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合集下载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1.确定设计要求。

在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时,需明确设计要求,包括沥青的黏度、骨料的颗粒形状、最大粒径等技术指标,还需考虑路面的使用强度、防水性、耐磨性等要求。

2.计算沥青含量。

沥青是沥青混合料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含量的选定是混合料性能的
重要保证。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沥青质量=总质量/(1+骨料空隙率+沥青空
隙率),其中骨料空隙率和沥青空隙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和确定。

3.计算骨料含量和配合比。

在确定沥青含量后,即可计算骨料含量,骨料含量=总质量-沥青含量。

骨料含量的选定需与沥青含量相匹配,同时需要配合具体的骨料种类、颗
粒形状和最大粒径进行选择。

最后,即可计算出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配
合比=沥青含量/骨料含量。

4.不同情况下的配合比计算。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工程要求、原材料种类、技术水平等因素的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合比的调整。

例如,在高速公路路面上应用的沥青
混合料中,对沥青含量有较高的要求,通常为5%~7%左右;在高寒地区的
路面上应用的沥青混合料,根据路面的使用环境和气候条件,沥青含量需
要适当增加,以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总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计算是确保路面质量稳定和工程项目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需要充分考虑原材料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工程设计要求和环境条件等因素,以求取一个最优的配合比。

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

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

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一、配合比设计依据1、JTJ 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2、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3、JTG F40-2004《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4、《国家高速公路网连霍高速(G30)西安至宝鸡改扩建工程路面施工技术指南》(2010年4月)AC-20型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范围表一6、混合料的技术指标二、沥青拌和楼热料仓试验1、5#热料仓②毛体积相对密度:2.804表观相对密度:2.8362、4#热料仓②毛体积相对密度:2.796表观相对密度:2.8353、3#热料仓4、2#热料仓②毛体积相对密度:2.772表观相对密度:2.8204、1#热料仓②表观相对密度:2.768毛体积相对密度:2.6785、矿粉自产。

矿粉干燥、洁净、无团粒结块,其技术指标经检测符合规范要求。

结果如下表:6、沥青中面层AC-20采用90#A级沥青,其技术指标经检测均符合规范要求,试验结果如下:90#A级沥青技术指标7.高模量剂参量为混合料的0.6%三、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设计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合成:沥青拌和楼根据选定的目标配合比矿料级配进行流量测试,待各种集料供求达到平衡后,试验室分别取沥青拌和楼二次筛分后各热料仓集料进行筛分,根据各热料仓筛分结果,依据目标配合比级配合成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经设计调整后,确定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中各热料仓矿料的用量比例为:5#热料仓:4#热料仓:3#热料仓:2#热料仓:1#热料仓:矿粉:=15::29:19:5:28:4,合成级配符合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矿料合成级配计算表如图1:四、沥青混和料性能验证汇总表沥青混和料性能验证汇总表同时,根据最佳油石比4.5%以及生产配合比选定的各热料仓矿料的用量比例制作试件进行试验(抗剥落剂掺量为沥青用量的4‰),分别检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抗水损害性能等各项技术指标,结果均符合规范要求。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19.0 / / / / / / / /
通过下列筛孔(mm)百分率%
16.0 13.2 9.5 4.75 2.36 1.18
/
/
/
/
/
/
/
/
/
/
/
/
/
/
/
/
/
/
100 74.4 3.5 0.2 0
0
/ 100 81.5 0.4 0.1 0
/
/ 100 79.4 4.8 0.6
/
/ 100 100 89.5 62.2
/
矿料混合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 密度
19-26.5 13.2-19
/
/
2.565
9.5-16 4.75-9.5 2.36-4.75
32
20
18
矿料混合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 度
石屑 26
矿粉 4
2.668
矿料配比掺配合成级配结果及合成级配图见下:
筛孔
通过百分率%
(mm) 37.5 31.5 26.5 19.0 16.0 13.2 9.5 4.75 2.36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 报告编号:A-20150460配比-005
3.矿料的筛分析:
材料 名称 26.5-31.5 19-26.5 16-19 9.5-16 4.75-9.5 2.36-4.75 石屑 矿粉
37.5 / / / / / / / /
31.5 / / / / / / / /
26.5 / / / / / / / /
53
30
2.36
50
27.6
30
40
20
1.18
40
22.2
22.5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嘉兴市春秋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CQ/Q040530-200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批准人:状态:持有人:分发号:2003年11月1日批准 2003年11月25日实施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经济开发区春园路电话:、2600330 传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基本原则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上面和中面层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通过车辙试验机对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

在温度60℃、轮压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对高速公路不小于800次/㎜,对一级公路应不小于600次/㎜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实践经验和马歇尔试验的结果,经过试拌试铺论证确定。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照下列步骤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才来的用量比例,配合成符合表1规定的矿料级配,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对间歇式拌和机,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人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

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上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

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至少包括㎜、㎜、㎜(圆孔筛㎜、㎜、5㎜)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的中值。

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生产过程中如遇到进场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和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沥青配合比内插法计算公式

沥青配合比内插法计算公式

沥青配合比内插法计算公式
沥青配合比是指沥青与骨料之间的比例关系,用于确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和骨料的配合比例。

内插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沥青配合比的方法,它基于已知的配合比数据,通过插值计算出待求配合比。

内插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沥青配合比= (沥青样品2质量- 沥青样品1质量) / (骨料样品1质量- 骨料样品2质量) * (待求骨料样品质量- 骨料样品2质量) + 沥青样品2质量
在这个公式中,沥青样品1和沥青样品2是已知的两个沥青样品的质量,骨料样品1和骨料样品2是已知的两个骨料样品的质量,待求骨料样品是需要计算的骨料样品的质量。

使用内插法计算沥青配合比的步骤如下:
1. 确定已知的沥青样品1和沥青样品2的质量,以及对应的骨料样品1和骨料样品2的质量。

2. 确定待求骨料样品的质量。

3. 将已知数据代入内插法公式,按照公式的顺序进行计算。

4. 根据计算结果得到待求的沥青配合比。

请注意,内插法是一种近似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已知数据的准确性和内插计算的精度。

同时,为了确保准确性,建议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多个已知数据点进行内插计算,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以上是关于沥青配合比内插法计算公式的解释,希望对您有帮助。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1、前言《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作了重大修改。

规范发布后,各施工单位对此十分重视,努力执行新规范的三阶段配合比设计方法,不少单位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认为新方法对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质量非常重要。

然而,据笔者在一些工程调查中了解,发现有一些单位对新方法并不理解,仍然按老方法操作,或者嫌麻烦,碰到一些指标不合格或试验有困难就放弃了。

应该严肃指出,国家颁布的规范具有法规性质,它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著作,规范具有其严肃性,各单位应该认真执行。

不理解或不明确的地方应该积极咨问,对规范的规定或条文有意见可以向交通部或主编单位提出,以便使规范迅速贯彻并不断改进。

为推广执行新规范,本文以某高速公路工程中面采用AC—25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过程作为一个实例,详细说明新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做法,帮助理解新方法,每一步都按照规范附录B 规定的方法进行。

各单位可以参照本文介绍的方法步骤,进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2、材料选择和原材料试验对任何一个工程,在配合比设计之前,材料选择和原料试验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只有所有指标都符合规范第4章要求的材料才允许使用。

2.1沥青本工程地处规范附录A规定的温区,按规定选择℃沥青标号为AH—90。

进口沥青到货后按试验规程要求取样,并委托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进行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

表中工程招标合同对规范规定的要求作了一些调整,10℃延度是参照“八五”攻关成提出的,只要不降低规范要求,是允许的。

表1沥青质量试验结果2.2矿料2.2.1粗集料采用某石场的石灰岩碎石,各种材料筛分结果如表2。

在采石场采集的样品中,名义为S7号碎石(方孔筛10~30mm)规格的样品实际上是S6号碎石,其中小于26.5mm部分仅78.1%,不适于配制AC-25沥青混凝土,试验时必须将大于26.5mm部分筛除后使用,以符合生产时的实际情况(大于26.5mm料作为超粒径料排出)。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2、泰波 Talbol 曲线 (n)法 (n)法
认为集料的级配应该允许在一定的范 围内波动, Fuller曲线指数 改成 曲线指数0.5改成n 围内波动,将Fuller曲线指数0.5改成n, 研究认为,沥青混合料中n=0.45时 研究认为,沥青混合料中n=0.45时, 密度最大、水泥混凝土中n=0.25密度最大、水泥混凝土中n=0.25-0.45 时施工和易性较好。 时施工和易性较好。通常使用的矿质 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 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包括密级配 和开级配) 0.3-0.7之间 之间。 和开级配)n在0.3-0.7之间。
3、K为参数的连续级配密度理论, 为参数的连续级配密度理论, (K法)
前苏联的伊万诺夫提出, 前苏联的伊万诺夫提出,用颗粒分级重量 递减系数K为参数的连续级配密度理论, 递减系数K为参数的连续级配密度理论, (K法)。 N次幂公式存在一个缺点,因为它是无穷级 次幂公式存在一个缺点, 没有最小粒径的控制。 数,没有最小粒径的控制。对沥青混合料 往往造成矿粉过高, 往往造成矿粉过高,路面高温稳定性不足 的缺点, 法以颗粒直径的1/2为递减标准 为递减标准, 的缺点,K法以颗粒直径的1/2为递减标准, 为筛余量的递减系数, 值越大, 设K为筛余量的递减系数,K值越大,级配 越细,一般K值为0.65-0.84。 越细,一般K值为0.65-0.84。
四、贝雷法
贝雷法通过一些指标对级配中的粗、 贝雷法通过一些指标对级配中的粗、细集 料进行约束, 料进行约束,使得混合料获得良好的骨架 结构,并且施工时不会产生离析, 结构,并且施工时不会产生离析,而且易 于压实。这些指标包括: 于压实。这些指标包括: CA比 ratio) (1)CA比(Coarse aggregate ratio) 用来描述粗集料间的填充情况。 用来描述粗集料间的填充情况。 CA比=[P(NMPS/2)-P(PCS)]/[100%CA比=[P(NMPS/2)-P(PCS)]/[100%P(NMPS/2)] 式中:P(PCS)——为0.22倍公称尺寸对应 式中:P(PCS)——为0.22倍公称尺寸对应 相近尺寸筛孔的通过率。 相近尺寸筛孔的通过率。

高性能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示例

高性能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示例

S14
S16 矿粉 消石灰 合成级配 合成级配 筛分检验 目标级配 评价
100
100 100 100 98.7 100 98
100
100 100 100 81.9 81.0 77.5
100
100 100 100 62.9 61.7 62.7
98.6
100 100 100 40.3 40.2 40.2
41.0 ~ 36.9
26.1 ~ 23.5
16.7 ~ 15.1
10.8 ~ 9.7
6. 9 ~ 6. 2
4.4 ~ 4.0
2.8 ~ 2.6
0.4 ~ 0.8
0.25 ~ 0.5
0.25 ~ 0.5
0.25 ~ 0.5
0.25 ~ 0.5
2.2设计合成级配掺配比例
• 一般可选择I=0.64,最大公称粒径通过率95%的
水洗法小于0.075颗粒含量(%),不大于
S12
S14
2.6 3.2 0.5 1.81 2.44
1
软石含量(%),不大于
3
7.9
1.3 细集料
1)机制砂:本设计选用海原县油坊源料场 的白云岩破碎石屑,加工规格符合S16的规格 要求。淘洗滤去0.075mm以下颗粒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石屑中0.075mm的通过百分 率并未超出规范要求,但混合料掺配中仅此已 超出设计范围,故采用此办法。细集料检验结 果见表5。
38.9
24.8
15.9
10.3
6. 6
4.2
2.7
0.558
0.358
0.41
0.41
0.41
100
90
71. 2
57.6
36.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一、确定混合料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稳定性:保证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空隙率:保证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密实性和耐水性。

3.含沥青量:保证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与规定的要求相符。

二、计算混合料配合比的步骤:
1.骨料配合比的计算:
骨料配合比指的是沥青混合料中骨料的质量与沥青的质量的比值。

通常情况下,骨料配合比的计算是以混合料中骨料的质量为基准来进行的。

骨料配合比的计算公式如下:
骨料配合比=(沥青含量÷骨料质量)×100%
2.沥青配合比的计算:
沥青配合比是指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质量与总质量的比值。

沥青配合比的计算是以混合料的总质量为基准来进行的。

沥青配合比的计算公式如下:
沥青配合比=(沥青质量÷混合料总质量)×100%
3.添加剂配合比的计算:
添加剂配合比是指混合料中添加剂的质量与沥青的质量的比值。

添加剂配合比的计算是以沥青的质量为基准来进行的。

添加剂配合比的计算公式如下:
添加剂配合比=(添加剂质量÷沥青质量)×100%
三、计算示例:
假设需要计算一种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混合料中沥青的含量为5%,总质量为1000kg,添加剂的质量为50kg。

1.骨料配合比的计算:
骨料配合比= (5kg ÷ 950kg) × 100% = 0.53%
2.沥青配合比的计算:
沥青配合比= (5kg ÷ 1000kg) × 100% = 0.5%
3.添加剂配合比的计算:
添加剂配合比= (50kg ÷ 5kg) × 100% = 1000%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所需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为:骨料配合比
为0.53%,沥青配合比为0.5%,添加剂配合比为1000%。

根据工程要求和
材料的特性,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综上所述,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计算是根据道路工程的要求和材料的
特性来确定的。

通过计算骨料配合比、沥青配合比、添加剂配合比等,可
以得到满足工程需要的合理配合比。

这是工程师们在道路工程设计和施工
中必须要掌握的重要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