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合组织历次主题

合集下载

2014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4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4-26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举行,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1989年正式成立,现有成员21个。

2014年APEC会标图案,用21条彩色线条,描绘出一个多彩的地球轮廓,其中包含了中国北京天坛的造型。

会标象征着世界的多元美好和开放包容,APEC 21个经济体的伙伴关系和融合发展,表达了中国与APEC各经济体紧密合作、共谋发展的美好愿景。

【藏品介绍】志号: 2014-26J时间: 2014-11-10规格: 60x30mm齿孔: 13.5x13°整张: 210x190mm, 15枚版别: 胶印防伪: 防伪纸张, 防伪油墨, 异形齿孔, 荧光喷码设计: 何洁, 周岳编辑: 沙志辉印刷: 北京邮票厂图序图名面值1-1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20元11月10日,中国邮政将发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纪念邮票一套1枚。

全套邮票面值为1.20元。

该套邮票由何洁、周岳设计,北京邮票厂胶版印制。

该套邮票采用60毫米×30毫米的大规格,画面如同一幅宏伟的山水长卷徐徐展开。

整个构图重点突出2014年APEC会议的标志,中正而醒目,点明主题。

左边为长城,既表明会议地点,又寓意中国在该组织中的重要作用。

右边为巍巍泰山和东升旭日,取日出东方、欣欣向荣之意,寓意APEC各经济体勇挑重担,合作发展朝气蓬勃。

【背景资料】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举行,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亚太经合组织1989年正式成立,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2014年APEC会标图案,用21条彩色线条,描绘出一个包含中国北京天坛造型的多彩地球轮廓,象征着21个经济体的伙伴关系和融合发展,表达了中国与APEC各经济体紧密合作、共谋发展的美好愿景。

APEC和中国

APEC和中国

一、APEC简介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成立之初仅为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然演变为环亚洲太平洋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构。

而今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之一。

到目前为至,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文莱、智利、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和越南。

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加入。

APEC宗旨:保持成员国经济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之间经济相互依存;加强开放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们的共同利益。

二、中国为何加入A PEC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正处于一个非常时期。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美苏争霸的格局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冷战宣告结束。

世界进入了一国称霸、多强涌现世界开始朝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国际总体态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

尽管当时我国深受世界局势的影响,尤其是苏联的解体东欧巨变,国内甚至曾经一度出现了悲观的言论。

然而在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引导下,中国很快的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开始腾飞,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1. “大家”的要求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提出关于建立APEC的倡议后,并于当年11月6日到7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宣布了亚太经合组织的诞生,在首次会议上发表了声明和讲话。

《讲话》明确表示:“部长们已经注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亚太地区未来繁荣的重要意义。

”并一致同意,希望能够考虑使中国更深入的卷入亚太经济合作进程。

中国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从政治方面考虑,都是亚太区域一体化中的重要角色,没有中国的APEC是不完整的APEC,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最有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其必然是亚太经合组织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不仅仅是中国的需要,同样也是“大家”的要求。

[经济学]亚太经合组织

[经济学]亚太经合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示意图
亚太经合组织采取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 作原则,所作决定必须经各成员一致同意认 可。亚太经合组织的组织机构包括领导人非 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委员会和 专题工作组等。其中,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 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总人口达27亿,约占世界总 人口的45%;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9 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55%;贸易额约占世 界总量的46%。这一组织在全球经济活动中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成立以来,亚太经合组织在推动区域和全 球范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开展经 济技术合作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为加强区域 经济合作、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 荣做出了突出贡献。

3、区域内次区域边缘性 亚太经合组织由于覆盖面广,各成员组织经 济发展水平悬殊,政治经济结构复杂,其经 济合作多层次,呈现次区域边缘性发展的态 势。在一个相对松散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区 内次区域合作构成了相对紧密的合作关系。 除了内部成员次区域的重新组合外,APEC 还面临各成员已经建立或正在积极寻求和区 外国家或区域组织达成优惠贸易安排的问题。 从而使该区域形成了次区域安排交叉的相互 依存与合作的态势。


第2次会议于1994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茂物 举行。会议通过的《茂物宣言》确立了在亚 太地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提出 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分别不迟于2010年和 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
第3次会议于1995年11月在日本大阪举行。 会议讨论和制定了旨在顺利实现《茂物宣言》 的行动方针,并为区域内的长期合作构筑框 架。会议发表了《大阪宣言》,通过了实施 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大 阪行动议程》。

2003年APEC经济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简介

亚太经合组织简介

在成立之初,APEC是一个仅由各成员外交部长和贸易部长参加的部长级区域论坛。从1993年起,每年举行一次经济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下简称"领导人会议")。除了领导人会议和部长级会议之外,APEC还举行有关专业部长会议如贸易部长会议、高官会及贸易投资委员会会议等。按惯例,每年主办领导人会议的成员即为该年度领导人会议、部长级年会和高官会的主席。2000年APEC东道主是文莱,明年我国将担任APEC的东道主。
我国一贯认为,各成员的单边行动计划是APEC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主渠道,并积极制定、实施和改进中国的单边行动计划。我国对15个部门的提前自由化问题也持原则支持态度,同时主张应坚持自主自愿、灵活性和协商一致等原则,充分照顾各成员的实际情况。
我国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的经贸关系简况
APEC现有21个成员,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5%,GDP占55%,贸易额占46%,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96年,APEC根据各成员提交的单边行动计划,通过了《马尼拉行动计划》,并决定启动部门自愿提前自由化方案。1997年,APEC选定林产品、水产品、玩具、医疗、化工、能源、珠宝、电讯(合格认证)、环保、食品、汽车、化肥、民用航空器、橡胶和油籽等15个部门,提前实施自由化。1998年,APEC围绕第一批9个提前自由化部门的降税问题进行了艰苦的磋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各成员在产品范围、最终税率和最终时间表上的严重分歧,APEC未能达成实质性协议。11月APEC部长级会议遂决定将9部门的降税建议包括各成员的灵活性要求提交WTO。1999年,APEC继续讨论第二批6个提前自由化部门的降税问题。6月贸易部长会议同意将6部门降税问题的磋商情况通报WTO,不再提及产品范围、最终税率和最终时间表等关键内容,请WTO成员在新一轮谈判时予以考虑。年底的APEC部长会议决定将部门提前自由化的非关税措施、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部分分别移交贸易投资委员会下属工作组以及经济技术合作分委会等APEC机构,由其负责有关的后续工作。至此,APEC部门提前自由化的磋商告一段落。2000年,文莱担任APEC的东道主。文莱为APEC会议确定的主题是“造福社会”。该主题包含三项分主题:(1)建立更加牢固的基础;(2)创造新的机会;(3)加强APEC的作用。围绕2000年的主题,APEC的工作集中于开发人力资源,支持多边贸易体系和WTO新一轮谈判,制订贸易便利化非约束性原则,推进电子商务和无纸贸易,改进单边行动计划报告格式与标准和增进与工商界的联系等方面。2001年,我国将成为APEC的东道主,主持召开APEC领导人会议、双部长会议、贸易部长会议、第二届APEC投资博览会等一系列会议和活动。

亚太经合

亚太经合
亚太经合组织APEC




一、亚太经合组织图标 二、亚太经合组织简介 三、亚太经合组织宗旨和作用 四、亚太经合组织发展历程 五、亚太经合组织运行方式 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七、亚太经合组织与中国
一、亚太经合组织图标
亚太经合组织会标于1991年起 开始启用,呈绿、蓝、白三色的地 球状。会标不仅代表亚太经合组织 这一重要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也 代表着亚太地区的希望和期待
快速阶段




快速发展阶段(1993年一1997年)自1993年,APEC从部长 级会议升格到经济体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展进程加快。 1993年一1997年这5年,每年都有新的进展,解决了区 域合作所面临不同问题,是APEC进程的“五步曲”。例 如: 1993年--解决“APEC不应该做什么” 1994年--解决“APEC应该做什么” 1995年--解决“APEC应该怎么做” 1996年--制定具体的合作蓝图 1997年--实现与加速。
2、中国对APEC的基本政策


坚持:APEC以经济合作为主要方向,有所为 有所不为,扬长避短。 主张:APEC应在多样性的基础上,坚持独特 的合作方式,妥善处理成员之间的分歧,照顾 彼此的关切,寻求利益的汇合点,以保持凝聚 力和向心力。 认为:APEC坚持循序渐进,稳步合作,兑现 承诺,切实为本地区人民带来好处;坚持与时 俱进的改革精神,适应亚太地区的形势变化, 根据实际需和成员要求,稳步深化合作内容
三、亚太经合组织宗旨和作用
1、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

宗旨和目标: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性多边 贸易体制和減少区域內贸易壁垒
2、亚太经合组织的作用
• 作用:推动了本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

APEC会议公开课获奖课件

APEC会议公开课获奖课件

2023年中国上海APEC会议
主题 新世纪、新挑战:参加 合作 增进共同繁华
2001APEC年会宗旨 APEC是亚太地域级别最高、影响最大旳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之一。承接2023年
APEC会议是我国在新世纪伊始旳一次重大外交活动,它给我国在新世纪巩固和发展 与APEC各组员旳关系,加深与它们旳经贸往来与合作提供了难得旳历史机遇,承接 此次会议,还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旳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向前发展,并使之成为我国向 全世界展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旳巨大成就旳一种主要窗口。 2001APEC年会议题
加强能力建设,开拓将来发展机遇,使各组员从全球化和新经济中受益。 增进贸易 与投资,推动建立愈加合理旳边贸易体制。 为亚太地域旳可连续发展发明有利旳宏观 环境。
中国举行2023年APEC年会旳意义 中国作为这次会议旳主办国,能够充分利用这一机会,从APEC旳健康 发展和中
国本身利益出发,提出会议旳主题和议题,发挥自己旳主动作用,推动APEC旳进程, 增进中国旳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向亚太展示中国,也让中国更了解亚太,把中国对 外经济合作推上一种更高旳水平。 利用东道国旳便利,让与APEC开放领域有关旳国内 各部门、行业充分了解情况,更加好地制定自己旳战略和政策。 上海作为中国濒临太
平洋旳国际港口城市,是中国旳经济、贸易、金融中心,是中国对外开放旳窗口,具有 各方面良好旳条件,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旳水平。中国政府选择上海举行2023年APEC 年会,能够更加好地对外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旳形象和经济发展水平,便于开展中外经济 技术合作,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上海更能够利用此次机会,对外展示和 宣传自己,进一步提升城市水准, 改善投资环境;抓住会议带来旳可观商机,推动对 外经济合作,让经济界、企业界从中获益,使上海旳经济发展跨上一种新台阶。

亚太经合组织简介

亚太经合组织简介

亚太经合组织简介亚太经合组织(APEC)简介一、APEC基本情况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论坛。

截至2014年8月,APEC共有21个成员和三个观察员。

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

1993年6月改名为APEC。

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APEC。

APEC的宗旨是通过推动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改善商业环境,以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共赢的亚太大家庭。

作为经济合作论坛,APEC主要讨论与全球和区域经济有关的议题,如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经济技术合作和能力建设、经济结构改革等。

APEC没有组织首脑,由各成员国轮流举办。

自成立以来,特别是在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成为固定机制之后,亚太经合组织在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在推动全球和地区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APEC组织结构APEC共有5个层次的运作机制:(一)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993年11月,首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西雅图召开,之后每年召开一次。

主要任务是通过部长级会议商定的重大决议,发布领导人宣言,明确APEC未来发展的政策方向。

历届21次会议分别在美国西雅图、印尼茂物、日本大阪、菲律宾苏比克、加拿大温哥华、马来西亚吉隆坡、新西兰奥克兰、文莱斯里巴加湾、中国上海、墨西哥洛斯卡沃斯、泰国曼谷、智利圣地亚哥、韩国釜山、越南河内、澳大利亚悉尼、秘鲁利马、新加坡、日本横滨、美国夏威夷、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印尼巴厘岛举行。

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怀柔雁栖湖举行。

【国际组织全说(二)】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

【国际组织全说(二)】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

历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3年11月20日在美国西雅图的布莱克岛举行。

会议讨论了21世纪亚太地区经济展望、促进亚太经合组织内部及区域间的合作、以及有关机制和手段等3个议题,并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经济展望声明》。

[3]第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4年11月15日在印尼茂物举行。

会议通过的《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共同决心宣言》(简称《茂物宣言》),确立了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提出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分别不迟于2010年和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

发展中成员分别不迟于2010年和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

第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5年11月19日在日本大阪举行。

会议讨论和制定了旨在顺利实现《茂物宣言》的行动方针,并为区域内的长期合作构筑框架。

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行动宣言》(简称《大阪宣言》),通过了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大阪行动议程》。

第4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6年11月25日在菲律宾苏比克举行。

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从憧憬到行动》,通过了实施贸易自由化的《马尼拉行动计划》和指导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框架宣言》。

第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7年11月25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

会议讨论了贸易投资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以及东南亚发生的金融危机等问题。

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联系大家庭》。

第6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8年11月18日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举行。

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加强增长的基础》、《走向21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科技产业合作议程》和《吉隆坡技能开发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

第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9年9月13日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

会议最后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奥克兰挑战》,并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加强竞争和法规改革的原则》和《妇女融入亚太经合组织框架》等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3日在日本横滨举行。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迄今已举行了十七次。

以下是历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办地、主要议题和成果:
第一次:1993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举行。

议题是21世纪亚太地区经济展望、促进亚太经合组织内部和区域间合作以及有关机制和手段等,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经济展望声明》。

第二次:1994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茂物举行。

议题是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问题,通过了《茂物宣言》。

第三次:1995年11月在日本大阪举行。

议题是关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之间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开展经济技术合作,通过了《大阪宣言》和《大阪行动议程》。

第四次:1996年11月在菲律宾苏比克举行。

议题是落实根据亚太经合组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时间表所制定的单边行动计划和集体行动计划,讨论加强成员间的经济技术合作问题,通过了《马尼拉行动计划》和《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从憧憬到行动》,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技术合作原则框架宣言》。

第五次:1997年11月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

议题是贸易投资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以及东南亚发生的金融危机等,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将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联合起来》。

第六次:1998年11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

议题是克服亚洲金融危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加强经济和科技合作等,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加强增长的基础》,通过了《走向21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科技产业合作议程》和《吉隆坡技能开发行动计划》等文件。

第七次:1999年9月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

议题是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进程的执行情况、推进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亚太经合组织未来走向等,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奥克兰挑战》,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加强竞争和法规改革的原则》和《妇女融入亚太经合组织框架》等文件。

第八次:2000年11月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举行。

议题是经济全球化、新经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次区域合作、亚太经合组织合作现状及其前景等,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造福社会》和《新经济行动议程》。

第九次:2001年10月在中国上海举行。

议题是全球及地区宏观经济形势、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和APEC未来发展方向等,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上海共识》和《数字亚太经合组织战略》等文件,并发表了《反恐声明》。

第十次:2002年10月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举行。

议题是反恐、支持多哈回合谈判、促进经济增长、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等议题,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等文件。

第十一次:2003年10月在泰国曼谷举行。

议题是国际和地区形势、推动多哈回合谈判、促进贸易投资、推动亚太经济增长、反恐合作、亚太经合组织改革等,通过了《领导人宣言》。

第十二次:2004年11月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

议题是多边贸易体制、地区贸易安排、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可持续发展、人类安全、反恐和反腐败等,通过了《圣地亚哥宣言》。

第十三次:2005年11月在韩国釜山举行。

议题是支持多哈回合谈判、区域内贸易协定及自由贸易协定、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反恐合作、防控禽流感、亚太经合组织改革等,通过了《釜山宣言》等文件。

第十四次:2006年11月在越南河内举行。

议题是支持多哈回合谈判、实现茂物目标、区域贸易安排、经济技术合作、亚太经合组织改革等,通过了旨在实现茂物目标的《河内行动计划》。

与会领导人还签署了《河内宣言》。

第十五次:2007年9月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

议题是气候变化和清洁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支持多哈回合谈判、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等,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关于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清洁发展的宣言》。

第十六次:2008年11月在秘鲁利马举行。

议题是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地区经济一体化、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等,发表了《利马宣言》和关于全球经济的声明。

第十七次:2009年11月在新加坡举行。

议题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以及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亚太经合组织未来发展等,发表了《新加坡宣言》。

2010年11月,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日本横滨举行,议题是增长战略、人类安全、区域经济一体化、茂物目标审评、多哈回合谈判、亚太经合组织未来发展等。

2010年11月13日至14日在日本横滨举行与会代表发表《领导人宣言》又称“横滨宣言”就继续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切实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达成一致。

2011年11月,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夏威夷举行,议题是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绿色增长、能源安全、规制合作等。

2011年11月12日至13日在美国夏威夷举行。

APEC在2011年的核心任务将是加强经济一体化来致力于规范、制定和商议将列入21世纪区域贸易协定中的各种新的贸易和投资议题其中包括亚太自由贸易协定负责国际经济事务的奥巴马总统副国家安全顾问MichaelFroman 担任2011年APEC高官会主席。

2011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举行,发表了《檀香山宣言——迈向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等重要文件。

2012年9月,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议题是贸易投资自由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粮食安全、建立可靠供应链、推动创新增长合作等。

2012年9月8日至9日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2012 以"发展的挑战"为主题从亚太经济可持续增长、投资环境与消费市场、粮食安全等角度聚焦并研讨亚太经济发展问题
2013年10月7日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21次非正式会议在印尼巴厘岛正式举行来自21个成员国和地区的领导人参加会议就如何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建立一个更加强劲而富有活力的亚太地区进行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