髁突矢状骨折伴外上方脱位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儿童髁突囊内骨折外脱位合并颏部骨折的研究进展及病例报告

儿童髁突囊内骨折外脱位合并颏部骨折的研究进展及病例报告髁突囊内骨折属于口腔常见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容易引起颞下颌关节强直,造成软组织的损伤,对患者的面部外形也容易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患者的咀嚼功能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害,有些患者还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心理障碍。
在儿童群体中经常发生这种疾病,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由于下颌骨的发育不完善,属于脆弱部位,且儿童容易出现跌落损伤或者在运动中受伤,从而导致髁突囊内骨折外脱位合并颏部骨折的发生常伴随着明显的疼痛,会造成患者的髁突向前移位,出现前牙开秴、后牙出现早接触,使患者的咬合部位出现错乱,造成面部的畸形。
在对儿童患者的治疗不当会影响儿童的生活,儿童的饮食,影响儿童的面部神经系统,因此在对髁突囊内骨折外脱位合并颏部骨折的儿童患者的治疗的重点在于纠正髁突脱位和牙弓宽度的恢复。
由此来对儿童患者进行治疗,从而达到矫正的效果,减少患者遭受疾病的折磨,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获得身心健康。
目的:颏部骨折是儿童的常见疾病,本研宄采用回顾性方法,研宄儿童期颏部骨折的骨折线位置变化情况,探索儿童期颂骨骨折的新特点。
方法:首先收集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2-05-01至2016-05-01间因颏部骨折(可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而就诊的所有儿童(年龄$12岁),根据影像资料判断骨折线位置与尖牙牙胚、正中联合、颏孔的关系。
记录患者术后复诊情况、复诊时间,对于未复诊患者采取电话联系方式询问患者愈后恢复情况。
采用统计软件将以上数据准确统计并进行分析。
结果:一共有80名儿童符合要求进而纳入此研宄,其中男57人,女23人,性别比例为2.47:1。
受伤原因以不慎摔倒为最主要原因(51.2%),其次是高处坠落致伤(30.1%)和车祸致伤(13.7%)。
下颌尖牙未萌出患者中以骨折线位于尖牙牙胚和正中联合为主,分别占66.17%和39.70%。
下颌尖牙已萌出患者中以骨折线位于正中联合为主,12人中有8例,占+66.66%。
左侧肱骨髁上突1例报告

左侧肱骨髁上突1例报告摘要】肱骨髁上突欧洲人多发,我国较少见,自1991年来全国约30余例报道,尤其基层医院对该病认识更少,极易造成误诊误治。
我在医院进修期间遇到一例因肘关节外伤附带发现的肱骨髁上突,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肱骨髁上突;喙状突;骨软骨瘤;软骨帽;干骺端【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2-0116-011.病例摘要患者王某,男,52岁,因左前臂外伤来院检查。
体检见右肘及前臂背侧软组织擦伤,皮肤表面有渗血,左侧肘关节活动受限并有压痛,无关节畸形及异常活动。
左侧肘关节X线平片检查:左侧肘关节附近骨骼骨质结构完整,未见明显骨折表现,肘关节间隙正常;同侧肱骨下段内侧缘,距下端关节面约6.8cm处见一宽基底,骨皮质与骨干相连续,边缘光滑的,指向关节生长的喙状骨性突起,长约0.8c?m。
周围软组织无异常。
加照对侧肘关节正侧位对比,右侧肘关节无特殊发现。
X线诊断:左侧肱骨内侧髁上突。
2.讨论2.1 解剖肱骨髁上突(又称钩突),是一种先天性骨发育变异。
通常发生于肱骨下段前内侧,距肱骨内上髁5~7c?m,可以单侧也可以双侧对称出现。
突起一般长约0.2~2cm;呈喙突状,基底较宽。
突起与其下方的内上髁有纤维相连,肱动脉与正中神经由此通过,并成为旋前圆肌的异常止点。
当纤维化时,可形成髁上突。
2.2 发病机理关于肱骨髁上突的发生机理目前虽无明确定论,但大多数人认为,它的发生可能与:(1)在胚胎期发育异常逐渐演变而成;(2)肌肉韧带起止处骨质过分发育有关。
2.3 临床特点肱骨髁上突极少引起症状,个别可引起正中神经压迫性疼痛。
体检可触及骨性肿物,表皮色泽正常,上肢活动正常。
本例病人就是因左侧肘关节外伤,无意间发现左侧肱骨髁上突。
2.4 X线表现(1)发生部位:位于肱骨前面内上髁上方约5~7cm处;(2)大小形态:突起一般长约0.2~2cm。
呈喙突状,基地较宽,远端逐渐变尖。
外伤性踝关节外脱位1例

【 关键词 】 踝关 节外脱 位 :
【 中图分类号 】R 8 64 【 文献标识码】A
2 昆 明 医学 院 ,云 南 .
【 文章编号 】10 — 57 (00 1 00 一 1 07 81 21 )o — 22 O
【 关键词】:专题负责人 ;G P L ;安全性评价
【 中图分类号】R9 94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 eju lo tn m dc e a d e n p a n c hn s o ma feh o e i n n t o h n a y i h
经 验
交 流
Ex e in e Co p re c mmu ia e n c t
外 伤 性 踝 关 节 外 脱 位 1例
距骨颈抵于载距 突旋 转 ,如不 发生距 骨颈 骨折 ,即产 生 内 侧脱位。此时 ,距骨 头 向足 背外侧 移位 ,舟骨 常位 于距 骨
制 品等不 同类 型 ,需要 提供 的信息会 有所 不 同,例如 生物
制 品 ,有 的需要 了解滴度等 ,所 以应进行及时的前期沟通 。 2 S D设计 实验方案考虑 的问题 2 1 基本原则 :指导原则是根本 ,所 有的实验设计 都应符 . 合其思想 。 2 2 结合样品 自身特点 :制订科学 、符合 G P法规规范、可 . L 执行 的实验方案。每个安评中心承接的项 目,其样 品或多或少 都会有一定的特殊性,没有办法完全模拟指导原则一一设计 ,
和足血运障碍 。闭合损 伤可先 手法 复位 :屈 曲膝关 节放 松 腓肠肌 ,纵 向牵 引足跟 部 ,先稍 加大 畸形后再 反 畸形方 向 复位 。外侧脱位时复 位失败 的 主要原 因为胫 后肌腱 和屈 趾 长肌腱绕过 距骨颈 阻碍 复位 。复位 后 ,如 果关 节稳 定 ,可 用小腿石膏 固定 足于 中立位 4周 以上 。4周后 练习 功能 活 动 。如不稳定 ,可用克氏针临时 固定距 舟关节 和距 下关节 。 再用小腿石膏 固定并适 当延长 固定时 间。
儿童髁突骨折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及疗效回顾性分析

儿童髁突骨折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及疗效回顾性分析作者:潘志燕马旭亮代福月王云肖孙红蕾王钰宁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1年第11期[關键词]髁突骨折;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下颌骨;内固定[中图分类号]R7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1)11-0090-04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t Treatment Options and Curative Effects of Condyle FracturesPAN Zhi-yan1,MA Xu-liang2,DAI Fu-yue1 ,WANG Yun-xiao3,SUN Hong-lei4,WANG Yu-ning5(1.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the Third Hospital of Xingtai City,Xingtai 054000,Hebei,China;2. 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Hebei Eye Hospital,Xingtai 054000, Hebei,China;3.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Xingtai People's Hospital,Xingtai 054000,Hebei,China;4.Department of Oral Medicine,Hebei Eye Hospital,Xingtai 054000,Hebei,China;5.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gtai Medical College,Xingtai 054000, Hebei,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in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nd surgical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condylar fractures. Methods The medical records of 90 children with condyle fractures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of xingtai third hospital from May 2018 to May 2019 were selected fo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ll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reatment methods, with 45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45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ed surgical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s,imaging results classification, mandibular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ndexes, mandibular motor func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33%, and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88.89%,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effective rate of imaging chang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1.11%, and the effective rate of imaging chang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86.67%,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Six months after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pth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transverse diameter of the condyl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width of the condyle and the deviation of bony mental poi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Six months after treatment, the mouth opening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during treatment (P>0.05). Two years after treatment, all children recovered well, with an average maximum mouth opening of (42.81±3.92) mm. Conclusion For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condylar fractures,conservative treatment methods can obtain similar effects as surgical treatments. Conservative treatment methods have more advantages in improving the children's mandibular motor function and maintaining the symmetry of the mandible.Key words: condyle fractur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surgical treatment; mandible; internal fixation髁突骨折属于人体下颌骨骨折中占比最高的一类,有统计结果显示,人群下颌骨骨折中髁突骨折的比例可逼近40%,因此,针对髁突骨折的研究已成为医学重点科研方向之一[1]。
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 第18卷 第44期59投稿邮箱:sjzxyx88@·临床研究·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研究杨国君(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0 引言踝关节骨折是骨科中的多发病,近几年来发病率迅速攀升,超过全身骨折发病的3.9%以上,且频发于青壮年人群[1]。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是目前的主要手段,但要求在解剖复位上做到准确牢固。
本次研究选用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对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3-74岁,平均(44.6±3.8)岁;跌伤14例,交通事故伤9例,高空坠落7例。
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2-75岁,平均(44.8±4.0)岁;跌伤13例,交通事故伤10例,高空坠落7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原因、骨折分型和受伤性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①对患者施行全身麻醉。
②选择入路途径:内踝骨折以内踝为人路途径,外踝骨折以腓骨后缘为人路途径。
③复位及内固定:显露骨折线,进行骨折复位,之后再先后对外踝、后踝、内踝进行固定。
外踝的固定可以使用外踝解剖钢板,后踝和内踝的固定可以使用半螺纹空心加压螺钉。
④对踝关节进行X 线片检查,查看手术复位和内固定的具体情况,以确认手术是否成功。
⑤冲洗、缝合、包扎手术伤口,而踝关节外部使用石膏进行固定。
1.3 评价标准。
采用VAS 疼痛评分量表评定踝关节疼痛情况。
①优:踝关节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同时骨折外部没有出现红肿或畸形的情况,而踝穴在X 线片检查下显示为正常。
踝关节骨折伴脱位手术治疗25例报告

踝关节骨折伴脱位手术治疗25例报告三踝骨折伴踝关节骨折脱位是踝关节骨折中较严重的一种类型。
临床上对此类骨折常采用手术治疗。
我院自2003-2007年共收治踝关节骨折伴脱位25例,通过手术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18-76岁,右侧13例,左侧1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8例,坠落伤10例,扭伤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脱位,骨折类型:按LaugeHanson分型:旋前外选型14例,旋后外旋型11例,均为手术治疗,术后短腿石膏固定4-6周,拆除石膏后逐步加强功能锻炼。
1.2 治疗方法 5例患者急诊在联合麻醉下行手术治疗。
20例患者先行跟骨牵引,待肿胀消退后在联合麻醉下手术治疗。
外踝患者给予解剖板或1/3管型板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在腓骨固定后,可采用横向螺钉固定,对后踝及内踝手术采用后内侧“L”形切口,沿着跟腱与胫骨后内缘间的中线向下至内踝后缘平面呈弧行向前,经内踝尖下约1cm,止于内踝与前踝交界处。
切口的近端从趾长屈肌腱与胫后血管神经束间进入,分别将趾长屈肌腱牵向内侧,胫后血管神经束及拇长屈肌腱牵向后外侧,即可充分暴露后踝。
将切口下段的前侧皮瓣牵向前外侧,可显露内踝及前踝前内侧部分,先复位后踝用复位钳固定,经前踝的前内侧柠入1-2枚松质骨螺钉固定后踝,再复位固定内踝,克氏针张力带或螺钉固定。
另一后踝骨块固定显露困难者并合并腓骨下段骨折,把腓骨骨折远端向外翻下,显露后踝骨折块,将后踝骨折固定。
术后如果骨折端复位固定坚强,则不需石膏固定,如果后踝没固定,内外踝固定不坚强和内侧三角韧带修补的,需石膏固定4-6周,8周后扶拐逐渐负重行走。
2 结果25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随访1-3年,均未发生感染,3例伤口有红肿,给予伤口换药,酒精外敷后伤口愈合。
经X线摄片复查,骨折愈合,踝关节脱位完全纠正。
参照齐氏[1]提出的评分标准分为,优:踝关节功能完全正常,无痛,X线片示骨折解剖复位,踝穴正常,无骨性关节炎改变;良:踝关节功能尚好,走远路时踝关节有轻度肿胀,疼痛,X线片示踝穴内侧间隙稍增宽,无骨性关节炎改变;差:有负重痛,行走时肿胀,疼痛X线摄片虱踝穴不对称。
80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临床患者分析

80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临床患者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发生特点。
方法通过对80例髁状突骨折病历资料的调查,对髁状突骨折的发生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合并伤、治疗及后遗症进行分析。
结果髁状突骨折好发于20~30岁;男性多于女性,交通事故伤(52.5%)为主要致伤原因;髁状突骨折70%发生在髁颈部;40%合并颏部骨折;儿童髁状突骨折71.55%采用保守治疗,高位(囊内)骨折71.22%摘除骨折断端;3.75%继发关节强直。
结论髁状突骨折好发于髁颈部,髁状突矢状骨折及髁颈部骨折伴骨折断端和关节盘移位严重的骨折处理不当易发生关节强直。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condylar fracture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80 cases with condylar fractures on the sex, age, cause,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complicated inury, treatment and sequela.Results Condylar fractures occurred mainly in the male, and in 20-30 years old age. The traffic accident (52.5%) was the leading cause of condylar fractures. Condylar neck was the most fracturesite. 57.36% of the case had complicated parasymphysis fracture. The child condylar fracture (71.55%) used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4.13% of the case occurred TMJ ankylosis.Conclusion Condylar neck was the most fracturesite. Traffic accident was the main cause of condylar fracture,and fracture occurred mainly in yong adult males.The TMJ anky-losis could happen if the serious dislocation of the condylar segment with meniscus and ascending of the ramus occurred.【Key words】Temporomandibular joint; Fracture of condylar process; Arthrocleisis下颌骨是颌面部骨骼骨折发生率最高的骨骼,而髁状突骨折占下颌骨骨折相当高的比例(16%~52%)[1]。
右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漏诊1例报告

误 认 为 石 膏 及 棉 团 影 。其 次 ,受 临 床诊 断 类 型 确 定 治 疗 原 则 和 方 法 。对 临床 医 师 ,
讨 论 化 脓 性 汗 腺 炎 是 大 汗 腺 感 染 后 在 皮
内和皮下组织形 成 的范 围较广 的炎性 皮 肤 病 症 ,常 并 发 脓 肿 、复杂 性 窦 道 和 瘘 管 , 反复发作 ,广泛浸润 ,发病 部位 多位于 大 汗腺分 布 区 。可能 与体 内激 素失 衡 、 胚胎发育不 良、局部潮湿 、吸烟过多 、细菌 感染等诸多 因素 有关 ,细菌 侵入 汗腺 、毛 囊及与相通之导管 ,迅速繁殖 ,放 出霉素 , 使 腺 管 发 炎 、水 肿 、阻 塞 、化 脓 ,在 皮 下 蔓 延扩散 ,呈瘘管性 、脓肿性和瘢痕性 ,发 病 以 2O~40岁青 壮年男性 ,肥胖多汗 、有 长 期吸烟者多见 【2]。本病 的发病 完全与 大 汗腺的活动一致 ,青 春期 以前从不 发病 , 绝经期后不 再发作 。本症 常与 聚合性 痤 疮 、脓 肿 性 穿 掘 性 毛 囊 周 围炎 、 慢 性 脓 皮 病 可 同 时 存 在 (又 称 痤 疮 四联 征 ) 。 汗腺炎临床较少 见 ,且表现 多样 ,容易 误 诊 ,据 Wilts统计 报告 ,误诊 率 81%。本 患者诊断“右臀部急性蜂窝织炎 (脓肿 )”
折线无 明确显示 ,复查片侧位显示碎 骨块 节 损 伤 者 ,进一 步判 断是 骨 折 ,还 是脱 位 ,
向后 明显移 位 ,但初 诊 片 因影像 重 叠 关 或骨折并脱位 ;同时嘱拍 常规位 x线 片 ,
系 ,该碎骨块被石 膏影掩盖 而显示 不清 , 明确骨关节损伤类型 ,再依据骨关节损伤
是 根 据局 部 红 肿 、疼 痛及 彩 超 描 述 。对 化 脓 性 汗腺 炎 认 知 不 深 ;忽 略 了患 者 病 程 长 达 4年 ,且曾经行局部脓肿引流治疗无效 的病史及患 双侧臀部 皮肤脓 肿性 毛囊 周 围炎、面部痤疮 等病史 ;是误诊 该病 的主 要原 因。诊断主要根据 :(1)好发部位多位 于大汗腺发 布 区如腋窝 、腹 股沟 、乳头 周 围和肛 门周 围 、会阴 区等 ;(2)临床表 现特 点 :①病区有多个 窦道 开 口,且 病变 区皮 肤增厚 、变硬、呈暗紫色 ,周 围皮肤凸 凹不 平 ;②全身症状轻 ;③无 囊性肿 物或波 动 感 ,无论早期病 变或晚期都不 能通过肛 门 直肠 ;④窦道方 向为纵 横交错 ;(3)病 程 一 般较长 ,持续时间 3个月 以上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0 — 7 2.
脾, 四药相配 , 补脾土而泻肝木 ; 炒扁 豆健脾化湿 , 砂 仁温 中化湿行气 , 半夏降逆 、 止呕 , 山楂善消 肉食 , 麦
2 ) 。 治疗 方法 : 全麻 下行 经 口内颏 部骨 折切 开复位 内固
定、 双侧 耳屏 前切 开髁 突骨 折探 查复位 内固定术 。 术 中
多, 现结合我科收治的一例髁突矢壮骨折伴外上方脱 位的患者 , 总结该类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
1 病例 报告
发 现 患者髁 突骨 折断 端 与髁 突 残端 之间 已有 纤维 组织
热, 炒桑 白皮 泻 肺 以清 郁 热 为主 , 炒 山 药健 脾 益气 , 炙 甘 草 养 胃和 中 以扶 肺 气 ,四药 清 泻 肺 中伏 火 以 消 郁 热, 对小儿“ 稚 阴” 素质 有 标 本 兼 顾 之 功 ; 炒 白术 燥 湿 健脾, 炒 白芍 养 血 泻 肝 , 陈皮理气醒 脾 , 防 风 散 肝 舒
髁突受到关节囊 、 关 节 韧带 、 关 节 盘 以及 翼 外 肌 等结 构 的牵拉 和 限制 , 不 易 出现 外 上方 脱 位 。单 纯 性 髁 突外 上 方脱 位 临床 上极 为罕 见 , 国内外 文 献报 道 不
左 侧骨折 线 较高 , 下颌 升支残 端 向关节 外上 方脱 位 ( 图
资料 , 对其发生机理及诊 断治疗进行讨论 。S F MC是髁 突囊 内骨折 的一种类 型 , 该类型在 临床上并不常见 , 有少数患者在髁 突骨折的 同时发生 了髁突残端 的外上方脱位 , 具有一定的临床 特点 。
【 关键词】 髁突 ; 矢状骨折 ; 外 上方脱位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2 7 2 5 ( 2 0 1 5 ) 0 9 — 0 7 7 2 — 0 2
增 生并 粘 连 ( 图3 ) , 左侧 髁 突骨 折块 小 复位 固定 困难 ,
予 以摘 除 , 同时 复位髁 突残 端 至关节 窝 , 并修 整其 锐利
边 缘 以形成 新 的 突 ;右侧 髁 状突 骨折块 予 以复位 固
患者 , 男, l 9 岁。因“ 高处坠落致肝脾破裂及颌 面
部损 伤 ” 收住 我 院普外 科 。期 间行 脾切 除 , 颌 面部 清创
气、 消食导滞和胃t 4 1 。经临床验证 , 疗效显著 , 值得推
广。 从 采 集病 例 中分析 , 以幼 儿 和儿 童居多 。 多 以肺 有
髁突矢状骨折伴 外上方脱 位 1 例 报告及 文献复 习
文 世 生
【 摘要】 报告 1 例髁突矢壮骨折( s a g i t t a l f r a c t u r e o f t h e m a n d i b u l a r c o n d y l e , S F MC ) 伴外上方脱位患者的治疗效果, 并复 习相关 文献
虚火 、 肝 旺乘 脾 、 脾失健运 、 胃失 和 降 、 食 积 内停 为 主
要 病机 , 故 用 清泻 肺火 、 抑肝 扶脾 为 主 。在 治 疗 期 间 ,
应 多食 热 物 , 易 消化 吸收 的食 物 ; 少食凉物 , 少饮冷 ,
脾胃, 也与遗传 、 肝旺乘脾 、 脾肺两虚 、 脾失健运 、 胃失 和降 、 先天不足等有关 。炒地骨皮泻肺 中伏火 , 兼退虚
・
7 7 2・
甘肃医药 2 0 1 5年第 3 4卷第 1 O 期
G a n s u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 2 0 1 5 , V o 1 . 3 4 , N o . 1 0
故 令 痛泻 ” 。以上原 因 , 决 定 了小儿 脾 胃虚弱 , 纳差、 挑食 ; 肺 阴 虚有 郁 热 , 肺 热则 皮 肤蒸 热 , 易蹬被 ; 肝 火 旺, 烦躁 、 易怒 、 哭 闹等 。小 儿顽 固性厌 食症 , 其 病变 在
芽有助消化米面食 , 神 曲、 炒莱 菔 子 消食 化 积 、 和胃 , 鸡 内金 运 脾 消食 。全 方 泻肺 清 热 、 补脾泻肝 、 健 脾 益
[ 4 ] 孙心亮 . 运脾 开 胃 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文献与实验研究 [ D] .
南京 : 南京 中医药大学, 2 0 0 6 .
侧颞颌关节窝空虚 ,左侧耳屏前关节窝呈骨性隆起 ; 曲面断层 x线片显示下颌骨颏部骨折 、 上齿槽突骨折
( 图 1 ) ; C T冠 状 扫 描 检 查 见下 颌 骨 颏 部 呈 线 性 骨 折 、
双侧髁状突呈高位帽状骨折 ,且骨折块 向内下方移
位, 右 侧 髁状 突骨 折线 较低 , 下颌 升 支 高度 明显 缩 短 ,
少食辛辣刺激物 , 少食零食 , 正点进餐 , 营养均衡。
参 考 文 献
[ 1 ] 郑筱萸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 .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
社. 2 0 0 2 : 3 3 3 — 3 3 7 .
[ 2 ] 吴少祯 . 常见疾病 的诊断与疗效判定( 标准 ) C M] . 北京 : 中国中医药
图1 全 口 曲面 断 层 片 示 下 颌骨 颏 部 骨 折
作者单位 : 7 3 5 1 0 0甘肃 嘉峪关 , 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但 双侧 髁 状 突骨 折 显 示 不 清 楚
定。 术 中见双 侧关 节盘 均 出现移 位 , 将 其 复位 到关节 窝 用 可 吸收线 缝合 固定 。
缝合术 , 住 院治疗 1 月, 病情平稳 后转颌 面外科 治疗
颌 骨骨 折情况 。检查 见 前牙 开合状 , 后 牙早 接触 , 开口 度 约一 横 指 , 咬 合关 系错 乱 , 双侧 髁状 突动 度消 失 , 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