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自来水厂水资源论证报告
水资源论证报告有哪些内容

水资源论证报告有哪些内容引言水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对于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论证水资源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和保护水资源,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水资源状况分析在本部分,我们将对当前水资源状况进行详细分析。
这包括水资源总量、地理分布情况、水质状况、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以全面了解当前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水资源总量通过统计和研究,得出当前国家水资源总量,并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状况,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地理分布情况对于水资源在国家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产生这种分布差异的原因。
这有助于识别水资源短缺的地区,以及提供改善地区水资源分配的建议。
水质状况通过采集水样进行分析,了解水质状况,包括水中污染物浓度、水源地保护情况等,以评估水资源的可用性。
水利设施建设调查水利设施的建设情况,包括水库、水厂、供水管网等,分析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未来水利设施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策略在本部分,我们将提出一系列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策略,以应对当前水资源状况所面临的挑战。
水资源合理利用提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包括节约用水、多元化水资源利用以及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以保证水资源供应的可持续性。
改善水质通过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等措施,减少水体污染,提高水质,保障人民饮水安全。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根据对水利设施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现有设施和增设新的水利设施的建议,以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打造水资源管理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从法律、制度、技术等方面加强水资源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论本报告通过对水资源状况的分析以及提出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策略,呼吁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民对水资源的需求,并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一、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市区工程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2. 项目地点:市区路号3. 项目规模:本项目涉及万立方米的水资源需求。
4. 项目期限:自项目批准之日起,预计工期为个月。
5. 项目单位:市区工程建设单位二、水资源需求分析1. 水资源需求总量:根据项目规模和用水需求,本项目预计需水量为万立方米。
2. 用水目的:本项目用水主要用于、等用途。
3. 用水结构:本项目用水结构如下:用途:占总用水量的%;用途:占总用水量的%;用途:占总用水量的%。
三、水资源现状分析1. 水资源总量:市区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亿立方米,地下水亿立方米。
2. 水资源分布:市区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等地区。
3. 水资源质量:市区水资源质量总体良好,但部分区域存在水质污染问题。
四、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 供需平衡分析:根据项目水资源需求总量和市区水资源总量,本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如下:总需水量:万立方米;总供水量:亿立方米;供需平衡:供大于求。
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提高用水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分配水资源;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水质污染问题。
五、水资源保护措施1. 水资源保护目标:确保市区水资源总量、水质、水生态等方面得到有效保护。
2. 水资源保护措施:加强水资源监测,掌握水资源动态变化;实施水资源保护工程,改善水生态环境;加强水资源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六、结论与建议1. 结论:本项目水资源需求合理,供需平衡,水资源保护措施可行。
2. 建议:项目单位应加强水资源管理,确保项目用水需求得到满足;相关部门应加强水资源保护,保障市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议项目单位与相关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水资源保护工作。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一、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市区工程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2. 项目地点:市区路号3. 项目规模:本项目涉及万立方米的水资源需求。
4. 项目期限:自项目批准之日起,预计工期为个月。
水资源论证工作总结1500字

水资源论证工作总结1500字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因此,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在水资源论证工作中,我以保护水资源为出发点,通过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对水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论证,总结如下。
首先,我对全球水资源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
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报告,我发现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全球水资源总量巨大,但分布极不均衡,很多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等原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同时,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进一步削弱了可用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其次,我对我国水资源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
我国地域广阔,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巨大,但人均可用水资源较少,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
同时,我国面临的城市化进程、工业化发展和农业用水需求增加等问题,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此外,我国水环境问题也非常严重,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对水质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论证过程中,我还分析了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我发现,对水资源的管理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方面,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导致管理措施难以得到有效执行。
另一方面,缺乏科学的水资源规划和决策,使得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
此外,水资源管理中缺乏严格的监督和处罚机制,对水资源的滥用和浪费无法得到有效遏制。
基于以上的论证,我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
首先,我主张加强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合作和共享。
与此同时,我认为应制定相应的国际水资源法律法规,保护全球水资源的普惠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我建议加强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此外,我主张加大对水资源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质治理水平。
最后,我呼吁全社会加强水资源的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水资源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通过以上论证和总结,我深刻认识到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性。
水资源论证工作总结(完整版)

水资源论证工作总结水资源论证工作总结水资源论证工作总结本局围绕“办文、办事、办会”三大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督促检查,协调服务三个作用,在20XX年的一年来,在局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经过办公室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所做20XX年局办公室工作总结如下:一、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一是按时完成20XX年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
今年我局承办“两会”议案提案12份,针对去年在承办过程中出现的面商率不高的问题,今年在承办过程中以积极热情、诚恳的态度去完成,保证面商率达100%。
根据各个议案、提案所涉及的内容,及时落实到相关科室,并对各承办科室明确了承办要求,对承办情况每月做好一次督导工作,同时在文字上严格把关,按规定编号、分类。
在各承办科室的大力配合下,按时、高质量的完成了答复工作,从代表和委员反馈的意见来看,满意率很高。
二是认真组织开展各项全局性活动。
一年来,局办公室紧紧围绕党委、行政中心工作,配合做好了“三树一创”班子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双百千”帮扶结对工作,满意单位创建以及“八荣八耻”的宣传教育等一系列活动,组织了一次全局职工身体健康检查,九月份组织了一次全局职工旅游考察活动。
在各项活动中,局办公室按局班子的总体部署,认真做好实施方案的制定、动员安排,学习组织、总结反馈等一系列工作。
三是做好政务公开和信访接待工作。
按照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要求,配合水政水资源科及时更新和调整政务公开行政许可事项,对水行政审批事项在局大厅、政府网和安吉水利网上公开、公布,方便群众办事,局受理窗口一年来共受理审批事项63件。
局办公室作为部门的一个窗口,能认真做好日常的信访接待工作,在接待来访时,我们坚持来有迎声,走有送声,问有答声,留下疑难有回声。
今共办理信访、来访20多起。
二、讲求规范,努力提高办事水平一是保持保量的完成文字工作。
文字工作是办公室的重点工作,我们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完成本局综合性文字材料的起草,全年共起草党委行政文件、通知、总结、讲话、汇报材料等60余份,在行文格式、初审把关、领导签定上报等环节按规定要求办理,保证了行文的质量,在今年全市水利局办公室主任会议上,我局的办文工作在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
水资源论证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水资源作为国家战略性资源,其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水资源发展战略,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本文对2023年度水资源论证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2023年度水资源论证工作概述1. 工作背景2023年,我国水资源论证工作在各级政府、水利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效。
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各级水利部门严格按照程序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确保建设项目水资源利用合理、可持续。
2. 工作成果(1)完成水资源论证项目数量:2023年,全国共完成水资源论证项目1000余项,涉及工业、农业、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
(2)水资源论证报告质量:2023年,水资源论证报告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报告内容更加规范、科学、严谨。
(3)水资源论证工作规范:2023年,各地水利部门进一步规范水资源论证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2023年度水资源论证工作亮点1. 强化水资源论证工作责任制各地水利部门将水资源论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2. 完善水资源论证制度体系针对水资源论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地水利部门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提高工作规范性和科学性。
3. 加强水资源论证队伍建设各地水利部门加大水资源论证队伍建设力度,提高专业人员素质,为水资源论证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4. 推进水资源论证信息化建设各地水利部门积极推进水资源论证信息化建设,实现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5. 强化水资源论证成果应用各地水利部门将水资源论证成果应用于水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2023年度水资源论证工作存在的问题1. 水资源论证报告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水资源论证报告存在内容不完整、论证依据不足、结论不准确等问题。
2. 水资源论证工作流程不够规范部分地方水利部门对水资源论证工作流程不够规范,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1 总论1.1 项目来源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工业与人口的进一步增长,某某市城区现有的供水能力将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为此,某某市供水公司提出了城区供水工程建设项目,并编制项目建议书,经某某市计委批准立项后编制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而开展该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
1.2 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本次工作的目的: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水文地质勘察资料、成果以及水文观测资料对拟建供水水源地进行水资源论证,作为建设项目取水(预)申请的技术依据。
其主要任务是:1、对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进行分析;2、结合已有的水文、水文地质资料,对建设项目取水水源及取水可行性与可靠性进行分析论证;3、进行取水影响分析,分析取水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户的影响;4、进行退水影响分析,确定退水处理方案和达标情况,做出退水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的影响以及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5、提出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措施。
1.3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3、《某某省某某市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4、《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15号,2012.3.24;5、《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SL/Z 322—2015);6、《水资源评价导则》(SL/T 238—1999);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12);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 4848—93);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10、《水文地质手册》;1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12、《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11);13、《某某省地表水功能区》(DB22/388-2014);14、《某某市水资源保护十一·五规划》;15、《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12)16、《某某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

(完整版)水资源论证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我们特编制本报告,对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现状、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保护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证。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2. 项目地点:[项目所在区域]3. 项目内容:[项目具体内容]4. 项目规模:[项目规模]5. 项目投资:[项目投资金额]6. 项目工期:[项目预计工期]三、水资源现状分析1. 水资源总量:根据我国水资源普查数据,[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总量为[具体数值],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具体数值],地下水资源量为[具体数值]。
2. 水资源分布:[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表现为[具体表现],如[具体例子]。
3. 水资源质量:[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质量总体较好,但部分地区存在水质污染问题,主要污染源为[具体污染源],如[具体例子]。
四、水资源利用分析1. 农业用水:[项目所在区域]的农业用水量为[具体数值],占水资源总量的[具体比例],主要用于[具体用途],如[具体例子]。
2. 工业用水:[项目所在区域]的工业用水量为[具体数值],占水资源总量的[具体比例],主要用于[具体用途],如[具体例子]。
3. 生活用水:[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活用水量为[具体数值],占水资源总量的[具体比例],主要用于[具体用途],如[具体例子]。
4. 生态用水:[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用水量为[具体数值],占水资源总量的[具体比例],主要用于[具体用途],如[具体例子]。
五、水资源保护措施1. 节约用水:推广节水型设备,提高用水效率,降低用水成本。
2. 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保护水资源。
3. 水污染治理:加强水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水环境质量。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报告人:XXX
报告时间:XXXX年XX月XX日
一、项目概况
(此处需详细描述建设项目的背景、目的、规模、位置、运营期限等内容)
二、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此处需对水资源的现状、地下水开采、水库及水文测站数据等进行分析,以及预测未来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和变化趋势等)
三、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此处需对项目所在地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法规政策、保护标准等进行说明,并就如何充分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保护水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等)
四、项目影响与风险评估
(此处需对项目可能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就安全、环保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具体建议等)
五、结论和建议
(此处需结合以上分析和评估,得出关于项目建设中应注重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具体建议,并提出本报告书总体的结论)
六、附录
(此处需提供相关资料、数据、图片等附件,以支持报告中所描述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桐乡市自来水厂水资源论证报告篇一:桐乡市自来水厂水资源论证报告1. 总论近几年来,随着桐乡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由此对用水量的需求和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目前桐乡市一方面存在用水量快速增长和有限的城市供水设施能力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桐乡市的供水事业中还存在着条块分割、管网分布不尽合理、乡镇取水水源污染等问题,特别是缺少一个高度统一、有机协调和覆盖全市的供水体系,使桐乡市城市化的进程及全市的给水事业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
桐乡市各乡镇水厂近几年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由此引发地面沉降,对防洪排涝、城市规划、航运交通等造成了严重危害,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省政府办公厅于20__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杭嘉湖地区地下水管理的通知》,要求“用三至五年时间调整供水结构,解决替代水源,压缩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地面沉降。
”为此桐乡市政府下达今年年底前封闭31口地下深井的目标与任务。
原来的自来水厂的供水水源与规模已经不适合目前快速的用水需求。
为解决市区、各乡镇用水供需矛盾,满足建设和进一步开发的用水要求,规划和实施运河水厂供水工程已势在必行。
因此,通过建设桐乡市运河水厂供水工程,增加市域的制水、供水设施,既可以满足各建设期内桐乡市域的用水量增长要求,又可建立一个高度统一、有机协调的全市供水体系,提高城乡一体化供水的水平。
1.1 编制目的及主要任务本报告书根据桐乡市运河水厂供水工程的用水要求,按照国家、省颁布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浙江省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之规定,遵照“水资源合理开发、节约使用、有效保护”的原则,提出桐乡市运河水厂供水工程取水方案和可靠性分析,为取水许可的审批提供依据。
主要任务:分析计算取水口周边区域水资源量,摸清区域内的现状工业和生活用水情况,调查取水口现状水质,分析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工程取水对环境和其他用水用户的影响。
论证本水厂工程取水近期15万t/d、远期30万t/d,能否满足95%取水保证率和水质要求。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__年8月)《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20__年3月)《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1993年8月)《浙江省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1995年8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__)《饮用水卫生规范》(卫法监发[20__]161号)《桐乡市城市总体规划》(20__年12月)《浙江省桐乡县水资源调查与水利区划报告》(1985年4月)《桐乡市统计年鉴》(20__年)《嘉兴市水资源公报》(20__年)《桐乡市运河水厂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20__年7月)《桐乡市运河水厂供水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20__年7月)1.3 取水水源及取水地点根据浙江省城乡建筑院对水源及取水口方案的初步选择和分析,确定取水水源及取水地点。
供水水源:近期水源为大运河梧桐镇北段,远期与嘉兴市市域境外引水相结合,将外域优质原水作为远期主要水源。
取水口位置:位于金牛城与大运河交叉口上游的运河南岸,此处河道宽65m。
大运河民星段上游1km、下游1km范围内沿河基本是农田,无重大污染源,上游距石门镇7km,受上游污水影响程度较小。
与目前在建果园桥水厂取水口合并,占地22.5亩。
(见附图)水厂厂址和用地:在梧桐街道北部三新村,在盐湖公路以西,新板桥港以东,运河以南500m处,在建绕城公路两侧南侧。
水厂总用地为352.5亩,水厂与取水口相距约2km,原水采用管网输送至水厂。
1.4 水资源论证委托及承担单位项目委托单位:桐乡市自来水公司项目承担单位:浙江省水文勘测局2. 概况2.1 环境概况桐乡市位于浙江省北部、长江三角洲的东南部,地理座标为东径120°17′40″~120°39′45″,北纬30°28′18″~30°47′48″。
桐乡市东连嘉兴市郊区,南邻海宁市、杭州市的余杭区,西靠德清县,总面积727km2(采用“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分区手册”面积)。
全市共有三个街道,9个建制镇,1个乡,20__年人口65.99万,人口密度913人/km2。
居民中有回、满、壮、傣等少数民族二十余,其余为汉族。
桐乡市为长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地势平坦,大致东南高、西北低,略向太湖倾斜,平均海拔5.3m。
冲积层厚度从西南部的100m左右,向东北逐渐增厚到180m。
境内地形平坦低洼,深受人为的影响,为杭嘉湖平原中部特有的桑基圩田地貌。
桐乡市属太湖流域运河水系,河道稠密,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河道总长2398.3km,河道面积46.3km2,河道密度3.3km/km2,河网率6.4%。
主要河道长440余km。
京杭古运河斜贯全境,是全市水利、水运的大动脉,市区东部主要河道以南北向为主,西部河道以东西向为主。
主要河道为:京杭古运河:是桐乡市最重要河道,也是杭申甲线(六级航道)的一部分,从余杭区博陆进入本市,向东北穿过全市,再入嘉兴市郊区,境内长41.77km,河面宽一般45-60m,最宽达80m,河底高程-0.9m-0.5m,3m水位时的过水断面约160m2。
澜溪塘:是向北排、引水的主要河道,也是杭嘉湖地区传统的排水走廊,水运上是杭申乙线(五级航道)的一段。
境内长度8.79m,河面宽50-120m,河底高程–1m–1.19m,3m水位时过水断面约97m2。
金牛塘:位于桐乡市北部,是连接澜溪塘和大运河的南北向河道,该河段是湖州东迁至桐乡宗阳庙东宗线航道的一部分,河长8.4km,目前河宽在61m左右,河底高程-0.2m。
白马塘:南端在石门镇与大运河相连,略向东北与乌镇市河相连,全长12.66km,河面宽35-50m,河底高程0至-0.5m,3m水位过水断面约45.6m2。
康泾塘:是运河以南的南北向主要河道,也是东南片抗旱引水的主要河道,北端在双桥与大运河相连,穿越市区,在起龙桥与长山河衔接,全长14.34km,河面宽35-55m,河底高程-0.5至0.5m,3m水位过水断面约47m2。
含山塘,是我市西部南北向主要河道,南段称三洞环桥港,南端在博陆与大运河相连,向北流入德清境内,境内全长8.2km,河面宽40-80m,河底高程-0.5至-0.7m,3m水位过水断面约60m2。
长山河:是出海南排工种的骨干河道,西自蒋子庙公路桥起,穿越屠甸镇,向东流经海宁,在海盐县澉浦镇长山入海,境内全长23.1km,河面宽49.5m,河底高程-1.0m,3米水位过水断面约128m2。
桐乡市其余较大的河流主要还有永兴港、上塔庙港、大羔羊港、洞环桥港、南日港、北沙渚塘、南沙渚塘等。
篇二: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1 总论1.1 项目来源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工业与人口的进一步增长,某某市城区现有的供水能力将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为此,某某市供水公司提出了城区供水工程建设项目,并编制项目建议书,经某某市计委批准立项后编制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而开展该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
1.2 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本次工作的目的: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水文地质勘察资料、成果以及水文观测资料对拟建供水水源地进行水资源论证,作为建设项目取水(预)申请的技术依据。
其主要任务是:1、对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进行分析;2、结合已有的水文、水文地质资料,对建设项目取水水源及取水可行性与可靠性进行分析论证;3、进行取水影响分析,分析取水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户的影响;4、进行退水影响分析,确定退水处理方案和达标情况,做出退水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的影响以及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5、提出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措施。
1.3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3、《某某省某某市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4、《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15号,20xx.3.24;5、《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SL/Z 322—2021);6、《水资源评价导则》(SL/T 238—1999);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xx);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 4848—93);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10、《水文地质手册》;1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12、《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xx);13、《某某省地表水功能区》(DB22/388-2021);14、《某某市水资源保护十一·五规划》;15、《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xx)16、《某某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4 取水规模、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本工程原计划共两个建设方案。
方案一:取水水源:地下水,从二处水源地取水。
取水地点:1、某某市南郊,东以某某—牛心公路为界,西以挡石河为界,北至县水泥厂—西兴立线,南至三合屯;2、石咀镇,即石咀铜矿矿坑水源地,位于某某市东北17 km。
取水规模:1、某某市南郊水源地日取水量8000m3;2、石咀铜矿矿坑水源地日取水量5000m3。
方案二:取水水源:水库蓄水,即地表水。
取水地点:柳杨水库,距某某市16.3 km,位于某某市富太镇辉发河支流富太河上。
取水规模:日取水量50000m3。
1.5 工作等级根据建设项目所在流域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水文地质条件、取水规模、取水和退水影响等确定取水水源论证工作等级如下:1、某某市南郊水源地为三级;2、石咀铜矿矿坑水源地为二级;3、柳杨水库水源地为二级。
1.6 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1、某某市南郊水源地分析范围为某某市城区及其周边地区,论证范围为南郊一带,计算区面积为25 km2。
2、石咀铜矿矿坑水源地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为石咀铜矿矿区,按地表水流域确定面积约为90km2。
3、柳杨水库水源地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为水库控制流域(面积92.5km2)和水库下游富太镇区域。
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见图1-1。
1.7 水平年根据现有资料和调查结果及建设项目实施计划,确定2021年为现状水平年,2021年为规划水平年。
1.8 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2021年8月 10日在某某市签定了《某某市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合同书》委托单位:某某市供水公司承担单位:某某省水文水资源局某某省某某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图1-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分析范围和论证范围图篇三:国产水泥有限公司水资源论证报告水论证乙字第14304010号国产实业(湖南)水泥有限公司4500t/d熟料带余热发电水泥生产线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__市水利水电勘测院二○○七年十月目录1 总论 (1)1.1 项目来源 (1)1.2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 .. (1)1.3 编制依据 (3)1.4 取水规模、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 ...................................................... .. (5)1.5 工作等级 (5)1.6 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 . (6)1.7 水平年 (6)1.8 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 . (6)2 建设概况 (8)2.1 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 ...................................................... . (8)2.2 建设地点、占用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 (8)2.3 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 . (9)2.4 建设项目投资、职工人数 ...................................................... (17)2.5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 ...................................................... (18)2.6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 . (19)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203.1 基本概况 (20)3.2 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 . (21)3.3 __河流域水资源状况 ...................................................... .. (23)3.4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 (23)4 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 (25)4.1 取水合理性分析 ...................................................... . (25)4.2 用水指标合理性分析 ...................................................... .. (27)4.3 节水潜力与节水措施分析 ...................................................... (36)4.5 建设项目的合理取用水量 ...................................................... (36)5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37)5.1 水源论证方案 375.2 地表取水水源论证 ...................................................... (38)6 建设项目取水影响分析....................................................... (51)6.1 取水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 (51)6.2 取水对其他用户的影响 ...................................................... . (51)6.3 结论 (54)7 建设项目退水影响分析....................................................... (55)7.1 退水系统及组成 ...................................................... . (55)7.2 退水处理方案及达标情况 ...................................................... (55)7.3 退水对水功能区及第三者的影响 ...................................................... (56)8 水资源保护措施.. 578.1 工程措施 (57)8.2 非工程措施 (58)9 建设项目取水与退水影响补偿建议....................................................... . (59)9.1 补偿原则及补偿方案 ...................................................... .. (59)9.2 受影响方意见 5910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结论与建议....................................................... ............................. 60 10.1 取用水的合理性 ...................................................... . (60)10.2 取水水源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 ................................ 60 10.3 取用水对水资源状况和其他取用水户的影响 ...................................................... .... 60 10.4 退水影响及水资源保护措施 ...................................................... ................................ 60 10.5 取水退水方案 61 10.6 建议 .. (61)附件:(1)__河水质化验报告(2)水资源论证委托书(3)公众调查表附图:(1)水资源论证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图(2)用水工艺流程及水量平衡图(3)一条4500t/d熟料带余热发电水泥生产线工程区域位置图(4)一条4500t/d熟料带余热发电水泥生产线工程平面布置图1 总论1.1 项目来源国产实业(湖南)水泥有限公司拟在__市斗笠山镇建设一条日产4500t熟料带余热(9000kW)发电水泥生产线(简称水泥厂,下同),年产水泥160万t(其中P.II52.5级硅酸盐水泥48.00万t/a,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112.00万t/a),年发电量6120×10kWh,年供电量5630×10k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