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的发展在动画角色中的体现

合集下载

女权主义、女性地位与女性形象析美国迪士尼经典动画片中公主形象嬗变

女权主义、女性地位与女性形象析美国迪士尼经典动画片中公主形象嬗变

女权主义、女性地位与女性形象析美国迪士尼经典动画片中公主形象嬗变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探讨女权主义、女性地位与女性形象在美国迪士尼经典动画片中公主角色的嬗变。

我们将深入研究这些公主角色如何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被塑造和呈现,以及这些形象如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和女性地位的变化。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evolution of feminism, the status of women, and the portrayal of princesses in classic Disney animated films in the United States. We will delve into how these princess characters were shaped and presente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as well as how these images reflected changes in social values and women's status at that time.通过对迪士尼经典动画片中公主角色的分析,我们可以观察到女性形象在媒体中的演变过程,以及这种演变如何与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相互关联。

我们将分析这些公主角色的性格特点、行为模式以及她们在故事中的角色定位,以揭示迪士尼公司如何塑造和传达关于女性形象的不同观念。

By analyzing the princess characters in classic Disney animated films, we can observe the evolution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media and how this evolution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feminist movements. We will analyze the personality traits, behavioral patterns, and role positioning of these princess characters in the story to reveal how Disney Company shapes and conveys different concepts about female images.本文还将探讨这些公主形象对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的影响。

美国动画电影中新兴女性形象分析

美国动画电影中新兴女性形象分析

美国动画电影中新兴女性形象分析《疯狂原始人》由美国梦工厂制作,叙述了一个不愿墨守成规,整日藏匿洞穴中的女孩,追随内心,协助家人踏上寻找光明之旅的故事。

《勇敢传说》作为第8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讲述了一个不愿做为了婚姻而存在的苏格兰公主梅丽达,挣脱传统束缚,追求自由,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

《冰雪奇缘》同为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讲述一位拥有魔法的公主在妹妹真爱之举的感召下,卸下多年的压抑和恐惧,救赎自我,回归王国的故事。

三部电影中的主要女性人物都被塑造成有着自我意识,渴望主宰自己的命运,展现自己个性的角色。

新女权时代的女性,不是要变成和男人一样,而是勇敢地抛开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审视,冲出社会固有的性别秩序的限定,由女性定义自我身份,思考自我构建,完成自我成长。

三部作品从不同角度构建新时代女性的新形象,倡导女性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生存独立,权力平等,恋爱、婚姻自由的新价值取向。

一、与准则抗争、挑战男权中心话语的女性形象父权制社会,家庭其他成员的个人兴趣爱好和个性要求是被压制和束缚的,有意思的是,《疯狂原始人》与男女二元对立的父权制社会价值观相反,洞穴人父亲(Grug)为代表的男性一方并没有代表着主动、积极、创造、主导等正面价值,他安于单调黑暗的洞穴生活,默守陈规,逃避现实,缺乏独立的思维和创造力。

而女儿小伊(Eep)却为这些价值观的代表。

她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具有冒险精神;她不愿被规则束缚而失去自我,不愿依赖他人而失去自我判断;她渴望依靠自己的能力和胆识,打破陈规,积极改变现状。

影片开头,小伊叙述道,因为遵从洞穴墙上被父亲拍上猩红掌印的规则,使得Croods 成为存活下来的唯一家族。

可见父亲在家庭中处于绝对领导的优势地位,而女性则是顺从的从属地位。

要活命,必须顺从父权律法(the law of the father)。

父亲顽固守旧,命令家族成员遵守他的生存法则,家族的睡前故事,也以小伊每一次特立独行转为蓝本,讲述因违反父权律法而丧命的恐怖故事。

女性主义视角下《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女性主义视角下《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女性主义视角下《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摘要】《冰雪奇缘》是一部充满女性主题的迪士尼动画电影。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析了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在主要女性角色分析中,艾莎和安娜被认为是塑造女性力量和价值观的代表。

艾莎的解读显示了她不仅是一个强大的女性角色,还是一个深受伤害但最终找到力量的形象。

安娜则展示了女性的坚强和勇气。

在女性关系的探讨中,电影呈现了姐妹之间的深厚情感和支持。

女性主义元素的呈现让观众看到了女性在塑造自己命运的能力。

本文指出了《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对女性主义的重要意义,以及观众在观影时应该从女性形象中获得的启示。

通过对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女性主义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和意义。

【关键词】女性主义,冰雪奇缘,女性形象,艾莎,安娜,女性关系,女性主义元素,重要意义,启示1. 引言1.1 介绍《冰雪奇缘》电影《冰雪奇缘》是一部由迪士尼制作的经典动画电影,于2013年上映。

故事讲述了两位王国公主艾莎和安娜之间的姐妹情谊和冒险经历。

艾莎拥有冰雪神力,但因为无法控制而导致王国永远冰封,安娜则努力寻找解救王国和姐姐的方法。

在旅途中,她们遇到了一群有趣的角色,一起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成长。

《冰雪奇缘》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精美的动画画面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影片中塑造了多维度的女性角色,展现了她们的勇气、智慧和独立精神。

影片也探讨了女性之间的关系和互助,为女性主义主题提供了有力的表现平台。

通过对《冰雪奇缘》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女性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挑战,以及她们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的坚强与智慧。

1.2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重要性在女性主义视角下分析《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这部电影展现了女性角色的复杂性和独立性,挑战了传统的女性角色刻板印象。

通过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这些角色,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关于女性力量、自我意识和自我救赎的议题。

女性主义视角也能帮助我们审视电影中的性别关系和权力结构,揭示其中存在的隐性偏见和不平等现象。

女权主义、女性地位与女性形象——析美国迪士尼经典动画片中公主形象嬗变

女权主义、女性地位与女性形象——析美国迪士尼经典动画片中公主形象嬗变

女权主义、女性地位与女性形象——析美国迪士尼经典动画片中公主形象嬗变女权主义、女性地位与女性形象——析美国迪士尼经典动画片中公主形象嬗变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动画制作公司之一,美国迪士尼公司的经典动画片对于塑造公众对于公主形象的认知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动画片中的公主形象不仅仅是故事的主角,更代表着整个女性群体的形象与地位。

本文将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分析美国迪士尼经典动画片中公主形象的嬗变过程。

从《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于1937年发布至今,迪士尼一共创作了大约20部公主题材的动画片,其中最受人喜爱的包括《灰姑娘》(Cinderella)、《睡美人》(Sleeping Beauty)、《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等。

直观上,这些公主形象的特征有相似之处,包括长发、娇美的外貌、高贵的出身等,这些形象反映了传统女性角色在社会中的期望。

然而,随着女权主义的兴起,对于这些传统的公主形象开始质疑和反思。

女权主义强调女性的平等权利和社会地位,对于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持批判态度。

迪士尼公司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逐渐开始创造更为独立自主的公主形象,旨在呈现女性力量与价值。

1991年的《美女与野兽》是这个转变的重要标志,影片中的贝儿公主拥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特的个性,她不仅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还反抗了外界对于她的刻板印象。

贝儿的形象不再是传统公主的代表,而是一个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角色。

在这之后,迪士尼陆续创作了《狮子王》(The Lion King)、《木兰》(Mulan)等作品,其中都出现了更加坚强、独立和勇敢的女性形象。

尤其是1998年推出的《木兰》,这是一部改编自中国古代传说的动画片,影片以女性独立和坚韧的力量为主线。

木兰为了保护家人和国家,决定代替父亲参军,并最终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赢得战争。

影片中木兰的形象打破了传统公主形象的束缚,体现了女性的坚定和勇敢的一面。

女性气质的塑造迪士尼公主系列电影中的公主形象分析

女性气质的塑造迪士尼公主系列电影中的公主形象分析

一、迪士尼公主电影迪士尼公主电影到今天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

在这期间,主要出现了14部公主系列电影。

2000年,迪士尼宣布将迪士尼旗下所有动画电影中最受观众欢迎的公主集合起来,打造迪士尼公主,以便宣传和扩大迪士尼公主的影响范围,更多地吸引受众关注。

除去迪士尼量身定制的《冰雪奇缘》人物系列的艾莎公主和安娜公主,迪士尼公主一共有12位。

最早一共有8位公主被列为迪士尼公主,后来又陆续加入了乐佩公主、蒂安娜公主、梅莉达公主和莫阿娜公主。

以上所有的公主共同构成迪士尼最为浪漫梦幻的大家庭,也为迪士尼吸引了无数向往这些公主、有着公主梦的粉丝。

二、存在主义女性观存在主义认为人类没有与生俱来的目的或者本质,人一生下来是没有被限定的一张白纸,人有责任根据自己的价值去主动创造自己的生命。

法国20世纪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著作《第二性》中,通过对男性和女性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环境的细致对比,提出了重要的女性观点:1.女性是绝对的他者;2.女人所具有的种种特性是后天形成的。

波伏娃认为女婴和男婴在刚出生时是没有自我的意识的,“就存在的主体和为自身的存在来说,一个儿童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和别人有性别之分”,基于这样的观点,波伏娃提出了女性所具有的种种例如柔弱、美丽、感性缺乏逻辑等特性,都是后天形成的,男孩和女孩的心理差距是社会灌输的结果。

三、存在主义女性观视域下的迪士尼公主形象迪士尼公主电影就像是一部公主形象变迁史,迪士尼公主电影在这80多年中对这些公主形象的塑造变化,折射出来的是在各个时期内社会对于女性形象的要求以及女性内心的情感变迁。

而在迪士尼公主电影发展过程中,女性社会思潮也极具变化,因此本文根据三次女性运动,将迪士尼公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37年到20世纪中期,这段时期迪士尼的公主是男性幻想中的完美公主,她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柔弱美丽,具有靓丽的外表以及婀娜的身材,遭受命运的折磨,最后被王子拯救,是大众眼里完美的公主代表。

角色塑造与价值重构:《大鱼海棠》中女性人物符号解读

角色塑造与价值重构:《大鱼海棠》中女性人物符号解读

FOCUS ON ANIMATED MOVIES动画视域1840年到1925年之间,为了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

西方女性掀起了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热潮。

我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始于兴女学,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女性领袖是秋瑾,她提出了在当时较为完备的女性思想[1]。

早期的女性主义运动引发了女性解放思想的深层次探索,并一直延续至今。

1992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这标志着我国首次正式以法规文件形式保护女性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①2022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妇女权益保护法》进行了全新修订,尤其在第十二条中,明确声明了国家对妇女和男子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的保护,这象征着女性的平等权益在法律层面获得了有力的保障。

②女性意识的觉醒促进了女性文化的发展,也催生更多以女性视觉展开叙述的影视作品出现。

与真人主演的电影不同,动画电影是电影体系中的一类特殊形式,不以现实的人物演员作为电影的演绎主体,而是借助现代艺术手段和工具创作出虚拟的动画形象[2]。

动画电影与真人电影在表现手法上不同,但是在角色塑造和价值传递上具有一致性。

女性角色形象是电影角色体系中关键成员之一,是动画电影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象征符号,她融合了创作者对女性角色的观察和艺术转化,承载了时代背景下女性群体形象的内在特质。

《大鱼海棠》作为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的闪光之作,由梁旋、张春执导,以成年人鱼女生“椿”为主人公,讲述了一个凄美的故事:椿在成人礼时化作海豚在人间巡游被渔网所困,人类男孩鲲为救她误入漩涡罹难,为了复活鲲,椿不惜用一半的寿命换回鲲的灵魂,并在全族的反对下,成功地将鲲从一条小鱼养育成大鱼且最终回归人间。

影片在叙事上颠覆了男性支配剧情的固化思维,运用多样化的叙事策略,共同构建和丰富人物影像符号,探讨了关于成长与拯救、自由和梦想的主题。

本文通过梳理影片剧情,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个方面剖析《大鱼海棠》中的女性人物符号,借由“椿”这一角色符号能指,向观众传达成年女性独立自主、顽强果断、追求自我价值的所指,再经由椿的身份理念、精神性格等延伸,解析女性人物符号的二级能指转化,从而引申出包含性别意识觉醒、社会文化、民族认同等价值构成的意指。

女性主义视角下《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女性主义视角下《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女性主义视角下《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冰雪奇缘》是一部风靡全球的迪士尼动画电影,故事讲述了两个女主角安娜和艾莎之间的姐妹情谊以及她们在冰雪世界中的成长和冒险。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女性在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她们的性格特点。

我们来看看电影中的两位女主角:安娜和艾莎。

安娜是一个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年轻姑娘,她渴望与世界分享她的爱,对家人和朋友充满热情。

而艾莎则是一个内向、成熟、有责任感的女子,她是阿伦黛尔王国的女王,同时也是冰雪魔法的持有者。

在整个故事中,安娜和艾莎的形象都展现了女性的坚韧和独立。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安娜和艾莎的性格都展现了女性的多面性。

安娜的活泼可爱和对爱的渴望代表了女性的纯真和温柔,而艾莎的内向成熟和对责任的承担则展现了女性的坚强和智慧。

这两位女主角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的女性刻板形象,她们不再是被动的、软弱的,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力的女性,她们的形象给予了女性更多的启发和勇气。

除了安娜和艾莎以外,还有其他几个女性角色也都展现了各自的特点。

例如安娜的朋友奥拉夫,虽然是一个雪人,但却展现了一种毫无拘束的乐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女性主义强调女性的自我价值和独立人格,奥拉夫的形象也给人们带来一种启发,即女性不应该被传统的性别观念所限制,她们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在《冰雪奇缘》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并非是单一的,她们各自展现了不同的特点和个性,这种多元化的女性形象给予了观众更多的思考和认识。

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应该受到平等对待,她们应该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发展,而《冰雪奇缘》中的女性形象正是在这一观点下展现了女性的自主和自由。

《冰雪奇缘》中还融入了一些批判传统女性形象的元素。

比如在故事中,安娜并没有等待王子的拯救,而是勇敢地去拯救姐姐艾莎,同时她也表现出对自己的爱情生活有自己的看法和追求。

这种独立、积极的形象给予了女性更多的启发,她们不应该被局限于传统的女性角色,她们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和想法。

女性主义视角下电影女性形象的嬗变研究--以迪士尼公主系列影片为例

女性主义视角下电影女性形象的嬗变研究--以迪士尼公主系列影片为例

80多年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作为史上第一部长篇动画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开启了迪士尼公主系列影片的序幕。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过程中,迪士尼公司经历了二十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战后的复苏、美苏冷战时期和经济危机时期,也经历了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同时赶上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女权运动的浪潮。

在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迪士尼公主系列影片的公主形象也经历了巨大的转变。

从以白雪公主、灰姑娘为代表的早期“傻白甜”形象,到以贝儿公主、艾莉儿、宝嘉康蒂公主为代表的“勇敢者”的形象,再到二十一世纪以梅莉达公主、蒂安娜公主为代表的“独立者”形象,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时代在历代公主身上留下的痕迹。

从依附到独立,从谦卑到自由,迪士尼公主系列影片所刻画的公主们并不只是外形辨识度高的动画IP,更是记录和反映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理想女性形象变化的人性IP。

本文通过研究迪士尼系列影片公主形象的变迁史,探析影片背后所反映的女性主义的发展及其衍生的话题。

一、女性“自我”的回归与刻板印象的消除(一)公主:自我意识的觉醒1.宏观从宏观来看,迪士尼公主系列影片中明显的公主形象变化体现着时代的影子,尤其是彰显出美国女性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觉醒之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公主们的共同特角对民间艺术进行注入蕴含时代主题与文化特色的创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再创作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未来的创作方向。

作为一部较为成功的动画,《白蛇:缘起》中的人物改编和时空延展等都值得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而其作为视听媒介所呈现的视觉文化和听觉手段也都可以作为研究的重点继续挖掘。

另外,《白蛇:缘起》的民间艺术再创作是成功的,却不是完美的。

故事本身的空洞———情节简单、台词尴尬以及爱情的世俗化等也受到观众的诟病。

正如杨成提出的:“跨媒介的世界建构能承续传统名著经典化的扩散性传统,在新媒体时代创造了新的机遇,但类型化创作偏好、去中心化改编思维与泛娱乐化策略也给传统名著经典的传承带来了风险和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二十世纪中后期,正是世界女权主义运动轰轰烈烈开展的时候。

这段时期的女权运动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经济到政治,到传播学领域,妇女都开始觉醒,并努力争取自己应得的地位。

当今社会,女性不但在某些擅长的行业内逐渐占据了主流,而且在更广泛的社会平台上形成与男性的竞争局面。

随着文化媒介的蓬勃发展,全新的女性形象和意识形态逐渐的渗透到人动画作品中。

动画角色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在发生着改变。

关键词:动画;女性主义文化;女权主义;迪士尼;国产动画;宫崎骏
每个时代都有关于性别的流行叙述和想像,性别叙事作为一种文化表征,不仅表达了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性别意识和性别秩序,而且是深层意识形态与权力结构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基础。

本文根据相关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对动画片中的女性角色呈现模式,分别从横向共时和纵向历时的分析模式,通过对中国、日本、欧美不同时期动画作品中的典型女性角色,关注当代女性主义的发展。

1.欧美动画中女性主义的发展
从欧美动画发展来看,以迪斯尼动画为主,早起迪斯尼动画片中出现各式类型的男性,而其出现的女性角色数量则较少。

随着女性主义思想冲破厚厚的历史冰层,形成了对自我情感的细致关注、自我觉醒和对封建伦理道德的背叛这三个阶段后。

动画影片逐渐产生了变化:开始从女性被男子救赎后过上幸福生活的男性意识动画片,逐渐到尝试女性作为与男性平等的人物而奋斗的女性意识动画片。

从1937年出品的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到 1950年的《仙履奇缘、1959年的《睡美人》,华特?迪斯尼公司的这些经典公主影片令美丽动人、温柔善良的女性形象深入人心。

在早期的迪士尼动画中(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女性不仅被剥夺了身体上的自由,同时被精神层面的困扰所束缚。

女性内心的恐惧――害怕孤独、害怕被遗弃、害怕性暴力,并没有受到重视,而只是增加情节跌宕起伏的一个卖点。

公主拥有的一切特点:美德、美貌、财富、耐心、等待,都是男权社会强加给女性的。

相反,这一时期女权主义均以反面角色出现,如白雪公主的邪恶皇后,灰姑娘的后母,睡美人的魔鬼教母。

这些女性反派们,是男权社会对于有能力的女性存在的普遍偏见。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过了几十年的女权运动,女权意识深入人心。

动画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也开始学会抗争。

《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阿拉丁》、《风中奇缘》和《木兰》等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不再像早期的公主们坐等命运的安排,她们开始通过“质疑”、“抗争”等实际行动来获取新的生活状态。

作为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塑造反抗男性的典型,《小美人鱼》娓娓道出一个有思想且叛逆的人鱼公主如何在重拾音乐的道路上让父亲从失妻悲痛中解脱出来的,恢复国家快乐的故事。

片中处处表现着她对皇权、父权等象征男权主义权威和封建家长制的挑战。

女权主义色彩在《木兰》完全显现出来,动画《木兰》在截取原故事中的木兰形象和忠、孝文化主题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女权主义思想、个人主义精神和现代的人文思想,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断追求自身解放和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新女性形象,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动画片《僵尸新娘》向我们展示了身处人间和冥界的两个新娘为了所爱的男子所作出的努力与牺牲。

在《怪物史莱克》中,菲奥娜也大张旗鼓地扛起了女性主义的大旗,被成功地塑造成了一个内心挣扎、善于思考、拒绝男权社会制度的女性主义者形象。

近年来,越来越的女性角色不再默默无闻的听从他人等待命运,男性角色也不再都是那么完美,《长发公主》中,公主在找回真实身份时认识的飞贼也不再是王子,甚至在一些作品中,以往的男性完美角色开始一反常态的出现反派。

从《勇敢传说》到《冰雪奇缘》,电影的主题已经转移到了女性与女性的关系上来。

《勇敢传说》讲述的是母女,《冰雪奇缘》讲述的姐妹。

迪斯尼一贯的“真爱”也不单单只局限于
爱情,而上升为亲情,友情,甚至一切可以打动人的感情。

而片中男性角色的形象却和之前大不相同。

公主电影,越来越充满女性色彩。

王子不再是公主电影中的必备角色,《冰雪奇缘》更是打破之前的模式:将王子设定为全片的大反派。

经历了几十年时代变迁,男性不再只是“拯救者”,也出现“幕后黑手”。

女性终于冲破压制,得以解放。

2.日本动画中女性主义的发展
自日本明治时期以来,日本就已经有了自由主义女权运动的萌芽,当时男女地位有着显著的区别,特别是在教育方面,男人学习是为了富国强兵,女人学习只是为了担任贤妻良母。

到7o年代后,女性解放运动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在大多数动画作品中,女性角色即便深入人心,也无法和男性角色相提并论,而故事整体往往是男性主导下的环境世界,男性往往决定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女性角色常常被设定为柔弱、传统、被保护等,即使有些女性角色表现出强悍能干的特征,也无法担当故事的主角,永远是附庸在男主角身后。

这些早期的动画中,女性形象往往作为点缀出现,如《灌篮高手》中的赤木晴子,《网球王子》中的龙崎樱乃。

这些女性角色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平衡男女比例。

除此之外,女性也多以“贤妻”的形象出现在动漫作品中。

这些女性人物设定本身深受儒家思想的禁锢,本质上遵从着隐忍顺从的“美德”,为男性而存在。

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消费者这一日益庞大的消费群体被重视起来,日本动画产业也深受影响。

近年来,日本动画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符合女性消费者喜好的动画作品,例如:《樱兰高校男公关部》、《遥远时空中》等。

在宫崎骏的动画中,《风之谷》、《龙猫》、《红猪》等的主人公往往都是未成年的少女,她们褪去少女柔弱需要被保护的外衣,化身具有狭义心肠并且自强自立的强者,担当救世主的重任,一反日式动漫中男性掌权的故事结构。

例如《风之谷》的女主人公nausica拥有人类所渴望的一切美好品质:温柔善良、坚强勇敢,拥有同任何生物交流的能力,她是宫崎骏笔下最完美的女主角,重要的是,她拥有统治国家和管理军队的权利,而这两个因素正是男性权利的象征,因此nausica的存在是临驾于男性之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