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虫概述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原虫概论与疟原虫ppt课件

恶性疟原虫是全球分布最广、 危害最大的疟原虫,主要分布 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的部分 地区。
卵形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也较 为常见,主要分布在非洲、中 南美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
疟原虫的生活史
疟原虫的生活史包括在人体内的红细 胞内寄生和在蚊体内的肝细胞内寄生 两个阶段。
在红细胞内寄生的疟原虫经过一段时 间的发育后,会进入下一个阶段,即 肝细胞内寄生,并继续繁殖。
疟疾防治政策案例
全球基金
全球基金是全球最大的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资助机 构之一。该机构通过资助疟疾防控项目,支持各国政府加强 疟疾防治工作,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疟疾传播。
疫苗接种计划
一些国家正在实施疟疾疫苗接种计划,旨在通过疫苗接种来 预防疟疾。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评估几种候选疫苗的有 效性和安全性,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广使用。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研究方向
未来对原虫病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合作,利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开拓新的研 究方向。同时,对寄生虫抗药性的研究、新型药物的研发以及寄生虫疫苗的研制等也将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挑战
尽管在原虫病防治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耐药性寄生虫感染、如何降低 寄生虫病对公共卫生的影响等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范围内的原虫 病威胁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05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与新药研发
科研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原虫病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突破。研究者们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 和代谢组学等技术手段,深入揭示了原虫的生命周期、繁殖机制和致病机理,为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 的理论基础。
新药研发
原虫概述PPT课件

• 营养细胞器:胞口、胞咽、胞肛等
• 侵袭细胞器:顶端复合体、丝状伪足等
• 能量合成代谢细胞器:动基体、氢化酶体等
• 其他细胞器:伸缩泡、食物泡等
2021
10
伪足
2021
Hale Waihona Puke 11鞭毛202112
纤毛
2021
13
波动膜
2021
14
2 细胞器
➢ 普通细胞器: 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溶 酶体等
2021
3
定义(Definition)
➢原虫:整个机体由一个细胞组成; 具有完整的生理机能,如:营养、呼吸、 排泄、运动、生殖等;
➢医学原虫:寄生于人体(管腔、体液、
组织或细胞内)的致病或非致病性原虫。
2021
4
一、形态(Morphology)
球形
梨形、水滴形 不规则
2021
5
一、形态(Morphology)
17
丝状伪足
2021
18
动基体
2021
19
其他细胞器
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
2021
20
(三)胞核:由核模、核质、核仁和染色质组成。
1 泡状核 (vesicular nucleus)
染色质少而呈颗粒状,见于多数原虫。
2 实质核 (compact nucleus)
泡状核
核大而不规则,染色质丰富,见于纤毛虫。
吸血
人或其他动物
如利什曼原虫和疟原虫
2021
白蛉
按蚊
29
三、生理( Physiology )
1 运动
(1)运动细胞器
• 伪足运动 • 鞭毛运动 • 纤毛运动
医学原虫(Medicalprotozoon)PPT课件

手术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 病情、手术风险和治疗效果等 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手术 方案。
其他治疗方法
02
01
03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治疗、支持治疗等,这些方法 可以辅助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来抵抗原虫的 感染,例如使用免疫调节剂等。
支持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例如 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进行输血等。
结构
医学原虫的结构通常包括细胞膜、细 胞质和细胞核等基本结构。
生活史与繁殖
生活史
医学原虫的生活史一般包括裂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等阶 段。
繁殖
医学原虫通过无性或有性方式进行繁殖,繁殖速度较快。
生态与分布
生态
医学原虫主要生活在水中、土壤或宿主体内,与环境中的其他生 物相互作用。
分布
医学原虫分布广泛,但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较为集中。
研究方向
未来医学原虫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新种类发现与鉴定、抗药性与变异机制研究、新型防治方法研发等方面。这些 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医学原虫防治效果,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挑战
医学原虫研究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抗药性增强、变异株的出现以及防治方法的局限性等。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提高公众对医学原虫防治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药物治疗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同 时也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治 疗。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医学原虫病,如脑部 阿米巴病等,手术治疗也是一 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 病灶或引流脓肿等方式来治疗 疾病,对于一些严重的病例, 手术治疗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治 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
02
01
03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治疗、支持治疗等,这些方法 可以辅助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来抵抗原虫的 感染,例如使用免疫调节剂等。
支持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例如 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进行输血等。
结构
医学原虫的结构通常包括细胞膜、细 胞质和细胞核等基本结构。
生活史与繁殖
生活史
医学原虫的生活史一般包括裂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等阶 段。
繁殖
医学原虫通过无性或有性方式进行繁殖,繁殖速度较快。
生态与分布
生态
医学原虫主要生活在水中、土壤或宿主体内,与环境中的其他生 物相互作用。
分布
医学原虫分布广泛,但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较为集中。
研究方向
未来医学原虫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新种类发现与鉴定、抗药性与变异机制研究、新型防治方法研发等方面。这些 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医学原虫防治效果,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挑战
医学原虫研究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抗药性增强、变异株的出现以及防治方法的局限性等。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提高公众对医学原虫防治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药物治疗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同 时也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治 疗。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医学原虫病,如脑部 阿米巴病等,手术治疗也是一 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 病灶或引流脓肿等方式来治疗 疾病,对于一些严重的病例, 手术治疗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治 疗方法。
原虫概论原虫病PPT

疫苗研发进展
1 2 3
基因工程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原虫抗原基因重组到载体上, 制备成基因工程疫苗,这种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亚单位疫苗
通过纯化原虫的特定抗原成分制备成亚单位疫苗, 这种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且安全性较 高。
活载体疫苗
利用减毒或无毒的病毒或细菌作为载体,将原虫 抗原基因插入其中,制备成活载体疫苗,这种疫 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原虫病引起的严重病变,如 脑部脓肿等,可采取手术治疗。
联合治疗
针对一些顽固性原虫病,可采用多种 药物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药物选择与应用
根据病情选择药物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寄生虫种类,选择合适的抗寄生虫药物。
药物剂量与疗程
确保药物剂量充足,疗程足够,以提高疗效并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药物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经济负担
治疗原虫病需要耗费大量医疗资源和经济成本, 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社会影响
原虫病可引起社会恐慌和不安,影响社会稳定和 发展。
对动物的影响
01
02
03
动物疾病
原虫病可引起动物出现发 热、腹泻、消瘦等症状, 影响动物生长和繁殖。
动物死亡
严重感染时,动物可能出 现死亡,给养殖业带来巨 大损失。
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确保用药安全。
耐药性监测
对长期使用抗寄生虫药物的患者进行耐药性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原虫病的生态与环境
原虫与环境的关系
原虫是环境中的重要生物类群之一,与环境关系密切。原虫在环境中生 存和繁殖,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原虫的分布和丰度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如温度、湿度、光照、食物来 源等。原虫的生理和生态特征也反映了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原虫概论(中)PPT

原虫概论(中)
contents
目录
• 原虫的分类与特征 • 原虫的生理与生化 • 原虫的繁殖与发育 • 原虫与环境的关系 • 原虫的致病性 • 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
01 原虫的分类与特征
分类
01
按照宿主类型
原虫可划分为人体原虫和动物原虫。人体原虫主要寄生于人体肠道、血
液、淋巴等部位,动物原虫则主要寄生于动物体内。
预防措施
预防原虫感染的关键在于控制传 播途径,如加强水源管理、饮食 卫生、个人卫生等。
治疗手段
针对不同的原虫感染,采取相应 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等。同时,需注意预防和 治疗并发症。
06 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
抗原变异
抗原变异
原虫通过不断改变表面的抗原结构,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这种变异速度远快于免 疫系统的反应速度,使得原虫能够持续感染宿主。
基因突变
原虫基因突变是抗原变异的根本原因。原虫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和可变基因,这 些基因的突变导致了抗原结构的改变。
免疫选择压力
免疫系统对原虫的攻击也起到了选择作用,对变异后的抗原结构适应性更强的原虫得以存 活和繁殖。
寄生部位的免疫屏蔽
寄生部位的选择
原虫通常选择免疫系统难以到达或功能较弱的部位寄生,如肠道、脑部等。这些部位被 屏蔽在免疫系统的监视之外,为原虫提供了生存空间。
04 原虫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位
生态位
原虫在生态环境中所占据的位置,包括食物来源、 栖息地和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多样性
原虫的生态位因种类而异,有些生活在淡水、海 水或土壤中,有些寄生于其他生物体内。
竞争与共生
同一生态位中的原虫可能存在激烈的竞争,而有 些则能形成共生关系。
contents
目录
• 原虫的分类与特征 • 原虫的生理与生化 • 原虫的繁殖与发育 • 原虫与环境的关系 • 原虫的致病性 • 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
01 原虫的分类与特征
分类
01
按照宿主类型
原虫可划分为人体原虫和动物原虫。人体原虫主要寄生于人体肠道、血
液、淋巴等部位,动物原虫则主要寄生于动物体内。
预防措施
预防原虫感染的关键在于控制传 播途径,如加强水源管理、饮食 卫生、个人卫生等。
治疗手段
针对不同的原虫感染,采取相应 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等。同时,需注意预防和 治疗并发症。
06 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
抗原变异
抗原变异
原虫通过不断改变表面的抗原结构,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这种变异速度远快于免 疫系统的反应速度,使得原虫能够持续感染宿主。
基因突变
原虫基因突变是抗原变异的根本原因。原虫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和可变基因,这 些基因的突变导致了抗原结构的改变。
免疫选择压力
免疫系统对原虫的攻击也起到了选择作用,对变异后的抗原结构适应性更强的原虫得以存 活和繁殖。
寄生部位的免疫屏蔽
寄生部位的选择
原虫通常选择免疫系统难以到达或功能较弱的部位寄生,如肠道、脑部等。这些部位被 屏蔽在免疫系统的监视之外,为原虫提供了生存空间。
04 原虫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位
生态位
原虫在生态环境中所占据的位置,包括食物来源、 栖息地和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多样性
原虫的生态位因种类而异,有些生活在淡水、海 水或土壤中,有些寄生于其他生物体内。
竞争与共生
同一生态位中的原虫可能存在激烈的竞争,而有 些则能形成共生关系。
病原生物-医学原虫概论PPT课件

01
02
03
生活史阶段
医学原虫的生活史包括裂 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 生殖三个阶段。
传播方式
医学原虫主要通过污染水 源、食物、用具等传播, 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 带菌者传播。
寄生部位
医学原虫寄生于人体不同 部位,如肠道、血液、组 织等,引起不同的疾病症 状。
03
医学原虫的传播途径与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医学原虫的形态特征
大小与形态
医学原虫大小差异很大,形态各 异,有圆形、椭圆形、梨形、月
牙形等。
细胞结构
医学原虫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 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其中细 胞核是医学原虫分类的重要依据。
鞭毛与纤毛
鞭毛和纤毛是医学原虫的运动器官, 不同种类的医学原虫鞭毛和纤毛的 数量、形态不同。
医学原虫的生活史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病原生物的识别、 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全球范围内的病原生物传播和 扩散需要各国加强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挑战。
国际合作项目
各国可以开展跨国合作项目, 共享资源和技术,联合开展病 原生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学术交流平台
建立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促进 各国学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推动病原生物研究的进展和创 新。
全身症状
发热、寒战、头痛、乏力等。
局部症状
腹泻、腹痛、咳嗽、咳痰等。
并发症
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
05
医学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直接观察法
通过显微镜观察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等,寻找原虫的存在。
免疫学检测法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特异性抗体,以确定是 否感染原虫。
医学原虫概述PPT课件

虫株的毒力
3.病理改变
a
21
a
22
3. 健康带虫者
临
急性阿米巴痢疾
床
肠阿米巴病 慢性阿米巴痢疾
表
爆发性阿米巴痢疾
现 阿米巴病
阿米巴性肝脓疡 肠外阿米巴病 阿米巴性肺脓疡
阿米巴性脑脓疡
a
23
a
24
4.临床表现
1、无症状阿米巴感染:85~90%无症状带虫者
2、有症状 (1)肠阿米巴病:典型症状为腹泻,果酱色
稀便,奇臭并带血和粘液,可致出
血、肠穿孔、阿米巴阑尾炎。
(2)肠外阿米巴病:肝、肺、脑、皮肤等 脓肿。其中以阿米巴肝脓肿最常
见,脓液呈“巧克力酱”样。
a
25
a
26
a
27
a
28
a
29
a
30
四、实验诊断
(一)粪便检查:查见吞噬红细胞的滋养体 为阿米巴病诊断的可靠依据
1、生理盐水涂片法:急性期查活动的大滋养体
①量大:包囊排出量可达35000万个/天
②抵抗力强:抗胃酸,水中25-30天
(2)传播途径: 粪 、水、 食物 经口
洪水
散发流行
暴发流行
a
33
六、防 治
(一)治疗:首选药物甲硝唑(灭滴灵) (二)预防
1.管理粪便、保护水源 2.注意饮食、饮水卫生 3.消灭媒介昆虫:蝇、蟑螂
a
34
1.医学原虫为 — 生物,其细胞结构有 —、—、 —。 2.医学原虫分四纲,即 —、—、—、—。 3.如何区别溶组织内阿米巴大、小滋养体形态结构。 4.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有 —、—、— 三种。 5.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特点是什么? 6.试述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因素及对人类的危害。 7.诊断急性阿米巴痢疾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查 —。
原虫概述-精品医学课件

原 虫 概述
什么是原虫?
• 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全部功能的单 细胞原生生物。(Protozoa)
• 原虫=特殊的细胞
• 医学原虫:寄生于人体管腔、体液、 组织或细胞内的致病或非致病性原 虫。
原虫的结构
• 胞膜 胞膜亦称表膜(pellicle)或质膜 (plasmalemma),在电镜观察下,胞 膜由一层或一层以上单位膜构成。其 分子结构可用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解释。
三、生 理
• 1.运动 :由运动细胞器完成。
• 2. 生殖 :无性生殖
•
有性生殖
• 大分子-吞噬
• 能量代谢:主要途径为无氧代谢。
四、原虫的分类
根据运动细胞器的不同分四类: 1. 叶足虫 伪足 阿米巴 2. 鞭毛虫 鞭毛 蓝氏贾第鞭毛虫 3. 纤毛虫 纤毛 结肠小袋纤毛虫 4. 孢子虫 无 疟原虫
• 胞质 胞质原虫的胞质由基质、细胞器 和内含物组成。原虫的代谢和营养储 存均在胞质内进行。
• 胞核 细胞核由核膜、核质、核仁和染 色质构成。
寄生性原虫的核型分为两种
• ①泡状核(vesicular nucles),核 内染色质稀少、呈颗粒状,分布于核 质或核膜内缘,具有1个粒状核仁.多 数寄生性原虫具有泡状核;
• ②实质核(compact nucles),大而 不规则,染色质丰富,具有1个以上的 核仁,如纤毛虫的核是如此。
泡状核
核周染色质粒 核仁 网状核纤丝
阿米巴与纤毛虫
二、生活史(life cycle)
包括: 滋养体(trophozoite):原虫具有运动、摄食
及增 殖能力的生活史阶段。 包囊 (cyst) : 传播阶段。 生活史类型:
五、原虫致病特点
什么是原虫?
• 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全部功能的单 细胞原生生物。(Protozoa)
• 原虫=特殊的细胞
• 医学原虫:寄生于人体管腔、体液、 组织或细胞内的致病或非致病性原 虫。
原虫的结构
• 胞膜 胞膜亦称表膜(pellicle)或质膜 (plasmalemma),在电镜观察下,胞 膜由一层或一层以上单位膜构成。其 分子结构可用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解释。
三、生 理
• 1.运动 :由运动细胞器完成。
• 2. 生殖 :无性生殖
•
有性生殖
• 大分子-吞噬
• 能量代谢:主要途径为无氧代谢。
四、原虫的分类
根据运动细胞器的不同分四类: 1. 叶足虫 伪足 阿米巴 2. 鞭毛虫 鞭毛 蓝氏贾第鞭毛虫 3. 纤毛虫 纤毛 结肠小袋纤毛虫 4. 孢子虫 无 疟原虫
• 胞质 胞质原虫的胞质由基质、细胞器 和内含物组成。原虫的代谢和营养储 存均在胞质内进行。
• 胞核 细胞核由核膜、核质、核仁和染 色质构成。
寄生性原虫的核型分为两种
• ①泡状核(vesicular nucles),核 内染色质稀少、呈颗粒状,分布于核 质或核膜内缘,具有1个粒状核仁.多 数寄生性原虫具有泡状核;
• ②实质核(compact nucles),大而 不规则,染色质丰富,具有1个以上的 核仁,如纤毛虫的核是如此。
泡状核
核周染色质粒 核仁 网状核纤丝
阿米巴与纤毛虫
二、生活史(life cycle)
包括: 滋养体(trophozoite):原虫具有运动、摄食
及增 殖能力的生活史阶段。 包囊 (cyst) : 传播阶段。 生活史类型:
五、原虫致病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代谢:需氧代谢(疟原虫)和厌氧代谢(肠道阿米巴), 多数情况下以酵解方式代谢。
三、生理( Physiology )
3 生殖
➢ 无性生殖: • 二分裂; • 多分裂; • 出芽生殖(外出芽、内出芽)
➢ 有性生殖: • 配子生殖:雌、雄配子结合为合子
• 接合生殖
三、生理( Physiology )
伪足
鞭毛
纤毛
波动膜
2 细胞器
➢ 普通细胞器: 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溶 酶体等
➢ 特殊细胞器 • 运动细胞器:伪足、鞭毛、纤毛、波动膜 • 营养细胞器:胞口、食物泡、胞咽、胞肛等 • 侵袭细胞器:顶端复合体、丝状伪足等 • 能量合成代谢细胞器:动基体、氢化酶体等 • 其他细胞器:伸缩泡等
二、生活史(Life Cycle)
➢ 原虫的生活史涉及结构和活力不同的阶段或期: 滋养体、包囊、 裂殖子、配子体、卵囊等
二、生活史(Life Cycle)
1、生活史时期
➢滋养体 Trophozoite 大多数原虫的活动、摄食和增殖阶段,在寄生
原虫中通常是致病阶段。
• 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前鞭毛体; • 锥虫:上鞭毛体、锥鞭毛体; • 刚地弓形虫:速殖子、缓殖子。
定义(Definition)
➢原虫:整个机体由一个细胞组成; 具有完整的生理机能,如:营养、呼吸、 排泄、运动、生殖等;
➢医学原虫:寄生于人体(管腔、体液、 组织或细胞内)的致病或非致病性原虫。
一、形态(Morphology)
球形
梨形、水滴形 不规则
一、形态(Morphology)
胞核
胞膜
胞质
1. 无性生殖
⑴二分裂:虫体的核 首先分裂为二,继之胞质 纵行或横行分裂,于是一 个虫体增殖为二,如阿米 巴滋养体的增殖。
纵二分裂 横二分裂
三、生理( Physiology )
1. 无性生殖
⑵多分裂:开始,胞核进行多次分裂,达到 一定数目后,胞质围绕在每个核的周围分裂,使 一个虫体一次增殖为多个子代,如疟原虫。
(二)胞质:由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组成, 是原虫完成生命活动的最主要场所。
1 基质
➢ 含有肌动蛋白和微管蛋白组成的微丝和微管;
➢部分原虫基质有内、外质之分,外质呈凝胶状、 透明,内质呈溶胶状。
2 细胞器
➢ 普通细胞器: 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溶 酶体等
➢ 特殊细胞器 • 运动细胞器:伪足、鞭毛、纤毛、波动膜 • 营养细胞器:胞口、胞咽、胞肛等 • 侵袭细胞器:顶端复合体、丝状伪足等 • 能量合成代谢细胞器:动基体、氢化酶体等 • 其他细胞器:伸缩泡、食物泡等
多分裂
疟原虫裂殖体
三、生理( Physiology )
1. 无性生殖
⑶出芽生殖:母体细胞先经过不均等细胞分裂产生 一个或多个芽体,再分化发育成新个体。
•内出芽生殖:如弓形虫滋养体。 •外出芽生殖:如疟原虫子孢子生成。
2. 有性生殖
⑴接合生殖:两个形态相同的原虫一时性地结合 在一起,互相交换核质,然后分开各自分裂增殖,如 结肠小袋纤毛虫。
胞口、胞咽、胞肛
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
顶端复合体
疟原虫裂殖子
弓形虫滋养体
丝状伪足
动基体
其他细胞器
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
(三)胞核:由核模、核质、核仁和染色质组成。
1 泡状核 (vesicular nucleus)
染色质少而呈颗粒状,见于多数原虫。
2 实质核 (compact nucleus)
一、形态(Morphology)
(一)胞膜:也称表膜(pellicle)或质膜(plasma membrane)。
1 结构
➢外层(细胞被): 蛋白质、脂质、多糖分子; ➢内层:紧贴的微管和微丝支 撑。
2 功能
• 抗原功能(表面的蛋白质作用); • 受体、配体、酶类功能; • 营养、排泄、运动、侵袭;
1 运动
(1)运动细胞器
• 伪足运动 • 鞭毛运动 • 纤毛运动
伪足运动
鞭毛运动
结肠小袋纤毛运动
三、生理( Physiology )
2 营养与代谢
➢ 根据营养物质分子大小,可有以下吸收方式: • 小分子养料:经胞膜渗透和扩散吸收; • 大分子物质:经胞饮(如阿米巴原虫)、胞口 或微胞口吞噬(如疟原虫和纤毛虫的滋养体)。
如溶组织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
2 循环传播型
需要一种以上的脊椎动物宿主分别进行有性生 殖(终末宿主)和无性生殖(中间宿主),并 在两者之间进行传播。如弓形虫。
弓形虫生活史
3 虫媒传播型
吸血昆虫体内
有性或无性繁殖
感染阶段
吸血
人或其他动物
如利什理( Physiology )
• 包囊 Cyst 是滋养体在外界环境不利情况下分泌某些物质
形成囊壁,包囊不能运动和摄食,呈静止状态, 也是原虫的感染阶段。
弓形虫包囊
疟原虫裂殖体
疟原虫配子体 弓形虫卵囊
2、生活史类型
1 人际传播型
此类原虫生活史简单,完成生活史只需一种宿主。 (1)只有滋养体一个发育阶段(直接):
如阴道毛滴虫。 (2)有滋养体和包囊期两个发育阶(间接):
医学原虫 Medical protozoa
教学要点
1、熟悉原虫的形态、生理和生活史类型、致病 机制。
2、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的形态、 生活史、致病及实验室诊断。
3、了解三种医学原虫的流行与防治。
医学原虫概论 Introduction of the Protozoa
隶属于原生动物亚界(Subkingdom Protozoa); 为单细胞真核动物; 迄今已发现65000余种; 大部分营自由生活; 医学原虫有40余种(可寄生和致病)。
泡状核
核大而不规则,染色质丰富,见于纤毛虫。
实质核
原虫形态小结
保持虫体形状
胞膜 参与虫体的营养、排泄、感觉等活动
具有抗原性,逃避宿主免疫效应
外质—透明、凝胶状(运动、摄食、排泄)
原 虫
胞质 内质—溶胶状(细胞代谢、营养存储)
膜细胞器
细胞器 运动细胞器
其他细胞器
胞核 由核膜、核质、核仁和染色质组成。
⑵配子生殖:两个配子(雌雄) 完全结合(受精) 成为合子,如疟原虫在蚊体内的配子生殖。
四、致病(Pathogenesis)
寄生原虫的致病作用与被感染原虫的虫种、株系、 寄生部位及宿主的抵抗力相关;
四、致病(Pathogenesis)
致病特点:
1.增殖作用:
三、生理( Physiology )
3 生殖
➢ 无性生殖: • 二分裂; • 多分裂; • 出芽生殖(外出芽、内出芽)
➢ 有性生殖: • 配子生殖:雌、雄配子结合为合子
• 接合生殖
三、生理( Physiology )
伪足
鞭毛
纤毛
波动膜
2 细胞器
➢ 普通细胞器: 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溶 酶体等
➢ 特殊细胞器 • 运动细胞器:伪足、鞭毛、纤毛、波动膜 • 营养细胞器:胞口、食物泡、胞咽、胞肛等 • 侵袭细胞器:顶端复合体、丝状伪足等 • 能量合成代谢细胞器:动基体、氢化酶体等 • 其他细胞器:伸缩泡等
二、生活史(Life Cycle)
➢ 原虫的生活史涉及结构和活力不同的阶段或期: 滋养体、包囊、 裂殖子、配子体、卵囊等
二、生活史(Life Cycle)
1、生活史时期
➢滋养体 Trophozoite 大多数原虫的活动、摄食和增殖阶段,在寄生
原虫中通常是致病阶段。
• 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前鞭毛体; • 锥虫:上鞭毛体、锥鞭毛体; • 刚地弓形虫:速殖子、缓殖子。
定义(Definition)
➢原虫:整个机体由一个细胞组成; 具有完整的生理机能,如:营养、呼吸、 排泄、运动、生殖等;
➢医学原虫:寄生于人体(管腔、体液、 组织或细胞内)的致病或非致病性原虫。
一、形态(Morphology)
球形
梨形、水滴形 不规则
一、形态(Morphology)
胞核
胞膜
胞质
1. 无性生殖
⑴二分裂:虫体的核 首先分裂为二,继之胞质 纵行或横行分裂,于是一 个虫体增殖为二,如阿米 巴滋养体的增殖。
纵二分裂 横二分裂
三、生理( Physiology )
1. 无性生殖
⑵多分裂:开始,胞核进行多次分裂,达到 一定数目后,胞质围绕在每个核的周围分裂,使 一个虫体一次增殖为多个子代,如疟原虫。
(二)胞质:由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组成, 是原虫完成生命活动的最主要场所。
1 基质
➢ 含有肌动蛋白和微管蛋白组成的微丝和微管;
➢部分原虫基质有内、外质之分,外质呈凝胶状、 透明,内质呈溶胶状。
2 细胞器
➢ 普通细胞器: 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溶 酶体等
➢ 特殊细胞器 • 运动细胞器:伪足、鞭毛、纤毛、波动膜 • 营养细胞器:胞口、胞咽、胞肛等 • 侵袭细胞器:顶端复合体、丝状伪足等 • 能量合成代谢细胞器:动基体、氢化酶体等 • 其他细胞器:伸缩泡、食物泡等
多分裂
疟原虫裂殖体
三、生理( Physiology )
1. 无性生殖
⑶出芽生殖:母体细胞先经过不均等细胞分裂产生 一个或多个芽体,再分化发育成新个体。
•内出芽生殖:如弓形虫滋养体。 •外出芽生殖:如疟原虫子孢子生成。
2. 有性生殖
⑴接合生殖:两个形态相同的原虫一时性地结合 在一起,互相交换核质,然后分开各自分裂增殖,如 结肠小袋纤毛虫。
胞口、胞咽、胞肛
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
顶端复合体
疟原虫裂殖子
弓形虫滋养体
丝状伪足
动基体
其他细胞器
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
(三)胞核:由核模、核质、核仁和染色质组成。
1 泡状核 (vesicular nucleus)
染色质少而呈颗粒状,见于多数原虫。
2 实质核 (compact nucleus)
一、形态(Morphology)
(一)胞膜:也称表膜(pellicle)或质膜(plasma membrane)。
1 结构
➢外层(细胞被): 蛋白质、脂质、多糖分子; ➢内层:紧贴的微管和微丝支 撑。
2 功能
• 抗原功能(表面的蛋白质作用); • 受体、配体、酶类功能; • 营养、排泄、运动、侵袭;
1 运动
(1)运动细胞器
• 伪足运动 • 鞭毛运动 • 纤毛运动
伪足运动
鞭毛运动
结肠小袋纤毛运动
三、生理( Physiology )
2 营养与代谢
➢ 根据营养物质分子大小,可有以下吸收方式: • 小分子养料:经胞膜渗透和扩散吸收; • 大分子物质:经胞饮(如阿米巴原虫)、胞口 或微胞口吞噬(如疟原虫和纤毛虫的滋养体)。
如溶组织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
2 循环传播型
需要一种以上的脊椎动物宿主分别进行有性生 殖(终末宿主)和无性生殖(中间宿主),并 在两者之间进行传播。如弓形虫。
弓形虫生活史
3 虫媒传播型
吸血昆虫体内
有性或无性繁殖
感染阶段
吸血
人或其他动物
如利什理( Physiology )
• 包囊 Cyst 是滋养体在外界环境不利情况下分泌某些物质
形成囊壁,包囊不能运动和摄食,呈静止状态, 也是原虫的感染阶段。
弓形虫包囊
疟原虫裂殖体
疟原虫配子体 弓形虫卵囊
2、生活史类型
1 人际传播型
此类原虫生活史简单,完成生活史只需一种宿主。 (1)只有滋养体一个发育阶段(直接):
如阴道毛滴虫。 (2)有滋养体和包囊期两个发育阶(间接):
医学原虫 Medical protozoa
教学要点
1、熟悉原虫的形态、生理和生活史类型、致病 机制。
2、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的形态、 生活史、致病及实验室诊断。
3、了解三种医学原虫的流行与防治。
医学原虫概论 Introduction of the Protozoa
隶属于原生动物亚界(Subkingdom Protozoa); 为单细胞真核动物; 迄今已发现65000余种; 大部分营自由生活; 医学原虫有40余种(可寄生和致病)。
泡状核
核大而不规则,染色质丰富,见于纤毛虫。
实质核
原虫形态小结
保持虫体形状
胞膜 参与虫体的营养、排泄、感觉等活动
具有抗原性,逃避宿主免疫效应
外质—透明、凝胶状(运动、摄食、排泄)
原 虫
胞质 内质—溶胶状(细胞代谢、营养存储)
膜细胞器
细胞器 运动细胞器
其他细胞器
胞核 由核膜、核质、核仁和染色质组成。
⑵配子生殖:两个配子(雌雄) 完全结合(受精) 成为合子,如疟原虫在蚊体内的配子生殖。
四、致病(Pathogenesis)
寄生原虫的致病作用与被感染原虫的虫种、株系、 寄生部位及宿主的抵抗力相关;
四、致病(Pathogenesis)
致病特点:
1.增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