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中砷的最高容许浓度(mg每L)是 D
2016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点: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考试技巧重点

1、5km处【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根据地表水水源卫生防护的规定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为水源保护区,不得排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根据提供的材料,第5题应选择A。
(3).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中砷的最高容许浓度(mg/L)是A.10B.5C.O.01D.2、2002年12月广西某地山区一辆满载数吨剧毒化学品砒霜的卡车翻落在深山峡谷中,大部分毒物抛撒到谷底的河流里,而下游15km的居民则以这条河的水作为饮用水水源。
(1).当得知这一事故的报告后除向有关部门领导汇报外,你作为一个专业技术人员从保护人民健康的角度出发,首先应A.立即赶赴现场了解具体情况B.查阅有关资料C.立即通知下游居民暂停饮用河水D.提出对受污染河水处理的具体措施E.关注污染可能带来的生态破坏【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饮用水污染应急事件处理原则包括迅速组织力量,查明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通知有关集中式供水单位或自备供水单位及个人,迅速采取控带I上措施和临时供水措施,并通过多种媒体向居民通告,在污染事故未解除前,不得擅自饮用污染水。
因而对照本题,从保护人民健康的角度出发,第4题应选择C。
(2).为防止河水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危害,领导派你对河水进行监测,由于条件和时间的限制,你认为采集水样最重要的河流断面是A.距事故下游最近的居民取水点上游1000m和取水点处B.事故点的上游1000m和下游100mC.事故点下游最近居民取水点上游1000m和下游100mD.事故发生地点E.事故点下游3、医疗机构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依法采取的措施是 BA.立即抢救B.及时转诊C.继续观察D.提请上级医院派人会诊4、5mm,针距5、那类消毒产品可以生产销售 AA.有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B.没有产品备案凭证的C.没有卫生许可批件的D.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的6、A.构效关系分析B.致突变试验,恶性转化试验C.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D.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E.流行病学调查(1).用于确证人类致癌物的研究方法是【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用于确定人类致癌物的研究方法应该是流行病学调查。
自来水中的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自来水中的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标准。
-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引言是文章的开头部分,目的是引导读者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在本文中,引言的主要目标是概述自来水中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标准的背景和重要性。
概述部分内容如下:自来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然而,近年来,人们对自来水中的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越来越关注。
这些重金属是自然界存在并广泛使用的物质,但过高的含量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重金属含量标准对保障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自来水中铅、砷、汞、镉等重金属的含量标准,特别是国际和国内标准的差异与相似之处。
通过分析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的制定原理和核心要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范围内对自来水中重金属含量的要求,促进国内自来水质量的改进与提升。
本文将首先介绍铅的含量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的比较。
其次,我们将探讨砷、汞、镉等重金属的含量标准,同样进行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的对比分析。
最后,我们将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自来水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希望引起公众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加强自来水中铅、砷、汞、镉等重金属的监测和控制工作,确保公众用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内容以及目的,为读者提供了对本文内容的整体了解。
其次,在正文部分,详细介绍了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标准的相关内容。
其中,分别对铅、砷、汞、镉的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进行了介绍和比较。
在每个部分中,都对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包括标准的制定依据、限制条件、检测方法等。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自来水中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含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以及对自来水安全的影响,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自来水安全的科学参考。
浅谈饮水型砷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浅谈饮水型砷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摘要】砷化合物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如美国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NIE-HS)和美国环保局(US—EPA )等诸多权威机构所公认的人类已确定的致癌物。
本文所说水砷污染是指砷化合物溶解在水中或以溶胶微粒形态稳定存在于水中所造成的污染,也称为水型砷污染。
水中砷主要通过食物链和直接饮用进入人体,又称为饮水型砷污染。
也称慢性饮水型砷中毒。
本文主要阐述了饮水型砷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砷中毒;危害;防治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砷化合物有剧毒,容易在人体内积累,造成慢性砷中毒。
国内资料凋查表明,长期饮用砷含量为0.6mg/L水的人群中,砷中毒患病率高达47.2%;长期饮用砷含量为0.3~o.6mg/L水的人群中,砷中毒患病率达28.3%;长期饮用砷含量为0.1~0.3mg/L 水的人群中,砷中毒患病率达21.7%;长期饮用砷含量为0.1 mg/L 以下水的人群中,砷中毒患病率达15.9 9/5;在慢性砷中毒患者中,癌变率高达15%。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水体中砷的最高饮用标准值为0.0lmg/L,我国的最高饮用标准值为0.05mg/L。
按照WHO的水砷标准,中国砷中毒危害病区的暴露人高达1500万之多;已确诊患者超过数万人。
因此饮水除砷是防治地方性砷中毒的关键措施。
一、水砷污染的来源(一)天然水砷污染砷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量元素,主要以二硫化二砷(雄黄)、三硫化二砷 (雌黄) 、硫砷化铁(砷黄铁矿)等砷的硫化物形式存在,在有色金属硫化矿中常常有砷共存。
全球由于含砷岩矿的风化进入生物圈的砷达到4.5万吨。
即使水中很低含量的砷都可能对人体和水生物产生毒害效应,通常人的新陈代谢功能每日可容纳消耗0.5mg砷。
每天每人由食物进入人体的砷不能超过0.3mg,食用水进入人体的砷不能超过0.2mg。
根据2007年7月1日实施的新标准,我国生活饮用水中允许砷存在的上限也是0.01mg/L,超过此限量就属于高砷饮用水,不过地表水中砷浓度的上限仍然0.05mg/L。
青海省2016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题

青海省2016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体力劳动导致器官和组织的血液流量变化为A.骨骼肌和内脏的血液大量增加B.骨骼肌和脑的血液大量增加C.肾脏和肝脏的血液大量增加D.骨骼肌和’肾脏的血液大量增加E.骨骼肌和心肌的血液大量增加E2、某医师研究0)--3脂肪酸预防冠心病的作用,试验组服用O—3脂肪酸,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该对照形式为A.实验对照B.空白对照C.安慰剂对照D.标准对照E.历史对照B3、促长剂是D卫生毒理学:化学致癌作用,化学致癌物分类,非遗传毒性致癌物,促长剂(62—65题共用备选答案)A.构效关系分析B.致突变试验,恶性转化试验C.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D.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E.流行病学调查4、样本率的标准误AA、反映率的抽样误差的大小B、随样本含量增大而增大C、与标准差大小无关D、随样本标准差增大而变小E、不随样本量变化5、一患者使用某化妆品后5—7天,再次使用时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水疱、大疱,病变皮肤边界不清,患处有瘙痒和灼热感。
此病情应诊断为A.刺激性接触性皮炎B.变应性接触性皮炎C.光敏性皮炎D.光毒性皮炎E.急性皮炎B6、某省志愿者组织为艾滋病孤儿建立爱心学校,提供教育和生活资助,体现了我国艾滋病控制策略的A.治“本”措施B.治“标”措施C.“标”、“本”兼治措施D.消除社会歧视措施E.社会动员措施D7、不属于硝酸甘油作用机制的是 E A.降低室壁肌张力B.降低心肌氧耗量C.扩张心外膜血管D.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E.降低交感神经活性8、胡椒基丁醚可抑制A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据报导”2000年某市肺癌患病率为30/10万,肺癌死亡率为32/10万”。
这里同年肺癌死亡率高于其患病率显然不正确B.某工厂保健站在调查中发现946名工人中,患慢性病的274人,其中女性219人,占80%,男性55人,占20%,由此得出结论,女工易患慢性病C.率的标准化是为了消除内部构成的影响D.某病的构成比增大,该病的发病率亦增高E.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麻疹易感儿数C10、不能异生为糖的是 CA、甘油B、丙氨酸C、胆固醇D、乳酸E、丙酮酸11、携带病原体3个月以内者称E12、LD50与急性毒性评价的关系是A.LD50值与急性毒性大小成正比B.1/LD50值与急性毒性大小成正比C.LD50值与急性阈剂量成反比D.LD50值与急性毒性大小成反比E.LD50值与染毒性剂量成正比D13、属于磷酸戊糖通路的酶是 A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B.苹果酸脱氢酶C.丙酮酸脱氢酶D.NADH 脱氢酶E.葡萄糖-6-磷酸酶14、最有意义的检查指标是A.血常规B.尿常规C.心率测定D.血压测定E.HbCO测定E15、评价脑力劳动负荷较合适的指标是E16、某地居民长期以玉米为主食,经常有人出现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记忆力减退、消化不良、易腹泻、手背及足背皮肤有对称性皮炎等症状。
中国饮用水中砷的最高限量标准

中国饮用水中砷的最高限量标准中国饮用水中砷的最高限量标准是指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用于保护公众健康的饮用水中砷的最高允许浓度。
砷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摄入高浓度的砷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设立砷的最高限量标准是为了保障公众的饮用水安全。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国饮用水中砷的最高限量标准为0.01毫克/升。
这个标准是根据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制定的,经过了严格的评估和论证,确保了饮用水中砷的浓度低到足以保护公众健康。
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元素,包括土壤、岩石和地下水中。
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污染的原因,一些地区的地下水中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砷。
长期饮用这些含有高浓度砷的水源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增加患上砷中毒相关疾病的风险,如皮肤癌、内脏癌和血管病变等。
为了确保饮用水的安全,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饮用水中砷的最高限量标准,并对饮用水源地、供水设施和水处理工艺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要求。
水源地应当进行定期监测,确保砷的浓度符合标准要求。
供水设施应当采取适当的处理工艺,将砷的浓度降低到符合标准要求的水平。
此外,中国国家标准还规定了对于存在高砷地下水问题的地区,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改善供水设施、引入外部水源、提供饮用水过滤设备等。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问题,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和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保障公众的饮用水安全。
同时,公众也应当增强对于饮用水安全的意识,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饮用水源,避免长期摄入高浓度的砷。
总之,中国饮用水中砷的最高限量标准是0.01毫克/升。
这个标准是为了保护公众健康而设立的,通过严格监测和处理措施,确保饮用水中砷的浓度低到足以保障公众健康。
公众应当加强对于饮用水安全的关注,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饮用水源,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卫生检验技术师《专业知识》(题库)模拟试卷一

卫生检验技术师《专业知识》(题库)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摄入不足会引起皮下、骨肉及胃肠出血,以(江南博哥)及血液凝固时间延长的维生素是()。
A.烟酸B.泛酸C.叶酸D.生物素E.维生素K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维生素K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是促进肝脏中凝血酶原合成的必需因子。
维生素K缺乏时,将出现皮下、骨肉及胃肠出血以及血液凝固的时间延长。
[单选题]2.实验证明具有抗动物不育作用的维生素是()。
A.烟酸B.泛酸C.叶酸D.维生素EE.维生素K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4.所有空气收集器都有一定的采样流量范围,或固定的采样流量,滤料的流量为()。
A.1~20L/minB.1~30L/minC.1~10L/minD.1~5L/minE.2~30L/min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滤料的常用采样流量范围为1~30L/min。
[单选题]5.对于气溶胶来说,采样效率可分为颗粒采样效率和质量采样效率,颗粒采样效率是指()。
A.所采集到的气溶胶颗粒与单位体积内动力学直径相当的颗粒比值B.所采集到的气溶胶颗粒与所采集空气中动力学直径相当的颗粒比值C.所采集到的气溶胶颗粒与单位体积内颗粒总数比值D.被采集的气溶胶颗粒与所采空气中颗粒总数的比值E.透过采样滤料的气溶胶颗粒数量与采集空气中颗粒总数的比值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颗粒采样效率指被采集的气溶胶颗粒占所采空气中颗粒总数的百分比;质量采样效率指被采集的气溶胶的质量占所采空气中气溶胶总质量的百分比。
当所有气溶胶颗粒的大小相同时,这两种采样效率在数值上相等。
[单选题]6.有关空气收集器的收集容量,描述不正确的是()。
A.滤料具有一定的承载容量B.动态下的收集容量通常大于静态收集容量C.固体吸附剂具有一定吸附容量D.空气收集器的收集介质具有一定的收集容量E.吸收液具有一定的吸收容量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空气收集器的动态收集容量通常低于收集介质静态时的收集容量,因为静态收集容量是所有收集介质达到吸收或吸附饱和下的收集容量;而动态下的收集容量是在空气样品通过收集介质时,空气中的待测物被收集介质吸收或吸附,往往尚未达到收集介质的静态收集容量。
水质标准限值

水质标准限值一、生活饮用水标准生活饮用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直接饮用或接触的水源。
为了保障人们生活健康,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生活饮用水标准,并规定了水质限值。
以下是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一些重要指标和限值要求:1. 总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是评价水体中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限值为每升不得超过100个。
2. PH值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程度的指标。
我国生活饮用水中的PH值应在6.5-8.5之间。
3. 氨氮氨氮是水体中常见的有机氮物质,其含量过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我国生活饮用水中的氨氮限值为0.15mg/L。
4. 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是水体中常见的无机氮物质,其含量过高会导致水体污染。
我国生活饮用水中的硝酸盐氮限值为10mg/L。
5. 氯化物氯化物是水体中常见的无机物质,其含量过高会影响水的口感。
我国生活饮用水中的氯化物限值为250mg/L。
6. 氟化物氟化物是水体中常见的无机物质,其适量含量有益于人体健康,但过高则会引起氟中毒。
我国生活饮用水中的氟化物限值为 1.0mg/L。
7. 重金属重金属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其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我国生活饮用水中的重金属限值分别为:铅0.01mg/L、砷0.05mg/L、汞0.001mg/L、镉0.01mg/L、铬0.05mg/L、铜1.0mg/L、锌1.0mg/L。
二、工业用水标准工业用水是指用于生产、冷却、清洗等工业过程中的水源。
为了保证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工业用水标准,并规定了水质限值。
以下是我国《工业用水水质标准》中的一些重要指标和限值要求:1. 总溶解固体(TDS)总溶解固体是衡量水体中溶解物质含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限值取决于不同的工业用途,一般为1000-5000mg/L。
2. 氨氮氨氮是工业用水中的常见污染物之一,其含量过高会影响工业生产和产品质量。
各行业的氨氮限值不同,一般为1-10mg/L。
中国饮用水中总砷的限值标准

中国饮用水中总砷的限值标准
一、限值标准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国制定了饮用水中总砷的限值标准。
标准规定,饮用水中总砷含量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1mg/L。
超过这个限值,水就不符合国家标准,不能被饮用。
二、检测方法
对于饮用水中总砷的检测,常用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法、原子吸收法等。
这些方法均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测出饮用水中总砷的含量。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三、实施时间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生效,适用于所有供水单位和用水户。
对于已有的供水单位和用水户,应在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六个月内,使其供水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对于新建或改建的供水单位和用水户,应在其供水工程完工后一个月内,使其供水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四、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的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源水以及生活饮用水。
对于其他类型的水,如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等,也可以参照本标准执行。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特殊行业或特殊用途的水,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更为严格的限制标准。
五、监督执行
各级政府和水务部门应当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和管理,对饮用水水质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也应当加强对供水单位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供水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供水单位和水源地,应当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