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赏析-无锡艺术形式及表达
视觉艺术中的创作手法与表达方式

视觉艺术中的创作手法与表达方式视觉艺术是一种通过视觉感知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在视觉艺术中,创作手法和表达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创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以及它们在视觉艺术中的运用和意义。
一、色彩运用色彩是视觉艺术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能够直接影响观者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艺术家可以通过调整色彩的饱和度、明暗度和对比度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例如,在一幅抽象画作中,艺术家可以使用鲜艳的色彩来表达喜悦和活力,而使用暗淡的色彩则可以传达出忧郁和沉重的情感。
二、构图技巧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安排和组织元素的方式。
艺术家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构图方式来传达不同的信息和意义。
例如,对称构图可以表达出稳定和均衡的感觉,而不对称构图则可以创造出动态和不稳定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运用透视、重复和层次等构图技巧来增加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三、材料和媒介选择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选择不同的材料和媒介进行创作。
例如,油画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色彩和质感,而素描则可以表达出简洁和纯粹的形式。
此外,还可以运用拼贴、雕塑和摄影等不同的媒介来实现不同的创作效果。
四、符号与象征符号和象征是视觉艺术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
艺术家可以通过使用具有特定含义的符号和象征来传达自己的观点和主题。
例如,在一幅画作中,艺术家可以使用红色玫瑰作为爱情的象征,或使用黑色乌鸦作为死亡的象征。
这些符号和象征可以使观者更容易理解和共鸣艺术家的意图。
五、运用光影光影是视觉艺术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
艺术家可以通过运用光影来创造出明暗对比和立体感。
例如,在一幅油画中,艺术家可以通过运用明暗的对比来突出画面中的主题和重点。
光影的运用还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增加观者的视觉体验。
六、运用符号与形式符号和形式是视觉艺术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
艺术家可以通过使用具有特定含义的符号和形式来传达自己的观点和主题。
例如,在一幅画作中,艺术家可以使用圆形作为和谐与完整的象征,或使用直线作为秩序和稳定的象征。
视觉艺术欣赏

视觉艺术欣赏视觉艺术是一种源于人类感官中的视觉感受的艺术形式,通过视觉元素的运用和表现手法的创新,将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和情感传递给观众。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摄影、工艺美术等,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语言。
本文将从不同类型的视觉艺术作品入手,追溯其历史背景和艺术内涵,通过欣赏和解读,带您领略视觉艺术的魅力。
一、绘画艺术绘画是视觉艺术中最基本、最直接的一种形式。
绘画艺术以线条、色彩、形状等视觉元素为表现手段,通过画家的笔触和构图,展示出艺术家对于世界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从中国的传统中国画到西方的油画、水彩画,每一种绘画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比如中国山水画以追求自然之美和心境的表达为主,而印象派油画则注重对光影和色彩变化的表现。
无论何种类型的绘画作品,都展现了艺术家的独特创造力和对于美的追求。
二、雕塑艺术雕塑作为一种三维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对于物质的塑造和造型的设计,创造出具有立体感和体积感的艺术作品。
从古代的石刻到现代的铜像、雕塑装置艺术,雕塑艺术一直在不断的演变和创新。
雕塑的材料可以是石头、木头、金属等,每一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雕塑作品不仅仅是静态的艺术形式,也可以通过动态的设计和互动的方式,给观众带来完全不同的艺术体验。
三、建筑艺术建筑艺术是视觉艺术中与人类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一种形式。
建筑作为为人们提供居住和工作空间的载体,不仅仅要追求功能性和实用性,更要具备美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从古代的宫殿、寺庙到现代的摩天大楼、建筑群,每一座建筑都有其所代表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
建筑艺术的魅力在于它的耐久性和功能性与艺术表现的结合,通过对空间、材料和形式的运用,打造出独具魅力的建筑作品。
四、摄影艺术摄影艺术是通过摄影器材捕捉视觉影像,表达摄影师对于世界的观察和感悟。
由于摄影的技术性和便捷性,摄影艺术成为了现代社会中最为广泛的一种视觉艺术形式。
摄影作品以其独特的构图和光影效果,以及瞬间抓拍的真实感,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探秘无锡古建筑的建筑风格与技艺

探秘无锡古建筑的建筑风格与技艺。
一、无锡古建筑的历史背景无锡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文化遗产丰富多彩。
从古至今,在这里修建了许多古建筑,包括寺庙、宫殿、庙宇、园林等,其保存至今,为内外游客提供观光旅游的机会。
古建筑的历史将近千年,其中许多建筑与不少著名人物、传奇人物,甚至是历史事件有着密切联系。
在文化历史长河中,无锡古建筑是一道精彩的景观线,其风格独特,技艺精湛,典雅高贵,极具艺术价值。
二、无锡的古建筑风格无锡的古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江南地区特色,其风格鲜明、稳重大气、构思奇妙、工艺细腻,独具一格,为江南建筑之冠。
江南的建筑风格独特,几乎与山水风光融为一体,环境与建筑一起呈现出优美的景观。
其建筑更多地呈现出水田、荷塘、石桥、竹林等自然美景,营造出一种安静祥和、优美雅致、禅意悠闲的境界。
无锡的古建筑风格以明清两代为主,包括了琳琅满目的古建筑,如灵山大佛、太湖之滨龙山寺、三国时期的运河长虹桥、安园等。
其中,最著名的非建于唐代的灵山大佛莫属。
此建筑高达88米,由铜骨架、绿色建筑材料组成,以“精品、品质、品味、品位”为设计理念,极富东方审美特色。
三、无锡的古建筑技艺无锡古建筑技艺世称江南则是无锡古建筑的一大特色。
为了保留无锡古建筑的原貌,不仅要保留原有的材料和建筑法,还需要恢复当时的建筑工艺和技术。
这需要具有广泛技能的传统工匠队伍来完成,他们能够使用最古老最纯粹的水泥、灰浆、石材、木材,来重建传统的建筑。
目前,无锡的古建筑保护工作不断得到重视,许多古建筑得到了认真的保护和修复,为后代留下了无价之宝。
例如,2013年因缺固有,无锡地区修建了许多新型古建筑,以满足各种文化活动的要求。
四、无锡古建筑面临的挑战尽管对于无锡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作为文化遗产,它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威胁。
建筑物内部的设施年久失修,需要经常维护和修缮。
建筑物散石抽椽、倒塌损毁等现象也不容忽视,这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修正和维修。
视觉艺术欣赏

视觉艺术欣赏视觉艺术是一种以视觉形式表现的艺术形式,通过美学理论和艺术技巧创作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
视觉艺术的欣赏不仅可以带来美的享受,还能够拓展人们的审美视野和艺术鉴赏能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视觉艺术形式入手,介绍视觉艺术欣赏的重要性及其中的魅力所在。
一、绘画艺术绘画艺术是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色彩、线条和形状等元素的组合,表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
在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独特的构图、丰富的细节和艺术家的独特表达方式。
例如,梵高的《星夜》以其独特的色彩运用和明暗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们在观赏中感受到无尽的想象空间和情感共鸣。
二、雕塑艺术雕塑艺术是将艺术家的想法和情感表达通过立体的形式进行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
雕塑作品以其独特的触感和空间感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例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以其精湛的雕刻技巧和气势恢宏的造型,塑造了一个充满力量和美的形象,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艺术享受。
三、摄影艺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艺术成为了一种越来越重要的视觉艺术形式。
摄影作品通过捕捉生活中的瞬间和场景,表达摄影师的观点和情感。
摄影作品可以是自然风光、人物肖像或纪实性的影像,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个生动的瞬间。
例如,安塞尔·亚当斯的黑白摄影作品给人以宁静和内省的感觉,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的美和生命的脉动。
四、建筑艺术建筑艺术作为一种将艺术与实用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建筑物的结构、建筑风格和空间布局等方面的设计与创造,带给人们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身临其境的感受。
建筑作品可以是宏伟的宫殿、雅致的庭院或现代的摩天大楼,每一个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例如,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结构和装饰艺术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成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视觉艺术欣赏是一种洞察艺术家思想和情感的方式,通过绘画、雕塑、摄影和建筑等不同形式的视觉艺术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艺术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和灵感启发。
无锡美术馆的介绍和特点

无锡美术馆的介绍和特点
无锡美术馆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是一座以展示和保护文化艺术为主
题的综合性博物馆。
该美术馆成立于1985年,是中国首批设立的地方美术
馆之一。
馆内收藏了大量具有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的艺术品和作品,包括
绘画、雕塑、书法和摄影等。
无锡美术馆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馆内展厅设计精致而简约。
整
个建筑充满现代艺术氛围,巧妙地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元素。
除了展示馆内
的艺术品外,该馆还组织举办各种艺术展览、交流活动和教育项目,为公众
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
无锡美术馆每年举办多次临时展览,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的作品。
这些展览涵盖了各种绘画风格和艺术形式,从传统到当代,从油画到水墨,
从雕塑到装置艺术,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艺术发展的机会。
美术馆还开设了各种教育项目,如讲座、工作坊和导览活动,旨在增强
观众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它也是无锡本地艺术家们展示才华和作品的场所,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创作的平台。
无锡美术馆的特点之一是其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馆内
常设展厅展示了大量传统绘画、书法和雕塑作品,让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传
统艺术的独特之处。
此外,美术馆还与其他文化机构合作,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中外艺术家之间的对话和合作。
总体而言,无锡美术馆是一座承载文化和艺术遗产的重要场所,为公众
提供了一个欣赏、学习和交流艺术的平台。
无论是艺术爱好者还是普通观众,都能在这里找到满足自己艺术需求的机会。
无锡民间艺术——锡绣

• 锡绣最早见于汉代刘向《说苑》所述:“晋平公使叔向聘吴,吴人饰舟以送 之,左百人、右百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这段话记载的 是:“晋平公派遣使节叔向来吴国访问,叔向由吴国返回山西时,吴国人用 装饰富丽的花舫为他送行,在船的两舷,各有五百名送行者,有的穿着刺绣 服装,有的穿着锦缎和毛皮的服装。晋平公在位时限为公元前557——前532 年,而吴王阖闾徙都苏州为公元前514年,由此可知,这段史料所记载的还是 吴国设都于无锡梅里时的事,这说明早在公元前6世纪,无锡地区就已经流行 着刺绣技艺。 • 又据无锡《金匮县志》记载:“堆沙刺绣兹明尤仲骥妻子余氏所制“早寡保 孤、创制堆刺纱绣,此业自给、巧夺天工,曾以充贡,邑人咸仿其法。”可 见当时无锡一带的绣技盛况。另外“回文彩绣锦(俗称戳纱绣)”也是当时 极有名的工艺品。它采用大折技花纹样,运用挑花绣法,也有把整朵花样缀 成方胜格子,形成四方连续。在技法上高度发挥图案艺术的装饰性,显得格 外巧妙。还有流行于民间的“挑花绣”,这种绣品在一定部位作方、园、菱、 放射等单一意匠图案,或缀成二方连续为带样延展、或缀成四方连续为整幅 延展,制作方法是先在料子上用粉线划一个大概结构,然后在既定的部位中 运针,优秀的作品全凭作者心细手巧和丰富的想象力。配色有大红大绿的, 也由单纯素朴的,各见长处。挑花绣后来逐渐被更为简易的“列针绣”取代, 刺绣花样一般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图案,如“吉祥如意”、“凤穿牡丹”、 “双龙戏珠”等最为常见,当时的刺绣主要以家庭“女红”的形式存在,品 种有鞋头、枕套、帐幔、椅垫、香包、镜袱等等。
• 光绪三十三年,李佩黻在华文川的支持下,在无锡创办第一个民办刺绣教育 机构——锡山绣工传习会。在华文川、王云轩、陈旧村等书画家的协助下, 用中国传统的绘画理论来指导绣工创作设计和传授绣艺。在绣稿设计方面, 特别注重保持淡雅清丽的江南画风;在绣法上以缠针、列针、散套针为主, 但根据物象的需要,也运用切马鬃、打籽、高绣和堆绢等手法,提高刺绣的 艺术效果。创立“填色稀铺法”,使大面积的渲染和远景烘托的难题得到巧 妙解决。在原有锡绣工艺的基础上,对刺绣技艺进行改良,创造了画书绣结 合、富有变格特色的新绣法。以后无锡有几所女校增设刺绣科。补工女校首 先附设绣工专修学堂,继而志成、学艺、振秀等女校均开设刺绣课,青年女 子学绣成风。无锡刺绣从此进入历史上的鼎盛期,形成了“锡绣”淡雅清丽、 细云光薄的艺术特色,与“湘绣”、“苏绣”齐名。 • 1938年,华璂与许频韵合著《刺绣术》。这是继我国刺绣艺术有史以来的第 一部专著——丁佩《绣谱》、沈寿《雪宦绣谱》之后,我国刺绣史上的又一 本技法专著。华璂的作品以西洋水粉画、油画为稿本,在以传统中国画为稿 本的刺绣界刮起一股创新之风。更可贵的是,她不但在内容上引进了现代绘 画的写实风格,在刺绣针法止,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突破。华璂运用具有 自己独特风格的“列针”和“琐和针”,打破了传统次绣一味追求平、匀、 细、密的死板做法,她放针自由,线条活泼而多变,所用绣线,也是多色绞 合,决不拘泥于密针细线,而是粗犷中带有缜密,分外显得洒脱奔放。在色 彩方面,她特别讲究明暗层次的安排,巧妙地将数百种色线安排在一个画面 之中,利用丝线的色光,真实地反映大自然中的天光、云色、林荫、草丛, 给人以和谐的美感。华璂这种自由的运针方法,成为现今盛行的乱针绣法的 先导。在其刺绣专著中,特别注重对大自然中光色的研究,并且特别强调新 法风景绣的要诀,就是如何通过巧妙的针法,运用绣线丝光的材质美来真实 地反映物象的自然美,对锡绣有着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意义。
视觉艺术创意表达

视觉艺术创意表达视觉艺术是一种通过视觉形式来表达创意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它借助各种艺术媒介,如绘画、摄影、雕塑、装置艺术等,以独特的形态和色彩,传递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念。
视觉艺术创意表达是一项有挑战性和复杂性的任务,需要创作者具备创造力和技术技能,并善于运用各种视觉元素和原则来构建艺术作品。
一、创意的视觉表达创意是视觉艺术表达的核心。
在视觉艺术创作中,创意源于创作者的观念和想象力,通过构思和设计来表达。
创意的视觉表达需要考虑艺术作品的主题和目的,创造出有独特观感的形象和符号。
这需要创作者运用各种视觉元素和技巧,如线条、形状、颜色、纹理、明暗对比等,来创造出有力、富有表现力的视觉效果。
通过形象和符号的组合和排列,创作者能够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联想和情感体验。
二、视觉元素和原则的运用在视觉艺术表达中,视觉元素和原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视觉元素包括线条、形状、颜色、纹理、明暗对比等。
线条可以表达物体的形态和轮廓,形状可以传递物体的表面和结构,颜色可以表达情感和氛围,纹理可以增加观感的质感和层次感,明暗对比可以强调图像的重要性和层次感。
视觉原则是创作和布局的指导原则,包括对称性、比例、重复、统一性等。
运用视觉元素和原则,创作者可以构建出有趣、有力的视觉形象和呈现方式。
三、不同艺术媒介的创意表达视觉艺术创意表达可以借助各种艺术媒介来实现。
绘画是一种常见的艺术媒介,通过画笔和颜料的运用,创作者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图像和意象。
摄影是另一种重要的媒介,通过摄影机的运用,创作者可以捕捉到瞬间的美和氛围,以独特的视角来展示事物的特点和情感。
雕塑和装置艺术则通过立体感的表现来创造独特的空间和观感。
不同的艺术媒介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方式,创作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创作目的和主题的媒介来实现创意表达。
视觉艺术创意表达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任务。
创作者需要灵感和创意的启示,同时也需要具备技术技能和艺术素养来实现创意的转化。
通过运用丰富多样的视觉元素和原则,以及选择适合的艺术媒介,创作者可以创造出有深度和独特魅力的视觉作品。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

视觉艺术是一种通过视觉感官来传达情感、思想和灵感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色彩、线条、形状和纹理等元素来创造视觉效果,使观众能够感受到作品背后的意义和情感。
视觉艺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和影像艺术等。
绘画是最传统、最基本的视觉艺术形式之一。
绘画通过将颜料涂在画布或纸上,利用色彩、线条和形状等来创造视觉效果。
绘画可以表达各种情感和意象,从写实主义到抽象表达,艺术家可以通过绘画来展示他们独特的创造力和个人风格。
绘画具有丰富的表现方式,包括油画、水彩画和素描等。
雕塑是另一种重要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
雕塑通过将材料(如石头、木头、金属等)加工成想象中的形状,创造出立体的形象。
雕塑可以在空间中展示,并与环境相互作用,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意义。
雕塑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艺术家可以通过雕塑来表达他们对人性、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看法。
摄影是近代视觉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
摄影通过使用相机捕捉和记录图像,利用光线、构图和色彩来传达情感和观点。
摄影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具象或抽象的,摄影师可以通过选择主题、景深和效果来创造独特的作品。
摄影可以捕捉瞬间的美和情感,也可以记录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
影像艺术是将运动影像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一种形式。
影像艺术通过使用电影、视频和数字图像等媒体,将故事、情感和观点融入到影像中。
影像艺术具有时间性和音效的影响,可以通过音乐、声音和文字等方式来增强对观众的影响力。
影像艺术提供了一个多媒体的创作平台,艺术家可以利用不同的媒体元素来创造独特的视觉体验。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具有传达情感、思想和灵感的共同目标。
通过使用不同的元素和技术,艺术家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让观众产生共鸣和思考。
视觉艺术不仅给人们带来美感的享受,还能引发对社会、人性和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总而言之,视觉艺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方式,通过视觉感官来传达情感、思想和灵感。
绘画、雕塑、摄影和影像艺术等都是视觉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们通过利用色彩、线条、形状和纹理等元素,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促使人们思考和沉浸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黑体2号居中
学院名称: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联系电话: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视觉艺术赏
析
无锡艺术形式及表达
“太湖明珠”无锡,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东接苏州,西连常州,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
无锡地处太湖之滨,风景绝美秀丽,历史千年悠长,是在江南蒙蒙烟雨中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具有丰富而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厚重而悠长的历史文化。
特别是无锡的民间艺术,目前已登记在册工艺种类就有11个大类51个小类的工艺种类,在册艺人200多位。
其中像工艺画这一大类中,就分布贴、杂帖、玻璃画、葫芦画、邮贴、烙画、麦秆画、贝壳画、龟甲画等众多小类,微书画则包括微书、微画、微雕、核雕等。
除了举世闻名的惠山泥人外,锡绣、纸马、竹刻等工艺都曾辉煌一时。
无锡的留青竹刻精细、古朴、清雅、秀丽,富有装饰性,以留青、浅刻、浮雕、圆雕等各种雕刻技艺为表现力,质朴清雅,格调高古,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所谓的留青竹刻,就是刻时要留下竹子表层原有的青色、铲去花纹以外的青筠,这时露出竹肌为地,竹青色浅,呈微黄,质地细润,竹肌色较深。
由于两者色差,留青竹刻呈现深浅不同的层次,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整体艺术效果。
竹刻最早见于六书盛行的竹简,留青竹刻始于唐代,明代中叶竹刻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一批有名的竹刻家朱松龄、朱小松、李文甫、濮仲谦等。
主要作品有笔筒、香筒、笔洗、臂搁等。
同其他传统工艺一样,竹刻艺品清雅脱俗,历来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
竹刻,以刀代笔,以竹为纸,其难更逾书画,因而早至宋代时,已开始被藏家所青睐,作为
珍贵藏品进行收藏。
竹,风过而不折,雨过而不浊。
在文人和雅士的眼中,竹,就是高洁和清雅的象征。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在竹简文化的影响下,就出现了以镌刻图纹和文字来装饰的竹器;明代中后期,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倡导和参与,江南竹刻家创立了以画法刻竹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竹刻”由民间工艺上升为一种专门的的雕刻艺术。
此后,圆雕、浮雕、浅刻、留青、翻簧等各种雕刻技艺日臻完美,中国的竹刻艺术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两大流派:一是“金陵”派,二是“嘉定派”。
书、诗、画、印的综合和结晶艺术的竹刻。
它具有国画、书法的笔墨气韵,又工细精致,轻逸生动,引人入胜,不愧于它曾经的辉煌。
无锡刺绣艺术又称“精微绣”。
据记载,无锡早在2500多年前就有刺绣服饰。
清朝年间,创造了“闺阁锈”、“堆纱镑”、“乱针绣”等精微绣特有的技法。
20世纪80年代初,精绣传承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了“双面精微绣”,使之成为举国公认的优秀艺术品种。
锡绣一直以折枝花卉和图案装饰为主。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江南著名刺绣艺术家丁佩曾寓居无锡,她在无锡生活其间,身居闺阁,长期从事刺绣创作和研究,并利用“绣余清暇”之时不断总结经验,偶有所悟,即执笔纪录,“积久辄成篇帙”后来她将这些刺绣艺术理论整理成书,这就是我国刺绣艺术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专著——《绣谱》。
在这部九千余字的著作中,丁佩首次提出了“齐、光、直、匀、
薄、顺、密”七字诀,总结了中国刺绣的基本特点和创作规律,成为后人研究刺绣的理论基础。
她还在书中写道:“昔年春日,舟过梁溪,斜照满山,风光成彩”。
回家后,立即用“退红绒参以牙色,绣成遥山一桁“,只见“山椒新绿成林,溪中碧水鳞次”,连她自己也“顿觉耳目一新”,惊呼:“此画家所未到也”。
这一段充满抒情意味的描述,表达了丁佩对无锡秀丽山水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出无锡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对艺术家的孕育作用。
丁佩的刺绣传世作品虽然至今尚未发现,但根据《绣谱》中对其自身绣作的分析,可知她的作品不是一般的实用绣,而是细腻典雅,属格调高雅的观赏绣。
丁佩说:“刺绣以针代笔,以绢素为纸,以丝线为朱墨、铅黄”。
“取材极约、而用甚广”,同书画一样,也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为“闺阁中之翰墨”。
所以后人把这类出自闺阁中的观赏绣称之为“闺阁绣”,而“闺阁绣”在近代无锡刺绣艺术史上,一直占据着极重要的地位。
无锡刺绣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形成了单面绣、切马鬃绣、堆纱绣、戳纱绣、发绣、盘金绣、双面精微绣等10种绣法,其中切马鬃绣是无锡刺绣特有的传统绣法,而双面精微绣是锡绣另种特色针法,更使失传千年的中华绝技再次重放异彩。
锡绣的针法更有多达30多种,正抢、反抢、平套、散套、桂花、刻鳞、乱针……让人不得不惊叹锡绣技艺的丰富多彩。
因为得到书画界协助,锡绣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走向了“阳春白雪”,也形成了“无画不能绣”的特点。
无锡刺绣和书画艺术紧密结合,锡绣从书画中不断汲取营养拓展自身表现题材和艺术内涵,体现
了中国传统画无画不能入绣的“盛景”。
锡绣的绣稿来源于书画,但它又不同于书画,多样的绣法和多变的针法让锡绣又具有了独特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蜚声中外的惠山泥人是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始于南朝,盛于明代,无锡是著名的泥人之乡,自明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无数艺术大师倾其精力和心血,精心探索,使这一传统民间工艺得到传承和弘扬。
清代开始出现专业化的惠山泥人手工作坊,五里长街、上下河塘开设了数十家泥人店、两百多家泥人作坊,形成有名的“泥人街”。
20世纪初,惠山镇的泥人店不少于120家,这一状况一直延续至今。
惠山泥人是用惠山地区一米以下的土为材料,经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分“粗货”与“细货”两类,“粗货”大多以喜庆吉祥题材为表现内容,如大阿福、蚕猫、老寿星、渔翁等,寄托着民间祈求祥瑞、辟邪纳福、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细货”即手捏泥人,这类作品主要取材于传统的戏曲人物、神话传说、民风民俗,人物塑画生动传神,色彩色调秀丽明隽。
从清代中叶开始,惠山泥人已进入了兴盛时期,其艺术发展也渐趋成熟。
无锡泥塑以独特的艺术造型、鲜明的民族民间色彩和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而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被誉为“无锡三宝”之一,其“手捏戏文”和“大阿福”名满天下,广为人知,被视为最富有东方色彩的民间彩塑。
在传承、发展过程中,无锡泥人精品迭出,许多精品为国家级博物馆和专家收藏,不少作品还获得“山花奖”等多项全国性大奖。
惠山泥人传统工艺极为复杂有搓、揉、挑、捏、印、拍、剪、色、
压、贴、镶、划、扳、插、推、揩、糊、装等技艺。
作为彩塑,彩绘技艺在整个泥人的工艺制作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因而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
“满而不塞,繁中有简”这是惠山彩塑运用纹样时的规律。
“长脚寿”、“团寿”、“梅竹”适用于老年人的服饰。
“百吉”、“蝙蝠”、“团球花”、适用于小孩服饰。
“云锦花”、“水浪花”、“五色云”适用于一般神仙中人物,“草花”、“芙蓉花”、“点点花”、“荷菊”等则是一般富贵人、美女服饰上常用的纹样。
惠山泥人由于受模型的限制,因此,泥塑造型一般十分简练,大都是圆浑浑、胖乎乎的,甚至用浮雕和高浮雕来处理,有的甚至在背部“过渡”成平面。
因此,看似简单,但实际效果却又十分完美。
但彩绘的造型就明显的十分讲究和繁复,如色彩的搭配、线条的运用,纹样、图案装饰,以及贴金描花、开相妆銮有的已形成固定的程式。
搭配在造型上明显比坯体复杂,那恬情含蓄的观音;含情脉脉的少女;笑逐颜开的刘海;慈祥和蔼的寿星;饶有情趣的弥陀;形象鲜明生动,喜怒哀乐各异。
相比之下,一个泥坯的造型就简单了。
而彩绘就更加复杂了,彩绘却只能一笔一划来表现作品的艺术效果,而且有很多操作工艺是必须遵循的,如艺人们自己总结的“从上到下,先淡后浓,先白后黑,头发最后”。
“头色不过四,身色勿过三”。
“先开相,后装花,描金带彩在后头”。
这些都是操作规程上的要求。
还有在用色用笔的基本功方面也要求很高,如“落笔如飞,厚薄均匀”,“直线要直,曲线要活”,“红搭绿,一块玉;青搭紫,一堆屎。
”等等,足以证明彩绘比制坯繁杂多了。
无锡泥塑以独特的艺术造型、鲜明的民族民间色彩和浓郁的江南
乡土气息而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被誉为"无锡三宝"之一,其“手捏戏文”和“大阿福”名满天下,广为人知,被视为最富有东方色彩的民间彩塑。
在传承、发展过程中,无锡泥人精品迭出,许多精品为国家级博物馆和专家收藏,不少作品还获得“山花奖”等多项全国性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