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百草枯--属于杂环类(联吡啶类)除草剂

合集下载

百草枯的治疗

百草枯的治疗

百草枯中毒治疗百草枯中毒治疗概况:百草枯(parqual PQ)又名对草快、克无踪,是全球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和脱叶剂,是近年来农村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

该农药与土壤接触很快分解,无残留毒性,但进入人体则可致人中毒乃致死亡,人经口致死量为20%百草枯溶液5~15ml(或40mg/kg),中毒死亡率达33%~75%,是毒性最大的除草剂。

中毒机理:肺泡细胞对百草枯具有主动摄取和蓄积特性。

百草枯富积在肺泡1型细胞和2型细胞,高浓度的百草枯积聚在肺和肾的细胞,影响其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对组织有害作用的氧自由基,破坏细胞防御机制,导致肺损伤和肾小管坏死。

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潜血、肾功、肝功、心肌酶、凝血全套胸片、心电图、血气分析治疗方法:百草枯中毒无特效解毒剂,治疗原则:1、减少毒物吸收2、尽快清除游离的毒素,保护重要脏器3、防止肺损伤及肺纤维化(一)一般治疗1、皮肤接触中毒: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彻底清洗,若眼部被污染,可用2%~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2、口服中毒:(1)催吐:一经确诊,刺激咽喉部催吐,尽快口服吸附剂或粘土。

(2)立即洗胃:用30%白陶土水或1%肥皂水或泥浆水加活性炭50—100g反复洗胃,尽量彻底。

(3)导泻:洗胃后用活性炭悬液(50g)+硫酸镁(20—40g)导泻;或用林格液50ml+硫酸镁(20—40g);或口服福松20g;或20%漂白土(思密达)悬液300ml、活性炭60g/20%甘露醇100—150ml,硫酸镁15g,每2-3小时一次交替使用,持续3~7天。

(4)加速毒物排泄:利尿、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后者效果较好。

(二)药物治疗1、抗氧自由基治疗: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1、烟酸及超氧化物酶等可破坏氧自由基。

2、肺纤维化的预防和治疗及抗肺纤维蛋白溶解:(1)传统的治疗方案A心得安(普萘洛尔)要早期应用,与结合在肺内的受体竞争,10mg,tid。

百草枯中毒的急救护理

百草枯中毒的急救护理

百草枯中毒救治及护理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生产的除草剂种类也在不断增加。

现认为百草枯和2,4—滴类农药毒性最大。

百草枯又称“对草快”或“克芜踪”。

属于联吡啶类除草剂,人和动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粘膜吸收中毒。

一、病因:1.农业生产中自我保护不当,容易经呼吸道、皮肤粘膜吸收中毒。

2.绝大部分严重中毒病例是由于误服或自杀。

经口摄服中毒的参考致死量纯品约为3g。

l20%百草枯溶液约10-15m。

二、毒理机制:百草枯被吸收后会迅速的经过血液分布到全身,进入肺和肾脏的含量最高,以急性化学性肺间质病变及迅速发展的肺间质纤维化为主的多脏器损害或衰竭。

三、临床表现:1.患者有明确的接触史,故应详细的询问中毒途径。

2.经皮肤粘膜接触可由于腐蚀作用致使局部组织糜烂、溃疡和出血,尤其是经口服者可产生咽喉部烧灼伤、发生恶心呕吐、腹痛、便血等消化道症状。

3.呼吸道损害明显,突出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双肺闻及罗音,重症患者可于1~2日出现急性肺水肿或1~3日内死于ARDS。

即使病情控制后也容易由数天或数周发生肺纤维化病变。

在随后的几天中呼吸窘迫又出现,并进行性加重,以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肝肾损害:尿量减少、血液中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肝脏肿大、黄疸、肝功能受损。

X线肺部检查:早期可无异常,以后出现弥漫性斑片状或网状阴影,偶合并纵隔和皮下气肿。

继而发生肺纤维化。

四、诊断要点:1.接触或口服史。

2.以肺损害为主的多系统损害表现。

3.洗胃液引流出百草枯蓝色特殊液体。

4.皮肤及黏膜腐蚀性表现。

5.意识丧失等其他表现五、急救措施:1.目前对于百草枯没有特效的救治方法,因此一旦中毒后死亡率极高。

2.立即脱离中毒现场,脱去被百草枯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的温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粘膜。

误入眼中的百草枯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以上,局部应用抗生素滴眼液,必要时请眼科大夫会诊。

3.经口服中毒者应立即催吐或反复彻底洗胃或导泻。

百草枯中毒

百草枯中毒

一、百草枯的性状和百草枯中毒的流行病学
PQ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常见 形式为其二氯化物(分子式为C12H14N2·2Cl,分子量为 257.2)或二硫酸甲酯。
PQ易溶于水,微溶于低分子量的醇类(如酒精)及丙酮, 不溶于烃类,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稳定,可被碱水 解,遇紫外线可分解,可被惰性粘土钝化。
PQ对人体毒性巨大,自1966年首例PQ中毒病例在全球被报 道以来,PQ中毒已成为医学救治的难点和重点,尤其是在 亚太等发展中国家最为显著。
因缺少特效解毒剂和能够在血液或组织中与PQ结合的螯合 剂,口服PQ20~40mg/kg(20%水溶液5~15mL)即可致死 且病死率极高。
2015年7月28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第八届全国农药登 记评审委员会第十七次全体会议纪要》,将PQ的毒性级别 修订为剧毒。
PQ几乎不被完整的皮肤吸收,但受损伤的皮肤对PQ 的渗透性增加,而PQ自身对皮肤即具有较大的刺激 性,可引起皮肤溃疡和灼伤而增加了PQ经皮肤吸收 的机会。
PQ经肠道吸收量很少,经口摄入PQ后,在以小肠为 主的胃肠道内吸收率为5%~15%,食物的摄入可延缓 PQ的吸收,胃肠道中未被吸收部分可经粪便排泄。 Daniel和Gage研究了碳-14(14C)标记的PQ经口服后 的排泄情况,研究发现口服PQ后76%~90%随粪便排 出,11%~20%经尿液排泄。
由于我国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PQ中毒临床研究,因此PQ 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仍未完全明了,但根据诸多文献报道, 目前PQ中毒已是最常见的农药中毒之一,是继急性有机 磷中毒后的第二大类农药中毒,死亡绝对数和死亡率则占 农药中毒的第一位。
王键(2017)分析了某医院2010~2016年急性农位;在全部 死亡病例中因PQ中毒死亡占70%,居第一位。

百草枯特性与使用

百草枯特性与使用

第47卷第4期2008年4月农 药AGROCHEMICALSVol. 47, No. 4Apl. 2008百草枯特性与使用苏少泉1,耿贺利2(1.沧州科润化工公司 绿色农药中试基地,河北 沧州 061000; 2.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 200120)摘要:评述了除草剂百草枯的发展,除草作用机制、光降解、土壤吸附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特别提出了使用原则以及作物行间处理、水稻机械旱直播与水生杂草防治、杂草抗性、作物收获前干燥,并在使用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百草枯;特性;使用;抗性中图分类号:TQ4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0413(2008)04-0244-04The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ParaquatSU Shao-quan 1, GENG He-li 2(1.Green Pesticide, Experimental Base, Cangzhou Ke Run Chemical Industry Co., Cangzhou 061000, Hebei, China;2.Syngenta(China) Investment Co., Ltd., Shanghai 200120, 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herbicidal action, photochemical decomposition, adsorption by soil, the effect on soil microorganism of Paraguat and especially discussed the principles of application and spray between the row of crops, dry mechanical seeding of rice, aquatic weed control, resistance in weeds and gives somesuggestions for application.Key words: paraquat; properties; application; resistance收稿日期:2007-09-03作者简介:苏少泉(1929-),男,河南南召人,东北农业大学教授,现任黑龙江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特聘教授,长期从事除草剂教学与研究工作。

百草枯成份

百草枯成份

百草枯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氯化物和双硫酸甲酯盐,化学上属联吡啶杂环化合物。

百草枯有二氯化物和双硫酸甲酯盐两种,原为无色无味液体,为防止意外误服,在生产时常加入警戒色、臭味剂和催吐剂,从而外观为绿、蓝色水溶性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不易燃,不易爆。

是一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具有触杀作用和一定内吸作用。

能迅速被植物绿色组织吸收,使其枯死。

对非绿色组织没有作用。

接触土壤后较快失去杀草活性,无残留,不会损害植物根部,也不污染环境。

不腐蚀金属药械,25℃时贮存稳定性2年以上。

属于中等毒类,大鼠经口LD50二氯化物为155-203 mg/kg,双硫酸甲酯盐为320 mg/kg,对家禽、鱼、蜜蜂低毒。

对人毒性却极高,且无特效解毒药。

成人致死量20%水溶液约为5-15 mL(1~3 g)或40 mg/kg左右,皮肤长期暴露百草枯溶液中也可致死。

它是人类急性中毒死亡率最高的除草剂。

使用百草枯时,需做好相关防护措施,若误食或接触皮肤或眼睛,请立即就医。

探讨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效果

探讨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效果

探讨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效果发表时间:2016-05-17T10:57:12.0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9期作者:万毅捷[导读]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百草枯是目前农业生产上最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其属于联吡啶类的阳离子盐。

万毅捷(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药物在临床上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随机的分成两个组,其中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液灌流,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56.67%(17/30);研究组患者发生多脏器功能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活者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死亡病例住院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液灌流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保护患者多脏器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血液灌流;乌司他丁【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236-02百草枯是目前农业生产上最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其属于联吡啶类的阳离子盐,对人畜均有比较强的毒性,人一旦误食致死量很小,目前发生百草枯急性中毒后临床尚无特效的解毒药,且中毒者死亡率高达60~80%,存活者会发生肺间质纤维化,预后较差[1]。

目前血液灌流作为临床上广泛用于毒物和药物中毒血液净化的治疗方法用于百草枯急性中毒的治疗上,且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百草枯急性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血液灌流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12~64岁,平均年龄46.28±4.12岁;所有患者均为口服中毒,就诊时间为口服毒物的48h之内,将合并有其他药物中毒、创伤、急性发病和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排除研究范围之内,将上述患者随机的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百草枯

百草枯

百草枯来源:农药秀农化产品展示编辑:joeblack 发表日期:2008-7-13 15:14:43 阅读次数:153 查看权限:普通文章中文通用名:百草枯其他名称:对草快克芜踪英文名:Paraquat化学名: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分子式:C12H14N2分子量:186.3CAS号:4685-14-7性质:原药为白色晶体,含量>97%,300℃以上分解,比重1.10,极易溶于水,微溶于低分子量的醇类,不溶于烃类溶剂。

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中水解。

原药对金属有腐蚀性。

为联吡啶类化合物。

白色粉末。

不易挥发。

易溶于水,稍溶于丙酮和乙醇。

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

可经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吸收。

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几乎分布于所有组织和器官,肺中浓度较高。

中毒机理与超氧阴离子的产生有关。

属中等毒性农药。

人口服致死量约为3.0g毒性:中等毒性除草剂。

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12 ~150mg/kg,大鼠亚急性吸入无作用剂量为0.1μg/L,大鼠慢性饲喂无作用剂量为180mg/kg。

在实验室条件下,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

百草枯对鱼类、鸟类及蜜蜂有毒害。

对眼睛有较长时间刺激作用,可引起指甲暂时性损害。

特点及用途:速效触杀型灭生性季胺盐类除草剂。

是一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具有触杀作用和一定内吸作用。

能迅速被植物绿色组织吸收,使其枯死。

对非绿色组织没有作用。

在土壤中迅速与土壤结合而纯化,对植物根部及多年生地下茎及宿根无效。

可防除各种一年生杂草;对多年生杂草有强烈的杀伤作用,但其地下茎和根能萌出新枝;对已木质化的棕色茎和树干无影响。

适用于防除果园、桑园、胶园及林带的杂草,也可用于防除非耕地、田埂、路边的杂草,对于玉米、甘蔗、大豆以及苗圃等宽行作物,可采取定向喷雾防除杂草。

用于旱田,果、桑、茶园,林业除草。

有效成分对叶绿体层膜破坏力极强,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合成很快中止,叶片着药后2-3小时即开始受害变色,克芜踪对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绿色组织均有很强的破坏作用,但无传导作用,只能使着药部位受害,不能穿透栓质化的树皮,接触土壤后很容易被钝化。

百草枯知识

百草枯知识
统损害,尤以肺损害较严重,可引起肺充血、出血、水肿、
透明膜形成和变性、增生、纤维化等改变,此外尚可致肝、
肾损害并累及循环、神经、血液、胃肠道和膀胱等系统和器 官。
七、作用机理
❖ 速效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联吡啶阳离子迅速被植物叶子吸 收后,在绿色组织中通过光合和呼吸作用被还原成联吡啶游 离基,又经自氧化作用使叶组织中的水和氧形成过氧化氢和 过氧游离基,这类物质对叶绿体层膜破坏力极强,使光合作 用和叶绿素合成很快中止,叶片着药后2-3小时即开始受害 变色,百草枯对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绿色组织均有很强的 破坏作用,但无传导作用,只能使着药部位受害。不能穿透 栓质化后的树皮。一经与土壤接触后,即被吸附钝化。不能 损坏植物根部和土壤内潜藏的种子、因而施药后杂草有再生 现象。
百草枯
百草枯简介
❖ 中文通用名称 百草枯。

英文名:paraquat

其他名称:克芜踪、对草快、野火、百朵、巴拉刹(台湾省叫法)
等90种以上商品名

成分:1,1’二甲基 4,4’二氯二吡啶

分子式 C12H14N2?2X (X=Cl, CH3SO4)

分子,是一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
3、pH值:百草枯母药:2.0-6.0。 百草枯水剂:4.0-7.0。 4、催吐剂含量:百草枯与三氮唑嘧啶酮(即PP796)质量比为(400±50):1。
对于其他催吐剂,须经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对其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催吐 效果进行确认(委托国内权威安全评价机构按联合国FAO百草枯标准中 的6条要求验证)后,方能提供给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留档保存。 目前国家农标委认可的仅 PP796一种。 5、4,4’-联吡啶含量:百草枯水剂中,小于等于百草枯质量分数的0.3%。 6、水不溶物含量:百草枯母药:小于等于0.5%(质量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草枯
属于杂环类(联吡啶类)除草剂
离子百草枯;对草快;克芜踪;泊拉夸特;克灭踪;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二氯化物;CAS:离子百草枯4685-14-7; 百草枯1910-42-5。

理化性质离子百草枯:无色或淡黄色固体,无嗅。

分子式C12-H14-N2。

相对密度1.24(20℃/20℃)。

蒸气压接近于0(20℃)。

溶于水; 几乎不溶于有机溶剂。

对金属有腐蚀性。

在175-180℃分解。

百草枯:纯品白色结晶体。

分子式C12-H14-N2-Cl2。

工业品为黄色固体。

相对密度1.24-1.26(20℃/20℃)。

熔点300℃(分解)。

蒸气压<1.33×10^-8kPa。

易溶于水; 不溶于烃类; 少量溶于低级醇。

制剂中含腐蚀抑制剂。

两者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稳定。

可被碱水解,遇紫外线分解。

惰性粘土和阴离子表面活性能使其钝化。

水剂非可燃性。

分解产物可有氯化氢、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不能与强氧化剂、烷基芳烃磺酸盐湿剂共存。

侵入途经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吸收,不易经完整的皮肤吸收,易经受损的皮肤吸收。

主要经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

毒理学简介离子百草枯:人(男性)经口LDLo: 171,343,1690 mg/kg等不同报告。

大鼠经口LD50: 100 mg/kg。

小鼠经口LD50: 120 mg/kg。

兔经皮LD50: 236 mg/kg。

百草枯:人(男性)经口LDLo: 43,1720,3380 mg/kg等不同报告。

人(女性)经口LDLo: 111,3000 mg/kg等不同报告。

大鼠经口LD50: 57 mg/kg。

小鼠经口LD50: 120 mg/kg。

兔经皮LD50: 325 mg/kg。

本品具有多系统毒性,主要损害上皮组织,肺为主要靶器官。

经口摄入后大部分经粪便排泄; 小部分经小肠吸收后分布至各器官和组织,其中以肺部的浓度为最高,主要以原形经肾脏排泄。

毒作用机理不详。

有认为体内细胞有复杂的酶和其他防御机制来防护氧化还原反应中产生的"活性氧"的毒性。

当存在高浓度百草枯时,细胞的防御机制破坏,"活性氧"的毒性导至细胞死亡及组织损伤。

另有认为百草枯分子直接对细胞起毒作用。

二氯化物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001mg/kg。

百草枯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