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从而能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

2、能够举例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处罚”的道理。

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教学准备:有关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课件;大自然美景的课件;有关1934年美国黑色风暴的纪录片和有关近几年沙尘暴的纪录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语:大自然五彩斑斓、美丽、富饶,不仅给我们创造了生存的环境,还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来欣赏一下美丽的大自然。

(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丽风景)2、看完这段影片,你有什么感受?预设:(1)我们的国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2)这么美的环境,让我们的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

3、揭示课题。

大自然不但让人尽情享受着美丽的景色,它还无私的奉献着它的全部资源,养育着全世界几十亿的人口。

可人类却用自私和贪婪回报大自然的慷慨,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6课《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二、自由读文,边读边想。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2、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预设:(1)大自然为什么要报复我们?(2)大自然会怎样报复我们?(3)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教师梳理问题并板书。

(板书3个问题)3、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交流你理解了哪些问题。

三、合作交流,共议主题。

1、大自然为什么要报复我们?预设:⑴因为我们破坏了大自然。

所以用书上的话说,就是“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

”(板书)2、让我们齐读文章第一段。

(生读)(1)第一段写了什么?(2)理解句子:“鸟类减少,说明环境已经把鸟类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重点理解“环境”一词。

(3)人类对树木的破坏严重影响了鸟类的生存,因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处罚。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课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爱到惩罚”的道理从而能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

2、举例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够主动积累词语。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爱到惩罚”的道理从而能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

内容分析教学重点:1、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受到惩罚”的道理。

2、能举例说出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3、正确书写本课13个生字。

教学难点: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受到惩罚”的道理。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预习指导。

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查工具收理解不懂的词语。

查找有关沙尘暴的文字或图片、影视资料。

2、阅读指导。

本课语言简单明了,易读易懂,重点应是使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

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方式。

按“自主读书知环保,合作交流环保,探究升华做环保,发出倡议唤环保”的学习板块进行教学。

观看资料,引出课题。

播放“沙尘暴”有关影视资料或图片资料。

看后提问:看了这些资料,你想说些什么?引出课题“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板书课题。

让学生首先在思想上对“大自然的报复”有个较清楚的概念,唤起学生的内心感受,让他们带着激情走入学习的课文的氛围之中。

(2)自由读书,自主思考。

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时间,要求学生结合所查资料读通课文,边读边做批注,读明白内容和不明白的问题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小组合作学习时与他人交流。

(3)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①小组合作交流。

组长主持,以课后的三个问题为重点,解决本组成员在学习中的问题,如不能解决,做好记录,以备在全班交流时提出探讨。

②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重点解决课后讨论、说、练的三个问题,这是课文的阅读重点,然后再解决各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问,并结合学生汇报指导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的方法,把握文章的主旨。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认识到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要与之和谐相处。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大自然报复的现象。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大自然报复现象。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实例教学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2. 相关资料:大自然报复的现象图片、视频等。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大自然报复的现象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学生分享对大自然报复现象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课文结构,总结文章写作手法。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4. 实例分析(1)教师展示相关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如何保护大自然。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说课稿)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说课稿)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事例,说明了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然后又以“美国黑色风暴”为例,具体说明了“谁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大自然惩罚的道理”,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自然生态平衡的规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二、设计理念:本课语言简洁明了,易读易懂重点应是使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

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四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够主动积累词语,通过课文中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的道理,能够理解掌握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2.能力目标: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主动积累词语,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课文中事例,唤起学生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从而能够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主动宣传环保知识,做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四、教学重点:正确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

五、教学难点:举例说出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六、教法和学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的方法来开展学习的,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提倡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加强与同伴间交流合作的能力。

采用这种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得到训练、培养和提高。

七、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

八、教学时间: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分析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2:警惕大自然的报复(第2课时)

教学设计2:警惕大自然的报复(第2课时)

第16课《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事例,说明了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然后又以“美国黑色风暴”为例,具体说明了“谁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大自然惩罚的道理”,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自然生态平衡的规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设计理念】本课语言简洁明了,易读易懂重点应是使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

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够主动积累词语,通过课文中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的道理,能够理解掌握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2.能力目标: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主动积累词语,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课文中事例,唤起学生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从而能够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主动宣传环保知识,做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认读本课生字1.读课文圈画生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2.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指名读用字组词选词造句。

4.学生观察字形,按结构分类。

二、学写生字左右结构的字。

1.课件出示:惕、浮2.齐读,这两个字的字形各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写时要注意左短右长,左低右高,上下不平齐。

3.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字。

4.生仿写。

5.另几个字小组讨论书写。

6.课件出示虾。

说说这个字和上面的两个字有什么不同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写时要左窄右宽,上下不平齐,字呈方形。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学会如何保护环境,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培养关爱大自然的情感,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掌握,包括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如何保护环境,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如何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2. 学生如何将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2.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观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3.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相关案例,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观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2.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相关案例,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5. 课后作业:学生课后阅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环境问题,培养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观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的。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介绍课程主题: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1.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思考题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步骤引入课程主题,让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引导学生探讨大自然报复的原因。

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避免大自然的报复。

第二章:大自然的报复案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报复的具体案例。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的原因和后果。

2.2 教学内容介绍几个大自然的报复案例,如洪水、干旱、地震等。

分析这些案例的原因和后果。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步骤介绍洪水、干旱、地震等大自然的报复案例。

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的原因和后果。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和减少大自然的报复。

第三章: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影响的后果。

3.2 教学内容介绍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如工业化、城市化、污染等。

分析这些影响的后果,如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思考题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步骤介绍工业化、城市化、污染等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

让学生分析这些影响的后果。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

第四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

4.2 教学内容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保护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分析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如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思考题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4.4 教学步骤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让学生分析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履行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

第五章:保护环境的行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行动。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说课稿)(4)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说课稿)(4)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事例,说明了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然后又以“美国黑色风暴”为例,具体说明了“谁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大自然惩罚的道理”,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自然生态平衡的规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二、设计理念:本课语言简洁明了,易读易懂重点应是使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

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四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够主动积累词语,通过课文中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的道理,能够理解掌握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2.能力目标: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主动积累词语,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课文中事例,唤起学生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从而能够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主动宣传环保知识,做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四、教学重点:正确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

五、教学难点:举例说出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六、教法和学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的方法来开展学习的,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提倡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加强与同伴间交流合作的能力。

采用这种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得到训练、培养和提高。

七、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

八、教学时间: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分析课文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
富海镇中心学校李国娟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事例,说明了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然后又以美国“黑色风暴”为例,具体说明谁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道理,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自然生态平衡的规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设计理念:
本课语言简洁明了,易读易懂,重点应是使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

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从而能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

2.能够举例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够主动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

2.能举例说出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3.正确书写本课13个生字。

教学准备
有关课文内容的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大自然五彩斑斓、美丽、富饶,不仅给我们创造了生存的环境,还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但是大自然中也有一些可怕的、灾难性的事件,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录像。

(录像出示:雪崩、火山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启发提问。

看完课件后提问:同学们看完这些片段,内心有什么感受?
预设:(1)这些灾难太吓人了!
(2)大自然太可怕了!
3揭示课题。

是的,这些灾难太可怕了!但是如果我们不保护好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加剧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破坏,而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我们应该怎样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读书知环保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带着问题读课文,到文中去找答案。

同学们,看到课题相信你一定对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切地想读一读。

学贵有疑,所以老师提醒大家,要善于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去读书,这样才能把课文读懂。

那么这篇课文你想带着哪些问题去读呢?
预设:(1)大自然为什么会报复我们?
(2)我们要怎样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教师桌间巡视。

3.小组间讨论交流。

(1)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

(3)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不懂的问题。

4.检查读书情况。

同学们,通过合作学习你们一定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这句话的?
预设:(1)不应该破坏食物链,破坏生态平衡。

(2)要保护大自然,尽量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3)破坏了环境,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得到应有的惩罚。

三、合作交流议环保
1.自读课文,查找事例。

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找出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

2.小组交流,得出结论。

请各小组统一答案后填在表格里。

表格示例:
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造成的自然灾害(小组合作交流,不仅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也锻炼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 3.汇报交流结果。

预设:(1)捕捉护林益鸟后,破坏树林的生长。

(2)捕杀黄鼠狼造成鼠害成灾。

(3)1934年美国东部因破坏森林、草原而遭受黑色风暴袭击。

4.延伸学习,加深理解。

通过同学们的汇报,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你还知道哪些由于人为伤害而造成的自然灾害?
学生展示汇报自己查找的资料。

预设:沙尘暴、酸雨、虫灾……
同学们说得真好,为了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每个人应该尽自己的一切努力不去破坏“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四、探究升华做环保
1.理解词语,加深环保意识。

(1)阅读理解。

说到“食物链”和“生态平衡”,我们应该怎样来理解这两个词?请一名同学来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大家结合实际来理解这两个词语。

谁能说说这里的“食物链”指的是什么?
预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浮游生物。

或狐狸吃兔子,兔子吃草。

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2)师生共同归纳。

食物链:生物群落中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彼此之间由于摄食的关系所形成的一种联系。

例如,蚜虫食小麦,瓢虫食蚜虫,山雀食瓢虫,老鹰食山雀,形成一种包含几个环节的食物链。

草食动物吃绿色植物,肉食动物吃草食动物,这是最基本的食物链,也叫营养链。

食物链中不同环节的生物,其数量趋向相对恒定,以保持自然平衡。

生态平衡:指一定的生物群落及其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种对立因素互相制约而达到的相对稳定的平衡。

如麻雀吃果树害虫,同时它的数量又受到天敌的控制,三者的数量在自然界中达到一定的平衡。

2.小组讨论。

生态平衡为什么不能被破坏,如果被破坏会怎样?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只有维持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的联系,才能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保护大自然的必要性又
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相信你们一定能做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