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微粒污染检测规程
2020版《中国药典》不溶性微粒检验操作规程

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样品不溶性微粒的测定。
三、职责:1、检验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认真、及时、准确地填写检验记录:2、化验室负责人:监督检查检验员执行本操作规程。
四、内容:1、简述:1.1本法系用以检查静脉用注射剂(溶液型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及供静脉注射用无菌原料药中不溶性微粒的大小及数量。
1. 2本法包括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
当光阻法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或供试品不适于用光阻法测定时,应采用显微计数法进行测定,并以显微计数法的测定结果作为判定依据。
1.3光阻法不适用于黏度过高和易析出结晶的制剂,也不适用于进人传感器时容易产生气泡的注射剂。
对于黏度过高,采用两种方法都无法直接测定的注射液,可用适宜的溶剂稀释后测定。
2、试验环境及检测:2.1试验操作环境应不得引入外来微粒,测定前的操作应在洁净工作台进行。
玻璃仪器和其他所需的用品均应洁净、无微粒。
本法所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使用前须经不大于l.Oum的微孔滤膜滤过。
2.2取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符合下列要求:光阻法取50ml测定,要求每10ml 含10 u m及10 口 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10粒以下,含2511m及25 11m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2粒以下。
显微计数法取50ml测定,要求含10 um及10 u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20粒以下,含2511m及25 11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5粒以下。
3、第一法(光阻法):3.1测定原理:当液体中的微粒通过一窄细检测通道时,与液体流向垂直的入射光,由于被微粒阻挡而减弱,因此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大小相关。
3.2对仪器的一般要求:3.2.1仪器通常包括取样器、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三部分。
3.2. 2测量粒径范围为2〜lOOum,检测微粒浓度为0~10000个/ml。
3.3仪器的校准:所用仪器应至少每6个月校准一次。
3.3.1取样体积:待仪器稳定后,取多于取样体积的微粒检查用水置于取样杯中,称定重量,通过取样器由取样杯中量取一定体枳的微粒检查用水后,再次称定重量。
微粒污染检验规程

微粒污染检验规程1、概述对产品及初包装不溶性微粒污染检测方法做出指导,正确操作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范围适应于检测产品及初包装袋上的不溶性微粒污染的检测。
3、周期3.1 同品种产品每月至少进行一次不溶性微粒污染检测。
3.2 初包装袋每批次进货检验应进行不溶性微粒污染检测。
4、职责品管部负责产品及初包装不溶性微粒污染的检测。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15版)通则0903不溶性微粒检查法第二法(显微计数法)。
5、程序5.1 仪器试液及其要求5.1.1 仪器试液:洁净工作台、显微镜、微孔滤膜及其滤器、平皿、蒸馏水等。
5.1.2 仪器要求洁净工作台:高效空气过滤器孔径为0.45Mm,气流方向由里向外。
显微镜:双筒大视野显微镜,目镜内附标定的测微尺(每格5~10μm )。
坐标轴前后、左右移动范围均应大于30mm ,显微镜装置内附有光线投射角度、光强度均可调节的照明装置。
检测时放大100倍。
微孔滤膜:孔径0.45μm、直径25mm或13mm,一面印有间隔3mm的格栅;膜上如有10μm 及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5 粒以下,并不得有25μm及25μm 以上的微粒,必要时,可用微粒检査用水冲洗使符合要求。
蒸馏水:用孔径0.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
5.2 供试液制备5.2.1 产品供试液5.2.1.1 管路类产品:随机抽取3套产品,分别用0.2μm滤膜过滤后的蒸馏水500ml,充分冲洗内腔,并收集冲洗液,作为供试液。
5.2.1.2 非管路类产品:随机抽取3套产品,分别完全浸于0.2μm滤膜过滤后的蒸馏水500ml中,浸提,收集浸提液,作为供试液。
5.2.2 初包装袋供试液:随机抽取3只初包装袋,袋内分别注入0.2μm滤膜过滤后的蒸馏水,用500ml蒸馏水充分的冲洗初包装袋内部,并收集冲洗液,作为供试液。
5.2.3 要求5.2.3.1环境要求:所有制备过程均在万级背景下局部百级洁净环境下进行(即万级洁净间的超净工作台)。
注射器微粒检测标准

注射器微粒检测标准一、检测方法1.1 参照相关行业标准,采用光散射法或目视法进行微粒检测。
二、检测设备2.1 检测设备应具备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微粒的大小和数量。
2.2 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检测环境3.1 检测环境应符合相关实验室管理规范,保持清洁、卫生、无尘、无菌。
3.2 实验室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保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四、检测周期4.1 对每批次注射器样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每批次注射器微粒含量符合相关标准。
4.2 对重要客户或特殊用途的注射器应加强检测,确保质量稳定。
五、检测数据分析5.1 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统计微粒的大小、数量和分布情况。
5.2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注射器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和控制,降低微粒的产生和含量。
六、检测报告6.1 根据检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报告中包括样品信息、检测数据、分析结果和建议措施等内容。
6.2 检测报告应真实、准确、完整,并经过审核和批准。
七、检测误差控制7.1 对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行严格控制,如样品取样、设备校准、数据统计等环节。
7.2 对误差进行溯源和分析,找出原因并进行纠正,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八、检测质量保证8.1 建立完善的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样品管理、设备维护、数据审核等环节。
8.2 对检测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检测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九、检测操作规程9.1 制定详细的检测操作规程,包括样品准备、设备使用、数据记录与处理等步骤。
9.2 确保检测员熟悉并遵守操作规程,减少人为操作失误。
十、检测员培训10.1 对新入职的检测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10.2 对现有检测员进行定期技能提升培训,提高检测水平和能力。
产品微粒污染检测规程

欢迎共阅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B REV产品微粒污染检测规程编制审核批准签字日期分发部门发布实施产品微粒污染检测规程1.目的控制产品中的微粒数量,保证产品的质量。
2.范围生物部生产的生物产品。
3.职责3.1生产部负责检测样品的制备3.2质检部负责样品检测及报告的填写。
4.依据GB 8368-2005《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输液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通则0903《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5.程序5.1试验前准备6mol/L的盐酸、6mol/L氢氧化钠、纯化水、无粉手套。
5.2环境万级环境下的百级工作台上进行。
5.3设备GWJ-5S微粒检测仪。
5.4空白对照液制备5.4.1将接触检测液的器具用纯化水清洁3遍,备用。
欢迎共阅5.4.2量取37ml的分析纯盐酸置量筒中,加纯化水至200ml,即得6mol/L的盐酸。
5.4.3称取48g的氢氧化钠置量筒中,加纯化水至200ml,即得6mol/L的氢氧化钠。
5.4.4量取150ml的6mol/L的盐酸置磨口的三角烧瓶中,加6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至PH7.0左右,再加纯化水至520ml,作为空白对照液,备用。
5.4.5将520ml空白对照液沿壁缓慢倒入检测杯中,避免产生气泡。
5.4.6将检测杯放在检测平台上,静止1-2min,目测溶液没有气泡为止,按《GWJ-5S 微粒检测仪标准操作规程》检测。
5.4.7制取2份平行的空白对照液,检测结果取平均值。
5.4.8空白对照液检测数值都应不超过9,否则试验无效。
5.5供试液的制备5.5.1取11块90mm×110mm的生物产品,剪开包装,用镊子夹起生物产品放入500ml的磨口三角烧瓶中。
5.5.4 加入200ml的纯化水,每隔20分钟充分振荡一次,浸提1小时,用镊子将生物产品取出后,量取37ml分析纯盐酸至三角烧瓶中。
5.5.3将磨口三角烧瓶置于105℃的环境下,持续24小时。
5.5.4取出三角烧瓶,目测溶液应无异物,然后加入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左右,加纯化水至500ml。
输血器、输液器微粒污染微粒检测仪检验操作规程

输血器、输液器微粒污染微粒检测仪检验操作规程本规程是根据“GB8368-2005一次性输液器具,重力输液式”中附录A.1“微粒污染试验”编制的。
本规程规定了用微粒计数器(也称微粒检测仪)法完成“GB8368-2005一次性输液器具重力输液式”中附录A.1“微粒污染试验”的操作步骤。
本规程未作具体规定的操作,按“GB8368-2005一次性输液器具重力输液式”中附录A.1“微粒污染试验”有关规定执行。
1 使用检测仪器1.1 仪器原理及组成GWJ-4S微粒检测仪光阻法原理负压泵测量范围:5µm-400µm;输液器具污染检测通道:≥25µm,﹥50µm,>100µm取样体积100mL,500mLGWJ-5SE微粒检测仪光阻法原理柱塞泵测量范围:5µm-400µm;按照输液器具设定通道:≥25µm,﹥50µm,>100µm取样体积:1.25mL~500mL任意设定;GWJ-5S微粒检测仪光阻法原理柱塞泵取样器自动升降测量范围:5µm-400µm;按照输液器具设定通道:≥25µm,﹥50µm,>100µm取样体积:1.25mL~500mL任意设定;1.2按照所选用仪器说明书的要求,选择微粒污染检测,并进行检测前的准备。
2 蒸馏水的制备与检测2.1 蒸馏水的制备将新制备蒸馏水经0.2μm滤膜过滤,成为洗脱前蒸馏水,以下简称蒸馏水(也称空白对照液)。
2.2 取10份520mL的蒸馏水进行测量。
2.3 每次用微粒检测仪检测500mL的蒸馏水,对25µm ~50µm、51µm ~100µm、>100µm三个区间的微粒进行分类计数。
2.4 微粒检测仪对10份蒸馏水测量结果自动给出平均值。
2.5 也可按照表A1记录各平均值,用以计算空白样品中的微粒数N b。
微粒污染操作

输液器具测试(1998版)用于测试静脉输液针管、无菌注射针、侧孔插瓶针、注射件、截流阀、纸塑小包装、塑料小包装、透析纸类、吸塑盒等,要求:供试液中15-25μm的微粒数不得超过1个/ml;大于25μm的微粒数不得超过0.5个/ml。
1 制备供试液
1.1冲洗液:经直径为50mm,孔径为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的纯化水。
1.2供试液:取待测样品数个(静脉输液针管、无菌注射针、侧孔插瓶针、注射件等总冲洗量不小于150ml,不少于5个),用尖嘴镊夹住,用盛满冲洗液的洗瓶冲洗样品内表面,充分冲洗后,将冲洗液倒入到烧杯中,作为供试液,单个冲洗量(截流阀为160 ml,纸塑小包装400 ml、塑料小包装300 ml、透析纸类300 ml、吸塑盒100 ml)。
2测试
2.1 将微粒分析仪抽样设定为50ml,选择输液器具测试(1998版)进行测量。
2.2按照微粒分析仪操作细则测试供试液和冲洗液中15-25μm、及>25μm范围的粒子数量,测试2次取平均值。
2.3 读取微粒分析仪测得的平均微粒含量(个/ml),并计算供试液和冲洗液中15-25μm、及>25μm范围的粒子数量差值。
29微粒污染检测操作规程

nb2
nb3
评价系数
0.1
0.2
5
8.结果确定
8.1总则
供试样品(至少10支)只进行一次检测,以每支供试品三个尺寸分类的平均微粒计数作为分析结果。
8.2污染指数计算
对供试品组各尺寸平均微粒数分别乘以评价系数,各项相加即得供试品微粒数,Na;同理得空白对照液中微粒数,Nb (应不超过9)。Na减Nb即得供试品微粒污染指数
建立产品微粒污染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为微粒污染检测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规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依据
GB 8368-2005《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输液式》
YY/T 1556-2017《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微粒污染检验方法》
3.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原材料、爱婴TM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一次性使用沟槽负压引流管路、一次性使用螺旋负压引流管路等产品的微粒污染检测。
7.3各洗脱液通过格栅滤膜过滤,滤膜置于显微镜下(入射照明),放大40倍进行测量,并按表1所给尺寸进行计数。
7.4另取与洗脱液等量的蒸馏水,过滤至另一张格栅滤膜,作空白对照。
表1微粒数污染评价
参数
尺寸分类
微粒大小/μm
25~50
51~100
>100
10支样品中平均微粒数
na1
na2
na3
空白对照液中平均微粒数
供试品中微粒数:
Na= na1·0.1+ na2·0.2+ na3·5
空白样品中微粒数:
Nb= nb1·0.1+ nb2·0.2+ nb3·5
污染指数:
N=Na—Nb≤90
污染指数应控制在上限90以下。
9.记录
《原材料微粒污染检Βιβλιοθήκη 记录》《产品微粒污染检测记录》
初包装微粒污染检验规程(显微镜下点数)

初包装微粒污染检验规程1、概述对产品及初包装不溶性微粒污染检测方法做出指导,正确操作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范围适应于检测产品及初包装的不溶性微粒污染的检测。
3、周期初包装每批次进货检验应进行不溶性微粒污染检测。
4、职责质管部负责产品及初包装不溶性微粒污染的检测。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15版)通则0903不溶性微粒检查法第二法(显微计数法)。
5、程序5.1 仪器试液及其要求5.1.1 仪器试液:洁净工作台、显微镜、微孔滤膜及其滤器、平皿、蒸馏水等。
5.1.2 仪器要求洁净工作台:高效空气过滤器孔径为0.45Mm,气流方向由里向外。
显微镜:双筒大视野显微镜,目镜内附标定的测微尺(每格5~10μm )。
坐标轴前后、左右移动范围均应大于30mm ,显微镜装置内附有光线投射角度、光强度均可调节的照明装置。
检测时放大100倍。
微孔滤膜:孔径0.45μm、直径25mm或13mm,一面印有间隔3mm的格栅;膜上如有10μm 及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5 粒以下,并不得有25μm及25μm 以上的微粒,必要时,可用微粒检査用水冲洗使符合要求。
蒸馏水:用孔径0.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5.2 供试液制备5.2.1 产品供试液初包装供试液:随机抽取3只初包装袋或1米包装,袋内分别注入0.2μm滤膜过滤后的蒸馏水,用500ml蒸馏水充分的冲洗初包装袋内腔或内表面,并收集冲洗液,作为供试液。
5.2.3 要求5.2.3.1环境要求:所有制备过程均在万级背景下局部百级洁净环境下进行(即万级洁净间的超净工作台)。
5.2.3.2 容器:收集容器及浸提容器须经过0.2μm滤膜过滤后的蒸馏水充分洗涤。
5.3 试验方法5.3.1 取0.45μm的微孔滤膜,安装于经0.2μm滤膜过滤后蒸馏水清洗后的抽滤系统中,并用经0.2μm滤膜过滤后的蒸馏水对系统进行充分冲洗。
5.3.2 取相应供试液1ml,用0.2μm滤膜过滤后蒸馏水稀释至100ml,进行充分抽滤,取出滤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BREV
产品微粒污染检测规程
发布实施
产品微粒污染检测规程
1.目的
控制产品中的微粒数量,保证产品的质量。
2.范围
生物部生产的生物产品。
3.职责
生产部负责检测样品的制备
质检部负责样品检测及报告的填写。
4.依据
GB8368-2005《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输液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通则0903《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5.程序
试验前准备
6mol/L的盐酸、6mol/L氢氧化钠、纯化水、无粉手套。
环境
万级环境下的百级工作台上进行。
设备
GWJ-5S微粒检测仪。
空白对照液制备
将接触检测液的器具用纯化水清洁3遍,备用。
量取37ml的分析纯盐酸置量筒中,加纯化水至200ml,即得6mol/L的盐酸。
称取48g的氢氧化钠置量筒中,加纯化水至200ml,即得6mol/L的氢氧化钠。
量取150ml的6mol/L的盐酸置磨口的三角烧瓶中,加6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至左右,再加纯化水至520ml,作为空白对照液,备用。
将520ml空白对照液沿壁缓慢倒入检测杯中,避免产生气泡。
将检测杯放在检测平台上,静止1-2min,目测溶液没有气泡为止,按《GWJ-5S微粒检测仪标准操作规程》检测。
制取2份平行的空白对照液,检测结果取平均值。
空白对照液检测数值都应不超过9,否则试验无效。
供试液的制备
取11块90mm×110mm的生物产品,剪开包装,用镊子夹起生物产品放入500ml的磨口三角烧瓶中。
加入200ml的纯化水,每隔20分钟充分振荡一次,浸提1小时,用镊子将生物产品取出后,量取37ml分析纯盐酸至三角烧瓶中。
将磨口三角烧瓶置于105℃的环境下,持续24小时。
取出三角烧瓶,目测溶液应无异物,然后加入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左右,加纯化水至500ml。
取11瓶中的任意1瓶,震荡均匀向其他10瓶加20ml供试液。
将520ml供试液沿壁缓慢倒入检测杯中,避免产生气泡。
将检测杯放在检测平台上,静止1-2min,目测溶液没有气泡为止。
按《微粒检测仪标准操作规程》检测。
微粒数污染评价
污染指数计算
制取11份平行的供试液,检测结果取平均值。
污染指数每次检测数值都应控制在警戒线80以下,不得超过控制上限90,否则试验失败。
6.填写记录
《产品微粒污染检测记录》、《产品微粒污染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