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5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3-5精品课件3:19.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若开始时两种核的个数分别为N1和N2,则经时间2T后剩下的核的 个数就分别为N1/4和N2/16,而此时两种核的质量相等,于是有
N1a/4=N2b/16
由此可得 N1:N2=b:4a。若开始时两种核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则经时间2T后剩下的核的质量就分别为m1/4和m2/16,
而此时两种核的个数相等,有 m1 m2 4a 16b
衰变方程 α衰变:MZ X MZ 42Y
4 2
He
23900Th ?
X β衰变:MZ ZM1 Y
10e
24 11
Na
?
说明: 1、中间用单箭头,不用等号;
2、是质量数守恒,不是质量守恒;
3、方程及生成物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杜撰。
衰变的本质:
α衰变: 核内2个质子和2个中子作为整体被抛出 新核比原核质量数少4,质子数少2,在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第二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一、原子核的衰变:
概念: 原子核自发地放出 α粒子或 β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现象。
α衰变:放出α粒子的衰变,如
U 238
92
234 90
Th 42
He
β衰变:放出β粒子的衰变,如
234 90
T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34 91
Pa
0 1
e
规律: 衰变前后的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例3、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原子
a c
A
和
b d
B
,其半衰期分别为T和
T/2。若经过2T后两种元素的核的质量相等,则开始时两种核的
个数之比为______;若经过2T后两种核的个数相等,则开始时两
种核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
高中物理选修3-5放射性元素的衰变ppt课件

lB )
hC
(l A
lAlB lC )(lB
lC )
放射性衰变基本规 律
n
N n(t ) N1 (0)
hi e lit
i 1
n 1
lj
hi
j 1 n
(l j li )
j i
放射性衰变基本规 律
• 放射性平衡
久期N平B衡 :N lA0A<l<BllBA,lTAA>e>lTABt
IC(35%)
113In
穆斯堡尔效应
10-8eV
• 共振吸收:当用钠的D线激
发处于基态的钠原子时,由
于D线的能量与钠基态原子
跃迁所需要的能量几乎相等,
所以将导致共振吸收。
10-11eV
能级宽度 = 10-8eV
ER
hv
穆斯堡尔效应
• 核反冲对共振吸收的影
响
hv0 Ei E f hv ER
能量守恒h:cv
1 2
mvR2
动量守恒E:R
(hv)2 2mc2
/
10-9eV 10-3eV
穆斯堡尔效应
• 穆斯堡尔效应:无反冲共
振吸收 hv0 Ei E f hv ER
能量守恒h:cv
1 2
M
v2
crystal R
动量守恒E:R
lA lB lA
NA
lB N B lAN A
寿命测量
放射性衰变基本规 律
暂时平衡(准平衡):lA<lB,
TA>NTBB
N A0
lA [elAt lB lA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课件第十九章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些能量以γ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
答案:×
(3)对于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尽管其半衰期不同,但对于同一种元
素的每一个原子来说其半衰期是固定的,非常稳定。(
)
解析:半衰期是一个统计概念,是对大量的原子核衰变规律的总
结,对于一个特定的原子核,无法确定其何时发生衰变,半衰期只适
用于大量的原子核。
答案:×
(4)原子核发生α衰变时,核的质子数减少2,而质量数减少4。
D.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β粒子,原子序数增加1
解析:发生一次α衰变,核电荷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原子序数减
少2;发生一次β衰变,核电荷数增加1,原子序数增加1。
答案:D
探究一
探究二
半衰期
问题探究
1.放射性元素衰变有一定的速率,镭226变为氧222的半衰期为1
620年。有人说:10克经过1 620年有一半镭226发生衰变,镭226还有
规律总结分析有关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数量和时间问题时,正确理
解半衰期的概念,灵活运用有关公式进行分析和计算是解决问题的
关键。
探究一
探究二
变式训练 2 碘 131 核不稳定,会发生 β 衰变,其半衰期为 8 天。
(1)碘 131 核的衰变方程:131
(衰变后的元素
53 I→
用 X 表示)。
(2)大量碘 131 原子经过
(
)
解析:原子核发生α衰变放出He原子核。
答案:√
(5)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原子核的质量不变。 (
)
解析: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原子核内部的中子放出一个电子变成
质子,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质量减小。
答案:×
2.探究讨论。
(1)元素的半衰期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答案:×
(3)对于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尽管其半衰期不同,但对于同一种元
素的每一个原子来说其半衰期是固定的,非常稳定。(
)
解析:半衰期是一个统计概念,是对大量的原子核衰变规律的总
结,对于一个特定的原子核,无法确定其何时发生衰变,半衰期只适
用于大量的原子核。
答案:×
(4)原子核发生α衰变时,核的质子数减少2,而质量数减少4。
D.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β粒子,原子序数增加1
解析:发生一次α衰变,核电荷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原子序数减
少2;发生一次β衰变,核电荷数增加1,原子序数增加1。
答案:D
探究一
探究二
半衰期
问题探究
1.放射性元素衰变有一定的速率,镭226变为氧222的半衰期为1
620年。有人说:10克经过1 620年有一半镭226发生衰变,镭226还有
规律总结分析有关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数量和时间问题时,正确理
解半衰期的概念,灵活运用有关公式进行分析和计算是解决问题的
关键。
探究一
探究二
变式训练 2 碘 131 核不稳定,会发生 β 衰变,其半衰期为 8 天。
(1)碘 131 核的衰变方程:131
(衰变后的元素
53 I→
用 X 表示)。
(2)大量碘 131 原子经过
(
)
解析:原子核发生α衰变放出He原子核。
答案:√
(5)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原子核的质量不变。 (
)
解析: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原子核内部的中子放出一个电子变成
质子,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质量减小。
答案:×
2.探究讨论。
(1)元素的半衰期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高二物理选修3-5PPT课件

讲解人:XXX 时间:20XX.5.25
P P T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 上册
《故乡》
H
O
M
汇报人:XXX
E
T
O
W
N
时间:20XX.X.X
情景导入
同学们,如果说漂泊是人生,那么旅途中人挥之不去的便是对温暖家园的情
感记忆。“月是故乡明”,乡情已积淀为生命中的血肉、精魂。饱经沧桑的鲁
迅先生对故乡的体验又何尝不是如此?透过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严
D.铯133和铯137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典型例题
【典例4】14C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14N,半衰期约5 700年。已知植物存
活期间,其体内14C与12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的比例持续
减小。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
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4)原子核衰变的规律是什么?
一、原子核的衰变
3. 原子核衰变的本质
α衰变:原子核内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α粒 子放出。
β衰变: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 同时放出一个电子。
γ射线的产生:γ射线经常是伴随着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
一、原子核的衰变
4.规律: 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衰变前后的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按时间先后为顺序,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写的是故乡的萧条景象, “我”的复杂心情,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第6~77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闰土的变化;
第三部分(第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执着信念。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 19.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课件

B.该核发生的是β衰变
a
C.磁场方向一定垂直于纸面向里;
D.不能判定磁场方向向里还是向外
b
练1.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它放出一个α粒子
后,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测得α粒子和反冲核轨道半径之比为
44:1,则
( ABC
)
A.α粒子与反冲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原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90 C.反冲核的核电荷数为88 D.α粒子与反冲核的速度之比为1:88
6、23920Th
(钍)经过一系列α 和β 衰变,成为
208 82
Pb(铅)
(A)铅核比钍核少24个中子
(B)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C)共经过4次α 衰变和6次β 衰变
(D)共经过6次α 衰变和4次β 衰变
若衰变方程为:23920Th
208 82
Pb+n
4 2
He+
m
0 1
e
则有质量数守恒及核电荷数守恒,得
Pa
10e
24 11
Na
1224Mg
10e
γ衰变:
伴随射线或射线产生.
4、衰变的本质: (1)α 衰变的本质:原子核内的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氦核
2 11H
01n
4 2
He
结 合 质子 中子
(2)β 衰变的本质: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
01n
11H
+
0 1
e
(3)γ 辐射的理解
中子
转化
和
质子
电子
原子核的能量也跟原子的能量一样,其变化是不连续的,也只能取一系列不连续的数
高中物理选修3-5 第十九章 第2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2)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只对大量 的原子核才适用,对少数原子核是不适 用的.
放射性同位素作为“时钟”,来测量漫 长的时间,这叫做放射性同位素鉴年 法.
思变,考才:9223能8 U变(铀为)要82206经P(b过铅几)?次它α的衰中变子和数β衰减
少了多少?
8次 α衰变,6次 β衰变, 中子数减少 22个.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一、衰变
1.定义原:子核放出 α粒子或 β粒子转变为 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
2.种类:α衰变:放出α粒子的衰变,如
U 2 3 8
92
234 90
T
h
4 2
He
β衰变:放出β粒子的衰变,如
23 90
4
T
h
234 91
Pa
0 1
e
3.规律: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衰变前后的
衰
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P
a
0 1
e
二、半衰期(T)
1.意义: 表示放射性元素衰变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 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其半衰期不同.
3.公式:
N
N
0
(
1 2
)
t T
;m
m0
(
1 2
)
t T
注意:
(1)半衰期的长短是由原子核内部本身的 因素决定的,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 状态无关
γ射线的产生:γ射线经常是伴随着α射 线和β射线产生的,没有γ衰变。
说明: 元素的放射性与元素存在的状态无关,
放射性表明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
5.注意:
一种元素只能发生一种衰变,但在 一块放射性物质中可以同时放出α、β 和γ三种射线。
放射性同位素作为“时钟”,来测量漫 长的时间,这叫做放射性同位素鉴年 法.
思变,考才:9223能8 U变(铀为)要82206经P(b过铅几)?次它α的衰中变子和数β衰减
少了多少?
8次 α衰变,6次 β衰变, 中子数减少 22个.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一、衰变
1.定义原:子核放出 α粒子或 β粒子转变为 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
2.种类:α衰变:放出α粒子的衰变,如
U 2 3 8
92
234 90
T
h
4 2
He
β衰变:放出β粒子的衰变,如
23 90
4
T
h
234 91
Pa
0 1
e
3.规律: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衰变前后的
衰
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P
a
0 1
e
二、半衰期(T)
1.意义: 表示放射性元素衰变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 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其半衰期不同.
3.公式:
N
N
0
(
1 2
)
t T
;m
m0
(
1 2
)
t T
注意:
(1)半衰期的长短是由原子核内部本身的 因素决定的,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 状态无关
γ射线的产生:γ射线经常是伴随着α射 线和β射线产生的,没有γ衰变。
说明: 元素的放射性与元素存在的状态无关,
放射性表明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
5.注意:
一种元素只能发生一种衰变,但在 一块放射性物质中可以同时放出α、β 和γ三种射线。
人教版选修3-5 19.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共34张PPT)

解:设经过x次衰变,y次衰变
U 238
92
28026Pb
x
24He
y
10e
238=206+4x
x=8
92 = 82 + 2x - y
y=6
练习:
钍232经过6次衰变和4次衰变后变成一种稳
定的元素,这种元素是什么?它的质量数是多 少?它的原子序数是多少?
208 82
Pb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快慢有一定的规律。例
3.原子核衰变的分类:
(1)衰变:原子核放出粒子的衰变叫做衰变.
A Z
X
Y A4
Z2
24He
(2)β衰变:原子核放出β粒子的衰变叫做β衰变.
A Z
X
Z A1Y 10e
(3)γ辐射: 伴随射线或射线产生.
说明:1. 中间用单箭头,不用等号;
2. 是质量数守恒,不是质量守恒;
23940Th
也具有放射性,
它能放出一个β粒子而变为234 91
P(a 镤)。由
于电子的质量比核子的质量小得多,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电子的质量为零、电荷数为
-1,可以把电子表示为
0 1
e
。这样,原子
核放出一个电子后,因为其衰变前后电荷
数和质量数都守恒,新核的质量数不会改
变但其电荷数应增加1。其衰变方程为:
•B.R和E是同位素,S和F是同位素
•C.R和G是同位素,S和H是同位素
B
•D.Q和E是同位素,R和F是同位素
•例题6: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原来
静止的原子核,该核衰变后,放出的带电粒子和
反冲核的运动轨迹分别如图中a、b所示,由图可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课件)第十九章 原子核 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3)衰变方程为29328U→28026Pb+842He+6-01e 【答案】 (1)8 次 α 衰变和 6 次 β 衰变 (2)10 22 (3)29328U→28026Pb+842He+6-01e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衰变次数的判断方法 (1)衰变过程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 (2)每发生一次 α 衰变质子数、中子数均减少 2. (3)每发生一次 β 衰变中子数减少 1,质子数增加 1.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核心点击]
1.衰变实质
α 衰变:原子核内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 α 粒子 210n+211H→42He β 衰变: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10n→11H+-01e
2.衰变方程通式
(1)α 衰变:AZX→ZA--24Y+42He (2)β 衰变:AZX→AZ+1Y+-01e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什么是学习力-含义
管理知识的能力 (利用现有知识
解决问题)
学习知识的能力 (学习新知识
速度、质量等)
长久坚持的能力 (自律性等)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什么是学习力-常见错误学习方式
案例式 学习
顺序式 学习
冲刺式 学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什么是学习力-高效学习必备习惯
积极 主动
以终 为始
【答案】 ACD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5.若元素 A 的半衰期为 4 天,元素 B 的半衰期为 5 天,则相同质量的 A 和 B,经过 20 天后,剩下的质量之比 mA∶mB 为________.
【解析】 元素 A 的半衰期为 4 天,经过 20 天后剩余原来的125,元素 B 的半衰期为 5 天,经过 20 天后剩余原来的124,剩下的质量之比 mA∶mB=1∶2.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衰变次数的判断方法 (1)衰变过程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 (2)每发生一次 α 衰变质子数、中子数均减少 2. (3)每发生一次 β 衰变中子数减少 1,质子数增加 1.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核心点击]
1.衰变实质
α 衰变:原子核内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 α 粒子 210n+211H→42He β 衰变: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10n→11H+-01e
2.衰变方程通式
(1)α 衰变:AZX→ZA--24Y+42He (2)β 衰变:AZX→AZ+1Y+-01e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什么是学习力-含义
管理知识的能力 (利用现有知识
解决问题)
学习知识的能力 (学习新知识
速度、质量等)
长久坚持的能力 (自律性等)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什么是学习力-常见错误学习方式
案例式 学习
顺序式 学习
冲刺式 学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什么是学习力-高效学习必备习惯
积极 主动
以终 为始
【答案】 ACD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5.若元素 A 的半衰期为 4 天,元素 B 的半衰期为 5 天,则相同质量的 A 和 B,经过 20 天后,剩下的质量之比 mA∶mB 为________.
【解析】 元素 A 的半衰期为 4 天,经过 20 天后剩余原来的125,元素 B 的半衰期为 5 天,经过 20 天后剩余原来的124,剩下的质量之比 mA∶m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