞绊(bàn)羁绊畔(pàn)河畔栗(lì)战栗粟(sù)米粟3、在下列句中的横线上,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上。

(6分)一捶起来就_发______狠了,__忘_____情了,没命了!(露记发莫忘无没)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是急促____的鼓点;旋风一样,是_飞扬___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____的脚步;火花一样,是___闪射_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____的风姿。

(健全强健闪烁闪射跳腾蹦跳飞扬短促急促)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___壮阔___、多么___豪放___、多么_火烈_____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壮丽壮阔豪放豪华火暴火烈)。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①黄土高原上,()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②观众的心也()变成了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满分:60分时间:4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4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8分)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bèng()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tóng()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恣;__________________。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急促.()旋.风()bèng()跳tóng()仁(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 _________改为_________(3)请结合文意,在横线处续写一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B.(这腰鼓)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却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C.三班能够流畅背诵《安塞腰鼓》的同学超过30多人,比起四班来可是强多了。

D.通过观看腰鼓表演,使我领略到了陕西汉子的豪迈激情。

3.句中空缺处应填入的一组词是(2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_________了、_________了、_________了的那么一股劲!A.撞开冲破挣脱B.冲破挣脱撞开C.挣脱冲破撞开D.冲破撞开挣脱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B.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C.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D.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二、阅读与理解(46分)(一)阅读《安塞腰鼓》选段,完成5-9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塞腰鼓》练习题一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注音全部准确的一项是()(2分)A、晦暗(huì)闭塞(sāi)亢奋(kàng)飞溅(jià)B、恬静(tián)羁绊(jī)烧灼(zhuó)冗杂(rǒng)C、颤栗(chàn)骤雨(zhòu)震撼(hàn)磅礴(bàng)D、瞳仁(tóng)戛然(jiá)辐射(fú)蓦然(mò)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黄土高原上,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②观众的心也变成了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③每一个舞姿都使人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④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A、爆突然颤抖寂静B、演蓦然颤抖恬静C、爆蓦然颤栗寂静D、演突然颤栗恬静5、排比句的作用是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

就构成形式看,有句子内部词语的排比、句子与句子的排比、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请指出下列排比的类型(8分)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属于之间的排比。

⑵“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属于之间的排比。

⑶“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属于之间的排比。

⑷“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属于之间的排比。

6、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C、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

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D、让我们大声朗读这篇文章,体会它那恢弘的气势,跟上它那铿锵的节奏,让让我们的心灵随之激荡吧!二、整体感悟(6分)1、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分)2、文中多次运用“好一个安塞腰鼓”等句,在结构和表达上有什么好处?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15分)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1.“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是怎样一幅情景?请写出你想像中的这个情景。

(3分)2.“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中“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3分)3.作者写腰鼓的响声,为什么要写“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和“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3分)4.课文为什么要反复写安塞腰鼓“隆隆,隆隆,隆隆”的声音?(3分)5.你认为作者通过《安塞腰鼓》歌颂了什么?(3分)四、拓展阅读题(14分)军歌军歌是音乐化了的军旅诗,熔铸进浑厚、清脆和刚猛,它能打碎板结的灵魂,倾注进风的呼啸,雨的磅礴。

它壮丽、威武,使一切缠绵黯然失色。

看吧,全体军人整齐划一地站在大操场上进行歌咏比赛。

歌声响起来了,浩浩荡荡地弥漫。

二部、四部轮唱,这边歌声刚落那边又响起,一浪接一浪,形成歌的潮水,歌的海洋。

听吧,男兵是低音鼓、中间贝司、浑厚的圆号;女兵是尖厉的长笛、拔高的小号,波辣辣剥离而出;这些声音从胸腔喷涌而出,如狂啸的浪涛拍岸,如撼地的雪山轰鸣,唱得彩霞飞舞红旗扬,唱得风吹树叶哗哗响,唱得开花的年岁情思向蓝天向大海畅游……谁也不会忘记那样的时刻,歌声唤起了激情,它使人们思绪叠起、奔驰、心放飘摇,简直要冲破躯壳的樊篱。

站在队伍中,看着指挥员的手臂上下左右舞动,划着歌声的潮水。

歌潮一浪接一浪向他涌去,他在奋力地划,拼力地摇,蓦然停止了又骤然而起,戏起浪花,冲腾起潮沫。

抛举、跌落、驰骤……啊,心的愉悦在挤撞中膨胀、压缩、发酵、升腾、流淌,心灵每一个孔窍都被它灌满了。

那真是情感的极致、境界的极致、生命的极致!犹如书家的狂草、画家的喷彩、诗人的长啸!那是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那是最具活力的青春潮汐!歌声的链条把大家的意志、勇气和信念联结在一起,犹如手持戟戈、街枚疾走的勇士,在岑参和王昌龄的边塞诗的字里行间驱驰。

那声音里包含着多少色彩啊!多少铁骑刀枪在大旗下翻动?多少银瓶乍破、水浆崩涌?多少豪杰的头颅在洒血盟誓?那真是生命的沸点,个体的力量在整体的力量中冲荡。

不是么?有军人的地方就有这样的歌声。

是的,无论在哪里,只要有它就有一种信念和意志存在。

这种信念和意志是放达、团聚、不可粉碎的。

它能使陌生的士兵走到一块儿,在这歌声里找到同一种心跳的声音。

无论是在南疆的热带雨林的蛇行堑壕里,还是在白山黑水莽莽苍苍的森林中;无论是在惊涛拍岸的岩礁上,还是在月黑风高的漫漫长夜中;只要有它,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使绿色的年华更加葱郁,更加辉煌。

军歌铿锵,它是士兵灵魂的集合体;军歌恢弘,它是战士搏动的心澜;军歌灿烂,它是阳光下一朵盛开的奇葩。

走进军营,你就是军歌中的一枚音符,你就要发出声响,你就得震动灵感,你就能潇洒激昂、壮怀激烈。

歌声像铁锤一样锻打你,使你成为闪光的、灼热的星辰,不是吗?唱起它,你就不会觉得天涯的孤独,海角的寂寞,不会觉得那冰冷的界碑上皑皑白雪的寒意。

你就会像海上的霞光,张开宽广的臂膀拥住一片火红,你就会像一只蜷伏的狮子,时刻准备向危难的地方扑去,去流血,去抛献一切!哦,这铁打的军营铁打的歌声啊!(节选自《解放军报》)1.本文与《安塞腰鼓》一样,充溢着一种阳刚之美。

选文的第1段赞美军歌的、和 _______展现军歌的动人心魄的力量。

(3分)2.歌声应靠耳听,可作者却把它转化为视觉文字,请从第1段中找出这样的句子。

(3分)3、能概括第2段内容的句子是:。

(2分)4、从第3段开始,作者主要书写了军歌有怎样的作用?(2分)5、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和精彩的比喻,请各举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4分)⑴排比:⑵比喻:七、综合性学习(6分)(2006,天门副卷,6分)信息技术课上,同学们在认为操练word文档,坐在一角的李成弯同学偷偷游戏玩了起来,张老师走到他身后说:李成弯,你的文档做的真好,还有动画.”李成弯回过神,不好意思地说:_______________ ”①老师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②如果你是李成弯该如何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安塞腰鼓》同步试题二1.给加粗字注音。

骤雨( ) 恬静( ) 戛然( ) 飞溅( ) 亢奋( ) 晦暗( ) 羁绊( )( )蓦然( ) 冗杂( ) 搏击( ) 烧灼( ) 大彻大悟( )5.写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

①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 )②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 )③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 ) ④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 )6.横线上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各科教师都应该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和完成作业时,正确地使用语文。

不能因为__________就_________,正如_________,也不可能________。

分科教学是为了工作的便利,学生所受的教育是整体的,是不能割裂的。

A.①不是语文课②让学生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③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④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B.①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②让学生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③不是语文课④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C.①不是语文课②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③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④让学生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D.①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②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③不是语文课④让学生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强化提高题阅读课文,回答文后问题。

7.开头第4自然段“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8.结合文章内容,品味“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一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9.比较阅读第14和15自然段,谈谈你的理解。

10.“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一句中,“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的是什么11.思考:为什么“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12.认真体会文章结尾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13.文章第16自然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14.你认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第十七课安塞腰鼓答案Ⅴ、一、1、D 点拨:A项中“塞”的读音应是“sè”;B项中“冗”的读音应为“rǒng”;C项中的“颤”的读音应为“zhàn”;“磅”的读音应为“páng”2、B 点拨:②“忘情”这里应解释为“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⑤“晦暗”昏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3、C 点拨:对同义词、近义词的选用要注意辨析其细微差别。

4、燥热飞溅亢奋点拨:这里反义词的运用更鲜明地表现了腰鼓的磅礴的力量。

5、⑴句子内部词语⑵段与段⑶句子内部词语⑷句子与句子点拨:识记排比的类型,进而体会其作用。

6、D 点拨:这是学习要求。

二、1、多用短句来表达内容,简洁明快,铿锵激昂。

点拨:运用短句才能使课文的节奏快速迅猛,才能与腰鼓的气势交融,要在朗读中揣摩这一特点。

2、作者有意识地在每个层次之末,单独设计“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咏叹句式,而且在反复咏叹之中常有变化,每段都有新义,层层递进,直把感情步步推向高峰。

同时更加强了散文的诗意美。

使通篇散文具有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

在结构上起线索作用。

三、1、杜甫的这个诗句本来是描写塞外大军将要宿营的壮观场景,通过四种事物表现了场面的雄浑、壮观。

(情景描绘略)点拨:情景的描绘要符合画面的景致。

2、“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让人“遗落了一切冗杂”。

“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使人明白了生命的真谛。

3、这是侧面烘托的写法,用环境和观众的感受来烘托鼓声,使鼓与周围的环境和观众融为一体,更能表现腰鼓的震撼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