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控知识培训及事故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浅层气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浅层气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2. 大港西60-8井井喷事故简介
该井地质设计钻遇两套油层
明化镇下段油层,油藏埋深680~1415m,压力系 数0.97。
馆陶组油层,油藏埋深在 1415 ~ 1590m ,压力系
数0.92。
9 月 9 日 10:55 分,定向钻进至 1032m (垂深 1000m ),因
在1005m和1025m 分别见到两次气测异常,决定短起下钻测 油气上窜速度。
在距事故井100m处打一口救援井---红黑1井,该井6月 6日开钻,下入103/4″表层套管201.87m和51/2″油层套管 934.22m,水泥浆返至地面。该井与事故井两井眼的最小 距离为0.90m(871.86m处)。 7月13日,对红黑1井850~875m位置进行射孔,分批次
挤注水泥浆 137.6m3 ,候凝 52 小时后试压 8MPa ,稳压 10分 钟压力不降,永久封堵气体上窜通道。
超过二层台。由于不能确定紧靠四通的闸门的开关状态,未 敢关闭封井器,导致井喷失控。
二、浅气层井喷事故规律
1.井喷均发生在起钻工况
三口井均在起钻过程发生井喷事故,事故发生时起出 钻具为: 泉320-1X井:起钻13柱,起钻前井深1294m 红G+4-52井:起钻3柱,起钻前井深1310m 西60-8井: 起钻12双根/折合8柱,起钻前井深1032m
17:00 ,事故井的井眼喷塌,井喷停止。但随后从距事 故井5m 远的红G4-052井(直井)的简易套管头处喷出气、 水、砂混合物。
6 月 6 日,向事故井注入水泥浆 92m3 和 1.5g/cm³ 的加重钻 井液42 m3。21:10,红G4-052井井口停喷。
事故井周围约100m范围内陆续发现三处地表(水源井) 冒出水、气。其中:两处较远的溢出点第二天停止冒水、 冒气,距事故井50m远的溢出点第20天停喷。

高7-3井井控案例

高7-3井井控案例

二、高7-3井井控案例一)基本情况该井设计井深3621m,设计泥浆密度1.29g/cm3(三开后井队申请提高密度至1.38 g/cm3,甲方批准施工密度为1.35 g/cm3),133/8〞表层套管下深127m,9 5/8〞技术套管下深2065.88m。

二)事故经过1.三开后于2月11日9︰30钻至井深3362m接单根时,发现井口有少量外溢,井内泥浆密度为1.35 g/cm3,9︰30~10︰30加重晶石15吨,使泥浆密度提至1.41 g/cm3,井内泥浆无外溢,恢复钻进。

2.2月11日19︰20钻至井深3384m,钻时45mi n/2m(22.5mi n/m),3384~3386m钻时7mi n/2m(3.5mi n/m),3386~3388m 钻时3min/2m(1.5mi n/m)。

3.钻时加快后井队立即停钻循环观察,19︰35~19︰45外溢泥浆量4m3,停泵观察时在4﹟罐加重晶石15吨,配密度1.62 g/cm3的泥浆25 m3。

4.19︰45~20︰20,将25 m3密度为1.62 g/cm3的重浆打入井内,循环返出泥浆涌出转盘面,停泵,关封井器,立压为0,套压上升至16MPa。

5.开节流阀,节流循环排量28升/秒,泵压10MPa,节流套压5~8.5MPa。

6.20︰20~21︰35,加重井浆,节流循环,加重晶石20吨,进口泥浆密度未测,返出密度由1.40降至0.8g/cm3,因井场重晶石加完,停泵关井。

7.21︰35~23︰30找邻井拉重晶石及供应组织上重晶石150吨,在4﹟罐配1.70g/cm3的泥浆25 m3。

此时套压由0.2MPa上升至8.5MPa,发现井口周围冒气泡,决定向井内打入重浆。

23︰30~23︰50打1.70g/cm3的重浆25 m3,控制套压5~6MPa,当替密度为1.40 g/cm3的泥浆5方时,井口一声巨响,泥浆全部从井8.5MPa,发现井口周围冒气泡,决定向井内打入重浆。

井控事故案例

井控事故案例

井控事故案例.doc井控事故案例近年来,井控事故频发,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为了更好地防范和应对井控事故,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一些典型的井控事故案例,以期从中找到问题的症结,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来看一起发生在某煤矿的井控事故案例。

该煤矿位于山区,经营已有多年,但在井下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事故发生后,经过初步调查,发现鼠洞侵蚀和矿井支护不力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由于井下通风不畅,导致鼠洞生长迅速,进一步侵蚀矿井支护结构;同时,井下支护设施老化严重,无法有效抵御鼠洞侵蚀。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井下安全隐患的逐渐积累,最终引发了严重的井控事故。

针对这起事故,煤矿管理部门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井下基础设施的维修和更新,特别是针对鼠洞侵蚀问题,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定期清理鼠洞,加强矿井支护设施的维护和检修。

此外,井下通风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应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清理矿井内的积水和尘土,保障井下空气流通,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另外一起井控事故发生在某油田。

该油田位于沿海地区,附近有多片沼泽地带,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沼泽地内地下水位上升导致井口失稳。

在这起事故中,油田管理部门曾对地下水位变化进行过监测,但监测结果没有及时传达给井场作业人员,导致井口失稳时无法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

针对这种情况,油田管理部门应加强与监测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地下水位的监测数据能够及时传达给井场作业人员,及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此外,油田在选址和规划时,应充分考虑附近沼泽地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井口加固措施,确保井口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井控事故案例中的问题多种多样,但无不归结为安全管理不到位、基础设施维护不力等问题。

只有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基础设施的维护水平,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井控事故的发生。

因此,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井控事故的防范工作,加强监管,规范作业,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上是几起典型井控事故案例的分析和应对方案,希望对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有所启发,为井下作业提供更安全可靠的环境。

井控培训及案例分析

井控培训及案例分析

关井方法
软关井 硬关井 修正关井
软关井或半软关井
所谓软关井或半软关井就是指先开通节流管汇 (节流阀全开或半开以下统称软关井),再关 防喷器,最后关节流管汇的关井方法。
软关井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防止液流通道突然 关闭,使液流的速度急剧变化,引起系统中液 体动能的突然变化产生“水击效应” 。
持证上岗。 落实人员24小时坐岗制度,保证及时发现溢流
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一级井控技术
钻开油气层前要储备足够的重泥浆和加重材料。 钻井全过程中要保证所有井控设备经常处于待
命状态 。 下套管应换与套管尺寸相应的半封闸板 ,必
要按规定及时灌满管内钻井液。 与开发单位联系好关闭邻近注水井及抽油井的
原因: (1)正常循环压力加上关井立压有可能超过
泵的额定工作压力。 (2)大排量高压泵所需要的功率有可能超过
泵的输入功率. (3)大量流体流经阻流器有可能堵塞阻流器, 从而压漏地层.
溢流性质的确定
ρw=ρm-10.2(pa-pd)/hw hw=泥浆池增量ΔV/溢流井段每米容积Va 1.07~1.20盐水,0.12~0.36气体,0.36~
钻进过程中关井程序(软关井)
发信号 停转盘、停泵上提钻具 开节流管汇侧的液动平板阀或手动平板阀 关封井器 关节流阀试关井 ,在套压允许条件下关节
流阀上游平板阀,打开环形防喷器 录取关井立压、套压和钻井液增量 及时向
队长或技术员以及甲方监督汇报。
不循环法录取立压
关井,等待套压相对稳定,记下套压; 缓慢启动泵,直到套压开始升高,停泵,记下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井控知识培训及事故 案例分析
江试安[2010]7号 关于印发《江汉石油管理局井下测试公司岗位安全

井控知识培训

井控知识培训

井控知识培训井控(Well Control)是指在油气井钻探、完井和生产过程中对井眼压力进行监控和控制的技术和方法。

井控能够有效地防止井的喷流和井喷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井的连续生产。

井控知识培训旨在教育和培训工程师、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掌握井控技术和方法,提高其应对井控突发事件的能力。

1.井控基础知识1.1井控的概念和意义井控是指有效控制井压,防止井喷事故发生的技术和方法。

井控的意义在于保障井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保证油气生产的连续进行。

1.2井控的原理和基本流程井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井底压力和井眼压力进行监测和控制,维持井眼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井控的基本流程包括井底压力预测、压井液设计、井筒压力监测和控制等环节。

1.3井控相关设备和工具井控相关设备和工具包括压井液泵、压井液储备罐、井筒压力监测仪、井眼防喷器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在井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2.井控的关键技术2.1井斜井控技术井斜井控是指在井斜井钻探和井眼方向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进行井控的技术。

井斜井控技术需要考虑井底压力、井深、地层情况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2流体性质对井控的影响井控涉及到使用压井液控制井眼压力,而压井液的性质对井控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压井液对井控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压井液以实现有效的井控。

2.3井控参数的监测和调节井控参数包括井底压力、井眼压力、压井液密度、泥浆重度等,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节。

掌握井控参数的监测方法和调节技术是保障井控效果的关键。

3.井控案例分析3.1压井液失效导致井喷通过对压井液失效导致井喷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失效原因及应对措施,加深对井控技术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3.2井底压力突然升高引发井控事件通过对井底压力突然升高引发井控事件的案例分析,总结应对措施和井控技术的改进方向,提高井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4.井控模拟训练4.1井控操作流程训练安排实际操作环境和设备进行井控操作流程的模拟训练,让工程师、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熟练掌握井控操作流程。

井控应急案例分享

井控应急案例分享
损失。
提高应对效率
应急预案可以指导现场人员迅速、 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置,提高应对效 率。
增强风险意识
应急预案的制定过程也是风险识别 和评估的过程,有助于增强员工的 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国内外典型事故回顾
国内某油田井喷事故
由于地质资料不准确、钻井液密度偏 低等原因导致井喷失控,造成多人死 亡和环境污染。
复杂地形区域钻井难点剖析
1 2 3
地形崎岖不平,交通不便
复杂地形区域通常地势起伏大,道路狭窄且曲折 ,给钻井设备和人员的运输带来极大困难。
地质条件复杂,钻井难度大
这类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变,钻井过程中 容易遇到各种不可预见的地质问题,如井漏、井 涌等。
气候条件恶劣,作业环境艰苦
复杂地形区域往往伴随恶劣的气候条件,如高温 、寒冷、暴雨等,给钻井作业带来极大的挑战。
故扩大。
协调配合
现场各救援队伍之间保持紧密沟 通,协调配合,确保救援工作有
序进行。
救援队伍协调与配合经验
01
02
03
建立统一指挥体系
在救援过程中,建立统一 的指挥体系,明确各救援 队伍的职责和任务,确保 救援工作高效进行。
加强沟通协调
各救援队伍之间保持实时 沟通,及时传递信息,协 调解决救援过程中遇到的 问题。
原因分析
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主要是由 于地层压力异常、井控设备失效 以及操作不当等多种因素共同作 用所致。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展示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在事故发生后,现场立即启动应 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并通知
相关救援队伍赶赴现场。
采取紧急控制措施
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迅速采取 紧急控制措施,包括关闭井口、 压制井喷、清理现场等,防止事

浅气层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浅气层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3.吉林红G+4-52井喷事故原因分析
红G+4-52井喷的直接原因分析:
◆ 红G+4-52井:在钻进过程中发生严重井漏,环空液
面下降,导致浅气层的流体(气、水)大量涌入井筒,气体
上窜膨胀,引发起钻时井喷;由于没有安装防喷器,致使井
喷无法有效地处置,是造成井喷失控的直接原因。 漏喷转换 + 无控制手段
地层压力系数均低于1
1.大港西60-8井喷事故简况
◆ 9月9日10:55,定向钻进至1032m(垂深1000m)起钻, 已钻过第一个目的层。因在1005m和1025m分别见到两次气测异常
,决定短起下钻测油气上窜速度。
◆ 至11:50,边循环边活动钻具55分钟。循环使全烃含量 回零值。 ◆ 至12:17,卸掉方钻杆,修理液压大钳。同时,上提下 放活动钻具11次,用时23分钟。
4月30日,吉林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组织地质和工程设计单位
以及产能建设单位召开专题会议。会议认为该地区采用一次井控可 以防止井喷发生,决定不安装防喷器,否决了装防喷器的工程设计
。严重违反集团公司井控规定和吉林油田井控实施细则。不安装防
喷器,致使井喷后井口无法控制,酿成井喷失控。
红G+4-52井喷的管理原因分析:
定义
• “两浅井”定义:
• “两浅井”是指:浅层气井和浅井(1000m内)。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3口浅气层井井喷事故简介 第二部分 浅气层井喷事故规律 第三部分 防止浅气层井喷的针对性措施
井喷事故发生及其处理过程 事故发生。
应急救援与处置。
事故处理。 事故调查。 事故通报与责任人处理
第一部分 3口浅气层井喷事故简介
m3。
钻井泥浆密度过大,加剧了井漏。 技术敏感性低、设计跟踪不到位,未采取预防措施,致使事

井控安全经验分享案例

井控安全经验分享案例

井控安全经验分享案例一、井控设备操作在进行钻井作业时,井控设备的正确操作是至关重要的。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在操作过程中,遵循严格的井控设备操作规程,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二、防喷演习防喷演习是提高应对井喷事故能力的重要手段。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定期进行防喷演习,模拟真实井喷场景,加强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演习,员工熟悉了防喷设备的操作流程和配合方式,确保在实际事故中能够迅速有效地控制井喷。

三、钻井液处理钻井液处理对于井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对钻井液进行了有效的处理,保持了其良好的性能指标。

同时,根据钻遇地层情况及时调整钻井液性能,确保了钻井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四、异常监测与处理对钻井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是保障安全的关键。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安装了先进的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钻井液密度、压力等关键参数,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有效预防了事故的发生。

五、人员培训与演练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演练是提高井控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井控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加强员工之间的协作配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六、应急预案制定与执行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并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是应对突发状况的关键。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并确保每个员工都熟悉预案内容。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七、井场布局优化优化井场布局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对井场布局进行了合理规划,使得各种设备和管线布局合理、维护方便。

同时,加强了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有序。

八、沟通与协作增强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是保障井控安全的重要条件。

案例分享:某钻井队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机制,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井深处的压力系数是多少,实际仍是当量密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度,只不过去掉了密度量纲,只言其数量罢了
井控中压力的表示方法
用当量密度单位(g/cm3)表示:具有相当密度 的流体在该点形成的静液柱压力 。如:地层压 力为1.4 g/cm3 ;地层破裂压力为1.6 g/cm3 。 某点压力等于具有相当密度的流体在该点所形成 的液柱压力。
井控工作中“三早”
早发现:溢流被发现的越早越好、越便于关 井控制、越安全。
早关井:在发现溢流或预兆不明显怀疑有溢 流时,应停止一切其它作业,立即按关井程 序关井。
早处理:在准确录取溢流数据和填写压井施 工单后,就应进行节流循环排出溢流和压井 作业。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井控中压力的表示方法
井控知识培训及事故案 例分析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年4月5日星期日
江试安[2010]7号 关于印发《江汉石油管理局井下测试公司岗位安全
生产责任制》的通知 第二条 公司经理和书记,分公司(经理部)、项 目部经理和书记,基层队队长和指导员,机(班) 组长等党政正职是管辖范围内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其他领导、职能部门科室长(主任)和员工,在 各自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负责。
试验。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级井控技术
确保各次固井质量,保证套管鞋处承压能力 符合要求。
打开油气层后,任何时候都不允许降低井内 液柱压力。
打开油气层后起钻前要调整好钻井液性能, 初次起钻要搞短起下;在油气层以及油气层 以上300米范围内要控制起钻速度不超过 0.5m/s。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级井控技术
钻开油气层前要储备足够的重泥浆和加重材 料。
钻井全过程中要保证所有井控设备经常处于 待命状态 。
下套管应换与套管尺寸相应的半封闸板 ,必 要按规定及时灌满管内钻井液。
与开发单位联系好关闭邻近注水井及抽油井 的关闭事宜。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井控作业的分级
二级井控:溢流或井喷后按照关井程序 及时关井,利用节流循环给井口施加一 定回压与井内液柱压力共同来平衡地层 压力,最终用重浆压井、重建平衡的井 控技术。
工程技术研究所: 3、负责井控工艺技术管理;参与井控工作大检查;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主要内容
一、井控相关知识 二、井喷失控的危害 三、井喷失控的原因 四、应急预案的编写 五、典型井喷失控事故案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井控、井喷及相关定义
井控:油气井压力控制的简称。 溢流:在井内液柱压力小于对应深度处的地层
天然气上升对井内压力的影响
关井条件下 开井条件下
36
30
36
7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级井控技术
减少空井时间,起钻后必须立即下钻。 提高人员素质,相关人员必须经过井控培训
,持证上岗。 落实人员24小时坐岗制度,保证及时发现溢
流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级井控技术
调整好接头位置防止关井时把闸板关在钻杆 接头上。
不允许将全封或剪切闸板的控制手柄锁住。
储能器应保持经常保持待命状态,确保随时 能用。
应随着井口压力的升高而及时调节关井压力 。
钻杆内没有接入安全阀或方钻杆前不能关闭 环空。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级井控:井喷失控后,重新恢复对井 口的控制的井控技术。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级井控技术
发现溢流后应及时按照关井程序关井。 根据情况适当活动钻具。 起下钻中途发现溢流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不能一概而论。 关井后压井工作应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不能
长期关井不压井。 要用合适密度的压井液。
孔隙压力时,井口返出的液体量大于泵入的 液体量或停泵后井口液体仍自动外溢的现象 。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井控、井喷及相关定义
井喷:地层流体(油、 气、水)无控制地涌 入井筒,喷出地面的 现象。
井喷失控:井喷发生后 ,无法用常规方法控 制井口而出现敞喷的
现象。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ρe=P/(9.81H)=G/9.81 式中ρe——钻井液当量密度,g/cm3。 如2000m处的压力为23.544MPa,则 ρe=23.544MPa/(9.81×2000m)=1.20g/cm3
这个压力表示方法,与压力梯度类似,也可以在 对比不同深度压力时消除深度带来的不便。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压力
压力地单位是帕,符号是Pa,1Pa是1m2面积上受到1N
的力时形成的压力。即
1Pa=1N/m2
根据需要,有时用千帕(kPa)或兆帕(MPa)
1 kPa=1×103 Pa 1 MPa=1×106 Pa 它与过去常用的工程大气压的换算关系是
1 MPa=10.194kgf/cm2

1kgf/cm2=98.067kPa
粗略计算时,可认为1kgf/cm2=100kPa=0.1 Mpa,其误
差约为2%。
英制中,压力的单位是每平方英寸面积上受多少磅的力
,符号是psi,换算关系是
1 psi=6.895kPa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静液压力 静液压力是由静止液柱的重量产生的压力,其 大小只取决于液体密度和液柱垂直高度。
井控的分级
根据井涌的规模和采取的控制方法的不同,我们 把井控工作分为三级:初级(一级)井控、二 级井控、三级井控 一级井控是指以合适的钻井液密度、合理的钻 井技术措施,采用进平衡压力钻井技术安全钻 穿油气层的井控技术,又称主井控。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级井控技术
要有合理的井身结构。 要有比较精确的地层预报。 要有可靠的井控装置。 要进行地层压力检测。 在钻井过程中采用合适的钻井液密度。 要做地层破裂压力强度实验和裸眼承压能力
用表压单位(MPa)表示:如地层压力为35 MPa 。
用压力梯度单位(MPa/m)表示:如地层压力为 0.014 MPa/m。其好处或方便之处是在对比不同 深度地层中的压力时,可以消除深度的影响。
用压力系数表示:该地层压力与同井深的淡水
静液压力之比,无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当量
密度值,如地层压力为1.4。我国现场人员常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