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的应用
(完整版)《现代仪器分析应用技术实践》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仪器分析应用技术实践》实验课程教学大纲(36学时)(实践课程)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概况课程中文名称:现代仪器分析应用技术实践课程英文名称: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课程编码:4010362202开课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适用专业/开课学期:化学工程与工艺/4学分/周学时:1.5/3现代仪器分析应用技术实践是为化工类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主要专业选修课程之一,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种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使用方法和应用技术,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它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需要与现代仪器分析课密切配合。
先选课要求: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基础实验,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性质:选修教学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学生(二)课程目标1. 配合现代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种分析仪器的原理和有关概念;2。
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和主要分析对象;3. 掌握各种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重点掌握仪器主要操作参数及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4.通过各种现代仪器分析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素养。
注:1。
该课程应开实验10-12个2. 由于实验用仪器有限,只能采用轮流安排的方式。
这样,势必有的学生是在没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的,故要强调实验前的预习,鼓励学生自学。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实验前讲解和讨论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操作、学生独立操作、实验操作相结合三、教学内容项目一、仪器分析设备简介及相关知识介绍(3学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析实验室规则及实验室安全规则;2.了解分析实验用水的规格和制备方法;3.了解仪器分析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注意事项二、教学重、难点仪器分析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注意事项三、教学内容1。
仪器分析实验室简介.

仪器分析实验室简介
仪器分析实验室建于1998年,下设实验室个,准备室1个,实验室面积。
承担化学教育、化学、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等5个专业的仪器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任务,同时承担部分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实验。
仪器分析实验室配备常规的满足本科生教学要求的光分析化学、电分析化学、和色谱等现代仪器分析的设备。
主要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电化学分析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酸度计25台以及常用仪器分析实验配套设备。
实验室现有教师6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名,讲师1名,中级实验师1名。
实验室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举,在Analysis Chemstry 等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近10余篇;承担多项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课题与立项等。
实验室对二年级以上的专科生和本科生开放。
仪器分析实验室实验项目一览表。
独立院校化工专业仪器分析理论课程教学探索

2 仪器 分 析 理 论 教 学探 讨
2 . 1 选择合适 的教材 针对化工专业 .需在教学内容上突 出专业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 达 到优化组合首先 , 教材的选择 至关重要 . 结合我院实际 , 根据学生层次 培养 目 标及社会需要 . 选用了刘志广 等编写大连理工出版社出版的仪 器分析教材 该教材为高等学校理工科化学化工类规划教材 . 国家工 科 基础化学课程 基地规划教材 . 同时也 为国家精品课程教材 . 已经使 用5 年 以上 . 内容的难度和深度基本符合我院化工专业的基本需要 2 . 2 通过化学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由于我 院学生为独立院校 的学生 .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对较
的积极性 在科 学发现 的道路上 . 很多科学家做了大量艰 苦卓绝的探 索工作 . 取得了令人瞩 目的成就 .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 . 适当地讲述一些 科学家追求科学真理 、 献身科 学事业的事迹 . 对培养学生严谨 的科学 态度和高尚情操 具有积极 的意义 2 . 3 适当调整 教学内容 . 突 出重点 针对我院仪器分析教学 中存在理论学时少 . 仅4 O学时 . 而要完成 的教学任务较多 , 在教学中适 当调整教学 内容 , 突出重点。 仪器分析 内 容 繁杂 . 新仪 器设备及分 析方法不 断更新 . 在教 学 中 . 要 结合专 业实 际, 将重点放在生产 、 科研 、 教 学活动 中应用广普及率高实用性强 的章 节 中。 例如 , 色谱分析法 中应用 比较多的是气相 色谱与质谱 的连用 : 光 谱分析法 , 重点介绍 紫外 、 红外 、 荧光 、 原子 吸收 、 原子发射 等分析法 ; 电分析化学 中重点介绍 电位分析法和伏安分析法 . 在伏安分析法 中重 点介绍循环伏安法。 另外 . 在介绍每类分析方法的时候 . 将定性定量分 析及仪器的使用作为重点 。 这样使学生抓住 重点 . 学 习起来 比较轻松 . 也为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2 . 4 针对课程特点 . 调整授课方式 . 突 出逻辑性和科学性 所讲 的都是大型 的精 密分析仪器 , 价格 昂贵 . 对工作 条件和环境 要求 高. 不能 随意搬 动和拆 卸 . 所 以在讲仪 器组成结构及工 作原理部 分时候只能纸上谈 兵 针对大型的精密分析仪器 , 价格 昂贵 . 对工作条件和环境要求高 , 不能 随意搬动和拆卸 从而使课程 内容较抽象 . 教师在授课 过程中从 基本原理 、 仪器结构 、 分 析方法 和方法应用 四个方面进行讲解 . 使得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把握住一条主线 。在讲每一大类 分析方法时 . 如 色谱分析法 中的气相和液相 . 抓住共性重点 阐述。光谱分析法 中分子 光谱法与原子光谱 法 。 利用对 比, 归纳不 同点。 通过 比较 、 总结 的方法 , 这样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学习觉得轻松多 了. 也提高了教学效 果 2 . 5 调整课件 内容. 适 当补充课外拓展 由于使用的教 材为刘志广等编写 大连理 工出版社 出版的仪器分 析教材 . 在讲课过程 中使用 了相应 的配套课件。 课件 内容 比较全面 . 有 些 图片 、 视频也很好 的将 内容讲授给学生 , 但是文字叙述 较多 , 而且内 容很多都是教材上的 . 这样学生看到多媒体课件 . 没有新鲜感 . 觉得拓 展 内容太少 . 课程 内容 上没 有深度和广度 . 达 不到大学生对 知识 的需 求 。所以 . 需要对教学 内容做适 当的调整 , 在保持重点内容的前提下 , 拓展一些相关仪器分析方 法前 沿的知识 . 开拓学 生的眼界 . 同时也提 高他们学习的热情 和积极性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解理论课 内容, 从而间接地缩短学生实验操作时间, 也不利于学生对实验 内容的接受; () 4 实验学时不足, 使学生对每种仪器只有一次学习机会, 没有巩固练习的机会; () 学方 式上 , 般老 师就 实验讲 实 验, 成 学生 只能 机械地 知道 一些 做 过 的实验 原理 和应用 , 5教 一 造 没有 教学生应 用 同一仪器做 不同实验 的方法 , 不利 于学生应 用和创新 能力 的培 养; () 6传统的教学体系造成学生为完成实验而做实验, 从而失去做实验的积极性.
而且可以通过高科技教学技术和手段, 激发学生做好仪器分析实验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为提高仪器分析实 验教 学质量打下 良好 的基 础 . 22 改进教 学方法 , 视培 养学 生的创新 能力 - 重 在仪器分 析实验 教学 中, 老师 既需 要把理 论课 上讲述 的 有关测 量 方法 的基 本原 理和基 础知 识 与实验 教 学 内容有 机结合 起来 , 需 要把 实验 中所 要应 用 的仪器 操 作 的基 本技 能传 授 给学生 , 又 同时还 需要 把从 事科 研工作 的基本 思路 和方法 传授 给学 生, 正做 到授人 于渔 . 真 针对 此 , 我们 采取如 下措施 : 第一 , 学生进 行循 在 环式 实验前 一周 , 排各 实验 指 导教 师对 各 自所带 实验 的理 论 内容进 行集 中授课 , 免实 验 内容 比理论 课 安 避 超前带 来 的问题, 同时间接 地为 学生 延长 实验课 上 的操作 时 间; 第二 , 实验课 上, 师针对 实物 , 清 仪器 在 教 讲 的基本 原理 , 指 出采用 同一 原理 设 计 的不 同型号 仪器 之 间 的相 同点 和不 同点 . 并 例如 分光 光度 法实 验 中使 用的 72 2S型可见 分光光 度计 与 T U一10 型紫外 可见分 光光 度计 , 91 设计 的原理 都是基 于物 质对光 的选择 性 吸收 、 定量 的依据 均基 于 光 吸收定 律 , 以进行 物 质 的定 性 和定 量 分析 , 72 可 但 2 S型可见 分光 光 度计 仅能 测 量 对可 见光有 选择 性 吸收 的物质 , T 而 U一10 9 1型紫外 可 见分 光光 度计 能测 量对 紫外 和可见 光 有选 择性 吸 收的物质; 同点是都 有光源 、 色器 、 吸收池 、 电检测 器和 显示装 置五个 主要部件组 成; U一10 型 紫 共 单 光 光 T 91 外 可见分光光 度计 的光源使 用 钨灯 和氘灯 ,2S型可 见分光 光 度计仅 使用 钨灯作光 源等 ;U一10 型紫外 72 T 91 可见 分光 光度计 是微 机化 分析 仪 器, 实验 需求 , 按 菜单 提示 输入 实验 参 数, 自动化完成 实验 过程 , 72 半 而 2S 型 可见分光光 度计是 手 工操作 . 学生 注重理 解仪器 原理 , 用范 围及 一般操 作方法 , 让 应 避免 学生 到社会 上遇 到 不 同型号 的 同一 仪器 , 知 所措 , 不 培养 学生 的学 习方法 ; 三, 师教 会一 个 实验 , 类似 实验 学 生 也要 第 教 相 会, 到 “ 一反三 ”教会 学 生具 有发散 思维 、 做 举 , 学而致 用, 活 运用知 识 的能力 和初步 的科研创 新 能力 . 灵 例如
仪器分析与总结

仪器分析与总结分析仪器与总结仪器分析是一种通过仪器设备对物质进行测试和分析,获取精确数据和结果的方法。
其广泛应用于科研实验室、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本文将对仪器分析的原理、分类和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总结其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一、仪器分析的原理仪器分析的原理是基于物质与电磁辐射、粒子束、声波等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具体而言,仪器分析分为光学分析、电化学分析、质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和热分析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测量样品与仪器之间的响应信号,来推断样品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光学分析是利用光的吸收、散射、发射和干涉等现象对样品进行分析的方法。
其中,常用的方法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
电化学分析是通过样品与电极之间的电荷转移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其中常见的有电位滴定法、电位荧光法和电解析光波法。
质谱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中离子的质量-电荷比来分析样品的成分和结构,其中常见的有质谱法和电离质谱法。
核磁共振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中核自旋的频率来分析样品的结构和性质,其中常见的有核磁共振光谱法和电子顺磁共振法。
热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在一定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来分析样品的成分和性质,其中常见的有差示热分析法和热重分析法。
二、仪器分析的分类根据仪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仪器分析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的响应信号来确定样品中存在的成分和结构的方法。
定性分析常用于物质的鉴定和鉴别。
例如,通过光谱法可以确定物质的吸收或发射峰,从而判断物质的种类和结构。
定量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的响应信号来确定样品中成分的含量和浓度的方法。
定量分析常用于物质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例如,通过光度法可以测定物质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物质的浓度。
三、仪器分析的应用仪器分析广泛应用于科研实验室、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其应用范围涉及医药、化工、冶金、环保、食品、农业等多个行业。
在医药领域,仪器分析可用于药物的研发、质量控制和药物代谢的研究等。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110041课程名称:仪器分析学分:3 总学时:64(64~80) 实验学时:24(24~38) 课内上机时间:先修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在修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数学、物理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仪器分析。
适应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参考教材:《仪器分析》朱明华编(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仪器分析》朱世盛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基础仪器分析》陆雅琴编学术期刊出版社《仪器分析》张珩编冶金工业出版社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仪器分析》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必修主干专业课。
该课程是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公共、基础和技术基础课教学之后开设,它为以后的专题实验及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具有在科研和生产中根据具体分析要求选择仪器分析方法的能力,以及应用仪器进行分析操作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理解气相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电位分析法、伏安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2、掌握气相和高效色谱分析法、电位分析法、伏安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的使用方法、分析条件的选择、干扰的抑制以及适用范围。
3、了解其他仪器分析方法。
4、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实验操作与正确使用。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难点1、绪论(1)仪器分析的概念;(2)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3)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重点:仪器分析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气相色谱分析(1)色谱法的分类及气相色谱仪的组成;(2)气相色谱分析的理论基础;(3)气相色谱分析的色谱柱和检测器;(4)定性分析;(5)定量分析;(6)气相色谱分析的应用。
重点:色谱法的分类,气—固色谱的分离原理,分配系数,相对保留值,塔板理论,速率理论,总分离效能指标,固定相及其选择,分离操作条件选择,定量分析方法,检测器灵敏度及最小检测量的计算。
分析化学中的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分析化学中的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摘要:在分析化学这一教学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两项内容,一个是化学分析,另一个是仪器分析,这两个方面在分析化学中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以及地位,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分析化学的学习。
因此需要对这两方面内容进行全面分析,这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同点也有一些差异,是紧密联系的。
本文就此展开探讨,对于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进行探讨,以期为分析化学的发展贡献一些力量。
关键词: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引言:在分析化学这一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内容,就是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这一门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学生对于化学学科中的各种仪器以及操作有清楚的了解,还可以为他们后续的化学学习提供充足的动力,在当前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于学校而言需要明确时代发展的具体要求,对于教学目标进行转变,以培养高素质以及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才为重要目标。
对此有必要对分析化学进行全面分析,尤其是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这两方面的内容,下面将进行具体探讨。
一、概述第一,对于化学分析来说,这主要是用物质的化学反应作为基本原理,在这一重要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分析,这种方法应用的比较多,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分析化学中最根本的内容,也是比较经典的一种分析方法,具体来说他对于物质的反应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对于物质化学组成部分完成判断。
且关注化学反应中物质与生成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借此来对于相对含量进行一定的鉴别。
第二,仪器分析也是一种。
比较基本的分析方法,其主要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或者化学性质为基础来完成具体的分析工作。
具体来说光化学以及电化学等都是分析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重要部分。
如果在这一过程中使用仪器进行分析,过程是比较简单的,而且最终得出的分析结果是比较准确的,不过要是从物质的微量以及衡量方面进行分析,那么准确度并不是很高。
二、共同点从这两种分析方法来看,其都是可以进行定性或者定量的,化学分析的准确性比较高,比较适合用于含量相对比较高的分析工作,一般,其准确定能达到千分之几。
仪器分析文献综述 (2)

湖北工业大学仪器分析期中论文学院轻工学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年级 10化工一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赵春玲时间 2012年11月19目录一、摘要......................................................... ........................................................... .3二、引言......................................................... ........................................................... .4三、实验部分......................................................... (5)(一)TiO2改性晶体表征......................................................... .. (5)(二)光催化效率的检验分析 (7)(三)中间产物分析 (8)四、结论......................................................... ........................................................... . (9)摘要......................................................... ........................................................... (9)仪器分析在二氧化钛晶体及其光催化反应研究中的应用华云涛湖北工业大学轻工学部摘要:二氧化钛作为一种光催化剂,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许多中外科学研究者对其晶体本身做了许多的研究,以期达到最完美工作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分析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的应用
摘要;
文章对仪器分析和其它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对仪器分析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仪器分析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化工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举例分析
关键词;
仪器分析物质结构化工生产
前言;
通过学习了仪器分析的方法能够自主想到其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具体的实例,更重要的为以后的化工生产找到一个全新的方向。
正文;
仪器分析(近代分析法或物理分析法):是基于与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这类方法通常是测量光、电、磁、声、热等物理量而得到分析结果,而测量这些物理量,一般要使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故称为“仪器分析”。
仪器分析除了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外,还可用于结构、价态、状态分析,微区和薄层分析,微量及超痕量分析等,是分析化学发展的方向。
同样化学分析也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也是很有帮助的(化学分析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测定时需使用化学试剂、天平和一些玻璃器皿。
)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的特点:
1. 灵敏度高,检出限量可降低。
如样品用量由化学分析的mL、mg级降低到仪器分析的
g、 L级,甚至更低。
适合于微量、痕量和超痕量成分的测定。
2. 选择性好。
很多的仪器分析方法可以通过选择或调整测定的条件,使共存的组分测定时,相互间不产生干扰。
3. 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容易实现自动化。
4. 相对误差较大。
化学分析一般可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准确度较高,误差小于千分之几。
多数仪器分析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5%,不适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
5. 仪器分析需要价格比较昂贵的专用仪器。
通过上述的阐述和比较不难看出仪器分析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和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有
1 在众多的催化剂中通过仪器对其分析结构状态性质以确定该催化剂的最优条件。
(如使用ASAP2020系列全自动快速比表面积中孔、微孔分析仪分析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大小)
2 对化工生产或实验中的一些产物进行分析已达到最大的利用价值。
(在化工生产中使用TENSOR系列红外光谱仪对苯甲酸进行分析)
3 在化工生产或实验中研究和开发最佳的生产流程和化学用料(对一些新的反应物研究)。
4 还有就是仪器分析在化学工程与工艺生产设备的材料上的应用(可以通过材料的分析研究出一些特殊的耐压材料等等)
(使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确定耐压材料的表征
)。
仪器分析不管是在化工还是医学都是用来分析反映物质的一些常规性质和特性的。
分析仪器是仪器分析不变的特点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容易实现自动化。
参考文献;
【1】朱广华,鞠幌先.仪器分析发展史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1.大学化
学,2003,18(4):30—32.
【2】李志洲,赖普辉,刘军海,等.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与实践fJ】.科技信
息,2009,33:216—
【3】单绍军.化学工程专业结构与布局,培养方案改革【J】.教学改革,2008(1):96—97.
【4】季琏元,陶志华;对我国石油化工发展的探讨[J];化工技术经济;1994年02期
【5】姚成,高俊;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油品质量分析中的应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年02期
【6】罗皓,吴筑平,刘密新,杨成对;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润滑油中磷酸三苯酯含量[J];分析化学;1999年12期
【7】罗建林;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测定油品硫含量中的应用[J];分析仪
器;2003年03期
【8】张月平;添加剂和润滑油中硫磷氯钙钡锌元素的测定[J];石油炼制与化
工;2001年07期
【9】熊智新;基于小波变换的化学谱图数据处理[D];浙江大学;2004年
【10】袁晴棠;;发展石化原料生产技术加快石化工业发展[A];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1】张立荣;两种精细石化产品通过鉴定[J];精细石油化工;1994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