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飘飘主题活动方案
2024年中班主题秋叶飘飘教案及反思

2024年中班主题秋叶飘飘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秋叶飘飘”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秋季,观察和了解秋叶的形态、颜色和特点,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秋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秋季的特点,认识到秋叶的多样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秋叶的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3.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描述秋叶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重点:培养幼儿对秋季的感知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秋叶标本、图片、PPT、实物投影仪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收集秋叶,让幼儿观察秋叶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捡到的秋叶。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秋叶标本和PPT,讲解秋叶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加深对秋叶的认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彩笔描绘自己喜欢的秋叶。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4.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用秋叶进行粘贴画创作。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给予指导和鼓励。
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秋季的特点2. 秋叶的形状、颜色和特点3. 秋叶粘贴画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秋叶,完成一幅秋叶粘贴画。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的作品为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带领幼儿到户外,继续观察秋天的变化,引导幼儿发现其他季节的特点。
2.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到公园、树林等地,收集不同种类的秋叶,进行家庭粘贴画创作。
3. 开展“秋天的故事”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描述秋叶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2024年秋叶飘飘中班活动教案

2024年秋叶飘飘中班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美丽的秋天”,具体内容包括秋天的变化、秋叶的种类和特点,以及秋叶的艺术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秋天的季节特点,感知秋叶飘落的景象。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创作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秋叶的种类、特点和秋天的季节变化。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秋叶的美,并将其运用到艺术创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秋天的图片、秋叶标本、PPT、画纸、彩笔、胶水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秋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的变化,讨论秋叶的颜色、形状等。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收集的秋叶,展示并讲述秋叶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秋叶的图片,讲解秋叶的种类、特点和用途。
结合秋叶标本,引导幼儿观察、触摸,加深对秋叶的认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幼儿画纸和彩笔,让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秋叶。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秋叶艺术创作(10分钟)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秋叶作品。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创作过程和心得。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变化2. 秋叶的种类与特点3. 秋叶艺术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的秋叶,并剪下来贴在画纸上,组成一幅秋天的画面。
答案示例:(画纸上有各种形状、颜色的秋叶,画面富有层次感,颜色搭配和谐)2. 作业要求: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创作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秋天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关注秋叶的细节,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与幼儿一起收集秋叶,进行家庭创作活动。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秋叶飘飘》

一、活动名称: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秋叶飘飘》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树叶,了解秋天树叶的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树叶标本、树叶图片、树叶分类卡片。
2.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观察过树叶,对树叶有基本的了解。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带领幼儿户外观察秋天的树叶,引导幼儿注意树叶的颜色、形状和落叶现象。
2. 展开部分:a) 教师展示各种树叶标本,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树叶的名字。
b) 教师展示树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c) 教师发放树叶分类卡片,让幼儿将树叶进行分类,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
d)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树叶贴画活动,让幼儿用树叶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3. 总结部分: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秋天树叶的变化,让幼儿认识到树叶是季节变化的标志。
五、活动延伸:1. 家庭延伸: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观察树叶的变化,并制作树叶标本。
2. 环境延伸:教师和幼儿一起将活动室布置成秋天的氛围,让幼儿感受秋天的美丽。
六、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树叶的实物和图片,让幼儿了解树叶的特点。
2. 操作法:让幼儿动手操作树叶分类卡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秋天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秋天的美丽。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结果评价:评价幼儿对树叶的认识程度、分类能力和创作能力。
八、教学内容:1. 认识不同种类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基本特点。
2. 学会观察和比较树叶的颜色、形状和落叶现象。
3. 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和创作能力。
九、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户外观察秋天的树叶,引导幼儿注意树叶的颜色、形状和落叶现象。
2. 展示:教师展示各种树叶标本,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树叶的名字。
中班主题活动秋叶飘飘教案

中班主题活动《秋叶飘飘》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识秋天的特征,了解秋叶飘飘的景象。
2. 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感受秋天的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秋叶图片、树叶标本、画纸、彩笔、胶水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布置秋天的氛围。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户外观察秋天的树叶,引导幼儿注意树叶的颜色、形状和飘落的样子。
2. 分享:回到活动室,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秋叶飘飘的景象。
4. 创作: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用画笔记录下秋叶飘飘的美景,可以画出自己喜欢的树叶和秋天的景象。
5. 总结: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并总结秋天的特征和秋叶飘飘的景象。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将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活动的乐趣,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内容。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装饰在活动室中,营造秋天的氛围。
3.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树叶标本、彩纸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秋天的手工艺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秋叶飘飘的认识和兴趣。
2. 关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幼儿的作品,分析他们的表达方式和审美观念。
4. 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活动一:秋叶分类大比拼1. 活动目标: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树叶,了解它们的特征。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类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培养他们爱护树叶的意识。
2.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收集各种树叶,每种树叶准备若干份;标签、彩笔等。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布置秋天的氛围。
3. 活动过程: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树叶,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特征。
游戏: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相同数量的树叶。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秋叶飘飘》

一、活动名称: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秋叶飘飘》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秋天的树叶,了解树叶飘落的原因。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树叶、风扇、篮子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观察过树叶,对树叶有一定的了解。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带领幼儿户外观察树叶,让幼儿感受秋天的气息。
2. 主题部分:a) 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树叶,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和特征。
b) 教师提问:“为什么树叶会飘落下来呢?”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c) 教师解释树叶飘落的原因,与幼儿一起探讨秋天的特点。
3. 实践操作:a) 教师带领幼儿用风扇吹树叶,让树叶飘起来,感受树叶随风飘舞的美妙。
b) 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接住飘落的树叶,体验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c) 幼儿分组进行树叶飘落游戏,培养合作与团队精神。
4. 总结部分: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活动中的发现和体验,让幼儿认识到秋天的独特之处。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引导幼儿在家观察树叶的变化,拍摄照片或绘画作品,分享到班级群。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布置在班级环境中,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作品的价值。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树叶飘落原因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观察和参与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是否达到了活动目标。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
3. 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家庭资源,促进家园共育。
八、教学内容:1. 认识秋天的树叶,了解树叶飘落的原因。
2. 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和特征,培养观察能力。
3. 动手操作,体验树叶飘落的美妙。
2024年中班主题《秋叶飘飘》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4年中班主题《秋叶飘飘》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主题《秋叶飘飘》,教材的章节为《秋天的颜色》。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秋天的颜色,观察秋天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通过树叶拼贴画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秋天的特点,知道秋天的树叶颜色丰富、形状多样。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幼儿观察、发现美的能力。
3. 通过树叶拼贴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秋天的颜色和树叶的形状、颜色、纹理。
难点:树叶拼贴画的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树叶标本、画纸、彩笔、胶水。
学具:树叶、画纸、彩笔、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的颜色,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秋叶飘飘》。
2. 讲解(10分钟):讲解秋天的树叶特点,展示树叶标本,让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3. 实践(10分钟):发放树叶,让幼儿进行观察、触摸,引导幼儿用树叶拼贴画表达自己的想法。
4. 示范(5分钟):教师示范树叶拼贴画的过程,讲解操作要点。
5. 操作(15分钟):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树叶拼贴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秋叶飘飘》2. 内容:秋天的颜色树叶的形状、颜色、纹理树叶拼贴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不同形状、颜色的树叶,进行家庭树叶拼贴画活动。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的创意为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创作等环节,让幼儿对秋天的树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树叶的形状、颜色认知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到户外捡树叶,观察秋天的变化,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2024年中班科学秋叶飘飘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秋叶飘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六章“多彩的秋天”,具体内容为“秋叶飘飘”。
通过本节课,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认识不同种类的树叶,并了解树叶在秋季的变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秋天的基本特征,知道秋天树叶为什么会变色、飘落。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和比较的能力,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种类的树叶。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树叶的种类识别和秋天树叶变化的原因。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和比较的能力,了解秋天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树叶标本、放大镜、采集袋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景色,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氛围。
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如树叶变色、飘落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不同种类的树叶标本,让学生观察、描述、分类和比较。
解释秋天树叶变化的原因,如气温下降、日照减少等。
3.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采集周围的树叶,进行观察、描述和分类。
引导学生用画笔、彩纸等学具制作树叶画,展示秋天的美景。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收获。
提问学生关于秋天其他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秋叶飘飘2. 内容:秋天的特点:树叶变色、飘落树叶的种类:枫叶、银杏叶、柳叶等秋天树叶变化的原因:气温下降、日照减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秋天的足迹观察周围的树叶,描述其特点,并分类记录。
选取一种树叶,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一幅树叶画。
2. 答案:描述树叶的特点、分类和制作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秋天的特点,掌握了树叶的分类和变化原因。
2024年中班科学秋叶飘飘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秋叶飘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单元“多彩的秋天”,主要围绕章节“秋叶飘飘”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秋天的落叶,了解树叶的构成及特点,探究树叶飘落的原因,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秋天的树叶特点,知道树叶飘落的原因。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秋天的树叶,了解树叶飘落的原因。
难点:理解树叶飘落的科学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树叶标本、PPT、树叶飘落实验器材。
幼儿准备:画纸、彩笔、胶棒、树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树叶,引导幼儿描述树叶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秋天的树叶图片,讲解树叶的构成及特点。
讲解树叶飘落的原因,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秋天树叶会飘落。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树叶标本,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树叶的特点。
进行树叶飘落实验,让幼儿观察树叶飘落的过程,引导幼儿思考实验现象。
4.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用画纸、彩笔、胶棒和树叶制作树叶画,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疑问。
让幼儿谈谈自己对秋天树叶飘落的认识,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秋叶飘飘2. 内容:秋天的树叶特点树叶飘落的原因树叶飘落实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树叶,记录树叶飘落的时间和地点。
2. 答案:根据观察结果,描述树叶飘落的时间和地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秋天的树叶特点及飘落原因,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到户外开展“树叶飘落”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中(2)班主题活动:
主题说明:秋风吹,秋叶飘,秋天来到了。
气温逐渐地下降,飘落的树叶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关注。
秋叶飘落的动感也与幼儿跃动的心灵天然地挈合,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追逐着翩翩飞舞的落叶,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
在这个季节,他们的小脑袋里出现许多的问题,“秋天树叶怎么变黄了?”“地上的小虫子哪去了?”,为了回答他们的问题让他们可以获得关于秋季树叶和花的经验,根据孩子们的兴趣需要和小班幼儿年龄以及感知方面的特点,我们即将开展《秋叶飘》这个主题活动。
通过本主题活动,共同帮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关于秋季树叶和花的经验,知道树叶都会变黄,会从树上落下来,知道秋天的菊花很美丽,带领孩子散步、观察、拾落叶等,通过多种途径让孩子们感受秋天的多姿多彩。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进入落叶世界,去探究、去发现、去思索、去想象、去表现……
环境创设:
1、创设"秋叶飘飘"的主背景墙。
2、各种的叶子供幼儿欣赏。
家园互动:
1.请家长在秋天多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活动,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特别是秋天树叶颜色的变化。
精品资料
2.收集有关秋天落叶的图片、照片,布置与主题活动相对应的主题墙饰。
3.带着孩子观察幼儿园和周围环境在秋天的变化,仔细观察各种树叶和花的变化情况,共同制作树叶贴画欣赏。
4.带着孩子查阅资料了解哪些树是落叶树,那些是长青树。
精品资料
活动区域提示
精品资料
第一周教学计划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第二周教学计划
精品资料
第三周教学计划
精品资料
第四周教学计划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