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课后题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4.5废塑料循环利用技术4.5 废塑料循环利用技术

5.3
废塑料直接、改性和复合再生技术
5.3
废塑料铺路
1. Waste plastics, mainly used for packing are made up of PE, PP and PS, their softening point varies between 110 ℃ and 140 ℃ and they do not produce any toxic gases during softening. But the softened plastics have a tendency to form a film like structure over the aggregate, when it is sprayed over the hot aggregate at 160 C.
5.1
概述
工业发达国家的MSW中废塑料占4%一10%(wt)或10%一20%(vol)。
废塑料中各品种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低密度聚乙烯(LDPE)27% •高密度聚乙烯(HDPE)21%; •聚丙烯(PP)18%; •聚苯乙烯(PS)16%; •聚氯乙烯(PVC)7%。
5.1
概述
塑料材料由于受到本身的和外界的作用及影响(如:热、光、电、机械、 化学、霉菌等),将逐渐老化而成为废弃物,成为社会巨大的污染源。
2. The formed PCA is a better raw materia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lexible pavement. PCA was then mixed with hot bitumen of different types and the mixes were used for road construction. PCA + bitumen mix showed improved binding property and poor wetting property.
资源与环境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资源与环境概论》试题库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72分)1、资源科学2、农业资源资源3、土地资源4、农业土壤5、自然土壤6、土地规划7、土地管理8、气候资源9、气候生长期10、作物生长期11、积温12、气候生产力13、生物资源14、生物多样性15、植物养分资源16、社会环境17、生物富集18、生物积累19、生物放大20、环境科学21、粒级22、土壤质地23、土壤环境静容量24、土壤环境动容量25、土壤环境的缓冲性26、生化需氧量27、化学需氧量28、硝化作用29、反硝化过程30、农用化学物质31、全球变化32、可持续农业33、恢复生态学34、农药残留35、农业环境管理36、农业环境保护法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65分)1、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主要环境问题包括:、、、。
2、资源至少包括、两个要素。
3、资源研究中的综合性技术方法有、、。
4、资源学研究中的专门化技术、、、、、。
5、资源优化配置包括、。
6、资源保护包括、两个方面。
7、农业资源保护的核心是。
8、土地的特性可以分为、两大类。
9、土地的分类、、、、、、、。
10 、地学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1、影响水资源丰缺的主要因素、、、。
12、三基点温度是指、、。
13、太阳辐射对植物的作用表现为、、。
14、农业光能资源的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15、在自然条件下,农田水量平衡中的水分支出项主要是、,合称蒸散。
16、资源动物包括、、、、、、。
17、资源植物、、、。
18、肥料资源的构成包括、、。
19、养分资源利用效率包括、两个方面。
20、食物链的类型有、、、。
21、现代环境伦理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22、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3、与土壤物理性状有关的因素有、、、、等。
24、水体的化学污染包括、。
24、水体物理性污染包括、、等。
25、水体的生物性污染是指、等的污染。
26、反映水体被污染的程度的主要水质指标有、、。
27、水体人为污染源主要有四个方面、、、。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本科阶段所学全部课程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本科阶段所学全部课程摘要:一、引言二、资源循环的重要性三、本科阶段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课程设置1.课程概述2.课程体系3.课程目标四、课程内容详解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3.实践课程五、课程对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领域的影响六、结论正文:【引言】在我国,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涵盖了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材料科学等多个方面。
本科阶段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在这一领域的兴趣和基本技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概述本科阶段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课程的设置,以期为对此领域感兴趣的学生提供参考。
【资源循环的重要性】资源循环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再生和再加工,从而达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本科阶段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具备资源循环利用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资源循环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科阶段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课程设置】【课程概述】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本科阶段课程设置涵盖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专业选修课程则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深入学习。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包括:掌握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课程内容详解】【基础课程】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化学原理等,为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包括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导论、材料科学基础、环境科学基础、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使学生对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包括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学科,它涵盖了节能减排、资源利用与再生、废物处理与回收利用、环境管理与保护等多个领域,旨在推动可持续发展。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资源循环利用理论与方法:研究资源循环利用的理论基础、方法和技术,包括资源评估、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生态经济学等。
2. 节能减排技术与管理:研究如何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物的排放,包括低碳经济、清洁能源等。
3. 资源再生技术与管理:研究如何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包括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
4. 废物处理与回收利用:研究如何对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包括固体废物处理等。
5. 环境管理与保护:研究如何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对于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工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1章-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课件

第一节 资源与资源危机
资源问题与危机 资源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 对资源的过量开采、不合理开发利用和过度使 用而产生的影响资源质量的一系列问题。 具体有:资源的过量开采,资源的过的流失
非再生资源是指地壳中有固定储量的可得资源,
由于它们不能在人类历史尺度上由自然过程再生,
或由于它们再生的速度远远慢于被开采利用的速度,
它们是可能耗竭的,如矿产、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非再生资源是一切资源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第一节 资源与资源危机
资源的概念
人力资源与资本资源
• 人类通过组织人员和提供劳动也被认为是一种资源,称为人力资源。
指人类通过自身劳动,在开 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提供 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矿产、石油、天然气资源等 土地、作物、煤炭等
劳动力资源,经济资源,以及 科学、技术、文化、信息和管 理等非物质形态的资源
指能提供热、光、动力 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 量来源 指投入生产过程以制造 新产品的物质 一个国家拥有的资源 两个或多个国家共有的 资源
潮汐能、水能)
光合作用 过程(长期:
木材 短期:农作 物)
资源的分类:单一划分法Fra bibliotek依据可更新性
分类
可更新资源
定义
指在人类参与下可重新 产生的资源
举例
可循环利用资源(如太阳能、空气、 雨水、风能、水能和潮汐能等)和 生物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 指那些储量和体积均可 测算出来的资源 属性 自然资源 社会资源 功能 能源 指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 生成的物质与能量
社会资源的特点
特点 具体体现
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 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的差异性;社会制度对人才、智力和科技发 展的影响以及作用的不同。 通过3条途径实现:①人力资源通过人类的遗传密码继承、延续 和发展;②通过载带信息的载体长期保存并继承下来,人类社会 通过书籍、音像、磁带和教育手段等继承人类的精神财富;③劳 动创造了人本身,人又把生产劳动中学会的知识、技能物化在劳 动上的结果,即物质财富上而继承下来。 ①社会资源决定资源的利用和发展的方向;②把社会资源变为社 会财富的过程中,它表现并贯彻了社会资源的主体即人的愿望、 意志和目的。 ①劳动力可以从甲地迁到乙地;②技术可以传播到各地;③资料 可以交换,学术可以交流,商品可以贸易。 ①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产生不同的种类、不同的数量和不同的质 量的社会资源;②社会资源是可超越国界、超越种族关系的,谁 都可以掌握和利用它创造社会财富。
第3章-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课件

干法分选 湿法分选
以金属为主的颗粒
后续处 理
纯度较高的贵金属单体
以非金属为主的颗粒 非非金金属属再再利利用用
电子废弃物中贵金属回收的工Fra bibliotek流程示意图1、金属提取技术
1、金属提取技术
材料科技巨头优美科(Umicore) 曾经告诉BBC,他们仅需35部废旧手机, 就可提炼出1克黄金()
而常规的冶炼技术中,提炼这么多 黄金几乎需要1吨的高品位金矿。是不 是在痛惜那些年我们扔过的手机?
但是,污泥来源于各种工业和生活污水,所以不可避免
含有一些对环境和生物有害的物质。其中的重金属,如镉、
铅、砷、铜、锌等,由于具有难迁移、易富集、危害大等特
点,一直是限制污泥农业利用的最主要因素;污泥中含有大
量的铁、铝、钙、镁、硫、钠等其它元素,进入土壤系统后,
长期累积对土壤生态系统会产生一定影响;另外,污泥中含
• (4)从电子废弃物中贵金属回收工艺 • 金(Au)、银(Ag)、铂(Pt)、锇
(Os)、铱(Tr)、钌(Ru)、铑 (Rh)和钯(Pd)共8种金属。
电子废弃物
日本松下公 司自动拆卸元 器件干馏设备
可回收利用元器件
拆 解
不可回收利用元器件
转式破碎机 剪切式破碎机
用于新设备生产 或投放市场
破碎
电子废弃物颗粒
•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 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 40%。建筑垃圾年排放量己超 过4亿t,其中北京、上海等大城 市年排放量均在3000万t以上。
工业废渣免烧砖的生产工艺
建筑垃圾制砖工艺
3、农业生产及其技术
堆肥化(堆肥技术):是指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 等微生物,人为的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生化转化的微生 物学过程。堆肥化的产物称为堆肥。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本科阶段所学全部课程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本科阶段所学全部课程1. 资源循环的概念和意义1.1 什么是资源循环资源循环是指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资源的过程,通过再利用和回收,将资源持续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资源循环的意义资源循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科学工程本科阶段所学全部课程2.1 课程设置和内容本科阶段的科学工程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工程设计等内容,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2.2 课程意义和应用这些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扎实的科学基础,还培养了他们的学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打下基础。
3. 资源循环在科学工程领域的应用3.1 工程设计与资源循环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材料的可再生性和再利用性,设计出符合资源循环理念的产品和工程方案,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3.2 计算机科学与资源循环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废弃物回收的效率和精度,实现资源的智能化循环利用,推动资源循环的发展和应用。
4. 个人观点和总结4.1 个人观点在学习科学工程的过程中,资源循环的概念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能指导我们在实践中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再生利用,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2 总结通过学习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本科阶段所学全部课程,我深刻认识到资源循环在科学工程领域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自己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该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创建一个更加可持续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通过本篇文章的撰写和总结,我对资源循环和科学工程本科阶段所学全部课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资源循环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理念和思想,能够指导我们在工程设计和科学实践中更好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工程本科阶段所学全部课程则为我们打下了扎实的科学基础,培养了我们的专业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课后题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课后习题答案P381.试述资源与资源循环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资源是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而资源循环则是指人类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会产生废弃物,将这些废弃物加以利用实现其价值才是资源循环所起的本质作用。
联系:资源循环是以资源为基础上的循环操作,脱离资源则资源循环也没有意义,而资源又可以在循环利用中产生新资源,资源循环可以将资源利用过程中高残留的废弃物又进一步转化为资源,可见资源的产生是来自循环的过程。
因此,资源与资源循环又是紧密联系的。
11.资源循环利用的科学定义是什么?它与资源循环有什么不同?①资源循环利用的学科定义是根据资源的成分、特性和赋存形式,对自然资源综合开发、能源原材料充分利用和废物回收再生利用,通过各环节的反复回用,发挥资源的多种功能,使其转化为社会所需物品的生产经营行为。
②与资源循环相比,资源循环利用对资源的利用更细致,它可以根据资源的成分、特性、赋存形式综合开发,充分利用。
而资源循环则只是把利用资源过程中的废弃物转化为资源,没有更进一步开发、21.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定义是什么。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资源循环科学原理和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的科学,分为资源循环科学和资源循环工程两部分。
P722.何谓绿色化学、绿色化工?为什么要进行资源替代?你是如何理解资源循环的化学化工基础的?①绿色化学被定义为旨在减少或消除有毒有害物质使用与生成的化工生产过程设计策略与方法,它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部分。
绿色化工是在绿色化学概念的基础上开发的、从源头上阻止环境污染的化工技术。
②进行资源替代可以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释放能量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用新资源,新能源代替旧资源(传统资源)也是绿色发展的主要手段。
③使用无毒无害原料及可再生资源,原子经济性反应和高选择反应,采用无毒无害催化剂,采用无毒无害溶剂,生产环境无害的绿色化学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课后习题答案P381.试述资源与资源循环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资源是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而资源循环则是指人类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会产生废弃物,将这些废弃物加以利用实现其价值才是资源循环所起的本质作用。
联系:资源循环是以资源为基础上的循环操作,脱离资源则资源循环也没有意义,而资源又可以在循环利用中产生新资源,资源循环可以将资源利用过程中高残留的废弃物又进一步转化为资源,可见资源的产生是来自循环的过程。
因此,资源与资源循环又是紧密联系的。
11.资源循环利用的科学定义是什么?它与资源循环有什么不同?①资源循环利用的学科定义是根据资源的成分、特性和赋存形式,对自然资源综合开发、能源原材料充分利用和废物回收再生利用,通过各环节的反复回用,发挥资源的多种功能,使其转化为社会所需物品的生产经营行为。
②与资源循环相比,资源循环利用对资源的利用更细致,它可以根据资源的成分、特性、赋存形式综合开发,充分利用。
而资源循环则只是把利用资源过程中的废弃物转化为资源,没有更进一步开发、21.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定义是什么。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资源循环科学原理和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的科学,分为资源循环科学和资源循环工程两部分。
P722.何谓绿色化学、绿色化工?为什么要进行资源替代?你是如何理解资源循环的化学化工基础的?①绿色化学被定义为旨在减少或消除有毒有害物质使用与生成的化工生产过程设计策略与方法,它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部分。
绿色化工是在绿色化学概念的基础上开发的、从源头上阻止环境污染的化工技术。
②进行资源替代可以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释放能量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用新资源,新能源代替旧资源(传统资源)也是绿色发展的主要手段。
③使用无毒无害原料及可再生资源,原子经济性反应和高选择反应,采用无毒无害催化剂,采用无毒无害溶剂,生产环境无害的绿色化学产品。
9.简述循环经济“3R”原则。
①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进而到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
②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的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
再使用原则要求对生产余料、废料等再利用或延长使用时间和服务时间。
③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也就是把经济活动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再生,再进入产品生命周期输入端,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10.清洁生产的内容有哪些?清洁生产有何特点?内容:清洁能源、清洁原料、清洁工艺、清洁产品、清洁服务等。
特点:战略性、预防性、统一性、持续性。
13.绿色设计和传统设计的区别是什么?绿色设计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绿色设计不同于传统的设计,它以环境资源为核心,即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寿命、质量等的设计方法。
P12711.资源循环过程中常用的分离方法有哪些?①分子蒸馏分离技术②萃取分离与逆流分配技术③沉淀与结晶分离技术④色谱分离技术⑤膜分离技术⑥新分离技术13.生活垃圾破碎技术主要有哪几种?破碎效果如何?①辊筒式破袋技术缺点是选择性破碎效果差②筛分破袋机缺点是划破的塑料袋易缠绕在刀头上且破袋率低,运转过程中必须及时清理且清理困难,影响正常生产。
③破碎筛分一体机破袋效果较好,同时也满足物料处理量的要求。
④据片式破袋机在旋转过程中破袋,其缺点是易缠绕,锯片易被垃圾中的建筑垃圾或金属毁坏。
⑤多螺旋式破袋机其易缠绕,开袋率低。
⑥滚筒式破袋机绞刀易损和由随机性强带来的开袋率低。
15.太阳能的利用有哪些优势和弊端?对环境条件有哪些要求?优势:①普遍性太阳到处都有,可直接开发和利用,无需开采和运输。
②无害性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是清洁的能源。
③巨大性每年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130万亿吨标煤,其总量属现今世界上可以开发的最大能源。
④长久性太阳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弊端:①分散性能流密度很低②不稳定性受到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影响。
给太阳能大规模应用增加难度。
③效率低成本高经济性还不能与常规能源竞争环境的要求:太阳能更适合白天,夏季,海拔较高的地区,还有天气晴朗等条件。
16.潮汐能和波浪能有什么区别?各自有哪些资源化技术?①潮汐能是月球和太阳等天体的引力使海洋水位发生潮汐变化而产生的能量,波浪能只是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
②潮汐能主要是利用水位变化实现能量转换,而波浪能则是利用在波浪作用下的升沉和摇摆运动,将波浪能转换为机械能。
17.海洋温差技术是基于什么原理发展起来的?前景如何?①海洋温差发电系利用海水的浅层与深层的温差及其温、冷不同热源,经过热交换器及涡轮机来发电。
②海水温差是比较稳定的,24小时不间断,昼夜波动小,只稍有季节性的变化。
前景较好。
P1751.什么叫再制造、再制造技术、再制造工艺?再制造:就是让旧的产品重新焕发生命活力的过程。
再制造技术:是对废旧产品的高技术的修复,使零部件尺寸、形位、表面品质等性能恢复到全新零部件的品质,甚至超过全新零部件,通过装配后形成全新的产品,不仅减少了产品或设备对环境的污染,也降低了生产投入的费用。
再制造工艺:再制造工艺是运用再制造技术对废旧产品进行加工,生产规定性能的再制造产品的过程。
2.请对比分析再制造与传统制造及回收的不同。
再制造与传统制造相同点: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制造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再制造与回收的相同点:以实现资源重复利用为目的再制造与传统制造不同点:前者以退役产品为毛坯,大部分被拒用的产品为废品,后者以原材料为毛坯,被拒用的产品为废品。
再制造与回收的不同点:前者充分利用退役产品留存的功能,后者部分利用退役产品留存的功能。
3.再制造技术分哪几类?每类技术的特点是什么?①拆装②清洗③检测④加工⑤电刷镀⑥热喷涂特点:拆装可以最大化回收对废旧产品的附加值清洗作用于废旧零部件表面,采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电化学方法,去除废旧零部件表面附着的油脂、锈蚀、水垢、积炭等污物,并使废旧件表面达到所要求清洁度的过程。
检测进行再制造性综合评价,决定该零件在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再制造的可行性。
加工对废旧失效零件进行几何尺寸和力学性能加工恢复和升级。
电刷镀有设备轻便、工艺灵活、沉积速度快、镀层种类多、结合强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热喷涂设备轻便、工艺灵活、成本低、污染小、基材温度低、效率高。
12.简述废轮胎的循环利用途径及各种利用方法的特点。
废轮胎循环利用包括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
直接利用方法有轮胎翻新和原形利用,轮胎翻新被公认为最有效、最直接、最经济的方法。
在使用保养良好的情况下,一条轮胎可多次翻新。
原形利用主要用于防撞缓冲装置、路墙隔离屏障和漂浮阻波物等方面。
间接利用是指轮胎经过化学或物理加工后制得系列产品的利用。
废旧轮胎间接利用主要有热裂解、热能利用、胶粉和再生胶等方式。
14.废轮胎热裂解技术有哪几种?各自特点是什么?①常压惰性气体法热解在惰性气体或缺氧环境中于高温条件下进行,裂解产物因裂解温度的不同而不同。
②真空热解法热解在减压条件下进行,有机挥发物在反应器中停留的时间短,副反应少,故收率高于常压热解法。
③催化热解法废旧橡胶颗粒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催化裂解的反应。
17.废塑料前处理技术分哪几类?①挑选与分类技术②粉碎技术③洗净技术④分离技术P2371.什么是固体废物?主要有哪些种类?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
主要包括冶金工业固体废物、化学工业固体废物、燃料固体废物、电子工业固体废物、矿山尾矿和废石。
3.矿业固体废物中的主要矿物有哪几大类?包括矿山尾矿和废石,其中矿山尾矿包括黑色金属尾矿、有色金属尾矿、稀贵金属矿和非金属尾矿。
12.铬渣有什么危害?如何解毒和利用铬渣?①铬渣的危害:经雨水淋沥,六价铬离子会进入水源,污染水质、土壤并危害人体健康。
铬化合物对皮肤、黏膜有局部刺激作用,,可造成溃疡。
吸入含六价铬的气溶胶可造成鼻中隔软骨穿孔,使呼吸器官受损,损伤肝、肾、胃肠道、心血管系统,严重会造成肺硬化;眼睛受到侵害时,会发生结膜炎,还可能失明;敏感人群会产生皮肤铬湿疹;有皮外伤时,伤口不易愈合。
总之,对人易产生致敏、致癌、致畸作用。
②在还原气氛中使六价铬离子转化为三价铬离子,形成三价铬离子的熔体,冷却后成为玻璃态固熔体,可作为产品直接利用。
高温熔融炉冶炼的整个过程也是还原气氛,因此,六价铬被还原成三价铬,再还原成金属铬,达到了铬渣解毒的目的。
14.简述黄磷和泥磷的主要来源及综合利用现状。
黄磷渣是用磷矿石当矿物原料,用焦炭和硅石作还原剂与成渣剂,在密封式电炉中高温熔融。
黄磷渣的主要利用途径包括水泥原料、矿渣水泥掺合料、制作熟料磷渣水泥和无熟料水泥、生产建筑免烧砖、建筑陶瓷、彩色墙地砖、制矿渣棉和矿棉制品作玻璃原料等。
泥磷的形成主要是在电炉法生产黄磷过程中。
泥磷失去水的保护暴露于空气中就会冒烟和燃烧,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妥善的处理泥磷是电炉法制磷行业综合利用、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
16.电石渣的主要利用途径有哪些?代替石灰石制水泥、生产石灰石作为电石原料、生产碳化砖、普通砌砖和免烧砖、用作防水涂料的主要填料、用作化工原料、用于三废处理。
P3031.农业废弃物的好氧堆肥和沼气发酵同属于生物利用技术,二者的生物原理和工艺参数有何区别?好氧堆肥:将农业废弃物中的秸秆、稻壳和禽畜粪便等可以通过堆肥技术转化为土壤肥料,它的优点在于包含了各种促进生物发育的物质,长期施用可以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工艺参数,原料的C/N比15到25,水分30%到60%,物料长度小于10cm,温度50℃到60℃,堆体高度1.5~1.8M之间。
沼气发酵:是有机物质在一定温度、湿度、酸碱度和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作用,生成沼气、消化液和消化液污泥的过程。
工艺参数,温度分为常温、30~35℃、50~60℃三种,C/N比13~30,粪草比2;1,pH6.8~7.5。
2.制取燃料乙醇时,纤维素类原料有两种主要预处理技术,其中哪种对后续的微生物发酵过程可能存在干扰作用?应该如何去除这种干扰作用?酸水解有干扰作用。
用较低浓度的酸去除干扰作用。
4.生物质裂解工艺是否需要气体净化装置?如果需要,与生活垃圾焚烧的尾气净化装置和生物质气化的燃气净化装置有何异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