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除草剂的种类与分类资料讲解
水稻除草剂常见种类

水稻除草剂常见种类1.磺酰脲除草剂磺酰脲除草剂是一类广谱除草剂,对于多种一年生草本杂草有效。
常见的磺酰脲除草剂有草甘膦、金草隆等。
这类除草剂通过抑制目标植物的特定酶系统,阻断蛋白质合成途径,导致杂草死亡。
磺酰脲除草剂对水稻的安全性较好,但对于氰草酮类等敏感杂草的防除效果较差。
2.残余除草剂残余除草剂是一类通过土壤和水体中的残留效应进行除草作用的药剂。
常见的残余除草剂有草灵、草胺膦等。
这类除草剂通常在水稻苗期使用,通过抑制杂草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减少杂草对水稻的竞争。
残余除草剂的使用需要注意剂量控制和施药时期,以避免对水稻产生不良影响。
3.含锂除草剂含锂除草剂是一种以锂离子为活性成分的除草剂。
常见的含锂除草剂有草铭、草克而等。
这类除草剂通过对杂草的光合作用和其它代谢过程的抑制,实现除草效果。
含锂除草剂对杂草的抗药性较低,并具有较快的速效性,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施药条件。
4.光敏剂光敏剂是一类通过光照诱导产生杀伤效应的除草剂。
常见的光敏剂有苂蓉酮等。
这类除草剂在接触到光照后,会产生高活性自由基导致杂草细胞膜的损伤和细胞组织的破坏,从而达到除草的效果。
光敏剂因其选择性作用机制,在水稻田中使用时需要注意对水稻的保护。
总结起来,水稻除草剂的常见种类包括磺酰脲除草剂、残余除草剂、含锂除草剂和光敏剂等。
每种除草剂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机制和使用条件,正确选择和使用除草剂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减少杂草对水稻的竞争。
然而,除草剂的使用也需要注意剂量控制、施药时期和使用规范,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化学除草剂使用基础知识和施用方法

化学除草剂使用基础知识和施用方法化学除草剂是一种通过化学方法来控制杂草的药剂,它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减少杂草对农作物的竞争,同时也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高效化。
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需要注意一些基础知识和施用方法,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
下面就让我们来谈谈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基础知识和施用方法。
一、化学除草剂的基础知识1. 化学除草剂的分类:化学除草剂按照作用机理可分为非选择性和选择性两大类。
非选择性除草剂可以杀灭各种植物,而选择性除草剂只能杀死特定的植物,对其他植物不起作用。
2. 化学除草剂的成分:主要的化学除草剂成分有草甘膦、草铵膦、苯甲酸等。
这些化学成分是通过干扰植物生长的生理功能来杀灭植物的,不同的成分对植物有不同的作用机理。
3. 化学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化学除草剂可以通过喷洒、洒布、浸泡等方式来施用,不同的作物和不同的杂草需要采用不同的施用方式,以达到最佳的除草效果。
二、化学除草剂的施用方法1. 施用时间选择:化学除草剂的施用时间是非常关键的。
一般来说,最佳的施用时间是在植物的生长期内,杂草生长正旺盛的时候。
对于不同的农作物和不同的杂草,施用时间会有所不同,所以在施用化学除草剂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和准备。
2. 施用剂量控制:化学除草剂的施用剂量要根据杂草的种类和生长情况来确定,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
一般来说,对于轻度感染杂草的地块,化学除草剂的施用剂量可以适当减少;对于重度感染杂草的地块,需要增加施用剂量以确保杂草被有效地杀灭。
3. 施用方式选择:化学除草剂的施用方式有喷洒、洒布、浸泡等多种方式,选择合适的施用方式可以提高除草效果,并减少药剂的浪费。
一般来说,对于开阔地或大片农田,可以选择使用喷洒的方式;对于细小的杂草或者狭窄的地块,可以选择使用洒布或浸泡的方式。
4. 施用环境注意:在施用化学除草剂的时候,需要注意环境的选择。
尽量在无风或微风的天气条件下施用,避免化学除草剂被风吹散,影响施药效果和造成环境污染。
除草剂的种类课堂PPT

33
30
二苯醚类除草剂防治对象
乙羧氟草醚主要杂草的防治效果比较(同乙草胺的防治 相反)
效果突出(90%以上)的杂草马齿苋、苘麻、反枝苋、 鳢肠、龙葵、蔓陀罗、青葙、婆婆纳、荠菜、繁缕、豚 草
效果较好(70~90%以上)的杂草铁苋、小酸浆、猪殃 殃
效果较差(40~70%以上)的杂草苘麻、决明、苍耳、 藜
18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
此类除草剂为淘汰产品 适合干旱、低温区域使用,如西北 施药后封闭混土,挥发二次混合 效果不好,有药害。 代表:野麦畏、禾大壮
19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
此类比酰胺类除草剂早 氟乐灵、地乐胺、二甲戊乐灵 喷药后要混土
20
均三氮苯类除草剂
曾是世界上用药之冠 国内登记的品种有9个。 莠去津(效果好、价位很低、生产较早、产量较大) 扑草净(老品种,封闭效果好,耐雨水,适用作物广泛大豆、花
特点:植株中毒不死也不长,叶茎根都不 长。
2.抑制支链氨基酸:苯磺隆。在花生,玉米 地会有抑制生长的药害。
8
脂肪生物合成抑制剂
1.幼苗生长抑制剂:幼芽不长,芽扭曲。 代表:乙草胺、敌稗
2.茎杆坏死,茎节点坏死。 代表:精喹
9
细胞分裂抑制剂
氟乐灵,典型的细胞有丝分裂抑制剂。 特点:幼芽生长抑制剂,不生次根,根
26
三氮苯酮类除草剂
嗪草酮(赛克)土壤封闭,要求施药条件高, 容易出药害,现在没有厂家敢做赔不起。
27
二苯醚类除草剂
除草醚:效果好,适用作物广泛,但残留高有 致癌作用,禁用。
乙氧氟草醚:芽前替代除草醚 三氟羧草醚:茎叶处理 乳氟禾草灵:茎叶处理 乙羧氟草醚:活性高、价位低,10%EC10-
园林苗圃地常用的除草剂种类及性能

园林苗圃地常用的除草剂种类及性能园林苗圃地是培育各类植物的地方,由于环境湿润,养分丰富,也容易成为杂草生长的温床。
田间杂草的长势发展会抢夺水分、养分和光线,影响植物生长的发育和品质。
为此,在园林苗圃地中,常常使用除草剂来控制杂草的生长。
除草剂是一种能杀灭或抑制杂草生长的化学品,根据其不同的性能和应用方式,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除草剂种类1.非选择性除草剂非选择性除草剂可以抑制或杀灭各类植物,无论是杂草还是有用植物。
使用非选择性除草剂需要注意控制喷洒范围,避免对有用植物造成损害。
常见的非选择性除草剂有:草铵膦、草甘膦、二代除草剂等。
2.选择性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可以选择性地杀灭或抑制一些特定的杂草,而不对有用植物造成明显影响。
选择性除草剂可以根据目标杂草的生理特性来选择,可以减少对有用植物的伤害。
常见的选择性除草剂有:吡草胺、稈甘草胺、草甘膦类除草剂等。
3.接触型除草剂接触型除草剂指的是草药对杂草的杀伤主要通过杂草叶片的接触来实现,以进一步侵入植株体内通过经叶片导管向下运输来达到效果。
常见的接触型除草剂有:草铵膦、草甘膦、喷洒形态的二代除草剂等。
4.内吸型除草剂内吸型除草剂是指随着植物体内的循环液一起迅速向下运输到植物的根系进行除草作用。
常见的内吸型除草剂有:吡草胺、稈甘草胺等。
5.土壤除草剂土壤除草剂是指直接接触土壤或通过植物的根系进入土壤形成有效成分,控制化的杂草。
土壤除草剂主要用于防治地下杂草和一些草胚儿童,有助于增加植物的养分吸收和水分利用效率。
常见的土壤除草剂有:草铵膦、草甘膦、稈甘草胺等。
二、除草剂性能1.杀伤效果除草剂的主要功能是杀灭或抑制杂草的生长。
优质的除草剂应该具有较强的杀伤效果,能够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
2.持效性除草剂的持效性主要指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持久时间。
持效性越高,就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控制杂草的生长,减少频繁的除草工作。
3.环境友好性优质的除草剂应该具有较好的环境友好性,不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除草剂有几种 常用除草剂的种类有哪些

除草剂有几种常用除草剂的种类有哪些除草剂可按作用方式、在植物体的转移性、使用方法及化学结构系统等来分类。
下面是常用的几种分类方法,可从中体会常用除草剂的种类有哪些。
一、按化学结构系统分类可分为无机除草剂、矿物油类除草剂、有机合成除草剂。
1、无机除草剂,如硫酸、硫酸铜等。
生产量和应用量都较少。
2、矿物油类除草剂,如杀草油、101除草剂等。
生产量和应用量都较少。
3、有机合成除草剂,种类多,生产量大,应用广泛。
二、按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输导性能分类可分为输导型除草剂、触杀型除草剂。
1、输导型除草剂,被植物根、茎、叶吸收后能输送到其它部位或作用点上去。
如2,4一d丁酯、草甘膦、克芜踪、2甲4氯等。
2、触杀型除草剂,被植物吸收后或渗入到植物体内后,不能在植物体内输导,仅在接触部位起作用。
如五氯酚钠、硫酸、硫酸铜等。
使用此类除草剂必须喷布均匀才能得到高的效果。
三、按除草剂作用方式分类可分为选择性除草剂、灭生性除草剂。
1、选择性除草剂,能杀死某些植物,而对另外一些植物较安全,即在不同的植物间有选择性。
如玉米地应用西玛津或莠去津,麦田用2,4一d丁酯、巨星等都是利用除草剂对作物与杂草间的选择性,而能够安全有效地防除杂草。
2、灭生性除草剂,通常能杀死所有的绿色植物,即对植物选择性或选择性较小,一般不能直接喷到作物上。
如克芜踪、草甘膦等。
四、按除草剂作用对象分类可分为土壤处理剂、茎叶处理剂。
1、土壤处理剂,喷布于土壤表面,通过杂草的根、芽鞘或下胚轴等部位吸收而产生毒效的一类除草剂。
如乙草胺、拉索、都尔、氟乐灵。
这类除草剂通常对已出苗的杂草无效。
2、茎叶处理剂,喷布于植物表面,通过茎叶吸收而产生毒效的一类除草剂。
如2,4一d丁酯、盖草能、使它隆、草甘膦、克芜踪等。
我国麦田常用除草剂的种类及使用技术

我国麦田常用除草剂的种类及使用技术麦田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农作物之一,在麦田中进行科学的除草管理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保证麦田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本文将介绍我国麦田常用的除草剂种类及使用技术。
一、除草剂种类1.非选择性除草剂:广谱杀草剂,能够对各类杂草起草杀伤作用,通常用于麦田预除草。
常见的非选择性除草剂有草甘膦、草铵膦等。
2.选择性除草剂:对麦类作物有一定选择性,在防除杂草的同时尽量避免对庄稼产生负面影响。
常见的选择性除草剂有草胺清、草禾胺、氯吡草胺等。
3.土壤处理剂:常用于麦田前田间整地前后处理,可杀除土壤中存在的杂草和种子。
常见的土壤处理剂有苯醚甲烷、四氯化碳等。
4.溶解型液体除草剂:通过灌溉灌入土壤中,通过溶解和透水作用杀灭杂草。
常见的溶解型液体除草剂有噻唑隆、草甘膦等。
5.慢速释放型除草剂:在麦田中定期施用,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杂草的生长发育。
常见的慢速释放型除草剂有三嗪、吡他唑等。
6.有机除草剂: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物和微生物菌剂作为活性成分,对杂草起到杀伤作用。
常见的有机除草剂有百草枯、草甘把等。
以上提到的除草剂种类都是我国麦田中常用的,各种除草剂在不同生长期和不同杂草类型下使用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剂量和使用方法。
二、除草剂使用技术1.剂量控制:除草剂的剂量控制对于除草效果至关重要,剂量过量会导致作物受害,剂量不足则无法达到杀伤效果。
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产品使用说明合理调整剂量,防止过量使用。
2.喷洒技术:喷洒是常见的除草剂使用方式,要保证均匀喷洒,避免漏洒或过度喷撒。
喷洒前应调整好喷雾器的喷雾角度和喷雾压力,并根据风向和天气条件,选择适宜的天气进行喷洒。
3.春季和秋季施用:春季施用以预防和控制杂草的生长发育,秋季施用则主要针对冬季的杂草问题。
春季施药一般在麦田作物萌芽前进行,秋季施药则要根据杂草生长发育情况进行。
4.混合施用:根据实际需要,可将不同除草剂进行混合施用,以扩大杂草的防控范围。
简述除草剂的种类和剂型。

简述除草剂的种类和剂型。
除草剂是一种用于控制杂草生长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成分的不同,除草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和剂型。
一、按作用机制分类1. 非选择性除草剂:能够杀死各种植物,包括目标植物和杂草。
这类除草剂常用于清除大面积的杂草,但也会对农作物和其他有用植物造成伤害。
2. 选择性除草剂:具有针对特定杂草的作用,对目标植物和其他有用植物影响较小。
这类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草坪等地,能有效控制杂草的生长。
3. 土壤除草剂:通过在土壤中形成屏障,阻止杂草的发芽和生长。
这类除草剂适用于长效控制杂草的场所,如道路边坡、渠道等。
4. 叶面除草剂:通过叶面吸收,影响杂草的生长和代谢,从而达到除草的效果。
这类除草剂常用于农作物田间除草、园林绿化等场合。
二、按剂型分类1. 液体除草剂:包括乳剂、悬浊剂、溶液等形式。
液体除草剂易于使用,可以喷洒或刷涂在植物叶面或土壤上,便于药剂的吸收和作用。
2. 颗粒除草剂:以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形式存在,可以散布在土壤上,通过水分的渗透将药剂输送到植物根部,从而达到除草的效果。
3. 气雾剂:将除草剂制成气雾状,通过喷雾器或喷雾罐喷洒,能够快速均匀地覆盖植物叶面,提高除草效果。
4. 预混剂:将除草剂预先与其他添加剂混合,形成一种即用型的产品。
预混剂使用方便,能够减少使用者的操作复杂度,提高施药效率。
除草剂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包括目标植物、杂草类型、使用环境等因素。
在使用除草剂时,应注意按照标签说明正确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此外,合理的轮作和耕作管理也是综合防治杂草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减少对除草剂的依赖,保持农田和园林的生态平衡。
除草剂种类及使用方法

除草剂种类及使用方法
除草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有很多,以下是常见的几种:
1. 非选择性除草剂:对所有植物都有杀伤作用。
使用时需要注意保护周围的有用植物。
常见的非选择性除草剂有草甘膦、草铵膦等。
使用方法一般是将除草剂稀释后喷洒到草地或草坪上。
2. 选择性除草剂:对某些植物有杀伤作用,对其他植物无害。
使用时需要根据目标植物的特点选择相应的除草剂。
常见的选择性除草剂有草地除草剂、葡萄园除草剂等。
使用方法一般是将除草剂稀释后喷洒到目标植物周围。
3. 联合除草剂:同时包含非选择性和选择性除草剂的成分,可以对多种植物进行除草。
使用方法与非选择性除草剂或选择性除草剂类似。
使用除草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阅读并遵守除草剂的使用说明,特别是稀释比例和使用时机等方面的要求。
2. 注意个人安全,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3. 选择合适的天气条件进行施药,避免风速过大或雨水过多,以免影响效果。
4. 避免使用除草剂在水源和水体附近,以免造成水污染。
5. 使用除草剂后,注意观察植物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请注意,使用除草剂时要谨慎,确保安全,最好在必要时请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象2:如出现很多马齿苋、香附子说明此地块长年用 此药有抗性了该换药了。
禾本科杂草没了,阔叶杂草还有一些说明墒情不好干旱。
长期大量使用会有大量的恶性杂草出现:铁苋,马齿苋
酰胺类除草剂防治对象
乙草胺对主要杂草的防治效果比较 效果突出(90%以上)的杂草马唐、狗尾草、
代表:甲草胺、乙草胺(活性最高、价位很低、 产量最大 )、异丙甲草胺(价高活性低安 全)、敌草胺(价高是乙草胺的2倍,活性比 乙草胺低1倍主要用在蔬菜上安全)、敌稗 。
酰胺类除草剂的特性
芽吸收、土壤处理
防治一年生杂草,防治禾本科优于阔叶草(按湿度和 用药程度不同不确定)
抑制酯肪酸合成,抑制种子发芽和幼芽生长,使幼芽 严重矮化而最终死亡 。(禾本科芽向上长,阔叶杂草 幼芽向下长幼根)
(三)按使用方法分类
(1)茎叶处理剂:以茎叶处理法施用的 除草剂叫茎叶处理剂,通过杂草的茎叶或 根系吸收。如2,4-滴丁酯、盖草能、草 甘膦等。
(2)土壤处理剂:以土壤处理法施用的 除草剂叫土壤处理剂。通过杂草的根、芽 吸收而发挥除草剂作用。如乙草胺、甲草 胺、氟乐灵等。
(四)根据化学结构分类
特点:植株中毒不死也不长,叶茎根都不 长。
2.抑制支链氨基酸:苯磺隆。在花生,玉米 地会有抑制生长的药害。
脂肪生物合成抑制剂
1.幼苗生长抑制剂:幼芽不长,芽扭曲。 代表:乙草胺、敌稗
2.茎杆坏死,茎节点坏死。 代表:精喹
细胞分裂抑制剂
氟乐灵,典型的细胞有丝分裂抑制剂。 特点:幼芽生长抑制剂,不生次根,根
除草剂分类与作用机制
万象 2008-8-26
(一)根据作用方式分类
(1)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剂对不同种类的 苗木,抗性程度也不同,此药剂可以杀死杂 草,而对苗木无害。如盖草能、2甲4氯钠盐、 苯达松、敌稗等。
(2)灭生性除草剂:除草剂对所有植物都 有毒性,只要接触绿色部分,不分苗木和杂 草,都会受害或被杀死。主要在播种前、播 种后出苗前使用。如草甘膦、百草枯等。
(二)根据除草剂输导性分类
(1)触杀型除草剂:药剂与杂草接触时,只 杀死与药剂接触的部分,起到局部的杀伤作 用,在植物体内不能传导,打哪哪死。应用 这类除草剂时应注意喷施均匀,每亩用水量 30公斤。(用水量多时药效不够,用水量太 小则容易出药害)如百草枯等。
(2)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药剂被根系或茎叶 吸收后,能够在植物体内输导,将药剂输送 到其它部位,甚至遍及整个植株。如2,4-滴 丁酯、草甘膦等。
牛筋草、千金子、看麦娘 效果较好(70~90%以上)的杂草稗草、画眉
草、藜科、苋科、蓼科、鸭跖草、菟丝子 效果较差(40~70%以上)的杂草牛繁缕 效果极差(40%以下)的杂草马齿苋、铁苋、
牵牛花、田旋花、苘麻等
酰胺类除草剂药害与安全性
遇持续低温及土壤高湿,对作物会产生一定的 药害,表现为叶片褪色、皱缩、生长缓慢。
尖肿胀成棒头状。
草剂种类及应用技术
(一)芽前封闭类除草剂
芽前封闭类除草剂
作用特点:幼芽或幼根吸收。 代表:酰胺类除草剂,硫代氨基甲酸酯类。主
要是抑制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乙草胺、二甲戊 乐灵。
酰胺类除草剂
酰胺类除草剂是一类发展快、除草效果高的新 型除草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类除草剂 目前全世界共有53个品种,中国登记了17个 品种。
(五)根据作用机制
1. 生长调节剂类 2. 光合作用抑制剂 3. 氨基酸生物合成抑制剂 4. 脂肪生物合成抑制剂 5. 细胞分裂抑制剂
生长调节剂类
抑制植物内源激素,植株中毒后表现为扭曲、 变弯、致畸。
特点:效果快、价格低、杀草广谱 缺点:不死根,杀不死草 代表:2,4-滴丁酯、2甲4氯钠盐、麦草畏、
选择性靠位差的原理,位差选择性、吸收与传导的差 异。主要取决于在土壤中的位置及作物种子的播种深 度。
土壤中的持效期较短,一般为1~3个月。在植物体内 易于降解。
墒情良好时效果好,干旱时效果不好,浅层的草出不来, 深层的草出来时芽已长成叶子老化了。
芝麻、大豆墒情好、温度高时因为种的浅也容易出药害。
辅助系统:二苯醚、乙氧氟草醚、磺草酮。抑制原卟啉氧 化酶,对植物造成触杀性药害,破坏膜的结构与功能,造 成局部组织坏死与干枯,随着植株生长,药害逐渐消失。 植株中毒后失绿、白化、干枯、死亡、叶片半透明。
氨基酸生物合成抑制剂
1.抑制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部分有机 磷除草剂作用机制。草甘磷,抑制新叶不 长。
施药后会固定在药土层不会下移,下雨后不会 减少药效。
在小麦田用药旱了治不住草,涝了有药害。大 豆田容易出药害,轻度药害不要紧。
苗后用药:高温干旱时叶片上有斑点,高温高 湿时叶片畸型。
酰胺类除草剂施药条件
如遇雨水多、持续低温、且为砂壤土时易产生 药害
生长期用药要避开强光在下午5点以后用药, 不易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用药。
使它隆、二氯喹啉酸
光合作用抑制剂
光合系统Ⅰ:此类多数是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联吡啶 类:百草枯。植株中毒后斑点性失绿、黄化、枯萎死亡。
光合系统Ⅱ:此类多数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要根据适用作 物和适宜的施药时期用药。 莠去津、扑草净、苯达松、异丙隆。不抑制发芽、出苗, 在植物出苗见光后才产生中毒症状,根都不会死。植株中 毒后从叶尖,叶脉先失绿,干枯,死亡。
(1)无机化合物除草剂:由天然矿物原料 组成,不含有碳素的化合物,如氯酸钾、硫 酸铜等。
(2)有机化合物除草剂:主要由苯、醇、 脂肪酸、有机胺等有机化合物合成。如醚 类——果尔、均三氮苯类——扑草净、取代 脲类——除草剂一号、苯氧乙酸类——2甲4 氯、吡啶类——盖草能、二硝基苯胺类—— 氟乐灵、酰胺类——拉索、有机磷类——草 甘膦、酚类——五氯酚钠等。
用带扇形喷头的背负式喷雾器。
植物生长的温度线4 ℃,10 ℃开始生长,20 -25℃生长旺盛
除草剂使用的最佳温度为20—25 ℃,高温是 指超过30 ℃。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
此类除草剂为淘汰产品 适合干旱、低温区域使用,如西北 施药后封闭混土,挥发二次混合 效果不好,有药害。 代表:野麦畏、禾大壮