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工岗前培训讲义

合集下载

精神科护士岗前培训计划

精神科护士岗前培训计划

精神科护士岗前培训计划精神科护士在提供全面护理和支持的同时,也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岗前培训计划的设计和执行对于新入职的精神科护士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精神科护士岗前培训计划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一、培训目标精神科护士岗前培训的目标是确保护士能够胜任精神科患者的护理工作。

具体而言,培训计划应致力于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熟悉精神科护理原则和理论知识:培训计划应包括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理论知识,包括但不限于精神疾病的分类、症状和治疗等。

护士应了解各类精神疾病,掌握基本的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技巧。

2. 掌握精神科护理技能:培训计划应重点培养护士的专业技能,包括危机干预、病情观察和评估、用药管理、心理支持等。

护士需要学会如何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信任,以及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3. 强化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精神科护理往往需要与其他护理人员、医生和心理专家进行协作。

培训计划应注重培养护士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确保在工作中能够与其他成员紧密配合、有效传递信息。

4. 了解精神健康法律法规:精神科护士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患者权益保护、隐私保护等。

培训计划应为护士提供必要的法律知识,确保其在工作中遵守相关规定。

二、培训内容精神科护士岗前培训计划的内容应根据岗位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培训内容:1. 精神疾病分类和常见症状:介绍各类精神疾病的分类和典型症状,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帮助护士快速了解各类疾病的特点和表现。

2. 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技术:介绍各类精神药物的使用原则、副作用和禁忌症等。

还可以包括心理治疗、电疗等辅助治疗技术的介绍和培训。

3. 危机干预和危险性评估:教授护士如何进行危机干预,包括自杀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等。

帮助护士学会快速判断危险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4. 沟通和心理支持技巧:培训护士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包括倾听技巧、情绪调控和心理支持等。

精神科护士岗前培训

精神科护士岗前培训
对不慎丢失的应立即报告并查找。 ⑤ 护理处置工作完成后,不得将任何物品(注射器、棉签、
针头、输液用品、胶布)落入病房。
二、安全知识
3、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严格检查探视者所携带一切物品。
➢危险物品:
二、安全知识
3、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严格检查探视者所携带的一切物品。 严禁过期、不洁、变质食品带入病房。
精精神科护士士岗岗前培训训护士岗前培训护士岗前培训安全知识培训职业道德培训工作技巧培训一二三一职业道德培训公正客观12尊重与关怀3保护患者隐私
精神科护士 岗 前 培训
护士岗前培训
一 职业道德培训
二 安全知识培训
三 工作技巧培训
一、职业道德培训
1
公正客观
2
尊重与关怀
3
保护患者隐私。
在病人面前谈沦其病情重、预后差、 爱人不忠、家有不幸等。
• 白班
➢ 清点病人人数,维护病房秩序。 ➢ 保证病房安静和病人安全,对兴奋躁动不听
劝说的病人进行保护性约束。 ➢ 负责病人外出检查,防止病人出走及意外。 ➢ 督促病人安静午休。 ➢ 协助护士给病人发药。
护理各班次工作内容
• 夜班
➢ 接清病人数,维护病房秩序。 ➢ 协助护士给病人发药,督促协助病人洗漱。 ➢ 病人入睡后,定时巡视病房,入睡困难者,及时报告护士
叫值班医生处理。 ➢ 早晨督促病人起床、洗漱、整理床铺,协助配餐员开饭,
督促病人进食。
探讨
• 服务对象不同: 思维异常的病人,否认有病,拒绝治疗,对医护人员产生敌 对情绪,难以开展工作。
• 护理内容不同: 除生活护理外,更注重病人的安全护理(自杀、自伤、伤人、 毁物、出走),需要熟练的工作技巧和较强的沟通能力
② 严格病室内危险物品管理如:剪刀、消毒液、水瓶、病历牌 定点放置、加锁管理 交接班清点实物,一旦缺少及时追查 指甲钳、针看护下使用,及时收回

精神科护士岗前培训计划

精神科护士岗前培训计划

精神科护士岗前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精神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作为精神卫生领域的重要一员,精神科护士在人们的身心健康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为了提高精神科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制定了本岗前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提高精神科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其对精神疾病的识别和处理能力;2.加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咨询和护理技能,提升服务质量;3.培养精神科护士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培训内容1.精神科护理基础知识(1)精神疾病的分类和症状特征;(2)常见精神卫生问题的护理方法;(3)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技术。

2.心理健康咨询技能(1)心理危机干预和处理技巧;(2)沟通技巧和倾听技能;(3)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技术。

3.团队合作与协调(1)团队合作意识培养;(2)团队协作技巧和方法;(3)危机处理和团队协调能力培养。

四、培训方法1.理论讲座邀请资深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以及护理专家进行专业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帮助学员深入理解。

2.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病例的讨论和分析,让学员了解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学会合理处理。

3.角色扮演设置模拟情景,让学员扮演不同角色,培养应对危机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五、培训效果评估与总结在培训结束后,将对学员进行考核和评估,检测其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总结培训经验,不断完善培训方案,提高培训效果。

六、结语本培训计划旨在为精神科护士提供全面的岗前培训,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希望通过培训,每位精神科护士都能成为精通专业技能、富有人文关怀的优秀护士,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本培训计划取得圆满成功!。

精神科护理培训讲课文档

精神科护理培训讲课文档
其高效价药物不仅强效阻断D2受体和5—HT2A受 体,而且“三抗”效应也不弱,如利培酮强 效阻断α1受体,中度抗H1受体;奥氮平中度 抗α1受体,高度抗胆碱和组织胺H1受体。
第十八页,共70页。
第三代抗精神病药物的效应机理
第三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 对D2受体部分激动,又部分阻断。 在边缘系统抗阳性症状。 在纹状体激动效应减轻锥体外系反应。 在结节漏斗部降低催乳素水平。还激动5-HT神
第三十三页,共70页。
常见副反应表现、发生机制和护理
体位性低血压:
★时间:用药初期或体质虚弱者。
★表现: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
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时会发生 晕厥。
★机制:药物阻断血管壁的受体,使血管不
能收缩所致。
第三十四页,共70页。
常见副反应表现、发生机制和护理
体位性低血压护理应注意:
2.照顾者角色: 照顾病人日常生活,满足病人基本需要,
同时尽可能提供病人成长的资源,促 进病人的进步和成长,恢复自我照顾 能力。
第七页,共70页。
护理人员的角色定位
(一)医院环境中的角色与功能
3.治疗性环境的创造者角色 创造温馨、理解和安全的治疗环境,真
诚、友好、理解、相互关心和尊重的 气氛,使病人有安全、被理解和接纳 的感受。
难预测; 难预防(注意询问家族史、过敏史、用药
史有助于预防); 发生率低,死亡率高。
第二十三页,共70页。
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类
一般不良反应:影响生活质量及依从性 体位性低血压 抗胆碱能不良反应
EPS
催乳素相关不良反应:其他患者
第二十四页,共70页。
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类
可导致其它较严重的躯体疾病或后果的不 良反应 TD 诱求的 女性患者

精神科护工岗前培训课件

精神科护工岗前培训课件
医源性因素:主要指护理人员言语、行为不当或 过失、用药时药物配备不当、给药途径不当, 设备、设施使用不当等方面原因给患者造成不 安全感或不安全结果
服务滞后(不注重语言交流,解释不耐心,引起 病人不满,发生护患纠纷)
19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设备设施
技术因素:主要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 不足或协作能力不强等原因对患者安全构成威 胁。
专业知识缺乏 (对专科用药作用、副作用、危害认识
不足,用错药。)
护理新项目无操作规程 技术不熟练:抽血过多、过少,影响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鼻饲液温度不掌握
护理记录存在问题
18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我国的医疗卫生法是由一系列法律、法令、条 例、通令等规范性文件组成。
单行法律10部
卫生法规30多部
卫生部规章400多件
卫生标准1040多件
大量地方卫生法规和地方卫生规章
1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国内外安全管理概况
国外的研究显示,平均每10个住院病人中有1人遭 受可预防的能致残甚至致死的伤害。
7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护理安全 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
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 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 障碍、缺陷或死亡。
8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护理安全管理 指运用技术、教育、管
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 施,把差错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病 人安全,防范意外事故,把隐患消灭在萌 芽状态,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医疗护理环 境

(完整版)精神科护士培训

(完整版)精神科护士培训

患者受伤 地进行清创缝合消毒包扎处理
患者未受伤
做好心理护理 完成护理记录 加强 病房巡 视,列 为重点 监护对 象 床头悬挂警示标志 书写病室报告
每班 重点交 班
• 患者一旦有冲动先兆或突然发生冲动行为,当班护士应立即呼叫值班医生和 其他工作人员(待岗护士,其他病区护士,保安)进行协助,同时尽可能的 稳定患者情绪,(与患者沟通时应保持安全距离并随时做好自身安全的防护) 立即疏散周围其他病人
• 4.与病人礼貌接触:这样有利于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一般来讲,即使是 精神病人,攻击一个态度对他不好的人比攻击一个面带微笑的人几率要大得 多。
• 5.在走廊里走路要养成靠墙走的习惯,以防病人背后攻击,在接近暴力风险 的病人时,要保持安全距离并侧身站,尽量站在方便逃跑方向。
• 6.不与病人争辩他的妄想,幻觉问题。
• 如果患者手中有危险物品,应与其他工作人员巧妙夺取
• 遵医嘱隔离约束患者或用药物控制患者情绪,专人护理,做好约束患者的基 础护理及心理护理
• 正确及时做好记录,并班班交接,重点告知接班人员注意事项
• 精神障碍的病人一般采用集体用餐的方式,开饭期间护理人员应观察病人的进食情况,并劝导 病人细嚼慢咽,酌情协助,防止噎食,对噎食者早发现,早急救。
• (2)二置:试将病人倒置,用手掌拍其后背,借助震动,使食物松动,向喉部移动掏之。
• 海姆立克急救法:双手环绕病人腰间,左手握拳并用拇指突起部顶住病人腹部,右手握住左拳, 向后上方冲击挤压。
• 1.精神病患者的安全管理 • 2.常用的治疗药物 • 3.对精神病人的观察 • 4.精神科常用应急预案
• 精神科危机意外情况贯穿于整个疾病过程,特别是新 入院一周以内,危及患者及他人的生命安全,也使治 疗,护理难以进行,在精神科,安全护理是第一位的, 包括病人和医护人员自身安全,因此,精神科临床护 士应该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

精神科护工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

精神科护工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

精神科护工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一、培训目标1. 提高精神科护工的专业水平,增强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理解和关爱。

2. 加强精神科护工的安全意识和急救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培养精神科护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培训内容1.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精神疾病的分类和特征- 精神疾病的原因和流行病学- 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 护理技能培训- 精神疾病患者的基本护理知识- 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技巧- 精神疾病患者的行为管理和危机干预技能3. 安全与急救培训- 危险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突发事件的应对和急救技能- 火灾、地震等灾害防范和自救技能4. 团队合作与沟通技能培训-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团队沟通的基本技巧- 如何有效地与患者和家属沟通5. 心理健康教育- 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调节情绪和压力的方法- 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解决6. 精神科护工职业道德培训- 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 保护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处理职业倦怠和心理疲劳的方法三、培训方式1. 课堂教学:通过专业的教学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员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操作: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进行实地指导和示范操作,使学员能够真正掌握护理技能。

3. 规范考核:通过考试、模拟演练等方式,对学员进行持续的考核和评估,保证培训效果。

四、培训时间1. 培训周期为3个月,每周培训5天,每天培训8小时。

2. 培训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每个学员都能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五、培训师资1. 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精神科医生和护士担任培训讲师,保证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2. 可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讲解,提高学员的心理护理能力。

六、培训评估1. 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和实际操作能力评估,确定学员是否达到预期培训效果。

2. 对培训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进行总结和整理,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精神科新入职护士培训内容

精神科新入职护士培训内容
了解团队协作和沟通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特殊性和要求,能够适应精神科护理工作的 特点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精神疾病的定义:指精神活动异常导致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 精神疾病的分类: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 精神疾病的症状:如情感障碍、思维障碍、行为障碍等。 精神疾病的病因: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
精神疾病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精神科护理的基本理论 知识和技能
了解精神科常用药物的种类 和使用方法
掌握精神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技巧
掌握倾听技巧,建立信任关系 学习非语言沟通,关注患者情绪变化 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护理方案 学习心理疏导技巧,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患者突然发病:掌握急救措施,及时联系医生 患者自杀行为:保持冷静,采取防范措施,及时上报 患者暴力行为:避免激怒患者,采取适当的约束措施 患者逃跑:保持冷静,采取适当的追捕或拦截措施
药物采购:确保药物来源合法、质量可靠 药物存储:分类存放、定期检查、防止过期 药物发放:根据医生处方和用量发放药物 药物使用: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建立信任关系:与患者建立互信,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 倾听技巧:耐心倾听患者诉求,不打断、不评判,给予反馈。 语言规范:使用礼貌用语,避免伤害性语言,尊重患者隐私。 非语言沟通:注意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保持微笑和眼神交流。
声誉
精神科护士的职业 发展路径
精神科护士的职业 素养要求
精神科护士的职业 发展规划
精神科护士的职业 发展前景
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有效沟通
掌握沟通技巧,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技术因素:主要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 不足或协作能力不强等原因对患者安全构成威 胁。
专业知识缺乏 (对专科用药作用、副作用、危害认识
不足,用错药。)
护理新项目无操作规程 技术不熟练:抽血过多、过少,影响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鼻饲液温度不掌握
护理记录存在问题
19
医源性因素:主要指护理人员言语、行为不当或 过失、用药时药物配备不当、给药途径不当, 设备、设施使用不当等方面原因给患者造成不 安全感或不安全结果
患者的不遵医行为:主要指治疗护理过程中,由 于患者不遵守医疗行为造成的安全问题。
24
护理安全防范
最为重要的还是护理人员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 规、规章、护理规范、常规是防范护理缺陷的 最根本保证。
不断强化医疗法律意识
做到知法 懂法 守法 依法执业
25
1.护理安全 责任第一 2.安全防范 重在细节 3.护理标准 严格执行 4.按时巡视 及时记录
服务滞后(不注重语言交流,解释不耐心,引起 病人不满,发生护患纠纷)
20
设备设施
●环境与卫生学因素:一般安全管理防火、防 爆、防盗、防毒、防自然灾害和重大意外事故 等方面;对护理安全有直接影响的主要因素包 括:医院内污染、环境污染、食品污染。
21
管理因素:主要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培训 不到位、设备物资管理不善、职业道德教育薄 弱、管理监督不得力等影响护理安全的组织管 理因素。
加强安全巡视,及时发现安全问题。
根据病人病情和危险性确定病人开放程度和活动范 围。有暴力冲突.自杀.自伤.出走危险的病人应在护 士的可观察的活动范围,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情绪.行 为等。
管理制度不健全:有制度不执行 业务培训不到位:不注重岗前培训 设备物资管理不善:不执行“五常法”管理 管理监督不得力:流于形式
22
其他方面 流程不合理,工作繁杂贵重药品静滴(静滴白蛋
白) 入院病人接诊(绿色通道 个性预案待补充 护士对预案不熟悉
23
病人及社会方面的因素
病人期望值过高 病人价值观的改变和提高 社会因素

大量地方卫生法规和地方卫生规章
13
国内外安全管理概况
国外的研究显示,平均每10个住院病人中有1人遭 受可预防的能致残甚至致死的伤害。
美国每年死于可以预防的医疗差错者9800人。 加拿大:住院病人每年发生有害事件18.5万起。
14
国内外安全管理概况
2002年WHO提出:患者安全需要受到所有国家的重视。 2004年WHO成立了患者安全世界联盟。 2005年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核心内容:保障医疗安全。 2006年国际护士节主题:保证安全的护士配置,保障患
11
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
管路滑脱 烫伤 自杀 噎食 压疮 跌倒 输液相关事件 给药错误 坠床 分娩意外 识别错误
12
我国的医疗卫生法是由一系列法律、法令、条 例、通令等规范性文件组成。
单行法律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部

卫生法规30多部

卫生部规章400多件

卫生标准1040多件
26
做到: 病情变 人员少 设备患
马上报 即刻找 随时换
精神科病区安全管理
环境安全管理
病室内的陈设 室内无易碎物品,如玻璃等;床. 床旁柜.凳子等不易搬动;墙上无暴露的钉子.电线. 电源插座有保护装置等。
病区门窗 要求病区所有门窗必须牢固,不能让 病人翻出;办公区及治疗室.药柜等的门有专用门锁。
17
影响重点部门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
人员因素: 主要指由于护理人员素质或数量方面的原因不能保证工 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的不安全影响或隐患。
护士法律意识淡漠(抢救时) 工作态度不严谨: 如巡视病人输液,只顾液体量多少,不观察穿刺部位情
况; 工作粗心大意,查对不认真
人员配置不足,护士压力负荷过重
6
卫生与安全
洗脸(澡)间 热水 开水间 卫生间 配餐间 空气流通 食品安全、特殊饮食
7
护理安全管理
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巩固基础 医疗和护理质量,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
8
护理安全 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
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 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 障碍、缺陷或死亡。
精神科护工岗前培训
精神科特点
特殊群体 无民事行为能力 弱势群体 限制自由
2
角色转换
组织性 纪律性 协作 服从安排 担当与放下 责任
3
安全意识
工作量 麻痹(工作时间长) 护理制度 应急流程
4
告知与保密
5
重点环节
交接班 病人数、保护带、碗、条匙、 单独值班 中班、晚班、夜班 外出检查 分餐时 节假日
者的生命安全。 病人安全问题巳引起世界范围的高度重视。
15
护理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安全管理网络不健全,职责不明确。 安全管理制度不全,落实不到位。 管理者工作重心偏移,重点环节重量失控。 新技术准入、安全、评价不完善。
16
重点部门护理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护理人员严重缺编,结构不合理。 个性预案待补充 护理新项目无操作规程 护士对预案不熟悉
9
护理安全管理 指运用技术、教育、管
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 施,把差错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病 人安全,防范意外事故,把隐患消灭在萌 芽状态,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医疗护理环 境
10
相关理论
风险管理 是指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对可能导致病 人伤害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加强防范和管理, 并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问题)制定防 范措施。 护理风险管理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 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 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有风险。
27
安全管理体系
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 病区主任负责制
28
危险物品安全管理
妥善保管.严格管理。 定点.定量存放.使用后及时归还,每班交接。 病人使用剪刀.针线时,必须在护士监督下使 检查制度:新入院病人、外出返回病人、家属探
视后回病房。 钥匙
29
病人安全管理
精神病人由于受精神病状影响,随时都存在潜在的 安全危险,护士要做好病人的安全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