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彩趣味寓言故事三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0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最新10篇)短篇寓言故事篇一古时候,贵州一带没有驴,那里的人们对于驴的相貌、习性、用途等都不熟悉。
有个喜欢多事的人,从外地用船运了一头驴回贵州,可是一时又不知该派什么用场,就把它放到山脚下,任它自己吃草、散步。
一只老虎出来觅食吃,远远地望见了这头驴。
老虎从来没有见过驴,看到这家伙身躯庞大,耳朵长长的,脚上没有爪,样子挺吓人的。
老虎有点害怕,在心里琢磨:妈呀,什么时候跑出这么个怪物来了,看上去似乎不太好惹。
还是不要贸然行事,观察一下再说吧。
连续几天,老虎都只敢躲在密密的树林里面观察驴的行为。
后来觉得它好像不是很凶狠,就大着胆子小心翼翼地慢慢靠近它,但还是没有搞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有一天,老虎正慢慢地接近驴,驴忽然长叫了一声,声音十分响亮。
老虎吓了一跳,以为驴想吃掉它,回头转身就跑。
跑到较远的地方,老虎又仔仔细细地观察了驴一番,觉得它似乎没什么特别厉害的本领。
又过了几天,老虎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于是它又进一步和驴接触,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它。
老虎终于走到驴身边,围着它又叫又跳,有时还跑过去轻轻挨一下驴的身体再跑开。
驴终于被老虎戏弄得愤怒极了,就抬起蹄子去踢老虎。
开始的时候,老虎还稍有点惊惶,不久见驴再也无计可施,终于明白了,原来驴统共也只有这么一点伎俩。
老虎非常高兴,嘲笑驴说:“你这个没用的大家伙,原来也就这么几招本事啊!”说着就跳起来扑上去,咬断了驴的喉管,吃光了驴的肉,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貌似庞大的贵州驴,实际上外强中干,一点厉害的本领也没有,以致于被老虎摸清了底细,最后葬身在虎口之下。
做人也要练就真本事,仅靠花哨的外表唬人,是不会长久的。
到头来,吃亏的总还是自己。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二南橘北枳晏子将要出使楚国。
楚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对左右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能言善辩的人,如今到来我国,我想羞辱他一番,大家看用什么办法好?"有个大臣献计说:"他来了以后,请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中国寓言故事有哪些

中国寓言故事有哪些一般都是虚构而成的,却蕴含着深刻的,这需要学生们去品味其中的内涵。
我国就有不少优秀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中国寓言故事有哪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寓言故事篇1:楚人渡河楚国人准备偷袭宋国,进军的线路是打算渡过澭河抄近道走,以便趁宋国人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一举获胜。
楚国经过周密谋划,先派人到澭河边测量好水的深浅,并在水浅的地方设置了标记,以便偷袭宋国的大部队能沿着标记顺利渡河。
不料,澭河水突然大涨,而楚国人并不知道这个情况。
部队在经过澭河的时候依然照着原来作的标记渡河。
加上又是夜间,结果,士兵、马匹大批地进入深水、漩涡,使楚军措手不及。
他们被湍急的澭河水搅得人仰马翻、惊骇不已。
漆黑中,澭水里人喊马嘶、一片混乱,简直像数不清的房屋在倒塌一般。
就这样,楚国军队被淹死1000多人,侥幸没死的也无法前进,只好无功而返。
先前,楚国人在设置标记的时候,当然是正确的。
如果河水不涨,他们是可以依照标记渡河的。
可是后来,情况变了,由于河水暴涨,水位升高了许多,而楚国人在不了解变化的情况下仍按原来的线路渡河,当然只能惨败。
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的认识也应该随着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人们必须随时根据新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就会吃亏、跌跤。
中国寓言故事篇2:药商竞富有三个从外地来的商人都在同一个集市上卖药材。
第一位药材商专门从产地购进货真质优的上等药材,根据进价定售价,差价不大,从不谋取暴利。
按理说,这种诚实商人应该先富起来,可他的生意萧条,铺面冷清,只有少数知根底的人来买他的药,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第二位药材商对质优质劣的药材都收购进来,售价随顾客的意愿而定,出价高就给优等品,出价低就给劣等货。
因为选择余地较大,利润有大有小,所以生意总的说来还比较好,综合效益还比较可观。
于是,两年以后,这位药商成了一名殷实的小财主。
第三位药材商则专门去大量收购价廉质劣的药材,然后略作加工,再换上精美的包装,俨然是一种名牌精品的派头,可售价并不比另两家高多少,有时顾客还价或者添加一点的要求往往也能得到满足。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中国经典寓言故事(通用30篇)中国经典寓言故事篇1小灰熊离开家,到山野去觅食。
走着走着,无意中发现岩缝中有一颗闪闪发光的红宝石,它好惊奇,听妈妈说,宝石可是贵重的东西,能值好多钱呢。
小灰熊把宝石捧在手上,朝哪搁呢?自己还得要采摘果子哪!它想了想,要不,先找个地方藏起来,过几天再来取。
想到这,小灰熊摘了片树叶把红宝石包好,藏进了附近的石洞里,又在洞口做了个记号。
藏好了宝石,小灰熊高高兴兴采果子去了。
没走多远,遇到了外出游玩的小沙狐,小灰熊兴致勃勃地把藏宝的消息告诉了它,并叮嘱道:“这事只有你一个知道,千万要保密。
”小灰熊告别了小沙狐,又朝前走,走着走着,又遇到了去河边喝水的小狗獾[huān],小灰熊乐滋滋地把藏宝的消息告诉了它,并再三交待道:“这事只有你知道。
千万要保密,不能对别人说呀。
”小灰熊告别了小狗獾,又朝前走,走着走着,又遇到了外出溜达的小狸鼠,小灰熊神秘兮兮地把藏宝的消息告诉了它,并连声提醒道:“这事只有你知道,千万要保密,别往外讲呀!”就这样,小灰熊一路上又遇到了小花鹿、小山羊、小灵猫、小瘦猴,都同样把藏宝的事跟它们说了,并让它们千万要保密……过了几天,小灰熊来到藏宝的石洞,打算把红宝石取回家交给妈妈,可找遍了整个石洞也没找到,红宝石怎么不见了。
“红宝石被谁拿走了呢?虽然我告诉了那么多小伙伴,可它们都答应要保守秘密的呀!”这会儿小灰熊呆呆地怔在那里,它不知道做错了什么事。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篇2有一次齐桓公骑马出游,来到野外山林之中,忽见远处有一只老虎挡道。
齐桓公正打算绕道前行时,不想那只老虎倒先伏在了地上,竟然一动也不敢动。
于是,齐桓公一行得以从老虎身边飞驰而过,打猎满载而归。
齐桓公回宫后,便问管仲:“今天我骑马外出,老虎见了我竟吓得不敢往前走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管仲答道:“我想,您可能骑的是一匹毛色驳杂的高头大马,迎着正在升起的太阳奔跑吧?”齐桓公赶紧点头:“正是这般情景。
中国著名寓言故事5篇

中国著名寓言故事5篇中国闻名寓言故事5篇寓言故事在道德教育、才智引导、文化传承、想象力与制造力的培育,以及跨文化沟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中国闻名寓言故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国闻名寓言故事篇1山鸡天山漂亮,浑身都披着五颜六色的羽毛,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艳丽夺目,叫人赞美不已。
山鸡也很为这身华羽而骄傲,特别怜惜自己的漂亮。
它在山间漫步的时候,只要来到水边,瞧见水中自己的影子,它就会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傲慢地观赏水中倒映出的自己那绝世无双的舞姿。
魏武帝曹操当政的时候,有人从南方献给他一只山鸡。
曹操非常兴奋,召来了出名的乐工,为他奏起悦耳的曲子,好让山鸡跳舞唱歌。
乐工卖力地又吹又打,可是山鸡却一点都不买账,充耳不闻,既不唱也不跳。
曹操的手下人拿来美味的食物放在山鸡面前,山鸡连看都不看,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走来走去。
就这样,任凭大家想尽了方法,使尽了手段,始终都没方法逗得山鸡起舞。
曹操特别扫兴,气恼不已,斥责手下人说:你们这么多人,连一只山鸡都应付不了,还怎么做大事!曹操有一位非常钟爱的小儿子,名字叫作曹冲。
曹冲自幼聪慧伶俐,又博览群书、见识渊博。
这时候,他动了动脑子,有了办法,于是就走上前对曹操说:父王,儿臣听说山鸡一向为自己的羽毛感到傲慢,所以一见到水中有自己的倒影,就会跳起舞来观赏自己的漂亮。
何不叫人搬一面大镜子来放在山鸡面前,这样山鸡顾影自怜,就会自动跳起舞来了。
曹操听了拍手称妙,立刻叫人将宫中的.镜子抬过来,放在山鸡面前。
山鸡慢悠悠地踱到镜子跟前,一眼看到了自己无与伦比的丽影,比在水中看到的还要清楚得多。
它先是拍打着翅膀冲着镜子里的自己感动地鸣叫了半天,然后就扭动身体、伸展步伐,翩翩起舞了。
山鸡迷人的舞姿让曹操看得呆了,连连击掌,赞美不已,也忘了叫人把镜子抬走。
可怜的山鸡,对影自赏,不知疲乏,无休无止地在镜子前舍命地又唱又跳。
最终,它最终耗尽了最终一点力气,倒在地上死去了。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精选5篇)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精选5篇)1.中国经典寓言故事墨子在经过一家染坊时, 看见工匠们将雪白的丝织品分别放进热气腾腾的染缸里, 浸泡良久后取出, 在晾晒时就变成不同颜色的织物了。
工匠们工作得十分辛苦而认真。
墨子仔细地观察了染丝的全过程后, 顿有所悟, 不觉长叹一声, 自言自语地说: ”本来都是雪白的丝织品, 而今放到青色颜料的染缸里浸泡后就变成了青色, 放到黄色颜料的染缸里浸泡后就变成了黄色。
所用的颜料不同, 染出来的颜色也随之不同。
如果我们将白丝先后放到五种不同颜色的染缸里各染一遍, 它就会改变五次颜色了。
如此看来, 染丝的时候, 人们就不能不谨慎从事啊。
”接着, 墨子又从染丝的原理引伸开去, 进一步产生联想, 从而深深地感到, 其实在人世间, 不仅是染丝与染缸的颜料有关, 即使是一个人、一个国家, 不也存在着一个会染上什么颜色的问题吗?这则寓言提醒人们, 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纯洁无瑕的青少年, 当他身处五颜六色的社会大染缸之中时, 一定要牢记”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的真理, 择善而从, 以促使自己更健康地成长。
2.中国经典寓言故事鲁哀公对拜见他的庄子深有感慨地说: “咱鲁国儒士很多, 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
”庄子听了鲁君的判断, 却不以为然地持否定态度: “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 就是儒士也很缺。
”鲁哀公反问庄子: “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 能说鲁国少儒士吗?”庄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鲁国的所见所闻: “我听说在儒士中, 头戴圆形礼帽的通晓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丝带系玉玦(jue)的, 遇事清醒果断。
”庄子见鲁王认真听着, 接着表示自己的见解: “其实那些造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 着儒装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实学。
”他向鲁王建议:“您如果认为我判断得不正确, 可以在全国范围发布命令, 宣布旨意, 凡没有真才实学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问斩!”鲁哀公采纳了庄子的谏言, 在全国张贴命令。
中国寓言故事(精选22篇)

中国寓言故事中国寓言故事(精选22篇)寓言故事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
多借用比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寓言故事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中国寓言故事篇1一次,鲁国国君孟孙带随从进山打猎,臣子秦西巴跟随左右。
打猎途中,孟孙活捉了一只可爱的小鹿,他非常高兴,便下令让秦西巴先把小鹿送回宫中,以供日后玩赏。
秦西巴在回宫的路上,突然发现一只大鹿紧跟在后,不停地哀号。
那只大鹿一号叫,这里小鹿便应和,那叫声十分凄惨。
秦西巴明白了,这是一对母子,他觉得心中实在不忍,于是便把小鹿放在地上。
那母鹿不顾秦西巴站在旁边对自己有什么危险,一下冲到小鹿身边,舔了舔小鹿的嘴,两只鹿便撒腿跑进林子里,眨眼就看不见了。
孟孙打猎归来,秦西巴对他说放走了小鹿,孟孙一下子火冒三丈,打猎回来的余兴一下子全没有了,他气得将秦西巴赶出宫门。
过了一年,孟孙的儿子到了念书的年龄,孟孙要为儿子找一位好老师。
许多臣子都来向孟孙推荐老师,孟孙一一接见这些人,但他总觉得不是十分满意。
正当孟孙闷闷不乐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一年前被自己赶出宫去的秦西巴,心中豁然开朗,立即命人去寻找秦西巴,并把他请回宫来,拜他为太子老师。
左右臣下对孟孙的做法很不理解,他们问道:"秦西巴当年自作主张,放走了大王所钟爱的鹿,他对您是有罪的,您现在反而请他来做太子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呢?"孟孙笑了笑说:"秦西巴不但学问好,更有一颗仁慈的心。
他对一只小鹿都生怜悯之心,宁可自己获罪也不愿伤害动物的母子之情,现在请他做太子的老师,我可以放心了。
"秦西巴的仁慈之心,终于被国君理解,国君捐弃前嫌而合理启用秦西巴的长处,这一点对我们是大有启发的。
中国寓言故事篇2有一个人十分擅长捕鸟,他编织了捕鸟的罗网,那罗网上结满了密密匝匝的网眼,捕鸟人拿了这张网去捕鸟,每次都能捕到不少鸟雀。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有哪些【七篇】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有哪些【七篇】中国寓言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具有文学的价值,而且具有丰厚的思想内容。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中国经典寓言故事,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1】宓子贱与巫马期原来,宓子贱做过单父的地方官。
平日,大家只见他整天弹琴作乐,悠闲自得,根本没见他走出过公堂。
然而在他的治理之下,单父这地方生活富足,人心安定。
后来,宓子贱离开了单父,接替他的是巫马期。
巫马期每天天没大亮,星星还没消失就出去了,一直忙到夜里繁星密布才疲惫不堪地返回公堂。
巫马期为了工作,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
大小事情无不亲自处理,好不容易才将单父治理好。
巫马期听说宓子贱治理简直不费什么气力,可单父也一样富足,便特意到宓子期府上求教,探讨治理单父的窍门。
宓子贱得知巫马期来意后,微微一笑,说道:“我哪里有什么治理的窍门呀。
只不过我治理单父时凭借大家的力量。
而你治理单父时,你用的方法是只用你自己的力量。
光依靠自己的力量治理当然辛苦不堪,而我动员了大家的力量,依靠众人当然使我自己安逸得多了。
”宓子贱与巫马期同在单父做官,同样将单父治理得很好。
然而一个工作得悠闲,一个工作得辛苦,这个故事不正说明了众人力量的重要吗?中国经典寓言故事【2】狙公失猴从前,楚国有个老头以饲养猴子为生,楚国人都把他叫作狙(ju)公。
每天早上,狙公起床以后都在院子里给他的猴子们分配任务。
他让老猴子带着猴子们跳出去,采摘山里果树的果实。
晚上,等猴子们回来了,狙公就逼着猴子们交出它们所采果实的十分之一。
光靠着这些猴子采来的果实,他就可养活自己,而且还略有盈余。
有一次几个猴子觉得自己白白辛苦一场,狙公却坐享其成,不愿交出果实,狙公就对它们棍棒相加,一阵毒打。
猴子虽然觉得每天采摘果实是件苦活,可又怕狙公的棍棒,不敢违背狙公的命令。
有一天,一只不懂事的小猴子突然问这群猴子:“山里果实累累,难道是狙公亲手所种吗?”大伙都说:“不是呀,谁都知道这些果树并没有什么人去栽种,都是天生的。
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通用11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寓言故事都不陌生吧,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那么,都有哪些经典寓言故事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1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战国时,赵国、燕国都不是实力很强的国家,然而赵惠文王无视对赵、燕两国虎视眈眈的强大的秦国,打算出兵攻打燕国。
为了避免一场国破家亡的战乱,燕国的苏代跑到赵国去求见赵惠文王,以游说赵与燕两相和好、共同抗秦。
苏代对惠文王说:“大王您先别谈打仗的事,我且讲个故事给您听:一只河蚌好久没上岸了。
有一天出了太阳,河岸上十分暖和,于是河蚌爬到岸上,张开蚌壳晒太阳。
河蚌只觉得浑身舒服极了,它懒洋洋地打起瞌睡来。
这时,一只鹬鸟飞过来,悄悄落在河蚌的身边,很快地用长长的尖嘴伸过去啄河蚌的肉。
河蚌猛一惊醒,迅速用力把蚌壳一合,将鹬的尖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鸟对河蚌说:“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干-死、晒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蚌了。
”河蚌也十分强硬地说:“我看你能饿多长时间!我今天不松开你的'嘴,明天也不松开你的嘴,你就会在这里被饿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鹬了。
”两个小东西就这样对抗着,谁也不肯相让,真有要拼个同归于尽的架式。
这时,一位渔人走过来,十分轻易地就捡了个便宜,把蚌和鹬都捉住,满心高兴地赶回家去。
苏代的故事刚一讲完,赵惠文王幡然醒悟。
他拍着自己的脑袋说:“多谢先生的启发,如果我们小国间自相残杀,让秦国从中得利,那我们跟这故事里刚愎自用的鹬和蚌又有什么区别呢?”于是,赵王取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从这则寓言我们应该认识到,有头脑的人不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全面、周密地思考一下,权衡利弊得失后再行动。
否则,为了一点点恩怨、矛盾而互相争斗,必定会做出鹬蚌相争的蠢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精彩趣味寓言故事三篇
中国精彩趣味寓言故事【篇一】
齐国的相国晏子出使晋国完成公务以后,在返国途中,路过赵国
的中牟,远远地瞧见有一个人头戴破毡帽,身穿反皮衣,正从背上卸
下一捆柴草,停在路边歇息。
走近一看,晏子觉得此人的神态、气质、举止都不像个粗野之人,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寒伧的地步呢?于是,晏子
让车大停止前行,并亲自下车询问:“你是谁?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那人如实相告:“我是齐国的越石父,3年前被卖到赵国的中牟,给人家当奴仆,失去了人身自由。
”
晏子又问:“那么,我能够用钱物把你赎出来吗?”
越石父说:“当然能够。
”
于是,晏子就用自己车左侧的一匹马作代价,赎出了越石父,并
同他一道回到了齐国。
晏子到家以后,没有跟越石父告别,就一个人下车径直进屋去了。
这件事使越石父十分生气,他要求与晏子绝交。
晏子百思不得其解,
派人出来对越石父说:“我过去与你并不相识,你在赵国当了3年奴仆,是我将你赎了回来,使你重新获得了自由。
应该说我对你已经很
不错了,为什么你这么快就要与我绝交呢?”
越石父回答说:“一个自尊而且有真才实学的人,受到不知底细
的人的轻慢,是不必生气的;不过,他如果得不到知书识理的朋友的平
等相待,他必然会愤怒!任何人都不能自以为对别人有恩,就能够不尊
重对方;同样,一个人也不必因受惠而卑躬屈膝,丧失尊严。
晏子用自
己的财产赎我出来,是他的好意。
不过,他在回国的途中,一直没有
给我让座,我以为这不过是一时的疏忽,没有计较;现在他到家了,却
只管自己进屋,竟连招呼也不跟我打一声,这不说明他依然在把我当
奴仆看待吗?所以,我还是去做我的奴仆好,请晏子再次把我卖了吧!”
晏子听了越石父的这番话,赶紧出来对越石父施礼道歉。
他诚恳
地说:“我在中牟时仅仅看到了您不俗的外表,现在才真正发现了您
非凡的气节和高贵的内心。
请您原谅我的过失,不要弃我而去,行吗?”从此,晏子将越石父尊为上宾,以礼相待,逐步地,两人成了相知甚
深的好朋友。
晏子与越石父结交的过程说明:为别人做了好事时,不能自恃有功,傲慢无礼;受人恩惠的人,也不应谦卑过度,丧失尊严。
谁都有协
助别人的机会,谁也会遇到需要别人协助的难题,只有大家真诚相处,平等相待,人间才有温暖与和谐。
中国精彩趣味寓言故事【篇二】
有一只雄孔雀的长尾巴真是漂亮极了,金黄和翠绿的颜色互相交错,在阳光下闪烁着艳丽的光泽,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造化竟有如此神
奇美妙的杰作,这绝不是一般的画家用七彩笔所能描绘得出来的。
岂止是人类羡慕雄孔雀美丽的尾羽,就连这雄孔雀自身也因这美
丽而陶醉,以至进一步养成了嫉妒的恶习。
它虽然已经被人类驯养很
久了,但只要是见到了有少男少女们穿着颜色鲜艳的服装在大街上行走,仍然禁不住妒火中烧,总要撵上去啄咬几口,才肯罢休。
早先,这只雄孔雀每逢在山里栖息的时候,总是要首先选择好一
个能掩藏尾羽的地方,然后再来安置身体的其他部位。
不过有一天,
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雄孔雀因躲避不及,而淋湿了漂亮的尾羽,这
使它好痛心呀。
恰在此时,手持罗网捕鸟的人又来到了面前,而这只
孔雀还在珍惜顾盼自己漂亮的尾羽,不肯展翅高飞逃离现场,于是只
好落入了捕鸟人撒下的罗网。
寓意:如果有谁对自己缺乏自知之明,将某个长处当包袱背起来,为其所累,这时好事就有可能变成坏事,引出本来不该发生的后果。
中国精彩趣味寓言故事【篇三】
战国时,赵国、燕国都不是实力很强的国家,不过赵惠文王无视
对赵、燕两国虎视眈眈的强大的秦国,打算出兵攻打燕国。
为了避免一场国破家亡的战乱,燕国的苏代跑到赵国去求见赵惠
文王,以游说赵与燕两相和好、共同抗秦。
苏代对惠文王说:
“大王您先别谈打仗的事,我且讲个故事给您听:一只河蚌好久
没上岸了。
有一天出了太阳,河岸上十分暖和,于是河蚌爬到岸上,
张开蚌壳晒太阳。
河蚌只觉得浑身舒服极了,它懒洋洋地打起瞌睡来。
这时,一只鹬鸟飞过来,悄悄落在河蚌的身边,很快地用长长的尖嘴
伸过去啄河蚌的肉。
河蚌猛一惊醒,迅速用力把蚌壳一合,将鹬的尖
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鸟对河蚌说:“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
下雨,你就会被干死、晒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蚌了。
”
河蚌也十分强硬地说:“我看你能饿多长时间!我今天不松开你的嘴,明天也不松开你的嘴,你就会在这里被饿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
有一只死鹬了。
”
两个小东西就这样对抗着,谁也不肯相让,真有要拼个同归于尽
的架式。
这时,一位渔翁走过来,十分轻易地就捡了个便宜,把蚌和鹬都
捉住,满心高兴地赶回家去。
苏代的故事刚一讲完,赵惠文王幡然醒悟。
他拍着自己的脑袋说:
“多谢先生的启发,如果我们小国间自相残杀,让秦国从中得利,那我们跟这故事里刚愎自用的鹬和蚌又有什么区别呢?”
于是,赵王取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寓意:做什么事情都要全面、周密地思考一下,权衡利弊得失后再行动。
否则,为了一点点恩怨、矛盾而互相争斗,必定会做出鹬蚌相争,被渔翁得利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